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情义、利他(下) |
 
众生关怀与顾客关怀是一致的。你关怀顾客,顾客必然关怀你。在你的利益与顾客利益的交点上,如何把握,如何平衡,是一门心灵的学问。宁肯自己吃亏,不肯亏了顾客。从长远来看,你决不会吃亏,也许减少了利润,但你赢得了顾客,最终还是会得利的。你的利益和顾客的利益一致,你就会成功,利他是最大的利己。 美国的亚特兰大有个石头山公园,进门要买票。票有两种:缆车票,每张16元,只能乘缆车。套票,每张只有7元5角,不但可以乘缆车,而且可以到达公园内任何一个地方,不用再买票了。这当然买套票的顾客最多了。这正是商家利他的智慧。买16元坐缆车的,不会在公园内逗留,坐完缆车就走了。而买套票的,在园内时间长,吃饭,喝饮料,购买纪念品,看起来套票票价损失了,其实公园内的其它营业额却十倍于套票上的损失。没有利他,怎能带动全公园的活力呢?这才是经济学上的真正智慧。 日本东京银座,有一块空地,某财团看中了,要买下来建一栋大楼。这块空地的一部分属于一个老太太。她拒绝出售,谈判多次也未成功。一天清晨,一位衣着邋遢的老太婆来到这家财团的总公司,因为外面突然下雨了,老太太全身都淋湿了。这时员工还没有上班,只有一位服务员在扫地。她看到这位全身淋湿的老人进了大楼,立刻放下工作,取出毛巾给她揩脸,捧上热茶给她驱寒。原来这个老太太就是那块拒卖空地的主人。她来公司,本是表明坚决不卖的。这时,她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出售了。理由是,有这么好的服务员,这公司必然是第一流的。可见,这个公司清洁工人的利人精神,不正是这家公司的企业伦理吗? 因为从事管理咨询工作,我服务过的很多企业,老总都非常强调培训。其实培训分两种,一种是别人对自己的培训,这是技巧的方法的培训。还有一种是自己对自己的培训,这就是企业伦理的培训,自己心灵的培训。技能的培训,解决怎么做?心灵的培训,是解决为什么这样做?不做可不可以?这就是Spiritual(SQ)的范畴了。 我们现在总是强调人才,重视人才,人才导向,这是对的。问题是,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人能成事,人也能碍事,重要的在心灵状态。好的意见,坚持企业伦理,赤胆忠心,那是能力。固执己见,以自我为中心,伤害了企业伦理,这能力就成了阻力和破坏力;就看他的心灵是往哪个方向走。 佛学讲“信、愿、行”。对一个企业来说,信,就是企业的理念、企业的目标和使命。愿,就是达成企业目标的忠诚度、情感度。行,就是企业伦理的落实,坐言起行,行为健康。行为健康的因子,在心灵的健康。 人人都能做到行为健康,心灵健康,就必然是企业和谐,社会稳定;导人向善,污泥也成净土。 管理不在书本中,管理不在办公室里,管理在人自心;佛在自心莫远求。 生理的健康,行为的健康,心灵的健康,这是一个整体,是互动的,互相影响的。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的人,是因为到老了畏惧轮回,或者是受到了生活打击的人万念均无才信佛。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不要等路走完了,再说,我走错了路了。及早发现自心,把握自己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这才是真正的人力的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