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长城招来无意识破坏 长城法规力量还很弱 |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骄傲,但是目前长城的保护现状却很难让中国人骄傲得起来。开矿、种地、放牧和旅游对长城造成破坏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章。长城的保护为什么这么难?万里长城真的成了一条“万难长城”吗?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骄傲,但是目前长城的保护现状却很难让中国人骄傲得起来。开矿、种地、放牧和旅游对长城造成破坏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章。长城的保护为什么这么难?万里长城真的成了一条“万难长城”吗? 不想管:齐长城上修风车 6月4日,中国长城学会《万里长城》编辑部主任郑严在山东胶南的齐长城上采访时,发现长城上有很多刚刚死掉的喜鹊。“喜鹊是报喜的,但齐长城的喜鹊永远不会为长城报喜了,它们被农药毒死在了长城上。” 郑严告诉《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之所以说到喜鹊,是因为齐长城两侧正在被庄稼蚕食。有2500多年历史的齐长城为夯土结构,一些段落自然保存的状态相当好,但有些地方由于政府不重视,毁坏速度也非常惊人。“有些地方的农民,今年在长城边开一条垄种花生,明年再加一条。如果当地政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过不了几年,齐长城会彻底毁在农民手里。” 不只是齐长城,宁夏、甘肃和内蒙古一带年代久远的土质长城,被“开垦”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地方的农民相信长城的土“肥力”大。在甘肃中部的秦长城,简易公路修到长城上,个别地方的城墙成了学校的院墙,还有人依着长城盖房、挖洞储粮、修羊圈、猪圈甚至厕所。 “在长城上种地、开矿、挖沙取土等老问题反复上演,一年又一年地蚕食着长城,很多破坏行为根本没人管。”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认为,长城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做得不好,最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保护观念淡漠,监管和宣传不力。 山东省章丘市风力发电站的风车就建在齐长城上,市领导认为,这样的发电站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远比保护长城重要。父母官拍了板,地方文物部门还能说什么呢? 太难管:长城管理缺人缺钱 对长城和大运河等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难度本来就大。董耀会说,单体古建筑出现险情便于发现,长城一些段落倒了都没人知道,每年蚕食一点,人们也不会太在意。 在宁夏、甘肃和内蒙古等长城大省,各个朝代的长城都有,种类不一,有的土长城经过常年的风化侵蚀已变作一条土垅,许多人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长城造成了破坏。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组长张文平告诉记者,前不久,内蒙古阴山山脉南麓的绿化工程侵入了战国赵北长城的墙体。这段长城只比地表高出一两米,挖树坑把城墙挖掉了一半,被破坏的城墙长达几公里。之所以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破坏,是因为工程方完全没想到这条土垅是世界文化遗产。事发后,树苗很快被迁移到了别处。“如果树长大了,就完全不可能再迁移,发达的根系将对长城造成根本性的破坏。”张文平说。 仅仅依靠宣传无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有效的管理是必须的。张文平表示,内蒙古文物部门曾考虑在长城沿线隔几公里竖立保护标志,但费用太高。一块石碑从制作到运费需成本1-2万元。内蒙古境内长城长度为1.2万公里,算下来也是不小的数目。 虽然《长城保护条例》规定,长城所在的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长城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但长城大省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保护经费都不充裕。 长城逶迤何止万里,仅靠专业工作者不可能管得过来。董耀会认为,现在对长城沿线的民间力量发动得不够。“发动当地农民参与长城保护,所需费用并不高。”董耀会说,一段五六十公里的长城,找十几个农民来看管,每人负责一段,每天的费用平均只有一两元钱。 在有着“长城露天博物馆”之誉的甘肃省山丹县,长城沿线的老君乡等5个乡镇设有长城保护员,有效制止了长城两旁人为挖掘、耕地及放牧破坏。 新闻纵深:长城法规力量还很弱 长城保护涉及林业、农业、建筑和交通各个行业,不是文物一家的事。2006年《长城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执行的力量很薄弱,执行过程中经常遭遇多部门协调不畅的问题。 2009年,内蒙古一采矿企业钻探金矿时对秦汉长城造成严重破坏,对文物部门五次下达“停工通知”置之不理。最后文物部门依法对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据了解,金矿开采的审批权归内蒙古国土厅,审批时没有跟文物部门打招呼。“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我们打算建立一个由内蒙古文物部门主导的联席会议制度,但相关部门的反应并不积极。”张文平说。 《长城保护条例》本身也需要进一步细化。宁夏长城专家许成认为,长城保护需要一个完善、完整的法律体系,目前的《条例》有些内容不具体。比如长城两侧多少米内不许搞现代建筑,具体保护范围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