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皈依的叙说式探究-以比丘尼与优婆夷为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皈依的叙说式探究-以比丘尼与优婆夷为例

  陈岳玲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1994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皈依的叙说式探究-以比丘尼与优婆夷为例

  【英文标题】A Narrative Inquiry of Taking Refuge (Conversion)—Taking Buddhist Bhiksuni and Upasika as Example

  【文章作者】陈岳玲

  【指导教师】释慧开

  【文章页数】177页

  --------------------------------------------------------------------------------

  【中文关键词】皈依|叙说

  【英文关键词】narrative ; taking refuge

  【中文摘要】文之研究动机主要来自研究者个人的生活经验,而选择比丘尼与优婆夷为研究对象,除了研究者本人为女性之外,主要是因为目前台湾受出家戒的女性约占僧尼受戒总数的75%,远多于男性;此外,以同一性别为研究对象其心理状况之差异性较小。

  有感于目前国内探讨与皈依有关的博硕士论文,多以量化或文献探讨为主,部分虽然辅以访谈方式进行,但研究者认为仍然不够深入,因此为了更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皈依的心路历程,本研究采叙说分析。主要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透过深度访谈,将研究对象的皈依经验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地表达出来。

  (二)援用Lewis Rambo (1993)改宗理论中之阶段论为参考架构,以了解研究对象的皈依动机受到哪一阶段的影响最大?皈依过程中这些阶段如何互相影响导致现在的结果?

  (三)了解研究对象对佛教之认知的演变过程。

  (四)了解研究对象自皈依以来如何力行对治与灭除苦及烦恼?其次第与方法是否有所改变?

  (五)了解研究对象的信念系统是否受到皈依经验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研究者从佛教的经论典籍中发现,佛陀临命终前对诸比丘最后的教诲是“诸行无常”,因此佛陀一再强调“当自皈依,皈依于法,勿他皈依”,研究者认为这才是皈依的精义。

  研究结果亦发现,研究对象皈依后,个人的信念系统会随着时间而有所改变,然而其中也隐藏着可能落入“形式上的皈依”之危机,亦即当信仰越根深蒂固时,研究对象难免会落入信仰、宗教仪式以及各种理论之中,以致阻碍了真相的察觉。

  【英文摘要】 The motivation of this paper was mainly based on the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the researcher. The reasons of choosing bhiksun and upasika as the studying objects are: first, I am a woman as well; second, until now, the number of nuns takes up 75%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Buddhist monastics, far outnumbered monks; and third, it may be less difficult for me to examine and comprehend 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same gender.

  Because the researching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subject of “taking refuge”or “conversion”up to date, though supplemented by interviews, chiefly focus on quantitative and document-based studies, it is necessary for researchers to go deeper into the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the studied objects. Thus, 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narrative analytical strategy.

  The main goals are as following:

  1. Through deep interviewing to present the experiences of taking refuge of my interviewees in the form of story - telling.

  2. To apply the “processes" part of the Lewis Rambo's of conversion theory as the analysing structu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at on which stage my interviewees' motivations for taking refuge are influenced most and how these factors, through interaction, bring forth the present result.

  3. To know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my interviewees' understanding of the Buddhist doctrines.

  4. To know how my interviewees cope with their apprehension since their taking refuge and whether their ways of resolving problems change or not.

  5. To know whether my interviewees' belief system is affected and remolded by their conversion experiences.

  I find out in Buddhist scriptures that the final teaching of the Buddha to his disciples is that “all phenomena are impermanent,” and he keeps emphasizing that “One ought to take self refuge, take refuge to the Dharma, not to anything else.” which is what I conclude as the true meaning of taking refuge.

  I also discover that after my interviewees' taking refuge, their personal beliefs change with time, which might fall into the crisis of “taking refuge in form;" that is, the deeper their beliefs are rooted, the easier they are to be trapped in external forms of belief, such as ritual performances and theoretical wordings, which might hinder their awareness of the truth.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 2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重要名词界定 4

  第二章 文献探讨 7

  第一节 佛教对皈依的看法 7

  第二节 Paul Tillich对信仰的阐释 18

  第三节 Lewis Rambo的改宗(conversion)理论 21

  第四节 国内相关的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节 质性研究的意义 37

  第二节 本研究采用叙说分析的理由 38

  第三节 叙说方法论的精神 40

  第四节 叙说研究的步骤 42

  第五节 叙说分析的评鉴 47

  第六节 研究伦理 48

  第四章 三位比丘尼的皈依故事与分析 49

  第一节 现代林默娘-默行的故事 49

  第二节 单飞的鸿雁—明心的故事 63

  第三节 浴火的凤凰—禅新的故事 80

  第五章 三位优婆夷的皈依故事与分析 97

  第一节 陷落的天使—心慧的故事 97

  第二节 吉普赛女子—羽文的故事 116

  第三节 折翼的凤蝶—沛宜的故事 134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151

  第一节 皈依的精义 151

  第二节 信念系统的改变 155

  第三节 针对Rambo改宗理论中“七阶段”的检讨 157

  第四节 面对皈依的反思 160

  第五节 研究者的省思与建议 163

  参考文献 171

  --------------------------------------------------------------------------------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份

  王沂钊《婚姻冲突的叙说性研究》,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谘商研究所博士论文(未出版),2000。

  王理书《隐喻故事治疗团体—结合叙事倾向与Eriksonian隐喻治疗的尝试》《上》,载于《谘商与辅导》第200期,台北:天马文化事业,2002,页33-38。

  王晴慧《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与诗歌之研究》,私立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1999。

  左宝珠《台湾天主教修女与佛教比丘尼》,私立辅仁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2004。

  印顺导师着《妙云集》下编之二《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1990年修订版。

  印顺导师着《妙云集》中编之五《成佛之道》,台北:正闻出版社,1990年修订版。

  艾雅?珂玛着《眼中微尘》,南投:法耘印经会,1997。

  艾雅?珂玛着《无来无去》,南投:法耘印经会,1999。

  佛使尊者着╱曦比丘等译《人类手册》,台北:佛法印经会,1993。

  余德慧着《生死无尽》,台北:张老师文化,2004。

  余德慧着《生死学十四讲》,台北:心灵工坊,2003。

  余德慧着《生命梦屋》,台北:张老师文化,1994。

  余德慧着《观山观云观生死》,台北:张老师文化,1995。

  吴芝仪《叙事研究的方法论探讨》,载于齐力、林本炫编《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高雄:复文书局,2003,页143-166。

  李元松着《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禅》,台北:现代禅出版社,1990。

  李元松着《千秋万古一禅师》,现代禅出版社,1993。

  李元松着《平常话》,现代禅出版社,1991。

  李元松着《从自我实现到禅定解脱》,台北:现代禅出版社,1992。

  李玉珍《出家入世-战后台湾佛教女性僧侣生涯之变迁》,载于《回顾台湾、展望新故乡─台湾社会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页409-441。

  李玉珍《唐代的比丘尼》,国立清华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1988。

  李雪萍《台湾的比丘尼僧团及其不同的生命经验—一个社会学的个案研究》,私立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2000。

  阮氏秋月《女众出家在部派佛教的地位—以《十诵律》受戒事为中心》,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2004。

  周志建《叙说治疗的理解与实践—以一个谘商个案为例之叙说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2002。

  林本炫《社会网络在个人宗教信仰变迁中的作用》,载于《思与言》,第37卷第2期,1999,页173-208。

  林本炫《当代台湾民众宗教信仰变迁的分析》,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论文(未出版),1998。

  林美珠《叙事研究:从生命故事出发》,载于《辅导季刊》,第36卷第4期,2000,页27-34。

  林莉莉《佛教出家女性的求道历程研究—以汉译佛典中的阿含部、本缘部、律部及《长老尼偈》为研究对象》,国立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2004。

  林雯雯《台湾佛教女性出家众信息寻求行为之探讨》,私立辅仁大学图书信息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2001。

  邱维真、丁兴祥《朱光潜多重自我的对话与转向:一种叙说建构取向》,载于《应用心理研究》,第2期,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99,页211-249。

  洪金满《一位出家六十年尼师之生命史探究—兼论静修寺院之变迁》,私立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2004。

  洪雅惠《台湾佛教优婆夷之性别经验:以四个人间佛教教团的优婆夷为例》,国立政治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2003。

  胡幼慧《质性研究的分析与写成》,载于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页159-170。

  胡幼慧《转型中的质性研究:演变、批判和女性主义研究观点》,载于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页7-26。

  翁开诚《同理心开展的再出发:成人之美的艺术》,载于《辅仁学志》第26期,1997,页261-274。

  高雅信《宗教组织之参与与信仰过程之研究:佛光山普贤寺个案研究》,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2002。

  张春兴着《现代心理学》,台北:东华出版社,1992。

  张澄基着《佛学今诠》上册,台北:慧炬出版社,1973。

  许育光《叙说研究的初步探讨—从故事性思考和互为主体的观点出发》,载于《辅导季刊》,第36期第4卷,2000,页17-26。

  许惠芳着《皈依的过程-理论与个案分析》,台北:辅大出版社,1994。

  郭永玉着《孤立无援的现代人》,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0。

  陈乃榕《一位历经父杀母丧亲事件之青少年的失落经验》,私立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2003。

  陈介英《深度访谈在经验研究地位的反思》,载于齐力、林本炫编《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高雄:复文书局,2003,页115-124。

  陈美琴《捕捉心灵的风景》,载于易之新译《圣徒与疯子》序二,台北:张老师文化,2001,页6-7。

  陈燕玲《宗教信仰、价值信念与人际冲突因应行为的关系》,国立政治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2000。

  傅伟勋着《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台北:正中书局,1993。

  傅伟勋着《佛教思想的现代探索》,台北:东大图书,1995。

  傅伟勋着《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台北:东大图书,2001初版三刷。

  傅伟勋着《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台北:东大图书,2000再版。

  彭昌义《大学生皈依佛教信仰之历程研究:深度访谈分析》,私立辅仁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1992。

  彭运石着《走向生命的颠峰》,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1。

  黄瑞琴着《质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1991。

  黄运喜《唐代中期的僧伽制度—兼论与其当代社会文化之互动关系》,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1997。

  杨淑涵《选择非传统学习领域之四技女生生涯决定历程之叙说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2001。

  杨达法师着《盛开的莲花》,台北:法味书院,1995。

  杨韶刚着《寻找存在的真谛》,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1。

  葛鲁嘉、陈若莉着《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0。

  詹德隆《心理辅导对皈依的影响》,载于《辅仁大学宗教学系神学论集》第129期,2001,页394-411。

  赵晓薇《参与佛教团体办理活动教师的宗教信仰生活实践与专业态度之研究—以国际佛光会教师成员为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2003。

  齐力《质性研究方法概论》,载于齐力、林本炫《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高雄:复文书局,2003,页1-17。

  刘仲冬《量与质社会研究的争议及社会研究未来的走向及出路》,载于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页121-139。

  郑石岩着《生命转弯处》,台北:远流出版社,2001。

  郑晓江着《生死智慧》,台北:汉欣文化事业,1997。

  郑晓江着《生命终点的学问》,台北:正中书局,2001。

  罗文玲《六朝僧侣诗研究》,私立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未出版),2002。

  释慧开《宗教一词的宗教性诠释》,南华大学“宗教传统与生死探索”课堂讲义,2005.2.27。

  释慧开着《儒佛生死学与哲学论文集》,台北:洪叶文化,2004。

  释慧开着《儒佛生死学与哲学论文集》,台北:洪叶文化,2005增订版。

  二、中译部份

  王勇智、邓明宇译《叙说分析》,台北:五南书局,2003。原著Riessman,C.K.,NarrativeAnalysis,1993.

  石世明译《病床边的温柔》,台北:心灵工坊,2001。原著vandenBerg,J.H.,PsychologyoftheSicked,1952.

  朱柔若译《社会研究方法:质化与量化取向》,台北:扬智文化,2000。原著Neuman,W.L.,SocialResearchMethods: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Approaches,(3rded.),1997.

  李成岳译《唤醒心中的巨人》,台北:中国生产力中心,1996。原著AnthonyRobbin,AwakentheGiantWithin,1991.

  易之新译《存在心理治疗(上)—死亡》,台北:张老师文化,2003。原著Yalom,I.D.,ExistentialPsychotherapy,1980.

  胡因梦译《生命之书—365日的静心冥想》,台北:心灵工坊,2005。原著Krishnamutri,J.,TheBookofLife:DailyMeditationwithKrishnamutri,1995.

  胡因梦译《存在禅—活出禅的身心体悟》,台北:心灵工坊,2003。原著EzraBayda,BeingZen—BringMeditationtoLife,2002.

  胡因梦译《克里希那穆提传》,台北:方智出版社,1994。原著PupulJayakar,Krishnamutri:ABiography,1986.

  胡因梦译《当生命陷落时—与逆境共处的智慧》,台北:心灵工坊,2001。原著PemaChodron,WhenThingFallApart-HeartAdviceforDifficultTimes,1996.

  张定绮译《与心灵对话》,台北:天下文化,1995。原著Peck,M.S.,FurtheralongtheRoadLessTraveled-theUnendingJourneytowardSpirtualGrowth,1993.

  张美惠译《用心去活》,台北:张老师文化,2001。原著Kubler-Ross,E.,&Kessler,D.,LifeLessons,2000.

  陈正芬译《炼心术》,台北:大块文化,2002。原著TaraBennett-Goleman,EmotionalAlchemy,2001.

  陈秋萍译《佛性的游戏》,台北:橡树林出版,2002。原著LamaSuryaDas,AwakingtheBuddhistHeart,2000.

  黄光雄主译╱校阅《质性教育研究:理论与方法》,台北:涛石文化,2001。原著Bogdan,R.C.,&Biklen,S.K.,QualitativeResearchforEducation:anIntroductiontoTheoryandMethod,(3rded.),1998.

  蔡敏玲、余晓雯译《叙说探究:质性研究中的经验与故事》,台北:心理出版社,2003。原著Clandinin,F.J.,&Connelly,F.M.,NarrativeInquiry:ExperienceandStoryinQualitativeResearch,1999.

  郑振煌译《西藏生死书》,台北:张老师文化,1996。原著SogyalRinpoche,TheTibetanBookofLivungandDying,1992.

  黎雅丽译《活在当下》,台北:天下文化,1996。原著Angelis,B.D.,RealMoments,1994.

  释法严译《佛当初教的是什么》,台北:英特发出版,2002。原著WalpolaSriRahula,WhattheBUDDHATaught,1958.

  三、英文部份

  Kubler-Ross,E.,OnDeathandDying,NewYork:MacmillanPublishingCompany,1969.

  Lieblich,A.,Tuval-Mashiach,R.,&Zilber,R.,NarrativeResearch:Reading,AnalysisandInterpretation,TousandOaks:Sage,1998.

  MeLeod,J.,NarrativeandPsychotherapy,London:SAGE,1997.

  Rambo,L.R.,UnderstandingReligiousConversion,NewHeavenandCondon:YaleUniversityPress,1993.

  Tillich,P.,DynamicsofFaith,NewYork:Harper&Row,1956.

  四、经典部份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大正藏》卷三,页154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圣谛品第八》,《大正藏》卷十,页60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圣谛品第八》,《大正藏》卷十,页60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圣谛品第八》,《大正藏》卷十,页61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第四十,《大正藏》卷十,页844中。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正藏》卷十七,页917中。

  《大般泥洹经》卷五,《大正藏》卷十二,页884下。

  《大般涅盘经》卷八,《大正藏》卷十二,页409下。

  《大般涅盘经》卷下,《大正藏》卷一,页204下。

  《大般涅盘经》卷上,《大正藏》卷一,页192下。

  《大般涅盘经》卷上,《大正藏》卷一,页193上。

  《大般涅盘经》卷上,《大正藏》卷一,页195中。

  《中论》《观十二因缘品》第二十六,《大正藏》卷三十,页36下。

  《四谛论》卷三《分别灭谛品第五》,《大正藏》卷三二,页389中。

  《佛光大辞典》,光盘版(第二版),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发行,2000。

  《佛说长阿含经卷》卷二,《大正藏》卷一,页15上。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六,《大正藏》卷二,页86中。

  《妙法莲华经》卷二《譬喻品第三》,《大正藏》卷九,页10中。

  《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大正藏》卷四六,页670中。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三十四,《大正藏》卷二十七,页177上。

  《俱舍论》卷二十二,《大正藏》卷二十九,页114中。

  《俱舍论》卷二十三,《大正藏》卷二十九,页118下。

  《杂阿含经》卷十,《大正藏》卷二,页66下。

  《杂阿含经》卷十二,《大正藏》卷二,页83下。

  《杂阿含经》卷十二,《大正藏》卷二,页84上。

  《杂阿含经》卷五,《大正藏》卷二,页33下。

  《观心论》卷一,《大正藏》卷八十五,页1270下。

 
 
 
前五篇文章

慧远大师念佛思想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考辨

临终的尊严

临终关怀意义

临终关怀与尊严死亡

慧远大师伦理思想略论

 

后五篇文章

五戒是良医

印光法师谈“放生十大功德”

印光法师谈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

三际托空--南师开示

业力的探讨——慧律法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