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八讲 看破红尘应见性 |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八讲 看破红尘应见性
修忍四方便 了知异生与佛子,嗔恚过失忍功德, 永断不忍常修习,圣者所赞诸安忍。 嗔心有使色不美、引种种非善、智慧被夺、速堕恶趣四种过失。反之,忍辱则招致种种功德:能感妙色、为善士所喜、善巧是理非理事、生人天善道、所造众罪当尽。所以,了解到这些,应当观修忍辱。 观修忍辱,最为严峻的考验是能否过“当面关”。佛也说:忍辱绝不是在降伏了怨敌之后才去修的,一定是在怨敌当前时来修。 如何观修呢?(“观修”,用思想去修,用考虑去修。) 佛经中提出了四种方式: 一、念众生苦。即使再强大的敌人,也还是众生,也有死亡的时候,他们也在时时遭受人生无常的痛苦。 二、念众生愚。要考虑到,他人是因为愚痴才有错误的行为,我们不应较真儿,不应对其愚痴行为反生嗔恨。 三、念众生根性有差别。虽然自己现在有学佛的机会,善根在逐渐萌发,但并非人人都知道忍辱的重要性,并非人人都知道调治心态能使生命平安吉祥。这种根性的差别也是要忍耐的原因。 四、念众生的幻化性。他们是如幻与不真实的。即使看起来似乎是真实的,但佛说过:他们是不真实的。应按照佛经所说的方式进行思维,万万不能根据表面的现见而进行下一步行为。 比如现见到他在骂我,人现行的思维就容易想成:“他骂我是对还是错?”结果一想,觉得他骂我是错的。“那我该不该对治他?”想一想,该!行动,出手……嗔恨的过程就完成了。不能这样,因为你的眼睛在欺骗你。 所以,“幻化”、“如梦如幻”的观念,要经常提起。中观学习结束后,在心中,最终留下的一个烙印是什么?是“如梦如幻观”。在生命中,这是最现实、最直接、最能发生效力、也最好用的修行模式。这并不是盘起腿,或到深山才能修,它可以应用于任何处境。无论做事还是与人交往,“如梦如幻观”是要经常应用的。 对“如梦如幻观”,现在只是从理论上进行了解,等学到第六地,才能逐步学真正的修法。现在,知道“如梦如幻观”的重要性就可以。 忍辱方使真变幻 烦恼障与所知障的种子,到此逐渐被清理。根并没有被刨掉,但是到此,二障种子不会再增加,因为对付它们的根本力量是忍辱。 忍辱是解决烦恼障与烦恼障习气种子最厉害的“金刚宝剑”,能使外境所有“真实的现象”变得如幻如化。以前,睁眼一看,感觉世界很真实、对比度很高:春天到了,百花齐放,红色很饱和,蓝色很亮眼,白色很干净,绿色很新鲜……但到达第三地时会发现:春天的百花齐放,冬天的晴空白雪,都是梦。 登入三地后,会真切地知道:修行忍辱有其特殊意义,它将我们对物质现象的基本构架彻底清除与幻解。到这里,世界观该变了。 之前没认真讨论过“世界观”的问题,到此就要讨论了。既然要讨论,对“世界”的了解是由“人”完成的,世界观变了,人生观能不随之改变吗?世界观、人生观都变了,价值观还能照旧吗?不可能。所以颂词云: 纵回等觉大菩提,可得三轮仍世间, 佛说若彼无所得,即是出世波罗蜜。 忍者、所忍对象、忍的过程,若有三者的形象,纵然回向于无上菩提,也仍是世间的;若无三者形象,便是出世的,属于出世波罗蜜,即《金刚经》说的“忍辱波罗蜜”。在《金刚经》中,三地菩萨修到忍辱波罗蜜的圆满地位。 此地佛子得禅通,及能遍尽诸贪嗔, 彼亦常时能摧坏,世人所有诸贪欲。 看到别人贪欲很重,心中就起火,不只贪,而且手段还很拙劣,便想出手刺激让他收了贪心。真这样做的话,只能说明态度鲜明,但是解决不了他贪心的问题。 真正能解决世人贪心的是什么人?是能忍辱的修行人。 能忍辱的人,才能从根本上让众生心底的贪欲断根。这是反向作用。平常认为:他被打、被惩罚了,贪心便会退。脾气大的可能会说:“你贪吧,我给你一耳光!”但贪心不会因被打而草断根除。 只有忍辱的人才能让他人贪心退失。此处讲得很清楚:因为忍烧毁了所知的柴薪,清理了众生的形象执著,这种力量能渗透到任何角落,使外境众生的心地被三地菩萨的加持力清理干净。也就是说,你能空掉他,便能改变他。 颂词说三地菩萨除忍辱的功德外,还能获得很多其他功德,比如获得世间最为尊胜的禅定、神通;不但能灭尽自己贪、嗔等烦恼种子,还能常时摧坏众生心目中的贪欲,等等。 不证空性假神通 获得神通的重要条件是什么?证悟般若空性。 比如说一堵墙,当你认为墙真实存在时,对你来说它就是“障碍”,你无法穿越它,也无法改变它。如果在你心目中,境界已转,它已不是一堵墙,只是墙的影子,是幻化的,你就可以穿过墙走到那边。这是对“神通”的解释。 怎样才能有神通?通达中观见的人才能有神通。 曾听说:“我们村请神的巫婆有神通啊!”有没有神通,连她自己都弄不清楚——被一个妖精占住就变成妖精了——自己都管不住,如何能通达空性?这种“神通”毫无意义,也不可能有。 又有人说:“某某气功大师也有神通。他说我头起包,我头上真起包。”这也不是神通,而是心理诱导。通过心理诱导结合深层精神控制,人的形体能被部分异化。物质能被异化,这不稀奇。物质可以被人的心部分支配,行、住、坐、卧便是最大的异化。外境本是心造,当人的心理被诱导与加以控制时,会沿他的思路,对物质产生异化作用。其实,作用的根本能力来源于自心。 在一些练气功的场合,人的手指变长、闻到香、看到光,其实都是心理诱导的临时性产物,与证悟空性毫无关系。唯独获得中观正见的证悟,“神通”才有可能。因为神通有前提条件:要将障碍性的物质理解为“如幻”,这种物质才能被超越。 当然,大家不能学到这点知识,就到处拿它检验人:“你有神通吗?你是学中观的,你来穿墙?”不能这样。大家都是初学,互相都要高抬贵手。但原理一定要知道。 到现在为止,真还很少遇到证悟中观正见的人。很多人说“某某有神通”、“某某是大师”,但从其思想结构、行为结构等处观察,这些人都还差得远,根本不可能。证悟中观正见,要有一个理性的成果才有可能。一旦证悟,最先知道的是以往的世界不复出现了。人有这种“胆识”,还用“卖神通”?(当然对于僧团来说,佛陀早有限制。) 忍分三类: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忍辱功夫逐渐深入,会经历佛经中所说的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三个阶段。 “生忍”是什么意思?“生忍”又叫“众生忍”,在众生的加害中忍受,也可以说是“硬忍”。如果别人欺负你,使劲儿憋着,有火也不发出来,这是“生忍”。 “法忍”,如月称论师前面所说,看到种种事相如水面上的月影,如幻如化地晃荡。看到“如幻”,烦恼便没有那么重,或者说没有烦恼。 “无生法忍”是大悲心的境界,众生即是自体。对自体给自己造成的伤害会起嗔心吗?不会起嗔心,会谅解。看到可恶的人,一巴掌扇过去,结果别人一低头,巴掌扇回到自己脸上。这时会起嗔心吗?不会。自己揍自己不生气,就是这个道理。 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发现众生即是自体时,他人对你的伤害、对你的嗔恨,都伤害不了你。那时便发现世界是“唯自心所造”——不仅是唯自心所造,它是自心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的伤害都是自己伤自己,痛在自己心里。嗔心就没了。 若说:“伤别人痛在自己心里,凡夫也会啊!比如儿子摔一下,妈妈心里就疼;丈夫摔一下,妻子心里就疼。” 这与直接的证悟有别。但人心确实有这种能力,当执著真有力量时,相互的效应会产生。这是心理引导后产生的相关作用。 如是施等三种法,善逝多为在家说, 彼等亦即福资粮,复是诸佛色身因。 前面已讲过这首颂词的大意。此处总结前三地布施、持戒、忍辱三种修法,这些“法”,佛多数为在家众宣说。这些福德资粮,也是诸佛报、化两种色身之因。 发光佛子安住日,先除自身诸冥暗, 复欲摧灭众生暗,此地极利而不嗔。 第三地像初升太阳的光,颇为锐利,能将众生的烦恼照得清清楚楚。但它不伤人,不像中午的太阳,烤得人头上破皮或脸上发黑。虽有光明,能将众生烦恼照亮,但它不嗔;虽然“极利”,但对人没有危险。 三地菩萨能产生很大的作用,能除灭众生心地的冥暗。这很关键,因为忍辱影响到三地菩萨的依报。“正报”是自身的,与有烦恼没烦恼相关;“依报”是所处的环境。三地菩萨所感外境中的众生,嗔心已经很少,也几乎没有贪心。三地菩萨便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无论当生还是转世,环境都会变。 三地的大结构暂时说到此。 凡夫、声缘、菩萨的世界起源观 我们已了解:进入三地的菩萨,逐渐在转换缘起世界的框架,逐渐改变对世界的理解。缘起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用表格说明。 表8-1 三种世界起源观对照表
“邪见道路无边际”,暂时的缘起(或者说暂时的世界观),要有所学习,否则不知该立什么! 前面课程中提到,月称论师将世间分成两部分:一是暂时世俗谛,一是究竟世俗谛。 究竟的世俗谛是佛菩萨现量的世界,是清净的,凡夫暂时见不到。所以,要安立暂时的世俗谛。 佛经中有个名词,称作“安立”,安顿一个,从无到有设置一个。以前没有,现通过安立,让自己完全没有疑惑,树立清楚的对世界的信念。在学佛的过程中,对世俗的理解,需要一点一点建立。 月称论师说,凡夫对世俗的理解是不成熟的,或者说错误很多。对世间的理解,有猴子变人论,还有海洋生物变人论,但这些都不足以成为一名修行人所要依止的世界起源论。依《入中论》,要安立的世界起源论的世俗真理,应该是什么?用上面的表格来理解。 世界上有三种人:凡夫、菩萨、罗汉。对于还在凡夫层次的人,很适合了解这个观念,很适合“安立”一套世俗缘起的概念,了解世界的生起过程。 菩萨、罗汉、凡夫,不共性:各有世界起源观。共性:无自体故不自知。 这三者有一个不共性,他们有各自的世界起源观:凡夫有凡夫的一套,罗汉有罗汉的一套,菩萨有菩萨的一套。区别在何处?他们都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在成、住、坏、空,成、住、坏、空……循环往复,但凡夫的成、住、坏、空比菩萨、罗汉重,菩萨比罗汉、凡夫轻,或说没有成坏过程(但对佛而言是有,“微细有”也算“有”)。 在凡夫时,前一个与后一个成、住、坏、空之间有间隔;一个阶段完了,后面的一个阶段又开始。《地藏经》云: 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辗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 世界有成、住、坏、空的循环过程,而且中间有间隔。 声缘罗汉对成、住、坏、空很淡化,对四大种的理解已经炉火纯青。如何理解呢?即便有成、住、坏、空,此过程中任何物质单位里都有地、火、水、风四种根本元素存在,这边坏了移到那边,那边坏了移到这边,基本元素还是相同的。所以转来转去,都是四种元素在拼凑。就像化学家在显微镜下,看到物质元素互相转化,心中不会以为奇怪:都是类似的物质,只是互相换替原子、分子结构,便成为另一种物质。 罗汉眼中的世界变化并不大,在他们心目中,“无常”已比较淡,比较轻微。 不过,从根本上说,菩萨、罗汉、凡夫的不共性所造成各异的世界起源观,皆由各自所知障习性深浅不同而成立,但佛陀曾经晓喻众生,所知障习性的深浅,如云如翳,只是虚幻呈现的不同障碍罢了,在本然如来藏的心性海洋中,所知障的习性没有干扰功能。菩萨、罗汉、凡夫三类有情,在这里有共同的特性,于无自体的清净佛性毫无染污,且菩萨、罗汉、凡夫三类有情的佛性毫无差异,彼此相同,以空性为自体故,没有能自知的实体,这是彼此间的共性。共性之间相同。 菩萨:执缘起性空,现量通达一切法空,上知佛境,下不见凡夫、罗汉之实物及四大种,澈见四种性本质,指导罗汉。 在六地之前的菩萨眼中,成、住、坏、空的过程基本没有断的界限,基本是延续的。他们执著的对象是“缘起性空”。因未彻底了达缘起性空,故有微细习气的生灭无常。六地及以后的菩萨能现量通达一切法本是空性,即使有因果的轮回,因、果本身也没有实体,只是一种规律的延续,是一些没有自体的概念在延续。对他们来说,没有太明显的灭去过程,也没有太明显的生起过程。 向上,菩萨对佛的境界已了解了;向下,对凡夫与罗汉的情况也能了解,但所见不同。菩萨能了解,罗汉停留在对于地、火、水、风的理解中,但地、火、水、风的理解不能成为菩萨的对境。菩萨从罗汉阶段出来后,便永远不可能再回到罗汉的境界中。 菩萨对成、住、坏、空的心理感受与理解,其实与没有成、住、坏、空是基本一样的:即使菩萨在此过程中有来去,也没有“来去”的形象可得;他有转生与受生、有生与死,是因为众生知道他有生死,菩萨自己的感受中没有生死。 菩萨的前生、中阴身、后生全都连贯起来,相续都连贯在一起。而且不被动,不会被强迫离开或接受某一肉身,可以完全自主。在此情况下,成、住、坏、空连续成为一条线,没有中断。 对四大种性,菩萨也可以看到,但他看到的是其本质。菩萨的现见有一个关键作用:可以指导阿罗汉。 罗汉:执四种性,以现见定有无,向上不见菩萨境,向下不见凡夫境,极宏观极微观故,定指导凡境。 阿罗汉的现见,执著地、火、水、风四大种性,以现见来确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有还是无。他们经常对凡夫说:“外境的这些事物都是假的,你们不要去执著。” 阿罗汉向上见不到菩萨的境界,向下也见不到凡夫的境界。凡夫看到的五光十色的现象,阿罗汉已经从中出来,他知道凡夫是这种状态,但自己受用的不是它,而是高了一个级别。 见到任何物质都是地、火、水、风时,阿罗汉的所见可以达到极其宏观的境地。宏观到什么程度?所有的事物,哪怕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地球,也只是地、火、水、风。因为所见极其宏观与极其微观的原因,阿罗汉可以指导凡夫的境界,指导其向上的修行。 三重境不真,执一为实是邪见 三种人三重境界,如六道众生看一杯水有六重境界。六重境界不同,只说明水性体空,不是水性体实。 民国时期,守培法师以清辨论师为宗师,以湿性可示冰、水、汽三态,安立三乘人三重境界互不交涉。但同时却由三境隔绝,认定三重外境实有。此举即是太过。他以凡夫及二乘外境皆实故,二选其一为胜义谛对境,说凡人所对境俱是凡夫错执,据此强烈反对新兴科学的研究成果。其实,罗汉的外境又何来“永恒”之理?立化城为外境,为使愿力不坚的人有个歇脚处而已。 凡夫:执现象实物,现见则有,不现见则无,向上永不见罗汉及菩萨境。 对形式的执著是凡夫的精神食粮。凡夫天天有三餐,但心理的粮食,便是各种形式之间的不断转换与收获,收获后精神上就吃饱了,不生烦恼了。如果长时间没有精神食粮,人的精神便会产生各种变异。比如有些特殊囚犯,读不到报纸、看不到资讯、得不到关怀与思想方面的启迪,便有可能出现精神分裂。人就是如此,身要吃,心也要吃。 如果停留在凡夫阶段,向上便见不到阿罗汉与菩萨的境界。 对世界的起源,三乘人各有确定的理解:凡夫有凡夫的理解,罗汉有罗汉的理解,菩萨有菩萨的理解。 就凡夫而言,认为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太阳系围绕银河系转……星球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确定。美国在地球的那面,我们在地球的这面……这些也可以确定。 但若回到阿罗汉层面,依能见地、水、火、风的眼光,所见到的世界是什么样?是佛经中所说的:中间是须弥山,外面有四大部洲、七重香水海,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佛经中常说的这些境界,便是阿罗汉的所见。不观察的大境界是须弥四洲,一观察处处是四大。 为什么佛经中一再强调,阿罗汉的境界是世界的真理,说世界起源于这重境界?原因在于:阿罗汉的境界可以指导凡夫的境界,而凡夫境是一个不确定的境界,其中没有任何可以确定的元素。但又不能让凡夫“放却前枝,不与后枝”,故立“化城境”,将其作为凡夫的“增上生”。 在凡夫的真理范畴,原始社会的真理是什么呢?打雷时,“哎哟!天神要来了,赶紧提着猪头去供养啊!”图腾信仰、各种祭祀都去做。但凡夫的邪见是无边际的,各民族文化中有不同的信仰。 所以,凡夫见地中不确定的世界缘起观,受到佛陀的否定。现在人类可以登月,还拍了照片回来,但即便如此,所见仍不能确定为世界的缘起观。为什么?因为还没有见到现象界根本元素的四大种性。只有具备四大种性这种更深邃、更宏观的所见之后,得到的境界才能作为修行人的世界观。 因此,佛经中一再强调:这个世界有很多重天,我们现在处于南赡部洲,北俱庐洲的人是不修行的,他们过分享乐。三十三天以下,六道众生杂居,以上是更高层的天,天的最顶层是释迦牟尼佛真正成佛的位置,然后他才到人间应化。三十三天之上,有一重天称作“兜率陀天”,弥勒菩萨正在那修行,即将成佛。 这是现在学佛人应该确定的世界观。因为菩萨的世界观必然要跨越此阶段之后才能达到,所以阿罗汉的世界观有“增上生”价值,是确定的,有意义的。 在修行过程中,不能确定凡夫的世界观。它会让众生永远做凡夫,所以不能给予确定。为什么不能作为引导方向,让人觉悟呢?因为凡夫的道路是“邪见无边际”,随着观察手段的深入,凡夫的世界观会永远变下去,所以凡夫的境界不足以作为修行的世界观。应当确定阿罗汉的世界观。 一杯水的世界 1. 凡夫有实体成、住、坏、空之世界起源观,实则只著于当前,实体现象之久远前、久远后、无尽上方、无尽下方均皆迷茫。 久远之前与久远之后的实体现象,或无尽的上与无止境的下的实体现象,对凡夫来说都是迷茫的,根本无法了解。所以,有指导意义、能产生增上生与决定胜的,是阿罗汉这重世界观。 增上生与决定胜是什么?二者正是《入中论》的根本原则:学习任何一个理论,都要让功德上升;学习任何一个理论,都要指向决定性的果位。这才是要进取的。 无边际的邪见,要不要讨论?不要讨论,因为没有边际。有人说:“佛法要与时俱进呐!”如果不证果,与时俱进有什么用?没有解脱,带着烦恼无止境地同化,有什么意义?让学佛人讨论如何登月、如何经营管理、如何克隆绵羊,只关注会不会做,不关注该不该做,究竟有什么意义?于道无益的讨论,都没有意义。如果不能产生增上生与决定胜,月称论师要求不必讨论过多。 应当确定的世界起源论要从何处入手?从须弥四洲观入手。因为它有真正实际的指导意义。千万不能依据人类可以登月,就认为“须弥山边日月双旋”的境界是非理、没有意义的。如果宇航员懂得中观,即便住在月球,也得靠须弥四洲的所缘境界获得定境。当然,我们也不能用“须弥四洲观”反对当代物理学界公认的宇宙星系现象界,用“圣人境”破“凡夫境”,那是“锤子打破瓶子求空性”,当然是愚蠢的。 很多人喜欢看《水知道答案》这本书,其实,水知道的“道”,让水知道了又有何益?况且水所知的还未必是“道”。只有让人也知道“道”了,“道”成了你的,水的“道”才有用,这点千万不要弄颠倒! 2. 如凡夫、二乘人、菩萨面对杯水,虽各执己见,无法跨越,而上层见于下层见具指导意义,更圆满广大故。故“圆满广大”,为下下向上上趋入的决定语。顺“增上生”及“决定胜”故,是本论主旨。 这里是一杯水,凡夫、二乘人、菩萨对这杯水看法不同。他们会各执己见,彼此的境界无法互相取代,但“上上”可间接知道“下下”看到了什么。能知道下一层看到什么,就能具备指导意义。“具备指导意义”意味着,他的知见对下面有提升作用,能产生增上生与决定胜。这样的知见便可以交流,不能产生的不必交流。在此种情况下,增上生与决定胜始终都有一个大方向——解脱。阿罗汉对极其宏观与微观的世界都能把握,凡夫不可以,凡夫四处都是迷茫。 为什么阿罗汉能指导凡夫?因为他们的知见有一个特性:极其圆满、极其广大。他们理解的空性,比凡夫圆满广大;他们理解的环境,比凡夫圆满广大;他们理解的人生,比凡夫圆满广大。 “圆满广大”便代表增上生与决定胜,所以,更圆满、更广大的世界观便成为要学的“法”,是我们的“应当学”。“圆满广大”成为下下向上上趣入的决定语,因为顺应了增上生与决定胜,它是《入中论》的主旨,是《入中论》的主题线索,学习这种“圆满广大”的知见颇有好处。 3. 故凡夫的世界起源观,应以二乘人的“不执实物,知四种性,不执假相,见广大长久缘起”,具广大长久之指导意义故,可以立为暂时世俗谛,此为世间公认可靠之世界起源观。 一个凡夫,应当以二乘人不执著实物、知道四种性、不执著假相、广大长久的这样一种常识,作为应该趣向的世界观、一个正见的知识。虽非绝对真理,但具备广大与长久的指导意义后,可立为暂时的经过观察的世俗谛。当然,这尚在暂时世俗谛的观察范畴之内,若论究竟世俗谛,“五浊庄严超胜净土”,此秘密佛陀未在一般经典中述说过。 “谛”是真理,是证果之前的真理,要据此确定世界的结构。为什么称作“安立”?未安立之前,我们像一张白纸,不能确定外部世界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也不知道心理结构是怎样的,因此按照月称论师的安排,先确定外部世界的结构。确定这种理解后,在日常生活中,“稍经观察”即是此境,这便成为公认可靠的世界缘起观。这个确定对修行有重大意义。 4. 虽各有所见不同,而若不立暂时起源观,则属“前枝已放,后枝未握”。虽不必与世间争,但可暂许起源观。 虽然三乘人所见各有不同,但若不能建立暂时“谛”的世界起源观,凡夫会有一个问题:“前枝已放,后枝未握”。学佛人对世间的科学不再信任,知道他们提出的“猴子变人”等理论有问题,不是时间观念太狭隘,便是观察手段太有限。 既然“前枝已放,后枝未握”,还没有确立一套能信任的世界起源论,此时应按照月称论师的方法,确立暂时的世俗谛。但确定时要给自己埋下伏笔:这也是暂时的,等证果时也得放弃。证果之前,应相信它最可靠。所以,现在大胆学习,大胆地依此来树立就可以,这种做法称为“安立”:安放一个道理到心中。 因此,不观察时,一切随许世俗,世人怎么说我们也怎么说;稍经观察,外境即为须弥四洲。暂时世俗谛中,有此“稍经观察”及“不观察境”。 邪见道路无边际故,暂时起源观应如是学。 虽许起源观,而究竟实相应当向上学,有“增上生”及“决定胜”故。 古来无边际的邪见道路,衍生出现代社会复杂的颠倒见。但是,这些暂时的世界缘起观都是应当学的。虽然承认这套暂时世俗谛中的起源观,而究竟实相应当向上一步来理解,因为应向上来取增上生与决定胜的意义。 图 8-1 同一处,所见差别对照图
佛经中讲得很清楚,同样一杯水,地狱众生见到的是铁汁,饿鬼见到的是脓血,旁生见到的是空气(比如对鱼类来说,水是它的空气、房子)或者是其他(很多旁生与人共住,见到的水与人见到的差不多),阿修罗见到的是玉液,天人见到的是甘露,阿罗汉见到的是地、火、水、风四种元素,菩萨见到的是报身佛境界,即是佛的他受用身所对境,所见的是无边的清净佛刹土,这不同于佛的法身自受用境,佛的法身自受用境所见是无尽法界的大光明。 同一杯水,为什么所见不同? 如果这杯水确实只是一种物质的特性,是真实不变的存在,所见能否不同呢?不可能不同。试想:如果水是一种确定的物质特性,众生所见便都应是这种物质特性,最多是颜色不同而已,水的本性不能变。 但在他们的世界中,都认为自己的所见是真理:“我见的确实就是它。”这只能反推出:这杯水实际无自体,它是无实体的。之所以对这杯水有各自特性的理解,是因为众生对于水有不同的因缘,所以投影到杯中的念头产生的回应,便是“这是脓血”、“这是甘露”……这些都是众生心中的影像。 在六道轮回中,各人的世界中,为什么有众生在地狱中?因为心给自己安了一个地狱,所以必须要下去享受这种果报,这便是“不实而不爽”的业力关系。这种关系,通过这一杯水就知道了。人、畜生或天人,这些生命到任何地方,都会将内心中业力关系的框架向环境应用。有人说环境能改变人,事实是人时时都在改变环境,因为世界是以心为主与心同时被投映出来的,心到哪里,哪里就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 佛教之世界起源论 了解完这番“大道理”,大家会知道:《地藏经》所说的世界成、住、坏、空的过程,便是这个世界的缘起,是应该树立的缘起观。《起世经》中详述了世界起源观,只要依此来确立一个大致的缘起观就可以,无须特别深化。 首先是世界已经被毁灭过一遍,然后又初成。《地藏经》中叙述星球与星球之间互相生灭的过程很简短,但《起世经》将地球的形成过程说得很清楚。 确切地说,它不是一个圆的星球,而是上下突出的平面。上面耸立着须弥山,须弥山外是香水海,香水海外有七重金山,七重金山被香水海隔开,七重金山的山高从内到外依次递减。 第七重金山外是咸水海,海中有四大部洲,东边是胜神洲,西边是牛货洲,北边是俱卢洲,南边是阎浮提洲,又有三千中洲、无数小洲,散在咸水海中,这些大、中、小洲便是一切众生的所在之处。咸水海之外是铁围山,是世界的外围,铁围山之外是太虚空,太虚空内另有《地藏经》中所说的“他方世界”。 须弥山的半山腰有日月宫殿,照耀着人间。宫殿之外有七重墙壁、七重栏楯、七重多罗行树,都由七宝组成。 日宫殿由天金构成。“天金”是火之精华,清净光明。日宫殿位于空中,有五种风(持风、住风、随顺转、波罗诃迦、将行)吹着日宫殿使之不下坠,并不断前行。日宫殿具足千光,五百光发自日宫殿侧部,五百光发自日宫殿下部,千光照着四大部洲。 日宫殿每六个月转换一次移动方向,前六月向北移动,后六月向南移动,日宫殿南北移动的路线称为“日道”。当日宫殿向北移动到北极时,日光直射须弥山上各洲大陆,大陆温度升高,就形成了夏天,接着日宫殿转而向南移动。当日宫殿向南移动到南极时,日光直射大洋,斜照须弥山上各洲大陆,大陆温度降低,就形成了冬天,之后日宫殿又向北移动。日宫殿如此沿着日道向南向北移动,周而复始。日宫殿南北移动的一个周期是十二个月。 须弥山王并不随着日宫殿而移动,是旋转而动,须弥山所在的位置不变。须弥山王所面向日宫殿的方向形成白天,背向日宫殿的方向形成黑夜。由于日道越往北越高,越往北越早被日宫殿的光照射,因此夏天时昼长夜短。反之冬天时昼短夜长。春、秋两季时昼夜持平。 当日宫殿直射到南阎浮提洲时,西牛货洲正值日出,而东胜神洲正值日落,北俱卢洲则是夜半;当日宫殿直射西牛货洲时,南阎浮提洲正值日出,北俱卢洲正值日落,东胜神洲则是夜半;当日宫殿直射北俱卢洲时,西牛货洲正值日落,而东胜神洲正值日出,南阎浮提洲则是夜半;当日宫殿直射东胜神洲时,南阎浮提洲正值日落,北俱卢洲正值日出,西牛货洲则是夜半。 南阎浮提洲人所认为的西方,在西牛货洲人看来则是东方;西牛货洲人所认为的西方,在北俱卢洲人看来则是东方;北俱卢洲人所认为的西方,在东胜神洲人看来则是东方;东胜神洲人所认为的西方,在南阎浮提人看来则是东方。东西如此而来,南北也是如此而来。 月宫殿由玻璃构成,玻璃是水之精华,清净光明。月宫殿也位于空中,由五种风吹着不坠,并不断移动。像日宫殿那样,月宫殿也发出千种光,五百种光发自月宫殿侧部,五百种光发自月宫殿底部。月宫殿的移动路线与日宫殿不同,一方面随日道南北而行,另一方面围绕须弥山东西而行,因此移动方向是东南、西北两个方向。 每天,月宫殿围绕须弥山向东移动的跨度是十二度多一点,二十九天围绕须弥山转一圈,二十九天绕须弥山所行的度数是365度。一个月由二十九天或三十天构成,三十日是加上了一天闰日,以使年历计时补齐天数。由于须弥山旋转较快,月宫殿移动速度较慢,在人看来好像月是向西而行的,其实是向东而行。 在每月初一时,月宫殿离日宫殿最近,月宫殿之光被日宫殿之光遮盖,因此初一时看不到月亮。初一之后,月宫殿背日宫殿而行,距离日宫殿逐渐变远,月宫殿所发的光显得越来越明亮。到第十五日时,日宫殿在须弥山之西,月宫殿在须弥山之东,月宫殿所发的光不受日宫殿之光的影响,此时月宫殿在众生看起来最为明亮圆满。十五日之后,月宫殿朝着日宫殿的方向而行,距离日宫殿越来越近,所发出的光越来越不明显。到三十日时,与日宫殿并行,所发出的光完全被日宫殿之光遮盖。在南北方向上,月宫殿所行方向与日宫殿所行方向是相反的。 日宫殿南北移动一个周期,是三百六十五日。月宫殿南北移动一个周期,是十二个月,每月按三十天计算,是三百六十天,十二个月中六个月按二十九天、另六个月按三十天计算,则是三百五十四天,比日宫殿移动周期少十一天,三年就少三十三天,三十三天中三十天集成一个闰月,还余三天。再过三年,再闰一个月,加上前面三天,共余六天。再过两年,所差的日子是二十二天加上六天,二十八天作为一个闰月。 世间的寒暑昼夜就是由此而来。 大陆上的江河是山岳被日光照射所蒸发的水汽汇聚而成。到了夏日,山岳被蒸发的水汽变多,因此江河流水较急。到了冬天,山岳被蒸发的水气变少,江河流水变缓。 由此可见,众生所在的世界不是自然而有,而是众生的共业所招致的。各个世界虽然千差万别,但本质都是地水火风。山岳主要出于地大,月主要出于水大,日主要出于火大,空气主要出于风大。因此,世界的本质是地水火风,即使经过因缘和合,变化结果的本质仍然是地水火风。 人类之起源 世界最初形成时,空无所有。有些光音天人用尽了福寿,化生到人间。当然,并不是所有福寿尽了的光音天人都能化生成人,有些可能会化生为其他道的众生。光音天人从天上下来化生成人时,没有男女之相,身形端正,没有翅膀,但都能飞,每个人的身上散发出光明,心中都很欢喜,不需要吃食物,吃的是一种“欢喜的心态”。 这时,地面上生出一种称为“地肥”的物质,就像地上能长地皮菜一样,也长得密密实实的。有人说:“地面上长出的那些黄灿灿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去尝尝,看是什么味道吧!”然后就落到地面上,用手沾了一点儿品尝:“哇,这么好吃!在天上飞了这么久,虽然每天都欢欢喜喜,但从没享受过人间的美食啊!我们开始天天吃吧!” 有一个人吃,就有很多人跟着吃。由于“地肥”味道甘美,人们越吃越想吃,贪心逐渐炽盛起来,于是丢弃了在天上飞行的习惯,专注地吃起了“地肥”。 吃“地肥”的习惯形成后,他们身上的光就慢慢消失了,身形也逐渐不再端正。等到身上的光彻底消失时,就掉下来,再也飞不动了。大家互相一看:原来彼此都长胖变灰,再也飞不起来了。贪心多、地肥吃得多的人,身形就很难看;贪心少、地肥吃得少的人,身形就相对好看一些。 由于大家彼此的身形有差异,逐渐产生胜、劣的分别心。身形好的人逐渐起我慢心,身形不好的人则起嫉妒心。随着分别心的增长,人类的福德也随之减少。 由于人类的慢心逐渐增加、福德逐渐减少,地上就不再长“地肥”,取而代之的是劣质的“地皮”。“地皮”虽然味道甘美,但不如“地肥”。 随着人类贪、慢、优、劣等分别心的增强,“地皮”长了一段时间后,也逐渐变少了。而来到地面上求吃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从外部空间飞来的不计其数,“地皮”不够吃,最后只能去寻找新食物。 后来,大家发现地面生长的树枝、藤条流出的汁液味道很好,开始以此为食。 不久,大家发现林蔓汁也越来越少了,只能吃一种从地上涌出来的“自然粳稻(米)”(这种米,米粒有蚕豆那么大,没有芒、穗,在玄奘大师的时代还有极少保留,当时那烂陀寺最优秀的辩论者可以得到这类粳米的供养。玄奘大师吃过,但他没办法带回国)。 “自然粳米”也是地面上自然而生的,不需要耕种,米粒非常清净,大家很喜欢吃。早上取了自然粳米,晚上新的就又长出;或者晚上取了,到第二天早上就又长出;不取的话,始终存在,取之不尽。 同样是获得欢喜,在天上飞时不依赖食物,来到地面之后,对食物的依赖逐渐增加。随着对食物的依赖,贪心逐渐炽盛,人的福德就相应地减少,食物的质量与味道逐渐下滑,数量也跟着减少。因此,人们在吃的时候逐渐产生争夺,“你占的这块地多,他占的那块地少”,占多的人生我慢心,占少的人生嫉妒心,这就为人类的自私自利种下了因。 人类的家 在以自然粳米为食期间,有些人之间感情好一些,将各自占的地搭伙来吃,感情不好的便被撇到一边去了。 感情越来越深,人的特性形象就逐渐产生:有的人阳刚在外,越来越像男人;有的人阴柔在内,越来越像女人。 由于自然粳米少了,他(她)们要互相照顾,就划出一块地帮助对方,于是有男女形象的这些人经常住在一起。上古的人是特别反对夫妻的,似男似女的人们在一起,当时社会的主流人士“人不欲见”。人不欲见怎么办?让住在一起的男女另起安家。 过去的人对“家”字用得非常不客气:“家”,上面是一个宝盖,下面是一个“豕”,男女之事嘛,这些行为你们要藏起来,不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否则会“人不欲见”。所以大家就给他们帮忙,用茅草树叶搭一搭、盖一盖,茅屋建好了,将在一起的男女赶进去住。此后,“家”多了起来。 数十万年过去了,虽然男女之事属于“人不欲见”,但经很长时间的适应,他们也能过得很自然。当时没有“政府”、“社会”、“家室”的说法,也没有“父子”的概念,世间的天然地产,基本上都是公共的。虽然少数人有私心,但从整个社会来说,不允许这种私心蔓延,所以人们实际上没有私物。 这个阶段称为“原始共产时期”,“大同世界”的定义是指这个时期。孙中山先生很羡慕这个“大同世界”,将其作为“革命”的最终目标。 人类成段食,社会成封建 世间继续发展,夫妻家庭就越来越多了,女士怀胎,人从胎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饮食的方式可能要改变。从以前心里欢喜就不用吃东西,到后来的吃地肥、地皮、林蔓汁、自然粳米,逐渐离不开食物了,生出来的小孩子不吃食物就更受不了,隔一段时间就要吃点东西。一开始是分两次,后来分成三次。 佛经中说,这个时候的人逐渐形成“段食”,靠分段饮食来维系生命。以前能飞的时候不吃也能活,变成“段食”以后,十几天不吃恐怕就有生命危险,这就形成问题:“民以食为天”,没食就没命了。已经如此,老百姓们只好认了:“饮食方式既已如此,就这样生存下去吧!”以后就分段饮食以养生。 随着家庭的普及,在食物领取上逐渐产生了问题,居家的夫妻有心要将自己“家”吃的积蓄起来,心想:何必非要在固定的时间取粳米呢?一次可以取两顿、三顿的分量,留着以备急需,“量他入自”,希望将别人的东西也拿到自己家来。 人类的胜负之心逐渐产生:“我们家应该多一点,你们家少一点没关系。”一家如此行动,其他家跟着效仿。因为私心逐渐产生,自然粳米生长得越来越少,人类的贪心导致自然粳米长出了外壳,等到后来,取了米之后也不长新的了。 这时,人们着急悲叹起来:“今后该靠什么生活啊?”有人主张分封土地,建立疆界,各自劳动,自给自足。并提出不能将自然粳米都吃完,应当每年进行耕作,再种下去让它生长,这样就有新的食粮了。 提议得到大家的赞成,于是开始分封土地来进行建设。有人做菜园或粮食库的建设,有人做房子的建设,逐渐开始产生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封建土地,这是“封建”的来源。 这个时候是以土地为私有,如果要谈“主义”,土地私有是“我的主义”了,“我有一片土地”,这代表着什么意义呢?“我”将这片土地封起来做建设,这是“封建主义”,“封建主义”就这样产生了。 由于人们耕种田地,制造器具,自给自足,用不完的物品或食物便拿出来互相交易,逐渐形成了“社会”。 小康社会 在封建时期,人们聚会一处,安居乐业,各自建立私产,没有政府管治,人心纯善无争,共享太平。这个时期可以称为“民族社会时期”,也称为“小康时代”。 它的特性是:人民虽然各立私产,没有政府管制,但人心是纯善的,彼此之间没有争夺抢掠,人们按照种族部落聚居,共享太平。既然社会有这样的特性,当时就给它起名为“小康时代”,但它是在“封建社会时期”的范畴之内。这个时候,凡是所有的田地物产,人们会认为是私有的,不与别人共享,这便是“封建”思想。“封建”与“共产”的思想相反。 分封土地,建立疆界,人们各得一份私有土地,自给自足,共享太平,这是小康的生活状态。往那个方向发展下去,与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奔小康”类似。现在,我们国家有着更好的历史与文化基础,现在的主义更指向于“大同世界”。 人民财物守护主 因为财产的私有,有人将自己的财产与土地透支用完后,产生了邪思维,想去夺别人的,被夺的一方就拼命捍卫。 捍卫的过程中,大家觉得:“老人与小孩怎么能管事?男人们应该揭竿而起,捍卫家园啊!”但人人都做主也乱套,所以要推选一个特别公正的人,作为人民财物的守护主。 “推选人民守护主”的建议一提,大家都同意。 选出来以后,人们将“人民的守护主”简称为“民主”。“民主”是人民财物的守护主,而人民赖财物养命,财物就是人命,所以老百姓说为“人命的主”。 大家与守护主相互讨论,建立一个法则:如果有违犯此法、来抢东西的人,应该呵斥;如果犯得很重,抢得很厉害的,应该谴责他,将他赶走。大家还商量:“守护主天天为我们的财产操心,不应该再让他去务农,他只需要守护我们的财产。所以应该供养他,给他留出粮食。”(这种粮食,后来叫“俸禄”,当时不称为“俸禄”。)因此,守护财产的这位“民主”没有了吃、用之忧。 一个地方如此推行,各个地方纷纷仿效,“民主”之风开始出现在世间,“为民做主”的风气逐渐兴盛。 那时人民财产的守护主相当于组织了一个政府,大家一起商量如何来对付抢财产的人。人间有政府是从这一阶段开始的,此前是“无政府主义”。 有政府后,国邑、村聚越来越多,在这些国邑、村聚中就有圣贤应化,辅助民主,制定文字、礼乐,教化做人之道。于是世间的正道逐渐得以开化,风化久远。这便是“民主时期”。 中国历史的奴隶时期 民主时期发展了几十万年。其后,人民选“民主”出现了一个问题——在中国的历史上,到了尧、舜、禹之后出现了问题——本来是人民选“民主”,后来发展成“民主”子孙相传,一开始是禅让制,到后来成为子孙相传。将子孙定为国主,庶民就没有当国主的份儿,将民主变成了君主制度,这个时期称为“君主时期”。 在君主时期,国家之间相互争夺,一旦被别国灭主,人民没有依靠,就会成为奴隶。但是成为奴隶的事情毕竟是少数,还是民主居多,所以世界发展史上没有一个特定的“奴隶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嗔心与慢心逐渐增多,福德与智慧逐渐减少,食粮也从最早的地皮、林蔓汁、自然粳米,发展成现在的大米、小麦。食变了,从根本上说是心变了。而且因为产生段食的习惯,现在就以段食而“证性命”(让生命延续)。 世俗的社会就这样逐渐形成。君主时期后来出现了王道主义与霸道主义。“王道主义”是将老百姓当作子女一样爱护,老百姓要求什么,民主就替他安排什么。“霸道主义”是说:“我”的安排,人民心甘与否都要服从。 当然,这最终让世界逐步从传统走向现代。 近代社会的发展史,不用讲也会了解,历史书上说得很多。但是现在历史发展史上的这些词汇,是从古代延续而来。 为什么要用这些原来的词汇呢?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世界是如何起源的。五浊恶世的起源,是来自于光音天,光音天之前世界被毁灭了。光音天人化生到人间之后,人类逐渐产生、繁衍,人类社会形态先后经历封建时期、民主时期、君主时期、西方资本主义时期,一直到现在的社会。 世界为何有末日 社会形成之后,逐渐产生一些小麻烦:发展农业、经济、科技、武器,相互之间开始产生矛盾,当矛盾积累到极点以后,人与人之间“利”字当头,道德日下,这为以后的饥馑灾、疾疫灾、刀兵灾种下了因。这些灾难源于人心,到那时,即使诸佛出世,人类苦果也无法逆转,业由心造,却多由身受。 在人类初形成时,人类的寿命是八万四千岁。随着贪、嗔、痴的增长,人类寿命不断减少,每一百年减少一岁,到了近代,人类的寿命已减少到百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寿命会继续减少。 当减少到三十岁时,世界将发生大的饥馑灾。那时的人们没有正念,不修十善道,只有邪见颠倒。由于这种因缘,连续七年不会下雨,谷物不生,人们只能靠树皮、草根或者煎白骨所成的汁为生。饥饿、疾病会夺取无数人的生命。由于人们邪见颠倒,死后多堕饿鬼道。 当减少到只有二十岁时,世界将发生一场持续七个月的疾疫灾难,很多人因此而死亡。即使有人想做善事、修善心,由于过去没有积累福德资粮,也将没有机会做善事、修善心。疾疫是此方世界或来自他方世界的非人所施。在这场疾疫灾中,会有无数人因病死去,死后多生人天道。这是由于人们没有彼此伤害之心,疾病使他们互相关心,善念增长。 当减少到只有十岁时,世界将发生一场刀兵灾,虽然只持续七天,但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死伤无数。那时的人身材短小,只有一尺左右。女性出生五个月便嫁人。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衣服与甘美的食物都不复出现,最好的食物是稗子,最好的衣服是动物毛皮。人们身上所佩带的都是杀人利器,就像今天人们所带的首饰一样普遍。人们相互残杀,死后多堕地狱。 这“三灾”之后,世界上只剩下隐居深山穷谷的人。“三灾”对人类的摧残促使他们反思,并开始扬善弃恶。随着善念的增长,人类的寿命又会逐渐增加,每一百年增加一岁,身形也随之变得高大起来。 人类的寿命,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减至十岁,每一百年减少一岁;再由十岁增加到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增加一岁。一减一增的过程是一个“小劫”,上面所说的“三灾”是一个“小劫”中的三灾。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一个成劫,或者一个住劫,或者一个坏劫、或者一个空劫,构成一个“中劫”。一个完整的“成、住、坏、空”构成一个“大劫”。目前我们所对应的二十小劫是世界在一个“成、住、坏、空”过程中的“住劫”。 现在所处的世界,已经有过九次人寿的增减,再过十一个增减的小劫,世界就将进入“坏”的阶段。世界将来的毁灭,是因为火灾、水灾与风灾这“三灾”。 火灾发生时,世界处于第一次坏劫。这时天气干旱,所有的草木会变得干枯,所有的湖泊、海洋中也不再有水。干旱到一定程度,山石、土地上甚至都冒起了烟,继而生出了大火。 火越烧越大,一直烧到初禅天。二禅天及以上诸天不受毁坏,这是因为初禅天人有欲,火由欲起,二禅天以上的天人无欲,所以不受火灾。火灾会持续二十个小劫,即三万三千六百万年。 火灾烧毁整个世界之后,世界变成虚空,进入空劫。空劫的时间是二十个小劫。空劫之后,世界复成,成劫也要经历二十个小劫。一个成、住、坏、空构成世界的一“大劫”。 世界处于第二大劫的坏劫时,将发生水灾。水灾源于众生的喜心。下至地狱,上至二禅天,都被水灾消磨灭尽,三禅天及以上诸天不受影响,这是由于三禅天以上的天人没有喜心。坏劫之后,世界又成虚空,继而是第三次成、住、坏、空。 第三次坏劫是由于风灾,风灾源于众生的乐心。上至三禅天,下至地狱,都被风灾毁坏。四禅天人由于对外境不生心动念,没有乐心,所以不会受风灾。四禅天及以上诸天虽然不受火灾、风灾、水灾的影响,但是并非永存不坏。凡是属于三界之法,有生就必然有灭,四禅天及以上诸天也不例外,只是坏灭的方式与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不同而已。 这就是《地藏经》中所说的“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辗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也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世界缘起观。 将这个世界缘起观作为暂时的世俗谛是绝对不错的。 星系当让须弥 有一个问题:有些法师学习这一世界缘起观之后,认为科学界的世界起源论有问题,于是与科学界进行辩论。尤其是“由猿变人论”。 比如科学界说:船从地球另一面的海面上行驶过来,人看到的船是桅杆先出来,然后船身才出来,因此可以确定地球是圆的。 民国时期的守培老人便说:“这并不能说明地球是圆的,而是说明七重香水海从外圈到里圈是弧形的。因为佛经中说七重香水海的结构也是圆的,从里到外是弧形的,所以船从外围向内围行驶时,人看到船杆先出现,船身后出现。” 辩论在当时很激烈!说实话,那时西方科学也是实力不足,传到中国来的这点理论扛不住这些大法师的猛攻,所以他们曾经退却了一阵。 但到“五四”以后,这些法师的论点有点站不住脚了,最后就退了。原因在于,那些法师当时没有采用暂时世俗谛的方式,而直接说阿罗汉的所见是永恒世界之外观。 他们采取的方式是以二乘所见为实有永恒(这就糟了,如果现代人揪住历史不放,今日佛教也难脱干系),用二乘的方式来攻击不观察的暂时世俗(不观察而应随许之境),认为阿罗汉的世界是凡夫的真实外部世界,这就错位了。 正是因为错位,虽然当时很多法师为佛教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最后却让佛门背负了一个“迷信”的罪名:“你们信佛的人都是迷信,迷信于佛教的经典。” 因为中观正见在当时没有得到全面延续——汉地的中观正见是鸠摩罗什大师传下的,在僧肇大师、吉藏大师的时代兴盛一时,到了明末清初就基本断裂了,这种世界观从那时起就没有再建立过。 当时有些禅修的法师以自己的禅修为主,很少与科学界辩论。实修者是清楚的,但他们没有站出来,理论者的理论又没有彻底过关,这就出现了当时佛教与科学界激辩与败北的这一过程。 这并不说明佛教法义出了问题。佛教的法义,需要用三重所见的不同,来建立“外境无实体”为我们的世界观。在众多的无实外境中,须弥四洲具备增上生与决定胜的意义之后,才可以这样来确立,作为暂时的世俗谛。与自然科学界并无争论的必要,一个是不用观察的随许境,一个是使用观察的须弥四洲暂时世俗谛对境,有什么矛盾可言?凡圣不一,故应可并存,何必有你无我? “须弥四洲观”何其重要!所有寺院早晚功课最先解释的,便是须弥四洲的佛教世界观,既不能依此坏科学,也不可被科学所坏,无此则无佛教。佛教生命在于有“道”可成,“道”依于须弥四洲的佛教世界观,此观能起则受用能生。 成立这个暂时的世俗谛有着根本的好处。对于现代社会的说法,可以像上面这样理解。 烦恼无穷世界无边 凡夫所说的世界结构是凡夫的结构,而世俗“谛”的结构是圣者的结构。 凡夫的结构是用能知的心观察所知的境界。凡夫结构有一个“烦恼无尽”的问题。比如,现在可以乘宇宙飞船到月球去,按照月称论师的说法,船能开这么远是因为心有这么远。但是心只有这么远吗? 不是的,上了月球便会想:“银河系里还有火星——”又奔向火星。登陆了火星,还有更远的星……这些星球是有尽的还是无尽的?是无尽的,因为烦恼无尽。心有多远,世界就会延伸多远。你永远站在自己心的基础上向外面驰逐,心总是先超过你的能力。所以宇宙飞船飞得越远,心就越大;而心越大,就越飞不到头。 所以世界是永无边境的。在一个永无边境的实有世界中,怎么可能找到真理?因此,只有须弥四洲的世界观,才能成为我们目前可及的彼岸。宇宙飞船飞不到真理的彼岸,因为飞不到心的外边。所以不以它为世界观。 上月取石一场空 有人说:“我现见的月亮上确实有这么一块石头,你们是不是要否定我这块石头?” 不是要否定你这块石头,为什么?因为地狱众生还能见到脓血呢!你心中有个月亮,有个石头,见到石头并不奇怪。但那是你现见的暂时道理,不是与“道”有关的道理。“现见”不一定是“现实”,你的眼睛会骗你。 所以在凡夫的世俗中,凡夫的真理大可承认。但这些真理都只是暂时的处在凡夫的执著结构中,在此结构中这个真理是成立的。对修行者,或需要增上生与决定胜的人来说,不需要这种真理。 一块月亮的石头,地狱的众生来看,也依然见为脓血,阿罗汉见到的是地、火、水、风,菩萨见到的是报身佛境界,佛见到的是法界的大光明,你见到的只是一块石头。你与佛菩萨所见不同,证明这块石头是无自体的,你跑那么远白忙了!即使到了月亮,忙得也对生命无益。 正是因为道理如此,大可以用月称论师这种具备增上生与决定胜的方式,来确定我们的世界观。 世界观形成以后,世界中的“我”是怎么回事呢? 顺应着这个世界观的安置,来确定“我”的位置。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目前来说,“我”有两个特性: 一、我的佛面。第一个特性,与佛一模一样。因为释迦牟尼佛已经清楚地说过:每个人的自性中,佛是天天在放光的,佛也是早就已经圆满成就的,没有因为暂时蒙蔽、不认识他,他就受影响。他没有被改变过,人人都是一个圆满的佛。而且圆满的佛的存在、功德的存在、证悟的存在,就像金刚一样,在宇宙中永远不可磨灭,任何人都不可否定它。 二、我的凡夫面。“凡夫面”是说,现在还没有学好中观,即使知道了增上生、决定胜,也无法拿来受用,暂时还有一点蒙蔽自性的东西。这点蒙蔽自性的东西,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是凡夫,但本质上还是佛。 就像一个小孩,他本质上只是一个儿子,有时候演戏扮作一个大人,但其实他还是母亲的儿子。同样地,我们身心中的佛果是永恒存在的,不会因为做错一件事挨了批评,就变成凡夫——没有变过凡夫,都不是凡夫!大家就是佛,只因暂时不够自信,还没有办法承担。这个承担要先掌握一部分理论,然后再掌握一部分实践的技巧,就能自然地回到佛的证悟与所知上来。 回到这上面并不困难,以前是因为基本的理论知识不够,也没有实践的技巧(因为这是相互呼应的),等将来得到理论根据与应用技巧,花时间应用,逐渐圆满起来后,就可以获得成果。这些应用并不需要很多时间。 现在没有得到应用技巧之前的修行,都是来磨烦恼的——因为实执不符合空性的原因,就使劲磨吧!现在有劲就使劲修行,没关系的。不过将来证悟的那一刹那,还是要用这些根本性的技巧,才可以获得证悟的果实。 这是修行的基本道理。 表面的修行、浅层次的功课,一定要天天做,这是用来对治烦恼与习气的。任何一个功课都不会空过,都会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都是朝着大方向去的。 当然,不管在这条路上走得多么有劲,真正来捅破窗户纸的一定就是一根手指,也不费力。大家要具备信心,一定会有圆满成果的。 杀行难避免杀心 问:关于刚才菩萨救五百菩萨的例子,如果是凡夫,他有了“杀”的行为就一定代表着他有嗔心,是这样吗? 行为与心理在对应着,这是凡人的被动之处。 比如说一个人要去做杀业,常规来说嗔心是控制不住的,只有心中起了恨,起了嗔心,他才能杀得下去,这就是“凡夫”。但菩萨不一样,菩萨不动嗔心、行持慈悲心时有杀生的行为,这是在降魔,降伏外道,不会有这个业。 这一点凡夫做不到。一个凡夫在世界上生活着,想要做一件坏事是相当难的,尤其到了杀人的地步时,嗔心发展到了一个膨胀的状态,才能手起刀落,否则做不到。凡夫的杀业行为伴随着嗔心,节制不住,凡夫哪有这个控制能力? 忍辱需观察 问:对于坏人忍辱与纵容如何把握? 有时候对于坏人的忍辱要有一个尺度,以护心为主,要看到修行时内心的需要是什么。 如果心中确实有嗔恨的念头,千万不要出手反击,带着嗔恨的打击一定是恶业,有严重的果报;如果当时的行动并没有嗔心,那可以有所警示,因为这样不会有较为严重的果报。 所以忍辱是分层次的,如果嗔心真的起来了,就一定要控制行为;如果没有起嗔心,即使阻止别人的错误行为时有所行动,也不会是业力,也不会是错误。 对于给予自己打击的人要忍辱,像寒山大师问拾得大师说: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大师回答: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修忍辱需要善于观察。别人在打骂我们时,就忍他让他,但假如忍让得使他觉得你太油滑,挑逗了他的火气,最后说:“你不只侮辱我人格,还侮辱我智商!我要报复你!”你以佛教徒的清高藐视了人家的尊严,那就麻烦了。不要误碰了“炸药包”。 所以忍辱要注意观察,要掌握尺度,不要让别人觉得你没有尊重他,忍辱是要抱着尊重的态度去行持的。其实,六度都是抱着尊重众生的态度去行持的,这是一个原则。尊重别人、尊重其他众生,用此种态度去行持六度,尺度不难把握。
----------------------------------------------------------------------------------------------------------------- 更多明贤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