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
 
4月27日上午9时许,由少林寺、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主办的“开启智慧、点燃心灯”为主题,以“体现禅趣、印证禅心、开启禅智、贡献和谐”为宗旨的大型文禅活动“禅宗中国·少林问禅·百日峰会”在少林寺拉开帷幕,活动将持续至8月31日,历时百日。少林寺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每日经堂“机锋辩禅”,至今“少林问禅”已历时半个多月,记者采撷“名师讲堂”里的精彩片段以飨读者。 禅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的智慧 4月29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光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禅。 徐教授认为,禅与其说是ZhongJiao不如说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的智慧。它对个体的生命和心灵极其关注,所以徐教授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禅的生活疗法的推广。 徐教授还现场为大家吹箫一曲,以演示如何用禅的方式来挽救心理疾患的众生。 学诗当如初学禅,禅是诗家切玉刀 5月9日,南开大学教授张培锋作了“宋诗的禅意与禅理”的专题讲座,他认为学诗和学禅是一个道理,应该博采众长。 他说:“在阅读了很多与佛教相关的诗、记、赞、颂后,我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说,诗不仅仅属于文学,也属于ZhongJiao范畴。ZhongJiao本身是利用了诗体这种形式,来表达它的思想、来阐述它的教理和教义的。有一些佛教诗歌诗意不够,从文学角度来说价值不高,但是如果站在ZhongJiao的立场,就会发现这些诗别有意味,它的价值不是文学的价值能够衡量的,有它独特的评判标准。” 他还提到:“宋代是中国禅宗发展的一个繁荣、兴盛的时代,禅宗可以说是产生于唐,兴盛于宋,整个宋代的佛教基本就是禅宗的天下。当时禅宗分成五家七派,宋代文人大部分信仰佛教禅宗,他们和佛门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一些文人为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教授列举了宋代诗人苏轼及其学生韩驹的诗歌作品所蕴含的禅意与禅理。 韩驹赠朋友的书信中有一首诗:“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他认为学诗和学禅是一个道理,还没觉悟时要遍参诸方。从学禅的角度来说,要云游四海拜访高僧,习学禅法。从学诗的角度来说,熟读百家诗,汲取营养和精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种境界。 宋代文准禅师的《禅本草》把禅比喻成一剂草药,禅有什么功能,尽在这“药书”之中。他说:禅,味甘,性凉,安心脏,祛邪气,辟臃滞。“通血脉,清神益志,驻颜色,除烦恼,去秽恶,善解诸毒,能调众病”。 南京大学教授张伯伟在他的“禅与文学——唐代的诗学畅销书”的讲座中阐释了禅宗与文学、诗学之间的关系。 张教授说,中国在唐代的时候,佛教为了感悟众生、扩大佛门对大众的影响,就采用了当时很流行的通俗文艺的形式,这对后来的中国文学、通俗文学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古人有两句诗,“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说的是诗为修禅的人锦上添花,而读诗的人学了禅,因为有了禅的修持,有了禅的眼光,对于理解人生、醒悟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印度文化有很大不同 5月5日,山东大学陈炎教授在少林寺经堂作了“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路径”和“印度的婆罗门教、佛教与中国的儒家、道家”两场专题讲座。 陈炎教授提出,有一个叫梁漱溟的先生,写了一本书——《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书中谈到“人类的生活逃不出这三条路径式样,一种是向前要求,一种是对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一种是转身向后去要求。这是三种不同的路向,这三种不同的路向非常重要,我们观察文化的说法都以此为根据。西方文化是以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向、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他认为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种不同的文化是由三种不同的人的性格所决定的,有点类似于性格决定论。 陈教授又从图腾文化的起源及发展,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的不同之处。他指出“在文化功能上,西方人是以法律为主的社会,中国人是以伦理为主的社会,印度人是以ZhongJiao为主的社会。所有这一切,都应归因于其早期的文明路径”。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 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围绕“经学与中国早期佛教”的主题,讲述了早期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与冲突,后被统治阶层所需而逐渐完善,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交融,形成了中国主流的ZhongJiao文化过程。 他说,本土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矛盾,最大的不同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佛教认为人死亡之后,他这一生所做的善恶对他下一生会产生影响,进而决定了他下一世的生存状态,即所谓的“六道轮回”。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倾向于灵魂可以不朽,可以永远安乐地享受。所以上至王公大夫,下至平民百姓争相修建身后“豪宅”,购置采买大量的身后用品,其中秦兵马俑就是在当时思想的影响下建成的,后成为世界第七大奇观。二是佛教的众生平等论,佛教认为众生是平等的,当然这不单单是表现为“人终有一死”,并且终究为沉入“六道轮回”之中,更表现为人对众生的生存状态的一种看法。 南京大学教授张伯伟说:“佛教的问题最根本是要解决一个生死的问题。这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问题,如何去看破生死,这个问题很现实也很重要。现在的社会有不少弊端,整个社会浮躁不安。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让人生找到一个安顿?其实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佛教是有很大贡献的。许多佛教大师用各种方式来传播佛教,比如用演唱的方式、分众说法的方式等,让大众了解佛教,了解佛教文化。” 北京大学王守常教授从佛教在中国的形成,直至禅宗的形成历史,以及在各个阶段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等方面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 佛教宋代后开始走向衰落,然而那个时代所孕育出的宋明理学吸收了大量的佛道文化,把中国主流文化真正引向三教合一。比如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便透出很明显的禅宗思想。明清许多禅门巨匠也深通儒道之学。 王教授指出,中国文化正是在这种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中发展,“合则相生,同则不继”。 查看原文 编辑:笑忘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