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最有用的莫过于“无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

有一个人叫支离疏,他的面颊缩到了肚脐下面,肩膀比头顶还高,后脑勺朝天,而五官又都向上长,下雨天可以做蓄水之用,一般人有肋骨,他的双腿就是他的肋骨。反正那样子是极其丑陋,不堪入目的。

庄子是写作方面夸张手法的鼻祖,不知他说的这个人大家见过没有?如果见到了一定要把他逮住,随便关到一间房子里都可以卖门票,发大财的。

挫针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

就这么个人,他缝缝补补,做点小针线活就可以吃饱肚子;他簸糠筛米,变粗粮为细粮去卖钱花,就可以养活十口人。

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

国家打仗了要征兵,别人到处躲藏,而支离疏不仅不躲,还一摇三晃地在闹事游荡;国家要建设大工程是要征劳役的,而支离疏就是跑到征劳役的官员面前也没人看他一眼;但国家要发放救济物质了,支离疏次次都少不了,总能领回一大堆东西。一句话,不好的事情往往离他远远的,好事不用要,不用抢,必定送到门前来。

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一个外形无用之人,尚能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的,享尽天年,又何况是内在无用的人呢?

在道家看来,真正活在世间的是“我”,而不是“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只是“我”的形式,“我”走了,那个形式就不存在了,没有意义了。这里庄子是说,“我”的身体没用了都可以享尽天年,何况连“我”都没用了呢?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卻曲卻曲,无伤吾足!”

我们都知道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很大,其实他在年轻的时候是很有政治抱负的。他周游列国,一心想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孔子的所作所为在道家看来都是徒劳的。有一次,孔子到楚国去,楚国得道高人接舆就游荡到他的客栈门口大声地吟诵起来:凤啊凤啊,人们的德性怎么衰败到这等地步了?一万年以后会不会好些呢?但我们等得及吗?一万年前人们的德性好得很啊,但我们怎么追得回来呢?天下人如果都守道的话,那么圣人就会形成了;如果天下人不守道的话,所有的人都会标榜自己是圣人,假圣人就会铺天盖地了。现在的人啊,不上刑场就算不错了。福报比羽毛还轻,什么都不能承载;祸端比大地还重,躲都没处躲。算了吧,算了吧,别再到处宣扬自己多么正确多么重要了,危险,危险的很啊,这是自己挖个圈自己往里钻呀!别再像迷路的孩子一样在我面前晃来晃去,耽误了我的行程!也别再做一棵带刺的小树,那会刺伤我的脚。

楚狂接舆就这样在孔子住所门前骂了一通。这一通骂在《论语》中也有记载,骂完之后孔子还要找对方谈谈,但接舆理都不理,扬长而去。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山上那些树木被砍伐,都是因为自身的质地太好了,油脂被煎熬,也是因为自身有能够燃烧的特质。各种果子树、油漆树,都是因为有用而遭殃。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又有谁知道无用的用处呢。

要成为重要人物就不会有平安。从前有个国王骑马进入森林,看到芒果树上结满了果实,就吩咐他的仆人把树上的芒果都摘回王宫,因为他想用这些芒果做晚餐。结果他的仆人回来说芒果不见了,树上没有半颗芒果。国王以为他的仆人懒得回到森林,所以就骑着马亲自去看。结果原本漂亮、结满芒果的树,才一会儿的功夫已变得七零八落。原来有人为了摘芒果而把所有的树枝都折断了。当他骑得远一点时,看到另一颗芒果树,上面有着绿油油的叶子,但一个芒果也没有。因为它没有果实,所以没有人理它,而它就得到了平安。国王回到王宫后,把王冠和权杖交给大臣们说:你们可以拥有这个国家,我要去森林中,生活在茅屋中。

这一篇是《人间世》,是说入世的保身之法。庄子告诉我们,功名利禄是不能保我们平安的,而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藏我于无用之地才是安康之道。

 
 
 
前五篇文章

陌生的城市需要柔软的慈善

我们面临怎样的教育“心魔”

90后贫寒小姐弟上演爱心传奇 捡废品捐资两万助数百人

感谢身边的懒人

钱文忠孔庆东南京纵论“心魔”

 

后五篇文章

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中国古琴艺术

孔庆东:前途无量的周立波

瓶中鹅

海地救灾彰显“大爱中国”

用时间与用金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