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定问答 问:何谓禅定。 答:禅是梵语。此间略有三翻。一曰思惟修,思惟是筹量之念,修是专心研习之名,此就因言之也。二曰定,静默之义,此就果言之也。三曰功德丛林,功夫是因,成德是果,此通就因果而言,定中所得功德非一,故喻如丛林。今言禅定者,华梵兼举也。 问:修习禅定如何。 答:修禅定者,住寂静处,结跏趺坐,端身正意,遣除妄想,妄想尽处,心便安定,安定极处,心力坚强而得自在,自在之至,无入不化,无入不化,便无有我,无我故无分段,无分段故无往来,无往来即无生灭,此乃成佛之要道。世尊雪山六年树下七日,皆修此耳。 问:禅定既为佛门要道,愿闻其详。 答:禅定无量,举要而言,不出三门,所谓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世间禅者,谓四禅四空四无量心十六特胜通明等,此皆因息摄心所致,一往是凡夫禅门。出世间禅者,谓九想八念十想背舍胜处一切处次第定师子奋迅超越三昧等,此因不净亲等摄心,一往是二乘禅门。出世间上上禅者,谓法华念佛般舟觉意首楞严诸大三昧,及自性禅乃至清净净禅,此因智慧反观心性,一往是菩萨禅门。然若通而言之,则三门前不兼后,后得兼前,非有凡夫二乘菩萨之定域也。 问:何谓四禅。 答:一曰初禅,离欲清凉,大喜心动也。二曰二禅,厌离觉观安定喜乐也。三曰三禅,舍前喜相,得妙安乐也。四曰四禅,知乐宜断,舍念清净也。修此四禅,为色界天之因。 问:初禅修习之法如何。 答:此法梵语谓之阿那波那。此言入出息。(息鼻息也,若出入有声曰风,若出入结滞曰喘,若出入不细曰气,惟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是为息相)入出息者,谓摄心对息,一次入出,心计一数,从一至十,周而复始,毋今闻断。故又曰数息。是为修初禅之法。 问:初禅初发之相如何。 答:行者趺坐调息,从粗住细住,得欲界定。次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是为未到地定。若渐深入,经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定心不坏,守护增长,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说十种善法眷属,与动俱起,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此为初动触相。如是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四月,如是一年,复有余触次第而发,所谓八触,一动,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沈,七坚,八软,共十六触,发时悉有善法功德,眷属如前,是为初禅初发之相也。 问:初禅证得之相若何。 答:既于未到定中,发十六触,触于身根,生识觉前触相,是名觉支。既觉而复细心分别十六触中法宝之相,知粗则离知善则修,此细心分别,名曰观支。方觉观际,得未曾有,深心庆悦,是名喜支。欢喜已后,其心恬然,乐法娱心,名曰乐支,既受乐人,心住不散,是名一心支。此五种功德,共相支持,令定心安稳,牢固难坏,故曰支。此即证明初禅之相也。 问:得初禅有何利益。 答:得初禅已,能离贪嗔睡眠掉悔疑等五过失,而具信戒舍定闻慧等五善相。 问:二禅之相若何。 答:若于初禅定中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支功德,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是为二禅之心。 问:三禅之相若何。 答:若于第二禅定,厌离喜想,入中间禅,从未到地,澄静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具足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智,四乐,五一心,是为三禅之相。 问:四禅之相若何。 答:若于第三禅定厌离乐法,深见过患,入中间禅,心无散动,得未到地,于后其心豁然开发,定心安稳,出入息断,具足四支功德,一不苦不乐,二舍,三念清净,四一心,是为四禅之相。 问: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同时依次并习乎。抑先习初禅,得初禅后再习二禅乎。 答:初禅境界,为离生喜乐地。(离欲界也)二禅境界。为定生喜乐地。三禅境界,为离喜妙乐地。四禅境界,为舍念清净地。皆是舍前趣后工夫。自当得前修后,次第而进。若顿修若渐修,则视根器而异,未可执一论矣。 问:或谓得彼四禅,即能轻举腾飞履水而行,信乎。 答:轻举腾飞履水而行,是神境通事。修禅定者,得神通故能之。四禅禅境已深,宜有此事。 问:何谓中间禅。 答:初舍前禅,心转寂默,是为中间禅。 问:何谓未到地定。 答:将发后禅,心无分散,是为未到地定。 问:何谓四无量心。 答:一曰慈无量心。爱念众生,常求乐事以饶益之。二曰悲无量心,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三曰喜无量心,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四曰舍无量心,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 问:四无量心于何时修。 答:当于四禅中修。 问:修四无量心有何利益。 答:凡夫修之,命终得为四禅天王。二乘修之,福德增长,易得涅盘。菩萨修之,悲心长养,利度众生。 问:何谓四空。 答:四空定者,一空处定,二识处定,三无所有处定,四非想非非想处定。修之者,命终生无色界天,故亦名无色定。 问:修空处定其相如何。 答:行人得第四禅已深,思色法过患,作意灭除一切色法,一心缘空,念空不舍,色定即谢,其心泯然,任运自住空缘,于后豁然与空相对性应,其心明净,不苦不乐,唯见虚空,无诸色相,心识澄静,无碍自在,是为虚空定相。 问:识处如何。 答:行人既得空定已,诃责空处多诸过失,便舍空处,一心系缘现在心识空定即谢,泯然任运,自住识缘,此后豁然与识相应,心定不动,唯见心识,念念不住,此定安稳清净寂静,是为识处定相。 问:无所有处定如何。 答:行人得识定已,诃责识处过患,即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一心内净,空无所有,不见诸法,寂然安稳,心无动摇,是为无所有处定。 问:非想非非想处定如何。 答:行人得无所有定已,深诃无所有处过患,即舍无所有定,观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其心任运,住在缘中,于后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心无动摇,恬然清净,如涅盘相,是定微妙三界中极,证此不失,命终必生非想处天,然仍有微细四阴也。 问:何谓四阴。 答:即受想行识。为五阴中除色以外之一四,四空天为无色界,故无有色身,但有心识。而非非想处乃无色界之极,故微细矣。 问:上来十二门禅行相玄妙,今有能行之者否。 答:恐未有能尽行之者。有之不过初禅初发,或未到地定耳。今有谈静坐法者,有震动暖热之相,得少分相似。然其中差别殊甚。有经验之善知识,方能决其是否。○按上十二门禅,较道家炼丹术精妙多矣,犹且未出三界。今以炼丹与参禅并为一谈,自**其能出生死者,其谬不可知乎。 问:何谓十六特胜。 答:此禅定法有定有观,具足诸禅,能发无漏。非如外道等但能修得四禅四空而无对观行,则不出生死。故名特胜。其法有十六番,故言十六。 问:十六番云何。 答: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受喜,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 问:云何具足诸禅。 答:初二对代数息,三对欲界定。四对未到地定。五对初禅觉观二支,六对破初禅喜支,七对破初禅乐支,八对破初禅一心支,九对二禅内净喜,十对二禅一心支,十一对破三禅乐,十二对破四禅不动,十三对破空处,十四对识处,十五对无所有处,十六对非想非非想处,是十六特胜,具足诸禅而胜于诸禅也。 问:何谓通明禅。 答:善修此禅,必发六通三明,故名通明。 问:通明禅如何修习。 答:行者从初安心,即观息色心三事俱本不生,本来空寂,其证人相,亦有欲界定,未到地定,四禅四定,种种支林功德而与诸禅之相回殊也。 问:十六特胜能发无漏通明禅,通明禅能发六通三明,应是出世间,何以亦为世间禅。 答:以皆是因息摄心,其始与四禅四定无殊,故亦为世间禅。然以其终有出世间效果,故此二者又名亦世间亦出世间禅。 问:何谓九想观。 答:一胀想,二坏想,三血涂想,四胀烂想,五青瘀想,六瞰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烧想,而复以死想,为初方便。此法能转不净中净颠倒想,能破YIN欲诸烦恼贼,故为出世间禅。 问:九想观如何修习。 答:利根人助悬心存想死胀等事,悉得成就。若钝根人悬作不成,必须见人初死,至尸所取是相已,系心修习,既见相分明,心想成就,即发三昧。于后虽离死尸,随想即见。修此九想,必须增想重修,今观行熟利,随所观时即与定相应。想法持心,无分散意方得。 问:何谓八念观。 答: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舍,六念天,七念出入息,八念死。此八念能除修九想中所起恐怖,亦能趣道。 问:何谓十想观。 答:一无常想。二苦想,三无我想,四食不净想,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六起想,七不净想,八断想,九离想十尽想。此法继前九想观修之,断烦恼尽,成阿罗汉。 问:何谓八背舍。 答:一者内有色相(白骨人)外观色,(八种色光普照)是背弃欲界舍初禅境也。二者内无色相外观色,是背舍二禅境也。三者净(色光清净)背舍,即背舍三四禅境。四者虚空处背舍。五者识处背舍。六者不用处(无所有处)背舍。七者非想非非想处背舍。八者灭受想背舍。修此禅者,能于四禅四定背弃不著而成出世间法也。 问:修七背舍已,舍第八定。则第八之灭受想,何所背舍耶。 答:修七背舍,虽已舍第八定处,然第八定中之心心所法(有十种细心所谓触作意受想思欲解念定慧)未灭,须以观察真空之受想。灭此心心所法。旋且舍此观察真空之受想,此时心与灭法相应,灭法持心,寂然无所知觉,而证受想灭矣。然则灭受想者,谓能灭第八定中心心所法之受想也。而背舍者,即背舍此能灭之受想也。 问:何谓八胜处观。 答:一者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胜知见,二者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胜知见,三者内无色相观色少胜知见,四者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胜知见,五者青胜处,六者黄胜处,七者亦胜处,八者白胜处,以所观境及所得功德,远胜于背舍,故曰胜处。 问:何谓十一切处观。 答:一青一切处,二黄一切处,三赤一切处,四白一切处,五地一切处,六水一切处,七火一切处,八风一切处,九空一切处,十识一切处,前八法继八胜处而修之,后二处须由背舍转修,因所观境遍满十方,故曰一切处观。以上三法,通名观禅。 问:何谓九次第定。 答:此依四禅四定及灭受想定(灭受想背舍)九种禅定,次第修炼之法也。行者总合定观二法,一心齐入,从初调心,入一禅,不令异想间杂,次第深入,至灭受想,令诸禅功德转深微妙。如炼真金,光色更增,价值亦倍。故又名炼禅。 问:何谓师子奋迅三昧。 答:此将九种禅定,互相熏习,悉今通利,故又名熏禅。行者依九次第定,从初禅次第入二禅,三禅,乃至灭受想定。从灭定起,还入非非想定。从非非想定起,还入无所有定。如是次第还入,乃至初禅。能前进,能却行,如师子之奋迅状。故名师子奋迅三昧。 问:何谓超越三昧。 答:此修习九禅定,不依次第,超入超出之法也。若具足超越,即是菩萨。以能自在远超故。不具足超,即是声闻。以不能自在远超故。若行人入此三昧,具足修一切法门,是时观定等法,转深明利,更复出生百千三昧,功德深厚,神通猛利。故又名修禅。 问:何谓自性禅乃至清净净禅。 答:此乃九种大禅之名。菩萨依此等禅,乃能进修深广之大行。一曰自性禅,二曰一切禅,三曰难禅,四曰一切门禅,五曰善人禅,六曰一切行禅,七曰除烦恼禅,八曰此世他世禅,九曰清净净禅。义理甚深,非浅言所能显。故姑从略(释见智者大师所著法界次第初门)。 问:宗门大彻大悟者。虽有悟证浅深不同,姑就其下劣大彻大悟者而论,未审已断净见惑否。 答:大彻大悟,乃宗门之极则,何云下劣。然既大彻悟,即已明心见性,应已净见感矣。 问:祖师禅与如来禅如何分别。 答:祖师释直指一心,不容拟议思量,皆属于顿。达摩所示者。如来禅有渐有顿,止观互修,以达即止即观。如圆觉经二十五轮等是。 问:闻如来禅有顿有渐,祖师禅唯顿无渐。然则宗门大彻大悟者,即已荐入祖师禅否。入祖师禅已,向上再有事乎。又已破尘沙惑否。 答:大彻大悟,即是入祖师禅。但净见惑,未破尘沙惑也。 问:大彻大悟,是否见真谛,是否已证初果。 答:初果须陀洹断三界见惑,乃小乘之见道。大彻大悟,乃大乘禅宗见道之称。不可强同。 问:有云禅定数年或数十年,其心已静,其神随之清,智亦生矣,于是能自知前后因果及预知吉凶,然否。世间有此类人欤。 答:定能发慧,事诚有之。世间有此人也。 问:面壁九年证果,确否。 答:面壁九年,相传禅宗初祖达摩之事。然达摩面壁修定,乃修养待时,非从此证果也。 问:于坐禅之中,思惟经义,念念不休,亦知念时念念不可得。不知与坐禅宗旨相违背否。又此之思惟与观义相当否。正思维与正观如何分别。 答:此与坐禅宗旨不违。但须修止得力,则此思维不同胡乱妄念,方可为观。思维与观,通别之名也。 问:大乘起信论云:唯除坐时专念于止,余四威仪中皆应止观俱行。不知坐时亦许专修观否。又中论所谈八不妙理,论者或称为八不禅。然则修中道正观,亦可称修禅。如是则禅之一字,不专属于止耶。云何论言坐禅时专念于止。 答:经云:致心一处,无事不办。此坐禅之旨趣也。其要不外止观二法。先系心一处,(如念佛心系佛号)今心得定谓之止。再用定心观察理趣,(如念佛则观佛像)谓之观。又止观必须双修。坐专修止,作准备功夫也。因坐易定,故非不可修观。 问:睡是五盖之一,佛教中有代睡方法否。开昔释迦修行坐而不睡。不知所修何法。有何书可看。如坐禅三昧等书如何。闻沪上某君能静坐二三小时,可如常人睡八九小时恢复精神。不知所行何法。希告知。 答:佛教节制睡眠,以为清心寡欲之助。至于禅定,初学当以童蒙止观为要。沪上某君,是否指蒋君竹庄。蒋君即著因是子静坐法者,何不直接请问。 问:尝读静坐法精义,谓静坐时当一心守住两目间,或两眉间,此系千古不传之秘。并广引经文以证其是。闻同善社坐法亦与此相同然学人曾遇一善知识语予曰,有守即有执著,终是色身神识上功夫,不能求解脱也。坐法当以一无所守,只摄心在内,不向外驰,久之自有妙用。两说相违,究当何从。 答:禅有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三种。有守者为世间禅之初步,故非解脱法门。出世间禅,当修八背舍定,不能执著也。至一无所守,但摄心者,是出世间上上禅。即真如三昧修法。固不可与有守静坐同年而语矣。 问:修习止观,所谓回光返照,乃照何处。若谓照我心,我心究又在何处。若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既能生心,何谓无住。 答:修习止观,止是定,观是慧,乃定慧双修之法。先止一切杂念,提起自心慧照,不照外境,返照内心,心无形相亦无住所,不必求其住处,有住则有著,应无所住,但一味回光返照,不起分别,惺惺寂寂,方是定慧均等,止观双修之法。来问既能生心,何谓无住,是未明金刚般若之旨,以菩萨无住相布旋,应不住于相而生布施之心,非无事为无住也。菩萨终日生布施之心,终日不住布施之相。修习止观之法,亦复如是。终日生心修习止观,终日不住止观之相。 问: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不知何解。 答:不净观者,观一切物悉皆不净也。先从自身观起,若眼有泪,鼻有涕,耳有末,口有唾,身有污汗,乃至脓血遍体,尿屎满腹,纵日日澡浴而秽不加损,其不净也如此。他身亦然。推而广之,遍观一切。此为不净观。慈悲观者,以善待人,犹母视子者曰慈。矜人之苦,犹母怜子者曰悲。作此观者,先须设想有人于此,我爱之,我怜之,久久纯熟,乃推而及于一切人物。此为慈悲观。因缘观者,凡事必推究其所由来,曰观因。必旁察其所,由致,曰观缘。如缘觉圣人,推察生死之由,而观十二因缘之类。此为因缘观。数息观者,缘鼻息之出入而数之,由一至十,由十之一,久久观数,必至入定。念佛观者,即念一句阿弥陀佛中号,至一心不乱是也。凡此五观,皆是习定,因以停心,故曰五停心观。然此五观各有对治之病,谓多贪者宜观不净,多嗔者宜观因缘,多散者宜观数息,多障者宜观念佛。修行者,因病用药可也。 问:静修法师之五停心,数息分风喘气息,解出入不尽曰喘,结滞曰气。而宝静法师之二十五方便,调息分风气喘息,出解气喘适相互换,未知孰是。 答:天台禅门口诀及四教仪集注,均作结滞曰气,出入不尽曰喘。当以静修师为是。 问:坛经有〔前念不生曰心,后念不灭曰佛,〕二语。而祖师教人善恶有无诸念均不可生,动念即乖,此之所谓后念者,究指何念。请示。 答:生本不生,心体方彰。灭亦无灭,佛用现前。动念即乖者,即上句不生义,非下句不灭义也。虽然有生有灭,是名念。不生不灭,即是性矣。 问:一心不乱,是否已断爱憎。是否已超三界。 答:一心不乱时,是定中景象,可称已超三界。若出定后,依然三界也。惟临终时一心不乱,所谓如入禅定,即生净土而超三界矣。 问:或谓宗门单提话头,话头二字,是否指禅宗要诀。 答:话头不是要诀,乃是一椿故事。其要盖在参究耳。话头原不过一句无意味语,行者将此一语把住在胸,顷刻不离,要使一切内外心境妄想一齐断却,更不相续,便得豁然开朗,亲见本来面目。 问:半月刊第六期〔时报所载坐化僧人之考证〕一节文内,有〔参狗子话头〕一句。不悉如何解法。请详示。 答:禅宗教人明心见性,先令人心中放下一切念头,单提一句无意味的话,使心凝静为入手,名曰参究,或曰参话头。但所参话头,随师随人,授受不同。此狗子话头,按五灯会元去,〔赵州从谂禅师时,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无,又有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否,师曰有。〕狗子有佛性无佛性,是一个疑问,即是一句话头。心内把狗子有无佛性一话横在胸中,疑来疑去,离一切妄念,心地渐渐凝静,是为参狗子话头。 问:参禅至存亡自由地位,死后能否脱离转回。 答:参禅若果到存亡自由地位,乃一自由一切自由,说什么离与不离。幸勿**言。 问:现今有用科学方法,说明禅宗原理及方法之书否。 答:禅宗须离心意识参,非科学所能范围,安得有此。 问:诸大丛林亦许居士坐香否。最长之香烧几许时间。腿子痛时,亦许暂放否。又参念佛是谁,话头如何参究。是心中称念弥陀名号而疑之耶。抑单提念佛是谁四字,不须称念四字名号耶。若一面称念一面参究,一心何能二用。若单提话头,不须称念,则本无念佛之人,云何作是谁之疑。请为解释。答:丛林坐香,居士可以参加。最长者不下二小时。放腿许否,居士必可融通也。又初坐心散,须提佛念,(即四字)随即起{谁念}之疑情。此疑情怀在心中不舍时,即其心定。倘疑情一舍,心即散失,须再提佛念,再起疑情。若此〔谁念〕疑情能常怀不舍,所谓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则必有打破疑团之一日。又疑情并非将此话头在心念也。若但心念话头,与念佛何异。 问:语录中尝有〔寂不离照照不离寂〕二语,是否定慧均修之意。 答:寂照一体用也。体不离用,曰寂不离照。用不离体,曰照不离寂。此就性德言也。若言修德,则即曰止观。 问:有表姊王依贞,修禅定十余年。去春忽感佛指点禅功,并能略知三世因缘等,约两月后失去。近来间能出神而无大效用。此属正道否。 答:令姊所习,恐系外道性命双修之法,非佛法也。佛法禅定最简者,有小止观。可参考。 问:民十三晚间静坐,恍若入定,约二时许,醒来微汗,极其愉畅。又民十九秋,因避匪祸,遁入深山丛草中,自午后四时静坐起至夜深九时止,大雨滂沱,如失知觉,经援救者唤醒,亦觉愉快异常。此种景况,不知是否确入禅定。 答:确是入定景象。当是宿世善根所发。宜保护,勿幸异也。 问:修禅定何以能得成佛。 答:凡夫常在生死,为造业故。造业,为起烦恼故。烦恼生于无明,无明由于心动。故心能不动,则渐与法性真如相应,与真如相应,便得二种智慧,一者如理智,二者如量智,便成大觉,而功德具神通显,便得解脱。此为修禅成佛之义也。 问:当今禅宗,有无龙象。 答:禅宗不立文字,惟在参究。初学者,可阅云粞之禅关策进,顿悟入道要门,及宗范,六祖坛经等。而肇论四种,亦是禅门眼目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