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回报地付出就是回向
2014/9/6   热度:270
“三个殊胜”中的后行回向殊胜,就是把所做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给一切众生。我们做功德,种善根,积福德,都不是为自己解脱,自己成佛,而是为了众生,所以要把自己所做的这些都舍给众生,让众生得到利益,使它们成为众生解脱成佛的因缘。 做功德要回向,做事情也要回向。我们做任何事都不求回报,这就是回向。包括干家务,只是付出,不求回报,不要看别人的脸色。今天干了很多活,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做了很多好饭菜,自己满意得不得了,认为他们回来了肯定会高兴,肯定会表扬我。但是他们回来,没有表扬你,也没有对着你笑,心里就觉得受委屈了,又开始烦恼、痛苦了。如果你觉得受委屈了,就说明你没有发心,没有回向。他们无论是否高兴,你都是在付出么!如果他们赞叹你了,给你什么回报了,你一高兴,这个功德就毁了。你求回报,就没有回向。 发心一定要到位。不求回报地去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实际上做任何事都是给自己做的,给自己消业,给自己积福。但是我们做任何事情——无论是为家人做的,还是为其他人做的——都是有要求,求回报的。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暂时没有什么回报,就开始烦恼。这都是发心不正确,把积累福报的机会变成造业了。 对家人也好,对其他人也好,一定要真心实意,不能虚伪。我们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心,我们为家人做事的时候,为大众做事的时候,为他人做事的时候,是不是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如果有要求,求回报,想得到一些好处,或者是想得到一些功德,这样统统都是发心不纯正,一定会有不好的后果。发心一定要纯正。不求回报地去付出,这才是菩萨的行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 历史传记 | 身心灵 | 生活艺术 | 人与自然 | 人文杂话 | 其它 | 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大家要记住,“五逆十恶”里头都有善根成熟的,千万不要认为这个人造的罪业大太,他还能学佛?阿闍世王所造的罪业是五逆之罪,杀父亲、害母亲、破和合僧,他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这时候他恐怖了,生大忏悔之心,念佛求生净土,他居然是上品中生!提婆达多跟释迦牟尼佛是生生世世的冤家对头,可是释迦牟尼佛对他非常感激,因为有这么个冤家对头,释迦牟尼佛时时能够内省,成就自己的道心,成就自己的道业。所以提婆达多帮助释迦牟尼佛提前成佛,这个也是无量的功德。提婆达多堕地狱,佛派目犍连到地狱去探访他,回来之后,释迦牟尼佛问他:"他在地狱怎么样?"目犍连答道:"快乐得不得了,像在天宫一样。" 各有各的报,恶有恶报,福有福报。阿鼻地狱里还有福报,这个不可思议!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