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华严经》“如来放光”意涵之研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华严经》“如来放光”意涵之研究

  作者: 曹郁美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6年
  【文章标题】《华严经》“如来放光”意涵之研究
  【文章作者】曹郁美
  【指导教师】郭朝顺
  【文章页数】178页
  --------------------------------------------------------------------------------
  【中文关键词】华严经|如来|放光|三昧|说法|毘卢遮那|金光明经|九十七大人相|莲华藏世界|十十法门|李通玄
  【中文摘要】光,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就外在而言,无论是天界之光--日光月光星光,或是现代生活之光--灯光烛光火光,几乎不可一日无之;另由内在而言,光明象征了真理、智慧、信念与勇气,于精神层面具有启发与鼓舞作用。此外,宗教之光是传达了神圣性,因此无论是如来之光、基督之光、(古波斯)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的天使之光,或《奥义书》的梵我之光,它都具有高度的宗教意涵,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言,可谓影响深远。
  本文的研究系以《华严经》的如来十次放光为探讨核心,焦点集中在“放光说法”上。原因乃在于本经与其它经论之最大不同点为:如来在华严海会上从头至尾未曾开口说话,而是以“光”作为语言,与菩萨进行对话;菩萨承受如来之光后再向下展开救度众生的行动。因而“光”是其中的介质,沟通了圣凡二界,使如来之果德与菩萨之因行,在全体法界中充分地传达。
  本文共计六章,章节重点为:
  第一章《绪论》,特辟“导言”一节,概论式地陈述“光”在宗教上的意涵。接着表达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方法、文献依据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最后是本文章节安排的简述。
  第二章《佛教文献中的如来之光》,首先解释如来之光的殊胜意义何在?再以梵文语意之分析理解“光”的意涵。接着以鸟瞰方式耙梳佛教经论中的如来之光;分别说明:一、“光”的形象与状态(包括其颜色、数量、长短等);二、“光”的出现时机(即世尊之降生、成道、入灭、入三昧、说法前,放光之状态与理由);三、三昧之光修持与实践的方法;四、“光”于佛教教义中之救度意义为何?五、以《金光明经》为例,理解“光”与涅盘三德的关系。
  第三章《〈华严经〉遮那如来之探讨》。首先讨论毘卢遮那如来(Virocana-buddha)为何不见于南传佛教国家?它是一种北传的信仰吗?毘卢如来与中亚(例如波斯)地区的太阳神崇拜,以及印度婆罗门教的毘湿笯(Vi"鰑)信仰是否有关联?再由语意分析,“毘卢遮那”意为光明遍照,则本经之放光者应为毘卢如来,然而为何经文中处处都说“世尊”放光?本经中毘卢遮那、卢舍那与释迦牟尼三佛之关系为何?他们分别是法身、报身、化身吗?经本文考察,《华严经》本身并无报身与报佛,而是呈现典型的二佛、二身思想;这是本文的重点观察,文中有详细的论证。
  第四章《〈严经〉三昧、放光、说法之关联》,探讨如来说法之方式除了以世俗的语言进行传布与教化之外,是否有其它非世俗语言的沟通方式?而如来在本经中为何以无声的语言--光来说法?此放光之能力是由三昧定境中来,然一如华严宗所言是由海印三昧中来吗?三昧、放光、说法之间有何必然的关联?本章一一厘清以上的概念,并提出作者的观点。
  第五章《〈严经〉十次放光的象征意义》,首先以“光”之角度阐释《华严经》的精神与特色。接着完整地介绍如来十次放光的内容、意涵与象征意义;尤其藉重唐代思想家法藏、澄观、李通玄的观点,给予分析与探究。
  第六章《结论》,不但回溯本文之重点内容、提出自我检视与评估、反省本文的缺失,更重要的是预设未来是否有新的角度、新的探讨空间之可能,作为自我期许与展望。
  为了辅助说明,本文另制作了八个栏表、四个图表穿插于正文中,期使论述更清晰、义理更分明。
  --------------------------------------------------------------------------------
  【文章目次】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导言—“光”之意涵略论2
  一、“光”是人类心理的需求、认知的条件2
  二、“光”是宗教的神圣与启示 3
  三、《奥义书》的梵我之光5
  第二节:研究动机7
  一、《华严经》“放光说法”的独特性7
  二、《华严经》放光者的探讨10
  第三节:研究方法10
  一、研究材料与范围11
  二、研究进路与方法12
  第四节:近人的研究成果13
  一、“如来放光”的研究13
  二、佛身思想的研究16
  三、其它主题的研究18
  第五节:本文的章节安排19
  一、《第一章:绪论》述要19
  二、《第二章:《佛教文献中的如来之光》述要20
  三、《第三章:《华严经》的放光者--毘卢遮那如来之探讨》述要21
  四、《第四章:《华严经》中三昧、放光、说法之关联》述要21
  五、《第五章:《华严经》如来十次放光的象征意义》述要22
  六、《第六章:结论》述要23
  本章小结23
  第二章:佛教文献中的如来之光25
  第一节:释义—“如来”与“光”25
  一、 如来之光的殊胜25
  二、“光”之语意27
  第二节:“光”的面貌与状态28
  一、世间光:色法之光29
  二、出世间光:如来之光30
  (一) 颜色:五色、七色、金色、莲华色31
  (二) 数量:八万四千、亿、万亿、俱胝那庾多32
  (三) 长度:寻、丈、由旬34
  第三节:“光”的出现时机35
  一、世尊降生、成道、入灭时36
  二、三昧正定中37
  三、说法前39
  第四节:三昧之光的修持方法40
  一、现观四圣谛与四念处,得“光明生”40
  二、修习“暖法”,以达见道位42
  三、坚住所缘,入“光明定”43
  四、观佛三昧,洗净罪障44
  第五节:“光”的救度意义47
  一、战胜黑暗与邪恶--以《增一阿含经》为例47
  (一) 慈光三昧降伏迦叶47
  (二) 眉间放光降伏鸯掘魔48
  二、接引至西方--以净土经典为例49
  (一) 四十八愿,誓愿光明无量49
  (二) 十六观,依观作光明想50
  三、部位放光度十方众生--以《杂譬喻经》为例52
  第六节:“光”与涅盘三德的关系--以《金光明经》为例54
  一、真谛观点略说54
  二、“金”喻法身 55
  三、“光”喻般若56
  四、“明” 喻解脱57
  本章小结58
  第三章:《华严经》的放光者--毘卢遮那如来之探讨61
  第一节:毘卢遮那佛来源说述要62
  一、与中亚地区太阳神崇拜之相似性62
  二、与婆罗门教毘湿笯(Vi"鰑)信仰之相似性64
  三、莲华藏世界与梵天(Brahma) 创世说之相似性64
  第二节:佛教文献“毘卢遮那”之演变与发展66
  一、表“光明”义66
  二、表转轮王、天子、佛之名号67
  三、表华藏世界之主68
  四、表法身如来69
  第三节:《华严经》的二佛、二身思想70
  一、三佛、三身思想述要71
  二、《华严经》的二佛合一74
  (一) 毘卢与释迦的形象重迭74
  (二) 毘卢与舍那是同一尊佛76
  三、《华严经》的二身合一80
  (一) 法身与色身不二80
  (二) 法身与报身未分化80
  第四节:毘卢遮那如来的剎土与身相81
  一、如来的剎土:光明照耀的莲华藏世界82
  二、如来的身相:九十七大人相83
  (一) 如来顶上放光,最尊最胜故85
  (二) 如来面部放光,能传情、善说法故86
  (三) 如来身体放光,利益众生故86
  (四) 光明云遍照一切国土88
  本章小结89
  第四章:《华严经》中三昧、放光、说法之关联91
  第一节:佛典中“非世俗语言”的说法方式91
  一、《起世经》:光音天众生“以光为音”93
  二、《维摩诘经》:神通说法、闻香悟道94
  三、《华严经》:如来以光说法97
  第二节:光的来源--三昧定境98
  一、禅定、三昧、神通与放光之异同99
  二、佛陀时代禅观的目的:广知光明、寻得解脱99
  三、大乘时代入三昧的目的:驱除热恼、度化众生101
  第三节:《华严经》中的“三昧”102
  一、八种三昧与如来之放光、说法的关系103
  (一) 菩萨放因光,如来放果光104
  (二) 文殊菩萨不入三昧之理由105
  (三) 第八会如来不放光之理由105
  (四) 如来恒在三昧中,为何另入二次三昧、另放十次光之理由105
  二、海印三昧述要107
  (一) 本经所出现的“海印”107
  (二) 他经所出现的“海印”109
  (三) 海印三昧最为第一之理由 109
  (四) 法藏的“海印三昧”说111
  第四节:如来之光与菩萨之光的交会113
  本章小结117
  第五章:《华严经》如来十次放光的象征意义119
  第一节:《华严经》“光”之意涵与特色119
  一、光,表述如来的果德与不思议境119
  二、光,表述先果后因、由上往下、落实人间的菩萨行122
  三、光,象征“心”与“法界”的不即不离128
  四、光,象征重重无尽的佛国世界129
  五、光,象征“十十法门”132
  第二节:十次放光的形式、内容与意涵134
  第一次放光:面门齿光,说如来依正果法135
  第二次放光:眉间光,说如来依正果法136
  第三次放光:两足轮光,说十信法137
  第四次放光:两足指光,说十住法140
  第五次放光:两足上光,说十行法141
  第六次放光:两膝轮光,说十回向法143
  第七次放光:眉间光,说十地法145
  第八次放光:眉间光,说等妙觉法147
  第九次放光:口光,说等妙觉法148
  第十次放光:眉间光,说果法界151
  本章小结153
  第六章:结论157
  第一节:本文的回溯与成果.157
  一、生命之源:世间光与出世间光157
  二、如来之光--救赎性强、思辨性少158
  三、真谛与李通玄对“光”的创造性诠释158
  四、毘卢遮那佛与阿弥陀佛的比较159
  五、“放光者是谁”与佛身思想的关联160
  六、“放光”即是“说法”161
  七、如来说法“华严时”与“鹿苑时”之历史差异162
  第二节:本文的延伸与展望163
  一、扩大文本的研究范围163
  二、显密二教之毘卢如来的比对与探讨164
  本文总结166
  参考书目169
  --------------------------------------------------------------------------------
  【参考文献】
  壹、佛教文献
  一、《大正新修大藏经》,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简称“大正藏”。以下本书目系依CBET所编纂的经录顺序,按部类、册数由少至多排列;前面的序号为笔者所加。
  (一) 阿含部
  1. 隋·阇那崛多译,《起世经》,大正藏第一册。
  2. 东晋·佛陀耶舍、竺佛念合译,《长阿含经》,大正藏第一册。
  3.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大正藏第一册。
  4.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大正藏第二册。
  5.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二册。
  (二) 本缘部
  1.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大正藏第三册。
  2. 后汉·支娄迦谶译,《杂譬喻经》,大正藏第四册。
  (三) 般若部
  1.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五册。
  2. 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大正藏第八册。
  3. 西晋·竺法护译,《光赞经》,大正藏第八册。
  4. 姚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八册。
  5. 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廿五册。
  (四) 法华部
  1.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九册。
  2. 隋·智顗撰,《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第卅三册。
  (五) 华严部
  1.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第九册。
  2. 后汉·支娄迦谶译,《兜沙经》,大正藏第十册。
  3. 姚秦·鸠摩罗什、佛陀耶舍共译,《十住经》,大正藏第十册。
  4. 唐·尸罗达摩译,《佛说十地经》,大正藏第十册。
  5.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第十册。
  6.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如来不思议佛境界经》,大正藏第十册。
  7. 唐·提云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大正藏第十册。
  8. 北魏·菩提流支等译,《十地经论》,大正藏第廿六册。
  9. 唐·法藏撰,《花严经文义纲目》,大正藏第卅五册。
  10. 唐·法藏撰,《大方广佛华严经探玄记》,大正藏第卅五册。
  11. 唐·澄观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大正藏第卅五册。
  12. 唐·澄观撰,《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大正藏第卅六册。
  13. 唐·李通玄撰,《新华严经论》,大正藏第卅六册。
  14. 唐·李通玄撰,《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大正藏第卅六册。
  15. 唐·智俨撰,《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16. 唐·法藏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17. 唐·法藏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18. 唐·法藏撰,《华严游心法界记》,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19. 唐·宗密注,《注华严法界观门》,大正藏第四十五册。
  (七) 经集部
  1. 北魏·菩提流支译,《佛说佛名经》,大正藏第十四册。
  2.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大正藏第十四册。
  3. 姚秦·鸠摩罗什译,《禅秘要法经》,大正藏第十五册。
  4.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大正藏第十五册。
  5. 唐·义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正藏第十六册。
  6. 隋·智顗说、灌顶录,《金光明最玄义》,大正藏第卅九册。
  (八) 密教部
  1. 唐·善无畏与一行共译,《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正藏第十八册。
  2. (译者不详),《清净法身毘卢遮那地法门成就一切陀罗尼三种悉地》,大正藏第十八册。
  3. 唐·一行记,《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大正藏第卅九册。
  (十) 毘昙部
  1. 唐·玄奘译,《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大正藏第廿六册。
  2. 唐·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大正藏第廿七册。
  3. 唐·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大正藏第廿九册。
  4. 唐·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大正藏第廿九册。
  (十二) 瑜伽部
  1. 梁·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大正藏第卅一册。
  (十三) 论集部
  1. 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大正藏第卅二册。
  (十四) 净土宗类
  1.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第十二册。
  2. 刘宋·疆良耶舍译,《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十二册。
  3. 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大正藏第十二册。
  二、《卍续藏》,中国佛教会影印卍续藏经委员会
  1. 宋·复庵,《华严经纶贯》,卍续藏第四册。
  2. 唐·澄观,《华严经行愿品疏》,卍续藏第七册。
  3. 唐·宗密,《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卍续藏第七册。
  三、《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元亨妙林出版社,高雄市,1993年。
  贰、现代专书
  一、佛学类
  (一) 华严思想类 (依姓氏笔划序)
  1. 木村清孝着、李惠英译,《中国华严思想史》,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
  2. 方立天释译,《华严金师子章》,台北,佛光文化,1999。
  3. 方东美,《华严宗哲学》,台北,黎明文化,1981年。
  4. 李世杰,《华严哲学要义》,台北,佛教出版社。
  5. 李圆净编着,《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科文表解》,台北,大乘精舍印经会,2003年。
  6. 徐邵强释译,《华严五教章》,台北,佛光文化,1999。
  7. 高振农释译,《华严经》,台北,佛光文化,1999。
  8. 陈英善,《华严无尽法界缘起论》,台北,华严莲社,2002年二版。
  9. 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3册:《华严思想论集之二》,台北,大乘文化,1981
  年二版。
  10. 杨政河,《华严哲学研究》,台北,慧炬出版社,1987。
  11. 杨维中注译,《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
  12. 邓克铭,《华严思想之心与法界》,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13. 刘贵杰,《华严宗入门》,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2年。
  14. 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15. 蓝吉富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61册:《华严学论集》,台北,华宇出版社。
  (二) 其它类 (依姓氏笔划序)
  1.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台北,佛光文化,2004。
  2.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新竹,正闻出版社,2003年版。
  3. 印顺,《如来藏之研究》,新竹,正闻出版社,2003年版。
  4. 平川彰着、庄坤木译,《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公司,2002。
  5. 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98年版。
  6. 吕澄,《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98年版。
  7. 李志夫,《中印佛学之比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6年。
  8. 林朝成、郭朝顺合着,《佛学概论》,台北,三民书局,2000年。
  9. 吴汝钧,《佛教的概念与方法》,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年修订版。
  10. 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
  11. 高楠顺次郎着、蓝吉富译,《佛教哲学要义––––印度的、中国的、日本的》,台
  北,正文书局,1978年。
  12. 望月信亨着、释印海译,《净土教概论》,台北,华宇出版社《世界佛学名著译丛
  52》。
  13. 郭朝顺,《天台智顗的诠释理论》,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
  14. 陈敏龄,《中国的弥陀论》,台北,法尔出版社,2003。
  15. 黄俊威,《缘起的诠释史》,中坜,圆光出版社,1996年。
  16. 张文良释译,《金光明经》,台北,佛光文化,2003。
  17. 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6册:《净土思想论集一》,台北,大乘文化,1978
  18. 杨惠南,《佛教发展史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3。
  二、印度宗教、哲学类 (依姓氏笔划序)
  1. 巫白慧,《印度哲学––––吠陀经探义和奥义书解析》,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2. 金克木编选,《摩诃婆罗多插话选.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 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合着,高观庐译,《印度哲学宗教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
  馆,2001。
  4. 徐澄梵译,《五十奥义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 达斯笈多着、林煌洲译,《印度哲学史》,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年。
  6. 糜文开,《印度三大圣典》,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0年。
  7. 魏庆征编,《古代印度神话》,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三、宗教学类 (依姓氏笔划序)
  1. 吕大吉主编,《宗教学通论》,台北,博远出版社,1993年。
  2. 恩斯特·卡西尔着,黄龙保、周振选译,《神话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3. 高福进,《太阳崇拜与太阳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 莫西亚·埃里亚德着,吴静宜、陈锦书合译,《世界宗教理念史》,台北,商周出版公
  司,2001。
  5. 张倩红,《埃及史:神秘与惊奇的古国》,台北,三民书局,2004。
  6. 张耀,《古埃及太阳神圣地——底比斯》,台北,大地地理出版事业,2000。
  7. 刘文鹏,《古代埃及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 释圣严,《比较宗教学》,台北,中华书局,1995年。
  参、期刊论文与专书论文
  一、期刊论文 (依姓氏笔划序)
  1. 皮朝纲,《华严境界与中国美学》,普门学报第十三期。
  2. 李安泽,《方东美华严哲学理境探赜》,世界弘名哲学季刊。
  3. 宫治昭著、贺小萍译,《宇宙主释迦––––从印度到中亚、中国》,《敦煌研究》,
  2003年第1期(总期第77期),甘肃,兰州,敦煌研究院资料中心。
  4. 郭朝顺,《华严宗的可说与不可说》,《正观杂志》第廿七期,南投,正观杂志社,
  2003。
  5. 陈敏龄:《华严经“入法界品”的阿弥陀佛观》,第二届印度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政
  治大学宗教所、南华大学宗教所,2005。
  6. 陈敏龄,《西方净土的宗教学诠释》,《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三期,台北,中华佛学研
  究所,2000年。
  7. 杨白衣,《净土的渊源及其演变》,《华冈佛学学报》第八期,台北,1985。
  8. 廖明活,《智俨的“缘起”和“性起”思想》,《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二期,台北,
  中华佛学研究所,1997。
  9. 潘桂明,《李通玄的东方智慧论--《新华严经论》札记》,《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三
  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9年。
  10. 郑舜日着、永智译,《华严思想的现代意义》,《普门学报》第六期,高雄,佛光山
  文教基金会,2002。
  11. 蔡耀明,《欧美学界大乘佛教起源地之探讨及其论评》,《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三
  期,台北,1998。
  12. 鲁道夫.康特,《天台宗的可说与不可说--天台宗的语言用法及其对语言界限的观点
  》,《正观杂志》第廿七期,南投,正观杂志社,2003。
  13. 赖贤宗,《境界美学与佛教:意与境浑、境界美学与佛教诠释学》,《国际佛教教育
  文化研讨会》,台北,1999。
  14. 魏道儒,《从华严经到华严宗学》,《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二期,台北,中华佛学研
  究所,民国89年。
  15. 罗因,《现行供佛偈的佛陀观奠基于天台智顗考》,第六届天台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
  文集,台北,华梵大学,2005。
  二、专书论文 (依姓氏笔划序)
  1. 方立天,《华严宗佛教哲学理论架构和范畴体系》,《中国佛教研究》,台北,新文丰
  出版公司。
  2. 印顺,《龙树龙宫取经考》,妙云集:《佛教史地考论》,新竹,正闻出版社,1981
  年。
  3. 成一,《华严纶贯略释》,《华严文选》,台北,华严莲社,1979年。
  4. 若学,《“神圣”终结者--从早期经典看佛陀的一个侧写》,《宗教神圣--现象与诠
  释》,台北,五南出版社, 2003。
  5. 许地山,《大乘佛教之发展》,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8册:《大乘佛教之发
  展》,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
  6. 潘桂明,《“圆融无碍”的华严宗》,《中国佛教百科丛书--宗派卷》,台北,佛光文
  化,1999。
  7. 锺德能,《舍那之光》,《大专学生佛学论文集》第七集,台北,华严莲社,1997
  年。
  8. 蓝吉富,《“大乘是佛说”新论--有关大乘经起源的另类思考》,《佛教文化与当代世
  界--庆祝印顺导师百年嵩寿学术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

 
 
 
前五篇文章

禅悦之风——佛教茶俗几个问题考辨

华严心要观门

行禅与行茶

杜顺和尚“华严法界观门“及其影响之研究

悟道心境——苏州平江路礼耕堂德梵禅画作品诠析

 

后五篇文章

《华严经》的菩提心思想

华严经中普贤菩萨之研究

禅修生理病

禅之起缘——《楞伽经》和《金刚经》

五台山净土宗探源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