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越王勾践剑千古不锈之谜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1984年的一天,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贵宾室里,聚集了文物考古和冶金方面的许多专家,他们正在看一个有意义的试验:桌上平铺着一叠纸,足有二十来层,有人小心翼翼地从包装盒中取出一柄2500多年前的青铜短剑。阳光透过玻璃窗,照的铜剑寒光闪闪。只见他用剑锋在纸上轻轻一划,那些纸立即被齐刷刷地割成两半。人们禁不住连声说:“真锋利!”

  那么这柄剑是怎么得来的,它的主人又是谁呢?

  1965年12月的时候,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国的墓葬中,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就有这柄铜剑。它的长度有55.6厘米,插于黑漆剑鞘里。当人们将它从剑鞘内抽出时,顿时有一种寒气逼人的感觉。只见剑身呈紫黄颜色,毫无锈斑,其光亮、色泽如同新铸成的一般。仔细一看,剑身还布满略显黑色的菱形纹饰,剑格正面用蓝色琉璃,剑格背面用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花纹,在靠近把手的部位,有两行用金丝镶嵌的鸟篆文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这说明它是越王勾践的青铜剑。

  对于越王勾践,大家一定不陌生,他为了雪耻复国,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故事在中国传颂了两千多年,也使许多人从中受到激励。勾践所在的越国地区原本就有质地精良的铜、锡和非常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当今浙江著名的旅游胜地——莫干山,就是因为传说中的铸剑名师干将、莫邪夫妇曾在那里铸剑而得名。越王勾践为了强兵强国,着力发展兵器的冶铸,所以才能有这么精良的铜剑问世。

  要说铜剑的精良,还有一个大家从铜剑表面看不到的复合金属工艺。什么是复合金属工艺呢?简单地说,就是这柄剑是用两种不同成分的铜合金铸成的:为了使剑韧性好,不容易折断,剑脊部的铜中少加一点锡。而为了使剑的刃部锋利,就在刃部的铜中多加一些锡。一把剑用两种合金,因成分不同,熔点也不一样,怎么铸造呢?古代的工匠们巧妙地利用了两种合金在温度上的区别,即先浇铸含铜较高、熔点也较高的剑脊,然后再浇铸溶点较低的剑刃,于是两种合金就复合成一体了。使铜剑既坚韧又锋利。这种金属复合工艺,堪称是中国古代工匠的一大创造,领先世界2000年。

  讲到这里,不知留心的读者是否注意到这么一个问题,越国位于浙江,怎么越王勾践的宝剑却是在湖北江陵的一个楚国贵族墓中出土了呢?这涉及楚、越两国的关系,对此曾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和探讨,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嫁妆说,勾践曾把女儿嫁给楚昭王为姬,因此,这柄宝剑很可能作为嫁女时的礼品到了楚国,后来,楚王又把它赐给了某一个贵族,于是成了这位楚国贵族的随葬品。再一种意见是战利品,即公元前309年至前306年间,楚国出兵越国时楚军缴获了此剑,带回了楚国,最终成了随葬品。究竟是哪种原因呢?目前还不能下结论,但我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剑出现于黄帝时代

  剑,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世人尊其为“百兵之祖”。剑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成为历朝历代王公帝侯,文士侠客,商贾庶民所追捧的对象。不过究竟是谁发明了剑,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有人根据《管子·地数篇》中“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此剑之始也”的描述,判断剑出现于轩辕黄帝时代。也有人说剑出现于殷末周初,《逸周书·克殷》记载,牧野之战取得胜利后,武王用“轻吕”击刺纣王的尸体,此“轻吕”古书释为“剑名”,据考“轻吕”实际上是突厥语,而周人出身戎狄,比商人更容易掌握这种兵器,是以有人推断,剑是从西亚通过游牧民族传入中国。

  无论剑是由谁发明的,剑历史悠久,被后人称之“百兵之祖”,当之无愧。到了东周,大多以铜铸剑,剑质颇佳,冶炼技术也逐渐进步。春秋战果时期,各诸侯国规范了铸剑的法则,使剑成为最主要的短兵器,并成为社会各阶层必有之佩备。

  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成语“卧薪尝胆”中的男主角勾践嗜好铸剑。据《拾遗记》记载:“越王勾践,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祀昆吾之神,采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断水,三名转魄,四名悬翦,五名惊鲵,六名灭魄,七名却邪,八名真刚。”他还热衷于搜集和珍藏名剑。当时的宝剑鉴定大家薛烛,当他看到勾践珍藏的宝剑时,大吃一惊,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稀世之宝。

  由于勾践名剑众多,收藏价值极高,并且古代尚武之风浓郁,一把稀世神兵更是世人所追求的。特别是勾践死后,有许多人士曾绞尽脑汁去寻找他所珍藏的宝剑,但一无所得。

 
 
 
前五篇文章

圣严法师与李连杰佛法对话

一个孔氏后人的精神生活:重振孔氏南宗声名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产生深远影响

业果愚——现代人普遍堕落的根源

保护世界文化:日益紧迫的使命

 

后五篇文章

你知道小虱子有苦受吗?——《悲惨世界》(连载三)

从“依自不依他”到“勇猛无畏”

京剧传承发展之路为难:传统没人看 时尚遭人批

杨宪益:翻译整个中国的人

素食——为孩子拯救地球(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