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老子》六三 闲邪存诚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人做事,为什么有时候会把自己折腾得很累,很尴尬?人为什么会让自己处于失信的位置,乃至于很多人不再信任自己?这往往是因为做事之先的心态上有很大的问题。

这里,《老子》的教导或许于我们有益。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老子》第六十三章)

我们做事最大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就是自以为是,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或者看重,就是希望显示自己有为,就是希望有所成就,或者,就是从做事的过程中有所成长或者让自己显示出与众不同或者与成功者相同的素质。这些,都是在做事之先首先建立的与做事毫不相关的错误概念,有了这些心态,就是心理负担,心理负担过重,做事时心里就不干净,这样做得怎么会不累?做事过程中怎么会不遇到尴尬?怎么会不做得患得患失乃至让自己神魂颠倒乃至于要违背初衷而礼下于人?

所以,老子第一句就说,“为无为”,心中没有什么负担,也就是净空老法师所说做事的过程中心中干干净净,做好了很好,做得不好也没有关系,这不意味着做事不努力,这样心中干干净净,做事才会更努力,努力地去做,全身心地投入,而投入的只是身心体力和智慧,而不是欲望,因为欲望会引导人做出错误的判断,而智慧能使人永远保持清醒。

第二,“事无事”。我们的确是在做事啊,怎么说是无事呢?因为,我们不以事为累。为什么不以事为累呢?因为我们以事为乐,我们在体会做事的乐趣。而我们体会的是什么样的乐趣呢?我们“味无味”,我们体会的不是世人所说的“有味”,世人所说的“有味”是功名利欲,是酸甜苦辣,而这些都不是事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做事的人根据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根据自己的欲望和价值观强加到事上面去的。所以,这些都不是事的真相,也不是我们要体会的真味。我们体会的乐趣是事本身所具有的,与我们自己的真我相应的,与自己的自性相应的真实乐趣。

那么,这种真实乐趣是什么样子呢?“无味”中的“有味”,也就是说,无味中有的真味。那这种人间真味是什么味道呢?人间真味是不可说,一说就错的真实之道,是心中的大自在大乐趣,是全身心得到的大滋养,体会到这种乐趣的人,自然会得清净心、自在心、平常心、富足心、智慧心、圆融心、坚固心、敬畏心,自然常常得禅悦法喜。这种人自然在无味中常常享受人间真味,他做事一定做得最用心最卖力最实在最有成效,而他表现得也是最轻松最快乐的。

下面,老子进一步告诉我们外在的表现方式。“大小、多少”,这个人,他能把小事当做大事来看,所以,他能“不以恶小而为之,不经善小而不为”,所以他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而反过来,又能防微杜渐,对小的缺口也能及时补救,这是“大小”在做事上的表现。

“多少”,多,在这里是赞叹、称赞、满意的意思,于事中则表现得更妙。第一,少有所得,他也能欢喜自在;第二,别人少有进步,也能加以称赞鼓励;第三,别人获益多的时候才会满意甚至获得很多也得不到满足,而他获得很少就会满意了(知足者富);第四,世人皆以多、以大为乐,而他只要很少很小就得到很大很多的满足,他时时能享受自己的真乐。

“报怨以德”,则就更妙了。憨山大师说:“且世之人,无论贵贱,事最大而难解者,怨也。然怨之始也,偶因一言之失,一事之差。遂相构结,以至杀身灭名,亡国败家之祸。甚至有积怨深愤,父子子孙,累世相报而未已者。此举世古今之恒情也。岂非其事极大且多哉。惟圣人则不然。察其怨之未结也,本不有。始结也,事甚小。既结也,以为无与于己。故无固执不化之心,亦无有我以与物为匹敌。其既往也,事已消之,求其朕而不可得。以此观之,则任彼之怨,在我了无报之之心矣。然彼且以为有怨,在我全无报复之心,彼必以我为德矣。是所谓报怨以德,非谓曲意将德以报怨也。孔子以直报怨,正谓此耳。”人做事的心态一变,世人认为的大事,在他已经不为大事了,所以一般人违心的些小言辞已经无以让其动心了。这样,别人动心生怨了,而他心中则了然无一物,根本怨无处生,而因为无怨,所以做事的时候仍然以“大小,多少”的原则尽心尽力,而别人的其它表现,他知道都是一时糊涂,根本不以为意,别人以为我生气了,其实我心中从来没有,别人反以为我大度,以之为德,甚至把我当做学习对象了,而对于我自己来说,则依然固我,本无德心,当然别人以之为德,也是别人误会了,于我依旧是了然无心,还是以平常心自然踏实地做自己的事情。

然后,老子又把这个道理更浅显地讲给我们:“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所以,圣人做事,肯定做的都是些最最平常的,很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因为他把这些小事小德做得很自然,如《周易》乾卦中所说:“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自然,他的成就也是世人所无法匹敌的。“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理说至此,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又出来了。很多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并不真正明白世上什么是“大事”,什么是“难事”,人们在判断上有根本性的问题。人们以为最难达成的是难事,对自己当下来说最重要的事是大事,其实,我们判断的总原则本身就有问题,我们的出发点是自私自利,所以我们认为有些事情很大,其实这些事对别人来说可能一文不值,所以,这些事情做起来时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甚至自己的父母、子女和爱人,这些自认为最最亲近的人可能都不来帮忙,甚至拖后腿,所以,这件事便成为“难事”。而有些事情,直接关乎自己和家庭的安危,是真正的大事,但自己却认为那只是小事,不屑于去做,以至于让自己和家人最终受到损害,直到最后成为大事、头疼事,觉得木已成舟没有办法处理,是天下第一难事。很多人忽视对自己子女的早期教育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有些时候甚至认为溺爱一些是应该的,到后来孩子所养成的各种恶习直接阻碍了他的发展,乃至于他把好多失于家教的怨气撒到家人身上,成为一家人的负担。

所以,要想知道“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首先要有正确的判断力,自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难事、大事,然后再从小事做起,从浅易处做起,最终达成。

再下来,老子又苦口婆心地谆谆教导我们:“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我们如果把很多事情都当成小事,那么,这些都将成为大事,我们把很多事情都作轻易看,那这些都可能变成难事。世上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看轻了,他一定会想办法让我们看重他,我们把事情看轻了也一样。凡是被我们轻视的小事,都会想方设法显示自己的意义,然后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冒出来让我们措手不及。所以,以为是小事就轻易拍胸脯承诺的事情,往往会出现很多波折,乃至自己最后或者为了守信而饱受折磨,或者自己遭受失信的尴尬,一次失信今后便失去了信义,以后做事便多了一重障碍。“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圣人做事对什么事情都很重视,不会轻易向人承诺打保票,所以他不会让自己处于尴尬之中,所以,他才有真正的信义。

所以,闲邪存诚。闲,古语是门栓的意思,借指制止。邪,是邪念。邪人说正,正也是邪,正人说邪,邪也是正。首先把自己心中打扫得干干净净,只有这样,做事才能轻松,这样,才能够存得住诚。“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灭邪心,去邪行,全心全意去做事情,不轻视人和事,不轻诺,不让人对自己存在错误的希望。这也就是说,“闲邪”,不光是自己闲邪心,闲邪行,还要让别人也没有这些邪心,这就会免去后面将会出现的邪行,这样,双方的诚信才能保得住啊。

2010年6月17日星期四

 
 
 
前五篇文章

北极冰川倒塌时展现“哭泣的人脸”

我们能为地球做点什么

“特立独行”的绵羊

滞留在记忆中的爱尔兰麋鹿

夏至养生之道

 

后五篇文章

和一 和同观念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刘红梅:试论道家伦理学说的当代意义——以实践心理机制为

给蔬菜去毒的10个妙招

吃蔬菜需要留10个心眼

小心夏天食物中毒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