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先生的魅力 |
 
学人的艰苦卓绝,深厚养成,从自己活动的小小环境,通过几个身边的人,慢慢地释放出影响力,经过不断地稀释乃至善意地添饰,像幽谷兰香,悄悄地、细微地影响着更多的人。这种元气,看上去细微乃至感觉不到,但却并不纤弱,反而恰恰坚韧刚强,这细微的元气,为社会进步输送着精神的能量。——文中妙语摘录
当今学界泰斗饶 然而,崇拜饶公者如我,对饶公的学问到底了解多少?实实在在是说不上一星半点的——我不可能将饶公的学术文章通览一遍并有所认识后才来说饶公。仅在别人对饶公的介绍中,知道饶公道德文章之了不起,再就是对饶公书画艺术的喜爱,如此而已。如此而已的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饶公的魅力。 魅力就是影响力。一个人形成了影响力,其对他人的影响和感染,很多时候是盲目的,即别人对他的崇拜多数是盲目的崇拜。盲目的崇拜并非完全不可取,它里面包含着人对某种公义、价值的认同和期盼。甚至可以说,崇拜是由许多盲目组成的。 我喜欢
我对饶公之崇拜与仰慕,并不是全无根据的。潮汕籍人士,有文化的,无不推崇饶公,引为骄傲。学长 有论者如此说—— 饶宗颐在当代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可简明概括为如下三点: (一)本世纪自王国维以来的中国传统人文学术研究,一个大的趋向即如何在乾嘉诸老的基础上再向上一层。向上之路,依学者个人的天资禀赋与治学风格、学术背景的差异而呈现不同面貌。如 (二)由于1949年至1978年的特殊时代因素所造成的闭关锁国状况,尤其是文革十年动乱对于中国文化的疯狂践踏,中国人文学术研究缺乏应有的成就与活力。而这一段时期,正是饶氏学问生命的精进期,也正是他成长为中国与海外汉学研究不多的桥梁人物之一的时期。譬如,1956年,饶宗颐发表《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校笺》,将伦敦所藏这部反映早期天师道思想的千载秘籍,全文录出,兼作笺证,阐明原始道教思想。其后不久,法国的中国宗教学权威康德谟即以此书教授诸生,以至引发后来欧洲道教研究的长期计划。在21世纪的“东学西渐”史中,饶宗颐是一个重要的开风气的人物。如果说,21世纪的东学西渐必资延续下去的话,饶宗颐的学术位置亦将因此而显出其重要意义。 (三)饶宗颐在学术上与艺术上的造诣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他集学问与艺术为一身,以其博洽周流、雅人深致的境界,成为当代罕有的国学宗匠。同时,他的文化世界具有自信、自足、圆融、和谐的特点。整个20世纪,一般知识人都觉得一定要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新派”与“旧派”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他却没有一种焦虑与困惑。他的世界里,东方与西方没有鸿沟,古代与现代之间没有裂罅。饶宗颐的学问、艺术与文化人格,与香港一地有极为重要的相似性,是特殊的地缘所造就的学术文化史现象。这一范式所树立的标格,将对于未来的中国学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 以上文字,不知出自哪位学人,将饶公学术思想和地位总结得十分动人——的确,总结学术成果能动人心魄的,不多见。尤其是第三条,很值得读书人深深体味。我拿了这一段文字,与书画 我可说是基于类似这样的认识和肤浅体会,仰慕绕公的。近读百年来百位学人言行珍闻录,深感百年来学术元气,到了近50年来,是日渐稀薄的。学人的艰苦卓绝,深厚养成,从自己活动的小小环境,通过几个身边的人,慢慢地释放出影响力,经过不断地稀释乃至善意地添饰,像幽谷兰香,悄悄地、细微地影响着更多的人。这种元气,看上去细微乃至感觉不到,但却并不纤弱,反而恰恰坚韧刚强,这细微的元气,为社会进步输送着精神的能量。 凡是学问与修为到了延续这种为社会进步输送元气能量的地步,都是上天造就的文化托命之人。饶公之魅力,不仅在学术,其书画艺术、古琴修养,无不是几成遗音的“士大夫气”。 饶公这类文化托命之人,身上有真正的富贵气度,思之令人愉快,让人信任,似乎可以拜托什么事情,如曾子所言: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如此,盲目崇拜中,便有了一种向往的力量托举着,让人自觉地有了提升的念头和行为。 我对饶公的关注,更多的是对其书画艺术的喜爱。饶公的书画,雅意高古,绝尽尘俗,宁静淡远中蕴含着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真元气韵。饶公笔下暗藏着中华文化的杀手锏,那些浮躁的、虚假的、浅薄的东西,与之对比,便显现出原形,因而也就多了几分神秘感。 去年读书读到一幅旧联:“无所住;俨若思。”上联来自《金刚经》,下联语出《礼记》,欢喜不已,念念不忘,想请书家为我书之。得此联语,犹如得良材,欲斫琴,非良工不为。后来终于托朋友辗转请饶公书写。我和朋友的看法是:三字联,不好写,难布局,容易空,当今书家极少有人能驾驭,非饶公不可。我们甚至联想:饶公看到这幅对联,想必能会心一笑,不写都不由得他老人家。果然,墨宝到时,几位朋友相聚,一起展开拜读,纷纷惊叹!饶公以大篆书之,且特意挑选了宣纸,三个字,将4尺宣占满,顶天立地,气贯长虹,又翩然如平沙落雁,动人魂魄又含蓄融通。
大家看了此书法作品,都说老人很用心,自然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一个核心精神:敬!对人对事、对己对心,“毋不敬”——正是学人养成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