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智谕法师: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 目录前言首一讲经题讲经文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讲经题 【胜鬘】 胜鬘夫人,是波斯匿王与末利夫人所生之女,嫁阿逾阇国。今承佛威神宣说此经,故经题首标胜鬘二字。 印度习俗贯华为鬘,以严其首。此是鬘中胜者,故曰胜鬘。 波斯匿王生女,国民及百官欢喜庆贺。奉上宝华珍饰之鬘,故名女为胜鬘。所以胜鬘直接的意义,即庆贺之意。如果引申含义,有状人美德之意。 【师子吼】 师子吼者,叹其说法也。如师子为百兽之王,振声一吼,百兽慑服。赞叹胜鬘说法,犹师子吼也。 思益经云:「师子吼者为何谓耶?答言,若行者说法无所贪着,是名师子吼。若行者贪着所见而有所说,是野干鸣,不名师子吼,起诸邪见故……。憍尸迦!有所说法,乃至如来尚不贪着,何况余法?是名师子吼。又憍尸迦!如说修行,名师子吼。决定说法,名师子吼。说法无畏,名师子吼。 又憍尸迦!若行者为不生不灭不出故说法,名师子吼。若为无垢无净无合无散故说法,名师子吼。又憍尸迦!师子吼名决定说一切法无我无众生。师子吼名决定说诸法空。师子吼名守护法故而有所说。师子吼名作是愿言,我当作佛,灭一切众生苦恼。师子吼名于清净所须物中,少欲知足。师子吼名常能不舍阿兰若住处。师子吼名行施唱导。师子吼名不舍持戒。师子吼名等心怨亲。师子吼名常行精进,不舍本愿。师子吼名能除烦恼。师子吼名以智慧善知所行。」 故有法师略引思益经云,所谓师子吼,有三种义。一、如说修行。二、无畏说。三、决定说。如说修行者,言行一致,无虚说也。无畏说者,胜鬘于佛及众会前,纵任辩才,阐扬妙法,无所畏惧。如净名云,演法无畏如师子吼。再者无畏者,不畏于他,能令他畏也。决定说者,所弘之法,是真语,是实语,是如语,是不异语,是不诳语。 【一乘】 法华经云,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无二亦无三者,不是说无有一切法也。而是说一法时,一切法皆是一法也。法本不二,即此不二,即是一切法。法本不二者,即毕竟空。一切法者,即法界缘起。约法界缘起说,则是无量。约毕竟空说,即是一乘。 故一乘即是毕竟空义,即是一实谛义。如本经所说正法、无边圣谛、一灭谛、第一义、不思议空、如来藏、法身、真实、一谛、一依、自性清净等,皆是分别说一乘义。 【大方便】 菩萨说法,于一说无量,于无量说一。于毕竟空,说无量法界缘起,于法界缘起说毕竟空。于无相说一切相,于一切相说无相。于无分别说差别法,于差别法说无分别。如此种种,皆大方便也。 无三乘人,说三乘人。无三乘法,说三乘法,皆是佛之大方便。故一乘为体,方便为用。一乘为实,说三乘为方便。在佛一乘为实智,方便为权智。此方便中极,故曰大方便。 若广说有五种方便,一、进趣方便。如见道前七种方便。见道者,是初果须陀洹。七方便又名七贤位,即三贤四加是。三贤者,是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四加行是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 二、善巧方便。如十波罗蜜等。三、善权方便。如无三乘人说三乘人等。四、施造方便。凡所造作,善巧施为,故名方便。五、显一乘,离相巧成。 显一乘,离相巧成者,即于一说无量,于无量说一等是。 【方广】 方广者,是大乘经之通名。如十二部经中,唯方广为大乘义。十二部经者,一、修多罗,二、重颂,三、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未曾有,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毗佛略。梵语毗佛略。华语曰方广。理正曰方,文富曰广。谓大乘经,其义广大,犹如虚空也。十二、授记。故于十二部经中,方广为大乘也。 理正者,真解无偏也。文富者,事无不赅也。故真解无偏曰方,事无不包曰广。 若依法藏大师释大方广,大以包含为义,方以轨范为功,广则体极用周。 所谓轨范为功者,即理正也。体极用周者,即事无不赅也。如果我们简单说一句,方广者,大乘也,事理周圆也。 【经】 梵语修多罗,译为契经。天竺僧人,名缝衣之綖为修多罗。綖有贯穿摄持之用,故契经有契理契机之功。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此「宋」是指南朝刘裕所建之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求那跋陀罗,是中印度人。三藏者,经、律、论也。通达经律论的法师,名三藏法师。 求那跋陀罗,译曰功德贤。通达大乘,世赞为摩诃衍。本婆罗门种,因阅阿毗昙杂心,惊悟佛法深奥。乃舍家远遁,出家受具。此经为其所译,略如前言中所说。 本章首叹佛功德,述归仰受记因由。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信 法未久共相谓言。胜鬘夫人是我之女。聪慧利根通敏易悟。若见佛者必 速解法心得无疑。宜时遣信发其道意。夫人白言。今正是时。】 佛于双树间,时将取灭。阿难以四事问佛,其中一事即「佛灭后,结集经典,经首应安何语?」佛言经首应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些大众宣说是经。 此即所谓六成就,以六种因缘成就讲经法事,同时亦成就证信序。六成就者,如是为信成就。我闻为闻成就。一时为时成就。佛为主成就。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处成就。与某些大众在一起为众成就。 本经只有五种成就,缺众成就。因为佛说此经,是于空中出现而说者,故无众成就。 时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信法未久。 波斯匿王译为和悦。以彼以德御民,能令万姓和悦故。又译胜军王,以其出师常胜故,故玄奘法师译为胜军王。 末利夫人,本名黄头,是耶若达长者,守末利园婢。从园受名,故曰末利夫人。 彼见佛相好光明,于是信敬供养。并发愿言,愿我以此功德,脱离婢使,作王夫人。 后值波斯匿王出猎,天气炎热。王赴末利园纳凉。黄头尽心侍奉,甚称王心。于是王与耶若达百千两黄金,迎黄头回宫,为第一夫人。 佛在给孤独园时,罗阅城中,有十七群童子出家受具,号十七群比丘。其中最大者名优波离。时诸童子出家受具后,多习嬉戏。唯优波离先断烦恼,证阿罗汉果。十七群比丘入城乞食,乞食已出城,至阿耆罗婆提河,于水中戏。适波斯匿王与末利夫人,升楼遥见。王语夫人曰,比丘如此,有何可尊?汝犹劝我信佛。时优波离以天耳遥闻。于是令诸比丘上岸着衣,以神足通摄诸比丘,腾空而去。王亲自目睹,始生敬信。 佛以是事因缘,结比丘不得水中戏戒。 波斯匿王生信后,与末利夫人,严驾出城,击鼓吹呗,往祇园礼佛。佛为说法鼓经,王闻法后,始归依于佛。故经云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信法未久。 共相谓言,是波斯匿王向末利夫人说。胜鬘夫人,是我们的女儿。时胜鬘嫁阿逾阇国,是王夫人,故称胜鬘夫人。 先赞胜鬘聪慧利根,后遣使传信。夫人回答说,好的,我们现在便派人去。 【王及夫人与胜鬘书略赞如来。无量功德。即遣内人名旃提罗。使 人奉书至阿逾阇国入其宫内敬授胜鬘。胜鬘得书欢喜顶受。读诵受 持生希有心。向旃提罗而说偈言 我闻佛音声 世所未曾有 所言真实者 应当修供养 仰惟佛世尊 普为世间出 亦应垂哀愍 必令我得见】 王及夫人,与胜鬘书信,略赞佛之功德。如来功德无量,纵经百千劫称叹不尽,故曰略赞。 内人旃提罗。内人者内监也,宫中之内官也。旃提罗非是人名,乃内监之通称。印度有四名很难分辨,旃提罗,是内监。扇提罗是石女。旃陀罗,是屠夫。旃荼罗,翻译是月。今旃提罗是内监之通称,未说明内监是何名字。 胜鬘得书,欢喜顶受。并向旃提罗而说偈言。 我闻佛音声,世所未曾有。胜鬘读信见到佛字,故曰我闻佛音声。 闻佛音声,须大善根。若人闻一佛字,即能灭无量罪。故胜鬘欢喜赞叹说,世所未曾有。 所以我们应常念佛。须知称佛一声,有无量功德。 所言真实者,应当修供养。 若书中所言佛出现于世,是真实者,汝送信前来,即有大功德,应当供养于汝。 大宝积胜鬘夫人会,则曰「斯言若真实,当赐汝衣服。」 胜鬘向旃提罗语后,复遥祈于佛。佛既为普度世间而出,当不舍我。必定令我得见也。 【即生此念时 佛于空中现 普放净光明 显示无比身 胜鬘及眷属 头面接足礼 咸以清净心 叹佛实功德 如来妙色身 世间无与等 无比不思议 是故今敬礼 如来色无尽 智慧亦复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归依 降伏心过恶 及与身四种 已到难伏地 是故礼法王 知一切尔焰 智慧身自在 摄持一切法 是故今敬礼 敬礼过称量 敬礼无譬类 敬礼无边法 敬礼难思议 哀愍覆护我 令法种增长 此世及后生 愿佛常摄受】 当胜鬘兴欲见佛念时,佛知其意,便于空中出现。普放清净光明,佛清净之光明,能除众生之垢秽。无比身者,佛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世间无比。总此两句,是叹佛相好光明无等伦也。 胜鬘及眷属,头面接足礼。佛在空中,而胜鬘与眷属在地上,故知是运想接足。接足礼是表身业敬,清净心是表意业敬,叹佛实功德,是表口业敬。 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如来色身,微妙难思。何谓妙色身?世间人见有执有,闻无执无。佛身微妙,有而非有,曰法身,无而不无曰色身。如来妙色身者,非有而现有也。世间无与等者,即所谓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是故我今敬礼,是礼佛色身也。 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前赞色身,今赞报身,后边一句,一切法常住,是赞佛法身。 金光明玄义云,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理法聚名法身,谓聚集法性而成身也。智法聚名报身,智慧能契法性,智慧与法性和合而成报身。故智慧亦复然,是赞报身。 功德法聚,名应(化)身。由智契理,聚一切功德之法,起用化他,随机应现,而成化身。前言如来妙色身,即言化身也。 前赞色身,谓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今智慧亦复如是也。 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一切法常住,是叹法身。常住之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等同虚空。等同虚空者,即横遍竖穷,无欠无余也。故言一切法常住。 前言是故今敬礼,是起敬信也。是故我归依,先起敬信,然后一心归命。 降伏心过恶,及与身四种。降伏心过恶是断惑。及与身四种是除业。惑有其三,即贪瞋痴。意中无贪瞋痴,故曰降伏心过恶。业为身口七支,在身者为杀盗YIN。四种者,口四过也。即妄语恶口绮语两舌,均已降伏。总说一句,这半偈便是赞佛三业清净。 已到难伏地,是故礼法王。如来三业清净,二障已除,二我已空,已尽一切过。已了分段变易二死,再无生死之累,故曰已到难伏地。谓除二障,空二我,了二死,菩萨所不能也,故曰已到难伏地。 佛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故名法王。 知一切尔焰,智慧身自在。尔焰译为所知,所知者法相也。智慧者于一切法相能生智慧,故谓尔焰为智母。吉藏大师与慧远大师,均同此说。因为五明之法,能生智解,故曰智母。 但楞伽集注,菩提流支以尔焰为智障,即所知障。为何有此二种不同的解释?原来尔焰者法相也。若于法相知因缘空,则为智母。若执法相为实有,便成智障。 佛以般若智慧,无住心与无相法契合。始觉与本觉合,证得究竟觉。是名报身,此报身名报法身。解脱清净,无系无累,故曰智慧身自在。 佛证究竟法身,平等如如,等同虚空。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所以说摄持一切法。 摄持一切法,是解释知一切尔焰,智慧身自在。因为「一切」者,是指法相言。若言第一义毕竟空,一法不立,焉有一切?这句话的意思便是毕竟空建立一切法,故言摄持一切法。 佛具二种智慧,所谓实智与权智。如实知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是为实智。如实知毕竟空建立一切法,是为权智。如是则为知一切尔焰,名为智母。如果执着空外有有,有外有空,相外有性,性外有相,便成为所知障。 以摄持一切法故,其功德智慧不可思议。是故今三业投诚敬礼于佛也。 敬礼过称量,敬礼无譬类,敬礼无边法,敬礼难思议。上来是分别叹,此一颂是总叹。 敬礼过称量者,言佛功德智慧难可称量也。 敬礼无譬类者,言佛功德智慧,一切言说譬喻所不能及也。类是比擬的意思,言佛功德智慧,无法比擬。 敬礼无边法,佛是法王法主,故曰无边法。 敬礼难思议,言佛功德智慧,量尽虚空,不可思议。 哀愍覆护我,令法种增长,此世及后生,愿佛常摄受。愿佛哀怜愍念于我,令我法身种子增长。法身不生不灭,云何有增长?谓愿佛哀愍覆护于我,令我消灭过去罪障,不造未来罪业,令佛性圆显,说明法身种子增长也。 在众生曰佛性,是为法身种子。以众生未具功德智慧,法身未能圆显,故佛性谓法身种子。等到功德智慧圆满,佛性圆显,则佛性转名为佛,故曰令法种增长。 此世及后生之中,愿佛常以神力加持,摄受于我。 【我久安立汝 前世已开觉 今复摄受汝 未来生亦然】 此一颂是佛答胜鬘之请。言我过去久远劫来。已经安立于汝。以宿缘所追,是故今世又相值遇。 令不堕落谓之安,令道业增进谓之立。既于过去世久已安立于汝,所以现在未来,亦不舍于汝。 前世已开觉。过去世已经开觉于汝,现在未来亦当摄受于汝。 令其依福舍罪名为安立,令其罪福俱舍名为开觉;令其发菩提心名为安立,令其修菩萨行名为开觉;令其破无明生死名安立,令其觉菩提名为开觉。 今复摄受汝,未来生亦然。今复以法摄汝,加持于汝,令住正法之中,并受汝为我弟子。现在世如此,未来生亦如此。 【我已作功德 现在及余世 如是众善本 唯愿见摄受】 此是胜鬘请佛摄受之词。言我于过去世已作之功德,及现在世所作之功德,以及其余后世所作之功德,如是等一切诸善根,均愿佛下顾摄受于我。 【尔时胜鬘及诸眷属。头面礼佛。佛于众中即为受记。汝叹如来真实功德 。以此善根当于无量阿僧祇劫天人之中为自在王。一切生处常得见我现 前赞叹如今无异。当复供养无量阿僧祇佛过二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 普光如来应正遍知。彼佛国土。无诸恶趣老病衰恼不适意苦亦无不善恶 业道名。彼国众生色力寿命五欲众具皆悉快乐胜于他化自在诸天。彼诸 众生纯一大乘诸有修习善根众生皆集于彼。胜鬘夫人得受记时。无量众 生诸天及人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 尔时胜鬘夫人赞叹佛已,与诸眷属头面礼佛。上来颂偈,是以口敬礼于佛,今及眷属以身敬礼于佛。 佛于众中下,是俯允摄受,并予授记。授记有两种,一通记,二别记。通记无一定时间,例如佛言,一切众生毕竟成佛,换句话便是与一切众生授记。别记有一定时间,例如佛记胜鬘,当于无量阿僧祇劫天人中为自在王。当复供养无量阿僧祇佛,过二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此为别记,说出成佛的时间,说出成佛名号,以及国土等。 佛既记胜鬘当来成佛,故胜鬘所说法,无可疑也。 阿僧祇译无数。天人之中为自在王。言胜鬘于天人中,常居上化物。故曰自在王。既于天人中为自在王,故一切生处常得见佛。并且现前赞叹,与现在一般无异。然后当复供养无量阿僧祇佛。再过二万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普光如来应正遍知。正遍知亦名等正觉,即成佛也。于无量知空名「正」,于空知无量名「遍知」。又如实知无有颠倒名正,如实知一切颠倒名遍知。 彼佛国土以下,是明彼佛的依报国土。 彼国众生,色力寿命,五欲众具,皆悉快乐。是明彼国众生快乐,胜过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是欲界第六天。该天所有乐具不须自造,皆他天所化,其享受自在。 最后说彼国众生,纯一大乘,无小乘根性者。凡是修习大乘善根众生,皆集于彼。 胜鬘受记之时,有无量众生,诸天及人,皆愿往生彼国。佛皆记当得往生。十受章第二 十受章者,是胜鬘自誓受十种大戒。小乘戒有定数,大乘戒无定数。所以大乘戒有十重四十八轻,或六重二十八轻。今胜鬘自受,有十大戒。大乘戒无简众,凡解法师语者,皆得受戒。小乘则有简众,天龙鬼畜不得受戒。 小乘戒尽形寿,大乘戒直至成佛。故胜鬘所受戒,均曰我从今日乃至菩提。 凡受戒者,须先受三归。胜鬘既受归依已,于是自誓受十种戒。戒是无上菩提本,胜鬘既蒙佛授记,当证菩提。故自誓受菩萨戒。 依璎珞经,菩萨受戒有三种。一者于诸佛菩萨前受,当得真实上品戒。二者佛菩萨灭后,于受菩萨戒法师前受,得中品戒。三者佛灭后,复无菩萨法师,自于佛菩萨像前受,得下品戒。据梵网经,佛像前自受,要见好相。若不见好相,便不得戒。今胜鬘于佛前受戒,即得上品戒。 璎珞经云,若教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胜造八万四千塔。其受戒者,堕在菩萨之数,超过三劫生死之苦。 又云有戒而犯,胜于无戒不犯。有戒而犯,仍名菩萨。无戒不犯者,名为外道。 【尔时胜鬘闻受记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 胜鬘闻佛授记已,恭敬而立自誓受戒。因为佛在空中,故胜鬘立受戒法。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 提于诸尊长不起慢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疾心。世尊。我从今 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 十受中前五戒是摄律仪戒,除一切恶故。中四戒是摄众生戒,度一切众生故。最后一戒是摄善法戒,摄受正法故。菩萨戒不出此三聚,即摄律仪戒,摄众生戒,摄善法戒。今胜鬘受此十大受,即三聚戒圆满。 第一戒于除一切恶中,先总明之。胜鬘为表决定能持于戒,故曰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先说此戒请佛证明也。 小乘戒戒于身口七支,大乘戒戒身口意三业。故曰于所受戒不起犯心。犯心尚且不起,身口定无有犯也。此一戒者,力贯以下九戒。从今日乃至菩提,是言直至成佛,不犯于戒。 于诸尊长不起慢心。慢如高山,不住法水。存慢之人,不受师教,故法水不住。于诸慢中,我慢为本,憍慢最恶。若于师长起于慢心,即成憍慢。更何况动于身口? 于诸众生不起恚心。菩萨既于上不慢,复于下不恚。菩萨度生化他,应以慈悲心为体,故曰于诸众生不起恚心。 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第二戒是慈、悲二心。这一戒是喜心,下一戒是舍心。合而言之,则为四无量心。 于他色身,彼之正报也。及外众具,即身外一切资生之具也。见他功德成就,应起欢喜庆悦之心,不起嫉之心。 于内外法不起悭心。此是舍无量心,于己之内外财,尽舍众生,无有悭惜也。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 众生。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 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 不自为己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菩萨亦受畜财物,但不为自己,而为救贫苦众生故。若菩萨无有财物,云何布施众生?故菩萨为行布施,所以修于福报。 自此以下四戒,皆为摄众生戒。此之一戒,是以财摄众生也。 不自为己行四摄法。此戒是以四摄法,摄诸众生。不自为己,是摄善归他,非是摄善归己也。换句话说,行四摄法,不为自求福报。而是欲令一切众生,摄心归道。 四摄法者,一者布施摄。先以布施令彼离苦,然后摄令向道。二者爱语摄。软语化他,真实无妄,说正法语。所有言说,无妄语、恶口、绮语、两舌。三者利行摄。利行者,凡有所行,皆有利于众生。令众生现前得利,后世得利,是为利行;现前不得利,后世得利,亦为利行;现前得利,后世不得利,不为利行;现前不得利,后世亦不得利,更不为利行。故化众生离恶,化众生集善,是为利行摄。四者同事摄。于因中曰同行,于果中曰同事。此有二种,于因中则离恶同行,集善同行。于果则苦中同事,乐中同事。此为四种摄法,以此四法,摄众生向道。 菩萨以无所得为方便,行于四摄。知能摄所摄皆空,故无爱染心。不如众生,虽行于四摄,皆出于爱见之心。故曰以不爱染心。 无厌足心者,菩萨摄诸众生,今世后世其愿无穷。 无罣碍心者,菩萨以平等心行四摄法,等怨亲,不计顺逆,故心无罣碍。 以如此四摄法,摄受一切众生归向佛道。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 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世尊。我从今日乃至 菩提。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彼处见此 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 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满恶道减少。能于如来所转*轮。而得随 转。见是利故救摄不舍。】 这条戒仍是摄众生戒。少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牢狱隔绝曰幽,杻械绳锁加身曰系。轻者曰疾,重者曰病。厄难即困厄也。菩萨遇如是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 安隐者,快乐也。大家千万莫把「隐」字作「稳」会,安隐二字有其深意。大宝积经及大方广三戒经均云,云何安隐?谓无分别。尤其三戒经解释甚详,经云,若起分别,则便有常。若已有常,便有对碍。若有对碍,则便有住。若已有住,则便相续。若已相续,则便有违。若已有违,则重相违。若重相违,则有虚错。若已虚错,则有狂乱。若已狂乱,则有虚诳。若已虚诳,则有忧恼。若已忧恼,则有悔恨。若有悔恨,则有所害。善不善法,随所爱着。然实无有定法可着,但以想转,为想所缚。 菩萨安隐众生,欲令众生离惑业苦,得解脱乐。 以义饶益。义者合于道理也,亦即以佛法饶益。以佛法饶益,于因不令起惑造业。于果不令堕诸苦道。如是饶益,则令一切众生安隐矣。故曰令诸众生,脱于众苦,然后乃舍。 若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 捕养众恶律仪,依涅槃经说有十六。有说十二。十二者,屠、魁脍、养猪、养鸡、捕鱼、猎、网鸟、捕蛇、咒龙、狱吏、贼、王家常差捕贼。 我得力时。菩萨受于王位时,则有大势力。菩萨受于佛法,有大道力。如是二力,均曰得力。 于二种众生,施以折伏摄受二种方便。于难调众生,则折伏之。于易调众生,则摄受之。 令法久住。折伏摄受是方便,目的在令正法久住。若正法久住,则天人善道充满,诸余恶道减少。 能于如来所转*轮,而得随转。善道充满,圣贤住世,故于佛正*轮,能随顺而转。佛转*轮是然灯,随转*轮,是传灯续明。如是方能令正法久住。 胜鬘言,我见如是大利,所以于诸众生,救拔摄受不舍也。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摄受正法终不忘失。何以故。忘失法者则忘 大乘。忘大乘者则忘波罗蜜。忘波罗蜜者则不欲大乘。若菩萨不决定大 乘者。则不能得摄受正法欲。随所乐入。永不堪任越凡夫地。我见如是 无量大过。又见未来摄受正法菩萨摩诃萨无量福利故受此大受。】 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如果通论,以上九戒,目的均在摄受正法。摄受正法,即摄善法戒。 如果简邪显正,则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皆是正法。如果贬小褒大,则摄受正法,独显六度。故经文云,忘失法者,则忘大乘。忘大乘者,则忘波罗蜜。 进一步讲,佛之正法,独显一乘。法华经云,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故摄受正法,便导出下文的一乘教法。 诸法一相,所谓无相。无相者,实相也。故正法者,即实相法。实相无相,故实相法离我、人、众生、寿者相。离文字相、言语相、心缘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故凡我人众寿相、文字相、言语相、心缘相,皆非正法。故华严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言语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灭相。 再者正法即是中道义,因为中道者无偏,不偏故曰正法。若依本经而论,诸如一乘、无边圣谛、如来藏、法身、真实义、一谛、一依、自性清净等,皆为正法之异名也。 云何摄受正法?发菩提心即是摄受正法。三世诸佛,皆从发菩提心而得成就。若无初发心,三世诸佛不得成就。故发菩提心即是摄受正法。正法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摄受正法。故知胜鬘言,我从今日乃至菩提,摄受正法终不忘失,即是于最后一戒发成佛心也。 或者有人会问,胜鬘既然已是法身大士,何用更发菩提心? 当知此是随顺世间而言也。为随顺世间故,胜鬘始有归依、受戒、发心之举。若论法身大士,何以初受归戒呢?当知此皆随顺世间之举。 摄受大乘,即是摄受正法。于大乘中,约因为菩萨,约果为佛。故摄受大乘,即摄受正法。故经中云,忘失法者,即忘失大乘。 终不忘失,忘失正法即是无明暗惑。由于无明暗惑,所以忘失正法。 忘失法者,则忘大乘。因为无明暗惑一起,便昧于实相,不契中道,不得究竟于佛道。故曰忘失正法者,则忘失大乘。 忘大乘者,则忘波罗蜜。大乘是因,佛地是果。失其因,则不得由十地行,至究竟其果。故曰则忘波罗蜜。 忘失波罗蜜,则不欲大乘。欲者欲求也,精进也。如果忘失究竟彼岸,忘失于佛,则不求大乘,不精进于大乘。 若菩萨不决定大乘者……不决定大乘,即不欲大乘,不摄大乘,不发菩提心也。则不能得摄受正法欲随所乐入。 正法欲是欲求大乘,精进于大乘。大智度论云,精进有三名,欲、精进、不放逸。如人行进,初发足曰欲,行进中曰精进,不为他事所留,曰不放逸。故正法欲,即是精进于正法。 随顺乐欲而入大乘。如果不能摄受正法欲,便不能随所乐欲而入大乘。如是则永不堪能超越凡夫地。 我见如是无量大过,又见未来摄受正法菩萨摩诃萨无量福利,故受此大受。 若不能摄受正法,则堕偏邪,不能成就无上佛道,故有无量大过。 未来菩萨摩诃萨,以摄受正法故,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曰无量福利。 菩萨摩诃萨,译为大菩萨,行菩提道的众生,名为菩萨。故菩萨的意思,便是具有大道心的众生。大道心的众生,便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上求佛道在于智,下化众生在于悲。故悲智双运者,名为菩萨。智导悲,普度十方而心无所住。悲导智,心无所住而普度十方。如是名为摄受正法。 摩诃萨译为大。行菩萨行者名菩萨,菩萨行有六种,即六波罗蜜是。见法性者名菩萨摩诃萨。地上菩萨破无明见法性。故菩萨摩诃萨,指地上菩萨言。 以如是故,乃受此大受。可见摄受正法,总赅以上九戒。十受中第一不起犯心者,是启后九戒。第十摄受正法,是成前九戒。 【法主世尊现为我证。唯佛世尊现前证知。而诸众生善根微薄。或起疑网 以十大受极难度故。彼或长夜非义饶益不得安乐。为安彼故。今于佛前 说诚实誓。我受此十大受如说行者。以此誓故于大众中当雨天花出天妙 音。说是语时于虚空中。雨众天花出妙声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真实 无异。彼见妙花及闻音声一切众会疑惑悉除。喜踊无量而发愿言。恒与 胜鬘常共俱会同其所行。世尊悉记一切大众如其所愿。】 佛为一切法主,故曰法主世尊。现为我证,请佛证明。唯佛现前证明,乃能除众生之疑也。 而诸众生善根微薄,或起疑网。并非所有众生,皆生疑惑。而是善根微薄众生,或者生疑。疑心如网,困阻众生,不得出离,故曰疑网。 因为十大受极难度故。极难度者,极难究竟也。恐众生疑胜鬘于十大受,有言无行,有始无终。为却众疑,故请世尊作证。 彼或长夜非义饶益,不得安乐。或恐善根微薄众生,怀疑不信,乃至诽谤。以致于轮回中,长夜暗冥,不得道理之饶益。甚至以诽谤故,堕落苦道,不得安乐。 为安乐彼等故,今于佛前说诚实誓。以下便是胜鬘说誓请瑞,乃感天雨妙华,并出微妙音:「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真实无异。」 尔时会中大众见华闻声者,悉除疑惑。发愿与胜鬘常共俱会,同其所行。于是世尊悉记,一切大众,如其所愿。三愿章第三 上来十大受,是立誓即行。今发三大愿,是遥期目的,始终不渝。十受者有始也,三愿者有终也。故此三愿,可总摄十受。 十受者是戒,三愿者是乘。戒乘俱急,方能令法种增长。亦可说以发三大愿故,方能化戒入乘。故有此三愿章之来。所谓戒是无上菩提本,要须化戒入乘,方菩提之本也。 文中第一愿,是重在自利。故曰以此善根,于一切生得正法智。第二愿是利他,故曰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为众生说。第三大愿摄受正法,是自他俱利。 故若无如来真实功德,则发心无的。若无十大受,则其行无始。若无三愿,则其行难成。所以本经前三章,是明其根本,以下诸章,方是胜鬘说法。 【尔时胜鬘。复于佛前发三大愿而作是言。以此实愿安隐无量无边众生。 以此善根于一切生得正法智。是名第一大愿。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 为众生说。是名第二大愿。我于摄受正法舍身命财护持正法。是名第三 大愿。尔时。世尊即记胜鬘。三大誓愿如一切色悉入空界。如是菩萨恒 沙诸愿。皆悉入此三大愿中。此三愿者真实广大。】 尔时胜鬘,复于佛前,发三大愿。胜鬘发愿,旨在于佛前述志立行。行以志立,志以行成,志行具足,乃成于愿。 我们说过,第一愿是自利,第二愿是利他,第三愿是共利。因为正法住世,方成自利利他。故护持正法,即是自利利他。 有如此大愿,方是菩萨上求下化,悲智双运之道。 以此实愿,安隐无量无边众生。 如是三愿,确能自利利他共利。确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曰实愿。 安隐无量无边众生。一切众生旷劫以来,沦落生死苦道受苦。唯此真实大愿能除一切众生苦,故曰安隐无量无边众生。 以此善根,于一切生得正法智,是名第一大愿。 以此真实大愿,安慰一切众生之善根。愿于未来世一切生中,得正法智。易言之,愿以此善根,得中道智、实相智、第一义空智。能于空知无量,于无量知空。于无量知空,便能究竟菩提。所谓了达于空义,即名为菩提也。于空知无量,便能普度十方。是名第一大愿。 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为众生说,是名第二大愿。 此是化他愿。我得正法智以后,即发大悲心,为众生说。菩萨若不发大悲心,便不是承担如来家业,便不能续佛慧命,便算不得如来真子。所以第二大愿,是弘法利生,传灯续明愿。 我于摄受正法,舍身命财护持正法,是名第三大愿。 我对于既摄受之正法,舍身命财而护持之。正法是佛慧命,是中道种子。正法住世,可令佛种不断。故我愿舍身命财而护持之。 身命财者,皆世间无常之物。凡夫爱护保惜,菩萨为护正法,能够舍之。此是第三大愿。 尔时世尊即记胜鬘下,是佛赞许胜鬘。并说明三大愿真实广大。 虚空无量,涵括一切色法。故曰三大愿,如一切色悉入空界。此是先以譬喻说明,然后以法合之。 菩萨恒沙诸愿,皆不出此三大愿。换句话说,此三大愿,即具足了菩萨恒沙诸愿。 最后佛作证说,此三愿真实广大不虚也。 摄受章者,即摄受正法章。自此章以下,即是胜鬘说法。 正法是实相理。于实相理心领曰摄,行证曰受。 十受章是胜鬘受于大戒,三愿章是胜鬘发宏誓愿。今明一切大愿皆入摄受正法一愿。 【尔时胜鬘白佛言。我今当复承佛威神说调伏大愿真实无异。】 尔时胜鬘白佛言,我今承佛威神,再说一说调伏大愿是真实无异的。 菩萨说法,必先请佛听许,或承佛威神而说。若不请佛听许,便径自而说,则有慢佛之过。若不承佛威神而说,则所说法即是我见,与佛所说有异。故胜鬘说,我今当复承佛威神而说。是知前之如来真实功德,十受三愿等,皆是承佛威神而说。故曰现在当复承佛威神而说。 调伏大愿,调伏者言十受也。十受属戒,故曰调伏。大愿者,即是三大愿。意思是说,我今再演说十受三大愿,与佛所说真实无异。 于是佛听许,胜鬘演说。 【佛告胜鬘。恣听汝说。胜鬘白佛。菩萨所有恒沙诸愿。一切皆入一大愿 中。所谓摄受正法。摄受正法真为大愿。佛赞胜鬘。善哉善哉。智慧方 便甚深微妙。汝已长夜殖诸善本。来世众生久种善根者。乃能解汝所说 。汝之所说摄受正法。皆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今说当说。我今得无 上菩提。亦常说此摄受正法。如是我说摄受正法所有功德不得边际。如 来智慧辩才亦无边际。何以故。是摄受正法有大功德有大利益。】 佛听许胜鬘所请,曰:任你演说。 胜鬘白佛,菩萨所有恒沙诸愿,一切皆入一大愿中,所谓摄受正法。 十受中第十受,三愿中第三愿,皆是摄受正法。今再明菩萨恒沙诸愿,皆入摄受一乘佛法之正法。 恒沙是譬喻其多。印度有四大河,其中以恒河最大,河边之沙最多。又此河靠近佛所住处,弟子日日眼见,故佛多举恒河沙为喻。 菩萨恒河沙诸愿,皆入于摄受正法一愿中。因为摄受正法,即是摄受一乘。一乘者,即一切乘皆入一乘也。故一切诸愿皆入一大愿,所谓摄受正法。 摄受正法,真为大愿。既然菩萨恒沙诸愿皆入摄受正法,故摄受正法真为大愿。 佛赞胜鬘,善哉善哉!智慧方便,甚深微妙。 胜鬘欲称扬一乘法,弘佛教旨,故蒙佛赞叹。于无量说空曰智慧,于空说无量曰方便。故智慧有二种,一者实智,二者方便智,方便智又名权智。佛以权智说一切法,虽说一切法而不离无性,无性者即第一义。故佛说世谛,为令菩萨悟入第一义,入第一义者,为令菩萨悟入涅槃。 今佛赞胜鬘智慧方便甚深微妙者,是极口称赞也。于无量说空,其义甚深。于空说无量,其法微妙。故赞曰甚深微妙。 汝已长夜殖诸善本下,是佛赞胜鬘久修善根故,方能如此摄受正法。长夜是言生死,菩萨无量劫于生死中,救拔一切,故曰长夜。菩萨发心与二乘不同,二乘人自己得度,便急取涅槃。菩萨自己得度以后,更入生死度一切众生。故曰长夜殖诸善本。 善本者亦曰善根,有三善根,即不贪不瞋不痴。经云清净心殖众德本。故殖诸善本者,久修清净心也。 来世众生,久修清净心,不贪不瞋不痴者,方能解汝所说。以修因同故,方能解汝所说。 汝之所说摄受正法,是三世诸佛已说今说当说。不但是诸佛所说,我亦常说摄受正法。 此有二意,一者明佛佛道同,唯有一佛乘,即摄受正法。二者用以证明胜鬘所说,真实不虚,令众生深信。 最后赞摄受正法功德无量。如此摄受正法功德不得边际,若非如来智慧辩才无有边际,焉能为说?换句话说,佛以无边智,方能说此无边功德也。 何以故?摄受正法,有大功德,一切功德中最。有大利益,一切利益中最。 【胜鬘白佛。我当承佛神力更复演说摄受正法广大之义。佛言。便说。胜 鬘白佛。摄受正法广大义者。则是无量。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 譬如劫初成时普兴大云雨众色雨及种种宝。如是摄受正法雨无量福报及 无量善根之雨。】 胜鬘白佛,我当承佛神力,更复演说摄受正法,广大之义。 正法广大之义,甚深微妙,唯佛能说。胜鬘今欲演说,故首言承佛神力。若非佛力加被,菩萨不敢演说也。 佛言便说。胜鬘请说,世尊垂允,方敢演说。于是胜鬘演说曰,摄受正法广大义者,则是无量。 一般解无量者,均作「多」解。即解释为多到无量。其实若有所多,仍是有量数,非是无量义也。 所谓无量者,乃无有量也。故若言无量,唯虚空无量。稍落有法,皆是有量。即此「无量」亦不可着。若着「无量」,即落无量数。 故虚空者,不可得义,不可取义,广大义。故知此云广大者,即是空义。所谓摄受正法广大义则是无量者,即是空即无量也,一即一切也。若知空即无量,便知无量即空。若知一即一切,便知一切即一。如是则法法皆如,圆融无碍。故知空即无量,一即一切者法界缘起也。无量即空,一切即一者,毕竟空寂也。 所以广大义即无量义者,则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也。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便是正法。 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 此言正法广大义者,摄尽一切佛法,摄尽八万四千法门。一切诸法,一切诸乘,皆由正法出生。 八万四千若泛言之,即形容为数甚多。若依贤劫经云,诸佛功德,凡有三百五十种门。一一功德,各修六度以之为因,则有二千一百诸度。以此诸度,对治四大六衰,则有二万一千诸度。如此诸度,各各对治众生四种心患──贪、瞋、痴、等分。便有八万四千法门。 是知摄受正法,有如是广大功德,广大利益也。 以下举譬喻说明,先举大云喻。劫末时火灾起,自地狱烧至初禅天。初禅以下,尽被破坏。然后水灾起,淹至二禅,二禅遂坏。然后风灾起,吹至三禅,三禅以下尽坏。 劫初成时,自四禅兴大云雨,润成三禅。逐次成二禅,初禅,欲界。故大云雨能生万物。云雨之大,莫过于劫初,故曰劫初成时,普兴大云,雨众色雨,及种种宝。 众色雨者,言大小急缓,诸般诸色之雨。种种宝者,言万物滋生也。 如是摄受正法,雨无量福报,及无量善根之雨。 此是以法合以上的譬喻。摄受正法,能出生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恶法,故曰雨无量福报,及无量善根之雨。犹劫初大云雨,能雨种种宝也。 福报者,指善道人天言。摄受正法,能令善道增盛。及无量善根之雨。善根者是三乘善根乃至于无上菩提。即摄受正法能致三乘果,乃至无上佛果。 这是第一个譬喻,先举大云之喻。下面第二个譬喻,举大水为喻。先兴大云雨,由大云雨乃至有大水。 【世尊。又如劫初成时有大水聚。出生三千大千界藏及四百亿种种类洲。 如是摄受正法。出生大乘无量界藏。一切菩萨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安隐 快乐。一切世间如意自在。及出世间安乐。劫成乃至天人本所未得皆于 中出。】 劫初大水,出生三千大千界藏。一个须弥山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而言之,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中,孕育万物,故谓之三千大千界藏。 及四百亿种种类洲。算来三千大千世界,有百亿须弥山。每须弥山各有东南西北四部洲。故曰四百亿种种类洲。先举譬喻然后说法。 如是摄受正法下,是以法合譬。摄受正法亦如劫初大水,能出生大乘无量界藏。一切诸乘皆一乘,是名大乘。大乘者,具足一切功德。 一切菩萨神通之力。摄受正法,能出生一切菩萨神通力用。菩萨神通力用者,成就一切度生功德也。非唯神通变化称为神通也。有人将出生大乘无量界藏,菩萨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安隐快乐,一切世间如意自在,及出世间安乐劫成等,均判位在地上。若如此分别,则失「摄受正法广大义者,则是无量。」之旨也。 今依文直解,经中文义应为,摄受正法,能出生一切诸乘,及无量界藏;摄受正法,能出生一切菩萨化现十方,普度众生之神通力用;摄受正法,能出生一切九道世间,无上菩提究竟涅槃之安隐快乐;摄受正法,能出生一切世间不被业系之如意自在,及出世间安乐劫成。 出世间安乐,即三乘涅槃。劫成者,是借譬为言。世间安乐,唯劫成为大。故曰出世间安乐劫成。 乃至天人本所未得,皆于中出。乃至天人本所未得之功德,皆从摄受正法中出生。 【又如大地持四重担。何等为四。一者大海。二者诸山。三者草木。四者 众生。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四种重任。喻彼 大地。何等为四。谓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求 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是名摄受正 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四种重任。】 又如大地持四重担。于大云雨出生大水,于大水出生大地,故次举大地喻。大地持四重担,一者大海,二者诸山,三者草木,四者众生。举喻以后,以法合之。 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建立四种重任,喻彼大地。 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者,是以喻立言也。所谓四种重任者,是负荷人天善根,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善根。 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者,不亲近善知识,或不受善知识教者,谓远离善知识。 何谓善知识?无我者为善知识,有我者为恶知识。因为若无我则不生贪瞋痴,无贪瞋痴便不造十恶业,故为善知识。于理可知,有我者则为恶知识。 不能听受相信正法,谓之无闻。既不听受正法,当然不能如理思惟,不能如法修行。故曰非法众生。彼凡夫众生,既不能亲近善知识,当然不能听受正法。既不听受正法,当然其所行非法了。像这辈众生,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 求声闻者,授声闻乘。对于乐求声闻乘者,授声闻乘。声闻人以四谛法得度,授声闻乘即是令其知苦断集修道证灭。 求缘觉者,授缘觉乘。声闻以言教证道,缘觉以思惟理证道,有佛无佛,道理常在。故于有佛之世,闻佛说十二因缘而证道者,名缘觉人。于无佛世,观风起树动而悟其理者,号曰独觉。授缘觉乘者,授十二因缘法也。 求大乘者,授以大乘。 大乘者约因言谓菩萨乘,约果言谓佛乘。大乘以行为贵,修六度万行也。 这便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譬如建立大地,负荷四种重任。 【世尊。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四种重任。普为 众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愍众生。为世法母。】 胜鬘复称世尊言,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这四种重任。为众生作不请之友。 不请之友者,菩萨救度众生,应机赴时,不待请而兴慈悲也。如慈母看护婴儿,随时护持,不待请也。 大悲安慰哀愍众生,为世法母。菩萨以大悲心,安慰哀愍众生。母者能生义,摄受正法能出生人天善根,乃至声闻缘觉大乘善根,故曰为世法母。 【又如大地有四种宝藏。何等为四。一者无价。二者上价。三者中价。四 者下价。是名大地四种宝藏。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得 众生四种最上大宝。何等为四。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无闻非法众生 以人天功德善根而授与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 大乘者授以大乘。如是得大宝众生。皆由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得此奇 特希有功德。世尊。大宝藏者。即是摄受正法。】 又如大地有四种宝藏。仍以大地为喻,不过这次以大地为大宝藏为喻。譬如大地能出生四种宝藏。所谓一者无价之宝,二者上价之宝,三者中价之宝,四者下价之宝。 摄受正法亦复如是。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得众生四种最上大宝。所谓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功德善根而授与之。众生既得人天功德善根,即可得人天福报。 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令彼各得应得之果报。 如是得大宝众生,皆从摄受正法善男女处,得此希有功德。 最后胜鬘向佛称叹曰,大宝藏者,即是摄受正法。 【世尊。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无异正法。无异摄受正法。正法即是摄 受正法。】 第一句应为,世尊!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无异。摄受正法,是言所摄受之理也境也。摄受正法者,是言能摄受之心也智也。无异者,是言能所不二也。能摄之智,即所摄之境。所摄之境,即能摄之智。故曰所摄受之正法,与能摄受正法者无异。此即道出一乘之精义也。于一真法界中,无有正法与摄受者之分别。 摄受者与所摄受之正法,互为因缘而有。因缘所有,其性皆空,故曰无异。 正法(所摄之境)无异摄受正法(无异于能摄受正法之智),所摄之正法,即是能摄受正法之智。 【世尊。无异波罗蜜。无异摄受正法。摄受正法即是波罗蜜何以故。摄受 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应以施成熟者。以施成熟。乃至舍身支节。将护彼 意而成熟之。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法。是名檀波罗蜜。】 世尊!无异波罗蜜,无异摄受正法,摄受正法即是波罗蜜。 此仍是说明一乘义,以六度万行,释成摄受正法广大义也。 前明摄受正法与摄受正法者无异,是说明智理不二。今言波罗蜜是菩萨行,菩萨六度万行与正法不二,方成其广大义也。 波罗蜜译为到彼岸,或译为事究竟。波罗蜜唯佛究竟圆满,虽十地菩萨尚有未圆。如果菩萨究竟圆满波罗蜜,便不应名菩萨,应称之为佛了。所以言波罗蜜者,尚未究竟到彼岸,不过是菩萨因地之行也。 此波罗蜜究竟便是成佛。佛度一切众生,不为令其成就声闻缘觉菩萨果。唯欲令一切众生,成就无上佛果。无上佛乘,摄尽一切诸乘。故法华云,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故此是一乘义,亦是广大义。即经文所说,无异波罗蜜,无异摄受正法,摄受正法即是波罗蜜的意思。 何以故下,自释其理由。兹分别以六度解释之。 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对于一切众生,应以布施成熟者,即以布施成熟之。 若诸众生得度机缘,应以施成熟者,即以施成熟之。菩萨为施众生,内外财俱舍。乃至舍身命支节,亦在所不惜。顺乎众生之机缘而将护之,皆令其满愿,不令其失望也。故曰将护彼意,而成熟其菩提果也。 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法,是名檀波罗蜜。 彼所成熟众生,亦能建立正法,展转广行六度,延续佛之正法,续佛慧命,令正法久住。如是方能成就摄受正法广大之义。 檀译为布施,檀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 【应以戒成熟者。以守护六根净身口意业乃至正四威仪。将护彼意而成熟 之。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法。是名尸波罗蜜。】 第二讲戒波罗蜜。应以戒成熟者,若众生机缘,应以净戒度脱者,菩萨则以持戒度脱之。 守护六根,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守护六根是持戒之始,持戒者,首须守护六根。 净身口意业。守护六根,旨在净身口意业。乃至正四威仪,四威仪者,行住坐卧等细行也。净身口意业是其大旨,正四威仪是其细行。 将护彼意者,菩萨自持净戒,将护众生悉持净戒。而成熟之,成熟其菩提果。彼所成熟众生,亦能建立正法,展转化生,是名尸波罗蜜。尸波罗蜜者,即戒波罗蜜也。 【应以忍成熟者。若彼众生骂詈毁辱诽谤恐怖。以无恚心饶益心第一忍力 乃至颜色无变。将护彼意而成熟之。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法。是名羼提 波罗蜜。】 第三讲忍辱。有的众生应以忍成熟者,即以忍辱成熟之。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对于众生应行忍辱而度之者,便行忍辱而度之也。 当面斥责曰骂,背后诋毁曰詈。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对于众生之骂詈毁辱诽谤恐怖,皆能安忍。并且以无瞋恚心而将护彼意。无瞋恚心,即慈悲心也。 甚且以饶益心,而成熟之,救拔之。无瞋恚心,已属甚难。甚至反而饶益之救拔之,实难能可贵。 第一忍力。经云持戒苦行,不及忍辱。故曰忍辱第一道。忍有二种,一者生忍,二者法忍。菩萨修众生忍,可得无量福。菩萨修法忍,可得无量慧。福慧两足,皆从忍辱中,来故曰第一忍力。 乃至颜色无变。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对于众生之骂詈毁辱诽谤恐怖,不但忍之于心,甚至亦不形之于色。如此将护彼意而成熟之。 彼所成熟众生,亦建立正法,展转化他。是名羼提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即忍辱波罗蜜。 【应以精进成熟者。于彼众生不起懈心生大欲心第一精进。及至若四威仪 。将护彼意而成熟之。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法。是名毗梨耶波罗蜜。】 第四讲精进波罗蜜。应以精进成熟者,于彼众生不起懈心。 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精进于度一切众生。虽难忍而能忍,虽难行而能行,不舍一切众生。直至彼众生成就菩提,菩萨不起懈心。 生大欲心。欲心即是精进心。大欲心者,欲度众生成就无上菩提也。因为度众生成就无上菩提,方为摄受正法。 第一精进者,是心精进。因为经云,身精进心不精进,不为真精进。心精进者,方为真精进。故第一精进者,乃言心精进。 乃至四威仪。四威仪者,行住坐卧,此是言身精进。 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度化众生生大欲心,由心精进,乃至身精进。将护彼意,而成熟之。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法,是名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者,即精进波罗蜜。 【应以禅成熟者。于彼众生以不乱心不外向心第一正念乃至久时所作久时 所说终不忘失。将护彼意而成熟之。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法。是名禅波 罗蜜。】 第五讲禅定波罗蜜。应以禅成熟者,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即以禅成熟之。 以不乱心不外向心第一正念。不乱心者,善心一处住不动也。不外向心者,是不为外境所转。菩萨定心,常不被外境所转,名不外向心。 第一正念者,即是无念。无念即佛,有念即众生。无念是为第一正念。 乃至久时所作,久时所说,终不忘失。 久时所作,乃菩萨度众生之行。久时所说,乃菩萨度众生之愿。菩萨以禅定力,不失度生之初心。故纵经久时,不失度生之行愿也。 如是将护彼意,而成熟之。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法。是名禅波罗蜜。 【应以智慧成熟者。彼诸众生问一切义以无畏心而为演说一切论一切工巧 究竟明处乃至种种工巧诸事。将护彼意而成熟之。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 法。是名般若波罗蜜。是故世尊。无异波罗蜜。无异摄受正法。摄受正 法即是波罗蜜。】 第六讲般若波罗蜜。彼诸众生问一切义,以无畏心而为演说…… 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有所演说,悉真实、决定、无异,故其心无畏。 一切论,一切工巧究竟明处,乃至种种工巧诸事。 印度有五明,即内明论,因明论,声明论,医方论,工巧论。如是五明,菩萨皆应通达。 将护彼意而成熟之,彼所成熟众生建立正法。是名般若波罗蜜。 最后胜鬘说,是故世尊!无异波罗蜜,无异摄受正法,摄受正法即是波罗蜜。最后语气,还应前文,令全篇文旨一贯。 【世尊。我今承佛威神更说大义。佛言。便说。胜鬘白佛。摄受正法。摄 受正法者。无异摄受正法。无异摄受正法者。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 即是摄受正法。何以故。若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为摄受正法舍三种 分。何等为三。谓身命财。善男子善女人舍身者。生死后际等离老病死 。得不坏常住无有变易不可思议功德如来法身。舍命者。生死后际等毕 竟离死。得无边常住不可思议功德。通达一切甚深佛法。舍财者。生死 后际等得不共一切众生无尽无减毕竟常住不可思议具足功德。得一切众 生殊胜供养。世尊。如是舍三分善男子善女人。摄受正法。常为一切诸 佛所记一切众生之所瞻仰。】 世尊!我今承佛威神,更说大义。胜鬘再度欲说摄受正法大义,世尊垂允,听其演说。 于是胜鬘白佛,摄受正法(法也),摄受正法者(人也)。无异摄受正法,此言与法无异。无异摄受正法者,此言与人无异。换句话说,能摄受的人,与所摄受的正法,是不二不别的。故结论说,摄受正法的善男子善女人,即是所摄受的正法。这样方是一佛乘之义。约第一义言,唯是一乘,无二无别。约世谛言,方有能所等方便。如是方成其广大之义。 约大方便言,能摄受之人,不碍所摄受之法。所摄受之法,不碍能摄受之人。以其无碍,故不二不别。法不异人,人不异法。虽云不异,而能所历然。虽然能所历然,而不二不异。 何以故下,解释其理由。若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为摄受正法,舍三种分。 舍三种分者,是舍身命财。世间之身命财,是无常的,变坏的,有差异的。善男子善女人摄受正法,舍无常身则得法身。舍无常命,则得无边常住不可思议功德。舍无常财,则得无尽无减,毕竟常住,不可思议,具足功德。 如此三种,即是不二不别,即是一乘义,即是广大义,即是正法义。所以说善男子善女人,为摄受正法,舍三种分。 何等谓三?谓身命财。谓摄受正法者,舍无常身,无常命,无常财。然而于一乘中,实无无常身命财可舍。所谓舍者,不过舍迷证觉而已。舍迷证觉者,只是放弃邪执邪见。 舍身者,生死后际等,离老病死,得不坏、常住、无有变异、不可思议功德如来法身。 生死后际平等,是三世平等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平等,无二无别,故曰生死后际等。以三世平等无有变坏,尽于未来一相常住,故离老病死。老病二者,唯在分段生死。死之一法,通于分段变易二种生死。 得不坏,法身常住如虚空,故曰不坏常住。法身如虚空,无有分别,绝诸生灭,故曰无有变异。 不可思议。法身如虚空,无相不可得,无二无分别,故曰不可思议。良以不空者可思议,空则不可思议;有相者可思议,无相则不可思议;可得法为可思议,不可得法不可思议;二法为可思议,无二则不可思议;可分别法为可思议,无分别法不可思议。 其实不坏、常住、无有变易、不可思议等,不过一法之异说而已。因为说不坏,而不坏便是常住、无有变易、不可思议。 说常住,而常住便是不坏、无有变易、不可思议。同样地说无有变易,而无有变易便是不坏、常住、不可思议。说不可思议,而不可思议便是不坏、常住、无有变易。所以此四者,一法异说而已。 总之在表明如来法身,等同虚空也。这便是摄受正法,亦即是摄受正法者。故摄受正法之善男子善女人,即是所摄受之正法。二者无别无异。 舍命者,生死后际等……此言慧命常住等同虚空,尽未来际。此亦是无分别义,无变易义。 毕竟无死。言虚空毕竟无灭也。虚空常住湛然,湛然常住。既无有生,亦无有灭。众生谓之生灭者,生是众生「见」生,灭是众生「见」灭。而法实无有生,亦无有灭。如果众生放弃彼之邪见,则既不见生,亦不见灭。一真法界,实时现前。 得无边常住不可思议功德,通达一切甚深佛法。慧命是无分别无变易,无边常住不可思议功德。如是功德,便是通达一切甚深佛法。故法身即是慧命,慧命即是法身。法身慧命即是正法。 舍财者,言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舍世间无常财也。世间之财,为五家所有,不可常保。因为世间之财,皆悉可坏,皆须磨灭。 生死后际等,如前所释。得不共一切众生,无尽无减,毕竟常住,不可思议具足功德。 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所得之财,即不可思议具足功德。如是功德无有分别,不共一切众生,无尽无减,毕竟常住。此即正法财也,得正法财者,无得无失,不可思议。言其有,却是无一法可得。言其无,却是无量无边横遍竖穷。故无尽无减,毕竟常住不可思议。 得一切众生殊胜供养。胜鬘宝窟谓,财有二种,一自报财,二他供财。但是我们以为于正法财中,不应有如是分别。以正法财无尽无减毕竟常住不可思议具足功德故。所以既得其不可思议具足功德,则应受人天供养。 得如此无上正法财者,不仅应受人天供养,真应受菩萨以下九道供养。易言之,此即佛之应供德也。 故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若舍身命财三种分,即能具足佛之法身、般若、应供德也。换句话说,便具足佛之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即名为如来、应供、正遍知。 最后胜鬘复称世尊言,如是舍三种分善男子善女人,摄受正法,即蒙一切诸佛授记,亦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一切众生者,指九道众生而言。 【世尊。又善男子善女人摄受正法者。法欲灭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 夷。朋党诤讼破坏离散。以不谄曲不欺诳不幻伪。爱乐正法。摄受正法 。入法朋中。入法朋者。必为诸佛之所授记。世尊。我见摄受正法如是 大力。佛为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亦悉知见。】 世尊!又善男子善女人摄受正法者,于法欲灭时。即末法时期,佛法没灭。四众弟子,朋党诤讼。出家二众,是比丘比丘尼。在家二众,是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有三义,乞士、怖魔、破恶。尼是女义,即出家女众。优婆塞译为善宿男,有怀善自居之意。亦译为近住男,即近佛而住之意。夷者女也,即善宿女,或近住女。 朋党诤讼。末法时期,四众弟子不能和合一味,分朋分党,互起诤讼。即末法时期,斗诤坚固的现相。 破坏离散。四众和合的现象被破坏,彼此互相离散。先说法欲灭时,破坏的现象,下面便说善男子善女人,起而护持正法。 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以不谄曲──以巧言媚人曰谄,心不正直曰曲。不欺诳即不欺骗,不幻伪即不作假不虚伪。此是言离诸过恶。爱乐正法,摄受正法,是言奉行众善。 入法朋者,入正法善友之中也。以入正法善友之中,故蒙诸佛为之授记。因为既入正法朋中,必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世尊!我见摄受正法如是大力,佛为实眼实智…… 胜鬘请佛证明言,我如是见,佛当亦如是见,请为我证明。实眼者,如实见也。实智者,如实知也。如实知见者,佛之知见也。佛知者,具足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佛见者,圆具肉、天、慧、法、佛五眼也。 为法根本。一切法由佛而宣,故佛为法根本。佛通达一切法,故名正遍知。能为众生宣说正法,是为正法依。我见摄受正法如是大力,佛亦悉知悉见也。 【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如是胜鬘。如汝 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如大力士少触身分生大苦痛。如是胜鬘。少 摄受正法令魔苦恼。我不见余一善法令魔忧苦如少摄受正法。】 尔时世尊,于胜鬘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起随喜心。 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起于六度万行,且其精进力,直至无上菩提。故曰大精进力。佛于胜鬘之大精进力,起于随顺欢喜之心。于是出言赞叹。 如是胜鬘!此是印可之词。以下以譬喻说明,摄受正法,有其大精进力。 如汝所说,摄受正法大精进力,如大力士。大力士其力勇猛,稍触及人身的一部分,便能令人生大苦痛。 摄受正法,亦复如是,能令魔生大苦痛。佛言我不见其它的善法,能如摄受正法一样,能令魔生大苦痛也。甚至不如少摄受正法,令魔忧苦也。 【又如牛王形色无比胜一切牛。如是大乘少摄受正法。胜于一切二乘善根 。以广大故。】 下面举牛王为喻。牛王者即法华经所说的大白牛。法华经举牛鹿羊表三乘,如此三乘,均不如一佛乘。故慈父喻先以牛鹿羊三车,诱使幼子脱离火宅。及至出离火宅以外,唯有一大白牛车。故牛王者,喻一佛乘也。形色无比,胜一切牛,赞其殊胜也。 如是少摄受正法,便胜于一切二乘善根,以广大故。此是以法合譬。 【又如须弥山王端严殊特胜于众山。如是大乘舍身命财以摄取心摄受正法 。胜不舍身命财初住大乘一切善根。何况二乘。以广大故。】 今举山为譬喻。须弥山最高,为山中之王。其高度出海八万四千由旬,每一由旬四十里。山为四宝所成,东方为金所成,西方为白银所成,南方为琉璃所成,北方为颇梨所成。其外有七重山,第一重山名双持山,第二持轴山,第三檐木山,第四善见山,第五马耳山,第六障碍山,第七持地山。如是七山,皆金所成。且于须弥山递次高度减半。例如双持山高四万二千由旬,持轴山高二万一千由旬……等。 所以须弥山王,端严殊特,胜于众山。以下便以法合譬。 如是大乘舍身命财,以摄取心摄受正法…… 大乘人舍身命财,摄受正法。胜于不舍身命财,初住大乘,一切善根。初住大乘,不舍身命财者,是地前三贤位菩萨。胜于如是等人一切善根,善根者,是言其因地也。何况二乘,何况二乘善根。二乘自顾自度,不度众生,不肯舍己为人。以广大故,唯以舍无常之身命财,证取法身、般若、解脱德,方成其广大义也。 【是故胜鬘。当以摄受正法。开示众生教化众生建立众生。如是胜鬘。摄 受正法。如是大利如是大福。如是大果。胜鬘。我于阿僧祇阿僧祇劫说 摄受正法功德义利不得边际。是故摄受正法。有无量无边功德。】 是故胜鬘以下,是劝修起行。当以摄受正法,开示众生。开者令众生开佛知见,示者,示众生皆有法身法性。 教化众生,以正法调伏教化众生。建立众生,于众生建立大乘。 如是胜鬘!摄受正法,有如上所说之大利、大福、大果。所以汝应以摄受正法,开示众生,教化众生,建立众生。 最后佛赞摄受正法,有无量无边功德。纵然我于阿僧祇阿僧祇劫,说其功德义利,不能得其边际。一乘章第五 今章说一乘法,一乘法即是正法,亦是本经宗旨。胜鬘经全篇义旨,不出明乎一乘。 一乘者,一佛乘也。诸佛出现于世,旨在度一切众生皆成佛,不度众生生人天、声闻、缘觉、乃至菩萨。唯度一切众生,皆究竟佛道。故曰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如法华经云,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 说一乘有两种义,一者说一乘,一切乘皆摄归一乘。二者一乘能生一切乘,此是同教一乘义,亦即法华经所明之一乘义,亦是本经所明一乘义。 此与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一乘章,即是说毕竟空义,诸法圆融义。 【佛告胜鬘。汝今更说一切诸佛所说摄受正法。胜鬘白佛。善哉世尊。唯 然受教。即白佛言。世尊。摄受正法者是摩诃衍。何以故。摩诃衍者。 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世尊。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 佛告胜鬘,汝今更说一切诸佛所说摄受正法。诸佛所说摄受正法,是诸佛境界。佛若不命,胜鬘不敢说。故佛命胜鬘宣说。是知佛境界者,即一乘也。 胜鬘白佛下,既承受佛命,于是宣说一乘法。 世尊!摄受正法者,是摩诃衍。 摩诃译为大,衍译为乘,摩诃衍者译为大乘。大乘即是一乘,此即标明一乘义。 何故大乘即是一乘?因为大者无外,一者无二,名异而义一。故大乘即是一乘。 何以故?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 摄受正法犹如大地,能出生人天功德善根,能出生声闻缘觉菩萨诸乘。而摩诃衍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故摄受正法,即是摩诃衍。 如楞伽云:「摄受大乘者,则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则摄受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则摄受正法。摄受正法,则佛种不断。佛种不断,则能了知得殊胜入处。得殊胜入处,菩萨常得化生,建立大乘。」故摄受正法,即是摩诃衍。 世尊!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 这是举譬喻说。阿耨大池,译为清凉,又译为无热恼。因为阿耨大龙居此池中,无热恼故。 阿耨大池出八大河。大般涅槃经,出此八大河名字。一、恒河。二、阎摩罗河。三、萨罗河。四、阿梨罗跋提河。五、摩诃河。六、辛头河。七、博义河。八、悉陀河。 【如是摩诃衍。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 如是摩诃衍,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此是以法合譬。 【世尊。又如一切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 善法。依于大乘而得增长。】 胜鬘又举譬喻说,又如一切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此仍是喻明大乘能出生一切乘的意思。 如是大乘亦如大地一样,能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间出世间善法。这是说明一乘具有能生一切善法义。 【是故世尊。住于大乘摄受大乘。即是住于二乘摄受二乘一切世间出世间 善法。】 因为大乘能生一切诸乘,一切诸乘皆摄归大乘。所以住于大乘摄受大乘,即是住于二乘摄受二乘。乃至摄受一切世间出世间善法。 【如世尊说六处。何等为六谓正法住。正法灭。波罗提木叉。比尼。出家 。受具足。为大乘故说此六处。何以故。正法住者。为大乘故说。大乘 住者。即正法住。正法灭者。为大乘故说。大乘灭者。即正法灭。波罗 提木叉。比尼。此二法者。义一名异。比尼者即大乘学。何以故。以依 佛出家而受具足。是故说大乘威仪戒是比尼是出家是受具足。是故阿罗 汉。无出家受具足。何以故。阿罗汉依如来出家受具足故。阿罗汉归依 于佛。阿罗汉有恐怖。何以故。阿罗汉于一切无行怖畏想住。如人执剑 欲来害己。是故阿罗汉无究竟乐。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众生无依 彼彼恐怖。以恐怖故则求归依。如阿罗汉有怖畏。以怖畏故。依于如来 。】 如世尊说六处下,是引事证明,摄二乘入于大乘,由大乘能生二乘。胜鬘引佛说法之意,而出此六处之说。此六法是能修道行处,故名六处。 如此六处,皆是佛为小乘人说,今胜鬘引此六处,皆从大乘生。 今此经为一乘,一乘义者,一切乘皆摄归一乘,一乘能生一切乘。佛出现于世,为度一切众生皆成佛,不为度一切众生,成声闻缘觉。故佛说此六处,是为大乘而说。 何等为六?谓正法住正法灭,波罗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 佛道有法有律,法者修多罗,例如四阿含称为法本。律者毘奈耶,就是戒律。比丘依法依律修行,所以其行必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经法所化,通于内外道俗。而戒律唯化于内,不通外俗。如此说来,正法住即是经法住世,正法灭即是经法不住世。 不过依胜鬘宝窟说,此六处但明一戒法。正法住灭,即是戒法住灭。其次波罗提木叉与毗尼一对,是明戒法之得与离。出家受具,是明戒法之始终。 这亦很有道理,因为佛曾说过。佛说,未来世中,若戒律住世,我之正法即便住世。 不过这样看来,正法似乎还是指经法言。因为假使我们说戒律只能化内,而经法通内外。内者是指僧宝言,若僧宝不断,则三宝住世。三宝住世,方能弘宣经法,通化道俗。 这样说来,虽然三学以戒为本。然而通化内外,毕竟还得用经法。这是我个人的拙见,谨供大家参考。 若依善见律,称三藏为正法。「善见律云,正法有三,一者学正法久住,二者信受正法久住,三者得道正法久住。学正法久住者,谓学三藏,一切久住,佛所说法于三藏中。十二头陀,威仪细行,禅定三昧,名信受正法久住。四沙门果,及涅槃,是得道正法久住。」由此看来,所谓正法,实通说三藏也。 所以在正法住正法灭以后,接着便说波罗提木叉与毗尼。波罗提木叉与毗尼,是化内的戒律。于戒律说过以后,便说受持戒律的出家受具──僧宝。如果僧宝住世,则波罗提木叉毗尼便住世。波罗提木叉毗尼住世,则通化内外的正法便住世。故有正法住灭,波罗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等六处次第。 波罗提木叉毗尼是一对。波罗提木叉译为别解脱戒,例如比丘二百五十条戒,别别解脱。若守一条,即有一戒之解脱。如果破一戒,其余诸戒,仍为光洁。 与定共戒道共戒不同,定共戒道共戒名总解脱戒。若定退失,则定戒总失。若道退失,则道戒总失。 毗尼译为灭,能灭三涂罪。波罗提木叉,可令行人出三界,毗尼可令行人不堕三涂。波罗提木叉,可于未来世得解脱报,毗尼于现在即灭身口七支恶。 出家受具足是一对。初剃染受沙弥戒,名为出家。登坛受具足戒,名为受具。对具足戒言,沙弥十戒,仅是前方便戒。 为大乘故,说此六处。 佛说此六处,是为小乘人说,何故说为大乘故说此六处呢?因为佛出现于世,为度一切众生成佛,不为度一切众生成声闻缘觉故。如法华经云,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所以一切乘皆摄入大乘,大乘能生一切乘,故曰为大乘故说此六处。 何以故?正法住者为大乘故说。 佛之正法,是实相法、中道义、第一义、法身义。佛为显此义故,始为小乘人方便说此六处。所以说大乘住者,即正法住。大乘灭者即正法灭。 波罗提木叉毗尼,此二法义一名异。 波罗提木叉与毗尼,同是戒律,故其义是一。于同一戒律之中,约未来受解脱果报,则受木叉名。约现前断身口七支恶,则受毗尼名。故曰义一名异。 毗尼者即大乘学。易言之,戒律者即大乘学也。此是明六处皆摄归大乘,即会小入大。因为此六处,皆由大乘出也。 何以故?问何故毗尼即大乘学呢?因为声闻人依佛出家受具足。戒律是所受之法,出家受具是能受之人。能受戒法之人,皆依佛出家受具。佛即大乘果人,既然依佛出家受具,当知毗尼即大乘学。 是故阿罗汉无别出家受具。 今举阿罗汉名,即已概括诸声闻人。阿罗汉无别出家受具,皆依佛出家受具也。故接着便说,何以故?因为阿罗汉依如来出家受具足故也。 须知归依虽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然论其究竟义,则唯归依于佛。因为法由佛弘,而僧是学佛之人,故法僧二者,皆由佛出。故归依有三,而唯佛是究竟归依之处。 阿罗汉归依于佛,阿罗汉有恐怖。 阿罗汉了分段生死。然实无分段生死,何以故?因为三界如空华故。然声闻人不知毕竟空义,却于虚妄生死而起恐怖。这是说阿罗汉未得究竟,不识毕竟空义,于虚妄生死而起怖畏。所以归依于佛而求解脱。 何以故?阿罗汉于一切无行怖畏想住,如人执剑欲来害己。 一切无行,即毕竟空义。以一切法如幻故,乃成毕竟空义。声闻人以妄想住着故,却妄生怖畏想住。好象有人执剑,要来害己。这是形容阿罗汉,虚妄于生死而起怖畏的情形。其实诸法一相无相,等同虚空,既无来害我者,亦无我被其所害。这些恐怖,都是因为取相心住所致。 是故阿罗汉无究竟乐。 因为阿罗汉取相心住,所以妄生恐怖,而不得究竟之乐。究竟乐者,究竟涅槃也。所以法华经化城喻品说,阿罗汉未得究竟涅槃,说彼得涅槃者,是佛方便说,过三百由旬,作一化城,为止息处耳。 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众生无依,彼彼恐怖,以恐怖故,则求归依。 不求依者,佛也。如世间人,无恐怖人,方不求依。佛二死俱尽,故无有恐怖,永不求依。而阿罗汉有恐怖,归依于佛。 如众生有恐怖,故求归依于佛。言众生以有生死,故有恐怖,以有恐怖,故归依于佛。所以阿罗汉有怖畏,以有怖畏故,所以归依于如来。这是说一切众生,皆归依于佛,唯佛是不求依人。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有怖畏。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 生有余梵行不成故。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不度彼故。当有所断 。以不断故。去涅槃界远。】 此一段文,是言阿罗汉辟支佛,以取证有余涅槃故,所以四智不究竟,去究竟涅槃界远。四智者,即知苦智、断集智、证灭智、修道智。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有怖畏,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 怖畏者,生死也。阿罗汉辟支佛仅了分段生死,尚有变易生死在,故有余,有怖畏。以其变易生法不尽,故尚有生法在。以尚有生法在故,所以不得谓我生已尽。 若依毗婆沙,我生已尽是断集智。若依吉藏大师言,根据今经我生已尽是知苦智。 有余,梵行不成,故不纯。 因为二乘人仅了分段生死,尚余有变易生死在,故梵行未究竟,道业不纯。 若依毘婆沙,梵行已立是修道智。今二乘人有余,不究竟,故不得言有修道智,故曰道业不纯。 不过依吉藏大师言,根据今经,梵行已立应为证灭智。 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 二乘人但了分段,未及变易,故曰事不究竟。事究竟者,应是所作已办。今事未究竟,故当有所作。 若依毗婆沙,所作已办是证灭智。若依吉藏大师,根据经文,判为修道智。 不度彼故,当有所断。以不断故,去涅槃界远。 不度彼者,是不度变易生死也。以变易生死未了,故当有生死因须断也。 若依毗婆沙,此为知苦智。若依吉藏大师,据文而判为断集智。 以不断故,去究竟涅槃界远。 【何以故。唯有如来应正等觉得般涅槃。成就一切功德故。阿罗汉辟支佛 。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来得般涅槃。成就 无量功德故。阿罗汉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唯有如来得般涅槃。成就不可思议功德故。阿罗汉辟支佛。成就思议功 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来得般涅槃。一切所应断过皆悉断 灭。成就第一清净。阿罗汉辟支佛有余过。非第一清净。言得涅槃者。 是佛方便。唯有如来得般涅槃。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出过阿罗汉辟支 佛菩萨境界。】 何以故是设问词,问何故阿罗汉辟支佛去涅槃界远?以下说出佛具四种功德,得究竟涅槃。阿罗汉辟支佛,不具四种功德,不得涅槃。言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依佛性论,于四种功德而判其位。一切功德在第八地,佛应等正觉,圆满一切功德,故得般涅槃。般者入也,般涅槃即入涅槃。 无量功德在第九地。阿罗汉辟支佛,仅成就有量功德,言其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不思议功德,在第十地。阿罗汉辟支佛,仅成就思议功德,所以不得涅槃。言其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第一清净功德,唯在佛地。故曰唯有如来得般涅槃,一切所应断过,皆悉断灭。所谓诸过永尽,众善普会,成就第一清净功德。 阿罗汉辟支佛尚有余过未尽,所以非第一清净功德。以如是故,不得般涅槃。言其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故知唯有如来得般涅槃,为一切九道众生之所瞻仰。如来功德,出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境界。 【是故阿罗汉辟支佛。去涅槃界远。言阿罗汉辟支佛观察解脱四智究竟得 苏息处者。亦是如来方便。有余不了义说。】 是故阿罗汉辟支佛,去涅槃界远。 因为阿罗汉辟支佛四智不究竟,尚有余过,功德未具足故,所以去涅槃界远。 言阿罗汉辟支佛观察解脱四智究竟得苏息处者,亦是如来方便,有余,不了义说。 佛说阿罗汉辟支佛,观察苦集灭道,解脱出三界,四智究竟,了分段生死,得苏息处者,亦是如来方便说。其实皆是有余。如法华经云,于五百由旬险道中,仅过三百由旬,得一止息处而已。故二乘人于修道路上所得,仅是有余。佛所叹许,亦是不了义说。 【何以故。有二种死。何等为二。谓分段死。不思议变易死。分段死者。 谓虚伪众生。不思议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乃至究 竟无上菩提。】 何以故?有二种死。 二种死者,是二种生死也。今从略而说,故曰二种死。二种死就是分段生死,和不思议变易生死。 分段生死,谓有色形之区别,寿命之长短。色形区别便是六道之改易,譬天身转人身,人身转修罗身,修罗身转鬼畜身等。旧五阴坏,转新五阴。寿命长短者,即六道生死也。于六道中,时限寿命长短不一。 变易生死者,虽然没有色形区别,六道相现。但念念相传,微细生灭,故曰变易死。实在说来,于五阴中,色法是分段摄,受想行识是变易摄。吉藏大师依其程度之深浅,分为凡圣同具,圣有凡无,大有小无之不同。 分段死谓虚伪众生。 众生者,五阴法也。故鸠摩罗什大师,译五阴为五众。凡夫众生,执有五阴,复于五阴中执有我人,于是落入分段生死。不知五阴皆空,于中无法无人。故曰分段死者,谓虚伪众生。 不思议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乃至究竟无上菩提。 变易生死微细难知,故曰不思议。例如吾人,念念之间,岁月消磨,本来皆是生死变易,可是人多不识,故曰不思议。 阿罗汉辟支佛此二人,虽出三界证无漏,然未破无明证法性。故虽了分段死,依然在变易死中。今经文针对此二种人言,意在解释阿罗汉辟支佛,去涅槃界远的道理。至于大力菩萨意生身,是深一步解释不思议变易生死。 菩萨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旷劫中不厌生死。于己本愿不退不屈,故曰大力。是辈人犹未破无明见法性,然犹不退不屈,非有大精进力,不克如是也。各注疏家,判大力菩萨的地位,其说不同。我们若按大力不退不屈而言,应在初住以上。若按未破无明见法性而言,应在初地以前。初地以上,破无明见法性,当蒙佛授记,亦当自知作佛矣。若如此说来,大力菩萨应是三贤位的菩萨。吉藏大师判,大力菩萨有二种,一直进大力,二回小入大大力。 意生身是初地以上的菩萨。初地菩萨初破无明,初见法性,然未得究竟法身。尚未能亲证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究竟法身。但已少分脱离业报身,可以不被业系堕入苦道。所以下面已离业报身,上面未得究竟法身。于是中间立意生身名。意生身菩萨,随意愿受生,无碍自在。所以意生身有三义,即遍到,速疾,无碍。主要的原因,是不被业系,分证法身故。 据经云有三种意生身,一、三昧意生身。此是初地至五地菩萨,因为禅波罗蜜增上故,所以名三昧意生身。二、觉法自性意生身。此是六地至八地菩萨,以慧行成就,如实知诸法性相故。三、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谓九地以上,无功用行,任运转起故。 不思议变易生死,自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等三地,及三种意生身菩萨,皆有变易生死。乃至究竟无上菩提,是言直至佛地,破尽无明,方得分段变易二死俱尽也。 【二种死中。以分段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智我生已尽。得有余果证故。 说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办。七种学人先所未作。虚伪烦恼断故。 说所作已办。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非 尽一切烦恼。亦非尽一切受生故说不受后有。】 这段文是说阿罗汉辟支佛,于二死中,仅了分段生死,仅得有余果证,虚伪烦恼断故,不受三界有故,说彼得四智。其实二乘人未得四智,说其得四智者,是佛方便说而已。 同时吉藏大师,根据这段经文,判定四智,与毗婆沙所说者不同。吉藏大师判我生已尽,是知苦智。梵行已立,是证灭智。所作已办,是修道智。不受后有,是断集智。 二种死中,以了分段死故,说二乘人智,我生已尽,其实二乘人尚有变易生死未了,尚未得我生已尽智。说其得者,是佛方便而已。 得有余果证,仅得有余涅槃,说其梵行已立。其实二乘人,未证无余涅槃,梵行尚未圆满。说彼梵行已立者,是佛方便。以经文「得有余果证故」,所以吉藏大师判梵行已立为证灭智。 凡夫人天所不能办,七种学人先所未作,虚伪烦恼断故,说所作已办。 凡夫有内凡外凡,内凡是四加行人,外凡是小乘三贤位。所以总谓凡夫人天。 七种学人是三果四向,即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加上四果向。这七种人,都在学地。如果证到四果阿罗汉,便称无学位了。 虚伪烦恼,是指见思烦恼言。见思烦恼,不在六根,不在六尘,不在六识,乃至不在十方。皆因众生虚妄执着而起,故曰虚伪烦恼。 阿罗汉辟支佛,已断见思烦恼。而此见思烦恼,是凡夫人天,七种学人所未能断。于是说阿罗汉辟支佛,所作已办。其实阿罗汉辟支佛无明烦恼未破,不得谓所作已办。说所作已办者,是佛方便。 吉藏大师约破见思是分段死「对治」,而阿罗汉辟支佛,未修变易「对治」。故判所作已办,是修道智。故吉藏大师说,断爱烦恼名所作,断见烦恼名已办。约其对治而论,故说是修道智。 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非尽一切烦恼,亦非尽一切受生故,说不受后有。 约因上说,不受后有智,是断一切烦恼集。约果上说,便是尽一切受生。受生有二种,即分段生,和变易生。二种受生,总说是苦。毗婆沙从果上说,故曰不受后有智是知苦智。吉藏大师据因而论,说不受后有智,是断集智。 阿罗汉辟支佛,于五住烦恼中,仅断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未断无明住地,故曰非尽一切烦恼。于二种死中,仅尽分段死,未尽变易死,故曰非尽一切受生。 吉藏大师谓,非尽一切烦恼,是说阿罗汉辟支佛无有尽智。非尽一切受生,是谓阿罗汉辟支佛无有无生智。尽智与无生智,是大般若经所说十智之二种。阿罗汉辟支佛,不但没有知苦智断集智证灭智修道智,甚至也没有尽智与无生智。 十智者,法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知苦智,断集智,证灭智,修道智,尽智,无生智。 大般若经五十三云:「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五蕴等差别相转,是为法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蕴界处及诸缘起,若总若别,是无常等,是为类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一切法假设名字,是为世俗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他有情心心所法,及修行证灭,是为他心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苦应不生,是为苦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集应永断,是为集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灭应作证,是为灭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道应修习,是为道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贪瞋痴尽,是为尽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有趣不复生,是为无生智。」 在这种情形下,说阿罗汉辟支佛不受后有。其实阿罗汉辟支佛,未得不受后有智。说其得不受后有智者,是佛方便而已。 总说一句,阿罗汉辟支佛无有四智──知苦智、断集智、证灭智。修道智。说其有四智者,不过因为他们于二死中,了却分段生死的缘故。 【何以故有烦恼。是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 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 。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剎那心剎那 相应。】 何以故?此是设问。问何故阿罗汉辟支佛,非尽一切烦恼,非尽一切受生呢?因为有烦恼是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所以彼等不尽一切烦恼,不尽一切受生。 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 烦恼依之而住,故谓之住。换句话说,是烦恼之所依也。烦恼由之而生,取其能生义,名之曰地。 譬如稻子依水田而止住,稻子由水田而生长,所以我们说水田是稻子的住地。住地烦恼亦复如是,烦恼依之而住,烦恼由之而生长,名为住地烦恼。 起是生起的意思。由住地烦恼复生起的烦恼,名起烦恼。 假如我们把失业当作住地烦恼,那么没有饭吃,没有钱用,精神没有寄托等,便是由失业而生的起烦恼。 不过此地所说的住地烦恼,是最根本的。即所谓五种住地烦恼。然而经上说住地有四种,那是先说四种粗的,用显无明住地的微细。再一种原因,便是此四种住地,是对境而起的虚妄心,由此虚妄心再生起虚妄烦恼。因为这种原因,所以先说四种住地。 至于无明住地,是一念不觉而有,不是对境所生,不是对境而生者,极为微细,故暂不说。 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 见、爱均名烦恼,亦名为惑。见即见烦恼,亦名见惑。爱即思烦恼,亦名思惑。 见烦恼是心迷于理,迷三界之理,总成一见惑。此迷理之烦恼,可以顿断,故名见一处住地。此见烦恼,于见道位,可以一时顿断。 按一百六十九品无明言,见一处住地烦恼,即八十八品见惑无明。如果依十使而言,贪瞋痴慢疑五钝使,属思烦恼。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五利使,属于见烦恼。其实五钝使中之疑,亦是由见而起的烦恼。 三界之爱,是由于心迷于情心迷于事而起的烦恼。即是所谓思惑,这须渐渐地断。约一百六十九品无明而言,三界爱烦恼,即八十一品思惑无明。如果约十使而言,贪瞋痴慢属爱烦恼。这须修道位,方能渐渐断。 欲爱住地,便是欲界思惑。色爱住地,便是色界思惑。有爱住地,便是无色界思惑。 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 此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四住地。均能生起一切起烦恼。以其能生起烦恼故,所以称住地烦恼。 起者剎那心剎那相应。 吉藏大师谓剎那是念。其实剎那就是生灭,前一念灭,后一念生,便称剎那剎那生灭。所以剎那心剎那相应者,便是生灭心与生灭法相应。 一切法无生无灭,而生灭者皆是虚妄。所以剎那心剎那相应者,便是虚妄心与虚妄境相应。换句话说,起烦恼者,便是虚妄上更起虚妄的意思。因为四住地烦恼,是由无明住地,虚妄而起。今更从四住地生起烦恼,故此起烦恼者,便是虚妄上的虚妄。此谓之剎那心剎那相应。 【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 比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我们说过,四住地是由无明住地而起,故与虚妄境相应。然而无明者,即一念不觉。其本身即是独起之虚妄,非是因虚妄境而生者,故曰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虚妄无明,本来无生。只因一念不觉,误执有生。以不生故,所以名无始。以虚妄非实有故,所以名无始。以无明性不可得故,所以名无始。以不觉独起故,所以名无始。此无始无明,只是独起不觉,非是因他而有者,故曰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此无始无明,为一切恒沙烦恼所依,故名为住。此无始无明,能生一切恒沙烦恼,故名曰地。以上所说四住烦恼,即依于无明,由于无明而生。故曰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 吉藏大师谓上烦恼,此烦恼粗强。粗强者,有增上力故。烦恼由之而生名曰起,既生起而后,复能增上,名之曰上。犹如种子初生曰起,进而茎枝花果逐渐成熟,名之为上。故起烦恼者,烦恼生也。上烦恼者,烦恼长也。 此四住地之力,能使一切增上烦恼增长。一切增上烦恼依之而住,一切增上烦恼由之而增长,故曰一切上烦恼依种。因为四住地是由无明住地而起,由四住地而生的烦恼,约无明住地言,皆属增上烦恼,故此处但言一切上烦恼依种。 比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固然四住地之力,为一切上烦恼作依作种。但比较无明住地,犹是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是用四住地力之劣,显无明住地力之强。 阿僧祇为算数,恒河沙,或微尘等,是为譬喻。无明住地力,较四住地力之强,虽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也。何故如此?因为四住地,犹由无明住地所生故。 【世尊。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恶 魔波旬于他化自在天色力寿命眷属众具自在殊胜。如是无明住地力。于 有爱数四住地。其力最胜。】 世尊!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 有爱数四住地者,即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今仅举有爱住地,以例其余。 以有爱数四住地,比无明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强。 譬如恶魔波旬,于他化自在天,色力寿命眷属众具自在殊胜。 魔波旬居于欲界第六天,第六天名他化自在天。波旬极恶,大智度论云,恶有三种,一恶,二大恶,三恶中恶。一恶者,是有侵犯者,即加报以恶。二大恶者,无事横加恶于人。三恶中恶者,于有恩处,反加毁损。 魔波旬前世,于三宝中殖因,得生天之报。不思报恩,反欲加损,故名极恶波旬。 魔波旬于他化自在天,色力、寿命、眷属、众具,均自在殊胜。色力寿命,是正报殊胜。眷属众具,是依报殊胜。 像魔波旬于他化自在天,诸事殊胜一般,无明住地力,于四住地力,最为殊胜。 【恒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唯 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如是世尊。无明住地最为大力。】 恒沙等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 恒沙是譬喻词,譬喻烦恼之多。恒沙等无量烦恼,皆依无明而住。所谓四种烦恼者,即四住烦恼。四住烦恼,亦是恒沙烦恼之数。故曰亦令四种烦恼久住。 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唯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 阿罗汉辟支佛智,是偏空无漏智,是有余不究竟智。阿罗汉辟支佛智,于四智不究竟,故无有四智。 何谓如来菩提智?了达真空义,是名为菩提。所以如来菩提智,即第一义空智、实相智、中道智。如来菩提智者,成就一切功德,成就无量功德,成就不可思议功德,成就第一清净。 如是世尊!无明住地,最为大力。 最后总赞无明住地最为大力。而无明住地,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 【世尊。又如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如是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生阿罗 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此三地彼三种意生身生。及无漏业生。 依无明住地。有缘非无缘。是故三种意生身及无漏业缘无明住地。】 世尊!又如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 以上解释过阿罗汉辟支佛,非尽一切烦恼。以下讲非尽一切受生。 取是爱力的增上,如十二因缘中爱生则取生,取生则有生。于是落入三有,而受后有。此与上文「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非尽一切烦恼,非尽一切受生故,说不受后有。」其经义正相吻合。故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者,应是取十二因缘生死之意。 三有者,即欲有色有无色有。换句话说即是三界。生于三界者,谓之有漏。出三界者,谓之无漏。故曰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此是言凡夫分段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已免。 如是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 这段话是说阿罗汉辟支佛,未尽一切受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虽不漏落于三界,然却未尽无明,故曰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生阿罗汉……此与上文「不思议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乃至究竟无上菩提。」意义一贯。故此言阿罗汉辟支佛,虽尽分段死,尚未尽不思议变易生死。 此三地彼三种意生身生,及无漏业生,依无明住地,有缘非无缘。 此三地即是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乘地。彼三种意生身生,诸注疏家所判略有不同。我们认为,此三地当然是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乘地而言。「彼」三种意生身生,今见此「彼」字,便知与「此」三地,有所差别。既然「彼」三种意生身生,与「此」三地有所不同,则应依楞伽经所说而判。 依楞伽谓三种意生身是,一、三昧意生身,位在初地至五地。二、觉法自性意生身,位在六地七地八地。三、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位在九地以上。这三种意生身生,皆以愿力受生,非是业系而受生者,故曰彼三种意生身生。 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及三种意生身生,皆是不思议变易生死摄。变易生死,直至无上菩提之佛地方尽。此与前文「不思议变易生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乃至究竟无上菩提。」意义相合。 此三地,彼三种意生身生,皆未尽无明。直至佛地,无明方尽。纵十地菩萨,尚有一分无明。如果十地菩萨无明尽,则应称之为佛,不应称为菩萨。今十地尚称菩萨,当知尚有无明不尽。故曰此三地,彼三种意生身生,及无漏业生,依无明住地,有缘非无缘。意即缘于无明,非不缘无明也。 是故三种意生身及无漏业,缘无明住地。此是结论。 及无漏业者,即指阿罗汉辟支佛言。三界内众生,是有漏善业及有漏恶业。二乘人是无漏业,菩萨是亦有漏亦无漏业,佛是非有漏非无漏业。 【世尊如是。有爱住地数四住地。不与无明住地业同。无明住地异离四住 地。佛地所断。佛菩提智所断。何以故。阿罗汉辟支佛。断四种住地。 无漏不尽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证。无漏不尽者。即是无明住地。】 世尊!如是有爱住地数四住地,不与无明住地业同。 四住地业因,成分段生死。四住地业因若尽,分段生死即灭。分段生死虽灭,而变易生死犹存。然变易生死,是由无明住地所致,非关四住地烦恼。是知四住地仅为分段死作业因,而无明住地通为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作业因。所以有爱数四住地,不与无明住地业同。 所以无明住地异离四住地,阿罗汉辟支佛,仅了分段死,未了变易死,无明住地业因犹存。而此无明住地,唯佛菩提智所断也。 何以故?阿罗汉辟支佛断四种住地,无漏不尽。 阿罗汉辟支佛,虽断四住烦恼出三界证无漏,然彼于无明未尽,故曰无漏不尽。 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证。 以无漏不尽无明故,所以细惑未除,犹为障碍,未得解脱。以未得究竟解脱故,所以不得自在力。以未得自在力故,所以于灭谛实未作证。言阿罗汉辟支佛作证者,是佛方便而已。 无漏不尽者,即是无明住地。 说阿罗汉辟支佛无漏不尽者,即是言彼等未尽无明住地也。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最后身菩萨。为无明住地之所覆障故。于彼彼法不 知不觉。以不知见故。所应断者不断不究竟。以不断故。名有余过解脱 。非离一切过解脱。名有余清净。非一切清净。名成就有余功德。非一 切功德。以成就有余解脱有余清净有余功德故。知有余苦。断有余集。 证有余灭。修有余道。是名得少分涅槃。得少分涅槃者。名向涅槃界。】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最后身菩萨,为无明住地之所覆障故…… 最后身菩萨,本来即是补处菩萨。不过有人以为就后文「有余过解脱,有余清净,成就有余功德。」文意来看,似乎应包括最后离分段生死的菩萨,名最后身菩萨。 不过我们考诸经文,似不应作如是解。因为经文明明说,无明住地,佛地所断,佛菩提智所断。又说此三地,彼三种意生身生,及无漏业生,依无明住地。 所谓三种意生身,直至十地菩萨。既然十地皆依无明住地,当知最后身菩萨为无明住地之所覆障者,应为补处菩萨。 于彼彼法不知不觉者,是说于无量佛法,尚有不知不觉也。 以不知见故,所应断者,不断不究竟。 无明应断而未断也。以无明未究竟断故,于是断德不圆。以断德不圆故,名有余过解脱,非离一切过解脱。有余过解脱者,仅得分段生死解脱。非离一切过解脱者,非断无明因,非离变易死也。 是故名有余清净,非一切清净。名成就有余功德,非一切功德。 有余清净,是言二乘未显自性清净,未证清净妙法身也。一切清净者,是言唯佛得自性清净,证得清净妙法身。 有余功德者,吉藏大师言,此明般若有余,若通论之,般若亦是功德。二乘于般若未圆,故名有余功德。此是吉藏大师,以解脱、法身(清净)、般若(功德),三德配之,故如此说。 一般来说,般若为功,五度为德,此是二乘所未圆者。或谓自度为功,度人为德,亦是二乘所未圆者。故名成就有余功德,非一切功德。 以成就有余解脱,有余清净,有余功德故,知有余苦,断有余集,证有余灭,修有余道。 先明其所因,后明其所得。因其解脱、清净、功德皆有余故,所以未得究竟四智。仅知有余苦,断有余集,证有余灭,修有余道。所谓有余者,是仅了分段,未了变易。五百由旬险道,仅过三百由旬。 是名得少分涅槃…… 二乘人于大涅槃中,仅一止息处,故名向于大涅槃。 【若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于无常坏世间。无常病 世间。得常住涅槃。于无覆护世间无依世间。为护为依。】 若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此是言佛。唯佛四智究竟,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 无常坏世间,是分段死世间。分段世间,段段坏故名无常坏世间。无常病世间,是变易死世间。变易世间,念念迁流苦,犹病之未痊,故曰病世间。二种世间皆是无常,故曰无常坏无常病。又分段死,坏法身,变易死为法身作病,皆是无常法,故曰无常坏无常病。 唯佛于无常坏世间,无常病世间,得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之常住涅槃。故药师偈云,拔苦必期二死尽,而得常住涅槃也。 于无覆护世间,无依世间,为护为依。 上文言佛自利德,此言佛之利他德。无覆护世间,是言分段死世间。分段死世间,唯佛可为作覆护。无依世间,是言变易死世间。变易死世间,唯佛为依。 唯佛于二种世间,得常住涅槃。唯佛于二种世间,为护为依。唯佛知一切苦,断一切集,断德圆。唯佛证一切灭,修一切道,智德满也。 【何以故。法无优劣故得涅槃。智慧等故得涅槃。解脱等故得涅槃。清净 等故得涅槃。是故涅槃一味等味。谓解脱味。】 这一段话,便是明一乘义。一乘义即平等义。以平等故,一切法无有优劣。法平等故,所以一切法,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故得涅槃。 智慧等故得涅槃,解脱等故得涅槃,清净等故得涅槃。吉藏大师准此文,谓是佛之三德。谓法身德,解脱德,般若德。佛以三事等故得涅槃。所以吉藏大师,将前文「成就有余功德」配作般若德。 当知诸法平等,即是实相义,无分别义,不二义,无量义,毕竟空义,一乘义,无生义,无灭义,涅槃义。故曰法无优劣故得涅槃,智慧等,解脱等,清净等,故得涅槃。 是故涅槃一味等味,谓解脱味。 法无优劣,平等一如,即是解脱味。 【世尊。若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者。不得一味等味谓明解脱味。何以故 。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者。过恒沙等所应断法。不断不究竟。过恒沙等 所应断法不断故。过恒沙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是故无明住地积聚生 一切修道断烦恼上烦恼。】 世尊!若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者,不得一味等味谓明解脱味。 此是明无明住地之过,若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便不能圆满断德与智德。断德智德不圆满,便不能究竟无上佛道。 不得一味平等味,义在表明不得一乘义。此一乘义,即是大解脱。无明若破谓之明,明解脱者,即究竟大解脱。何谓究竟大解脱?无缚无解,性本清净也。 何以故?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者…… 此是说明,若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便不能圆满断德与智德。断德圆满,则无间隔无滞碍。智德圆满,则证无上菩提。 过恒沙等所应断法,不断不究竟。 一切过非,是所应断法。过非无量,故曰过恒沙法。过非不尽,便有余过。余过未除,便障无上菩提究竟涅槃。无明住地,与无量恒沙烦恼为依。此无量恒沙烦恼中,有一种是见思烦恼。此见思烦恼,即是四住地烦恼,能为界内一切上烦恼作依作种。 过恒沙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 因为过恒沙等法,应断不断故,所以过恒沙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为甚么呢?因为障道未除,所以智德难满。 既然过恒沙法不断不究竟,所以不知一切苦,不断一切集。由于过恒沙法不得不证,所以不证一切灭,不修一切道。 是故无明住地积聚,生一切修道断烦恼上烦恼。 无明住地累劫而成,故曰积聚。因为无明住地,能生一切障道法,故能生一切障碍修道的烦恼,及一切增上烦恼。 无明本身即是惑体,由无明而起的烦恼,是惑上加惑,是烦恼体的增上,故名上烦恼。 【彼生心上烦恼。止上烦恼。观上烦恼。禅上烦恼。正受上烦恼。方便上 烦恼。智上烦恼。果上烦恼。得上烦恼。力上烦恼。无畏上烦恼。如是 过恒沙等上烦恼。如来菩提智所断。一切皆依无明住地之所建立。一切 上烦恼起。皆因无明住地缘无明住地。】 彼生心上烦恼以下,分别说诸烦恼。心是万法之本,故先说心上烦恼。心起增上烦恼,则障无上佛菩提。所以欲求无上佛果者,须先发菩提心。而此心增上烦恼,则障无上菩提心。 以下止观、禅正受、方便智等上烦恼,皆是障修行之上烦恼。总说自心上烦恼,至智上烦恼,是障因地行之烦恼。自果上烦恼以下,是明障乎于果。 无明即是妄心,故曰心上烦恼。接着便说止上烦恼,观上烦恼。因为妄心一起,其增上烦恼障佛道。佛道有二,即定道慧道。止是定之始,观是慧之始。止上烦恼则障于定,观上烦恼则障于慧。 禅上烦恼,正受上烦恼。 禅约行言,正受约得言,都是定的意思。禅上烦恼则障修定之行,正受上烦恼则障得定之果。 方便上烦恼,智上烦恼。 方便是修智慧之行,智是得智慧之果。方便上烦恼则障其行,智上烦恼则障其果。 以上所说上烦恼,皆在因地。自果上烦恼以下。此上烦恼则障果位。 果上烦恼是总说,得、力、无畏等,是分别说。得是菩提,得上烦恼,则障得无上菩提。力是十力,无畏是四无畏。皆是指佛果言。无明烦恼,能障无上菩提,能障十力四无畏。 如是过恒沙等上烦恼,如来菩提智所断,一切皆依无明住地之所建立。 无明住地所起烦恼,无量无边,过于恒沙。唯如来菩提智之所断,简别非余人所断。像这些恒沙等上烦恼,皆依无明住地而得建立。 此明无明住地力之强也。因为四住地烦恼,亦恒沙等上烦恼之一。由此可知,无明住地力最为强大。 一切上烦恼起皆因无明住地,缘无明住地。 一切上烦恼起者,言一切烦恼,皆由无明所增上所生起也。纵四住地烦恼,亦是无明住地之增上烦恼。故曰一切上烦恼起,皆因无明住地,缘无明住地。 【世尊。于此起烦恼剎那心剎那相应。世尊。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世 尊。若复过于恒沙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一切皆是无明住地所持所建立 。譬如一切种子皆依地生建立增长若地坏者彼亦随坏。如是过恒沙等如 来菩提智所应断法。一切皆依无明住地生建立增长。若无明住地断者。 过恒沙等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皆亦随断。如是一切烦恼上烦恼断。过 恒沙等如来所得一切诸法。通达无碍一切智见。离一切过恶。得一切功 德法王法主。而得自在。登一切法自在之地。如来应等正觉正师子吼。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故世尊。以师子吼依于了义。 一向记说。】 世尊!于此起烦恼,剎那心剎那相应。 于此起烦恼者,是指四住烦恼言。因四住烦恼,是由无明住地所生起。 剎那心剎那相应。我们说过,剎那是生灭,生灭是虚妄。剎那心剎那相应,即生灭心与生灭法相应。进一步说,即虚妄心与虚妄法相应。四住地所起之烦恼,皆是虚妄心与虚妄法相应。即所谓于虚妄上更起虚妄也。 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剎那心与剎那法相应,是于虚妄心上更起虚妄。然无明住地,即虚妄之根本。一念不觉即是无明,更无所从起处。故曰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因为无明住地,体即虚妄根本。然而虚妄非为实有,非实者无生无起。如果有生有起,便是实有其法。法若实有,当非虚妄。若非虚妄,即不是无明。 故知无明即是虚妄,虚妄即非实有,非为实有则无生无起。无生无起故,所以说无始无明。因为无生则无始,无起则无始故。 世尊!若复过于恒沙,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一切皆是无明住地所持所建立。 如来菩提智是觉,其所应断法是迷是虚妄。过于恒沙虚妄之法,皆是无明住地所持所建立。 以下是譬喻,文义容易了解,不多作解释。 如是过恒沙等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以下,是将法合譬。是说明无明住地若断,则过恒沙等如来菩提智所应断法,皆亦随断。 如是一切烦恼上烦恼断,过恒沙等如来所得一切诸法通达无碍。 如果断德圆,则智德可满矣。 一切智(知)见,离一切过恶,得一切功德。 此是言如来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唯有佛具足四智也。 法王法主而得自在,登一切法自在之地。 佛为法王,佛为法主。佛过尽德圆,故得自在。登一切法自在之地,无明破尽,佛性圆现也。 如来应等正觉正师子吼,我生已尽…… 如来成就无上菩提,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所以作正师子吼。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唯佛四智究竟圆满也。说阿罗汉辟支佛有四智者,是佛方便说。 是故世尊以师子吼,依于了义一向记说。 说阿罗汉辟支佛,得四智是不了义说。佛依了义一向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世尊。不受后有智有二种。谓如来以无上调御。降伏四魔出一切世间。 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得不思议法身。于一切尔焰地得无碍法自在。于 上更无所作无所得地。十力勇猛升于第一无上无畏之地。一切尔炎无碍 智观不由于他。不受后有智师子吼。】 世尊!不受后有智有二种。 二种不受后有智,即佛不受后有智,与阿罗汉辟支佛不受后有智。今先解释佛之不受后有智。 谓如来以无上调御,降伏四魔,出一切世间,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得不思议法身。 如来力能调御九道众生,故曰无上调御。此明如来调御,出过三乘。 四魔者,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降伏四魔,有多种解说。如大智度论云,得无生法忍,降伏烦恼魔,得法身降伏阴魔,得无生法忍及法身,降伏死魔,得不动三昧,降伏天魔。 大集经云,知苦能坏阴魔,断集能坏烦恼魔,证灭能坏死魔,修道能坏天魔。大集经所说,颇与本经相合。大家可参考采用之。 如来不受后有智,降伏四魔,故出过一切世间。一切世间者,即分段变易二种世间。为一切九道众生之所瞻仰,九道众生悉皆恭敬于佛也。得不思议法身,是九道众生之所未得也。 于一切尔焰地,得无碍法自在。于上更无所作,无所得地。 尔焰前已有解释,译为所知。于一切境所知,名尔焰。此有二种解释,一者释为智母。二者释为所知障。如吉藏大师,慧远大师,皆说尔焰是智母。因为一切智皆从所知境生故。然据楞伽及菩提流支所说,尔焰即是智障。智障亦叫作所知障。 这是甚么原因?因为所知境是世谛摄,如果将世谛会入第一义谛,便成为智母。如果执取世谛相,违背第一义谛,便是所知障。 如来二谛融通,故于一切尔焰地,得无碍法自在。于上更无所作,是说佛已证无上菩提,故于上更无所作。无所得地,是说佛所证果地已极,出过一切,向上更无所得地。 十力勇猛,升于第一无上无畏之地。 此是说佛十力四无所畏,第一无上。 一切尔炎无碍智观,不由于他,不受后有智师子吼。 以二谛智观一切所知境,则于一切法无碍自在。名一切尔炎无碍智观。 二乘人因佛闻法,而得智慧。佛于菩提树下,不因于他,而得自觉圣智。换句话说,佛于菩提树下,非是因他人,非是依经典而证无上觉。乃是彻证自觉而成无上菩提。 诸法实相,甚深不可思议,唯证乃知。故佛说我法甚深,唯证乃知。 例如葡萄是酸的,酸梅亦是酸的,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但是我们要问,究竟葡萄的酸,和酸梅的酸,有何不同?相信没有一个人回答得出来。我们亦不可能因任何人的解说,而知道葡萄究竟如何酸,酸梅究竟如何酸。 如果我们要想知道,葡萄的酸和酸梅的酸,只要我们吃一粒葡萄,吃一粒酸梅,便知道了。虽然我们知道了,但是亦无法说出来让别人知道。纵然我们说遍了天下的话,亦说不出那个法。纵然我们写遍了天下的文字,亦写不出那个法。所以佛证自觉圣智,不由于他。 以如是故,永明大师言,学佛人莫把徇文以为悟道,应晓夜忘疲,力求亲证。 最后说出二种不受后有智之第一种,如来不受后有智师子吼,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以下便说阿罗汉辟支佛的不受后有智。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脱乐。作是念。我离生死恐怖 不受生死苦。世尊。阿罗汉辟支佛观察时。得不受后有观第一苏息处涅 盘地。】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脱乐,作是念,我离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 二乘人仅度分段生死,尚有变易生死。其实未度生死怖畏,彼自以为已度生死畏。此仍明二乘人四智不究竟,唯佛究竟。 阿罗汉辟支佛所得解脱乐,是次第而得,非一切究竟得。彼既次第而得解脱乐,故尚余有次第未尽。唯佛一人,一切解脱,究竟解脱。故次第得解脱乐者,说明阿罗汉辟支佛所解脱乐不究竟。 例如初果见道,二果断欲界六品思惑,三果不来欲界受生,四果出三界。四果人认为已得究竟涅槃,他不知尚有尘沙惑无明惑未断。离第一涅槃尚远。以彼等愚法故,自谓离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 世尊!阿罗汉辟支佛观察时,得不受后有观第一苏息处涅槃地。 阿罗汉辟支佛,以愚于法故,观察自己所得之果,认为已得不受后有观智,已得究竟四智。以为自己已得第一苏息处涅槃地。 第一苏息处涅槃地,即佛之究竟涅槃。唯佛得之,二乘人尚有次第未尽,未得究竟涅槃。不过他们因为愚法故,自以为得。换句话说,即是未得谓得也。 【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于法不由于他。亦自知得有余地。必当得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 故三乘即是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来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则究竟 一乘。无异如来无异法身。如来即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则究竟一乘。 究竟者即是无边不断。】 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于法,不由于他,亦自知得有余地,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彼先所得地者,言其先次第得之地。意即非是一得一切得之地,故曰「先」所得地。例如先得有余涅槃地。 不愚于法不由于他。 吉藏大师言,有愚法声闻,及不愚法声闻。定性声闻,执小迷大,为愚法声闻。退菩提心声闻,知小解大,是不愚声闻。 我们仔细参详经文,似是不知一乘义者,是愚法声闻。知一乘义者,是不愚声闻。一则不二,不二则不由于他,自性本具。不愚于法不由于他,即是通达一乘义。 以通达一乘义故,于是自知次第所得,是有余地。故曰彼于次第所得地中,如果能不愚于一乘义,知自性中具足一乘,便自知所得是有余地了。 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既然自知所得是有余地,是不究竟的。又知一乘义究竟,所以自知必当得无上菩提。 何以故?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 这是直显一乘义。一乘者,一切乘皆是一乘。故曰声闻乘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一乘。经中说大乘者即是佛乘。佛乘者,即一佛乘也。是故三乘即入一乘。以如是故,声闻缘觉乘人,若不愚于法不由于他,便自知当得成佛。 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言一乘即是无上菩提。佛以无上菩提智,断一切烦恼究竟,故断德圆满。得等正觉,故智德圆满。二乘人于此究竟圆满之果位,不得不究竟。故阿罗汉辟支佛之不受后有智,是不究竟的。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来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则究竟一乘。 这是说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涅槃、法身、一乘等,不过一法之异名而已。所以接着说,无异如来,无异法身,如来即是法身,得究竟法身,则究竟一乘。最后明示,一切人一切法,总归一乘。于一乘中,摄尽一切人法。于一乘中,不得说有人法,以我法皆假故。不得说无人法,以一乘横遍竖穷故。不得说有人法者,是第一义空。不得说无人法者,以法界缘起故。如此之法,究竟了义。 究竟者,即是无边不断。 无边者,法界缘起也。缘起非无,故说无边。不断者,毕竟空也。毕竟空非有,故说不断。毕竟空则无自性,无自性故成缘起。法既以因缘而起,故亦无性,无性之法总归毕竟空。故佛说空即无量,无量即空。以空即无量故,所以有无上菩提,有涅槃法身,有声闻缘觉菩萨,有佛有众生,乃至有一切法。以无量即空故,所以无菩提,无涅槃,无法身,无三乘,无佛无众生,乃至无一切法。是故说一乘。一乘者,无相无不相也。 无边不断者,即是无量即空,空即无量也。这便是究竟一乘义。 【世尊。如来无有限齐时。住如来应等正觉后际等住。如来无限齐。大悲 亦无限齐。安慰世间。无限大悲无限安慰世间。作是说者。是名善说如 来。若复说言无尽法常住法一切世间之所归依者。亦名善说如来。】 世尊!如来无有限齐时住。 因为究竟一乘无边不断,所以如来无有限际时住世。此是言佛法身,非是说化身。故上来经文曾说,得究竟法身者,则究竟一乘。法身无生无灭,故无有限际时住世。 但是法身生报身,报身生化身。既然法身无有限际,所以化身亦常住世间,常化众生。以法报化三身,原来是一身故。所以下文有无限际大悲,无限际安慰世间之说。 如来应等正觉,后际等住。 如来应等正觉,证得清净妙法身也。后际平等者,即三世平等,无边不断,常住世间。既然常住世间,故化德不可限量。故曰无限际大悲,拔济世间。无限际安慰世间。 无限大悲,无限安慰世间,作是说者,是名善说如来。, 若人说如来不毕定入涅槃,如来无限际普化十方,如来无限际安慰世间。作如是说者,是名善说如来功德。善说者,如实说也。 若复说言,无尽法常住法,一切世间之所归依者,亦名善说如来。 无尽法者,法等虚空,不可思议不可限量。常住法者,横遍竖穷,真实不虚。其实无尽即是常住,常住即是无尽,此是一法异说。 佛法身无尽,法身常住。佛之功德亦无尽,佛之功德亦常住世间。是一切世间之所归依,一切世间者,分段世间,变易世间。换句话说,即九道世间。作如是说者,亦名善说如来功德。 【是故于未度世间无依世间。与后际等作无尽归依常住归依者。谓如来应 等正觉也。法者即是说一乘道。僧者是三乘众。此二归依非究竟归依。 名少分归依。】 是故于未度世间,无依世间,与后际等,作无尽归依,常住归依者,谓如来应等正觉。 分段死世间,为未度世间。变易死世间,为无依世间。因为阿罗汉辟支佛,虽度分段生死,然犹须归依于佛也。此二种世间,便是一切世间。 佛之法身无边不断,尽未来际,故曰与后际等。以如此故,所以与二种世间,作无尽归依常住归依。这样便名为如来应等正觉成佛。何以故?为九道众生,作无尽归依,常住归依故。所以我们归依,要归依法身佛。何为法身佛?即是摩诃般若波罗蜜。 经云,法有三种,第一种即是摩诃般若法身。第二种即是戒定慧。第三种即是过去诸佛所说妙法。所以我们作课,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那便是归依法身佛。 法者即是说一乘道,僧者是三乘众,此二归依,非究竟归依,名少分归依。 法者即是佛所说的一乘道法。何故简别二乘法?因为二乘法不了义故。法由佛弘,既然一乘法是佛所说,所以归依法,非究竟归依。 三乘众者,犹须归依于佛,所以亦非究竟归依。 此二归依,非究竟归依,名少分归依。 最后结论说,归依法归依僧,非究竟归依。唯有归依佛,方是究竟归依。于归依佛中,应归依佛之法身。佛之法身,方是无边不断,究竟归依处也。 至于归依法、僧,非是究竟归依,仅名少分归依。 【何以故。说一乘道法。得究竟法身。于上更无说一乘法身。三乘众者有 恐怖归依如来。求出修学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二依非究竟依。 是有限依。】 何以故?说一乘道法,得究竟法身。于上更无说一乘法身(事)。 说一乘道法者佛也,唯佛究竟一乘。故说一乘道法者,得究竟法身。于上更无说一乘事。佛证无上菩提,于佛以上,更无人能说一乘法事。 三乘众者,有恐怖,归依如来,求出修学,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乘众变易生死未了未究竟,所以尚有生死恐怖。须归依于佛,求了生死。 求出修学者,三乘众为求出离生死恐怖,故尚须修学一乘佛法。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说尚未究竟一乘道法也。 最后结论说,是故法僧二归依,非是究竟归依。是有限归依,有限归依者,犹言少分归依。 【若有众生如来调伏。归依如来得法津泽。生信乐心归依法僧。是二归依 非此二归依。是归依如来。归依第一义者。是归依如来。此二归依第一 义。是究竟归依如来。何以故。无异如来。无异二归依。如来即三归依 。何以故。说一乘道。如来四无畏成就师子吼说。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 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三乘。三乘者入于一乘。一乘者即第一义乘。】 若有众生如来调伏,归依如来,得法津泽,生信乐心,归依法僧。 若有众生于佛未出世时,皆归依天神外道。佛出世以后,被佛所调伏则归于佛。归依佛以后,于佛法中得增益安乐,于是生信乐心。以于如来生信乐心故,于是归依法僧。换句话说,摄末归本,为归依如来故,方归依法僧也。所以归依法僧这二归依,非此二归依,非是归依法僧,而究竟归依处,是归依如来也。 归依第一义者,是归依如来。 第一义者,即一乘义。横遍竖穷为第一义。横遍竖穷即是空,故空是第一义。空即无分别,故无分别为第一义。无分别即无相,故无相为第一义。无相即不可得,故不可得为第一义。总说一句,这都是说一乘义。而归依一乘者,即是归依于佛。 此二,归依第一义,是究竟归依如来。 此二者,是言归依法归依僧者,旨在归依第一义。归依第一义者,是究竟归依于如来也。 何以故?无异如来,无异二归依,如来即是三归依。 言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彻底讲即是归依佛也。所以如来即是三归依。 何以故?说一乘道,如来四无畏成就师子吼说。 由上文所说,可以知道没有佛,便无说法之人。没有说法之人,便无一乘道法。没有佛便无学佛之僧,故法僧皆以佛为本。故曰说一乘道,是如来四无畏成就师子吼说。这句话如果倒装过来,便比较更清楚。就是如来四无畏成就,方能作师子吼,说一乘道也。 佛成就十力,于是便成就四无畏。四无畏者,一、佛说一切智无畏。二、佛说漏尽无畏。三、佛说障道法无畏。四、佛说尽苦道无畏。 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大乘,无有三乘。三乘者,入于一乘。一乘者,即是第一义乘。 最后结归一乘。若如来为了随顺彼之根机,随顺彼之欲求,始方便说三乘。究其实三乘者,即是大乘。佛为显大乘之实,不得不方便用三乘之权也。如法华经云,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 门内示诸子,有牛车鹿车羊车。及至诸子出于门外,示诸子唯一大白牛车。 故知佛说三乘法者,实是以大慈悲心,权巧方便为诱钝根人求出三界故。其实唯有一佛乘,无有三乘。 等到三乘人出三界后,佛始示以尚有变易生死未了。于五百由旬险道中,仅过三百由旬而已。是知三乘法,实未究竟佛道,故曰无有三乘。谓无有三乘者,谓三乘不究竟也。非是说绝对无有三乘,何以故?三乘即是一乘故。以其不究竟,方说无有三乘而已。 所以最后说,三乘者,入于一乘,一乘者,即是第一义乘。 以三乘入于一乘故,所以说唯有一佛乘,无二乘亦无三乘。因为唯有一佛乘故,所以佛之出世,为了一大事因缘也。 佛不为度众生成声闻缘觉菩萨,唯度一切众生皆成佛。为度一切众生皆成佛者,即一乘义。 总观这一章,横说竖说,都是在显一乘义。希望大家留意,切莫断章取义,误作别解。无边圣谛章第六 此无边圣谛章,是讲一乘理。所谓理者谛理,事者三科。说理,则无量即一,论事则一即无量。此章说一即无量,故说无边四谛。 佛初对五比丘转四谛*轮,五比丘仅会有作圣谛,不会无作圣谛,所以仅得小乘果。 何为四谛?四谛者苦集灭道。观苦集灭道四谛,无非因缘法。此四法因缘有则有,因缘无则灭。这便是有作四谛。有作四谛者,因缘聚则有,因缘散则无。无作四谛便不如此,无作四谛者,因缘聚不有,因缘散不无。因缘聚不有者,无量即空(一)也。因缘散不无者,空即无量,此是分别而无分别,无分别而分别。这便是一乘义,一乘义亦即是无量义。故一乘章后,有此无边圣谛章。 一即无量,无量即一,非常平实,这叫法尔如是。例如若有一法,此一法必是上下四方四维所成,即所谓十方分。若无十方分,便无此法。若有此法,此法即是十方分。 既然法属十方分,则此法全体是十方分而无自体。正以法无自体,方借十方分而成。所以法虽是一,而方分无量。无量方分,正是一法全体。此法非一,因为法即十方分故,一即无量故。此法非异,因为无量方分即一法故,无量即一故。故说法尔如是。这便是诸法实相,实相诸法。金刚经名之曰一合相。以如是故,于一乘章后,出此无边圣谛章。 二乘人四智渐至,四缘渐至,故得有边圣谛,不得无边圣谛。佛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故得无边圣谛。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故于一乘章后,说无边圣谛。 小乘的有量四谛,对于苦集灭道四者,有多种解说。例如毗昙谓,五盛阴苦名苦谛,有漏因名集谛,数灭名灭谛,学无学名道谛。 譬喻部谓,名色是苦谛,结业是集谛,结业灭是灭谛,止观是道谛。 分别说部谓,八苦是苦是苦谛,余苦虽苦非苦谛。因为有些苦,非因集而生,故不得谓苦谛。感当来有爱是集是集谛,余爱及余有漏法,是集非集谛。当来有爱尽是灭是灭谛,余爱及余有漏法尽非灭谛。八正道是道是道谛,余学无学法非道谛。 大乘的无边圣谛,以二死为苦谛,五住烦恼为集谛,二死五住尽为灭谛,对治五住烦恼之真解,名为道谛。 有苦,有谛,有实。凡夫有苦,无谛无实。二乘有苦有谛而无实。菩萨有苦有谛有实。 苦者,直论苦事,于其中不明因缘,不明对治。 苦谛者,瑜伽师地论云,于苦中因缘有无不爽,谓之苦谛。因缘有无者,造业因缘则有苦,无烦恼业因缘则无苦,故曰于苦中因缘有无。 所谓实者,追求其本性皆空,如心经云,是诸法空相,无苦集灭道,此为实。有云,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此即是实。 今说无边圣谛,即是具足明苦谛实。 四谛法,何故名圣谛?因为系圣人所修,故名圣谛。 【世尊。声闻缘觉初观圣谛以一智断诸住地。以一智四断知功德作证亦善 知此四法义。世尊。无有出世间上上智。四智渐至及四缘渐至。无渐至 法是出世间上上智。】 世尊!声闻缘觉初观圣谛,以一智断诸住地。 于四圣谛中,声闻小乘观圣谛,以苦谛为初,观四谛法入道,故声闻乘以教为主。 缘觉中乘,以集谛为初,观十二因缘之理。发真无漏,断三界结尽,侵除习气。故缘觉乘,以义为主。 菩萨大乘,以道谛为初,修六度万行,度一切众生。利益功圆,方入涅槃。故菩萨以行为贵,无量劫普度十方。 以一智断诸住地,有多种解释。有云一智者,即一平等智。有云为有作智,有云为一空智。我们说声闻缘觉观四圣谛,既然以苦集为初,则此一智应为知苦智。 或者有人问,声闻乘可谓是知苦智。然而缘觉乘,应谓断集智,何得亦谓为知苦智? 其实声闻缘觉不敢入三界度众生者,皆因畏苦也。缘觉人断集之所以,仍在畏苦。此二人不如菩萨,菩萨为度众生故,不畏生死苦,无量劫度化众生。 或者有人又问,缘觉人观十二因缘,何故亦说初观圣谛呢?要知道,略说则为四谛,广说则为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的生死流转,便是苦集二谛的广说。十二因缘的还灭,便是灭道二谛的广说。 以一智四断知功德作证,亦善知此四法义。 声闻缘觉以一知苦智化而为四,断、知、功德、作证。断是断集,知是知苦,功德是修道,作证是证灭。 平时我们见到四谛法之次第,是知苦断集证灭修道,那是从果到因的排列法。现在说断集知苦修道证灭,是从因至果的说法。 声闻缘觉以一知苦智,断知功德作证,亦能善知此四法义。 世尊!无有出世间上上智,四智渐至,及四缘渐至。 这是说声闻缘觉,四智不究竟。声闻缘觉人,无出世间上上智。出世间上上智者,佛也。 大般涅槃经云,观十二因缘智有四种。一、下智,即声闻人。二、中智,即缘觉人。三、上智,即菩萨。四、上上智,即佛。 声闻缘觉无出世间上上智,四智渐至。由知苦智,次第得断集智。由断集智,次第得修道智。由修道智,次第得证灭智,故曰四智渐至。 四缘渐至,缘苦而生知苦智。缘烦恼业而生断集智。缘八正道而生修道智,缘惑业尽而生证灭智。故曰四缘渐至。 无渐至法,是出世间上上智。 佛一知一切知,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一修一切修。故唯佛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无有渐至法,是出世间上上智。而声闻缘觉,知有余苦,断有余集,证有余灭,修有余道。是四智渐至,四缘渐至,故非出世间上上智。 【世尊。金刚喻者是第一义智。世尊。非声闻缘觉不断无明住地初圣谛智 是第一义智。世尊。以无二圣谛智。断诸住地。】 金刚喻其智坚固明利,能破一切烦恼,不被一切烦恼所破。金刚心即成佛道也。能破一切烦恼,不被一切烦恼所破者,是为第一义智。这是说能破五住烦恼者,是第一义智。 不是声闻缘觉,不断无明住地,仅仅断四住烦恼,出分段生死苦的初圣谛智,是第一义智也。 唯有世尊以无二圣谛智,断诸住地,方为第一义智也。无二圣谛智者,即一实智,实相智,中道智。断诸住地者,五住齐断也。不如声闻缘觉,无明住地不断。 【世尊。如来应等正觉。非一切声闻缘觉境界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 。世尊。若坏一切烦恼藏究竟智。是名第一义智。初圣谛智。非究竟智 。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 世尊!如来应等正觉,非一切声闻缘觉境界。 如来证无上菩提,非是声闻缘觉所能知见的。故曰非一切声闻缘觉境界。 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 不思议空智,唯佛证得,非是二乘境界。不思议空智,即是真空智,不可得空智,无上菩提智。 龙树菩萨说,空有三种,一、外道邪见空。二、二乘但空,但空即是偏空。三、真空。胜鬘宝窟谓不可得空,不可得空即是真空。 龙树菩萨自己解释真空与邪见空的不同说,邪见空破诸法令空。观空人知诸法即是真空,不破不坏;邪见空人,言诸法皆空无所有,取诸法空相戏论。观空人知诸法空,不取相不戏论;邪见空人,虽口说一切空,然于爱处生爱,瞋处生瞋,痴处生痴,慢处生慢,自诳其身。如佛弟子,实知空而心不动,一切结使生处不复生。譬如虚空,烟火不能染,雨不能湿……又言,真空中有空空三昧,邪见空无空空三昧。不思议空智者,即真空智也。 断一切烦恼藏者,彻断五住烦恼也。 世尊!若坏一切烦恼藏究竟智,是名第一义智。初圣谛智,非究竟智,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 此是比较二者的优劣。坏一切五住烦恼藏的究竟智,是佛的第一义智。二乘人次第所得的初圣谛智,仅能断四住,不能破无明,所以非为究竟智。仅是向于无上菩提智而已。 【世尊。圣义者。非一切声闻缘觉。声闻缘觉成就有量功德。声闻缘觉成 就少分功德。故名之为圣。圣谛者。非声闻缘觉谛。亦非声闻缘觉功德 。世尊。此谛如来应等正觉初始觉知。然后为无明藏世间开现演说。 是故名圣谛。】 以上解说完了法,今复解说人。 世尊!圣义者,非一切声闻缘觉。 圣义者是约人言,是说非一切声闻缘觉可称之为圣。暗示说,唯有佛方是大圣呢。 声闻缘觉成就有量功德,声闻缘觉成就少分功德,故名之为圣。 声闻缘觉成就有量功德,是表示声闻缘觉所修,仅是有量四谛。而大圣如来所修,是无边四谛。吉藏大师谓无作四谛,无作四谛即无边四谛。声闻缘觉,成就少分功德。少分功德者,仅破四住烦恼。以其成就有量功德,成就少分功德,权称之为圣而已。 圣谛者,非声闻缘觉谛,亦非声闻缘觉功德。 此用声闻缘觉之有边圣谛有作圣谛,显佛之无边圣谛无作圣谛之殊胜。唯佛之无边圣谛无作圣谛,方得称为圣谛也。 无边圣谛功德,能了二死。声闻缘觉功德,仅了分段生死。 世尊!此谛如来应等正觉初始觉知,然后为无明藏世界,开现演说,是故名圣谛。 这是说唯有佛的无边圣谛,始得称为圣谛。 所谓初始觉知者,谓唯有佛成等正觉,方乃觉知。二乘人以有量功德少分功德,不能觉知也。初始觉知的意思,即是唯有佛成等正觉,方初始觉知。 佛成等正觉后,将此圣谛,为无明藏世间演说。字读如。无明束缚众生,如鸟之,令众生不得自在,故曰藏世间。 所谓藏世间,五住世间皆是。为何佛为无明藏世间演说?难道佛不为四住藏世间演说吗?不是的,因为四住地亦是无明住地所起的恒沙烦恼。所以说无明藏世间,便总括了五住世间。 是故名圣谛。 这是总显佛的无边圣谛。佛究竟无上菩提,将无边圣谛度九道众生。这样方能称为圣谛。 佛于一说无量,于无量说一,是为正遍知。于无量说一谓之正,于一说无量谓之遍知。佛以如是之法,五住顿断,十方普度。成就无量功德,成就圆满功德。
有人说,如来藏章及法身章,犹是圣谛章。举如来藏及法身,叹圣谛甚深义。其实如约一乘来说,一切法皆不出一乘之外,一切法皆是一乘的分别义。如约一切法皆是一乘,则诸法差别而无差别。如约大方便说,一即一切,则不碍说四谛、如来藏、法身。 我们可以看出,无边圣谛章,如来藏章,法身章,是把一乘法从粗浅说到精深。可以说三章脉络一贯。我们不可定说此三章有差别,因为三而一故。亦不可定说此三章无差别,因为一而三故。如果以一乘说,则妙湛无分。如果以大方便而论,则三章宛然。 我们总得体会,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所以不能说无谛、藏、法之分别。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所以亦不能定说有谛、藏、法之分别。总之若生决定见,执着决定法,即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来藏不生不灭,为甚么?因为如来藏即是真空义。所谓二空如来藏。简单说二空者,于真说不空,于妄说空,故曰空不空,为二空如来藏。何故说空不空为二空呢?因为真本具,故不可得;妄本空,故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所以说二空如来藏。 如实空如来藏有二说,一、无相空,二、无性空。此二是说法界毕竟清净义,此是约妄而说。妄执有相,不知相空。妄执有性,不知性不可得。 先说无相空。痴人执着相是有,执着相是无,不知法界如实清净,于中非有亦非无。故曰法界如实清净,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非自相;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俱相。总之于毕竟净中,一切法无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次说无性空。法界是一大缘起,缘起无性,无性方得缘成,缘成方有法界。佛知一切法皆是缘起,然外道不明缘起的道理,竟执法有自性。其不知众生有定性,永不成佛,佛有定性,便不能度众生。如是便破三宝,亦破六道轮回。因为六道各有定性,势必不能轮回。既破六道轮回,便无因缘果报。所以诸法无性,无性方借缘成。如此缘成,众生方能成佛,诸佛方能度生。四圣六凡,善恶罪福,无非因缘果报。故法界毕竟净,一切法无性。 如来藏如实不空。真心之性,实性之性,谓之不空如来藏。清净心中,具恒沙功德,名不空如来藏。此亦有二义,一、如实心,二、如实法。 如实心。如实心者,即阿赖耶识真实智。此真实智若与无明合,便起妄智。所谓净染和合,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者是。以如是故,说第八识不生不灭,亦生亦灭。如果远离无明,便是自性清净真心。以此自性清净心故,说阿赖耶即是如来藏。故如来藏亦曰如来藏心,又曰如来藏智。 如实法。于自性清净心中,具足一切恒沙佛法。以如实心生如实法故,是以可损坏妄心。于是起种种行,远离妄心,成就法界广大行德。 心不自心,由法而起,法不自法,由心而起,此则法界缘起也。法界缘起,唯是一心。如见法时,此法即是自心所现。由自心现,复与自心作缘。由缘现前,心用乃起。以如是故,是知此法是缘起法也。然终无心外法,能与心为缘。曰法曰心,同一如来藏性。 佛性论曾谈到如来藏。单从「藏」字而论。谓藏有三种,即所摄藏,隐覆藏,能摄藏。 所摄藏者,约自性佛性而言。一切众生,皆被如如境所摄。如如境者,诸法不二也。换句话说,一切众生,皆被一真法界所摄。此即所谓如来藏众生。 隐覆藏者,如来性被烦恼所隐覆,令众生不见。此即所谓众生藏如来。 能摄藏者,谓果地一切过恒沙功德,住应得性时,被如来藏摄之无余。 所摄藏是以实摄妄,隐覆藏是以妄摄实,能摄藏是以实摄实。如此论者,是单约藏字而论。 真实如来藏心,即是众生之佛性。我们的佛性被烦恼所缠不能自见,假名众生而已。其实佛性常住,成佛时未得,为众生时未失。故曰未成佛时本是佛,已成佛后还是佛。 大方等如来藏经,用九个譬喻,说明烦恼除尽,即显佛性湛然不动。这便是如来藏的精义。 所以我们学佛,千万莫生有所得心。于毕竟空中,无有一法可得。贤不可得,圣不可得,菩萨不可得,佛不可得,法不可得,僧不可得。若能一法不得,即名为佛。 有人要想得戒得定得慧,却不知无毁犯即名戒,无散乱即名定,无愚痴即名慧。离开无毁犯,别无戒可得。离开无散乱,别无定可得。离开无愚痴,别无慧可得。一切法皆不可得,故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乃至以无所得故。 不但出世间法如此,世间法亦是一样。离开不忠则名忠,离开不孝则名孝,离开不仁爱则名仁爱,离开不信义则名信义,离开不和平则名和平。非是在离开不忠外另有忠可得,非是在离开不孝外另有孝可得。乃至非是在离开不和平外另有和平可得。 所以我们学佛,只是除去烦恼,令佛性圆显而已,不是有甚么可得。若存有所得心,便名外道。 那么除些甚么烦恼呢?除五欲则佛性可现,除五盖则佛性可现,除十不善则佛性可现,除取相心则佛性可现,除我心则佛性可现。即此佛性,名如来藏性。 【圣谛者说甚深义。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 能信。何以故。此说甚深如来之藏。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 闻缘觉所知。如来藏处。说圣谛义。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亦甚深。 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 我们可以知道,圣谛甚深义即是如来藏。所以说如来藏者,即是圣谛甚深义。由如来藏故,而出四圣谛。从空如来藏,说苦集二谛。苦谛集谛者,妄本空也。从不空如来藏,说灭道二谛。灭谛道谛者,真本具也。因为这种原因,所以有人说,此章犹是释四谛未尽。 圣谛者说甚深义,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 圣谛之甚深义,即是说如来藏。其甚深义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此即暗示,唯证乃知。佛言我法甚深,唯证乃知,即指此境界也。 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 智者所知,谓唯证乃知也。一切世间者,是指凡夫世间。凡夫于如来藏,不但不知,甚而言之不信。声闻缘觉对于如来藏,虽信而不知。 何以故?此说甚深如来之藏。 这是解释「圣谛者说甚深义」。说甚深义是甚么呢?此是说甚深如来之藏。 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闻缘觉所知。 上一句解释过圣谛甚深义者,即是说如来藏。这一句解释如来藏是如来境界,一切声闻缘觉,虽信而不知。 如来藏处说圣谛义,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亦甚深。 甚深如来藏处,说四圣谛之义。即是说由如来藏出生四圣谛也。 第八识不生不灭,亦生亦灭,染净和合,可说出四圣谛。而如来藏唯不生不灭,体即法界毕竟净,云何出生四圣谛呢?原来如来藏,染而不染,不染而染,说有苦集二谛。净而非净,非净而净,说有灭道二谛。 既然由如来藏说四圣谛,而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亦甚深。 微细难知以下,是将上面的话,加重语气再重复一遍。 下一章说法身,如来藏出缠,名法身。从文字上看来,圣谛章,如来藏章,法身章脉络一贯,似不应分章。尤其如来藏章仅百余字,别成一章亦很例外。不过今将圣谛、如来藏、法身,分为三章,亦觉历历分明,无混淆之感。法身章第八 其实法身即是如来藏,二者无异。然则何故将法身及如来藏分别说呢?原来法身被烦恼缠时,便名如来藏。如来藏出烦恼缠时,便名法身。 法身隐,则名如来藏。如来藏显,便名法身。所谓隐,即是被烦恼缠,所谓显,即是出烦恼缠。不论在缠出缠,如来藏与法身为一,同是不生不灭。此一法因烦恼缠,而得异名。 如来藏时,名为佛性。佛性圆显,则名法身。所以于众生边说,便名如来藏。于佛边说,便名法身。众生虽具佛性而不名佛者,以众生为烦恼缠故。所以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被烦恼缠故,不见而已。一旦烦恼除尽,佛性圆显,便是天真之佛。 所以众生若欲成佛,千万莫起有所得心。只要放下一切烦恼,便为佛。明白了这番道理,便知道学佛首在断烦恼。烦恼断尽,于佛道上无有间隔,自然便证解脱道。我们精进学佛,精进断一分烦恼,便证得一分解脱。 【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 因为如来藏与法身是一非二故,所以于在缠如来藏不疑惑者,则于出缠法身亦无疑惑。见佛性者,即知法身也。 【于说如来藏。如来法身不思议佛境界及方便说。心得决定者此则信解说 二圣谛。如是难知难解者。谓说二圣谛义。何等为说二圣谛义。谓说作 圣谛义。说无作圣谛义。】 于说如来藏,如来法身,不思议佛境界,及方便说,心得决定者,此则信解说二圣谛。 不思议佛境界者,即一真法界。如来藏、法身、不思议佛境界,此三不二,皆为真实。 及方便说。无三乘人,说三乘人,是方便说。无三乘法,说三乘法,是方便说。法无言语文字,而以言语文字说,是方便说。 如来藏、法身、不思议佛境界,是第一义谛。方便说,是世俗谛。佛以二谛说法,若人于如此说法,心得决定者,此人则信解二圣谛。 若人于第一义谛心得决定,则信解无作圣谛。若人于世俗谛心得决定,则信解有作圣谛。 如是难知难解者,谓说二圣谛义。 此是赞叹二圣谛甚深,难知难解。 何等为说二圣谛义?谓说作圣谛义,说无作圣谛义。 此是标明作无作,为二圣谛义。 【说作圣谛义者。是说有量四圣谛。何以故。非因他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 证一切灭修一切道。是故世尊。有有为生死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 余及无余。】 说作圣谛者,是说有量四圣谛。 我们知道,有量圣谛者,乃声闻缘觉圣谛。声闻缘觉圣谛,是有作圣谛。 何以故以下,是以佛的无量四圣谛,反显声闻缘觉圣谛之有量。佛之无量圣谛,非是因他而得,乃自觉圣智。自觉圣智,方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用来反显二乘人办不到,二乘人仅知有余苦,断有余集,证有余灭,修有余道。 是故世尊!有有为生死,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 有为生死者,分段生死。无为生死者,变易生死。声闻缘觉以有作圣谛,仅了分段生死,未了变易生死。仅证有余涅槃,未证无余涅槃。 【说无作圣谛义者。说无量四圣谛义。何以故。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断一 切受集证一切受灭修一切受灭道。如是八圣谛。如来说四圣谛。如是四 无作圣谛义。唯如来应等正觉事究竟。非阿罗汉辟支佛事究竟。】 上文说过声闻缘觉有作圣谛,不得究竟法身。今说唯佛无作圣谛,方得清净法身。 说无作圣谛义者,说无量四圣谛义。 首先说明,无作圣谛义,即无量四圣谛义。 何以故下,谓唯佛以自觉圣智,知一切受苦,断一切受集,证一切受灭,修一切受灭道,方得清净妙法身。反显二乘未得也。 为何谓一切受苦,一切受集,一切受灭,一切受灭道?此有二说,一者谓苦集灭道,皆系由因受果,故曰受苦、受集、受灭、受道。二者谓苦者五受阴,故曰知一切受苦。集为苦集,灭为苦灭,道为苦灭道。所以谓受苦、受集、受灭、受灭道。 如是八圣谛,如来说四圣谛。 如是作无作八圣谛,如来唯说无作四圣谛。因为唯无作圣谛,能得法身,能究竟佛道故。 如是四无作圣谛义,唯如来应等正觉事究竟,非阿罗汉辟支佛事究竟。 以阿罗汉辟支佛人劣,显无作圣谛法胜。 【何以故。非下中上法得涅槃。何以故。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义 事究竟。以一切如来应等正觉。知一切未来苦断一切烦恼上烦恼所摄受 一切集灭一切意生身除。一切苦灭作证。】 何以故?非下中上法得涅槃。 何故四无作圣谛,唯佛究竟,阿罗汉辟支佛事不究竟呢?非下中上法,得涅槃证法身也。涅槃者,即法身也。下中上法,古来有多种解释。有人谓下法是七种学人,七种学人即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加上四果向。中法是阿罗汉,上法是辟支佛。 我们觉得不太恰当。因为经上明明讲的是「法」,怎可以「人」而论? 有谓下中上法,是约三乘讲。声闻乘是下法,缘觉乘是中法,菩萨乘是上法。这不但仍是约人而论,同时我们怎能说菩萨大乘不得涅槃呢? 又有人谓下法是戒,中法是定,上法是慧。不错这是约法而论了。但是怎能说修戒定慧,不能得涅槃? 所以下中上者,不是定指人或法言,而是约次第而说。由下法进而得中法,由中法进而得上法。次第而得者,是指有作圣谛而言。非是如是次第,以有作四谛而得涅槃。唯如来以自觉圣智,知一切受苦,断一切受集,证一切受灭,修一切受灭道,方得涅槃证清净法身也。 何以故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义事究竟? 这句话是问,何故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义事究竟呢?何以故连到下文是一句,大家千万莫会作是「何以故?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事究竟。」那样便把文意会错了。 以一切如来应等正觉知一切未来苦,断一切烦恼上烦恼所摄受一切集,灭一切意生身,除一切苦灭作证。 此句系解释上句之问意。因为一切如来应等正觉,知一切未来苦,断一切集,灭一切意生身,除一切苦灭作证,所以于无作四圣谛义事究竟。 知一切未来苦。因为一切如来无过去集,不受现在苦,故曰知一切未来苦。 断一切烦恼上烦恼所摄受一切集者,是指无明住地而言。无明住地摄一切烦恼,即摄一切恒沙烦恼。上烦恼者,由五住而起的增上烦恼。无明住地,系一切烦恼根本集。 灭一切意生身除(阴之误),初地以上分灭变易死,谓意生身。分破无明期间,谓意生身阴,毕及无明究竟断尽,谓清净法身,是为灭谛究竟。仅言灭一切意生身阴,犹恐人疑灭苦未尽,故复曰一切苦灭作证。 【世尊。非坏法故。名为苦灭。所言苦灭者。名无始无作无起无尽离尽常 住自性清净离一切烦恼藏。】 世尊!非坏法故,名为苦灭。 声闻缘觉认为坏生死,方证灭谛。彼不知生死虚妄本空,故不可坏也。再者声闻缘觉认为,灰身灭智是入寂灭。胜鬘为破彼故,所以说非坏法故名为苦灭。 所言灭苦者,是正明对的方面。既已说明灭法是不对的,今说对的一面。 名无始、无作、无起、无尽,离尽常住,自性清净,离一切烦恼藏。 如上所说,是为灭苦也。如果总说,无始无作无起,皆是无生意。以无生故,所以无始无作无起。无尽是无灭之意。 离尽而常住,常住者,横遍竖穷意。自性清净者,自性无性,无性故毕竟清净。离一切烦恼藏是总说,离一切烦恼藏,方得自性清净,如是方能离尽始、作、起、尽而常住,是为苦灭也。 【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世尊。如是 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先讲不思议佛法,甚么是不思议佛?欲明了不思议,先要知道甚么是可思议。凡是有法,则可思议;凡是有相,则可思议;凡是二法,则可思议;凡分别法,则可思议;不清净法,则可思议;不平等法,则可思议;可得法,则可思议;生灭法,则可思议。 于是可知,毕竟空法不可思议,无相法不可思议,无二法不可思议,无分别法不可思议,清净法不可思议,平等法不可思议,不可得法不可思议,无生法不可思议。 而毕竟空法,无相法,无二法,无分别法,清净法,平等法,不可得法,无生法等,即法身是也。同时如是等法,即无离,无脱,无异。故曰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 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此即说明法身在缠,名如来藏。如来藏出缠,名为法身。空义隐覆真实章第九 详审文意,这一章是接者上章最后一句「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来的。所以如来藏章,法身章,空义隐覆真实章,脉络是一贯的。 虚妄之法,于情为有,于理则无。其道理便是缘起事相为假,而凡夫情执为实。智者则知缘起性空,故曰情有理无。 理无者,是其空义,情有故隐覆真实佛性。故曰空义隐覆真实。 六道于情为有,于理则无。以理无故名曰空义,情有故,则成隐覆。故曰空义隐覆真实。 三乘人执着其法为实有,如来大智则知是无,以其无故名曰空义,以其执为实有故,所以成其隐覆。如经文云,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本所不见,本所不得。是故名空义隐覆真实。 虚妄空者,五住烦恼也,是为能隐覆。所隐覆者,是法身。即此法身,出离烦恼缠名法身。被烦恼所隐覆时,则名如来藏。而能隐覆之烦恼本空,所隐覆之法身本具,此中无欠无余,原是一乘妙旨。 【世尊。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世尊如来藏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 菩萨。本所不见本所不得。】 世尊!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 如来空智者,即无上菩提智。故曰了达于空义,是名为菩提。如来证无分别智,以无分别智,故能分别一切。无分别智为根本智,分别一切是差别智,亦即后得智。无分别智又曰实智,差别智又曰权智。佛以实智,说无量即空。佛以权智,说空即无量。无量即空曰正,空即无量曰遍知。 这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本所未见,本所未得的。 【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 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世尊。此 二空智。诸大声闻。能信如来。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空智于四不颠倒境 界转。是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本所不见。本所不得。一切苦灭。唯佛 得证。坏一切烦恼藏。修一切灭苦道。】 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 以上说过,有二种空如来藏。即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今言二种如来藏空智者,是约智而言。知一切烦恼藏虚妄皆空者,是空如来藏智。知法身真实不空者,是不空如来藏智。二种如来藏空智者,即是空如来藏智,与不空如来藏智。此即所谓如来藏智者,是如来空智。 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 此是以二种如来藏,明二种如来藏空智。知空如来藏者,为空如来藏智。知不空如来藏者,为不空如来藏智。 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者。即是说明,应如是知空如来藏也。若如是知空如来藏,方名空如来藏智。 应知空如来藏者,是一切烦恼藏。如是知一切烦恼藏,是虚妄的,是空幻的,是与清净法身不相应的。故曰若离若脱若异。此是一切空幻的烦恼藏也。若如是知者,是名空如来藏智。 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 不空如来藏,即法身,即一乘,即毕竟空,即不思议佛法。此不思议佛法,即是一法界故,无分别故,横遍竖穷故,究竟圆满故。所以说不离不脱不异。过于恒沙,是形容其无量也,形容不思议佛法,过于恒沙无量也。 世尊!此二空智,诸大声闻能信如来。 诸大声闻,如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等,像这些大声闻,不过仰信如来的话,犹不能知。何况其余的声闻呢? 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空智,于四不颠倒境转。是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本所不见,本所不得。 佛涅槃四德,为常乐我净。而阿罗汉辟支佛,证偏空智,却于此四不颠倒境,颠倒而转。以常为无常,乐为苦,我为无我,净为不净。是故二乘人,于此二空智,本所不见,本所不得。 最后唯赞于佛。一切苦灭,唯佛得证,唯佛证灭究竟。坏一切烦恼藏,唯佛断集究竟。修一切灭苦道,唯佛修道究竟。 自一谛章以下,各章起止段落,颇有不同。为讲解方便故,今依佛教文化服务处流通本分章。 上来于八圣谛中,简有边四圣谛,扬无边四圣谛。今复于无边圣谛中,简苦集道三谛,独扬一苦灭谛。 再者说一谛时,苦集道皆归一谛。所以明一谛者,即是成一乘义。以一乘故,所以三谛皆归一谛。以一乘故,所以一灭谛称第一义。 【世尊。此四圣谛。三是无常一是常。何以故。三谛入有为相。入有为相 者。是无常。无常者是虚妄法。虚妄法者。非谛非常非依。是故苦谛集 谛道谛。非第一义谛。非常非依。】 世尊!此四圣谛,三是无常一是常。三是无常者,言苦集道三谛是无常。一是常者,言一灭谛是常。 何以故下,自释其理由。 三谛入有为相。有为有三相,为生、住、灭。简单说,有为法是有生灭的。三谛入有为相,说明三谛是有生灭的。既有生灭,故是无常。 无常者虚妄法,虚妄法者,非谛非常非依。 虚妄法是空的,空中非谛非常非依。谛是谛实,即第一义谛。空者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实,不可得虚。不可得常,亦不可得无常。 所谓非依者,谓非为一切染净诸法之所依。易言之,一切染净法,不得依之而建立也。 是故苦谛集谛道谛,非第一义谛,非常非依。 总结三谛非谛非常非依。 【一苦灭谛。离有为相。离有为相者是常。常者非虚妄法。非虚妄法者。 是谛是常是依。是故灭谛。是第一义。】 有人将此一段文,判为一依章。此人是见文中有「是依」二字。其实细观文意,便知仍是说一灭谛的。所以应该仍属一谛章。 前文说过三谛虚妄,今说明一灭谛非虚妄。文浅易明,不多费讲解。 【不思议是灭谛。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亦非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慧境界 。譬如生盲不见众色七日婴儿不见日轮。苦灭谛者。亦复如是。非一切 凡夫心识所缘。亦非二乘智慧境界。】 有人判自此以下为颠倒真实章,此人是见文中有「凡夫识者,二见颠倒。」故作如是判。彼不见文中亦有「苦灭谛者,亦复如是。」明明这还是说一灭谛。 同时于第十五章,佛自说经名。颠倒真实章,在一依章之后。我们既然知道一依章尚未出现,是故定知此非颠倒真实章也。 不思议是灭谛,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亦非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慧境界。譬如生盲不见众色……苦灭谛者,亦复如是。 生盲者,简非后天之盲,乃出生即盲也。后天目盲者,在目盲前尚曾见色。生盲之人,根本未曾见色。生盲者,用譬凡夫,生盲不见众色,是譬喻不思议灭谛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 七日婴儿不见日轮。婴儿方生七日,见未及远,故不见日轮。此用譬非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慧境界。言二乘人智慧低劣,见未及远。 最后以法合譬,苦灭谛者,亦复如是。言非一切凡小所及。 【凡夫识者二见颠倒。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者。则是清净。】 凡夫情识,是二见颠倒。二见颠倒者,一真法界中,本无生死,而凡夫颠倒,见有生死。本无断常,凡夫颠倒,见有断常。是为凡夫二见颠倒。 阿罗汉辟支佛智者,偏空滞寂,故曰则是清净。 【边见者。凡夫于五受阴我见妄想计着生二见。是名边见。所谓常见断见 。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见涅槃常。是常见非正见。妄想见故作 如是见。于身诸根分别思惟现法见坏。于有相续不见起于断见。妄想见 故。于心相续愚暗不解不知。剎那间意识境界起于常见。妄想见故。此 妄想见于彼义若过若不及作异想分别。若断若常。颠倒众生于五受阴。 无常常想苦有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 凡夫断常二见违乎中道,故曰边见。凡夫于五受阴,我见妄想计着,生二见,是名边见,所谓常见断见。 无漏五阴,直谓五阴。有漏五阴,曰五受阴,以其须受后有故。 凡夫颠倒,不知五阴皆空,妄计五阴。复于五阴中妄计有我,是之谓身见。不知五阴尚空,何况于我?复于我妄计生死断常。是以于此我见(身见)妄想计着,乃生断常二边见。 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 诸行者,生灭法也。凡夫之人,现见生死无常,谓是断见。不知一乘法中,无生无死。故佛教众生,求证无生法忍。凡夫之人,谓人死如灯灭,故生断见。如是之见,是邪见非正见。 见涅槃常,是常见,非正见。 凡夫不知毕竟空理,执涅槃即为常。如世人有求长生不死之术者,即为常见,此常见为邪见,非是正见。皆以取相妄想见故,方作如是之见。 于身诸根,分别思惟,现法见坏,于有相续不见,起于断见,妄想见故。 于眼耳鼻舌身诸根,不知是因缘生法,无有自性。竟分别思惟,分别思惟即是执着,因为执着诸根真实故,方生分别思惟。 眼见现法坏灭,于三界后有之相续果报不见,于是起于断见。这都是因妄想,所起之邪见。何为妄想?取相为想相,故想即取相,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由虚妄相所生之想,称为妄想。 于心相续愚暗不解,不知剎那间意识境界,起于常见,妄想见故。 凡夫执心为常,不知心相续剎那生灭。既是剎那生灭,当是虚妄无常。凡夫不知,竟执着是实是常。于是妄生憎爱二心,起贪瞋痴念。 剎那间意识境界,即剎那间生灭境界。何以故?因为前一剎那灭,方有后一剎那生,故名剎那境界,如是剎那境界,即是生灭境界。 何为意识境界?意识对过去未来境界,不对现在境界。现在境界,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对。例如眼见现在色,不见过去色及未来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亦复如是。 但是意识只能对过去未来,却不能对现在。如果意识能对现在境界,那么瞎子没有了眼睛,但还有意识。如果意识能对现在境界,应该瞎子能见,聋子能闻……。 如果瞎子能见,聋子能闻……为何名瞎子聋子呢? 所以意识境界,即是过去未来。而过去为灭,未来为生,所以意识境界即是生灭境界。故曰剎那间,起于意识境界。 凡夫于心相续愚暗无知,于是起于常见,因为妄想见故。 此妄想见,于彼义若过若不及,作异想分别若断若常。颠倒众生,于五受阴,无常常想,苦有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 以凡夫有妄想见故,因而于彼义若过若不及。 彼义者,即第一义,一灭谛义。起断见者,则于彼义太过。起常见者,则于彼义不及。 何以故?因为第一义,一灭谛,即是毕竟空。此若过若不及者,皆以毕竟空为标准而说。毕竟空是不可得义,不可得常,不可得断,不可得有,不可得无。一切不可得,谓之毕竟空。 凡夫无知,闻毕竟空则得于断灭,认为第一义,一灭谛即是断灭,如是之见,于毕竟空是谓太过。 所谓不及者,认为毕竟空是常法。如是之人,即是有见。常见于毕竟空执有,故曰不及。 由于过与不及,乃生异想分别,执着若断若常。乃至于五受阴,生四颠倒。 【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净智者。于一切智境界及如来法身本所不见。或有众 生。信佛语故。起常想乐想我想净想。非颠倒见。是名正见。何以故。 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乐波罗蜜。我波罗蜜。净波罗蜜。于佛法身。作 是见者是名正见。正见者。是佛真子。从佛口生。从正法生。从法化生 。得法余财。】 上文讲过颠倒凡夫,今讲阿罗汉辟支佛。阿罗汉辟支佛净智,即偏空智也。二乘人偏空小智,于佛的一切智,及法身,本所不见。 佛的一切智,不同小乘一切智。佛于无量知空,是无分别智。于空知无量,是差别智。佛的无分别智,即是一切智。二乘人于佛的一切智及法身,本所不见。此是明二乘净智偏狭。 或有众生闻佛言教,信受佛语。于是于佛德起常想乐想我想净想。这种见非是颠倒,是名正见。 佛涅槃四德,常乐我净,是横遍竖穷义,是圆满果报义,是真实常住自在义。若人能如是信解,便自然不会落入偏空了。 何以故?如来法身,是常波罗蜜,乐波罗蜜,我波罗蜜,净波罗蜜。 波罗蜜是到彼岸,究竟圆满的意思。如来法身,已究竟彼岸,已得圆满报身。故其极德,常乐我净。故曰于佛法身,作是见者,是名正见。 有如是正见者,不违佛教,是佛真子。从佛口生,从正法生,从法化生。 有人说从佛口生,是闻慧,闻佛言教而生故。从正法生,是思慧,循正法思惟而生故。从法化生,是修慧,行德先无今起故。 得法余财。法化众生,能令众生离苦得乐,是谓法财。佛灭后菩萨起大悲心,代佛弘化,谓得法余财。 一依章,是继续讲一灭谛。一灭谛是究竟依处,故说此一依章。 一灭谛者,是毕竟空义,所谓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所以毕竟空为一切法作所依。故说此一依章。 【世尊净智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波罗蜜。此净智者。虽曰净智。于 彼灭谛。尚非境界。况四依智。】 世尊!净智者。是言二乘的偏空智,对凡夫而言,二乘的偏空智称为净智。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智波罗蜜。阿罗汉辟支佛以偏空智,度分段死,出三界,故权称为波罗蜜。 但是二乘净智,虽曰净智,于彼一灭谛尚非境界,况四依智。 二乘人得灭尽定,虽曰净智,但于一灭谛尚非境界。换句话说,二乘净智偏空,于毕竟空尚非境界。何况四依智,更非境界了。 对于四依智,注疏家说法不同。有人说,在因行中依苦集灭道所生之智,名四依智。 有人言四依智者,即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这两种说法当中,我们认为第一种说法比较恰当。因为此经自始至终均是说四谛智。至于依法不依人等四依,既不见于前文,复不见于后文,所以不应是依法不依人等四依。 阿罗汉辟支佛得灭尽定,谓净智。无学位以前,尚在世间修学阶段,谓之四种依智。此四依智,渐至渐得,故于一灭谛非是境界。 如无边圣谛章中说,「世尊,无有出世间上上智,四智渐至,及四缘渐至。」 出世间上上智,即彼灭谛智,谓阿罗汉辟支佛不具。四智渐至,四缘渐至,依四缘生四智,即四依智。依苦生知苦智,依集生断集智,依灭生证灭智,依道生修道智,故曰四依智。 【何以故。三乘初业。不愚于法。于彼义当觉当得。为彼故世尊说四依。 世尊此四依者。是世间法。世尊。一依者。一切依止。出世间上上第一 义依。所谓灭谛。】 三乘初业不愚于法,于彼义当觉当得。 三乘初业者,说法不一。有人说三乘初业,即是干慧地。此是根据三乘十地说,三乘十地者,通乎三乘人。一、干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见地,五、薄地,六、离欲地,七、已办地,八、支地,九、菩萨地,十、佛地。 三乘初业时,即于一灭谛,知当觉当得。易言之,于干慧地时,便自知作佛。以厌若情深故,且取罗汉果。 其余有谓四念处以上,即三乘初业。亦有人谓戒定慧之戒,即三乘初业。因为三乘皆以戒为本故。 至于不愚于法,谓声闻有二种,一种是愚法声闻,一种是不愚法声闻。愚法是定性声闻,不愚法是退大声闻。退大乘心之声闻,于初业时,不愚于法,便自知将来当得作佛。 但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我们都知道舍利弗是退大声闻,按说应是不愚于法。为何法华经云,舍利弗等一切声闻,皆自保究竟,闻说法华方知作佛呢? 大家解释这句经文,都是把它作肯定语气解。谓三乘人于初业时,即不愚于法,于一灭谛义当觉当得,自知将来作佛。于是将这句含义,弄得隐晦不明。 今详审经文,这句话似是假设语气,假设三乘人于初业时不愚于法,则于彼灭谛义当觉当得。我觉得作这样解释,则免去了多少瓜葛。拙见如此,谨供大家参考。 为彼故,世尊说四依。 为彼等愚于法故,世尊依苦说知苦智,依集说断集智,依灭说证灭智,依道说修道智,说如是等四依。 世尊!此四依者是世间法。 依苦知苦,依集断集,依灭证灭,依道修道。皆是佛在三界内,为修道人所说。行人若依此而修,便可证得阿罗汉辟支佛之净智,便可得阿罗汉辟支佛波罗蜜。是知修此四依者,尚未出三界,故曰是世间法。 最后独赞一灭谛之一依。赞一依是一切依上,是出世间上上第一义依。 此章所明生死依如来藏,如来藏即是一依。一切染净法,皆依如来藏。若谓生死依如来藏,是为真实。若谓不依如来藏而有生死,是为颠倒。此章是以生死依如来藏,助成一依义。 【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世尊。有如来藏 故说生死。是名善说。】 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 第一句直显一依义。如来藏者,即毕竟空也。于毕竟空中,建立一切生死法,故曰生死依如来藏。九道众生依业报因缘,见九法界。唯佛知法界缘起毕竟空,毕竟空中法界缘起。 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 如来藏是毕竟空,故无始而不可知。既然生死依如来藏,所以生死亦无始不可知。 如果有人说,有如来藏故,说有生死,此人即是善说佛法。是名善说者,即真实义也。 【世尊。生死。生死者。诸受根没。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 世尊!生死,生死者。 前边生死二字,是标示出生死之名。后边生死二字,是欲解释生死的含义。所以说生死者,诸受根没,次第不受根起。 诸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其能生六识,取其能生之义,名曰六根。六根能领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故名诸受根。 诸受根没者,渐渐趋向死亡。次第不受根起,人既死亡,渐渐地诸根不能生识,不能领纳诸尘,故名次第不受根起。这种情形,便名为生死。 【世尊。死生者此二法是如来藏。世间言说故。有死有生。死者谓根坏。 生者新诸根起。非如来藏有生有死。】 世尊!死生者此二法是如来藏。 如来藏是二空,此是说明生死二法,是虚妄是空。仅以世间名相言说,而说有死有生。其实世间言说,有名无实,皆是戏论。 世间人以假名相,说死是诸根坏,生是新诸根起。其实诸法无相,诸法不可得,说生死者,皆是虚妄言说,与如来藏毫无关系。故曰非如来藏有生有死。这是说生死是虚妄的,仅以世间言说而得假立。非是如来藏,实有生死。譬如水中投影,其影只是虚妄假相,而无实体。故影虽有来去,而水体不动。影动不止,而水体湛然。 再如海中起波,波是假相。波相依水而有,依水而有波,作如是解者,是为真实。若谓水外有波,波不依水,如是解者,则是颠倒。然波有起伏,犹人有生死。波虽起伏,而水性不动。犹如人虽生死,而如来藏不动。 【如来藏者离有为相。如来藏常住不变。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 世尊。不离不断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世尊。断脱异外有为法依持建立 者。是如来藏。】 如来藏者,离有为相,如来藏常住不变。 有为相者,生住灭三相。而如来藏者,犹之水性。水性不变,离生住灭相。如来藏亦复如是,无有生灭,常住不变。 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 犹如水是一切波浪之所依,能持一切波浪,能建立一切波浪。如来藏亦是如此,是一切法之所依,能持一切法,能建立一切法。 世尊!不离不断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 犹如海水,与一切波浪不离,不间断,不脱节,不差异。如来藏亦复如是,与一切不思议佛法,不离,不间断,不脱节,不差异。此即是说如来藏不异一切佛法,如来藏即是一切佛法。一切佛法不异如来藏,一切佛法即是如来藏。 世尊!不但如此,纵然虚妄空幻的生死,虽然与如来藏断、脱、异、相外等有为法。但是亦依持如来藏,而得建立。 犹如波浪虚妄,与水性断脱异外,但亦是依持于水而得建立的情形一样。 【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何以故。于此六识及心法智 。此七法剎那不住。不种众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 世尊!如果没有如来藏,便不能厌苦,亦不能乐求涅槃。因为六识及心法智,皆是虚妄的生灭法,自体尚不可得,焉能厌苦乐求涅槃呢?心法智者,便是第七末那识。 何故六识及心法智,不能厌苦,不能乐求涅槃呢?因为生死涅槃,苦乐报应,皆以如来藏为因。六识及心法智,亦以如来藏为因,其自体尚不可得,焉能作依作因? 六识及心法智,念念生灭,以念念生灭故,所以不能知苦,不能与涅槃为因。六识及心法智,皆系从缘,本无自性,尚不能知苦,焉能为涅槃作因? 唯如来藏,常令诸识,知苦求乐也。 【世尊。如来藏者。无前际不起不灭法。种诸苦得厌苦乐求涅槃。世尊。 如来藏者。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如来藏者。堕身见众生颠倒众生空乱 意众生。非其境界。】 世尊!如来藏者,无前际,不起不灭法,种诸苦,得厌苦,乐求涅槃。 如来藏无前际,有二种意义,一者横遍竖穷,故无前际。二者无始无生,故无前际。故曰是不起不灭法。不起不灭者,常住义也。 由其常住故,乃能种诸苦,厌离诸苦,乐求涅槃。 世尊!如来藏者,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 言如来藏,量等虚空,离诸众相。 如来藏者,堕身见众生,颠倒众生,空乱意众生,非其境界。 身其又名我见,此言凡夫。凡夫执五阴身心为我,不知五阴皆空,故堕身见。若达五阴皆空,则可证法身。 颠倒众生,是言二乘。二乘人不知常乐我净,颠倒执着无常苦无我不净。 空乱意众生。始学大乘之人,多习空观,妨乱真解,名空乱意。此三种人,于如来藏,非其境界。 自性清净,即此如来藏中,法性圆明之体。无始以来性自圆满,虽处染而不垢,虽修治而不净,故曰自性清净。 然染而不染,不染而染。净而不净,不净而净。此法甚深,唯是如来境界。 胜鬘夫人仰推如来,唯佛了知。于是佛便随喜,赞叹胜鬘。 自性清净者,无性也。如经云,诸法自性,以无性为性。以诸法无性,故曰自性清净。以无性故,乃能随缘而成。既是缘成,当知无有自性。所谓无性毕竟空,随缘有染净。是知净性与烦恼,皆无定性。如果净性与烦恼皆有定性者,那么烦恼能染净性,当是净性亦能染烦恼。如果净性能染烦恼,云何称为净性? 故知二者皆无自性,即此毕竟无性,名曰自性清净。此法甚深,唯佛能了。 自性清净,在诸佛即是大圆满觉。在众生时,即谓之佛性,即谓清净因心。故名为自性清净心。 由于自性清净无性,故又名毕竟空,又名一灭谛,又名清净法身,又名如来藏中清净法性。 自性清净,即是实相。但不得说有,不得说无,不得说实,不得说假,不得说性,不得说相。乃至一切不可说,即此不可说,亦复不可说。因为于自性清净中,说有则一切有,说无则一切无,说实则一切实,说假则一切假,说性则一切性,说相则一切相。何以故?因为有是因缘有,无是因缘无,实是因缘实,假是因缘假,性是因缘性,相是因缘相。因缘所生,乃是假现,故不可说有无实假性相。因为因缘法横遍竖穷,尽虚空遍法界无一法不是因缘所现。于是说一即遍一切。若知一即一切,当知一切即一,是谓自性清净心。 【世尊。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此 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不思议如来境界。】 世尊!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 此明五藏,五藏者一义多名。如来藏中法性,即自性清净藏。法界无界,即自性清净藏。法身非身,即自性清净藏。出世间上上藏,即佛藏也。佛藏即自性清净藏。先明自性清净藏之含义,以下讲自性清净藏被烦恼所染,唯佛能知。 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不思议如来境界。 客者非主,尘者不住,此明烦恼虚妄,无有实体。虚妄无体的客尘烦恼,能染自性清净的如来藏。这是不可思议的,唯是如来境界,非余人所能知。 客尘烦恼是讲无明住地烦恼。上烦恼是由无明住地,生起的增上烦恼。 【何以故。剎那善心非烦恼所染。剎那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 何以故下,自作解释自性清净如来藏,为客尘烦恼所染,为何是不思议的。 剎那心是生灭的虚妄的,性属虚妄,则无实体。既无实体,云何能被烦恼所染? 善是因缘善,不善是因缘不善。因缘生法,皆是假现,无有实体。故曰剎那善心,非烦恼所染,剎那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 【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 这是进一步解释,自性清净不被烦恼所染的道理。上面讲过善心不善心,无有实体,不被烦恼所染。今双明烦恼与心,均无实体,故不相触。 心不可得,因缘而现。烦恼不可得,因缘而现。因缘假现,无有实体。故心与烦恼,当缘即空。若论真谛,本性空寂。若论世俗谛,似有即无。所以心与烦恼,萧然无寄。能缘之心既寂,能染之烦恼亦空。如是则空不触空,空不染空。故曰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之法,而能得染心呢?这是胜鬘第一个疑问,下面胜鬘便提出第二个疑问。 【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 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如实知见。】 胜鬘夫人提第二个疑问说,但是事实上有烦恼,亦有烦恼染心。所以自性清净心而有烦恼染者,这是很难了解的。云何空能染空呢? 当知毕竟空中,实无有净,亦无有染。而凡夫迷闷,妄见有净有染。故实是非净而净,净而非净,非染而染,染而非染。 最后胜鬘仰推于佛说,唯佛世尊,实眼实智。 实眼者,赞佛见也。实智者,赞佛知也。 法因佛弘,故曰为法根本。诸佛如来正遍知,故曰为通达法。正法甚深,唯佛所说,故曰正法依。自性清净心有染,唯佛世尊如实知见也。 【胜鬘夫人说是难解之法问于佛时。佛即随喜。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 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 所染亦难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听受。诸余声 闻唯信佛语。】 于是佛随喜赞叹。文义浅显,不须赘讲。 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听受。 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有说是初地以上。有说是八地以上。大法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听受者,闻教奉行也。 至于其余声闻人,唯有仰信佛语而已。真子章第十四 如来真子者,其它经称为佛子。但是这儿的真子,不是泛指而言,经意似乎指能行一乘道者,是谓真子。 吉藏大师引用摄论解释真子。摄论谓如来真子,须具备五个条件。一、信为种子,二、般若为其母,三、三昧为胞胎,四、以忍为乳,五、以佛为父。 信者可以说从佛口生。般若为母者,是从正法生。大悲心,亦可配从法化生。 但是我们亦可不必勉强引用摄论。因摄论总是后世菩萨造的。不如就经论经,比较直捷。此经所说是一乘法,所以信受奉行一乘法,直至究竟佛道者,即是如来真子也。经云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故唯有奉行一佛乘者,是佛真子也。 【若我弟子随信增上者。依明信已随顺法智。而得究竟。随顺法智者观察 施设根意解境界。观察业报。观察阿罗汉眼。观察心自在乐禅乐。观察 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圣自在通。此五种巧便观成就。于我灭后未来世 中。我弟子随信增上依于明信随顺法智。自性清净心。彼为烦恼染污而 得究竟。是究竟者入大乘道因。信如来者。有是大利益。不谤深义。】 若我弟子,随信(经文中漏印),信增上者,依明信已,随顺法治,而得究竟。 有人说随信是十信位,信增上者,十解位。依明信已随顺法智,是初地以上。 有人根据仁王经,谓此是说信忍顺忍二位。仁王经说五忍,五忍者,住行向位为伏忍,初二三地为信忍,四五六地为顺忍,七八九地为无生忍,十地至妙觉为寂灭忍。 总而言之,胜鬘一经,在演一乘教法。无论声闻缘觉菩萨,只要初业不愚一乘教法,便是随信。继续精进,可使信增上。依一乘之明信前进,即可随顺法智。随顺法智者,随顺无生法忍。终至而得究竟无上菩提。 随顺法智者,观察施设根意解境界。 此下分述五种巧便观。五种巧便观,自浅至深。第一观先观根尘识。所谓施设者,是假施设。因为根尘识三者,皆系因缘生法,假现无实,故曰假施设。 根是眼等六根。意解是眼识等六识。境界是色等六尘。于根尘识应如实观察其假施设,本性空寂。 观察业报。 观察业报,即观察因果。因是因缘起,果是因缘有,应如实而观察,唯因果无人。 观察阿罗汉眼(眠)。 经文为阿罗汉眼,有经本为阿罗汉眠,有外国僧人名法智者,谓依梵本应为阿罗汉明。我们且以阿罗汉眠作解。 阿罗汉取有余涅槃,然无明未破,而阿罗汉自以为得究竟涅槃。而无明烦恼未断,眠伏识内,故名阿罗汉眠。应如实观二乘涅槃,犹是幻化,非为一乘真实之道。 观察心自在乐禅乐。 心自在乐者,即心解脱之净果。断尽见思,心得解脱,出烦恼障,得自在乐。禅乐者,得禅定之乐,不被烦恼所侵。应如实观察,心自在乐禅乐,皆因缘生法,非究竟也。 观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圣自在通。 圣自在通者,言慧也。修行人若能断烦恼者为圣,如果不能断烦恼,仅断心心所法者,为凡。断烦恼换句话说,即断见思惑也。圣者既断见思惑,于是其智慧能通解诸法。是三乘圣者所得,故曰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圣自在通。 又可解释三乘人所得神通,为圣自在通。无论三乘智慧,三乘神通,应如实观察,皆非究竟也。 如是五种巧便观,次第完成,可谓我之真子了。 最后佛明如来真子功德利益。于我灭后未来世中。未来世者不简像法末法,只要我之弟子,随信信增上,依于明信随顺法智,于自性清净心被烦恼所染而得究竟。若得究竟,即是入大乘道之因。 是故信如来者。信如来者,即如来真子也。有如是大利益。有何等大利益?即不谤深义也。 不谤深义,即摄受正法。摄受正法大利益,已如前说。胜鬘章第十五 以上诸章在于胜鬘说法,第十五章系胜鬘护法。亦可以说以前诸章是正宗分,今此第十五章,是流通分。 【尔时胜鬘白佛言。更有余大利益。我当承佛威神复说斯义。佛言。更说 。胜鬘白佛言。三种善男子善女人。于甚深义离自毁伤。生大功德入大 乘道。何等为三。谓若善男子善女人。自成就甚深法智。若善男子善女 人。成就随顺法智。若善男子善女人。于诸深法不自了知。仰惟世尊。 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是名善男子善女人仰惟如来。除此诸善男子善女 人已。诸余众生。于诸甚深法坚着妄说违背正法习诸外道腐败种子者。 当以王力及天龙鬼神力而调伏之。】 尔时胜鬘白佛言,更有余大利益,我当承佛威神复说斯义。佛言更(便之误)说。 胜鬘欲起化他行,故复说余益。 胜鬘白佛言,三种善男子善女人,于甚深义,离自毁伤,生大功德,入大乘道。 于甚深义离自毁伤者,不谤深义也。不谤深义,则不种恶因。不种恶因,则不堕恶道,故曰离自毁伤。 有人言离自毁伤,是信忍,在初二三地。生大功德,是顺忍,在四五六地。入大乘道,是无生忍,在七八九地。我们不妨作为参考。 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甚深法智…… 胜鬘此说,是由深至浅。成就甚深法智,是初地究竟。成就随顺法智,是地前解行位。于诸深法不自了知,是解行以前,随信信增上人。 仰惟(推字之误)世尊。下文仰「惟」如来亦同。 除这三种善男子善女人外,其余诸众生,于诸深法不知不解,却坚持执着其虚妄邪说。违背正法,习诸外道,腐败种子者。当以王力,及天龙鬼神等强力而调伏之。 【尔时胜鬘与诸眷属顶礼佛足。佛言。善哉善哉。胜鬘。于甚深法方便守 护。降伏非法善得其宜。汝已亲近百千亿佛能说此义。】 尔时胜鬘与诸眷属,顶礼佛足。 法会将届圆满,胜鬘与诸眷属,顶礼于佛。 佛言善哉善哉…… 世尊叹勉胜鬘,令其护持正法,降伏非法。汝已亲近百千亿佛,能说此义者,谓胜鬘久种善根能说此义也。 【尔时世尊。于胜光明普照大众。身升虚空高七多罗树。足步虚空还舍卫 国。时胜鬘夫人与诸眷属。合掌向佛观无厌足。目不暂舍。过眼境已踊 跃欢喜。各各称叹如来功德。具足念佛还入城中。向友称王称叹大乘。 城中女人七岁已上。化以大乘。友称大王。亦以大乘化诸男子七岁以上 。举国人民皆向大乘。】 尔时世尊放胜光明…… 法会圆满,佛放光现瑞。 初说法时,佛从空而来。今说经毕,复从空而去。从空而来者,表空生诸法。从空而去者,表诸法性空。 多罗树,据说乃椰树类,高可七丈。七多罗树,约四十九丈。 时胜鬘夫人与诸眷属,合掌向佛…… 胜鬘送佛已,各各称叹于佛。合掌向佛,是身业恭敬,各各称叹如来功德,是口业恭敬。具足念佛,是意业恭敬。 还入城中,向友称王称叹大乘…… 胜鬘送佛毕,还入城中,向友称叹,向王称叹大乘功德。化城中七岁以上女人,皆向大乘。胜鬘化女,王化七岁以上男子,皆向大乘。 西域人成熟期早,七岁可作沙弥。 【尔时世尊入祇桓林。告长老阿难。及念天帝释。应时帝释与诸眷属。忽 然而至住于佛前尔时世尊向天帝释及长老阿难。广说此经。说已告帝释 言。汝当受持读诵此经。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于恒沙劫修菩提行。 行六波罗蜜。若复善男子善女人。听受读诵乃至执持经卷。福多于彼。 何况广为人说。是故憍尸迦。当读诵此经为三十三天分别广说。复告阿 难。汝亦受持读诵。为四众广说。】 尔时世尊入祇桓林…… 佛付嘱天帝释,令流传经法于天上。付嘱阿难,令流传经法于人间。佛念天帝释,天帝释即知,故应念而至。佛复为天帝释及阿难,重说此经,令受持读诵。 憍尸迦,是天帝释别称。于过去世,波罗奈国有婆罗门名憍尸迦。与同道三十三人,同修福业。命终后憍尸迦生为天主,余三十二人,同生忉利天以为辅臣。佛知此事,故直呼天帝释为憍尸迦。 善男子善女人,于恒沙劫修菩提行,行六波罗蜜…… 此下是校量功德。菩提行有六种,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种波罗蜜。恒河沙劫行六度之功德,若与此经相较,受持读诵此经,乃至执持经卷的功德,福多于彼。何况为人广说?其福当更殊胜。 【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斯经。云何奉持。佛告帝释。此经成就 无量无边功德。一切声闻缘觉。不能究竟观察知见。憍尸迦。当知此经 甚深微妙大功德聚。今当为汝略说其名。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时天帝释 及长老阿难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言。此经叹如来真实第一 义功德。如是受持。不思议大受。如是受持。一切愿摄大愿。如是受持 。说不思议摄受正法。如是受持。说入一乘。如是受持。说无边圣谛。 如是受持。说如来藏。如是受持。说法身。如是受持。说空义隐覆真实 。如是受持。说一谛。如是受持。说常住安隐一依。如是受持。说颠倒 真实。如是受持。说自性清净心隐覆。如是受持。说如来真子。如是受 持。说胜鬘夫人师子吼。如是受持。】 天帝释请问于佛,此经是何名字,当云何奉持。经法本无名字,以第一义中,无有名相故。所以于第一义中,无有受持奉行,无有不受持奉行。若欲经法益世,当以世谛。众生以世谛故,方能信受奉持。所以天帝释,问佛经名。 于是佛说出十五个经名。这十五个经名,我们已分别于十五章中解释过。大家看经文就可明白,不须要多作解释。 【复次憍尸迦。此经所说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入一乘道。憍尸迦。今以此 说胜鬘夫人师子吼经。付嘱于汝。乃至法住受持读诵。广分别说。帝释 白佛言。善哉世尊。顶受尊教。时天帝释长老阿难及诸大会天人阿修罗 干闼婆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复次憍尸迦!此经所说,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入一乘道。 因为此经入一乘道,所以决定了义。以决定了义故,能断一切疑。 憍尸迦!今以此说胜鬘夫人师子吼经付嘱于汝,乃至法住,受持读诵,广分别说。 释迦牟尼佛法住于世,正法住世千年,像法住世千年,末法位世万年。若依无量寿经,佛法没后,无量寿经犹多住世百年。 于是帝释顶受奉行。时天帝释长老阿难,及诸大会,天人阿修罗干闼婆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弟子慧修敬记)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终 后记 整理完了这篇讲记,不觉长长吐出一口气来。此经甚深,不可思议。尤其言约义隐,益发令人莫测涯底。 自忖根钝智劣,实不足讲解是经。只因慕法情痴,故不揣庸愚,勉力为之。若有错误,敬待来贤。 吉藏大师曾言,自来经家注疏,多系猜佛意旨。 古德尚且如此,何况我愚痴凡夫?是以不敢称讲经,权且领众虔诚诵经而已。 诵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 扩展阅读: 智谕法师佛教文集 智谕法师佛学讲座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