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心静自然凉:在古诗文中寻找避暑良方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钟增亚国画:心静自然凉


炎炎夏日,古人如何纳凉避暑呢?笔者闲暇时穿行于浩如烟海的诗林中,寻觅到不少描述古人消暑纳凉的名篇佳作。在炎炎夏日品读这些脍炙人口的避暑诗,令人顿感凉爽惬意。

古人避暑,首选临水的亭台桥畔。宋代诗人杨万里在《暑热游荷花池》中写道:“细草摇头忽报依,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把盛夏的炎热与乘凉的快意写得栩栩如生。宋代陆游的《桥南纳凉》诗云:“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所写的也是水边纳凉的情景:“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夏季的山林,树茂林密,风清气爽,自然也是古人纳凉的好去处。唐代高骈《山亭夏日》诗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风俗画。宋代梅尧臣也喜欢到寺院去寻幽,其《中伏日妙觉寺避暑》诗云:“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禅房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幽深,佳茗入口,凉自心生,诗人自然是乐不思蜀。唐代诗人王维在陕西终南山下建有竹里馆,并作诗咏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六月红云不肯移,清心自合胜炎曦。”古人认为,清心静气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唐代诗人白居易作《消暑诗》曰:“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诗人独坐院中,修心养性,迎着临窗的徐风凉风而怡然自得。白居易还有诗为证:“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看来,“心静自然凉”确实是一剂消暑良方!

 
 
 
前五篇文章

发现艺术区的生活味儿

天地之中建筑群:用心灵和性情谱写的经典乐章

Alex Bernasconi的非洲视角

苏轼对生命的感悟

奥斯卡最佳导演出任伦敦奥运开幕式艺术总监

 

后五篇文章

千亿资金保护文物 大明宫遗址公园再现唐代历史辉煌

中国皮影艺术及皮影戏

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艺术巴塞尔——当代艺术的盛夏还没到?

意境 景泰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