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寻禅宝方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曹洞别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宝方寺禅门

  宝方禅寺位于南城县龙湖镇上蓝村,距县城约60公里。该寺初名上蓝院,后改为宝方院,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曹洞宗二世祖禅锡别院,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敕封为宝方禅寺,此寺名一直沿用至今。

  宝方禅寺占地总面积为4681平方米,其中寺殿房舍占地面积为3398平方米。该寺坐北向南偏东,三面环山,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寺前翠竹掩映,溪水潺潺,寺后松林葱郁,古树参天,云雾缭绕。寺后侧有保留完整的化身窑、佛塔林(其中有清康熙年间所建云净禅寺塔、母女塔两座)。整个寺院建筑雄伟,工艺精巧。其中,法堂、禅堂、斋堂、观音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均红墙绿瓦,雕梁画栋。千百年来,该寺屡毁屡建。1983年,政府拨款修葺,再加上各方资助,终于使它恢复原貌,重新开放。如今,周边县区来寺里旅游、观光及朝拜者终年不绝。

  心即是佛

  不久前,笔者慕名去了一趟宝方寺。想像中,大凡古寺深刹,莫不是宝相庄严,禅仪大方。远远地,向导指着一白墙黛瓦的低矮建筑说:“那就是宝方寺。”不禁有些失望,若不是他提醒,在笔者眼里,那分明只是一处普通民居。及近,只见寺门两侧的白墙上,斗大的“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字扑面而来,才让人心中一凛,顿生肃穆。寺内牌匾众多,有两处给笔者以深刻印象。其一是“心即是佛”,其二是“心安常住”。本心即佛,明心见性,即是成佛——这是禅宗的一个重要思想命题。《金刚般若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禅宗讲究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有佛性,所谓不假他求。到了这一境界,濯心自安,天地之间,便常住常乐了。我想。作为禅宗的一支,曹洞宗的创立与传播史,应该就是这样一部唯心与无相史吧。

  坐作并重

  禅门修行讲究“坐作并重”,即将修道与作务结合,使魏晋以来中国佛教所特重突出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佛教主张落实在了现实生活上,这一思想推动了佛教的民间化。据介绍,“坐作并重”典型者莫若宝方寺历史上的一代圣僧无明慧经。慧经主要活动时期是在明朝万历至天启时期,他开凿山田,不惮劳苦。无异元来初求学时,曾慕名往见慧经,可是见到的却是个貌似农夫的和尚,遂大失所望而去。但在后来,元来还是回到了慧经身边,且说:“入山躬自务,力田饭僧。鼎建梵刹大小十余所,皆吾师一镢之功也。”慧经自己也认为:“山僧……若不履践百丈堂奥,焉能禁得大众?”正是在这样的经营下,宝方寺“四方闻风而至者,络绎于道,挂搭常数千指。”令人可惜的是,现今的宝方寺,只有僧人一二,居士三四。只是,梵音佛颂,朝夕不绝,清雅依旧。

  来源: 抚州日报--新都市

 
 
 
前五篇文章

八关斋戒之增福

弘法都昌的马祖道一大禅师

禅定何以对养生有重要作用?

索达吉堪布:《解义慧剑释》讲记 第十课

千偈瑜珈焰口

 

后五篇文章

准提禅院话沧桑

弹指华严智顗门

丹迥·冉纳班杂仁波切就千供法会接受记者采访

《六祖坛经》文献考察之浅探

悟陀法师:禅悦行让营员自己揭开佛教的神秘面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