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客家风貌的形成与保护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00多年前,赵佗统兵50万平定岭南后,被委任为南海郡龙川县令,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上书朝廷,从中原迁来部分居民,很好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南越大地得以休养生息,也使古龙川成为岭南文化萌动的沃土,成为客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后来,因为战乱、封建王朝的腐败现象,或是水、旱、虫等特大自然灾害的打击及瘟疫的流行,又有不少北方人由中原迁徙到南方各地,并带来了中原文化积淀,渗入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通过传承、变异、演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形成了自然的客家风貌,其中蕴涵的文化因素、宗教思想、哲学意识,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客家自然风貌的特点

  客家先民们扶老携幼,跋山涉水,初到陌生的环境,只能到山高林密、土地贫瘠之处生存,艰苦异常,他们既要抗击当地土著人的骚扰,又要抵御野兽的侵袭,还要开荒垦田,发展生产,养家糊口,更要想方设法与当地土著人和睦相处,承受着诸多的艰险和锤炼,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上铸就了很多很高超的艺术特点。

  首先,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共御外侮的智慧,与恶劣环境抗争的勇气。

  客家先民们为了保护自己,为了站稳脚跟,建造了大量独特的房舍。其中,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碉堡、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便是中华民族民居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历经2000多年的沉淀与积累,已成为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丰富深厚文化内涵的一种奇特风格。如改革开放前,客家人往往将一个姓族或是一个家族几十户人或是上百户人,融洽地凝聚在一起,有的大村落甚至人口达千人之多。其村落无论大小,房屋之前,必有一口鱼塘,蓄满池水,放养鱼虾,既是为了发展畜牧生产,也是为了防火需要,一旦遇有火灾险情,马上可以从鱼塘提水灭火。诸如此类,都充分地体现了客家人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同心同德、共御外侮的决心和智慧,与社会、自然抗争的高超艺术。

  其次,是典型的儒家思想传承人,热情豪爽,礼数周全。

  因为客居他乡,为了与当地土著人和睦相处,为了团结当地土著人,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殷勤诚挚待客的习惯。“过家就是客,对门也是客,礼貌待客”的道理,连三岁小孩也懂。每每有客人来,无论远近,咱们的客家人都是满脸笑容,倒茶端水,殷勤礼周,甚至杀鸡宰鸭,盛情款待客人。当客人告辞时,都会礼送其出门,有时甚至送了一程又一程。

  第三,独特的客家方言。

  被迫南迁的中原移民及其后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始终保留着中原汉语音韵,并形成了具有客家特色的方言。如客家话称中称我为“吾”,太阳为“日”,称姐姐为“姊”,称吃为“食”,称稻子为“禾”,称樵为“柴”),称筷子为“箸”,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第四,崇尚地理环境学说。

  “前人种竹,后人享福”的传统观念,在客家人心中根深蒂固,坚守的其实也是一条很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所以,客家人为了择吉避凶,为了子孙后代,崇信风水,也就是今天高雅的说法“地理环境学说”。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乃至于修桥筑路等,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地,看风水,择良辰吉日。

  因此,客家人对于岁时习俗,如过大年、祭灶、守岁、拜年、元宵节、清明、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以及婚丧嫁娶等,都很看重,也很隆重。

  第五,独特的民俗文化。

  客家先民们披荆斩棘,排除险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历经甘苦,也需要业余的娱乐,需要自我调节解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独特民俗文化。如除夕当天要贴门神、驱邪神,贴对联以寄以来年的风调雨顺,除夕之夜还要放鞭炮送瘟神、迎财神,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姐”等等活动。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客家歌谣等等更是客家人的拿手好戏,盈满了古朴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二、对客家自然风貌的保护

  在改革开放大潮之中,在与世界文化接轨之中,客家人要革除一些隔习,如孤傲、清高、刚愎自用、保守、迷信、固步自封等等弱点,但是,也不能完全将一些传统的民俗当作陋习而革除,或是再也看不起破旧的客家民居而拆除,对客家自然风貌造成危害与破坏。

  首先,保留客家传统风俗习惯。

  客家人崇尚风水地理环境学说,不能简单将其归于封建迷信,这里面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因为建房子确实需要考虑采光、风向、水源、地形、地势、方圆耕作或是人流量等等因素。又如客家民居中的祖宗祠堂,这既是族长聚集各户家长议事的地方,又是祭祀祖先、拜天地宴宾客的地方,举哀发丧的灵堂,更是凝聚民心的地方。

  其次,保护特色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如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坚固安全,应加以保护,合理开发利用。

  三是民俗文化要予以弘扬。

  如客家山歌、采茶戏、歌谣等等。还有客家方言,无论外出的民工,或是经商的老板及从政之士,在携家带小外出定居之后,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建议要用客家方言与小孩沟通,确保客家方言能在下一代身上得到传承与发展,不要因为外出定居、有所发展,就忘了根,忘了本,把祖传下来的先进方言抛弃了。

  四是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客家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客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级财政大都投入了专项资金。如河源市提出了打造“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城市名片,把古老的优秀的客家传统优势与时代潮流完美结合起来,对客家自然风貌、历史文物、特色民居等等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并于2010年11月29日举办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这是河源客家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一次历史盛会。又如赣州市提出了打造“客家摇篮”的品牌,梅州市提出了建立“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战略举措。

  总之,客家人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变迁,形成了独特客家风貌,并且正融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深受世人瞩目。我们要发扬客家人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弘扬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

客家文化源流

客家民居“围龙屋”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广东河源以浓郁客家文化味迎接世界恳亲客属

蕴含在客家土楼建筑发展历程中的道家思想

 
 
 
前五篇文章

愤怒是可以驾驭的

清 源

离奇的得失之间

七个受用一生的心理寓言

红薯——药用价值高

 

后五篇文章

先秦儒家中和思想的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被火文身的母亲

取道中庸

不承认有疤的城市是虚弱的

养生的根本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