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观契晓云法师“古佛有言如皎月”禅画净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观契晓云法师“古佛有言如皎月”禅画净意
  真如妙用照十方,真如妙体离诸过 文/李萧锟
  “古佛有言如皎月,照人烦恼作清凉”
  这是中峰明本禅师山居诗一首的节录。
  所谓古佛是指对先佛或古德之尊称。先佛即指古时之佛,过去七佛、或指辟支佛、释迦、卢舍那佛等,而古德则指古昔有德之高僧。据《六祖法宝坛经》载,古佛应世,数量不可计,今以七佛始,故知古佛亦指过去七佛。又据《景德传灯录》载:“先贤古德,硕学高人,博达古今,洞明教纲。”禅林中,用以尊称有德高僧者,有赵州古佛、曹溪真古佛、宏智古佛、先师天童古佛等,屡见于禅录。
  “古佛有言”,是指古德所示,或古德所示之言句、语句,故“古佛之言”,亦即“古则”,举凡古德佛祖等之言句、古德佛祖所垂示之语句、古德佛祖所悟道之公案,或师家相见彼此勘验之问答等,皆为后世参禅者所尊为规范之法则,故称“古佛之言”或“古则”或并称“古则公案”,此外,古德之言行风格、仪范,则称古格、古仪、古辙。
  “皎月”是指皎洁之月,或皎洁光澈之月轮,月轮指月圆如轮,指满月,表示智德圆满,亦表示佛心、菩提心。故“古佛有言皎月”,便指古德之言,古德之言句智德圆满,古德之言即佛心、菩提心。
  “照人烦恼”之“照”是指真如之妙用照澈十方,可将众生之烦恼寂照,而离诸垢染。所谓“烦恼”,又称“惑”,是指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
  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的目的,常沉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依此,则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之为烦恼,佛教通称贪、嗔、痴三毒、三惑,为众生一切烦恼之根源。
  佛教《六十华严经离世间品》记载:“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比喻菩萨之悲德如妙月之清净;即以菩萨内证离障,是为净智;能以净智摄照万物,是为光明,故以之比喻菩萨之悲德。所谓毕竟空,是指诸法究竟不可得,以“空”破诸法,毕竟不执于一物,三世清净,为毕竟空。
  “古佛有言如皎月,照人烦恼作清凉”,整句的涵义,是说古德之言智德圆满,如皎洁之月轮,能照诸烦恼,离垢离染,而得清凉清净之菩提心或佛心。
  大乘佛教之究极,谓烦恼即菩提,意即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前述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称烦恼;反之,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成为菩提。然贪、嗔、痴等烦恼,其当体即为菩提;离此菩提法性之外,则别无诸法可言,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两者相即不离。
  晓云法师拈中锋明本禅师山居诗中之两句,以写意浅墨之笔,托出此禅心净境、寓禅于画,藉画悟道,悟道见性,实大乘佛教度众之菩萨行愿。
  晓云法师以水墨渲染,笔趣墨款跃然纸上,观者即使不解禅意言句,一旦接触其淋漓之墨色与无碍之用笔,亦能除烦恼障而生清凉之菩萨心。(作者为美术系副教授)

 
 
 
前五篇文章

观音: 你究竟是谁?

观音与汉传佛教文化

华严宗体用论及其对理学体用论的开启作用

假如智化寺音声佛事依然存在

楞严咒的感应――末法时代人人都应熟背楞严咒!

 

后五篇文章

高僧师徒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净土缘(一)

高僧师徒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净土缘(二)

禅哲学,还是禅宗史

禅与东西文化──思维角度的检视

《心理禅》:禅是一种生活智慧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