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陀为什么要制定佛教戒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陀为什么要制定佛教戒律

  当年佛陀快入涅槃时,弟子们问他∶「佛入涅槃后,我们以谁为师?」佛陀答∶「以戒为师。」可见戒律的重要性。戒律像老师一样,能够指引学佛的人走入悟境。

  佛在世时,有恶比丘六人,结党从事非威仪的事,因此佛陀称他们为“六群比丘”。佛陀制定戒律多是因为他们而起。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佛教没落的主要原因是出家人变得怠惰、腐败和忽略经典和戒律,结果造成在家人对出家人失去了敬重。另一方面,当出家人依循经典和戒律修行时,此举将使得在家人对佛教产生很大的信心,而佛教也将随之兴盛。辽宁海城大悲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佛教戒律的制定,不是佛陀对于弟子们的一种束缚,而是佛子的解脱道,也是佛教的防腐剂。佛子若无戒律作为生活规律的依准,了脱生死是很难做到的;佛教如无戒律作为统摄教化的纲领,佛教的状态,就像一盘散沙,也将乌烟瘴气。

  因此,佛在临将入灭之时,示意后世的佛子,应当以戒为师。正像一个国家,元首可以去世,去世了一个元首,再选第二第三乃至一百一千个元首,只要国家的宪法存在,大家依法而行,这个国家的政制政体,也将不动不摇,并且达于永久。佛教只要戒律存在,就是正法常住。佛子只要严持戒律,佛教就能兴盛。而众生只要持戒,就自然国泰民安、富足祥和,普现清净国土。

  由于在家众给予出家人在圣道修行上所需要的护持,因此他们有必要在某些程度上了解出家人的戒律。在家众协助出家人守持戒律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戒」是防非止恶,为实践佛道之基础,与定、慧共称三学;学佛不守戒律,即谈不上修行,当然也到不了彼岸。戒有五戒、八戒、十戒、菩萨戒……等,多得让初学佛者「心生畏怯」,殊不知,戒如同法律、规则。就好比车子在高速公路上奔驰,倘若有谁不肯守交通规则,即使失之毫厘,必会车毁人亡,结果就是永远到不了目的地。佛教弟子守戒近似驾车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因为依戒才能生定,依定才能发慧,得到解脱,直至觉悟成佛。

  「戒」是由内心自发遵守一切律文,持戒更是行菩萨道,亦六波罗蜜之一,是修行者首要之务。佛陀主张依法不依人,否则在修行过程,容易方寸大乱,误入歧途,不能得悟。

  「戒」不是要大家执著遵守、食古不化,这有违佛教的进步和慈悲精神。佛陀当初制订戒律,也是很民主地改变不合理的戒律,以落实到实际生活里,断除说法者和持戒者的疑惑,以达到弘法目的。真正的三宝弟子,也都有责任将不切实际的邪见、妄执丢弃,善意修订符合实际需要的规章(戒律),才是佛教的真正利他精神。

  “戒”和“律”两个字的含义,各有所指。“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恶,若作恶便是犯戒(诸恶莫作)。除禁止不得作恶之外,佛弟子也禁止当作善不可不作,所以在菩提道次第三十七道品佛陀就说:“已生恶令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不论在家或是出家,首先必须由此下手,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应该的行为,不可妄造恶业。

  除此之外,佛陀又规定:应该去做的善事,必须去做,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众善奉行)。所以“戒律”就可以概括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般人对于佛法及戒律认识不够,不完全了解,因而错认佛教只是消极的防非止恶,却不了解积极一面的众善奉行。也就是说,该持的就持,该去做的就去做,该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个字:“止”和“持”,止就是“诸恶莫作”,持就是“众善奉行”。若是不了解,就会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就无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

  简单说,“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要如此。“戒”和“律”合起来通用,则是“止”“持”——停止和前进。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责任的规范,做人的根本原则,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门。无论是出家或在家、信佛或者不信佛的人,对于戒律都同样需要去实践,因为无论是世间法还是佛法都是以戒律为基础的,这就是我们共同生活于世间的游戏规则。

  戒,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小乘五戒为:杀生、偷盗、邪YIN、妄语、饮酒。八戒为:在五戒外另加卧高广大床、花鬘璎珞、歌舞戏乐。二百五十戒:即二百五十项应戒的言行细目,合并为五项时,称五篇门。大乘三聚净戒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十重禁戒为:杀生、偷盗、邪YIN、妄语、饮酒、说过罪、自赞毁他、悭、瞋、谤三宝。四十八轻戒为:不敬师长、不举教忏、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

  佛教戒律中的沙弥戒,系指初学者,有戒律36条.即不杀生、不偷窃、不YIN、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等。以后还须受具足戒。对比丘(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僧)和比丘尼(女子出家受过具足戒者)要求更严格。中国汉族地区实行《四分律》中,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为348条。

  俗话说:“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国家的法律,对于守法的公民,根本是不起作用的。但要维护守法者的安全和利益,又不得不建章立制,因为社会中的害群之马,并非绝对没有。同时守法与犯法的善恶界线,也仅在于一念的相差,为了警策大家,不要闯过这一十字路口的红灯,所以要有法律;为了保护大家,不因一念之差而去造成千古之恨,所以要有法律。

  因此在佛教中,受三皈五戒和菩萨戒对于信众来说,也同样是保护伞,而不是枷锁,受戒可以获得戒体,能有效的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戒律对戒子来说,是行为准绳,而不是高压线,戒律是为了使我们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一个没有受戒的人,他做事会肆无忌惮,造了恶业而毫不知觉,认为理所当然。而一个受了三皈五戒的人,他做事便会有了一个准绳,当他业障现前经历一些恶业时,其无作戒体会自然产生作用,造恶会自然中止,即使恶业已经形成,他也会时时惭愧,这一念惭愧便是忏悔,他所造的恶业也会因此消减,再通过有效的补救措施,仍可获得清净。即使犯了戒罪下堕三途,机缘到时也仍将成佛,而不受戒的人即使不犯戒,也只能在六道中轮转沉浮。

  在当今时代,很多烧香拜佛的人,并未受过三皈依,却自称是佛教的信徒。我们虽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但按照佛教戒规的要求,如要信佛,应从皈依三宝着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岂能走出第二、第三步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佛弟子的次第,是以所受戒法的层次而定,皈依三宝,是最先入门的基层。在家居士分为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皈依三宝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六道众生,除了地狱之中受苦太大太多者无暇皈依三宝外,其余的不论人、天、神、鬼、畜,只要发心皈依,佛教无不接受。

  还有人以为自己已有看经的能力,自己可以直接向佛经之中探求成佛之道,所以不必皈依,同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受用。这在理上说,似乎可以通融,但从事相的规制上说,那就错误了。

  佛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是出于佛的弟子们所说),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编,传之后世;如说只知佛经而忽略了说法的佛宝,以及流传法宝的僧宝,充其量,只是皈依了法宝,这是忘恩的行为。佛教虽以法宝为主,解脱之道,皆由法宝流出,但是法宝之产生,必须佛宝与僧宝为之完成,所以三宝是不能分开的。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口中念着,身体拜着,心里还得想着。主要还是在于心的领受——纳受三皈戒体,戒体须由先已受了皈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无师自证,所以三皈依,不得在佛菩萨前自誓自受。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

  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对佛教颇有好感,他们却不愿意马上皈依三宝,由于教理不明,他们唯恐皈依之后,会受到约束,或者认为皈依之后会无法摆脱,所以他们对皈依持谨慎观望态度。但是,学佛必须从皈依三宝着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多懂一些佛理,那是不切实际的。佛教是智慧的教育,佛门不是牢笼,而是解脱大道,皈依之后,如会受到约束,佛门也就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宝,并自皈依开始,一直走向成佛之境。但假使由于根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行的话,皈依及受戒之后,也可放弃信仰而舍戒走出佛门。佛门来者不拒,去者自由,一切无碍。尤其难得的,走出佛教之后,佛教的慈悲之门,永远开着,随时欢迎浪子的回头。

  佛教关于在家居士的戒律主要是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为基本原则,一切戒多由五戒中分支开出,一切戒的目的,也多是为了保护五戒的清净。防非止恶,身口意三业,行住坐卧,都和戒律息息相关,如果轻重粗细,都能护持,犯即忏悔,常时行持,自能熏习成性。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也是伦理的基本德目。

  五戒的究竟处,是了生脱死的正因。我们学佛的宗旨,是在了生脱死,五戒若能持得绝对的清净便自然通向涅槃。祖师常说:五戒是三世诸佛之父,依五戒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戒的功能是在断绝生死道中的业缘业因。佛说:“欲知过去因,今生受的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要是我们不造生死之因,即使不想离开生死,生死之中也不会找到我们的踪迹的。世间法中,个人品德、家庭幸福、社会安宁、国家治乱等,也都与五戒法的持犯息息相关。

  有网友问过我,佛教的戒律能修改吗?佛陀涅槃后,迦叶尊者曾经提出这样的原则:“佛所已制,不许废弃;佛所未制,不许再制。”《五分律》卷二十二中有如此说明:“佛言:虽是我所制,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可知佛教戒律,并不刻板,只要不违背佛制的原则,就可以随方应用,自然也可以随着时代的潮流而应用,但是怎么随方应用,就必须熟悉戒律之后,才可以灵活圆融,才不会违背佛制的原则。时代虽然有新旧,但是律制的精神则是历久常新的,不能泥古不化,更不能因为有些不适应,而废弃不用。要发扬佛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悲精神,要圆融地理解戒律,使之更好地于新时代相适宜。

  有的居士误认为佛菩萨是法官,感觉佛菩萨要求太严,有些不近人情。其实因果报应是超自然、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佛陀只不过是向世人揭示了这个真理,并为了保护我们才制定了相关戒律,以告诫我们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这便是佛陀制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前五篇文章

公元七世纪中印僧伽的衣食与戒制

恒强法师:关于戒律中“自杀”获罪的辨析

何庆年:从白居易的诗看禅的意境

弘一法师受戒灵隐寺

背观音菩萨过河 肺癌不治而愈

 

后五篇文章

佛教与中国禅宗

发展“净土”思想,组织“白莲社”

发菩提心:我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存在

从《净土三经》看极乐净土信仰中“伦理善”的位置

禅宗全书介绍及目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