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试论《法华经》的权实思想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法莲华经》在如来一代时教中最为纯圆独妙,素有“经中之王”之美称。经中所阐述的内容与佛在四十一年当中所说其他之法有着相当的不同。本经是以一乘因果为宗旨。共分迹本二门。今着重要说的是迹门法华中的权实思想从叙品至十四品皆为叙品的内容。归纳起来大致讲了因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这么三个问题。其中主要目的是令三乘同归一乘,回小向大。可见佛陀悲愿之深广。庶使昏途网网,得凭慧炬以通明。苦海茫茫,能借慈航而济渡。
  一、《法华经》权实思想的根源
  (一) 佛陀的出世目的
  佛陀出现于世的目的,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於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於世。舍利弗。是为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见《法华经·方便品》三十九页)。上引所讲“唯以一大事因缘”指的是什么呢?
  是指众生的生死大事。佛陀教苦海中的一切众生要觉悟,从众生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不再轮回受苦。有人就说:“这本是自然界循环的必然规律嘛,人有生,就有死。一切动植物等等也都循着这个必然的理则而生成,茁壮与坏灭。这算什么大事呢?”不错,人人都有生死。殊不知这只是活在事物的表相上,被这种种似是而非的假相蒙蔽而不自知,故在世俗的五俗海中醉生梦死。增长贪嗔痴,造诸不善业。且不知人死了还要生。尤其是那些饱尝人世的艰辛,经受过刻骨铭心的伤痛,绝症病之人,死反倒还是一种解脱呢。因为一了百了嘛。但事实上却并非是死后什么都没有。并且还有比这死更可怕的事,那就是众生生了又死,死而复生。更可怖畏的是无休无止的轮回之苦。经云:“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身,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见《楞伽经》卷四)这种现象有没有结束的时候呢?庄子说过几句很有哲理的话,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堕无涯,殆而己矣。”意思说生命有边际,有终了的时候,可知识是没有终极的,我们以有终点的生命来学习没有终止的知识,这是没办法追得上的。但他只知道一半,还没有知道全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只知道生命有一个终点,而不知道终点之后又有一个开始,虽然这期生命结束了,而我们要明白是怎么生的,死的问题也就会解决了一半。若不知道怎么生,死的问题也就不明白。对于生死问题,子路曾问过孔子:“老师,我要用什么方法来侍奉鬼神呢?”孔子回答:“未能待人,焉能侍鬼?”意思是说你要怎样侍奉人都还没明白,怎么就想侍奉鬼呢?子路又问:“敢问死?”意思是我大胆地问一问怎么样叫做死呢?孔子答:“未知生,焉知死?”(见《论语·先进》)你也不知道怎样活着,根本谈不上死。这就说,生是为了死;活着行善做好事,死了也就好办了。
  人是情欲而生,所以就由情欲而死。若没有情欲也就没有生,更没有死。生死的问题,是因为贪欲之心。若断贪欲,生死也就有了出期。佛是为了众生生死的问题才来到这个世界的,所以这生死问题是头等大事。
  (二) 佛陀的教学方式
  释尊出在人间,是即人成佛的。对于这个说法佛又给予深刻的含义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增含·等见品》)意思是佛是人间的正觉者,不在天上,释尊是人,是佛法的创觉者。故他悟道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究竟证得。”这是觉者的重大发现。故说佛法是人间觉者的教化。
  释尊成道后,不忍世间的长此黑暗,不忘出家的初心,开始宏法工作。一生之中,辛辛苦苦,鞠躬尽瘁,毫无怨言。佛说法度众生并没有一定的格式与仪规。主要是随顺众生根机的利钝,而说不同的教法。如(见《法华经·方便品》二十二页):“舍利弗。吾成佛己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经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见(《法华经·叙品第一》)。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说什么样的法,最终都是一个目的:解脱。
  天台宗依本经为正依的经典,叛如来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定如来一时说法的次第,并以八教来分别说法的仪式和深浅。现在根据天台宗的五时来略释佛的教学方式及次第。
  佛于成道时,初坐菩提道场中,说华严大经。那时他现的是毗卢法身,对大根机的众生说大乘法,名第一华严时。华严会上虽然佛说的是圆顿大教,然得益者只有利根众生,而小根小机仍不见不闻,如聋如哑。所谓“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难闻圆顿教”。所以佛始发悲心,离开庄严道场,前往鹿野苑,隐去舍那身现丈说比丘相,成劣应身。在菩提树下,以草为座,依渐次之方式为小乘根性说三藏教。台宗把这一期说法定为第二阿含时。说了小法之后,佛又担心他们耽著于小乘。为了引小入大,故又以渐之方式借《维摩经》、《思益经》、《胜曼经》等方等诸经来弹呵小乘。在这些经中谈偏斥小,叹大褒圆。台宗把这时期定为第三方等时。在方等会上,佛弹呵小乘,令其耻小慕大,却又起了大小乘法的分别与情执。故佛在二十二年中仍依渐之方式而说般若经,来融通其思想,会一切法统归摩诃衍,用空慧水来淘汰个别小乘人的情执。台宗定此时为第四般若时。经过四时的种种诱引,淘汰之后,小根小机之人智慧渐熟,堪闻真实大法。释尊苦口婆心一生,直到两鬓苍苍才等到这一天,终于到了吐露心声的时候了。因此在最后八年当中,正说法华经。畅出世本怀,开方便显真实,会三乘同归一乘。令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在讲完法华经后,释尊在临入涅槃的前一日一夜,为现前弟子及末世众生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的真理。(注:现前弟子:在法华会上遗漏的机类。)台宗此时定为第五法华涅槃时。
  总的来说,佛一生说法的仪式不外顿、渐、秘密、不定这四种。台宗谓之化仪四教。
  1. 顿教——华严时——只说大法。
  2. 渐教——阿含、方等、般若时——先说小乘,由小入大。
  3. 秘密教——佛在前四时中,以三轮不思议力,或为彼顿说,或为此人渐说,彼此互不相知,只有当机明白。
  4. 不定教:在前四时中,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如来不思议力,能令众生在渐说中得顿意,或有顿说中得渐意。得益不定。
  本经佛也在迹门中,针对上中下三根而说法三周。首先为上根猛利者舍得利弗等直说法体一周,开三乘之权显一乘之实;次借世间文字喻,三车喻,穷子喻,三草二木喻,化城喻等诸多教法,分别为中下根性的人作譬说,因缘说二周。究其宗旨,破废方便,开显真实佛之知见,会三归一。或为一类下下根性之人作宿世度脱的因缘。
  (三) 本经的起教因缘
  在叙品中佛讲完无量义经后,入定放光,天雨宝花,雨花动地,四众生疑,弥勒请决,文殊引答,此种现相,是说法华。
  佛知道众生根机成熟,说法时机到了。于是众三昧当中安详而起,称扬“诸佛智慧甚深难量,一切声妆,辟支佛所不能知。佛所成就的希有难得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佛总是赞叹这希有难得之法,四众都产生了疑心。这舍利弗欲请佛敷演斯事,初请之中,佛不肯说是妙法,担心一切诸天及人生起惊奇怀疑之心。舍利弗又第二次向佛请求说是妙法,并且向佛说明此会大众已经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法之后定能起生起敬信之心。佛不是不肯说,担心说出大法之后,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惊疑不信,增上慢比丘堕于大坑。世尊说偈:“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为了探索真法的奥秘,除去心中的疑网,舍利弗又第三次向佛请求并说明理由。现在此会中,象我这样的比丘,己百千万亿,世世从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长夜安隐,多所饶益。这种求法的殷重和诚心,终于感动了佛陀,说出了流传至今的妙法莲华经。
  (四)本经的立教目的
  佛四十一年所说之法,皆是随他意语。以种种的善巧方便而教化众生,引入正道。
  本经立教的目的是令众生认识如来的权实二智,如果真正认识到了,也就明白了佛的真心,成佛有望。经云:“舍利弗当知,诸佛法如是,以万亿方便,随宜而说法。其不习学者,不能晓了此。汝等既己知,诸佛世之师,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由上可知,佛陀从成道到入灭这期间,弘法度众生无量无边。软硬兼施,直接说、间接说、种种譬喻言辞等,无非令众生成就解脱。这就是佛陀因实立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最后同入一佛乘道的真实目的。
  下面对佛陀的权实思想,再进一步分别细说。并说明权实的关系。
  二.本经的权教思想
  (一) 本经对权教的阐释
  所谓权,是指因宜而变,因时制宜。《广雅·释器》云:“我锤谓之权。”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孟子·尽心下》)意思是说,在守常(恒)之中还要通权达变,即今天所讲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佛教的意思就是善巧方便,有时间性的,不是永恒不变的。权教之法,就是一种暂时采用还废的法,是不究竟的,不了义的。说得更明白一些,权不是终点站,不是最终的归宿。利用这权巧方便之法,却能令众生生起求解脱的坚固心,而到达取终目的地。
  佛说法四十一年。因众生的根性未调熟,暂时将一乘法说为二乘或三乘。种种分别,采取此种权巧方便之法,只是为了逗会机宜而方便化导。究其实际,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无二乘也没有三乘,一切二乘人皆可成佛,二乘所行之法,皆是妙法,二乘人闻此理之后,开去多时隔历的情迷,而入一佛乘之大道。
  在法华会上,二乘同听开显大道,但其根性也有利钝之别,所以领会的意思也有迟速的差别。由于种种的原因,所以在开权显实中才有三周说法之别,上根者如舍利弗于法说周得悟。(法说周:直说诸法实相之理。)中根者于譬说周中得益,如大迦叶、目键连,须菩提,下根者于因缘说周中得悟。整个迹门法华中把权实思想阐述的清楚而明了。
  在本经方便品中,舍利弗得益。舍利弗在佛陀的众弟子中智慧第一,但他还是没办法直接听佛说一乘大法。他也是同样依着佛教的渐之方式,苦修苦炼,经过种种权巧之法的熏习,才渐渐根机调熟,福智具足。堪闻大法,而得究竟的利益。
  权虽不是一种经常之法,暂时采用却能到达目的地,也就是一乘法中——实。实,是永远不改变的,永远存在的。如《心经》中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种境界是语言可以表达的吗?绝对不可能,只有亲证的人才能够体会里面的真滋味。一般初学佛者,在开始时,不易明了实法。为了观机逗教,十方诸佛就巧设这个权巧方便的法门,然后才开权显实,为实施权。故有次第宣说声闻,缘觉,菩萨乘,而最终的旨归是佛乘。佛乘就是实,声闻缘觉即是权。先说小乘法,然后再引导众生归入大乘佛果,这就是为实施权,而后又开权显实。开,即开启。释迦牟尼佛最初说三藏教时,为了激发起二乘人的修道之心,故说这个法是最希有难得的,最极殊胜的。但是小乘人得小为足,以为证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是究竟,不再求进步,所谓止于化城。故佛说:“贪著小乘,三藏学者。”为了度化根机较浅的声闻缘觉,佛陀在第七品中引“化城”之喻,遂为五百弟子授记。因二乘人世间虽然费尽苦行功夫,及修习种种苦行而达到阿罗汉果位。但却未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只算是一个自了汉,能自利而不利他。因此,佛陀再开权法,说明以前所讲的道理非最彻底的法门。所证的圣果,也更不是究竟圆满的,应该回小向大。从小乘而入大乘,即要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于众生拔苦予乐。先把这个权法破了,方能显出真实的道理。舍利弗在权教中也就是说在小乘人中具有着最高的智慧。故在方便品中为当机者,他听闻妙法以后,即时身口意三业清净,生大欢喜。对佛说他在方等会上及般若会上,从未听闻过如此的妙法。今天终于明白佛陀的苦心,非佛不说大乘法,也不是佛陀不慈悲,是小乘人根薄慧浅,难发度生愿心,所以纵然佛说大乘法,小乘人也不能接受,此乃根机陋劣的问题。
  本经方便品中佛直接告诉舍利弗,他从前所说的那些法都是权巧的。譬如经云:“诸佛所得法,无量方便力,而为众生说。众生心所念,种种所行道,苦干诸欲性,先世善恶业,佛悉知是己。以诸缘,譬喻,言辞方便力,令一切欢喜,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来未曾有,亦说於因缘,譬喻并祗夜,优波提舍经。钝根乐小法,贪著於生死,於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见《法华经·方便品》)。对于上根猛利的舍利弗,佛可以直截了当地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从前说的这些法不是真实的,是善巧方便而说的。舍利弗是何许人也?闻佛所说,他当然马上得益,欢喜踊跃,得未曾有。
  上根利智之人得益了,中根人还是没办法理解佛陀的本怀,佛就又开方便门,用打比喻的方式向他们解说。本经《譬喻品》中以三车喻三乘,大白牛车喻一乘,火宅喻三界。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经中长者见大宅火起,相当危险,并且诸鬼神,恶兽毒虫等等亦住在里面,为火所逼,共相残害,三界火宅众难非一。有人告诉他,他的幼稚无知的孩子们进宅玩耍,欢娱乐著,不肯出来。长者惊入火宅,告诉他们这房子里面的种种恐怖之事,应该赶快出来,太危险了。诸子不知道其中厉害,虽然听到父亲的召唤,却全当作耳边风,尽情玩乐,嬉戏不己,看到这种情况,长者见这群年幼无知的孩子,如此贪玩,马上就要葬身于火海之中了。于是长者想出了一个高招,终于把他们叫了出来。见《法华经·譬喻品》云:“告诸子等,我有种种,珍玩之具,妙宝好车,羊车鹿车,大牛大车,今在门外,汝等出来。”长者对他们说:“你们所喜欢玩东的都不是最有趣的,我现在有更新奇难得的玩具,你们若不拿去,会后悔的,你看我这里有羊车、鹿车、还有牛车,好玩的不得了。”羊车喻声闻,是为小乘,鹿车譬喻缘觉,鹿力比羊力大,故为中乘;牛车譬喻菩萨,牛力更大,可运载更多的东西,故喻大乘。三乘人及五道众生,闻佛说三乘法门,是如此微妙,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好奇心,正合了他们的心意。这就是佛说的一种权巧方便的三乘法门。
  由此权巧方便力故,诸子未葬身于火海,遭诸毒害,到於空地,离诸苦难,感到很快乐。这个比喻主要是说明了在世俗欲乐中美不自胜,认为最高享受在五欲,然而这些欲乐却让人亿劫沉伦,受无量苦。看到这种情况佛陀(喻中的长者)见直接说实教效果不大,便方便施设权法,分别说了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六度法,他们也确实尝到甜头,觉得的确比大宅里面好玩。诸子跑到空地上,稍事休息,便向长者索三种宝车,长者本是大富之人,库中宝藏应有尽有。以各种宝和物,造诸大车,非常的庄严华丽。然后用形体殊好肥壮多力的大白牛驾车。长者把这妙车,等赐诸子。诸子这时非常欢喜,坐上宝车,游于四方,快乐无比,自在无碍。二乘人通达了所有佛法,如四谛法,十二因缘法,有六度法,四无量心,四无碍辩,四念处,四正勤等法,以法为精神食粮,但觉自在无碍。于是佛分别给迦叶,目连,须菩提等人授记。
  中根之人获益非浅,根机甚钝之人无法领解,佛又为他们说宿世因缘一周。故在《化城喻品》中讲了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时有一佛名大通智胜如来说法弘化,及十六王子复讲法华,教化弟子的因缘过程。佛举一譬喻,往昔有一导师,率领一大班人马入山采宝。所经途中旷绝无人,崎岖不平,多诸阻碍,相当恐怖。众人走到半路上时,又累又怕到了极点,就对导师说前路太远,准备打退堂鼓了。导师见此,方便设化:“以方便力,於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众人言,汝等莫怖,莫得退还,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随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隐。若能至宝所,亦可得去。”见《法华经·化城喻品》)。这些人正疲惫不己,争先恐后地进入大城,欢喜无量,说不出的兴奋与喜悦,觉得这回可到家了,再也不用害怕恶道之苦,於是他们就住在此化城里。说到“化城”,化,是从幻化而来的,不是实有的。城,防非御敌,为城。譬二乘涅槃城是从佛彻底觉悟的精神中显现出来,目的是要让二乘发大心,远离现证的一切相。因而佛施设化城这个权巧方便法门来救度他们,故说这是二乘人的方便法门,是权巧的,不究竟的,故也不是真实的。大乘一实相门才是真实的究竟的目的地。有人问:“如果一切都不真实,难道它的没有好处可言吗?非也。譬如我们读书,必须从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二乘人就如小学程度,菩萨属于中学程度,佛就到了大学程度。当然,“实”远非大学可比。佛法本无高下之分,这种甚深难量的境界,绝非世间的语言所能表达。但是为了让众生知道每个人都有这种微妙境界的可能性,佛就用种种方便法门,种种言辞譬喻来诱引众生入门。就如小学生,必须先接受最初级的教育一样,而把基础打牢,进入大学才不致于废难。
  在佛法中,最主要的观点和目标,就是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作佛。但是,如果佛最初就向他们说这个道理,众生肯定怕苦怕难,又不愿信受,而甘愿安于现状。心生恐惧不求向前。所以佛示现权巧方便的法为教化诱导众生,佛说化城品为得是让二乘人明白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令其出离偏真的有余涅槃城,而悟入即真即假的中道宝所。有四种方法可释佛本意:
  1.根据因缘。众生在修行的道路上停留,不愿往前进步,住空法中以为到达究竟之处,这就是小乘人存在的一个观念,把他们所得的有余涅槃当作最高的境界。故佛开权显实,破其执著,令彼深入佛的大智慧藏,了悟真实法是没有本性的。因为二乘人在修道上不再前进半途而废,故佛用方便法门,经‘化城’为二乘人的‘暂歇城’,免其堕落恶道,故示现‘化城’的存在。
  2.根据所需的教法:二乘人把小乘的教法当作最圆满的教法,把有余涅槃当作究竟不生不灭的无余涅槃。故他们自求解脱而不愿度脱众生。佛视此辈为佛教的焦牙败种呵责二乘。不象菩萨能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菩萨深怕一切六道众生堕落恶趣,头头救拔群生,脱离苦海,故倒驾慈航,发愿度尽一切众生,方成菩提。而佛愿二乘人也能回小向大,发大菩提心,学菩萨法,故必须为他们说出大乘的教法。
  3.根据众生的根性:佛是一位大慈大悲的主者。初成道后,三七日内为大乘菩萨说华严经。这时二乘人有眼不见卢舍那有,有耳不闻圆顿教,可见二乘人的根性比较浅劣。但是佛不愿舍去每一个众生,故为二乘人说四谛法及十二因缘法等,让他们都要精进修行,增长善根,超凡入圣。最后才为他们显示真实的一乘教法。
  4.根据观察一切众生的心:佛观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堪皆作佛,惟有“为实施权,开权显实”方能契入佛源。所以佛说此部法华经,是为破除众生的执著和自私自利的心,使他们都有成佛的机会,成佛的可能性。(《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口述)中说。
  从三周说法,上中下三根得益说明佛虽方便施设权教,为的是显一乘之实,通过这方便权巧的法门,为实施权,开权显实,而使这些人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归宿。这种种义理,自有与他经不同之处。
  (二)本经与其他经的比较
  本经所讲义理纯圆独妙,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同入佛乘。而前四种说法均不开权,不发迹,要么摄大机,要么摄小机等等。与他经说法不同。
  从别的方面看有以下几点:
  1. 本经讲圆,是纯圆独妙之圆。异于诸经,是带粗诠圆。如佛在华严会上所说的《华严经》中的圆,虽也是大乘圆顿教,然而它的圆却与本经不同,它只是对大根机之人。就本经而言,则《华严经》只摄大机,不开权,不发迹。无论是在华严会上,还是阿含、方等、般若等时,要么摄大机,要么依着渐次的方式说教,摄小机,总之在这几时都是不开权的。只有在《法华经》中才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开迹显本。
  2. 本经所阐述以一乘实相之体为正,异于诸经讲实相带有偏正之说。本经但以一乘道教化诸众生。
  3. 本经讲一乘因果,异于诸经。尤其是迹门当中师弟因果与诸经有同有异,本门当中师弟因果与诸经所无。
  4. 本经明如来施权、实二智,正破废化城之果,又破禀方便教菩萨执近迹之情,令他们生本地之深信,乃至等觉菩萨也让他们断疑生信,如是胜用,为诸经所无。
  5. 其它经大都说明佛自从菩提树下成道后,离开菩提树,始施权智,度化众生。本经明师之权实二智,在道树之前,早己圆满。
  6. 其他经明二乘人不得入实智,也不能信解权实二智。本经明二乘弟子不但能入实智,也能行解权实二智。诸经没有说二乘人作佛,本经说二乘也能作佛,乃至造五逆罪的众生能成佛,罪业深重的女人也能成佛。
  7. 余教明当机益物,不说如来施化之意。本经明施化之元始,巧为众生作顿、渐、秘密、不定教,显密种子。或者以顿渐五位调教他们,让其成熟。又以顿渐秘密、显密种子。或者以顿渐五位调教他们,让其成熟。又以顿渐秘密不定五位而度脱之,并种、并熟,并脱,番番不息。大势威猛,三世益物,无有休息。在说法的方式,本经属随自意语(直畅出世本怀),余经属他意说。
  8. 在宏经的意义上看,诸经大多都是说明顺化宏经功德,本经除此之外,还说或毁或逆皆成妙种。
  总的来说,本经是佛在老年之后八年所吐露的心声,故古德云:“不读法华,不懂佛恩之浩荡。”
  (三)安立权教的真实目的
  世间诸法,莫不皆妙。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菩提,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众生却情隔于妙。世尊大慈大悲顺应物机,故施设权巧方便之法,而最终目的是入一乘实相.经云:"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法华经方便品》中说).施设权教的目的主要是为入实.
  佛早已证诸法实相,为适应众生机宜,开悟众生。不得不以“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虽说权教非佛本意,佛的本意在于令每一个众生都成就佛果。众生听闻权巧之法,认为这是最究竟的,故执执著不放。因二乘法之实,使众生预入佛流。《法华经》云:“开方便门,示真实道。”法华会上印可一切众生,并给他们授记,当来作佛,即会三乘权法,同归一乘。
  综上所知,佛施设权教,无非是令众生入一佛乘,明白大乘佛法之理。
  三.本经的实教思想
  (一) 本经对实教的阐释
  若从迹门了解实,十妙之境为实。《法华玄义》云:“照十妙者,即是理妙,乃至利益为实。复次为十妙故。开出十粗。如为莲故花。意在於莲,而莲隐不现。於余深法,示教利喜。余法有实,而实不现。”又花开莲现,譬喻开十粗(权)显十妙(实),则无复十粗。惟一大事不可思议境界。又花落莲成,喻废权立实。
  总之,迹门十粗之境为权,十妙为实。何谓迹门十秒?迹门十妙者,一境妙,二智妙,三行妙,四位妙,五三法妙,六感应妙,七神通妙,八说法妙,九九眷属妙,十功德利益妙。
  一. 境妙,十如是境,四谛境,十二因缘、二谛境、三谛境、一谛境等。实相之境,本自有之,非所作,非适今,是诸佛之所证。
  云“难解难人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了知。”二。智妙:迷理故起惑,解理故生智,世出世间智,无上佛智,为九界众生所不及。经云:“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惟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法华经方便品》三二页)。三。行妙:智为行本,因于智目,起于行足,以智为先导,一行一切行,一了一切了,为行妙。经云:“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尽行诸佛无量道法”为行妙。(《法华经方便品》四五页)。四。位妙:位指果位,阶位,有权有实。本 论圆位,不落阶级。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法华经譬喻品》一00页)。五。法妙:即三轨范:A。真性轨,B。观照轨,C。资 轨。名虽有三,实指一乘大法。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法华经方便品》四六页)六。感应妙:感,众生之机感。应,如来之赴应。《法华经》云:“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又一切众子皆是吾子。又遥见其父踞狮子床。”余经云:“感应之道,如月在天,影含众水,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时普现诸水。佛亦如是,佛若不来,众生不往。慈善根力,法尔如是。此为感应妙。七。神通妙:神,难测谓之神。通,无碍为之通。如来神通智慧,通达无碍。如入定雨华,放光动地,皆是佛之神现。经云:“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法华经叙品第一》七页)。八。说法妙:诸法的寂灭相,是不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和宣说的,属权说之法,今经随佛自意说,废权立实。文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为说法妙。九。眷属妙。但教化菩萨,无声闻弟子,为眷属妙。十。功德利益:三周说法得记,每一品皆有获益者。(乃至见光闻法,皆不唐捐。文云:“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
  总之,十妙为实。所谓实相,这种境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了知,很难用有漏智去理解,为实相非相,非因非果,故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见《法华经方便品》)。说明实相难说难示,是正定之法。诸小乘经以三法印来印证了义经。若非实相即是魔说。不论是三法印还是一实相印,都能令外道不能杂,魔不能坏,因果若无实相,是不能成立的。比如室内无空,则不能容物。如《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则不能成。”总之,要把实相用语言说明白,就算大觉世尊也没有办法说清。因为这种境界只有亲自证入的人才知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已经觉悟了的佛陀也只能用世间种种的言词来代替实相。或叫如来藏,或叫毕竟空,第一义谛理,妙明真心,中道等。在本经中也有好几个名称,《方便品》中的佛之知见,称实相;《譬喻品》中的宝所,即是指实相。实相是诸行之体,遍为一切法体。不管怎么说,实相是佛的境界,是圆满无上的,究竟了义的。是一切众生所应该去的真正归宿。
  (二)安立实教的目的
  如就迹门而言,如来以权实二智的妙能,断了小乘法的七种方便,最大无明。让弟子们明白佛陀的本怀,无论是千说万说,好说歹说,而最终目的是让众生入佛之知见,令他们断断疑生信。会三乘同归一乘,舍弃小法而向大法,同入圆因。
  佛曾对舍利说,他发过大愿,想让一切众生如他一样,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游戏神通,自在无碍。经云:“化一切众生,皆入于佛道。”(《法华经方便品》四七页)中说。从古至今,无数恒河沙数诸佛都是经这种方式方便说,尔后显真实,把他们接回真正的安稳之处。佛从无戏言,说到了也做到了。让众生相信自己可以一样与佛平起平坐,与他无有差别。只要按佛教的话去作,成佛有望。如经云:“说一佛乘,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一切皆当,成得佛道。”(《法华经譬喻品》一00页)。因为每一位众生都有如来智慧相,佛一成道时就发现了。故先施权教,而后开权显实,入诸法实相。
  (三) 实二教的相互关系
  权实二教是怎样的关系呢?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权就无法进入实,如登绝壑,必假飞梯,故权就如同登上实的阶梯。实的境界幽难解,要因方便而入。权实看似两个问题,实则不然,义理无二。如站在大雄宝殿外面观看映入眼帘的两层,产生的感觉这是二层楼似的建筑物。进入大雄宝殿,其实还是一层。比喻未必贴切。今就经题中所举的莲华喻来来证明权即实的关系。未谈之前,首先了解莲华有何特点。在百花之中,唯独莲花是花果同时,是最希有的。它的根扎在污泥中,受着臭秽之气的熏染,花却潇潇洒洒的开在水上面。古时有独爱莲的人,不知作了多少,流传千古关于莲花的诗词文章。周敦仪在《爱莲说》中有一句话:“出污泥而不染,濯清凉而不妖。”古人爱莲花高洁而淡雅的品质,来喻尘世间一尘不染的君子那种人的高尚。而大觉世尊却用莲花来比喻最终极的妙法。如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所谈的莲华,有三个特点可喻权实之关系:A、华生必有莲,为莲不可见。此譬为实施权,而意在于实,然众生无能知。如经云:“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一乘。”B、华开故莲现,而须花养莲。譬权虽有实而不能知,未经法华开显之前,二乘人不知佛为一乘而说三之旨,错执权教为究竟。今开权显实,实意须于权。如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C、华落而莲成,即喻废权立实。法华会上,印可一切众生授记作佛。所谓: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举手低头,皆可作佛。今三乘之权法,皆归广大之一实。(法华无染,因果微妙,借莲华因果同时来喻权实为二之妙法,是不得已而借喻的。故不可求其幽玄,如扇喻月,不可求其明暗;如月喻面,不可求其眉目。如标指望月,指为知月之因缘,是不得以而借喻之。)又天亲菩萨《法华论》中有二义释华:A、出水义——莲华生于污泥,而不为污泥所染。花开时出现于外,其根犹在污泥之中,喻从二乘权法(粗)显一乘妙法,而一乘妙法不离一乘浊水污泥,但亦不为所染。经法华开显,使小乘人也空污泥水,与诸佛菩萨同坐于莲华上之意。B、开敷义——莲华盛开时,其形美丽,香色光洁清妙。四十一年前,声闻因心怯弱于大乘之法,故今到法华会上开示净妙法身,予二乘人授记作佛等种种身上功德庄严,使(闻者自知成佛)穷予自知为长者予,令闻者自知作佛于权实不二之旨,生决定信。
  莲花一开就有莲子,这表示因果不二,因是果,果亦是因。如果种的是佛因,所成的也就是佛果,而华果同时也表示即权即实,莲花开了,表示开权,显出的莲子是实,是真实不虚的。华表权法,莲表实法。华不离果,果不离华,故知权不离实,实不离权,权实不二。
  四.权实二教在现实中的意义
  (一) 权实二教应用的时节因缘
  尽管权不离实,实不离权,然而权实却各自有各自应该应用的时节因缘。
  十方世界中本来是没有二乘和三乘的分别的,唯有一乘法。每一位觉者,都知道这不变的必然理则。若是对五浊恶世的众生,直接说他可以成佛,可以和佛平起平坐。他绝对不会相信。认为自己怎么可以跟佛比呢?佛是多么的了不起,多么的神圣伟大。众生就是众生,佛就是佛。也许有的人认为佛确实了不起,却高不可攀。佛为让众生相信他说的法是真实不虚的。常常说:“佛是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佛亲自保证所言无有戏论。
  娑婆世界的众生就是这样刚强难度。也难怪,在这五浊恶世中,能有几朵出水莲花呢?纵是善业,也在有为之中,是有漏的。如经云:“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见《法华经方便品》四二页)。是故知道诸佛如来是在五浊恶世成佛度化众生的。五浊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1。劫浊:劫,就是时间。本来三世,这个劫。2。烦恼浊:指五钝使——贪、嗔、痴、慢、疑。这些都是生烦恼的根本。3。见浊:指五利使——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4。众生浊:众生种种的善恶夹杂因缘,每个人都有他特别的恶业,所以众生也就污浊了。5。命浊:就是众生报身这一段的时间——生命。这个娑婆世界就是由这五浑浊构成的。浑浊就不清净。所以叫五浊恶世。在这样的世界里,众生所造的恶业非常多。因为没有智慧,愚痴的缘故。《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堕落三涂。本有的清净佛性也被这种种的污垢层层包裹。众生变得越来越迷,越来越堕,无有了期,诸佛就用方便权巧的法门主他们成就善根,增长福慧,远离过恶。如经云:“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别说三。”(《法华经方便品》四二页)中说。只有在这五浊恶世,劫浊乱时,众生欲重,在这时期说一乘道的时节因缘未成熟,故也不会有人相信。诸佛深知众生的欲性,故不得不以种种譬喻 ,言辞,方便权巧的法门来度化众生。针对这时期的众生,只有施设权教。
  经过四时说法,种种诱引,弹呵,淘汰之后,众生根机渐渐调熟,福德智慧具足了。这时运用实教的时节因缘便成熟了。这时可以开权显实,废权立实,而令众生直入一乘大道。而达到最后的功德圆满。
  (二) 如何通达权实不二之妙义
  整部《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品品皆妙,无论受持哪一品都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均能通达法华妙义,我却看中第五卷的安乐行品。此品是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示持经方法,佛特为开示四安乐行品。此品是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示持经方法,佛特为开示四安乐行,令自愿弘扬本经之人,依四法修行,则可宏扬本经,还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安乐行:有四种可获安乐的行法。安,身无危险。乐,即是心无忧恼,身心安乐,三业清净,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法空座。行,指弘通受持妙法华经。此行有深造自得,躬行实践之义,自利利他行。这是浅释。
  安乐行名称有多种,智者大师著的《法华文句》中说:“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誓愿安乐行。四安乐行的行体都是:止行观行,慈悲行。以此三行为四安乐行的通体。即在四行中皆有止、观、慈悲这三种修行方法在里面,以此三行来引导身、口、意、誓愿,依此修行,授持弘经,通达经义则易。若不依此宏经则难。
  何谓此行,观行,慈悲行?止行者,即三止三观。修习宏扬本经的人,在恶世中,六根接触的是六尘境界,如修止行,则所遇不管是顺是逆身口意三业都相当柔软,心无所著。对顺之事不起喜心,对逆之事不起嗔心。观行者,即观察思惟一切顺逆境界,乃至外在六尘境界当体皆空。对顺不喜,对逆不嗔,外在境界虽在波动,心不随境转,依然清净不动,这是在止的境界里修观,若离止则不行。因此止观二行犹如鸟的两翼。如车两轮,不可分开。此二行侧重于自行方面而说。慈悲行者,即是以慈悲心宏经,非着重名闻利养,在度化众生而又无度化众生之想。简言之佛开示四安乐行法,主要强调未世从事实践弘经行者们,必须谨严于语言,动作、思想的正理化,使趋入止行、观行、慈悲行,通过事理相应,得以安身立命之殊胜境界,乃能通经。
  在这五浊恶世,罪业如山的娑婆世界,能够得到这稀有的人身,且又能聆听大觉世尊的法音,这如优昙花难出现一次的《法华经》,我们居然能听闻学习、实乃前生的善根福因缘所感。在这个世界上,实在不悭吝地不图任何回报地传授给众生。世俗上的大部分人,如果你学哪一门手艺,就算收了你的学费,也不见得全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能够有福报学习听闻本经,而不好好珍惜,受持,读诵,那真是太枉费佛陀一生说法的心血了。
  安乐行品中把怎样修行、受持、才能於未世宏扬本经,及所得的种种功德,阐述的非常清楚。经云:“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猝暴,心亦不惊,又复於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法华经安乐行品》二七六页)中说。这是佛所开示的第一法。里面讲的也就是止行,观行,慈悲行这三方面的内容。经云:“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诃萨第二亲近处。”如果菩萨能安住第一法中,便能为众生演说此经。自利也可利他。
  在佛典当中,常常看到这样的话语,口业如由。这个嘴巴易造下地狱的因,也可弘扬妙法。经云:“如来灭后,於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迹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於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道种智。”(《法华经安乐行品》二八二页)中说。这第二法中也含有止,观,慈悲有三行。口不说诸过,是名为止行。善修如是安乐心即是观行。若有难问,便以大乘法答。是名慈悲行,悲愍众生,令其得一切种智故。
  尽管三业中的意业排在第三,然而它却指导着个人的行动。如是身体的动作,口说的语言等,无不受着意的指使。经云:“於后未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当於一切众生起大悲想,於诸如来,起慈父想,於诸菩萨起大师想,於十方诸大菩萨,常应身心恭敬礼拜。於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当於一切众生起大悲想,於诸如来,起慈父想,於诸菩萨起大师想,於十方诸大菩萨,常应身心恭敬礼拜。於诸菩萨起大师想,於十方诸大菩萨,常应身心恭敬礼拜。询问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文殊师利菩萨,是菩萨摩诃萨,於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原己,能持,持己,能诵 ,诵己,能说,说己,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法华经安乐行品》二八五至二八六页)。三止三观成就了,便可得无上正等正觉。自己成就了,大乘菩萨常常是慈悲於一切,悲愿宏深的,又想到度化众生。、
  菩萨的誓愿常常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如观音菩萨的“寻声救苦,”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死不成佛”,多么令人激动而感叹啊。经云:“於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文殊师利,是菩萨诃萨,於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法华经安乐行品》二八八页)中说。如果能成就这四法,则身心安乐,得大涅磐。且说法自在,无诸恼乱。
  按如是四法修行,功德殊胜,无量无边。经云:“我灭度后,求佛道者,欲得安隐,演说斯经,应当亲近如是四法。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不生贫穷,卑贱丑陋。众生乐观,如慕贤圣。天诸童子。以为给使。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恶骂,口则闭塞。游行无畏,如狮子王。”(《法华经安乐行品》二九三页)中说。世间语言是说不完的。
  总之,按四法修行,可转报障为现报,可转业障转生报,烦恼障转后报。种种好梦等等功德说不能尽。愿每位信解受持读诵演说本经之人,龙华会上喜相逢!!!

 
 
 
前五篇文章

从僧璨《信心铭》与《六祖坛经》之比较看禅宗不二法门

天台宗随自意三昧研究

一行禅师对五戒的重新解释

大圆满心性光明论

念头上的禅观与功行

 

后五篇文章

牛头禅与般若空观的关涉

《成唯识论直解》观感漫谈

20世纪法照研究综述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马祖道一的禅法思想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