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对于观音信仰中两个问题的解决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对于观音信仰中两个问题的解决

  杭州佛学院 心悟

内容提要:在观音信仰中,没有多少文化的普通信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迷于事而昧于理;受过现代科学化、理性化教育的四众弟子则易患执于“理”(其所谓“理性“)而忽于事的弊病,信仰不能落实甚或没有信仰。本文以观音信仰为线索,结合天台宗的修行仪轨,来说明以观音菩萨为主尊的修行仪轨《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对于观音信仰中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中心词语: 观音 仪轨 四悉檀 十乘

  观音菩萨是智慧、慈悲、神通的化身,其救苦救难、广大慈悲的形象早已深刻的融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在中国的民间,每一个地区都有以观音菩萨为主尊的道场,如杭州的三个天竺寺;还有集中以观音信仰为中心的名山,如舟山的普陀山;还有以观音示现成道为文化特色,如四川遂宁地区;在中国还流传着“家家阿弥陀,产户观世音”的谚语。这些现存的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都鉴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观音信仰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观音菩萨在民间的影响,是佛教任何的一尊佛和菩萨都无法比拟的。在佛教长时间的流行过程中,受着中国传统神仙文化的影响,其信仰渐渐的失去了佛教本身的含义,逐渐带有中国民间信仰的色彩。如观音签的出现,道教慈航真人的出现,北方民俗宗教中观音附体事迹的出现,都是观音信仰脱离纯正佛教信仰的有力证明。这些脱离佛教的观音信仰,其本身虽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但站在佛教的立场而言,这些都是导人悟入歧途的旁门左道。

  一、信仰中的两个问题

  中国人对于观音菩萨的信仰,若是按照台宗事理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执事昧理,所谓的执事,是指执着于外在的表象。所谓昧理,是指不重视信仰的内涵。这种执事昧理的具体表现在没有多少文化的普通信众中,对于他们而言,生活离不开基本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个人生活质量的奸与坏。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依赖在不断的增加。人们对于物质的获得,必须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来完成。自身的辛勤实践受着诸多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限制,即使通过自身的劳动也不一定会获得自己本身所期待的那份物质收获。当人们所付出的劳动和所获得的收获达不到正比的时候,人们的思维就会陷入宿命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前世的注定,即使后天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现有的命运格局,于是便会消极的面对人生,或者到佛教之中来寻求菩萨的帮助。每一个人在祈祷菩萨的时候,都会报有一种不劳而获的心态,希望天上会突然掉下一块馅饼,让自己一夜之间暴富。若是菩萨感应,这种感应和佛教本身所诠释的教义便会出现矛盾。若是不感应,便会出现他人的恶意诽谤。

  另外一种是执理昧事,所谓的执理,是指执着于内在的道理。所谓昧事,是指忽略自身的外在行为。这种执理昧事,主要表现在受过现代科学化、理性化教育的四众弟子。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信仰者,看了佛教阐释第一义谛的经典以后,便以为“观世音”这三个字,实际蕴含的智慧是诸法空相。而所谓的实相,就是“……无相之相名为实相……一切法无自相他相及自他相,无无囚相,无作相,无受相,无作者相,无受者相,无法非法相,无男女相,无士夫相,无微尘相,无时节相,无为自相,无为他相,无为自他相,无有相,无无相,无生相,无生者相,无因相,无囚因相,无果相,无果果相,无昼夜相,无明合相,无见相,无见者相,无闻相,无闻者相,无觉知相,无觉知者相,无菩提相,无得菩提者相,无业相,无业主相,无烦恼相,无烦恼主相。”,通过经论的多闻熏习,形成了固定的认知模式,认为诸法空相是离于言诠,离于一切分别,不可执著。在具体的行为中,便会目空一切,行为的表现上落实不到信仰或者没有信仰。对于信仰而言,其本质是寻求观音菩萨本身所具备的理性内涵,从外在祈祷观世音菩萨的事项修持,转向内在觉悟观世音菩萨所具有和我不二的法身理体。换而言之,就是如何通过菩萨的信仰,使自己的本身也达到和菩萨一样的高度。这种理的觉悟,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寻求的过程中涉及到佛教的修证问题。

  如何通过现有的教理和观法达到觉悟,是摆在每一个人眼前的问题。修行的方式无非是戒定慧,面对众多的修行方法,我们该如何去抉择,似乎又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难题。就现存实际的流行方法而修持,又会导致教和观的偏离。若是利用现存的通途法门修持,又会容易造成有教而无观或有观而无教。

  对于上面两种人信仰中的两个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留意,一种是感应问题,即如何信仰观音菩萨,才能获得感应,或者说感应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另外一种是如何信仰观音菩萨,寻求观世音菩萨本身所包涵的觉性,迅速的获得觉悟。

  二、《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对于两个问题的解决

  对于上面出现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了解佛教的基本修持方法。过分的偏执于事,结果造成有事无理,执事昧理,不能了解感应的基本原理。或过分的偏执于理,结果造成有理而无事,执理昧事,不能迅速的觉悟。解决的方式只有一个,即通过一种途径,可以告诉我们感应的本质是什么,告诉我们如何迅速觉悟。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天台的修行仪轨中都可以得到解决。天台的修行仪轨有很多,若就其流传最广者,莫过于以观音菩萨为本尊的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而市面上流通最广《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的版本,大部分都是福建莆田广化寺刊印的,是经过后人删改过的忏本,并非知礼大师的原本。删改的版本,已经失去了仪轨本身作为修证内涵的体现,沦落为经忏佛事之流,成为消灾免难的一种工具。幸好,日本的《大正藏》保存了知礼大师的原本。

  知礼大师作为一位具有修证经验的大师,在其制作的仪轨中,充分了的考虑到了信仰中存在的问题。以四悉檀作为说法方式,结合天台教观双修的修行理念,以十科分科的形式,将二十五方便和十乘观法巧妙的融入到修行仪轨中,用三观进行融摄,使仪轨中包含了三乘的修证内涵。

  (1)世界悉檀——解决执事昧理

  所谓感应,就是通过众生之感而得到菩萨之应,也就是通常所言的感应道交,如《观音玄义》卷下云:“圣没所感目为能应,凡没所应目为能感,故言感应道交。”:圣人以无住的智慧不应而应,因众生的机而为感,在众生的角度而言为感应道交。因为众生前世和今世善业不同,导致佛的法身和应身的利益也有差别,综合而论,有四种情况,(一)冥机冥应,谓众生于过去世勤修身口意三善业,现在世虽没有运作三业,修习善法,但藉于往昔之善根,是为冥机;虽然得不到菩萨的明显感应,但仍为菩萨的法身所利益,只是自己不见不闻而不能觉知,是为冥应。(二)冥机显应,谓众生于过去世种植三业善根,冥机已经形成,今世遇佛闻法,于现前得利益。(三)显机显应,谓众生于现在世身口意三业精勤不懈,修习善法,亦能感得菩萨利益。(四)显机冥应,谓众生于一世勤苦,善根浓厚,广集善法,虽不显感,然有冥利。感应就是众生和菩萨之间的一种能感和所应,通过上面四句推简的逻辑分析,我们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只要我们能够培植善法,就会和菩萨相应,虽得不到菩萨的显应,也会得到菩萨的冥应。

  知礼大师在十科的分类中,严净道场、清净三业、结界等三科都属于世界悉檀的摄受范围。严净道场中,知礼大师详细的规定了道场的布置、佛像的安置等外在修习环境的布置,用外在的庄严来清净内心,使内心生起恭敬之意。并说明修习此法必须尽力供养,严持戒律和斋戒,如其所云:“当日日尽力供养,若不能办,初日不可无施。辅行云,虽心口精诚,须以福助。日日为者,弥为增上。恐力不逮,听从初日。必先课已资财,以伸倾竭。”虽在所修的时间内,以自己的实际能力而言,不能日日供养,但必须在修法的第一日,竭尽全力的供养,以此来破除众生的吝啬之心,发起为他的布施之心。清净三业中,对于人们身口意三业做了严格的规定,如沐浴更衣、不得杂乱思维、不得说无益之语等,通过身口意三业的严谨规定,可以激发行人的严谨之心。结界中,严格的按照《千眼千手大悲心陀罗尼经》的规定,说明结界的方法,所谓的结界就是划定修道的界限,一般而言,用咒语加持五色线,用咒语加持水,用咒语加持白芥子、用咒语加持净灰等抛洒道场四方,作为划定界限的标记。通过结界的修习,可以激发行人的稀有之想。

  通过外在三科仪轨的修习,激发了行人的恭敬心、布施心、严谨心、稀有心,自然而然的,人们对于观音菩萨的信仰,会欢喜的接受。在欢喜接受的过程中,还增加行人的布施心,产生布施的行为,利益周围的人。从内在会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同时,也配植了善法,符合天台教典中感应利益的条件,只要以此之心去虔诚的祈祷,必会得到相应的感应。

  二、其他三悉檀——解决执理昧事

  (1)为人悉檀——生起善法

  在知礼大师的十科分类中,修供养、请三宝诸天、赞叹伸诚、作礼等四科属于为人悉檀的摄受范围。在天台的修学体系中,智者大师采用三因佛性来说明众生成佛的方法,正因佛性是人人本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了因佛性是依教修观的智慧,缘因佛性是修习六度和四摄所聚集之福德,正因佛性必须依靠缘因佛性的福德和了因佛性的智慧来庄严,方可开显。但这个开显,是有条件的,福德和智慧必须均等,方可显现正因佛性。若是二者定性的偏离于一边,都会造成佛性不显现。福德和智慧是修学佛道的二种资粮,但是二者必须有一个获得的前提,这个获得的前提就是善法的修习。

  知礼大师在仪轨中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并用四科来完成。在供养中,主要是指布中的法布施,布施虽有多种,然以法布施功德最为殊胜,如《普贤行愿晶》云:“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由此可见法供养的殊胜功德,所谓的法供养,就是如法修持,按照佛所说的中道之法而行持,如知礼大师云:“行者,依法结界己。至千眼像前,先敷具倚立,当念一切三宝,及法界众生,与我身心无二无别,诸佛已悟众生尚迷,我为众生翻迷障故,礼事三宝。”这里所谓的法供养的内容,就是指观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通过法供养的观想,可以消灭诸多的业障,聚集广大的福德和智慧,有助于开显正因佛性。

  在请三宝诸天时,要求行者烧香胡跪,至心的观想自己的供养遍于十方法界,如其所云:

  “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奉请诸

  佛有本师释迦牟尼佛等十方诸佛、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等十方诸大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

  等十方常住诸法,舍利弗的十方无量的声闻贤圣僧。还奉请了“善咤、梵摩、瞿婆伽天子、

  护世四王、天龙入部、童目天女,虚空神、江海神、泉源神、河沼神、药草树林神、舍宅神、

  水神、火神、风神、土神、山神、地神、宫殿神等,及守护持况,一切天龙鬼神各及眷属。”

  。这里奉请护法神,种类很多,几乎包含了佛教经典中所有的护法神。奉请诸护法神的目的,

  就是希望护法神保护行者以及坛场不受天魔外道的侵袭,能够安心办道。这样的奉请方式,

  有助于行者生起对于法的信心,为后面仪轨的修习奠定基础。

  在赞叹伸诚中,主要是念诵祈请文,祈请文的内容,虽以《千手大悲心陀罗尼经》为主,但还是以《观音玄义》中对于菩萨本门的思想描写有关。祈请文中说明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为了救度娑婆世界苦难的众生而示现为菩萨,如其所云:“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成妙功德具大慈悲,于一身心现个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令发广大道心,教持圆满神呢,永离恶道得生佛前,无间重愆,缠身恶疾,莫能救济悉使消除,三昧辨才现生求愿,皆令果遂决定无疑,能使速获三乘,早登佛地,威神之力叹莫能穷,故我一心归命顶礼。”通过祈请文的念诵,对于菩萨的慈悲示现、智慧深远、神通无碍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增加行者对于菩萨的恭敬,使内心的修行的动力立刻由以前的消极转化为积极。同时知礼大师还告诫我们,菩萨虽有感应,但所求之事不可以增长生死。

  在作礼中,主要是靠着外在的礼拜,激发内心的宁静,从而更加深入的思维法义,礼拜的主尊为礼请中的本尊,在礼请文中,相应的佛、法、僧三宝,都有相应的法义内涵,第一义悉檀中详明。通过四科的修习,行者相应的聚集福报和智慧,生气了善法之心,为后来修习对治悉檀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2)对治悉檀——破除惑业

  对治悉檀的作用是破除自己的惑业,这里面蕴含的法义非常深广,主要对治两个方面的惑业。一种是对治初心行人的贡高我慢,让其了知修学佛道的基本修行次第。另一种是对治初心自卑之人,以为自己业障深重,今生无法修成正觉。让其了知修行基本原理,增加其信心,避免因过分谦卑而耽误修行。

  对治悉檀的摄法范围包括发愿持咒、忏悔等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包含了佛教的三乘修证次第,破除了众生的两种执著。

  发愿持咒是本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文中观世音菩萨明确的说明,若能持诵大悲神咒,可以证得三乘,早登十地,或者证得无上佛果。可以说菩萨所发的十六个愿望,其内容包含了一切的佛法。知礼大师运用两个方面来对此十六个愿望进行概括,如其所云:“愿有二节,前十愿,明成就法,一往生善。后六愿,明除灭法,一往破恶。”前面的十种愿望是说明修习观音为本尊的法所获得的功德利益,成就往生净土。后六种说明修习观世音菩萨所能消除的业障,破除现世的恶业。就成就法中,知礼大师还约两个部分来进行说明,如其所云:“今以二义,释兹十愿。初约诸经四弘释,次约今家十乘释。”在约四弘解释十愿时,是从四谛的角度而进行诠释。因为四弘誓愿是约四谛为境而生起,四谛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出世间因果,一种是世间因果,菩萨若想拔苦与乐,必须运用这两种因果,所以从四谛的角度对十愿进行诠释,如其所云:“但今十愿,拔世间苦因在前,故与四誓次第小异,而皆二二相成。以知法由眼智度众生,须方便船必越海道,能登山舍可栖身,故初、二依集谛立。先愿知一切尘劳之法,皆即法界。次愿得是圆净慧眼,以非此慧不能知,故三、四依苦谛立。先愿度一切沈沦之众,次愿早得体内方便。非此方便度生不遍,故五、六、七、入依道谛立。道虽万行不出三学,今先求实慧般若即慧学。次愿慧成越于二死苦海,次求出世上上戒定,后愿二学功成入于三德,涅盘三学是道谛之始,越苦证灭显道谛之终也,九、十依灭谛立。”此中第一愿和第二愿是依着集谛而立,第三愿和第四愿依着苦谛而立,第五愿、第六愿、第七愿以及第八愿是依着道谛而立,第九愿和第十愿是依着灭谛而立。

  接着就十愿和十乘相互阐释,因为此中的十愿和十乘有着共通之意,具体的匹配,如知礼大师云:“初知一切法愿,显不思议境,非一念三千,岂收一切!二智慧眼愿,圆止现成佛眼智也,非此眼智不显妙境故。三度一切众愿,发分满菩提心也,无缘与拔,初住已上方现前故。四善方便愿,成破遍也,三惑破已,方能任运与拔破遍,即度生方便,菩萨破惑,为度生故。五般若船愿,识通塞如水有船,即塞能通也。六越苦海愿,成道品也,非无作道品,莫越二死海故。七戒定道愿,成助道也,以无作心修事戒定,最能治恶故。入登涅盘山愿,知次位也,山须自下升高,虽观即理道不浪阶故。九会无为舍愿,成安忍行也,舍名舍众速证无为故,此行不专,初品上地亦然,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即其例也。十同法性身愿,离法爱也,不滞似解合佛真身,故准文二二相成者。”此中知礼大师将十愿配于十乘,揭示了此中所含有的修证次第。因为十乘是天台智者大师结合佛教大小乘经纶以及自己的亲身实践,揭示出的修证次第,是修习圆顿止观的近方便,知礼大师又云:“照境由止观,与拔由破惑。先知通塞方修道品,无对治功安有次位?若不安忍,则无似爱可离也。此之观法,修在名字,成在五品,似发在六根,真发在分证,究尽在妙觉。今立愿者。愿修之得门成之即世,或于一观或历余心,便入似真以至等妙。又复应知此之十法,虽论修证及以因果,而现前一念本自圆成。全性起修,即囚成果。今立十愿,标心在兹。又复应知,此之十法,虽是智者像代宣扬,而并是渐顿诸经之旨。以离此十更无修证之法,法华大车深可例也。”知礼大师在这里里简要的说明十乘观法的修行次第,并约六即来说明十乘观法的可行性和实证性。还在此中特别说明十乘观法适合所有的初心行人,此十乘观法是所有诸经的修行宗旨,离开了十乘观法,再也没有什么可修之法,此十乘观法是《法华经》中的大白牛车。

  此中的忏悔,知礼大师将修习止观的二十五方便之法也纳入到《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中。因为二十五法是修习止观的基础,若是没有二十五法便没有修习止观禅定的资格,更谈不上什么证悟。就二十五法中以具五缘最为基础,在具五缘中以持戒清静为基础。在持戒清静中又以/顷流十心和逆流十心为基础,知礼大师巧妙的将顺流十心和逆流十心纳入到忏悔中,使此《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行法巧妙的包含二十五方便法。

  所谓的顺流十心,如知礼大师云:“我与众生,无始来今,由爱见故,内计我人,外加恶友,不随喜他,一毫之善,唯遍三业,广造众罪,事虽不广,恶心遍布,昼夜相续,无有间断,覆讳过失,不欲人知,不畏恶道,无惭无愧,拨无因果。”此中的顺流十心,就是说明这十种心随顺烦恼,增加生死。而所谓的逆流十心,如知礼大师云“故于今日,深信因果,生重惭愧,生大怖畏,发露忏悔,断相续心,发菩提心,断恶修善,勤策三业,翻昔重过,随喜凡圣,一毫之善,念十方佛,有大福慧,能救拔我,及诸众生,从二死海,置三德岸,从无始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广造众恶。今知空寂,为求菩提,为众生故,广修诸善,遍断众恶,唯愿观音,慈悲摄受。”逆流十心是说明此十种心不和烦恼法相应,翻破顺流十心,使我们更好的忏悔自己所造的恶业。

  此中的发愿持咒和忏悔两个部分可以说是此法的中心环节,此中包含了天台宗的观行方法,即二十五方便和十乘观法。若站在整个佛经诠释的修行方法而论,对于我们初心凡夫受用的角度而言,二十五法和十乘观法是对整个佛教修行方法的总结,只要行者耐心的修习,就可以迅速的证得觉悟。

  (3)第一义悉檀——回归理体

  第一义悉檀的作用是入实相之理,在整个十章的行法中,可以说第一义悉檀贯穿其中,从初到后都有着第一义悉檀的内涵,这样的说法方式,也体现了天台摄法的独特性。因为台宗以导众生入佛之见为本怀,故知礼大师受着智者大师的影响,在十章行法中处处以开示悟入体现第一义悉檀的内涵。人的根机若是利根之人,在十章的每一章行法中,都可以悟入,如修供养法时,观想偈颂云:“我此香华遍十方,以为微妙光明台,诸天音乐天宝香,诸天肴膳天宝衣,不可思议妙法尘,一一尘出一切尘,一一尘出一切法,旋转无碍互庄严,遍至十方三宝前,十方法界三宝前,悉有我身修供养,一一皆悉遍法界,彼彼无杂无障,尽未来际作佛事,普熏法界诸众生,蒙熏皆发菩提心,同入无生证佛智。”虽是一句供养偈颂,然此中已经蕴含了三观的内涵,最终是以中道观而为供养的本质所在,若是利根之人,于供养中,就可以悟入到法界实相。在礼佛时,同样是以中道法蕴含在礼佛偈颂中,如偈颂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释迦前,头面接足归命礼。”。此中亦是以三观而囊括礼佛之内涵,亦是以中道第一义谛观而为礼佛的主旨,利根之人,当下就可以悟入,不待后面之行法,所以说,此行法包含三乘的修证次第一点也不为过。

  若是钝根之人,须九法修完之后,到了第十章修观,方可以悟入,了知信仰的本质,回归信仰从本质。在修观章中,知礼大师明确的引用了《千手眼大悲心陀罗尼经》来说明以持咒为主修行方法的相貌本质是什么,如其所云:“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知礼大师引用经中的原文明确的说明修习此法的目的是证得得大悲心和平等心。而知礼大师将十乘观法和二十五方便纳入到忏法之中,其目的就是证得大悲心和平等心。

  三、结论

  观音信仰是中国流传最广的佛教信仰,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人们在信仰中出现的问题,不是执事昧理,就是执理昧事。事和理的分离,使我们无法认识到信仰的本质是什么。知礼大师以四悉檀为智慧,在其所作的以观音菩萨为主尊的修行仪轨,具有广泛的接引性,将天台的修证方法纳入到仪轨之中,使仪轨的本身具有贯穿三乘的修行次第。解决了人们在信仰观中出现的问题,消除了执事昧理和执理昧事,达到了事和理的统一,使我们有修有证。由事入理,不偏离于佛教。同时我们也坚信,只要诸多的信众能够认真的修习《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定能在现世得到菩萨的利益,同时也能圆满无上的菩提

 
 
 
前五篇文章

天台宗法脉源流初探(上)

云云在青天——博罗礼佛禅寺行

再说因果(业障)病!

犯邪淫死后投猪

《真定十方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道行碑铭》浅谈

 

后五篇文章

从谂禅师介绍

从印顺的佛教研究看佛教的“无我论”

放生要与利生相结合

华智仁波切《自我教言》讲记7

六祖禅宗的历史地位与中华文化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