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学角度品读《红楼梦》中的因果论 |
 
佛学自汉代传入我国,几经变迁,后成为我国一大宗派,对我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学艺术的创作方面,更是影响至深。《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在我看来,其中也是无时无刻不显示出佛学的光辉,尤其以因果论为重,亦即佛家所讲“缘起”。作者用心之良苦,技法之精湛,令人折服。 佛学是一种智慧。因果便是其中的一种。亦即缘起。最早的缘起说是“业感缘起”即十二缘起说,即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中观派和三论宗主张“性空缘起”,认为只有一切事物的本性体空,才能生起一切事物。《中论》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以为是假名,亦为中道义。”瑜伽行派和法相宗主张“阿赖耶缘起”,以“三界唯心”、“唯识无境”来说明世界的本原。《大乘起信论》作“真如缘起”,《胜鬘经》等作“如来藏缘起”,均以佛心、法净心为世界的根源。华严宗把各家关于缘起的学说,用判教形式概括为四种:1、业感缘起。由烦恼恶业招苦果,因果相续,六道展转,生死轮回,为小乘之缘起观;2、阿赖耶缘起。由阿赖耶识之种子起现行,现行又熏种子,以现行诸法为缘,生烦恼恶业而招感苦果,三世因果辗转相续,为大乘始教之缘起观;3、如来藏缘起。又名真如缘起。如真或如来藏为染净之缘所驱,生种种事物,其染分现六道生死轮回,其净分现四种圣人,为大乘终教之缘起观;4、法界缘起。法界通常指真如、实相等,即真如法性之本体为一法界。又为一切法缘一切法成一大缘起,以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生一法,一与多、心与境等圆融无碍,为圆教之缘起观。 佛家讲究三世,即前世、今生和来世。而这三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这便要靠一种因缘。这里的因缘不只是因果,第一层含义含有机缘的意味;就如你此时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你便和佛结下了一种机缘,佛便有可能会在一个时刻度你成佛,虽然这是遥不可及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因为“佛渡有缘人”。因为与你有缘,佛才会渡你。第二层含义便是纯粹的因果论了;也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强调,事物种的因果规律普遍存在。在时间上,遍于前世今生和来世;在空间上,作用于整个宇宙,就连菩萨和佛也要受这个因果的规律的支配而不例外。任何人和事都有它的来历和存在的理由,也就是有因亦有果。 而作为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之《红楼梦》,字里行间也是少不了的禅的意味。这为整部红楼梦增添了良多思量。可以说,因果、缘起渗透到了《红楼梦》的每一个角落,《红楼梦》整部书都是一部预言。书中的每一个和尚道士的预言,亦即所谓的“谶言”便是一个个的“因”。从最开始的“甑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里讲到顽石的来历时所设定的背景便是“大荒山的无稽崖”。为什么要把重要人物贾宝玉的出场设在一片蛮荒之地呢?而且还是由一僧一道许诺要把这块顽石带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人间富贵乡里去走一遭?”我认为这里一来增添了神秘的玩味,二来也与佛理甚为契合。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那蛮荒之地,空旷辽远,与佛理之“空”在环境上相互映衬,而且更显出此顽石的神秘,并且那神庙荒诞之物多是出现在如此地方。是不是更预示着那衔玉而诞的贾宝玉与常人不一般的性情?,在他以后的生命里干出了多少旁人无法理解的事来?这是不是和他的诞生背景有关呢?是不是在这里便为他埋下了一个“因”呢?其次,这里写的是有一僧一道将他带来,是不是也预言着将来的某一天也会由和尚道士把他带回去呢?那《红楼梦》的最后,宝玉果真跟着道士远去。就是在和林黛玉玩笑之余,譬如惹恼了林妹妹,他便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去”。看,是不是也和“和尚”挂上了钩呢?第三,那僧只是说要带他“去走一遭”而并非常驻,是不是也预言着他与宝钗、黛玉注定是一个悲剧呢?只是去走一遭,将来总得回去的。不是吗?这又意味着什么呢?佛家说“有什么样的因,便会酿出什么样的果”这重重的带有悲剧色彩的“因”亦只能酿出一个最大的悲剧的“果”了。 同样是在第一回里讲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身。林黛玉本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贾宝玉亦是警幻仙子处的赤霞宫神瑛侍者。“因常在灵河岸上行走,看见这株仙草长得可爱,遂日以甘露灌之,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这株仙草只因未酬报灌溉之德,心中常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常说“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这里便解释了林黛玉为什么总是泪流不止,使小性儿的时候哭,宝玉错怪她的时候也哭的原因了。还有在第三回林黛玉初次进贾府的时候,贾宝玉说了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而那林黛玉也是“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中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的,何等眼熟!’”不是前世的因,哪有今生的果?若无前世神瑛侍者与绛珠草之因缘,哪有今生的宝黛相知?绛珠草许诺要把它一生的眼泪还他,只是还泪,为什么不是其他,而一定要是眼泪,而且用的是“还”字,便是还她前世欠宝玉的“雨露之惠”,可否知道,在她泪尽之时,便是她人亡之日呢?于是,在宝玉和宝钗成亲的那一天的夜里,便“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凄惨离世。从宝黛的前世到今生,注定了是一个悲剧,这是由不得人的,而是天意如此。就如《好事终》里叹道的那般“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一切皆有定数,只管沿着走下去便罢。所以后来的“掉包计”,虽说是王熙凤狠毒,贾母专制,可这也是天意,不可违的,注定了离散,有因便有果,无法改变。“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是全书的关键。红楼女儿的命运都写在了那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和副册里。那一首首的诗歌,道尽了红楼女儿的悲剧人生。它几乎预言了整部红楼人物的命运和未来。这便为整部红楼埋下了一个“因”,以后故事情节便会沿着这个“因”发展开来。悲剧的结果,在这里看来也是早早注定了的,任何人也逃不过这个“因”字,亦即佛学所说的“夙命”。佛教认为,人的行为不管是好是坏都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力量,即业力。这种业力时时刻刻都蕴藏在自己的意识之中。好的行为,存进的便是善业,坏的行为,存入的便是恶业。佛教认为,业力不行成某种果报,是不会消失的,有前因则必有后果,只是时间和地点的问题。《楞严经》有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莫言不报,时辰未到”,便是这个道理。世间是由因缘合成的,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不可能永远都遇不到让业力形成果报的机缘,今生不遇,那么还有来生,还有生生世世。总要遭遇的。因此,因果报应,任谁都无法逃脱。佛教义理中有一部书名曰《三世因果经》,便是借佛陀之口说出人世间的种种因果报应。开头便是一偈语: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今生所受之苦,皆有前世之因,而今生所作之业,来生必得其果。 《红楼梦》中的宁荣二公昔日浴血奋战,为子孙积攒下了一份庞大的家业,为整个家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便是他二位种下的善业。因此,贾家一时名噪一时,成为名门望族,善有善报,因果相续,便是这个道理。可是,人在钟鸣鼎食的富贵之家,若终日不思进取,便会坐吃山空,那诺大的家业便终将有吃完的一天。更别提那府内人人勾心斗角,诚心想着算计了。“生齿繁盛,事物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尽上来了”最可悲的不过是“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却一代不如一代了”。你看看那书中的公子小姐都在做些什么。探春起雅兴要起诗社,贾宝玉不知其个啥名号,宝钗送他一个“富贵闲人”之名。倒也是与他这样的公子哥儿身份很契合,可是,这些人知道不知道,“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贾府已是穷途末路了?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照此下去,谁得永固?贾府上层行将就木,实际掌权者又是只为了自己着想,就如那八面玲珑的凤姐儿,荒YIN的涟哥儿,还有数不胜数的类似例子,他们只顾自己,哪里管贾府的兴衰败落?在佛教里,人做的不善业有十种。杀生、偷盗、邪YIN、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痴和邪见,如果谁犯了其中一条,死后便要到地狱、饿鬼和畜生三道离去受苦受累。凡是造下的业力都会在一定时期形成结果,这里的结果不仅有好的,也有坏的。而佛经上讲,因果循环报应有三种形式。《涅槃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你看那贾府的人犯了何止一条,难怪是要败的! 书中第七回作者借那醉酒的焦大之口说出“要到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曾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坐享其成,不思进取,无所不至。贾府日后的破败便可想而知。也难怪到最后落得个“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