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大学文科生的解读:大学图书馆为何成了藏书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我是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的文科学生,平时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参考书籍,按理说,图书馆应该是我最常去也最喜欢去的地方,可是我却不得不无奈地说:图书馆,想说爱你不容易。

  考入这所名校之前,我得知学校的图书馆有多项指标名列全国高校乃至亚洲高校第一,我不禁对其颇怀期待,甚至可以说是心驰神往。可入学之后我却发现,图书馆的大楼的确雄伟,设施的确先进,可是每当想要借本书出来,却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颇费周折。

  假期回家和高中同学聚会,聊起各自大学的图书馆,我发现大家的感受都十分相似。大家说起自己学校的图书馆时前面都会加几句定语,有的是建筑面积最大,有的是馆藏量第一,有的是人均图书量最高,有的是电子检索系统最先进……可是说完这些,大家却又都会止不住地摇头叹气:想在图书馆里顺利找到自己想读的书,难。好不容易找到了,想把它借出来仔细研读,难上加难。有个同学不禁感叹:这究竟是“图书馆”还是“藏书馆”?

  具体来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让我现在对图书馆有点“望而生畏”:

  一曰书目混乱,束之高阁。开架借阅早已成为现代图书馆服务的主导方式,中学时的图书馆全部闭架,令人好生郁闷,时间长了没有人再愿意去借,图书馆便成了摆设。到了大学以后,第一次看到开架阅览室里一眼望不到头儿的书架,心里不由得兴奋不已,可是仔细观察一番,却发现开架的图书虽然花样繁多,可大多是一些 “无关痛痒”的“闲书”,而且书目分类毫无条理,令人不明所以。而那些最常用最经典的学术书籍却大多安安静静地躺在闭架书库里。有些书年代久远数量稀缺需要保护,这我们可以理解,可是有些极富价值的新书一购入就直接进了闭架,这就有点让人心生困惑了。

  二曰态度冷酷,效率低下。对于名校,有句话说“一流的学生,二流的师资,三流的后勤”,这话不无道理。图书馆的服务人员当中不乏有对学生热情友好的,可多数人都是冷冰冰的面孔,爱搭不理的腔调,久而久之,有些同学宁可自己花钱买书,也不愿去图书馆受这份气。再说工作效率,据说有些学校的图书馆的书籍长期不更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图书馆倒是每隔一阵就会在图书馆主页上公布“新书快讯”,可是点击某本书的信息,上面会显示“订购中”,并且一显示就是几个月。好不容易不再“订购中”了,可是又会显示“上架中”,等这本书真正能够拿到同学手上的时候,呜呼,书已不是新书,快讯也成了旧闻了。

  三曰盲目投资,浪费严重。不少专业的同学都觉得,图书馆在新书购置上很有问题,最有用最急需的书不进,没价值的书买了好多。按理说,专业书籍的引进应该充分咨询各专业老师的意见建议,可是现在买新书的时候,出版社拉一个单子过来,图书馆工作人员一签了事,很少顾及读者的使用需求。同样的问题也出在电子资源上面,近年来图书馆购书资金中相当大的比重用于了购买电子学术资源库,可是据一些研究生师兄师姐说,根据我们学校的学科设置,很多数据库买了基本用不到,只是撑撑门面而已。反倒是几个普遍使用的数据库,却常常出现因为欠费而无法使用的情况。

  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关于纽约大学图书馆的帖子,令人羡慕不已。帖子中提到,纽约大学的一名学生在图书馆内足不出户生活了整整一个月,而且生活舒服自在,“来了就不想走”。不少同学感叹中美教育的差距,可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假如单论硬件环境,中国一些大学的图书馆可是丝毫不比美国差,想必会让那位仁兄感觉更舒服,更自在。我们所缺的不是优质的基础设施,而是成熟的管理,高效的运转,人性化的服务。

  学生的需求常常是最基本的,并无太大的苛求,毕竟多数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在短期内恐怕无法让图书馆做到“诗意的栖居”、“来了就不想走”,那就先让它不要再继续充当学生们“一想就头疼”的“藏书馆”吧。

 
 
 
前五篇文章

09年度济慈雪莱浪漫主义诗歌奖获奖作品——《孩童与鼠》

我们的文学需要有中国文化的立场

“李雷与韩梅梅”之歌走红 80后集体怀旧

山岚里的希望阳光

《弄臣》用京剧混搭魔术

 

后五篇文章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生命线

南怀瑾:有缘夫妻 债务儿女

周桂钿:说“孝”

【心灵手巧】:牛仔裤改造之旧仔裤破洞换新颜

【心灵手巧】:牛仔裤改造之用旧裤子改制书皮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