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华严五教之略述——道致法师 |
 
华严五教之略述——道致法师 前言 佛教传入中国,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梵文的佛典用汉语翻译过来,因此也可以说,经典的翻译标志着佛法在中国流传的开始。但是佛教经典的汉译工作,并非是依照印度佛教的演进次第加以展开,而是与大小乘经典的传译同时。因此,由于时间、地点、因缘和行式等的不同,翻译各种佛典,在内容、旨趣等方面存在相互出入或是相互矛盾的地方,以至初学佛理者茫然不知所措。因受着这些问题的驱动,南北朝以来,一些独具匠心的高僧大德们先后开展着同一项工作——教相判释,即依据自己对印度佛教的理解,在判定各种佛典价值的基础上,对所有佛教经典加以分类组织,从而将其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之中。五教教系依所诠法义之浅深,将如来一代所说教相分为:(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因为华严五教的判释,并非依某部经论来判释的,而是广泛地依各种经论。所以本人就华严五教之渊源、名义及其主张、断证对华严五教加以略说。 一、华严五教之渊源 ﹙一﹚渊源 华严宗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创宗的根本经典,此经是释尊成道后初三七日,为文殊、普贤等深位菩萨开示的自内证之根本法门,可谓“称性之教”。但因此经甚深微妙,二乘根机者不能秉受,故于佛世并未广传。直至佛灭后七百年,龙树菩萨入龙宫得见广中略三本《华严经》,叹为稀有,因取略本(十万颂,四十八品)流传于世。后传入中国,由天竺僧人佛陀跋陀罗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在建康道场寺译出,共60卷,34品,七处八会,后人称为“晋译”或“六十华严”。此经译出后,有杜顺、智俨等大德专志弘传,讲说著述。 杜顺大师,俗姓杜,法名法顺,故又称杜顺。雍州万年(今陜西西安)人,生于南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7),18岁依因圣寺道珍大师剃度出家,学修禅定,后居终南山宣扬晋译《华严经》,著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等,大张华严教纲,故被尊为华严宗初祖。五教之名最初就出自杜顺大师的《五教止观》,书中说:“行人修道简邪入止观法门有五:一、法有我无门(小乘教)。二、生即无生门(大乘始教)。三、理事圆融门(大乘终教)。四、语观双绝门(大乘顿教)。五、华严三昧门(一乘圆教)。”[①]这是华严五教的根据,杜順大师,先从教理的研究上,來确定观门的实践法则,再将教理融摄于实践,最后证入唯心缘起无障碍法界不思议之境界,由此而开启华严判教的端绪。 其后有二祖智俨承此五门,于《孔目章》中以五教为层次,判释佛陀一代教法。智俨大师,俗姓赵,甘肃天水人,14岁依杜顺大师剃度出家,后继承大师的法派。因其在云华寺讲说《华严经》,使华严宗宗风大振,时人称为“云华尊者”,又因其居住终南山至相寺,也被称为“至相大师”。北周武帝废佛运动,使大量义学僧人避难隐居于终南山,终南山至相寺便成为“华严理论”的发源地,其中杜顺、智正、智俨等人的贡献最大,至此,真正意义上的华严传承就此开始。 ﹙二﹚法藏大师 法藏(643—712),梵语达摩多罗,受武则天赐字号为“贤首”(尊称“贤首国师”)。祖籍西域康居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曾世代为康居国丞相,其出生于唐代都城长安(今西安)。自幼生活在佛教氛围浓厚的京都,加以康居人普遍崇佛的传统,对佛教有浓厚的兴趣。十六岁曾“燃一指于岐州法门寺阿育王舍利塔前,作法供养,誓悟佛乘”。[②]十七岁(659)拜谒京师名僧后,辞家游学进终南太白山求法学佛,因闻“慈亲不悦,归奉庭闱,绵历岁月”[③]而返京奉侍慈母,但此行获益匪浅,潜心研究《杂华经》(即《华严经》),在华严理论方面打下一定基础。后到终南山侧南五台云华寺听智俨法师讲《华严经》,即师从智俨出家。从师智俨九年间,深得真传,双方相处融洽,感情甚笃。其间法藏主要研究《华严经》,也兼习《梵网经》等大乘经典。法藏精通梵文,据传曾参加过地婆诃罗、义净等人译场;另与弥陀山、菩提流支等合译过;晚期主要参与实叉难陀等人的译经。尤其在翻译、订正《华严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那时,法藏深感东晋佛驮跋陀罗译的34品60卷《华严经》有缺误,就于唐高宗调露元年(679)来华的中印度三藏地婆诃罗一起对照其携来的梵本《华严经·入法界品》经文,补足原译中缺漏的善财求天主光等十善知识及文殊伸手按善财两段文字。唐武则天时,于阗国的实叉难陀(Siksananda)从证圣元年到圣历二年(695—699)在洛阳大遍空寺重译《华严经》为三十九品八十卷本,法藏担任笔受(将梵音译成汉文词语)新译本较晋译本详细,增加一会五品,九千偈颂,但仍缺漏地婆诃罗补译部分。因此,法藏对勘新译本和晋译本,补上地婆诃罗所译部分,完成一部较完善的《华严经》译本。这样反复的翻译,无形中加深了对《华严经》的理解与认识,并奉敕在洛阳佛授记寺担任讲解,深得武则天赏识。 高宗上元元年(674),三十二岁的法藏在武则天特意安排下,于京城受具足戒,并取自《华严经》照贤首菩萨,赐号“贤首”,故世人称法藏为“贤首国师”。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法藏曾奏请朝廷在东都、西都、清凉山及吴、越五地建造华严大寺,广贮经籍,又奏请允许雍、洛百姓,缔结香社,于是“图像七处,数越万家”。法藏因此威信普及几至天下,被誉为“华严和尚”。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十一月十四,世缘已尽,于西京长安大荐福寺吉祥示寂,享年70,僧腊43。 法藏一生讲述旧译、新译《华严经》三十余遍,并参加不同译场的译经工作,著述颇丰,大致分为三类:其一,直接解说《华严经》类,如《华严经探玄记》、《华严旨归》、《华严经文义纲目》、《华严经问答》、《华严经关脉义记》等;其二,阐发华严宗基本学说类,如《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华严金狮子章》、《华严经明法品立内三宝章》、《华严游心法界记》、《华严经玄义章》、《华严三昧观》(即《华严三昧章》)等;其三,解说其他经律论类,与华严宗有一定关联的,像《大乘密严经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十二门论宗致义记》、《般若心经略疏》、《大乘起信论义记》《入楞伽经心玄义》等佛教著作一百多卷,对华严学说作了缜密详尽的研究和阐扬。法藏的思想基本是继承智俨的,但其理论体系更加明确和充实。他在智俨所创立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发挥华严义理,并大加完善,使之成为中国佛教一大宗派——华严宗,完成了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的转变,他也因此被公认为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 在判教理论上,法藏大师上承杜顺智俨五教的义旨,而详述于《华严经探玄记》、《华严教义章》及《华严金狮子章》中,明确了五教名称及次序,从教法上分有:小乘、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和一乘圆教等五教,由此,大成华严一家的判教体系。华严五教的判释,并非依某部经论来判释的,而是广泛地依各种经论。主要有《法华经》、《华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宝积经》及《大乘起信论》等。如依《解深密经》的空有中三时説教,而立小乘教、大乘始教及大乘终教。依《楞伽经》中的渐顿説法而立顿教。依《华严经》的圆满修多罗与《法华经》的三车一车喻,而立圆教。 总的来说,华严宗不仅继承了天台宗五时八教的判教体系,也继承了唯识宗三时八宗的判教体系。就五教而言,是依天台宗化法四教建立的,改藏为小,改通、别为始、终,圆教照旧,只加入了一个顿教。以刊定法藏学说自负的慧苑曾说过:“此五大都影响天台,但加顿教。”另外,以远绍法藏学说自任的澄观也说过:“大同天台,但加顿教。”虽然如此,但华严宗判教能与天台宗判教比肩而立,自有过人之处。法藏把《法华经》与《华严经》同命名为一乘教,但把《法华经》称为“同教一乘”,而把《华严经》称为“别教一乘”,并以此为究竟。区别在于,《法华》同教一乘与会同的三乘,教理上本来是一样的,而《华严》别教一乘与三乘都不合适,在内容上与三乘根本不同。因此,“别教一乘”的创立,成为华严宗判教的宗派旗帜。 从小乘到大乘,从渐教到顿教乃至最高圆教,华严五教之所以有如此浅深的层次,主要是根据各教所建立的义理不同而来。其中,五教的心识差别非常重要。《华严教义章》说:“小乘只依六识,始教中之唯识,则依阿赖耶识,终教以赖耶识合如来藏,顿教则一切法唯一真心,华严圆教即性海圆明,法界缘起,无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圆融,故说十心,以显无尽。”这里,五教心识既是华严宗判教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华严宗判教的价值标准。 二、五教之名义及其主张 华严宗将佛陀一代时教判分为五教,是指能诠的法义,是教学上的分类,依断障得果等的差别而立的。五教之说,始于杜顺大师的《华严五教止观》,智俨大师继承其说,于《华严孔目章》中的约五教而明诸法。法藏大师承五教之旨,于《华严经探玄记》和《华严五教章》中大成其说,正式建立华严一宗判教之体系。法藏曾在《华严经探玄记》里说:“就法分教,教有五类”;《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以下简称《教义章》)云:“以义分教,教类有五”。所谓五教是指:愚法小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大乘圆教。略述如下: (一)愚法小教 所谓小教,既是愚于法空之二乘教。此教以随机故,单说人空,不明法空,未尽发源,唯论小乘;是正化声闻、缘觉,旁化菩萨;故名小教。小乘教执万法为实有而不了解万法是由自己的一心所变现,不懂万法唯心,因而澄观规定为“假说一心”,其余九重观法则是“实”说一心,使人了解一心的真实作用。正如《五教仪开蒙》中説:“初小乘教,亦名愚法二乘教;异大乘故,逐机设故,随他语故。以明法数,一向差别,所谓拣邪正、辨圣凡、分欣厌、析因果也。”[④]《金狮子章》以狮子来明:“狮子虽然是因缘之法,念念生灭,实无狮子相可得,明愚法声闻教。”[⑤]这句话説明金狮子虽是工匠用金子等制成的物品,处在刹那生灭的状态中,没有一个真实的狮子相可得。持着这种我空法的观点就叫“愚法声闻”。此属小乘教,主要经典有《阿含经》、《提谓经》。律典有《四分律》、《十诵律》、《僧祗律》。论典有《俱舍论》、《大毗婆沙论》、《发智论》、《成实论》。此教把宇宙万法归纳为五位七十五法。例如《俱舍论》中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不相应法十四和无为法三等。[⑥]唯明人空,认为六识三毒是染净法的根本,因六识的活动是由三毒推动的。唯依第六意识,六识只是一个意识的实体,很活跃有分别作用。小乘教法把通常意义上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和三毒(贪、嗔、痴)当成染法和净法得以生起的根本。例如《阿含经》云:“有三种结谓贪、恚、痴。彼阿罗汉诸漏已尽、已灭、已知、已断根本”。 [⑦]小乘教——是佛陀为钝根者说,只为之说“人我空”而不说“法我空”。如《笔削记》云:“人无我者,小乘藏中所说,以彼根非利故,但为分别蕴中无我,令证人空。”小乘行人执法为实,是愚于法也,故又称“愚法二乘教” (指声闻、缘觉二乘)。 (二)大乘始教 《五教开蒙》:“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明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明一切法相,有成佛不成佛,故名为分。”[⑧]大乘始教亦名权教,相当于《法华经譬喻品》中的牛车。是佛对小乘行者慢慢透露大乘始教法,对大乘根机尚未成熟的众生説的教法。并将万法归纳为五位百法来阐述,是大乘的初门,故名始教。此时,但明诸法皆空,未尽详述大乘空理,可分为空始教与相始教。《般若》、《中论》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所説真空无相之理,为破有所得之执,而説一切皆空,因未尽大乘之妙理,所以是空始教。《解深密经》、《唯识》、《瑜伽经》等经论,虽广及五位,百位及诸法性相。但因事相未触,不知真如随缘之德,立五性个别,不谈一切皆能成佛之旨,所以此教为相始教。 《金狮子章》:“即此缘生之法,各无自性,彻底为空,名大乘始教。”明因缘和合而成、念念生灭的金狮子,各个部分都没有自身的实体或真实的本质,是彻底的空。持这种人法二空观点的叫“大乘始教”。 大乘始教是明人法二空,广谈法相,少谈法性,并在生灭的事相上建立阿赖耶缘起説。认为阿赖耶是诸法所依,从业种生,是真妄和合,也是生灭与不生灭的和合,主张真如是疑然不动的。大乘始教者 ——为大乘之初门。又分“相始”和“空始”二教:如法相宗的《解深密经》为相始教;如三论宗的“般若经”为空始教。在始教看来诸佛的三十二身,虽然色相微妙,庄严清净,但是由于此身原属方便示现,所以应是诸佛化身相好,不属诸佛圆满法身,因而三十二身仍是空无。如《金刚经》第十三品云:“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 [⑨]前者谈宇宙万法的现象;后者言万法的本质,故执有执空,皆偏于一隅。 (三)大乘终教 《五教仪开蒙》:“终教,亦名实教,由明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説,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 [⑩]大乘终教是大乘渐教中的终极之教,亦名实教、熟教;他是相对大乘始教而立的。《楞严经》、《密严经》、《涅槃经》、《胜鬘经》、《起信论》、《宝性》等经论所説的真如具二门,随缘而生万法,三性同一际,理事不二,体即真如,理事圆融,性相不隔等佛学思想,是对根机较成熟者所施设的教法,所以也叫“熟教”。又此教以中道为实际之理教化众生,故又名实教。又真如平等之“理”,与差别之“事”,相即相入,理外无事,事外无理,説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但仍依次第阶位,只是此时空的义理説的比始教透彻。故名“大乘终教”。 《金狮子章》:“虽复彻底唯空,不碍幻有宛然,缘生假有,二相双存,名大乘终教。”此明金狮子虽是缘生性空的,但并不妨碍狮子幻相的存在,即性空不碍缘起,缘起不碍性空,空有并存;持这种空有圆融的观点的,称为“大乘终教”。终教认为色心二法即由无明不觉而起,而不觉又依众生心体得以存在。故终教认为阿赖耶识是真如随染缘而成的,其本体当下即是真如八识,是通于如来藏,非唯生灭。大乘终教者——佛陀对大乘纯熟根机所说,能曲尽大乘佛法极理,多说法性,有《楞枷经》、《胜鬘经》等。 (四)大乘顿教 《五教仪开蒙》:“一乘顿教,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説故。”[11]《五教章》:“言説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意为顿修,名为顿教。”此是不历阶位,顿修顿成之教。离言绝相,一念不生,本来即佛,故名顿教。《金狮子章》:“即此二相互相夺而亡,俱无有力,空有双泯,名言路绝,栖心无寄,名大乘顿教。”即从空有的二相上看,空有互夺,二像俱亡。妄情和假相都不存在,名言路绝,把心疑聚于虚空的地方,断绝了思虑。持这种空有绝待看法的,叫做“大乘顿教 ”。 顿教,在教理上,不说法相,唯辩真性,没有八识二无我的差别,也不立五法三自性。在证悟上,不立断惑证理的阶位。因此他不同于前始终教的渐次修证,又不同于后圆教的圆明俱德。此教认为一切诸法无差别可说,唯是妄想而立。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五法与三自性空。主张一切法唯依真如,即一切法唯一真心,差别相尽,离言绝虑。大乘顿教者 ——是说顿悟的法门,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讲法相,唯辨真性,言生心即妄,不生心即佛。 (五)大乘圆教 《五教仪开蒙》:“圆教,统该前四,圆满具足,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等正觉。依普贤法界,性相圆融,主伴无尽,身刹尘毛,交遍互入,故名圆教。” [12]此是圆融无碍之教,指《华严经》所立的法门,主明性海圆融,一真法界,相即相入,主伴无尽,微细相容,果相圆满,故名圆教。圆教亦称圆妙、圆满、圆足、圆顿。圆教性海圆融,统该前四教。所证的位次是“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信满成佛,此属华严之境界,值得注意的是:华严宗与天台宗对圆教的看法有所不同,天台宗认为圆教具八种圆,华严宗认为圆教具十种圆。 《金狮子章》用金狮子来明圆教:“即此情尽体露之法,混成一块,繁兴大用,起必全真,万象份然,参而不杂,一切即一,既同无性;一即一切,因果历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圆教。”就此金狮子灭除忘情,金体显露,混成而成为一块真金,以此明法性而不可分割,色心、染净、过未一切诸法等,总成无尽缘起,由此可知,纷繁杂多的现象兴起,即是真如法性的显现。万象森罗,纷纭繁盛,彼此相参,而有不杂乱。从性上而论,法法互相交涉,从相上而论,虽法法相互交涉,却各住本位,不相杂乱。一切法既无自性,平等不二,随举一法,即摄法界万法,虽摄万法却又不坏因果,历历分明,十分清楚。相即相入,自在无碍,为圆满最究竟的教法,故名圆教。 圆教所説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主伴圆融,故説十心,以显无尽。此教是以法界性起为心,认为法界即性,以性而起的指一切法,一切诸法依性起(本性)起,故一切诸法无不是心。由此,佛与众生交撤,净土与秽土齐融,法法之间彼此互摄,层层包含,相即相入。 三、五教之断证 华严宗将佛陀一时教判为五教,并将修行次第分为五十二位,这样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众生的根机、好乐等不同而做了如是之分类。故不同层次、不同根机的众生在五教的断证上亦有所不同。今略做以下简要的叙述: (一)小乘教断证 小乘教中有声闻、缘觉、辟支佛三位的不同。首先在声闻位有五:一、资粮位,入道先要具足资粮,即修道的路资与粮食,如果业障较重,先须调节好身心障碍,所谓“集资净障”就是资粮位和加行位用功的主要目的。五停心,正如《四教义》卷二说:“心既调停,乃可习观,犹如密室之灯。入道根本,无过此五法也。”让修道人的心变得温柔、听话,就象接受了“心灵的按摩”一样,宁静致远,光明愉悦!总相念,智者大师《四念处》卷一说:“总相念处者,缘一境总为四观。”别相念,是把身、受、心、法等四者作了各自差别的观察推究。以上所介绍的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都是属于藏教的“外凡资粮位”,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资粮,才可以远行他乡,寻求无上珍宝,探索生命的真谛,能少伏烦恼分别的见惑。二、加行位中观四圣谛法,做十六行观,从此感觉到自己的智慧也已经日趋增长,力量比原来更加大了,知道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地去实践,一定会彻底找到究竟的真理,能伏除见惑。三、通达位,即见道位,此指须陀洹果(初果),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四、修习位,包括二果与三果,谓于欲界九品俱生思惑,断前六品,名斯陀含。断后三品,名阿那含。五、无学位,指四果,断上二界(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俱生思惑尽,名阿罗汉。子缚已断,果缚犹存,名有余涅槃。其次,辟支佛位,有缘觉与独觉二种名字的不同,但行位没有差别,既断了三界内的无明惑及见思的分别俱生;比声闻略胜一筹,减少了习气。再次,佛果位,经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顿断分别俱生烦恼习气,于染变化土,成劣应身佛坐生草座,説小乘四谛、十二因缘之法,令一类下下根凡夫转凡成圣。 (二)大乘始教之断证 始教的断证大体从五方面上讲:一、信贤位,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伏除二障分别现行。二、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伏除二障分别种子现行。三、见道位,即十地中之初地,断二障分别种子。四、修道位,即二地至十地,断二障俱生现行种子(地地各断一分)。等觉位,断十一分二障俱生现行种子。《成唯识论》卷十第十二页云:后究竟位、其相云何?颂曰: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论曰:前修习位所得转依,应知即是究竟位相。此、谓此前二转依果。即是究竟无漏界摄。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五、究竟位,即妙觉位,断尽二障俱生现行种子(十二分)《成唯识论》卷十第十二页云:后究竟位、其相云何?颂曰: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论曰:前修习位所得转依,应知即是究竟位相。此、谓此前二转依果。即是究竟无漏界摄。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于净变化土,成胜应身佛,坐天衣座,説大乘空相之法,令小成及下根凡夫外道转小成大。 (三)大乘终教之断证 终教的断证情况大体从三方面讲:一、信贤位,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终教菩萨于十信位,伏除二障分别俱生种子的粗细分。于十回向位,除二障分别俱生种子的粗细分。二、加行位,伏除二障习气。三、从见道位至究竟位,断习气十二分。于受用土中,成受用佛身,坐金刚座,説大成藏心之法,令权教菩萨及二乘人,并一类中根凡夫外道,转权成实。 (四)大乘顿教之断证 顿教的断证大体从三个方面讲:一、信位,分两个阶段明。初信,伏二障分别俱生现行。七信,初烦恼分别俱生现行。二、贤位,包括十住、十行、十回向。顿教菩萨于十住位中分两个阶段,初住,除所知分别俱生现行。七住,伏二障分别俱生种子。于十信位中,除二障分别俱生种子。于十回向位中,除习气十分。三、圣位,即从初地到妙觉位,除习气二十二分尽。于法性土中,成法性身佛。坐虚空坐,説一乘真性之法。令渐教菩萨及二乘人并一类上根凡夫外道,转渐成顿。 (五)大乘圆教之断证 圆教的断证情况大体从三方面讲:一、信位,可分三个阶段明。初信,除烦恼分别的俱生现行。七信,除所知分别俱生现行。九信,伏二障分别俱生种子。二、贤位,包括十住、十行、十回向。圆教菩萨于十住位,除二障分别俱生种子。从十行至十回向位中,除习气二十分。三、圣位,从初地至妙觉位,除习气三十二分尽。于无障碍法界土中,成无障碍法界身佛。坐普融无尽狮子座,说一乘缘起法界之法。令偏教菩萨及一切回心佛果二乘,并一类上上根凡夫外道,转偏成圆。 结语: 华严宗之所以会将如来一代时教判为五教十宗,从某种角度上说:既是为了修学佛法者能够更好地把握佛法的要义,明白佛陀对机説法的良苦用心;同时也为了令众生明了佛陀说法是圆融无碍,没有矛盾的。祖师大德们不忍众生不解佛陀説法之善巧,而造成的谤法等罪,从而流转生死不得出离;故有先圣前贤之判教的产生,并不是祖师大德们为了标新立异而有此举动,这是正确理解判教思想的关键之所在,修学佛法者若能理清思路,理解掌握好五教之义理等;则能于佛法的海洋中任意遨游,畅通无阻。 主要参考文献: [1]、《大正藏》第 45 冊 。 [2]、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金陵刻经处印行。 [3]、《卍新纂續藏經》第 58 冊 。 [4]、《华严金狮子章》唐法藏法师著。 [5]、通理:《五教义开蒙增注》卷二。 [6]、《杂阿含经》卷二十一。 [7]、续法:《五教义开蒙》,清代线装本,金陵刻经处印刷。 [8]、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三。 [9]、[宋]承迁:《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大正藏》卷四十五。 [10]、[唐]法藏:《华严金师子章》,据方立天校释本。 [11]、法藏:《华严经传记》 [12]、《宋高僧传》。 [13]、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 [14]、方立天校:《华严金狮子章校释》,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版。 [①]《大正藏》第 45 册, No. 1867,0509页,上栏。 [②]参见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金陵刻经处印。 [③]参见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金陵刻经处印行。 [④]《卍新纂续藏经》第 58 册, No. 1025,0691页,上栏。 [⑤]《华严金狮子章》唐法藏法师著。 [⑥]通理:《五教义开蒙增注》卷二,第183页。 [⑦]《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455页。 [⑧]《卍新纂续藏经》第 58 册, No. 1025 ,0691页,上栏。 [⑨]通理:《五教义开蒙增注》,第272页。 [⑩]《卍新纂续藏经》第 58 册, No. 1025 ,0691页,上栏。 [11]《卍新纂续藏经》第 58 册, No. 1025 ,0691页,上栏。 [12]《卍新纂续藏经》第 58 册, No. 1025 ,0691页,上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