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华严大义》述话一 |
 
《华严大义》述话一 正慈法师 (2009-9月讲于慈湖禅院) 首先拿一位居士从读诵到研究,讲授华严的修学心路历程,与大家分享。 “我童年学佛,读经用功,则从念高中开始。 读经阅藏,最初是基於好奇,读起来艰涩难懂,循序渐进,累积知识增加,读起来就没有什么困难。读经带给我丰富的精神生活资粮,也给了我力行大乘菩萨道的愿力。 读经是我自愿自动的事,没有压力,也没有丝毫勉强。有空就读,持续不辍,几十年的阅读经验,都是自然美好的。当我清闲时,读经阅藏会带来法喜,引领我仰望庄严法界之浩瀚。当我心烦气躁时,细阅法藏,身心得到调理,领受安慰和宁静。每天夜里的晚读,更让我悠游於法喜,住心毘廬遮那大庄园之中。 《华严经》是我最喜欢阅读的大经。它能给读者完整的宇宙和人生蓝图,引领大家踏上人生坦途,走出光明美好的人生。我能以深心读这部经,是净空大师给我的指导和鼓励。 我三十岁那一年,他老人家慈悲地捧著这部经典给我,一方面听经,一方面广泛阅读疏论及学术著作,终於把《华严经》的要义和体系弄懂。於是我重复阅读,每读一次就更多体验,更多心得和启发。 我读经时有作笔记的习惯,书架上摆了许多札记。这些材料成为我后来讲经的资材和参考。这本《华严经》讲义,不是什么著作,而是我多次读这部大经的笔记纲领。 兹为讲述《华严经》的方便,把它整理集成一册,自然形成纲要,供读者参考。感谢佛陀教育基金会的出版,更感谢多位居士缮打、校正的无量功德。愿法喜充满。(《华严经讲义》序 郑石岩著 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P7) 《华严经》读诵研习入门次第 弘一 读诵研习,宜并行之。今依文便,分为二章。每章之中,先略后广。学者根器不同,好乐殊致,应自量力,各适其宜可耳。龙集辛未首夏沙门亡言述。 第一章读诵 若好乐简略者,宜读唐贞元译《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未卷(即是别行一卷,金陵版最善,共一册),唐清凉国师曰:今此一经,即彼四十卷中第四十也。而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德广。能简能易,惟远惟深,可赞可传,可行可宝。故西域相传云: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或兼读唐译《华严经.净行品》”。清徐文蔚居上曰:当以净行一品为入手,以行愿未卷为归宿。又曰:净行一品,念念不舍众生。夫至念念不舍众生,则我执不破而自破。纵未能真实利益众生,而是人心量则已超出同类之上。胜异方便,无以逾此。 以上二种,宜奉为日课。此外,若欲读他品者,如下所记数品之中,或一或多,随力读之。《菩萨问明品》、《贤首品》、《初发心功德品》、《十行品》、《十回向品初回向章》、《十忍品》、《如来出现品》(以上皆唐译)。若欲读全经者,宜读唐译(扬州砖桥法藏寺版最善,共二十册)。徐居士曰:读全经至第五十九卷《离世间品》毕,宜接读贞元译《普贤行愿品》四十卷,共九十九卷,较为完全。盖《入法界品》,晋译十六卷,唐译二十一卷,皆非全文。贞元译本,乃为具足。不独末卷十大愿王为必读之文,即如第三十八卷《文殊答善财修真供养》一章,足与未卷广修供养文互相发明,同为要中之要。而晋唐二译皆阙也(贞元译《普贤行愿品》亦法藏寺版,并十册)。 若有余力者,宜兼读晋译(金陵版共十六册)。徐居士曰:晋译亦宜熟读。盖贤首以前诸祖师引述华严,皆用晋译。若不熟读,则莫知所指。 第二章研习 若好乐简略者,宜先阅《华严感应缘起传》(扬州版共一册)。 若欲参阅他种者,宜阅《华严悬谈》第七部类品会、第八传译感通二章(金陵版并八册,此二章载于卷二十五)。全经大旨,悬谈第七品会抄文,已述其概。若更欲详知者,宜阅《华严吞海集》(金陵版共一册)。并宜略阅唐译全经一遍,乃可贯通。若欲知《普贤行愿品》未卷大旨者,宜阅《普贤行愿品》第四十卷疏节录(附刊于下记之《华严纲要》后)。又读他品时,宜读《华严纲要》此品释文(北京版共三十二册)。 若更欲穷研者,宜依《大藏辑要》目录提要“华严部”所列者随力阅之(提要载于《天津居上林林刊》,又转载于绍兴《大云杂志》)。更益以此宗诸祖撰述等。兹不具录(徐居士近辑《续大藏辑要目录提要》、华严部详载之)。 《华严合论》最后阅之。徐居士曰:所以劝学者研究华严,先疏后论者,以疏是疏体,解得一分即获一分之益,解得十分便获十分之益。终身穷之,而勿能尽。纵使全不能解,亦可受熏成种,有益而无损。论是论体,利根上智之上,读之有大利益。而初心学人,于各种经教既未深究,于疏钞又未寓目,则于论旨未易领会。但就论文颟顸笼统读去,恐难免空腹高心之病。莲池大师谓统明大意,则方山专美于前;极深探赜,穷微尽玄,则方山得清凉而始为大备。斯实千古定论,方山复起,不易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