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无著菩萨:入行论释·善说海 总 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无著菩萨:入行论释·善说海 总 论

  顶礼圣者观自在菩萨!

  慈爱无余众生搅拌发心二资海中现,
  不住涅槃自性三身妙云层层极密布,
  普降离无我等四边戏论妙法甘露雨,
  息众惑火开利乐花净饭王子前顶礼。

  仅以何尊名号光,传入何者耳畔中,
  亦能遣除心暗者,观音怙主前顶礼。

  开示寂灭我与无我戏论胜义之法理,
  己造积业为我所等世俗遣诸愚见暗,
  抛弃自乐成办利他善说净行此法理,
  究竟自他二利法王文殊菩萨前顶礼,

  尽舍国政善开显,稀奇佛子行之理,
  弘扬佛陀教法者,寂天菩萨前顶礼。
  从彼教言莲苑中,畅饮善说蜂蜜后,
  为利持佛子行众,我当于此释本论。

  完整无缺、正确无误开明大乘道的这部入菩萨行论分二:一、论名;二、论义。

  甲一、论名:

  梵语: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译成藏语,即菩提为正觉,萨埵为菩萨,渣呀为行、阿巴达绕为入。那么,这一论名是以什么方式而取的呢?通常而言,命名的方式有以所说之意义、能说之量、作用、地点、眷属、时间与比喻。此论是以其中的第一种方式来取名的。取名有何必要呢?本来,取名的必要就是为了理解意义。《楞伽经》中云:“若未取名称,世间皆愚昧,故为遣愚痴,佛陀立异名。”尤其因为此论是以所说的意义而取的,所以诸位利根者通过论名就能够通达论中所说的大概内容。首先宣说了论名,其他根机者依此也容易寻找法本。

  宣说梵语是为了在相续中播下梵语的种子,说明来源可靠,忆念译师、智者的恩德。

  由于此论属于经部,因而按照国王规定的顶礼方式,于一切佛菩萨前顶礼膜拜。这是译师所作的顶礼。

  对于论义,阿阇黎善天认为:以初善、中善、后善可以包括整个这部论典的内容,按照顺序,初善即顶礼句,中善是从顶礼句到回向品之前,后善为回向品。那波瓦阿阇黎认为,以造论之因、宣讲六度、感念恩德而作礼这三部分可包括此论,也就是说,造论之因是指从“暇满人身极难得”开始的前三品,回向品宣说布施度,不放逸品与正知品宣说戒律度。(其余的内容在颂词中明显。)

  本注释的分法如下:

  甲二(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乙一(入造论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

  丙一、真实宣说分三:一、礼赞句;二、立誓句;三、示现谦虚。

  丁一、礼赞句:

  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

  所谓的善逝是指毗卢遮那佛,由于善妙逝去因而称为善逝,如说身相善妙、善净瘟疫、妙瓶。断除了烦恼障等障碍后庄严而逝,遣除了对真如不明的无明等后不退而逝,清除一切习气后究竟而逝,这是从断功德的角度而讲的。善天尊者认为,由于证悟了一切所证,因而称为善逝。总而言之,正因为善妙圆满断证功德或者趋至最胜安乐之地,所以才称为善逝。《菩萨地论》中云:“趋入殊胜处而逝,不退逝故称善逝。”这以上讲的是佛宝。所谓的法身,如《宝性论》中云:“当知法身有二种,法界极清净本体,以及依彼之等流,宣说甚深种种法。”按照此论中所说,证法的法身是与法界、具二清净无漏的智慧无二无别,教法的法身是指就二谛而言的一切甚深、种种法门,这些是法宝。由于这些法宝对于善逝来说也是具足的,因而称“具”。关于佛子,《宝性论》中云:“具信胜乘之种子,生佛与法智慧母,禅乐胎处悲姨母,彼即佛意生菩萨。”由于生于如来种姓中或者能成为如来的继承者,因而佛子诸位圣者菩萨是僧宝。对于包括僧宝在内的三皈依处,以及虽不是大乘的皈依处,但总的来说功德超胜的声闻、缘觉亲教师、阿阇黎等一切可堪为应礼处者,作者三门恭敬作礼。所谓的“如是造论”是连接下文的句子。如此作礼赞之必要:如《赞佛功德经》中云:“于本师善逝,虽作微供养,亦趋人天乐,得无死圣果。”作礼赞是为了成办暂时与究竟的安乐等。

  丁二、立誓句:

  今当依教略宣说,趋入佛子律仪法。

  所说的内容是指什么呢?即是趋入佛子律仪法。其中佛子律仪是指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行持这些戒的方法通过十品来宣说。那么,是以什么方式造此论的呢?依教也就是说依据经论中所说的意义。

  若有人想:如果是经论中所说在此讲述,那么没有必要了吧。实际上是将经论中紊乱的内容理顺、不清楚的解释清楚,零散的汇集一处,并将许多典籍的内容概括起来阐述,因而无有这种过失。如是宣说立誓句的必要:所有正士均不会舍所立下的誓愿,因此是为了使造论圆满。

  丁三、示现谦虚:

  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言利他,为修自心撰此论。
  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
  善缘等同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

  以前佛经等之中未曾出现过的内容在此论中也没有宣说,前所未有的词藻、诗歌韵律我寂天也不精通。鉴于这两种原固,我不是为了利他而造此论。那么是为什么呢?是为了自相续串习菩提心我才撰写这部论典的。倘若如此,那自己了知就可以了,造论有什么必要呢?根据自己平时所理解的差别而造论,修习菩提心善法,暂时也能使自己的信心愈来愈增上。善天尊者与普明尊者说:所谓的“暂时”说明有观待他利的意思。为什么这样说呢?万一与我具有同缘份即相同种姓想求学菩萨行正直的其他诸位学人见到这些内容,也许会有增长菩提心等利益。这样的谦虚之词能使大家了解作者无有我慢,也表明如果出现过失则请求宽恕之义。

  丙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分三:一、各自之本体;二、宣说之必要;三、宣说之方式。

  丁一、各自之本体:

  此论的所说即以“趋入菩萨律仪法”这一句颂词表明是无整无缺的大乘之种姓、道、果,主要指的是所有菩萨的学处。这些所说(内容)依靠此论而通达为必要;通达依赖于论典是关联,实修所通达的意义从而获得果位是必要之必要。

  丁二、宣说之必要:

  具有分别妄念之人通过了知论典具有必要等从而才会深入修学。

  那波巴尊者的《入行论释难》中说:“这部论的必要等实际上通过论名就已宣说了。”阿阇黎善天说:“趋入佛子律仪法”是所说,为利自他是必要,论与必要是方便与方便生的关系,为关联。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二十七讲 中观所许的唯识法统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二十八讲 了义大中观依龙树二谛别立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二十九讲 依佛说唯识义,为唯识宗鸣

无著菩萨:入行论释·善说海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三十讲 随许世俗何时尽,众相斯空到

 

后五篇文章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二十六讲 别破唯识

无著菩萨:入行论释·善说海 入菩萨行论

无著菩萨:入行论释·善说海 无著菩萨传

无著菩萨:入行论释·善说海 寂天菩萨传

索达吉堪布:佛教眼中的神秘 七、中国人民大学问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