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禅心染得千山绿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李豫川



古刹绿拥 峨眉黛秀绝瀛寰

禅寺翠绕 云山景色好留连

  游峨眉山的人,极目千峰凝翠,倾听万壑清音;条条溪涧,漾绿溢秀;座座峰峦,郁郁葱葱;不禁欣然叹曰:“‘峨眉天下秀’,真是名不虚传!”但是,你可知道,峨眉山纵横二百里之内的林木,大多不是自然形成的原始森林,而是千余年来居住此处的历代僧侣辛勤劳动的结晶。

  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7)成书的《峨眉山志》(翰林院修撰蒋超著)及现代印光法师(1861——1940年)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重修的《峨眉山志》记载,从唐代开始,历代僧侣在建寺造院的同时,就十分注意植树造林,点缀风光。光绪十三年(1887)成书的《峨山图说》所列之“峨眉十景”——“金顶祥光”、“灵岩叠翠”、“双桥清音”、“九老仙府”、“大坪霁雪”、“萝峰晴云”、“圣积晚钟”、“象池夜月”、“白水秋风”、“洪椿晓雨”,十之五六都与山林有关。

  先说“萝峰晴云”。清顺治八年(1651),禅门巨匠破山海明(1597——1666年)的高足贯之性之,为了“建一学业丛林,集有志缁流,研究佛学”,乃带领门人,费时二十年之久,在南宋龙神堂的旧址上,建成虎溪禅林,即今之伏虎寺,为山中第一大寺。其徒寂完,生性浮躁,贯之乃令其在寺周数里之内广植楠、樟、松、杉十余万株,以磨砺其志,收束其心。数十年后,四山林木联成一片,楠松森森,樟杉郁郁,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山泉淙淙,深幽清静,这就是今天闻名全山的“布金林”。清宣统二年(1910),江南才子邓元蟪(音hu?/FONT>)冒雨来游,赞叹此地风景不殊,乃于伏虎寺撰书一联:“雨后游踪先伏虎,云间秀色敛修蛾。”清雍正年间伏虎寺住持亦于寺中撰书一七律,诗曰:

  “登峨先向虎溪游,策杖云深步更幽。

  一径钟声瞻玉殿,万杉烟色绕琼楼。

  石桥水隔红尘杳,台榭花飞绿树稠。

  入室幸聆空妙谛,缤纷华雨孰能酬。”

  离“峨眉第一胜景”——“双桥清音”不远,“翠云深处隐古寺,山径穷时遇老僧。”现出一丛丹楹飞栋的殿宇,这便是遐迩闻名的白龙洞禅院。始建于明穆宗朱载垦隆庆元年(1567年),由临济宗大师无际明悟法嗣别传慧宗首创之。别传禅师为湖北云梦人,毕生弘法,德高望重。他曾任峨眉山圣积寺住持,“峨眉十景”之一的“圣积晚钟”,就是此人历尽千辛万苦,募资铸造的。据《峨眉伽蓝记》云,他在当时的白龙洞旁建造金龙寺(故址今尚存)时,在四周广植樟、楠、柏、杉。每种一树,辄诵《妙法莲华经》一字,并作礼拜。《妙法莲华经》共有六万九千七百七十七字,他也种了六万九千七百七十七株树。起于大峨楼下的象牙坡,止于清音阁上之向阳坡。方圆六里之内,翠云蔽日,浓荫匝地,为全山长得最好、最茂盛的人工阔叶林。后人为了纪念禅师的植树造林功德,把这片树林称为“古功德林”。虽经四百余年的风雨侵蚀,朝代更迭的兵戈扰攘,仍幸存四百多株十围古木,苍翠浓郁地掩映着红墙碧瓦的古刹,为峨眉山避暑佳境。为表彰别传慧宗的建寺造林之功,明万历皇帝朱翊钧赐号“宏济禅师”。

  白龙洞禅院位于万木深处,空翠欲滴;山花夹道,香气袭人;彩蝶翩跹,轻盈美丽;“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风景绝佳!“峨眉十景”之一的“白水秋风”即在附近。明思宗朱由检崇祯三年(1630),四川巡抚马如蛟游寺,题诗勒石,诗云:

  “郁葱佳树拂慈云,幻出槎桠(yā)避斧斤。

  老衲得知山是佛,今人同诵法华文。”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

  康熙四十一年(1702)十一月,一代英主玄烨御赐白龙洞禅院住持祖元和尚对联一轴,联云:“挂衲云林静,翻经石榻凉。”1960年10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朴初先生来此视察工作,诗兴大发,挥毫作《忆江南》一首,词云:

  “危磴上,步步入云峰。山色千重眉鬓绿,鸟声一路管弦同,真到画图中。”

  洪椿坪的开山祖师楚山和尚,在明万历五年(1577)建造千佛庵时,即发愿在洪椿坪一带培植旃檀林,以《华严经》字数为准,一字一树。第三任住持、蜀中高僧德心和尚继之。四百余载的沧桑岁月过去了,当年他们亲手栽种的树苗,如今早已老干撑云。洪椿坪四周群峰环翠,山抱林拥,葱郁幽静,空气清新。每当炎夏清晨,林中饱和的湿度经过凉夜的冷却,形成奇妙的“洪椿晓雨”,使人感到清爽无比,为“峨眉十景”之一。“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洪椿坪的优美环境,山水清音,是两位禅师为造福后人而树立的无字丰碑!1960年10月,被国人誉为“词仙书圣”的杰出学者赵朴初先生来此,乘兴填《忆江南》一首,词云;“洪崖去,犹有树留坪。雨过千枝争滴翠,云飞群岭为摇青,仙境自多情。”

  在海拔二千三百米至三千一百米的大乘寺至万佛顶一带,有大片的冷杉林,是清末妙彩和尚率众种植的。因植树时依《华严经》一字一树,所以又称“华严林”。冷杉是一种珍贵树木,其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都很高。这位妙彩和尚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中过武举、虎背熊腰、力能扛鼎,可单手举起三百斤重的铁香炉,中年在峨眉山金顶出家为僧。他痛感高寒山区水土流失和建寺用材的缺乏,乃大力提倡种植针叶林,且身体力行。在他出家后几十年的岁月里,亲手栽种的面积竟达方圆二十多华里。今天,当人们漫步在凝青聚翠的冷杉林里,会油然升起对这位大德的敬意。

  妙彩和尚圆寂于民国二年(1913)。临终时告诫后人:如果因修建寺院需要伐树时,伐一棵必须补种十棵,并遗言将他的骨灰撒入冷杉林中。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灌园自食带经而锄。”——伏虎寺的这幅楹联,反映了峨眉山历代僧人的家风——“农禅并重”。每年雨水节、立秋节前后,他们便在寺院方圆二十华里之内的山坡上移苗补种,松土锄草。由于他们的精心培植管理,移栽幼苗的成活率竟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他们还对全山的树木作了调查统计,划出范围,勘定地界,绘制地图,分别由各寺院负责管理,若有滥伐,必予惩处。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海拔二千八百米的天门石有位法名如昭的小沙弥,滥伐文珠庵界内的冷杉,即被罚菜油五十斤,并立下字据,保证;“今后天门石子孙永远不再滥伐树木。”

  今天的峨眉山,已知植物有三千余种,如傲霜斗雪的箭竹,婀娜多姿的杜鹃,世界罕见的珙(gǒng)桐……。群芳吐艳,争奇斗妍,蕴秀藏幽,把纵横二百里的峰峦装点得如同“云鬟凝翠,髻(zhěn)黛遥妆”。这固然是大自然的厚爱,但也是峨眉山历代僧人辛勤培植和精心护林的结晶。

  漫游峨眉山,人们都会看到,每个山头都为森林覆盖,每座寺院都是绿拥翠绕,每条山径都是浓荫夹道。春风荡漾之时,或夏雨初霁之际,不尽的繁枝绿叶,直让人觉得青翠欲滴,秀色可餐!难怪中外园林专家到峨眉山考察后,都一致评赞道:峨眉山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公园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植物宝库之一。

  回顾峨眉山僧侣植树造林的殊胜功德和优良传统,使人感到无比钦敬!我们在赞美“峨眉天下秀”的同时,不要忘了那些为美化环境而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僧人。



 
 
 
前五篇文章

你心里有桥吗

动物帮助人类躲避地震

美国加州“鱼翅禁令”引发华人激烈争论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常见肝

去吧 为别人开一朵花

 

后五篇文章

学佛重在结合

选择淡泊,准备走一段山路

云南盈江5.8级地震已造成25人死亡250人受伤

“穿越剧”大热 青少年亚文化凸显“失焦”感

坚定的信念是永不凋谢的玫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