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十二讲 密护诛杀,佛之与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十二讲 密护诛杀,佛之与魔

 

       说空性得净土,说净土没净土

  二转与三转法轮的胜义谛,越是末法时代,越容易模糊不清。

  尤其关于二转法轮的胜义谛部分,出现了什么情况呢?

  分上、中、下,按照二转法轮的要求,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说空性就得净土;“取乎其中,得乎其下”,说净土就得个不净的土。

  中国古人有智慧,这句话用到此处最合适不过。咱们这才真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不是说净土就有净土,反而是说净土就没净土。是不是这样?

  但在此并不是否定说“净土”话题的人,而是要求“严谨性”,不严谨的理念很有可能是颗粒无收,却还自以为功莫大焉!其中确实太容易出问题,它不仅仅只是一个表面的说法。其实,各宗都是有一些“密意”的,这是要间接表达的内容,并非直接一句话就能说完。

  二、三转法轮,大概可以确定的密意是什么?

  二转法轮直接说如来藏的空性,密意所指的是佛的世界、净土是以本质空性的方式存在的。虽然没有说存在,或者一直在反对存在,但他要说的确实是它。二转法轮的“密意所指”,实际是安立净土的智慧。

  三转法轮时时处处都在说净土、如来藏、佛功德、佛的神通变化,它的密意是什么?密意是如来藏、佛的世界本性都是如梦如幻的,这又是二转法轮的宗旨。

  密护岂是诛杀

  佛教自古以来就只能用这种方式向下传递,所谓“密护诸宗”,或言“以法护法”!

  一个学般若、学中观的学者,如果仅能谈到中观这一部,就不是个好论师,一定得密护净土宗,才能将中观的问题弄明白;一个弘扬净土宗的人,如果对于般若中观不能彻知,不能做到密护诸宗,恐怕也是不全面的!

  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它们息息相关。这是一体的两面,说哪一面彻底黑都不行,那就不是一个善用颜色的画家。要用颜色,得做画家。二转法轮的胜义谛与初、三转法轮的胜义谛,它们之间的这种关联,要表达的也是这重意思。

  有学人问:“阿罗汉在灭谛中否认关于净土的智慧,否定清净名言;而二转法轮中也没有直接承认净土。‘罗汉的否认’与‘不直接说净土’是否一样?”

  肯定不一样!

  二乘的否定是一种“打压”,是将它灭掉,不许有此思想。二转法轮的“没有直接承认”,或者说“否定”,那是“密护”。“密护”与“打压”不同。所谓“密护”,是要让它真实地建立,才暂时地否定它。知道“黄叶止小儿啼”吧?这是祖师的智慧。

  初转法轮直来直去,这个“打压”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灭谛不圆满、胜义谛不圆满。为什么二转法轮的胜义谛圆满?因为说明白了空性,也将如来藏的余地留下了,这是中观的深妙之处。

  还有一个问题:“是否三界六道、极乐世界是一个东西,因为心变而境界互换?”

  问得不一定很好,但本身也说明问题。既然“唯心所造”,那么三界六道与极乐世界确实是一件事物,都是“心”。但问题中,似乎夹杂着这样一重理解:它们不是唯心所变的。因为不是心变现出来的,才有境界“互转”的问题。如果都是心变的,那么它的源头只是心,没有“互转”的问题:心在哪儿,显现成什么形象,境界就是什么形象,因为它们就是心本身。

  回头看表格(表11-2 二谛四谛关系表),灭谛不摄大乘法的胜义谛,执著灭法为“有无”,确定了灭法是“有无”;而中观说灭法是“非有无”的。关于“不摄法”,它们彼此之间有所不同。初转法轮有不摄法,有包含不下的东西,二转法轮都包含了——虽然没有说清净名言,但实际包含了清净名言的智慧。所以,“密护”与直接“否定”有本质的不同:一个是真正善巧地给予肯定,一个是绝对地否定。

  《金刚经》所说的“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实际是将清净名言的净土放在世俗的位置给予破除。这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虽然破了它,但恰巧得到了它。“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虽然表面脱离清净名言的说法,空来空去说了很多,但并不是要舍离,最终还是要让净土现前。因为要间接去获证,所以“实为不舍”。

  反对净土生净土,四谛非圆舍不得

  四、四谛法不是可舍的道,虽万法不能尽摄其中,但是小乘根器者依之暂获安乐,后必入大乘果故。不可小视,人人都有一份小乘根的缘故。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的最后说:圆满的道是释迦牟尼佛在二转法轮时说的,说完后还有一部分人不能直接解脱,怎么办?为他们打造一个“化城”,在中间路途上给他们设个驿站。佛教必须要人性化。释迦牟尼佛早年就设立驿站,让具备小乘根基或与小乘法要相应的人首先获得一些果证,这样他们才有精力继续赶路。但“化城”既然是佛所设,机关也埋藏其中了。化城终不是宝所,切不可将人性化的施设当成全盘的佛性,否则以因为果,舍了大乘佛法,定绍落空之虞!    

  进入化城的人毕竟还是要趣入佛果,并非永留化城。

  后来趣入佛果的过程非常微妙,佛陀直接深入小乘人的涅槃境界中,使他们从灭定中直接感受到佛的叮嘱,往生净土。

  结果非常出人意料:阿罗汉唯一反对的就是净土,这是他们最不能认可的一件事,但最后他们却直接往生净土了。为什么?因为佛的愿望是深入众生心地中。就像要下载软件,插件也就夹带进来了,愿意证悟人无我空性智慧的人,在证悟人无我空性的同时,就已经种下了必当往生净土的因缘。虽然在灭定或涅槃中,有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情况,但最终他们出定的第一念就是要去净土,而且确实直接往生净土了,在净土中成就菩提果位。所以二乘人的四谛道不可废除,也不能小视。

  更实在地说,人人都有一份小乘根基。别以为说自己是大乘根基的人,就一点小乘根基都没有。其实,所谓“出离”的部分即是小乘的根,这部分的根人人都有,我们也要保护这一路的修行法门。

  以上是关于四谛与二谛之间的差别。

  月称论师说完四谛与二谛以后,举了很多例子。五地菩萨不仅了解到四谛与二谛的微妙性质,摸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差异,还通达了很多其他关于“谛”的法要。

  在《入中论导读》133页,学完二谛与四谛的智慧后,我们看一下月称论师的原话:

  问:离四谛外更说有余谛不?

  曰:有。

  如《菩萨第五地经》云:

  如实知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苦灭道圣谛。善知世俗谛,善知胜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成立谛,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智谛,善知入道智谛,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乃至善知如来智成就谛!

  此菩萨,随众生心乐令欢喜故知世俗谛,通达一实相故知胜义谛,觉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谛,了诸法分位差别故知差别谛。善分别蕴界处故知成立谛,觉身心苦恼故知事谛,觉诸趣生相续故知生谛,一切热恼毕竟灭故知尽无生智谛,出生无二故知入道智谛,正觉一切行相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乃至如来智成就谛!

  穷其一生难明白,三言两语需道尽

  关于真理,月称论师用过很多名词,也举过很多事例,这些事例在第五地一起交代,因为五地菩萨已经了知了诸谛之间的差别,获得了对于“谛”的真实受用。对比清楚二谛与四谛,其余诸谛的差别也就明晰了。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智慧。

  用表格(详见表11-2 二谛四谛关系表)表达谛与谛之间的差别,是为了说明两种道:大乘道与二乘道。单独说大乘道与二乘道的特徵需要很多时间,而用表格对照说明就简单了。

  虽然我们用很短的篇幅就将二谛与四谛的区别讲完了,但这可不是个小问题!我们在修行与听法场所常常冒出来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无法理清二谛、四谛而引发的。

  现在有很多所谓南传、北传,汉传、藏传,唯识、中观,还有天台、贤首之间的教派争执,基本都与这些问题有关,如果弄明白了,就会发现那些争执没什么意义。但是对于争执者来说还真是有意义,因为没弄明白,所以他们只有争,以后渐渐明白。我们比较省力气,在尚未经过复杂的争议过程时,就先弄明白了。

  先弄明白有好处:将时间都节省下来用在修行上。如果不是“取乎其上”要修行,而是“取乎其中”搞辩论,那我们就真的是“得乎其下”,只能永远辩下去了。因为取乎其上要修行,所以这些问题能很快弄明白。虽然只有几课时,但这些都是很难得的诀窍,大家不要当成是小智慧,依己之力,穷其一生也许都很难透彻。

  所以,要做一流的修行家、二流的辩论家、三流的权贵拥有者。郭沫若送魏蓉芳的对联说得好:“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大家善思念之!

  现在社会知识的构架越来越庞大,越来越专门化,佛教的宗派知识也越来越庞大与专门化。在以前,我们也许不够专业,互相含糊一点,和和稀泥还能过,但是往后不行了,大家的水平都在提高,而且越来越直取目标:学佛就是为了修行,修行就是为了成就,要有所体验,别总只是空谈。

  冲着这个直接的目标,这些问题不搞清楚是不行的。时势所趋,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这也是个摆到面前的问题,不能一直只是学理论,一定要有所受用。佛教这件事,要信仰,就得有点修行,要学佛,就得有点“专业”。我们是用简易的方式获得十分“专业”的头脑,不能忽略以上这些问题。这些真的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智慧。如果掌握了,将来一定会受用终身。

  魔的种类

表12-1 魔
表12-1 魔

  第五地的菩萨不仅全面掌握了“善慧诸谛微妙性”,还很“难胜”,可以“降魔”。“难胜”,所有的烦恼都无法胜过这位菩萨,所有的魔障都无法引夺这位菩萨。“引夺”这个词以后会经常用到,不是直接的夺,是有善巧、有手法,或是防不胜防地将你夺走了,所谓“魔”就表现在这些地方。

  现在我们正式谈“魔”的问题,看看五地菩萨分别战胜了什么样的魔。魔分成四种: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先说说这些名字的由来。

  烦恼魔

  第一种魔称为烦恼魔。

  令修行人趋向于“邪途”,所以称作“烦恼魔”。前面常说“邪见道路无边际”,邪途是永远没有边际的,无法统计到底有多少方向。

  对于现在的修行人来说也是如此:一条正道虽然摆在这儿,但左右你的力量非常多,尤其在修行过程中,左右修行人进入邪途的力量异常之多,根本无法统计。所以说“邪途”就不只八万四千条了,更加难以控制。

  烦恼魔的自性(本性),有什么特徵、形态呢?“不寂静行”,让人内心无法寂静,身心不能安定,极其躁动不安。烦恼魔的分类,可以由一种发展到一百二十八种:

  用一种方式确定,可以指染污、杂染。因为它让人心地不清净,产生不寂静行。

  分成两种来说,是见道所断与修道所断的烦恼魔,见道断一部分,修道断一部分。

  分三种来说,是为欲所系、为色所系以及为无色所系的烦恼魔。

  分四种来说,是欲系记(由欲望所系但是自己是清楚的,自己知道这是什么)、欲系无记(由欲望所系的无记的烦恼魔)、色系无记、无色系无记的烦恼魔。

  分成五种来说,是见苦所断、见集所断、见灭所断、见道所断及修所断的烦恼魔。

  分成六种来说,是指由贪、恚、慢、无明、见或疑所生起来的六种烦恼魔。

  分成七种来说,是七种随眠的烦恼魔。所谓“随眠”,是说这些烦恼就像睡眠那样幽微难知,并且常随逐众生:随着你心念一动,这些烦恼魔就已经隐藏其中了。第一种是“欲贪随眠”的烦恼魔,只要对于一个事件产生了一丝欢喜心,欲贪的烦恼魔就已经进去了。第二种是“嗔恚随眠”的烦恼魔,看这人做事做得很不合理,要呵斥他,表面仅是想呵斥而已,不用太动火,但等到真正呵斥他时,嗔恚的烦恼魔已经进来了,火气不自觉便动起来了。还有“有贪随眠”、“慢随眠”、“无明随眠”、“见(见地、见解)随眠”以及“疑随眠”的烦恼魔。

  分成八种来说,是贪欲、嗔恚、我慢、无明、疑、见以及能取与所取。

  还可以分成九种、十种、十一种来说……一直可以推衍到分成一百二十八种。

  可想而知,烦恼魔在众生心地中多么顽固,阵容多么庞大。从这些烦恼魔,也可以了解人心绪的复杂性。只要是佛经中确定的烦恼种类,比如108种无明,这些数字全都是确指,不是笼统的数字。

  五蕴魔

  第二种魔称为“五蕴魔”,也称为“五阴魔”,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产生的魔障。

  对这种魔的破除,是修行的一个首要任务。

图12-1 五阴魔
图12-1 五阴魔

  此处有五个圈,就像是枪靶子,要打的就是它,修行人不论如何转移,一定要瞄准中间的核心。

  色、受、想、行、识,修行是这样层层深入的。为什么要将色、受、想、行、识画成从外到内的一个一个的圈?

  因为就像剥芭蕉杆,与“色蕴”相关的魔出现得最早,在功夫最浅时他就先出来了;等解除完色阴区域中的十种魔以后,受阴的魔才真正出来;受阴的魔都解除完以后,想阴的魔才出来;最后识阴的魔才出来。将识阴的魔断尽,你就至少是一位六地菩萨了。

  果位不遥远,就在眼前,瞄准中间出击。不过大家要将色阴区域与识阴区域魔的情况了解清楚,否则时时处处被引夺,却还以为自己所着的魔境是“我的性格”,或者是“我的尊严”,其实都是问题。

  五阴魔对修行作的障碍,主要是直接障碍“圣道”。“圣道”是对圣谛(世俗谛与胜义谛)的修行,此处特指人无我空性。对人无我空性作障碍,让你失去对胜义部分将要获得的证悟,称为“五蕴魔”或“五阴魔”。

  体现到一个人身上,便是在色受想行识的五蕴之身上产生各种问题。比如,你刚刚想修行,就突然遇到一个违缘,撞一下车或者腿疼,腿盘不了或者坐不住了,这下烦躁了,修行必须要退。这些往往都是有一些魔障在障碍。

  修行中,对于法无我空性的证悟,可以说比较干脆爽快一些,而人无我空性这部分的修行比较困难。因为人的一些根本执著都与身体有关,凡与身体有关的烦恼是比较难以解脱的。我们绝大多数时候只能顺着身体的需要来:困倦来了需要睡觉,饥饿来了需要吃饭,营养不足需要补充,身体不好需要锻炼……有着各种需要,如果人无我空性这部分的烦恼被解除了,获得的受用是最现实的。

  八地菩萨获得了意生身,业报之身才可以永尽。八地之前,修行过程中,如果逐步证得人无我空性,解决这些魔障,会有一些什么反应?仅在色阴区域,《楞严经》中说,一种起步的收获称为“拾出蛲蛔”(《楞严经》最后讲了五十种阴魔,如果有时间应该看看这一段。在经中,释迦牟尼佛说完法,准备休息了,“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重新回到大众当中,说五十种阴魔)。

  “蛲蛔”是肠胃中蛲虫、蛔虫之类的小生命。禅修的过程中,能从身体内部“拾出蛲蛔”,将它从身体中拾出,却不会损及身体,连现代医学手术中“微创”的损伤都没有。这是因为对于人无我空性的证悟,放下了对色身的执著。小孩还能通过吃药等医疗方式解决“蛲蛔”问题,但大人就很难了。为什么?因为对于色身的执著越来越重。在逐步获证人无我空性时,“拾出蛲蛔”的结果就出现了。

  有同学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人的修行这么奇怪?他就是在打坐,什么功夫都没有,只是执著减少了一点,为什么能将虫子从身体里拿到外面?又没动手术,为什么能穿越物质的障碍?”

  想明白,就要了解为什么身体中能有这个障碍。有,正是因为人我执著,它才成为一种在身体中解除不了的障碍。这与死亡是同一来源:人的死亡也是因为如此,人的极大烦恼也是因为如此。

  《孙子兵法》很诡,知道某人脾气大,在用兵中就会安排一些挑逗他出兵的计谋,使他火上浇油时贸然出兵,趁机将他灭掉。为什么有这样一些特定的人性弱点?这些弱点就与业力有关。蛲蛔的业力与人性中的这种弱点也相辅相成。

  还有一种现象:你在这里打坐,进行中观的修习时,突然发现身体不在这里,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当年虚云老和尚在武汉归元禅寺主持禅七时,就有这么一件事:打坐时,自己没感觉,渐渐就腾空了,在空中飘移。别人都觉得很奇怪,他却自觉没什么,还是在用功。这就是因为在色阴的区域中逐渐解围,在解除人我执著的围困。

  要想了解他为什么能飞起来,就要从此处反向思维:为什么我们只能坐在这里?为什么只知道教室内的事,教室外的事就不知道?这便是人我执著产生的约定俗成的障碍,是修行要解决的问题。

  死魔

  第三种魔称为“死魔”。

  死是死亡,生命对于人生来说绝不只这一次。因为没有穿越这一生的洞察能力,不能了解前生与后世,所以对“生命的无保障”有大恐惧。死,对于我们仍是最大的障碍。

  就像有些电影中,打一个人,他不一定很怕;骂他,也不一定很怕;但是突然掏一支枪,顶在他脑门上,他就害怕了。为什么?因为怕死。死,是人所有恐惧中最为严重的。

  死魔是直接对生命作障碍的魔。死魔有很多种,不详细说了。

  本来听闻到佛法,会想人生有必要去修行,有此愿望,或已有所安排。但若一旦遭受“死亡之魔”,任何“暇”(闲暇,足够的生命光阴)与“满”(满足一些条件)都将彻底完结。(“暇满”是从藏传佛教中引进的词语,在汉传佛教中是用另外的说法,但没有那么简洁,此处暂时借用。)

  死魔对于闻思修的“足够时间”与“充足条件”作障碍。作什么障呢?作“非时障”。就在你想修行时,条件就不具足了。你确定好“我每天七点钟作功课”,但偏偏到七点钟时,“无常大鬼,不期而至”,一切付之东流。

  作非时障、非处障,“时”与“处”这些障碍的出现,让修行人在有限的人生中,不能自由自主地安排,这就是死魔。它很讨厌,不仅夺走人的生命,关键是夺走了修行时间,将机会都夺光了。

  天魔

  第四种魔称为“天魔”。

  天魔的出现,是十分巧妙的,我们还不能轻易感知他。

  他一旦出现,便以一种“资助”的方式,使身心不由自主地生起烦恼,烧毁已经成就的菩提果位。使已经证得的果位都退失掉,天魔有这么大的能力。是不是很像计算机病毒? 

  天魔有“主眷”与“别眷”,有妻子与亲戚朋友,这不是譬喻,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因为生命的层次是多样的,当我们的心存在时,很多魔的生命体也存在着。为什么一个人发起菩提心时魔王的宫殿就会震动?在实有的领域,相互之间都会有一些牵连。

  魔王的妻子在禅果将要成熟时就投五花箭(这种箭上面有五种颜色),看着一个人将要获得成果了——悉地或者禅定,在将得未得时,她就一箭扔下去,这人便受了一箭。这不是普通的一箭,它让人产生一种特殊心理,将人从即将获得的成果中退出来,让他得不到。

  五花箭中,第一个是我慢行箭。一箭扔下去,中箭后我慢心马上就起来了:“我修行好,你不如我。”

  第二个是欲贪行箭。中箭后看到好东西,真的舍不得。

  佛教有个“紫金钵”的公案。有位禅师,入定后鬼都找不到他。有次皇帝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禅师非常喜欢。鬼就想:“这人有个问题,他喜欢紫金钵。”等禅师入定时,鬼就在旁边刮钵,刮得吱吱嘎嘎地响,禅师就想:“怎么有人在动我的钵?”一动念,执著就有了,鬼就过来,将链子往他颈子上面一捆:“我们抓你去见阎王!”禅师害怕了。

  对于世间事物的执著喜爱,这也是修行的一个障碍。

  第三个是嗔忿行箭。

  第四个是愚痴行箭。

  第五个是嫉妒行箭。

  “魔”不仅仅只是让内心中产生一些问题,而且还会突然在所经历的环境中产生一些问题。在环境中产生问题就不是魔王妻子做的事了,是妻子委托她的亲戚朋友安排的:安排你在路上撞到一个不好的人,或者安排你刚刚到一个地方,就发生一起打架斗殴的事件,让你去经历一下,比如“斗争行魔”。增贪行魔、扰乱行魔、变邪行魔,这些也是天魔的“别眷”。

  魔产生之二十四种来因

表12-2 二十四种魔入之因
表12-2 二十四种魔入之因

  这些魔有没有影响到人,都会有一些现象,我们由现象分析它们的成因。上表就是魔入的原因 (见表12-2 二十四种魔入之因)。由表格能看出,这些魔来影响人时,是从哪些根源上产生的。

  一、于道不精进。

  “不精进”可以说是魔入的总因。功课非常重要,虽然做得很少,但只要没丢掉,魔还不敢轻易对你下手,因为你保持了对于道的精进。

  二、智慧小。

  只看自己,不顾利他,这就是智慧小。

  另外,在修行过程中没有所宗,不确定修行的思想体系的根源,冲上去拿个兵器舞两下就算修行,这样也不行,我们的智慧就太小了。为什么智慧小?因为是以个人的智慧来修行。当有了整套的修行体系,则是以佛的智慧作为我们的智慧,这个智慧就大了。

  三、烦恼盛。

  确实有那种“压不住火”的烦恼,这种烦恼产生时容易产生魔障。魔容易随这样一种烦恼进入人的身心。

  四、分别大。

  分别心粗大,遇不遇事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自己的评论,这样不好。在现实生活中,有必要时分别,不需要分别时要收藏分别心。

  尤其是计划久远以后的事。很多人喜欢规划未来,但未来的事情未必就尽如所料。这不是不让人为未来作准备,而是观察要“适当”。

  如果发现某些想法确实是杞人忧天,一定将它放一放,不要让心中的事太多,如果不能放,那就要看看会不会导致魔入,这问题严重了。

  有一则故事,一对卖豆腐的夫妻,晚上收工了,商量很多事:“我们明天要将店面扩大,让更多人来买豆腐……”商量到三更半夜还不知休止。但是第二天要五点钟准时起床,因为别人订了豆腐,每天要去送货,还要打一锅豆腐准备当天卖。“枕上思量千条路,明朝仍旧打豆腐”,第二天还得将这锅豆腐做了去卖,现实的生活依然很平俗。

  据说在汶川地震期间,有一些四川民众的心态就比较好。不管有多大痛苦,等到重建时,都知道只要能做的就尽量去做,只要有一点能拔平的菜地,马上就拔平了种起菜,生产与生活很快就恢复了。

  五、心绪多。

  即心掉动大,这点要重视,思绪偏多本就不利于修行。

  六、无善知识摄持。

  善知识的摄持是修行的唯一保障。拿到藏传佛教来说,“善知识”是一个决定性的修道因素。汉传佛教对于善知识“广而化之”,将参学善知识说成“走江湖”,要四处参学(江西、湖南一带善知识多,应该广泛地去学习)。但是善知识“一贯的摄持”还是很关键,无论是用什么方式,总得“有”,不能是那种得不到教授、凭着自己的方式去揣测下一步该怎么做的状态。这样会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广而化之”、“走江湖”的无善知识摄持的参学,抑或是佛教对于学人劣性的一种“无奈”吧!

  七、教授不深。

  这点也要重视。现在不管做哪一行的工作都会有个要求:你的理论一定要好,思想储备一定要充实。否则,想都想不明白还能做明白吗?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前提铺垫,后面的修行才能顺利。“很好的铺垫”就是教授、教诫能精到、详实。

  八、伴恶友。

  自己在修行过程中的道伴不是很好,这一道伴(或说恶知识)对菩提道的知见是错误或不圆满的,这都会让魔得逞。“恶友”,是身边的“定时炸弹”。

  九、贪执大。

  在生活中,多欲不知足,不利于修行的爱好太多是不大好的。

  十、多分滞贪淫。

  对贪执境还很沉溺,也不守护根门,迷滞其中。

  十一、多爱酒肉。

  关于酒肉的问题,也要有所了解。酒肉对于修行是很直接的障碍,即使在工作应酬中确实很需要,也一定要考虑有所调节,这样一定会有利于修行用功。因为肉类与生命有关,而酒类与心性有关,肉是杀生而来,酒则迷乱心性。

  十二、智广而志卑。

  智慧大且广,而心志卑,这点要提示大家注意。有才无德,或量大愿大而不实行,都属此类。

  十三、小想无希望于大。

  “小想”,“我就想得点小小的收获”,只知道自利。但现在的学习,实在讲,任何一个表格表达的意义都是直接趋向佛果的,是直接针对佛果进行的讨论。如果不取乎其上,必定得乎其中,如果只是“小想”,取乎其中,就只能得乎其下。或者,什么也得不到!

  在修行中不要得少为足,在奠定修行体系时,千万不能想:“我是一个小人物,就修行一点点,不需要学那么多,掌握那么庞大的修行体系,我不需要那么多所谓成佛的道次第,只要将眼下需要做的这点学到就够了。”

  小想无希望于大,对修行是一个障碍。皈依三宝是什么?皈依三宝第一是皈依佛,不能只将自己交给佛,而永远当佛的包袱,这对佛不敬。皈依佛是为了要成佛。皈依佛学什么?要学他的成佛之道,自己要变成佛,这才公平,否则我们皈依佛始终对佛都是不公平的。

  要“择高处看,就低处行”,可以做一些基本的修行,但心志一定要广大。念“皈依佛”,是要自己成佛,才能摆脱人我与法我的执著与烦恼;“皈依法”,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如果不学,违背皈依还说什么皈依;“皈依僧”,要“烦恼无尽誓愿断”地去向僧宝求教诫,否则就必定向歪处求!

  十四、骄傲而大我慢。

  骄傲、我慢的障碍很麻烦,特别是已经学得比较好、修行比较成功的人,骄傲与我慢是容易受魔侵袭的原因。

  十五、初业喜独处练若。

  “练若”,有“兰若”、“阿兰若”等不同的翻译。为自求清静而处练若,《大般若经》说是“魔事”。刚开始修行就要闭关,才皈依就要进山,这都是问题。初业的人就适合跟在师父后面,还不适合自己给自己那么多安排,因为自己没有智慧去安排。初业喜欢独处练若,或者闭关修行,起步狂热,潜在的危机是很大的。

  就目前来看,初学者喜欢苦行、闭关、住山,其中出的问题最多,尤其是很苦心地想得一个大成就,然后被某位善知识来封信点化一下“你可以闭关了,三个月成功”,第一个月、第二个月大家都觉得他不正常了,第三个月初他不睡觉了,到两个半月时能听到声音了,到两个月二十九天时已经看到佛在面前晃来晃去了,等到一出关,又直接进关了——关进了精神病医院。

  我亲手处理过不少这类事。有人心中想着“我已经成佛了,佛都跟我打电话了,天天跟我来说话。你们修行太差了,连佛都见不到,而我天天都见佛,一睁开眼睛就是佛,不是东边往西边飞,便是西边往东边飞,看得不想看了还是出现……”这都是些麻烦,都是魔入之因!

  十六、近住于商场大市。

  总是被动地被干扰,让我们心得不到清净,这也是一个麻烦。

  十七、处官宦及补特伽罗互不合地。

  “补特伽罗互不合地”,比如土匪盗贼的居处。

  “处官宦地”,弘一法师有一回拒绝了朱子桥将军的宴请:“为僧只合居山谷,国士宴中甚不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个要有点修行的人,对于应酬之类的事情要考虑一下,因为它太容易散乱心智,太容易让我们赔掉宝贵的修行时间,赔掉我们对自我的信赖感。

  十八、受持无宗愿。

  这可是个大麻烦。“无宗愿”是什么?比如,总说“我要发愿啊”,在佛前跪着发愿:“这部经要念三十天。”没过两天又跪着发愿:“这部经要念半年。不管刮风下雨,我保证半年一定念完。”

  发愿分为有宗与无宗,“宗”指“思想依靠”,“思想”指的是“修行体系”。来源于修行体系,有理性地安排与选择,这是“有宗”的愿;如果不来源于修行体系结论所需而发的愿,就是“无宗”的愿。初学的人很容易受持无宗的愿,比如大家都觉得《楞严经》好,拿着《楞严经》念,有人就开始发愿了。

  我了解一些这样的情况。有一次,我听一位居士说,他觉得磕大头很好,就随一位有经验的老居士学习。为什么向他学?因为他每天可以“两小时内拿下三千大头”。我听到后觉得实在有点不可思议。现在谁的身体能那么灵活?简直像弹簧,一上一下,两个小时就磕完,这是忏悔业障、皈依佛法还是……?当时他是怎么用的心,很难去调查,只是觉得这种修行来得太猛。

  还有一次,听一位居士讲自己持楞严咒,平时以此为功课。我说:“持楞严咒不容易啊!出家人早课才念一遍。”那居士说:“我每天念108遍。”我问:“多长时间念完?”他回答:“三小时之内拿下。”我当时就很疑惑:我们早上只念一遍,还要提神,否则很容易就溜过几句,因为它太长,而且梵音很容易混淆,他三小时念108遍真是个奇迹!但是看那位居士的状态,烦恼还是很大。所以我们不太敢承认这种修行,也不推荐,尤其是很长的经咒,在念诵与做功课时一定要谨慎,不要将其变成无宗愿。否则就会有点麻烦,因为自己是应付不了的,不要想一口吃个大胖子。

  十九、无教授仅少譬喻而执能修行成办菩提。

  没有教授,仅依靠很少的譬喻作为修行的航向,这种情况太容易出现了。尤其是初学没有经验的人,一看到佛经中几个譬喻或者好故事,感动了,膨胀了,就发心这一年半载一定要怎么去修……这样一来,没有真实的用功教授,只有很少量的譬喻,拿着这些说法就开始修行。本来是“黄叶止小儿啼”,这却是拿黄叶当了真,非常危险。用功的教授可提供经验,有这些经验性的提醒在前,同时告诉你,如何使用一些诀窍性的方法去修行,这样才可以。

  二十、慧不坚而于尊长不得加持(以不信故)。

  “慧不坚”是指少闻思。这也是个很大的麻烦,会成为魔入心的一个原因。

  二十一、执梦是实。

  将梦境当成是真实的。有时候,人的梦境会与现实生活产生一些呼应,比如梦到了第二天发生的事情。但是梦境毕竟不是事实,与现实生活不一样,只是换了一个境界的提前预知。

  换境界的提前预知有很多种情况:第一种,因为第二天将要出现的现境与自己的心密不可分,心所现的实际环境提前有一个投影,来让自己预知。第二种,有可能是善神的提醒。第三种,在错乱的梦境思维中,某个场景突然闪现了一下,便觉得它是真实的。但不能将这些当成真实,即便是真实的生活,我们也要说它如梦,如果执梦为实,那就颠倒了——佛说“人生如梦”,我们却说“梦是人生”,与佛法唱反调了。

  所以,即便偶尔梦境应验了,也不能执著为真实,否则就没有“主义”了,将真正的“主义”放弃了,这不利于修行。

  二十二、喜兆相。

  喜欢征兆,做什么事都求签算卦问吉凶,这对于修行很不利。《施分别经》云:

  信瑞相而不信业者,是优婆塞之垢。

  信瑞相而不信业,是肮脏的居士。

  二十三、以违缘智弱羞怯而心不乐。

  违缘多了以后心智减弱,心中常常出现一种不快乐的状态,心中总没有快乐感,这是魔入的前兆,也要小心谨慎。

  二十四、以自他缘故心苦或愁忧而受困。

  因为自或他的原因,心中总觉得愁忧受困。“愁忧受困”的状况与嗔相应。不管是有理由还是没有理由,对于逆境的执著就属于嗔心,这种嗔对心态极其有害。

  这二十四种魔进入的原因,其中几条比较重要:

  第五种,心绪多。经常地想事,不让心闲一下,有闲时不得闲,无闲时更不得闲,心就过分劳累、过分处于困境了。

  第六种,没有善知识摄持。

  第七种,教授不深。

  “伴恶友”、“贪执大”、“多分滞贪”、“多爱酒肉”,对这些都应比较理性地进行调节。

  第十五种,初业喜独处练若。

  第十八种,受持无宗愿。这条需要重视。没有思想根源、没有理论修行体系的愿随便发,随便受持,很容易让四类魔众入心。

  第十九种,没有教授,少譬喻就开始修行。

  第二十二种,喜欢兆相。喜欢征兆会给修行带来很大麻烦,因为喜欢征兆会让人逐渐产生一个习气,比如在用功过程中确实产生轻安了,有一些光明的现象出现,或者有一些佛菩萨、净土的形相出现。如果喜欢征兆,一旦出现这些,往后就有一个大麻烦等着自己:每天修行就想着“光怎么还没出来?”刚刚一坐下就想“佛怎么还没出来?”轻则这样妄求,重则到了三更半夜还想:“怎么佛还没跟我说话?”这样就离精神分裂不远了。

  以上几点,一定要注意。 

  着魔后之二十五种现象

表12-3 着魔后的二十五种现象
表12-3 着魔后的二十五种现象

  这二十五种现象已经与魔沾边,产生关系了。或者说,一些烦恼与障碍已在心续中现形,就容易出现这二十五种现象。

  一、依德相不具之师。

  这是个很大的麻烦。这次课程,我将它当作是对大家建议性的学习,可千万不要认为,我现在教大家就是我有此证悟,或已经有此水平。我只是将理路告诉大家,是一个提前的修行预备,现在还不是“你将修行完全交给我,我来指导你用功”这样的情况。目前,可以提供个人有限的经验。

  “德相”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一定要有实际的修行体证。具足德相的师父才是可以依止的。本次学习结束后,大家一定要找到一位值得依止的具备德相之师,这样修行才能有进步。

  二、弟子堪能不具为作依止。

  这是说收徒弟的事情。着魔的现象中,不仅有做弟子,还有做老师的事。自己做老师,将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人拉拢到身边为其作依止,教他去修行,冷落了具备堪能的弟子。这也是一种有魔障的表现。

  三、道伴学见行不合。

  自己身边的同伴、道友之间的矛盾大,行为与见地都不能磨合,这也是魔入的现象。

  四、视为苦难。

  将修行视为困难,将该做的事情视为困难,转入逆境,这也是有一些障碍出现了。

  五、不依三学次第而猛精进。

  前面说魔进入的原因是,还没有得到真正的修行教授,便开始勇猛修行了,或者初学的人就开始闭关住山了。此处是说不顺次第修行,魔障已经现形,已经在真正起作用了,这是一个标准。但,并不是说学到“有阶梯的道次第”就绝对能“顺道次第”,而不讲究就绝对不顺,超越次第者也可顺次第。

  如果自己的修行还是比较谨慎,在按着步骤走,那就可以放心,没有问题。如果已经乱套了,不遵守次第,还在勇猛精进,那可能会有麻烦。

  六、杂慢心说佛法。

  将佛的“法”当成一种儿戏,当成戏论,在言谈中很轻慢地说来道去,这也是魔入的现象。

  七、自无德为他师。

  如果已为人师而自知少德,应当速自增进,或让弟子依止其他有德的修行人,自己仅助之学修即可。

  八、友伴无信心不恭敬三宝。

  如果身边的友伴对三宝没有信心,也说明自己的问题。

  九、与盲目无知者讲说。

  对佛法有信心是好事,维护自己的修行也是好的,但是喜欢向一些没有信心、根本无法领会深义的人对牛弹琴一样地说佛法,乃至将与修行核心问题相关的重要话题、修行的诀窍也讲给一些盲目无知者听,这也是问题。

  十、无暇修行望禅果。

  自己没有时间修行,却想得到一个很好的禅果。天下有这种便宜事吗?

  十一、习堪與、密咒,妄求捷径行如商贾。

  经常去熟悉堪與学、风水或使用密咒,就像商人一样,将这些天天挂在嘴边,妄求捷径,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十二、以佛谋存经济营种。

  以佛教的“法”来谋取生存,做一些相关的经济活动,即所谓的“借佛敛财”。

  十三、行五邪命。

  五种邪命,在此不详细讲了。

  十四、喜眷属弟子财物,希取供养。

  这着重是对修行人与僧团来说的。但是现在反过来了,现在希取供养的往往是那些“只要僧团能做到的我也做到,但是你们在修行我可以不修行,你们不敢要供养,我敢要供养”的一批人,这是很明显的魔眷。

  十五、心依恶境。

  如果依止了损害三宝、三宝戒律或众生的恶人恶境,是必定不利于己的。

  很多人有个习惯,总想着一种不善的境象,以此作为自己用功的对境。当自己身心很疲羸很脆弱时,就会有一种境界出现,便执著于那种境界,后来发现自己好像知道别人身上有什么病,可以给别人治疗;或在那个境界中祈求,获得一种新生力量似的,“神”就帮助他将别人的病治好了;或知道别人过去与未来的事,这就是所谓的“行坛下马、占卜求卦”的情况。这其实就是一种境界,如果心常常去依止此种境界,便是一种魔境。

  十六、喜世间戏论。

  喜欢没有实际意义的世俗戏论,互相的绮语说来道去,引以为乐。

  十七、入喧哗扰乱人众群。

  喜欢特别扰乱的人众群体,不喜欢比较理性的氛围,喜欢没有道理、无理取闹的场合。

  十八、以骄满、染污、我慢因缘依止。

  这包括做弟子与做老师两种情况。如果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心中常常有一种骄满、染污或者“有其他想法”的心态,这样的依止便有问题。

  十九、行放逸,无正知。

  在行放逸时,不能对身、口、意三门的状态了了分明。

  二十、与异性酒肉食行放逸。      

  与异性聚集在一起喝酒吃肉,没有正事儿。

  二十一、喜世间八法。

  喜欢别人虚假的赞叹,喜欢世间真实的利益,无论真还是假,都是在世间八法的范畴之内。这些犹如过眼烟云,对于修行与人生都没有实际的意义,执著在上面很容易出现魔障。此处所说的是已经现形的部分。

  二十二、能作所作多。

  事业太多,技能太多,都是有一定问题的。人生精力有限,应当量力为之。如果这些事情过多,有时难免将事做坏,而且也会过分损耗身心。

  二十三、行动坐处多。

  相反,如果坐处较为单一,那么有利于止的修习。

  二十四、谈论多。

  二十五、心绪多。 

  这两个好理解。

  以上这些,对修行人来说是十分严肃的话题。如果出一个考题:大家想想自己有几个魔?如果一个一个来对,就会发现自己有好多。我也有好多,大家都是学生。以上所提出是确定的真理,也一定是大家修行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到“魔”,多数人可能会想到高头大脸、獠牙红眼的形象,这才是“魔”。那可不一定,还有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其中包括魔王眷属、魔王妻子……非常复杂。实际上有很多魔是无形的,或者就是人性格中那些与修行不相应的部分。因此,不能简单地将“魔”理解为坏人、坏事,或妖魔鬼怪、魍魉精魅。它主要指在菩提道的进程中,出来阻碍修行的魔障。

  对于“魔”这件事,还要以一个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以信心与欢喜心来逐渐调试,给自己一些从魔王眷属手中逃脱的生机,生机得自己给自己安排。我们虽然与五地的菩萨不一样,有很多修行的问题,但问题越多,需要做的努力越多;现在能发现的越多,说明我们的机会越多。因为能“发现”就说明自己在从这一个境界跳入一个更高的境界,已经知道台阶了,这是一个智慧的财富。

  了解了“魔障”这部分知识,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检验自己是不是利根,因为利根的菩萨在资粮位时,就不被这些魔障所侵扰、引夺了,而即使最钝根的菩萨,到第五地时也彻底解决了。如果现在还有,到第五地也不是问题;如果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就乘胜追击,尽快达到第五地。

  大家要以欢喜心,留有余兴地好好用功。功课是很重要的,每天不一定要很多,但要给自己安排一点,将它当成一种生活,一定会受益无穷。不要很多,让自己感觉轻松,留有余兴就好。

  至此,《入中论》前五地的颂词已经讲完,《入中论自释》第一卷结束。从第二卷开始,即将进入第六菩提心现前地,一直到第五卷结束都是讲这一地。“菩提心现前地”说的可不仅是开悟这件事,因为开悟的事无法向大家说,你我没证悟,实在没多少可以说。这四卷论文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说的都是大家能听懂的话。用能听懂的话语说,同时又不顺应现在的执著,那道理一定很深奥。所以,下面的学习会有一点难度。不过通过以前这些表格,已经将很多困难的问题,一一分解到课程中了。有了这些基础,相信大家学好第六地不成问题。

-----------------------------------------------------------------------------------------------------------------

更多明贤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智海浪花 下册 55、再回首

索达吉堪布:智海浪花 下册 56、心路历程

索达吉堪布:智海浪花 下册 57、真实与虚幻之间

索达吉堪布:智海浪花 下册 58、迷茫的一代

索达吉堪布:智海浪花 下册 59、学佛随想

 

后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智海浪花 下册 54、设计灵魂

索达吉堪布:智海浪花 下册 53、感悟人生

索达吉堪布:智海浪花 下册 52、音符间跳跃的佛法妙音

索达吉堪布:智海浪花 下册 51、真正的灵魂工程师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十节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