忏悔的真义——解脱
2014/9/5   热度:270
忏悔是一个清洗过去心灵的污秽,以获得净化和再生的不间断过程。一个不忏悔的人是无法在性灵上有所进展和进化的,因为不仟悔,意谓着性灵的停滞和继续染污,不忏悔,意谓着以前的过错没有消除,而新的过错又将源源不断的产生! 所以,忏悔不仅要“忏其前愆”,以前所造的过错要忏除,也要“悔其后过”,让以后的过错不再产生,一般人只知“忏其前愆”,而不知“悔其后过”,以致前罪还没消灭,后过又产生了。 当一个人出现了“后过”,就代表忏悔的不够彻底,如果要能真正的将前罪忏除掉,就必须要能真正的“悔其后过”,也就是相同的过错绝不重覆。当一个人可以“不二过”时,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已经完全忏除我们的前过了。 而要能够除过,不论是“前过”或“后过”,我们就必须坦承我们的过错,或看清楚我们的过错是什么! 所以,悔就意味着卸除所有心灵的武装或伪装,不管是意识或潜意识里,任何“合理化”的伪装。 那是一种完全对自己的坦白,将自己的过错或心灵的污秽,赤裸裸的、不加任何隐瞒的坦露出来。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忏悔需要“诚恳”,为什么无法诚恳的人就无法有真正的忤悔,因为诚恳意味着坦白、不曲诈、不迂回,不推诿是一种完全的“直心”,是一种“直下承担!” 能够诚恳的人,就能够面对内心赤裸裸的自己,然后藉由这样赤裸裸的面对,来“认清”真正的自己,并藉此而达到“醒悟”和“清洗”的目的。 所以,一个能够诚恳的人,也才能有真正的忏悔,也才能以这样诚恳的心去面对别人,直下承担自己的过错和责任。 所以,忏悔就像一种“心灵的沐浴”或“甘露”,对我们心灵的种种污染和污垢进行一次次彻底的清洗,当我们的忏悔愈深切,愈是能洗涤我们意微细的心念污垢,愈清除我们重大的罪业! 而忏悔也带有某种的“超度”作用,不只往内超度了我们的贪嗔痴,超度了我们心中无数的“众生”,更且往外超度了别人的怨恨,因为深切的诚意和忏悔,就像清凉的甘露,霎那浇却熊熊的怨恨怒火。 所以,我们不只要为我们所知的罪业忏悔;更要为我们所不知的罪业忏悔,而且应念念忏悔,时时忏悔! 当我们藉着这样不间断的一次又一次一层又一层的深入忏悔,我们的心就渐渐的清了,人生的梦也渐渐的醒了,最后我们将了悟到,原来,所有的“罪业”都是从“心”上升起的,而“心”的本质是“虚幻”的,并没有一个叫“心”的实质存在,所以“罪业”的本质也是虚幻的、空的,并没有一个叫“罪业”的实体存在。 那时,我们也就真正的了悟了,如一首偈子所说的: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亡时罪亦无;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当达到了这样的终极忏悔,才是“真忏悔”,那时我们才真正了知:并没有一个实质的心,可以去造做和承受罪业!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被侮辱、伤害、杀害!更没有可以侮辱、伤害、杀害的“心”存在! 当达到这样一种“三轮体空”的觉悟时,我们就好像突然从梦里清醒了,醒来后,才知原来梦中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那时不只“心亡”了,连“罪业”也应时消亡,而一切善恶境界和一切的相对概念和执著,也顿时的一并超越! 虽然,究竟来说,忏悔的心,也是一种“虚幻”,但毕竟,那是一种在人生虚幻的迷梦中,可以逐渐让我们清醒的有力工具。 所以, “心亡罪灭两俱空”,那是我们所可仰望的“终极目标”,但如果心还是虚妄沉迷,还是不行忏悔的话,恐怕人生的迷梦将更深沉难醒,而罪业也将更为深重难救了! 所以,能够诚恳的人,有福了! 而一个懂得忏悔,能够真诚忏悔的人,更有福了! 因为忏悔是从诚恳开始的,有真实的诚恳起步,才能达到最后真正的“真忏悔”!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楞严经》上佛说得很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明白了这个道理,了解了这事实真相,我们活在这世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逆境恶缘,就不会怨天尤人。为什么?自己会把它转过来,“逆境”转成“顺境”,“恶缘”转成“善缘”。我们学佛人自己要会转!如果这种本事没有学到,那我们学佛是白学了。这本事学到,真正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了,“清净平等觉”就现前了。换句话说,一切时一切处,你自自然然会随顺性德,你不会违背性德。性德是至真的、至善的、至美的,世间人讲的“真善美”有名无实,能转境界的人,那个“真善美”才是真实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