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慧思禅师之法华三昧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慧思禅师之法华三昧
  可 潜
  内容提要:南岳慧思禅师,"幼感梵僧劝令出俗,长蒙遍吉现形摩顶",乃陈隋国师、东土迦文、中国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之师,《摩诃止观》卷一上有云:"智者师事南岳,南岳德行不可思议,十年专诵,七载方等;九旬常坐,一时圆证,大小法门,朗然洞发。"(《大正藏》第46册,第1页中)十年专诵者,专诵《法华经》;一时圆证者,圆证法华三昧。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慧思禅思的法华三昧进行阐述:一、对法华三昧的证悟,二、法华三昧的传授,三、法华三昧的著作--《安乐行义》。以期窥其堂奥,早净六根!
  关键词:慧思禅师 法华三昧 证悟 传授 著作 安乐行义
  作者可潜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
  南岳慧思禅师1(515  577),俗姓李,武津(今河南省上蔡县东)人。师于《南岳愿文》自叙道:"我慧思即是末法八十二年,太岁在乙未十一月十一日,于大魏国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生。"2对此,志磐注云:"此当魏宣武延昌四年,梁武帝天监十四年乙未岁也。"3即公元515年。但据《僧传》所说的"寂于陈太建九年(577),春秋六十有四"4而推,思师诞生之年应为北魏宣武帝延昌三年(梁天监十三年?514)岁次甲午,而不是《南岳愿文》里所说的延昌四年(天监十四年?515)岁次乙未。那是什么原因呢?况且"春秋六十四"之说流行颇盛,除《佛祖统纪》5之外,如《弘赞法华传》6、《天台九祖传》7、《法华显应录》8、《景德传灯录》9、《净土往生传》10、《六学僧传》11、《佛祖历代通载》12、《释氏稽古录》13等都袭用此说。此问题留待考察。
  儿童时,即梦梵僧劝令其入道,又常梦见神僧训之以斋戒。年十五岁(529年),出家修道,诵《法华经》及诸大乘,精进苦行:时见朋类读诵《法华经》,情深乐重,先未曾诵,因此借本入冢,对经涕泣,顶礼不休。遂感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王现前,为其摩顶而去,自此法华一部,昔未识文,自然解了;所摩顶上,隐起肉髻。年二十岁(534年)受具足戒后,"道志弥隆,迥栖幽静,常坐综业。日惟一食,不受别供。周旋迎送,都皆杜绝,诵《法华》等经三十余卷,数年之间千遍便满。"14凡十年之中,诵《法华经》声不辍。又梦梵僧四十二位,为师更受圆满清净具戒。"自斯已后,勤务更深,克念翘专,无弃昏晓,坐诵相寻,用为恒事。由此苦行,得见三生所行道事。"所谓:"幼感梵僧劝令出俗,长蒙遍吉现形摩顶。讽诵《法华》,智通宿命。"15后因读《妙胜定经》叹禅功德有感,遂尔发菩提心,立大誓愿,遍历齐国诸大禅师,学摩诃衍,恒居林野,经行修禅。后谒慧文禅师禀受禅法,且在慧文座下证悟"法华三昧",又往鉴师、最师等处述己所证,皆蒙随喜。从年二十岁至三十八岁(534  552)之间,恒在河南习学大乘,亲觐供养诸大禅师,游行诸州,非一处住。北齐天保五年(554,师年四十岁),领徒南移,欲往南岳,以希西隐,但"初至光州,值梁孝元倾覆,国乱,前路梗塞,(故)权止大苏山。数年之间,归从如市。"智者大师即于陈天嘉元年(560),慕名涉险前往,受其教法。思师住大苏山,为众讲说,凡十四年,此间造金字《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法华经》及七宝琉璃函,撰《立誓愿文》,且命智者代讲此经。陈光大二年(568)六月十二日,率领僧众四十余人,始离光州径往衡山南岳。师于南岳,悟三生行道之迹,讲筵益盛,居止十年。陈太建九年(577)六月二十二日,摄心谛坐,晏然而化,世寿六十三,僧夏四十九。
  一、对法华三昧的证悟
  关于慧思禅师对法华三昧的证悟,灌顶尊者在《别传》中精炼地说道:"(时有慧思禅师)十年常诵(《法华经》),七载方等;九旬常坐(思惟《法华经》意),一时圆证(法华三昧)。"16此可谓言简意赅:慧思禅师自入道之初(十五岁),即开始持诵《法华经》,精勤苦到。及受具以后,其志弥坚,杜绝人事,专诵法华等经,凡十数年间诵经之声不辍。后谒慧文禅师禀受禅法,受之以观心法门,白天忙于僧事,晚上则坐禅达旦,一夏(九旬)之中,束身长坐,思惟法华经意。夏季将满,秋意来袭,遂感慨蹉跎岁月,空无所获,愧疚心起,正将放身倚壁之时,豁然大悟,一时圆证法华三昧,大小法门,朗然洞发。所以,在大苏山时,慧思禅师为了阐明"法华圆顿旨",曾向智者大师回忆道:"吾昔夏中(一夏九旬),苦节思此(法华);后夜一念,顿发诸法。吾既身证,不劳致疑。"17
  另在道宣的《续高僧传》中,则有较之更为详细地记载:
  性乐苦节,营僧为业。冬夏供养,不惮劳苦。昼夜摄心,理事筹度。讫此两时,未有所证。又于来夏,束身长坐,系念在前,始三七日,发少静观,见一生来善恶业相。因此惊嗟,倍复勇猛,遂动八触,发本初禅。自此禅障忽起,四肢缓弱,不胜行步,身不随心,即自观察:我今病者,皆从业生,业由心起,本无外境。反见心源,业非可得,身如云影,相有体空。如是观已,颠倒想灭,心性清净,所苦消除。又发空定,心境廓然。夏竟受岁,慨无所获。自伤昏沈,生为空过,深怀惭愧。放身倚壁,背未至间,霍尔开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一念明达,十六特胜背舍徐入,便自通彻,不由他悟。18
  而唐湛然尊者在《止观辅行》中,或许出于对灌顶所说"九旬常坐,一时圆证"之句的考虑,在"夏竟受岁"之后,加入了思师的感叹之语,使"慨无所获"之情更为具体,另参考《南岳大师立誓愿文》等资料而记载为:"夏竟受岁,将欲上堂,乃感叹曰:昔佛在世,九旬究满,证道者多。我今空过,法岁虚受,内愧深重。放身倚壁,背未至壁,朗然复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境界明了,通明背舍并皆成就。从此以后,辩悟既多,所未闻经,不疑自解。"19
  就以上文字来看,思师对法华三昧的证悟似乎相当轻松,瞬间刹那之事,"放身倚壁,背未至间,霍尔开悟法华三昧。"于是就"大乘法门一念明达,十六特胜,背舍除入,便自通彻;自是之后,所未闻经,不疑自解。"但是,要真正达到法华三昧的开悟境界,其间是一个漫长、极其艰辛的累积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偶发之事。表面看来,轻松自如的"一时圆证",但若不是十年常诵法华经,七载行持方等忏,九旬常坐思惟法华经意所奠定的坚实基础,恐怕很难至此。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功夫上去了,水到渠成,自然就能:放身倚壁之时,举手投足之间,豁然大悟,一念顿发,大小朗然,不闻自解。
  此处需要指出的是,思师虽在慧文禅师处悟得法华三昧,但此行法并非由文师所传,实际上得益于其长年持诵法华经及常坐思惟此经、谛观诸法实相,而自悟得。此点,思师在其《安乐行义》中的开头,就曾道明:"《法华经》者,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20所以,志磐在《佛祖统纪》中说道:"(思)师之自行,亦既勤矣。至于悟法华三昧开拓义门,则又北齐(慧文)之所未知。故荆溪亦云:‘文禅师但列内观视听而已'21,可不信哉!"22也就是说,思师在文师之处所从受的乃是"观心"的禅法而已,如其所说的:"(思师)后谒文师,咨受口诀,授以观心之法。"23
  关于慧思禅师证悟法华三昧所得的品位,据唐道宣《续高僧传》所载,智者大师在大苏山时曾向思师谘询道:"师位即是十地?"思曰:"非也,吾是十信铁轮位耳。"24而宋志磐的《佛祖统纪》则更为详细地记载道:"顗师问:所证是十地耶?(思师回答)曰:吾一生望铜轮(圆十住),以领徒太早,损己益他,但居铁轮耳。"其又夹注道:"师获六根清净,即圆十信,别三十心,华严梵行,璎珞铁轮位也。"25此中,思师所回答的内容,应该是根据智者大师所说而来,大师曾在《摩诃止观》中说道:"武津(慧思)叹曰:一生望入铜轮,领众太早,所求不克。"26对此,湛然尊者在《止观辅行》中解释道:"武津叹曰者:南岳大师,陈州项城武津人也。武津是所居地名,《(续高僧)传》中不云‘领众太早',但云有智断。师谘疑禅要,思因为说十地法门,惊异心目,智断曰:恐师位阶十地。师曰:吾是十信铁轮位耳。应是习传者异闻。"27也就是说,湛然认为:道宣在《续高僧传》中只说到智者大师判断思师所证的而询问道:"师父!你所证的位次是否就是圆教十地位啊?"而没有涉及思师所说的"一生望入铜轮,领众太早,所求不克"等语;而是只记载了,当智者大师谘疑法华三昧行法时,思师而为说十地法门。这让智师触目惊心,于是就断问思师曰:"师位即是十地耶?"思师回答道:"非也,吾是十信铁轮位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道宣法师撰写〈智师传〉所依据的乃是不同的资料(传闻)。
  何谓十信位?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曾说:"明十信位者,初以圆闻能起圆信,修于圆行善巧增益,令此圆行五倍深明,因此圆行得入圆位。以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进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回向心,善修凡圣位即入护法心,善修不动即入戒心,善修无著即入愿心,是名入十信位。《缨珞》云:一信有十,十信有百,百法为一切法之根本也,是名圆教铁轮十信位。即是六根清净,圆教似解,暖顶忍世第一法。《普贤观》明无生忍前有十境界,即此位也。入此信心,能破界内见思尽;又破界外尘沙、无知;能伏无明住地之惑。《仁王般若》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亦此位也。此位经经出之不同。"28可知:各经所出的十信名目有所不同,而此"十信铁轮位"的说法,乃是依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中所列的十信心(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而来。智者大师另在《四教义》中解释圆教十信位时,也曾说道:"若得三昧陀罗尼门,得入初信心位,如此一信有十,十信有百,成铁轮十信心位。住此信中,得六根清净功德不可思议,如《法华经》说,是名圆教柔顺忍位,亦是圆教之暖顶忍世第一法之位也。故《仁王般若经》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故知住此十信之位,断界内见思尽,破界外尘沙无知,伏无明住地之惑也。"29何谓"铁轮"?四明知礼在《金光明文句记》中,曾说:"言铁轮者,《本业璎珞经》以六种轮譬六因位:铁轮十信,铜轮十住,银轮十行,金轮十向,琉璃轮十地,摩尼轮等觉。信断见思,得是铁轮。"30
  对于思师所证"唯居十信铁轮(六根清净)"的说法,早在智者大师时,就曾提出:"(思师自)著《愿文》云:‘择择择择',高胜垂轨。"31 "自著愿文",乃是指南岳慧思大师亲自撰写的《立誓愿文》,而"择择择择",则为其书的最后四字。32"高胜垂轨"四字,则道明了慧思禅师的境界远在"十信铁轮"之上,实为高深莫测,垂迹示现教诫后人故此。诚如湛然所说:"今言大师所引意者,用诫后学,善须决择,勤勤不已,四度言之。故天台大师指南岳为高胜之人,垂于深,诫以为后轨。"33在道宣的《续高僧传》中,也曾感叹:"不测其位也。"34另据唐?僧祥《法华传记》所载:道宣律师曾问及慧思和智者往昔为谁,天人回答道:"(陈国思、隋国顗)俱是游方大士,本是古佛。思是观音,〈普门〉一品说其修行;......非但今日弘经,于久远实佛灭后讲《法华》。35所以,宋士衡认为:思师所说"吾十信铁轮位耳"的回答,乃是谦虚退让之说法,"言难见实,本迹叵详。"36
  二、法华三昧的传授
  如上述,思师于慧文禅师座下,从受禅法,白天随僧众事,夜间专心修禅,结合《法华经》意,于第二年夏竟受岁之时,放身倚壁之际,豁然开悟法华三昧。后复将自己的证悟,求教于鉴、最等诸禅师,皆得到了他们的随喜、赞叹,于是声誉远播,名闻遐迩,学徒慕名而来,大集于门下。思师便开始领众授徒,普施法雨。诚如所载:
  后往鉴、最等师,述己所证,皆蒙随喜。研练逾久,前观转增。名行远闻,四方钦德。学徒日盛,机悟寔繁。乃以大小乘中定慧等法,敷扬引喻,用摄自他。37
  可知,思师最初大集门徒之时,乃是在其悟法华三昧之后。以其"大小乘中定慧等法"来教授弟子,此处传授的可能就是根据徒众不同机宜,授以法华三昧等大小定慧各种禅法。但道宣律师在另一处,对思师法华三昧的开悟、传授有更明确的记载:
  思本武津人。定慧凝远,性戒自然,威德尊严,道风遐扇。幼感梵僧劝令出俗,长蒙遍吉现形摩顶。讽诵法华,智通宿命。翘勤方等,灵相郁蒸。九旬策修,一时圆证。法华三昧大乘门,于一念中朗然开发。自是之后,寂照幽深,辩才无滞。于是内求之侣,重茧云集,以所证法传授学人。38
  当法侣云集之时,思师即"以所证法传授学人",也就是说,思师在证悟法华三昧之后,即开始了传授法华三昧之工作。
  慧思禅师对法华三昧的传授,成果卓著,仅据《佛祖统纪》〈南岳旁出世家(二世)〉所载,受师"法华三昧行法"的就有僧(信)照、大善、慧成、慧涌、慧威、智瓘、玄光等7位弟子。对思师的这些高足,志磐赞叹道:"自南岳照禅师之下,皆足以光昭法运,力扶宗门,诱掖来机,扞御外务。"39
  信照禅师,在《国清百录》、《智者别传》、《续高僧传?智顗传》中都有提到,《佛祖统纪》作"僧照","闻南岳(慧思大师)妙善心观,特往参谒,凡所指授,无不领解。后以南岳命行法华三昧,用销宿障,妙行将圆,睹普贤大士乘白象王放光证明。又感观音为其说法,于是顿悟玄旨,辩才无碍。"40智者大师在天台山训知事人时,曾说:"同学(信)照禅师,于南岳众中,苦行、禅定最为第一。辄用众一撮盐作斋饮,所侵无几,不以为事。后行方等(忏),忽见相起,计三年增长至数十斛,急令陪备,仍卖衣资买盐偿众。此事非久,亦非传闻。宜以为规,莫令后悔。"41慧思大师入灭后,信照禅师住持南岳(慧思寂后的衡山大明寺),领众修习,门徒甚多,不异于慧思大师教化之时。陈尚书毛喜在给智者大师的书信中,写道:"南岳亦时有信照禅师在岳岭,徒众不异大师(南岳慧思大师)在时。"42故照师的传记被列于唐惠日所撰的《(南岳)十八高僧传》之中。43后来,晋王杨广于扬州创立慧日道场,邀请信照禅师入住其中。智者大师于庐山东林寺时,杨广来信问安时,曾说道:"弟子总持和南:......去月(九月)初移新住,多有造次,未善安立。来旨勖以法事,实用惭悚。始于所居外援,建立慧日道场,安置照禅师以下,江陵论法师亦已远至于内援。......谨和南,十月十日。"44信照禅师住于慧日道场期间,曾向晋王杨广细述了智者大师在大苏山修学的具体情况,所以,杨广给智师的〈请义书〉中,说道:"仰惟厚习善根,非一生得,初乃由学,俄逢圣境。南岳禅师亲所记莂说法第一。无以仰过,(信)照禅师来具述此事。于时心喜,已以域寸诚"45
  大善禅师,幼年栖身林野,常诵《法华经》。后参谒南岳慧思禅师,得开观慧,躬行师所授之法华三昧,所入之定最深。据毛喜给大师的书信46可知,禅师尝于南岳衡山讲《大智度论》,且为当时的信众所推服。大都督吴明彻曾问慧思禅师:"法华禅门,真德几何?"思师回答道:"信重三千,业高四百。僧(信)照得定最深(禅定第一),智顗说法无碍(说法第一),兼之者大善也。"后于南岳般若寺禅堂,结跏趺坐安祥而逝。七日之内,天雨众华,异香满室,凝结不去。另据《法华三昧师资传》所载,禅师所入的慈悲三昧力,能令他者称其名号即可化夷脱险,其记载道:"隋朝南岳思大禅师,有弟子大善禅师,得慈悲三昧。时衡阳内史郑僧果,素非深信,尝会出猎,围鹿数十头,谓县令陈正叶曰:公常称大善禅师,有慈悲之力,其如此鹿何?(陈)正叶即率左右数人,齐称曰:‘南无大善禅师'一声,于时群鹿飞空而出。"47此外,在《法华经传记》、《佛祖统纪》、《法华经持验记》等处,皆有相同记载。48大善望重一时,曾与智者大师齐名。
  慧成禅师,《续高僧传》作"惠成"49,《法华传记》作"慧诚"50。俗姓段,澧阳(今湖南澧县东南)人。出家住十住寺,诵通《法华》、《维摩》、《胜天王》等大乘经二十余卷。受具足戒后,游学至南京,学《成实论》,一听十年,文理略尽。将回本邑,施以法化,至庐山与天台智者大师相见,因此听闻南岳思大和尚德行高迈,阐化之盛,即往归依,欲学定业,南岳禅师以师依文生解,故激之曰:"汝一生学问,与吾炙手犹不得热,虚丧功夫,岂不惜哉。"师承法训,愤取章疏尽数焚之,捐掷笔砚,专志修习,以必达为期。于是开眼坐禅,夜以达旦。如此十五年后,南岳慧思禅师令入道场历修法华三昧等行法,以销宿障。依教奉行三年,魔业禅鬼,顿尔散绝,遂得解众生语言三昧,精思通爽,静乱齐焉。慧思禅师赞叹道:"智顗先发三昧后证总持,慧成今则反之。二子寂照、行解齐矣!"陈宣帝闻师德行,遣使敦请,几辞不免,悲悯其意,随使者江总来至陈都,与帝受戒而返,赐所居曰"禅慧寺"。时将超化,乃讲《涅槃经》。忽智者逢玉泉寺至,冥相符会,共谈玄理,良久入定而寂,世寿七十有三。湘东王于宫中为师立碑。51
  慧涌禅师,"受法华三昧行法于南岳,行之既久,遂获证入。乃隐迹云峰,不与世接。六十余年,一志禅定。当出定之顷,心无他务,唯诵《法华》。既而又证火光三昧,不知所终。"52而在唐?僧祥所撰的《法华传记》卷三中,则作"慧勇",为大善禅师的弟子。53
  慧威禅师,"江陵人(今湖北江陵县),依南岳行法华三昧,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闻人畜禽鸟声必知其意。"54
  智瓘禅师,"早亲南岳修法华三昧,证入甚深。隐居钟山,未尝越阃,炀帝屡诏,勉为一赴。帝请问法要,礼为国师。"55据载,师曾向后来居于京师大庄严寺的慧因法师传授过"调心观法"。56
  玄光禅师57,海东新罗国熊州(今忠清南道公州)人。自幼颖悟,决志出俗,寻求名师,专修梵行。洎长遂越沧溟来中国求法,于是观光陈国,闻南岳思大禅师开物成化,双弘定慧,一志径造。遂于陈太建五年(573)登南岳,慧思大师观其根器,授以法华安乐行门,禀受勤行,俄证法华三昧。请求印可,南岳对他说道:"汝之所证,真实不虚,善护念之,令法增长。汝当还本土,以善权而行化度。好负螟蛉,皆成蜾蠃。"光即顶礼而别,归国演教。其由江南乘商船离岸,途中曾有天帝召请玄光禅师入海龙宫为众说法七天。58至岸,归返熊州翁山建立梵宇,从学者甚众,为传教法华于海东之始。其弟子中,升堂受记莂者一人,入火光三昧者一人,入水光三昧者一人。后南岳之影堂、天台国清寺祖堂内所绘二十八贤(高僧)之图像中,师均居其一,足见德望之高。后不知所终。嗣法者为行真。
  此外,在慧思禅师所授法华三昧的众门徒当中,最为人知的当推天台智者大师。如前所述,陈天嘉元年(560),智者大师感其德行涉险前往光州大苏山师事慧思禅师,受其教法:"初获顶拜,思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 59智者遂于此山依之奉行法华三昧而得悟。
  此处的"普贤道场"和"四安乐行"说的是什么?《别传句读》解释道:"普贤道场,慈云普贤观经序曰:斯文实法华三昧之正轨也。昔天台智者,初受之于南岳行之于大苏,勤之于道场,证之于方便,总持炳发,乐说泉涌。四安乐行,谓身无众恼,口寡世论,意防轻慢,慈心授人也。"60关于"四安乐行",各师对其有不同的定义,灌顶尊者在《法华文句》中曾列举了旧时基师、龙师及慧思禅师和智者大师的解释:"四安乐行者,旧云:一、假实二空为体,二、说法为体,三、离过为体,四、慈悲为体。基师云:一、空,二、离憍慢,三、除嫉妒,四、大慈悲。龙师云:一、身远诸恶渐近空理,二、除口过,三、除意嫉,四、起慈悲。南岳师云:一、无著正慧,二、口不说过,三、敬上接下,四、大慈悲。天台师云:止、观、慈悲导三业及誓愿。身业有止,故离身粗业。有观故不得身,不得身业,不得能离,无所得故,不堕凡夫。有慈悲故,勤修身业,广利一切,不堕二乘地。有止行故,著忍辱衣。有观行故,坐如来座。有慈悲故,入如来室。止行离过,即成断德;观行无著,即成智德;慈悲利他,即成恩德。恩德资成智德,智德能通达断德,是名身业安乐行。余口、意、誓愿亦如是。"61可知,智者大师所说的四安乐行,即: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誓愿安乐行。
  此中,慧思禅师为智者大师所说的"四安乐行",应指"法华三昧行法"。思师在《法华经安乐行义》中,曾说"四种安乐行",即:"第一、名为正慧离著安乐行;第二、名为无轻赞毁安乐行,亦名转诸声闻令得佛智安乐行;第三、名为无恼平等安乐行,亦名敬善知识安乐行;第四、名为慈悲接引安乐行,亦名梦中具足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乐行。"62并且有说修法华三昧有二种行,即有相行和无相行。而此四种安乐行,正是法华三昧中的无相行。《别传》中不直接道明"法华三昧行法",而记载为"为说四安乐行",或许旨在突出慧思禅师当时于大苏山为智者大师所说的侧重点乃是"法华三昧中的无相行"。而此法华三昧的无相行恰恰正是慧思禅师所注重且一向倡导的,这点,从下文(思师有关法华三昧的著作--《安乐行义》)所述的内容可以窥知一二。
  慧思禅师对于法华三昧的传授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即使在临圆寂之际,仍然念念不忘传授法华三昧,据《续高僧传》记载:
  临将终时,从山顶下半山道场,大集门学,连日说法,苦切呵责,闻者寒心。告众人曰:若有十人,不惜身命,常修法华、般舟、念佛三昧,方等忏悔,常坐苦行者,随有所须,吾自供给,必相利益。如无此人,吾当远去。苦行事难,竟无答者,因屏众敛念,泯然命终。63
  因慧思禅师亲悟法华三昧,得证六根清净,据载"若至六根清淨,名初依人,有所說法,亦可信受,一音遍滿,聞者歡喜,是化他位也。"64所以,禅师对诲人授徒甚有办法,且卓有成效,相当成功,"练微入寂,弘益巨多"。对此,道宣律师赞叹道:"自江东佛法弘重义门,至于禅法,盖蔑如也。而思慨期南服,定慧又开,昼谈理主,夜便思择,故所发言无非致远,便验因定发慧,此旨不虚,南北禅宗罕不承绪。然而身相挺特,不倚不斜,牛行象视,顶有肉髻,异相庄严,见者迥心,不觉倾伏。又善识人心,鉴照冥伏,讷于言过,方便诲引。行大慈悲,奉菩萨戒。......自佛法东流几六百载,惟斯南岳慈行可归!"65
  三、法华三昧的著作--《安乐行义》
  思师对于所习诸经论,每有他独自悟入之处,多结合实践加以申说,他的著作大都出于口授的记录,自具体系。道宣在《续高僧传》中记载道:
  思所独断,高遵圣检,凡所著作,口授成章,无所删改。造《四十二字门》两卷,《无诤行门》两卷,《释论玄》、《随自意》、《安乐行》、《次第禅要》、《三智观门》等五部各一卷,并行于世。66
  此中的"《安乐行》"67(一卷)就是慧思禅师对于法华三昧的著作,在道宣律师所撰的《内典录》中,则称之为"《安乐行法》"。68另在湛然尊者的著作中,如《玄义释签》69、《止观辅行》70,则习惯称之为"《四安乐行》"。及宋代志磐的《佛祖统纪》中则又更为具体的称其为"《安乐行义》"或"《法华安乐行义》",并注明:南岳慧思大师所著的《安乐行义》,曾一度久亡其本,幸有四明行皎法师,游方至南岳,于福严寺古藏中寻得此书,携本而归,示之以圆辩道琛法师(? 1153),后来北峰宗印法师(? 1213)得之而与石芝宗晓法师(1151 1214),始获开板,流布于世。71现在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的,其题号则为《法华经安乐行义》。72
  关于其具体的撰述年代,现已无从知晓,但可试作考察。如上述,慧思禅师于陈天嘉元年(560)在光州大苏山为智者大师说"四安乐行",当时思师所说的很有可能就是后来的《法华经安乐行义》,为什么这么讲呢?《安乐行义》乃是思师证悟法华三昧之后所作,且是有感而发,据《立誓愿文》所载,大师在大苏山前后屡遭恶师毒害,深感末法时代,遂生写作动机(可从下述《安乐行义》的内容中窥知此点)。另一个促使思师写作的原因,如前所述,思师悟法华三昧得以鉴、最等禅师印可后,归从如市,于是就开始了授徒的工作,"以所证法传授学人",即将自己的体悟经验及其行法口耳相传,此是情理之事。所以,佐藤哲英氏就曾提出:《法华经安乐行义》乃是慧思禅师于光州教化期间中后期的作品,即著述于四十四岁至五十三岁之间。73保留地说,当时在大苏山时思师已完成"腹稿"。换句话说,《安乐行》一书,很有可能在大苏山时,慧思禅师即以口头表述的形式传授于徒众,只不过没有整理成册而已。到了南岳衡山,当思师又向学徒传授此行法时,就由弟子记录成书。所以,《大正藏》所载的撰号为"陈南岳思大禅师说"。据《佛祖统纪》所载,其成立的年代,最迟不晚于陈宣帝太建五年(573)。74本人看法,虽不够成熟,但也与道宣所说的"凡所著作,口授成章"和《别传》中所记的"为说四安乐行"较为相符。
  就其内容来看,《安行行义》乃是慧思禅师自己体悟"法华三昧"的经验总结,亦是思师实践《法华经》禅观思想的体现。文章一开头,即开宗明义:
  《法华经》者,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法门。凡是一切新学菩萨,欲求大乘,超过一切诸菩萨,疾成佛道,须持戒、忍辱、精进、勤修禅定,专心勤学法华三昧。75
  可知,慧思禅师对《法华经》的实践就是实修法华三昧,该书也就是以法华三昧行法为中心而展开的阐释。欲求大乘,疾成佛道者,就应该像《法华经》中药王菩萨、妙庄严王一样,勇猛精进,勤求佛道;效法〈常不轻菩萨品〉中所说,观一切众生皆如佛想;依照〈安乐行品〉中所说,而勤修禅定。并进一步以偈颂明示了修学的大纲:
  欲求无上道,修学《法华经》,身心证甘露,清净妙法门。持戒行忍辱,修习诸禅定,得诸佛三昧,六根性清净。菩萨学法华,具足二种行:一者无相行,二者有相行。76
  故知,此法华三昧行法分为无相行和有相行两种,大师即以此二种行法为中心而展开了详细的阐释。但其决不是那种纯理论的阐述,而是自己体悟法华三昧的真实写照,字字句句无不是流露自心的亲身体验。
  并在偈颂中提出:"妙法莲华经,是大摩诃衍;众生如教行,自然成佛道。"77于是,就以设问的形式回答了"云何名为妙法莲华经"等问题,即对经题的解释,慧思禅师认为:"妙"者众生妙;"法"者即是众生法,而此"众生妙"即是"一切人身六种相(六根)妙"、"六自在王性清净";"莲华"是借喻语,以此譬喻利根的法华菩萨,不作次第行,顿成佛道,且特别指出:"若证法华三昧,众果悉具足。"78如果合起来讲,所谓"众生与如来,同共一法身,清净妙无比,(是故)称妙法(莲)华经。"79
  紧接着,就"安乐行"义作了解释:"云何名为安乐行?一切法中心不动故曰安,于一切法中无受阴故曰乐,自利利他故曰行。"80其又有四种安乐行,已如前述,具体落实到实践,即有"无相"和"有相"二种行。"四安乐行"出自于《法华经?安乐行品》,慧思禅师即以"安乐行品"而解释"无相安乐行":"无相行者,即是安乐行。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故名为无相行也。" 81"无相行"的具体内容就是三忍,即"众生忍"、"法性忍"和"法界海神通忍(大忍)"。又依《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而立"有相行",相对于"无相行"的专明深妙禅定,"有相行"则强调散心念诵《法华经》:"复次有相行,此是〈普贤劝发品〉中,诵《法华经》散心精进。如是等人,不修禅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专念《法华》文字,精进不卧,如救头然(燃),是名文字有相行。"82并且说道:若行成就此"有相行",即能见到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王,来到修行者前,为灭障道众罪,获眼根清净,得见释迦、过去七佛及十方三世诸佛,而发三种陀罗尼,所谓:"一者、总持陀罗尼,肉眼天眼菩萨道慧;二者、百千万亿旋陀罗尼,具足菩萨道种慧,法眼清净;三者、法音方便陀罗尼,具足菩萨一切种慧,佛眼清净。"83
  慧思大师在总释了"安乐行"的意义后,又特别解释了"菩萨摩诃萨行处",即《法华经安乐行品》中所说的:"(云何名为菩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猝)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句。84
  最后,慧思禅师则以"菩萨摩诃萨行处"乃是不动真常法身,所以"亦得名为证如来藏乃至意藏"85一句作为终结。
  《法华》一部共二十八品,缘何思师唯重〈安乐行〉一品?因为此品具有浓厚地末法思想,短短一品当中,就曾四次出现"于后恶世"、"如来灭后,于末法中"、"于后末世,法欲灭时"(3次)等句。其与思师的平生经历不谋而合(有某种契合点)。众所周知,思师时会两次法难,屡遭毒害86,对此,思师深深感到,时值末法时代。87于此恶世,众生据何而修?适有〈安乐行品〉中,有所明示:于后恶世、末法中,菩萨摩诃萨当修四安乐行。故此,思师对此品情有独钟。可以说,《安乐行义》的形成,与慧思禅师个人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字里行间无不透露此信息,故对佛教的一些概念都有其独特的透彻诠释。比如在解释"住忍辱地"之"众生忍"时,大师则针对自身屡遭毒害的经历,虽然,并不以个人安危为念,但它关系到教界、弘法与群生利害等大问题,而特别提出:"云何名辱?不能忍者,即名为辱,更无别法。......打骂不报(慈悲软语),此是世俗戒中外威仪忍,及观内空者,音声等空,身心空寂,不起怨憎,此是新学菩萨息世讥嫌,修戒定智方便忍辱,非大菩萨也。何以故?诸菩萨但观众生有利益处,即便调伏,为护大乘;护正法故,不必一切慈悲软语。......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正法,此菩萨即是恶魔,非菩萨也,亦复不得名声闻也。何以故?求世俗忍不能护法,外虽似忍,纯行魔业。菩萨若修大慈大悲,具足忍辱,建立大乘及护众生,不得专执世俗忍也。何以故?若有菩萨将护恶人,不能治罚,令其长恶,恼乱善人,败坏正法,此人实非。外现诈似,常作是言,我行忍辱。其人命终,与诸恶人,俱堕地狱。"88从其铿锵有力的宏论之中,可以看出:他是以群生利益为出发点,着眼于护持正法,体现了大慈悲大无畏大无我的高尚精神。
  道宣律师对此著作--《法华经安乐行义》,做出了非常肯定的评价,说道:"昔江左佛法盛学义门,自思南度,定慧双举,乃著兹观法,以通大化,皆口授成章,不加润色,而理玄旨奥,盖千载之徽猷焉!"89
  《法源》?2005
  52页-65页
  1 载有慧思禅师传记的资料有《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大正藏》第46册,第786中-792页中;《续高僧传》第十七卷,《大正藏》第50册,第562下-564页上;《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一之一,《大正藏》第46册,第148下-149页上;《佛祖统纪》卷第六,《大正藏》第50册,第179上-180页下;《天台九祖传》,《大正藏》第51册,第98下-100页上;《弘赞法华传》卷第四,《大正藏》第51册,第21下-22页中;《法华经传记》卷第三,《大正藏》第51册,第59页中;《法华经显应录》卷上,《卐续藏经》第134册,第825页上-下;《法华经持验记》上卷,《卐续藏经》第134册,第911下-912页下;《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大正藏》第49册,第555下-556页上;《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803下-804页上;《神僧传》卷第四,《大正藏》第50册,第975下-976页中;《净土往生传》卷中,《大正藏》第51册,第114中-115页上;《往生集》卷三,《大正藏》第51册,第151页中-下;《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51册,第431页上-下;《六学僧传》卷三,《卐续藏经》第133册,第468-469页;《高僧摘要》卷二,《卐续藏经》第148册,第704下-706页上;《隆兴编年通论》卷九,《卐续藏经》第130册,第505页上-下;《佛祖纲目》卷二十八,《卐续藏经》第146册,第453、455、457页;《大乘止观法门宗圆记》卷一,《卐续藏经》第98册,第719下-720页上;《大乘止观释要》卷一,《卐续藏经》第98册,第878下-879页下;《指月录》卷二,《卐续藏经》第143册,第46上-47页上;《教外别传》卷十六,《卐续藏经》第144册,第391页下;《五灯会元》卷二,《卐续藏经》第138册,第79下-80页上;《五灯严统》卷二,《卐续藏经》第139册,第158下-159页上等处。
  2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大正藏》第46卷,第787页上。
  3 《佛祖统纪》卷第六〈东土九祖第三之一?三祖南岳尊者慧思传〉,《大正藏》第49卷,第179页上。
  4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载:"因更摄心,谛坐至尽。...... 即陈太建九年六月二十二日也。...... 春秋六十有四。"《大正藏》第50册,第563页下。
  5 《佛祖统纪》卷第六〈三祖南岳尊者慧思传〉载:"端坐唱佛来迎,合掌而逝。......时大(太)建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寿六十三,夏四十九。"《大正藏》第49册,第180页中。很显然,志磐是考虑到思师《誓愿文》中自叙之年(岁在乙未?515),而定为"寿六十三"。如此,有别于道宣等说。
  6 《弘赞法花传》卷第四,载:"因屏众敛念,俄然命尽。...... 即陈太建九年六月二十二日也,春秋六十有四。"《大正藏》第51册,第22页中。
  7 《天台九祖传》载:"因更摄心,谛坐至尽。...... 春秋六十有四,即陈太建九年岁次丁酉六月二十二日也。"《大正藏》第51册,第99页下。
  8 《法华经显应录》卷上,载:"泯然命终。感异香满室,远近咸闻。寿六十四,即陈大(太)建九年也。"《卐续藏经》第134册,第825页下。
  9 《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七,载:"言讫长往。...... 即太建九年六月二十二日也。寿六十有四。"《大正藏》第51册,第431页下。
  10 《净土往生传》卷中,载:"原其年即陈太建之九年,年六十四。"《大正藏》第51册,第115页上。
  11 《六学僧传》卷第三,载:"摄心端坐以尽,...... 陈太建九年六月二十二日也,春秋六十有四。"《卐续藏经》第133册,第469页下。
  12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载:"陈大建九年丁酉六月二十二日,咸闻异香,师更摄心谛坐,至尽顶暖,身软颜色如生,春秋六十有四。"《大正藏》第49册,第555页下。
  13 《释氏稽古略》卷二,载:"陈大建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入灭,寿六十四岁。"《大正藏》第49册,第804页上。
  14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慧思传〉,《大正藏》第50册,第562页上。
  15 道宣《大唐内典录》卷第五,《大正藏》第55册,第283页下。
  16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正藏》第50册,第191页下;灌顶在《摩诃止观》卷第一上亦说道:"南岳德行不可思议,十年专诵(法华),七载方等;九旬常坐,一时圆证。大小法门,朗然洞发。"《大正藏》第46册,第1页中。
  17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慧思传〉,《大正藏》第50册,第563页中。
  18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慧思传〉,《大正藏》第50卷,第562页下-563页上。另外,宋?士衡《天台九祖传》所载的相关内容几乎与此如出一辙,可知《九祖传》中有关慧思禅师证悟法华三昧的记载乃依据唐道宣的《续高僧传》而来,详见《大正藏》第51册,第98页下-99页上。此外,北宋?道原撰成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的《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七,亦有较详细地记载,详见《大正藏》第51册,第431页上。
  19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一之一,《大正藏》第46册,第149页上;另外,宋?志磐《佛祖统纪》所载的相关内容与此《止观辅行》中的记载相差无几,详见《佛祖统纪》卷第六,详见《大正藏》第49册,第179页上-中。
  20 《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第697页下。
  21 见湛然《止观大意》,《大正藏》第46册,第459页上。
  22 《佛祖统纪》卷第六〈三祖南岳尊者传〉,《大正藏》第49卷,第180页下。
  23 《佛祖统纪》卷第六〈三祖南岳尊者传〉,《大正藏》第49卷,第179页上。
  24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慧思传〉,《大正藏》第50册,第563页中。
  25 《佛祖统纪》卷第六〈三祖南岳尊者传〉,《大正藏》第49卷,第180页中。
  26 《摩诃止观》卷第七下,《大正藏》第46册,第99页中。
  27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四,《大正藏》第46册,第385页下。
  28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五上,《大正藏》第33册,第733下-734页上。
  29 《四教义》卷第十一,《大正藏》第46卷,第762页下。
  30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9,第105页中。此说或许依据荆溪所说而来,因湛然在《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一之五,曾说:"入铜轮者,《本业璎珞》上卷经意,以六因位,而譬六轮。......言六轮者,谓铁轮十信,铜轮十住,银轮十行,金轮十向,琉璃轮十地,摩尼轮等觉。轮是碾惑、摧伏等义,初破一品见三佛性,开三德藏显一分理,乃至等觉渐深渐着,是圆家渐。"《大正藏》第46册,第180页下。
  31 《摩诃止观》卷第七下,《大正藏》第46册,第99页下。
  32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的最后为:"不可思议诸王剎利处,皆亦复如是。择择择择。"《大正藏》第46册,第792页中。何谓四择?志磐《佛祖统纪》卷第六,于"择择择择"下注道:"道俗劝讲者,强劝令讲者,学士诈亲者,诸王剎利者,如是四类,皆须择之也。"《大正藏》第49册,第179页下。
  33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七之四,《大正藏》第46册,第385下--386页上。
  34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智顗传〉:"(慧)思又从道于就师,就又受法于最师,此三人者,皆不测其位也。"《大正藏》第50册,第564页中。另在唐慧详《弘赞法花(华)传》卷第四,也转载了此话,详见《大正藏》第51册,第22页下。
  35 《法华经传记》卷第二,《大正藏》第51册,第57页上。
  36 《天台九祖传》,《大正藏》第51页,第99页上。
  37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慧思传〉,《大正藏》第50卷,第563页上。
  38 《大唐内典录》卷第五,《大正藏》第55册,第283页下-284页上。
  39 《佛祖统纪》卷第九,《大正藏》第49册,195页上。
  40 《佛祖统纪》卷第九,〈南岳旁出世家(二世)〉,《大正藏》第49册,第195页上;清?周克复《法华经持验记》卷上,《卐续藏经》第134册,第915页上、下,亦有相同记载。
  41 《国清百录》卷第一,〈訓知事人第七〉,《大正藏》第46册,第799页上。
  42 《国清百录》卷第二,〈陈吏部尚书毛喜书第二十〉,《大正藏》第46册,第801页中。
  43 《南岳总胜集》卷中:"(会善寺)岳之西南九十里,乃晋咸和年重理旧寺,乃岳中十八高僧禅会之所。在会善峰下,唐沙门惠日撰《十八高僧传》,即陈惠思,梁惠海,隋智颖、大善、僧照、惠成、大明、惠勇、惠稠、惠诚、惠亶、善伏、昙楷、义本、义颢、悟实、道伦、智明。"《大正藏》第51册,第1077页下。
  44 《国清百录》卷第二,〈(晋)王重遣匡山参书第四十〉,《大正藏》第46,第805-806页上。
  45 《国清百录》卷第二,〈(晋)王重请义书第五十〉,《大正藏》第46册,第807页下。此外,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别传》,《大正藏》第50册,第195页中;道宣《续高僧传》卷第十七〈智顗传〉,《大正藏》第50册,第566页下等处皆有转载。
  46 《国清百录》卷第二,〈陈吏部尚书毛喜书第二十〉有载:"善公(大〈师)于山讲《释〉论》",《大正藏》第46册,第801页中。
  47 详见:唐?飞锡撰《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下,所引《法华三昧师资传》中的内容,《大正藏》第47册,第141页中-下。
  48 详见:唐?僧祥《法华经传记》卷第三,〈讽诵胜利第八之一〉,《大正藏》第51册,第59页中;《佛祖统纪》卷第九,〈南岳旁出世家(二世)〉,《大正藏》第49册,第195页上-中;清?周克复《法华经持验记》卷上,《卐续藏经》第134册,第915页下。
  49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后梁荆州支江禅慧寺释惠成传十四〉,《大正藏》第50册,第55为页上。
  50 《法华经传记》卷第三,〈陈宣帝师江陵慧诚八〉:"释慧诚,思禅师门人,修法华(三昧)禅,诵(法华)经,得一切众生语言三昧,持立江中,履水如地矣。"《大正藏》第51册,第61页下。
  51 以上参见:《续高僧传》卷第十六,〈惠成传〉,《大正藏》第50册,第557页上-中;《佛祖统纪》卷第九,〈南岳旁出世家(二世)〉,《大正藏》第49册,第195页中-下;《法华经显应录》卷上,《卐续藏经》第134册,第828下-829页上;《法华经持验记》卷上,《卐续藏经》第134册,第915页下等资料。
  52 《佛祖统纪》卷第九,〈南岳旁出世家(二世)?云峰慧涌〉,《大正〈第49册,第195〉中-196页上。
  53 《法华经传记》卷第三,〈唐南云峰慧勇九〉:"释慧勇,师事大善禅师。一生栖息山林,六十余载,诵持《法华经》,入火光三昧。"《大正藏》第51册,第61页下。
  54 《佛祖统纪》卷第九,〈南岳旁出世家(二世)?江陵慧威〉,《大正藏》第49册,第196页上。
  55 《佛祖统纪》卷第九,〈南岳旁出世家(二世)?钟山智瓘〉,《大正藏》第49册,第196页上。
  56 《续高僧传》卷第十三,〈慧因传〉:"乃诣钟山慧晓、智瓘二禅师,请授调心观法。定水既清,道思逾肃。师袭宏略,曲尽幽微,而悟言神解,独酌标致。"《大正藏》第50册,第522页上。
  57 关于玄光师事慧思学习"法华安乐行"的事,《佛祖统纪》,《大正藏》49册,卷九〈新罗玄光传〉(第196页上-中)、卷二十三〈历代传教表〉(第247页下)、卷三十七〈法运通塞志〉(第353页上);《宋高僧传》卷十八〈陈新罗国玄光传〉,《大正藏》第50册,第820下-821页上;《神僧传》卷第五〈玄光传〉,《大正藏》第50册,第976页下;《法华经显应录》卷上,《卐续藏经》第134册,第828页上、下;《法华经灵验传》卷上,《卐续藏经》第134册,第791页上;《法华经持验记》卷上,《卐续藏经》第134册,第912页下;《新修科分六学僧传》等处均有记载。
  58 在智者大师弟子"新罗缘光法师"的传记中亦有相同记载,详见:《弘赞法华传》卷第三〈唐新罗国释缘光传〉,《大正藏》第51册,第20页下-中;《法华经传记》〈隋新罗缘光传〉,《大正藏》第51册,第61页下。此中的故事可能据此而来。
  59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正藏》第50册,第191页下。
  60 可透撰《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句读》卷上,《续天台宗全书?史传1--天台大师传注释类》,日本滋贺县天台宗典编纂所编,东京春秋社1987年7月版,第207页下。
  61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八下,《大正藏》第34册,第119页上。
  62 《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第700页上。
  63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慧思传〉,《大正藏》第50册,第563页下。此外,《天台九祖传》,《大正藏》第51册,第99页下;《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51册,第431页中-下等处,亦有相同记载。《佛祖统纪》卷第六则载:"师将顺世,大集门学,连日说法,苦切诃责,闻者寒心。乃曰:若有十人,不惜身命,常修法华、念佛三昧,方等忏悔,常坐苦行者,随有所须,吾自供给。如无此人,吾当远去。竟无答者,即屏众敛念将入寂。"《大正藏》第49册,第180页中。
  64 《摩诃止观》卷第七下,《大正藏》第46册,第99页中。
  65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慧思传〉,《大正藏》第50册,第563下-564页上。
  66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慧思〈〉,《大正藏》第50册,第564页上。
  67 后世的经录及撰述中一般都采用《续高僧传》中的所说,而称之为"安乐行",如:唐?慧详《弘赞法花传》卷第四,《大正藏》第51册,第22页中;日僧最澄《传教大师将来台州录》,《大正藏》第55册,第1056页中;玄日《天台宗章疏》,《大正藏》第55册,第1135页中;永超集《东域传灯目录》,《大正藏》第55册,第1149页中;北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51册,第431页下;南宋?士衡《天台九祖传》,《大正藏》第51册,第99页下等。
  68 道宣《大唐内典录》卷第五,《大正藏》第55册,第283页下。
  69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一:"故南岳《四安乐行》云:"余华或有狂等,莲华不然。"《大正藏》第33册,第820页上。
  70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二之二:"释法华(三昧)者,......南岳下重引,南岳理须具二,彼别出《四安乐行》偈文云:修习诸禅定,得诸佛三昧,六根性清净,菩萨学法华,具足二种行:一者有相行,二者无相行。无相安乐行,甚深妙禅定,观察六情根。(此段见《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46,698页上)有相安乐行,......。"《大正藏》第46册,第192页中-下。
  71 详见《佛祖统纪》,《大正藏》第49册,卷第六,第182页中;卷第二十五,第258页中;卷第三十七,第353页上等处。
  72 《大正藏》第46册,第697页下。
  73 佐藤哲英《续?天台大师の研究》〈第二编:南岳慧思の研究〉,京都百花苑1981年刊,第160页。
  74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七,〈法运通塞志〉:"陈宣帝太建五年(573),海东玄光沙门受《法华安乐行义》于南岳禅师。"《大正藏》第49册,第353页上。
  75 《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第697页下。
  76 《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第698页上。
  77 《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第698页中。
  78 《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第698页下。
  79 《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第700页上。
  80 同上。
  81 同上。
  82 《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第700页中。
  83 同上。
  84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安乐行品第十四〉,《大正藏》第9册,第37页上。
  85 《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第702页下。
  86 思禅师在誓愿文自叙,曾多次遭受恶师毒害、恼乱:第一次、34岁,在河南兖州界论义时,遭恶比丘下毒;第二次、39岁,于淮南郢州讲摩诃衍义时,遭五恶师下金药毒害;第三次,42岁,至年四十二,在光州城西观邑寺讲摩诃衍义时,众恶师竞来恼乱、毁经,欲以杀害;第四次,43岁,在南定州讲摩诃衍义时,遭众多恶师种种恼乱,断绝檀越送食。详见《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大正藏》第46册,第787页上-下。
  87 关于慧思禅师的末法意识,在其著作中都有体现,特别在《立誓愿文》中,则随处可见,在年岁后必注明"末法"多少年,如说到自己出生年时,即说道:"我慧思即是末法八十二年,......生。"《大正藏》第46册,第787页上;另在《续高僧传》卷第十七〈慧思传〉中,亦有"我(慧思)于释迦末法受持《法华》"的记载,《大正藏》第50册,第562页下。
  88 《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第701中-702页上。
  89 《大唐内典录》卷第五,《大正藏》第55册,第284页上。

 
 
 
前五篇文章

简易放生仪规

略说《法华经》授记之特色

略述弥陀净土及其修行

华严寺及那罗延窟

浅论南宗禅的言说方式

 

后五篇文章

中观因果论蠡测

明末四大师禅净观比较--以莲池袾宏为中心

省一法师——三十岁就证得“念佛三昧”的详细纪录

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及元晓与见登的相关阐释

法藏的圆顿思想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