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智中法师:止观禅修之九住心2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智中法师:止观禅修之九住心2

止观禅修之九住心2

九住心(从初学的摄心到成就正定的修习过程)欲界定由「开始」降伏你的散乱心,到最后,无散乱转,有九个次第?
 

┌─a 安住所缘的过程 ┬─ 1、内住 ────┐

│ │ 2、续住(等住) ┴─ 力励运转作意

│ │ 3、安住 ──┐

(一)┤ └─ 4、近住 │

│ b 降伏烦恼的过程┬─ 5、调顺 ├─── 有间缺运转作意

│ │ 6、寂静 │

│ └─ 7、最极寂静 ┘

│ ┌─ 8、专住一趣 ──── 无间缺运转作意

└───────── └─ 9、等持 ────── 无功用运转作意
 

(二)九住心之定义(《瑜伽师地论》卷30,大正30,450c18-451b8)

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云何内住。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系在于内令不散乱。此则最初系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

云何等住。谓即最初所系缚心。其性麤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

云何安住。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由失念于外散乱。复还摄录安置内境。故名安住。

云何近住。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故名近住。

云何调顺。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及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调顺。

云何寂静。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故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静。

云何名为最极寂静。谓失念故即彼二种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是故名为最极寂静。

云何名为专注一趣。谓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三摩地相续而住。是故名为专注一趣。

云何等持。谓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故名等持。

 

当知此中由六种力。方能成办九种心住。一听闻力。二思惟力。三忆念力。四正知力。五精进力。六串习力。初由听闻思惟二力。数闻数思增上力故。最初令心于内境住。及即于此相续方便澄净方便等遍安住。

如是于内系缚心已。由忆念力数数作意。摄录其心令不散乱安住近住。

从此已后由正知力调息其心。于其诸相诸恶寻思诸随烦恼不令流散调顺寂静。

由精进力设彼二种暂现行时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由串习力等持成满。

即于如是九种心住。当知复有四种作意。一力励运转作意。二有间缺运转作意。三无间缺运转作意。四无功用运转作意。

于内住等住中。有力励运转作意。

于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中。有有间缺运转作意。

于专注一趣中。有无间缺运转作意。

于等持中。有无功用运转作意。

-------------------------------------------------

[1]《瑜伽师地论略纂》卷8:「此中意以能除染故,得极安稳,成辨之道适悦自体而与相应,故名无罪。」(大正43,118c9-10)

[2]《披寻记》(二)页1005:「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者:若心不能安住平等舍位,名未等住;若于所缘不能遍摄令住,名未遍住。」

[3]《披寻记》(二)页1005:「谓由无间殷重加行,令心相续住一所缘,是名相续方便。止息诸恶寻思及随烦恼,由是因缘令心清净,是名澄净方便。」

[4] 挫〔ㄗㄨㄛˋ〕:捏起,提起。《老子》:“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汉语大辞典》卷6,页618)

[5]【折挫】亦作“折剉。亦作“折锉。1.挫折;挫败;挫伤。(《汉语大辞典》卷6,页374)

[6] 惑=戒【宋】【元】【明】(大正30,451d,n.3)。

[7]《披寻记》(二)页1007:「思择诸事及彼自相,是名思择尽所有性。」

[8]《披寻记》(二)页1008:「思择诸法一切共相,及品、时、理,是名思择如所有性。」

[9]《披寻记》(二)页1008:「云何名为唯随相行毘钵舍那等者:此显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是故名为唯随相行。」

[10] 详阅《瑜伽师地论》卷25 (大正30,419a-419c)。

[11]《瑜伽师地论略纂》卷8:「云: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等者:如所作性故,还成立声无常,此为成立法性;如业药草呪术,是难思法性;谓法尔种子三乘差别性,名安住法性。」(大正43,119a18-22) 另参见:《披寻记》(二)页1009。
 

 
 
 
前五篇文章

德宝法师:佛教禅修直解 第五章 禅修的实践

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 私记缘起

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 第一章 幼年时代的梦境

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 第二章 求学时代的暗示

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 第三章 死而复生的悲剧

 

后五篇文章

智中法师:止观禅修之九住心1

智中法师:止观禅修之九住心1

智中法师:止观禅修之经行

智中法师:止观禅修之经行

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 影尘回忆录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