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初到北京的人,总要安排时间进戏院听场京剧,在弦歌笙舞中体会一下北京人的生活情调。今天的人们欣赏京剧,习惯说“看戏”;可老北京却说是“听戏”,表面上一字之差,其中确实有很大的不同。京剧讲究的是声腔韵味,表演是程式化的,地道的戏迷闭着眼睛听也很陶醉,很享受。
北京自清乾隆、嘉庆(1796—1820 在位)以来,“茶园”剧场大为兴盛。那时北京分为内、外两城,内城和外城都有高大的城墙包围;内城里边还有一座皇城,皇城中又有紫禁城;构成了老北京城“大圈套小圈,小圈又套黄圈”的城市格局。有相当长的时间,都是内城发达而外城贫寒,加上当时的观念认为戏园子这种场所有伤风化,禁止其建在内城。居于皇宫中轴线上,坐北朝南最高大巍峨的内城南门叫“正阳门”,老百姓俗称“前门”,前门以南商号云集,这一带的戏园子也就越建越多。
最初,人们是在“茶园”里听戏,光付“茶资”不买戏票,来此喝茶聊天解闷儿,观看演出纯属“顺带”。19 世纪中后期,随着京剧的兴盛,北京这种“茶园”剧场的数量大大增加。不同的演员、戏班子在不同的剧场里演出,演出的时间一般长达10 ~ 12 小时,不演夜场戏。“茶资”多少不是以戏论价,而是按座位论价。除供应茶水外,还提供付费的小吃(黑白瓜子、盐炒小花生等),也不是一入场就收费,而是到了压轴戏(倒数第二出戏)开演前后才收。1905 年前后,“茶园”剧场才逐渐由收茶资改为计“票价”。
以紫禁城为核心的老北京城,图中所示的外城部分就是民间戏园子发展的空间。
有木柱,台前两根柱子分别挂有楹联(从文字内容到书写形式都相互对应的两句联语)。戏台正面雕刻有精致的护栏,护栏顶端有木刻莲花或小狮子作为点缀,戏台上方有倒垂的雕花栏杆,与下面的护栏对称。戏园子的摆设很陈旧。舞台下的观众席多是裸露的土地,很脏,容易起土,铺地砖和水泥地面都是后来的事了。观众的座位是长桌长板凳。戏台三面都有座位,大一点的戏园,戏台三面都有看楼。楼下正面的座位与戏台垂直摆放,戏台两侧的座位与戏台成锐角形斜着摆放,人们面对面坐着品茗听戏,台上演出精彩时才侧身扭头看一眼;楼上的座位三面都是正对戏台的。
盛锡珊绘旧时北京戏园子
戏园子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在戏台对面楼下靠后的位置设有一张长方桌,上立一个牌子写着“弹压席”三个字,桌子上还有一个小木架,上插令箭。这是为维持戏园治安而设置的,开戏后士兵全副武装入座,园方奉上茶点,逢年过节还送红包,以求得到武装力量的保护。
此图描画了晚清年间北京戏园演出之实况和园内实景,演出的同庆班在当时的北京很有名,台上的角色除一老生外,其余都是戴罗帽、穿英雄衣、系大绦带的短打武生。观众席上有老有少而无妇女,反映了当时禁止妇女入戏园看戏的社会风气。楼上左边有一外国衣装模样者,手指向舞台,似对舞台上的一切有所不解,十分有趣。(王树村藏)
随着中国末代王朝的崩溃(1911 年),戏园子的内部格局也发生了变化。1911 年兴建的第一舞台( 位于前门外柳树井街路北),首先打破了戏园子的旧有格局。观众座位变成了横排长条木椅,舞台为椭圆形,台中央设有人工转台,并第一次使用了幕布。接着,新建的开明戏院仿外国剧场形制,观众席是一排排单人座椅,并开始实行对号入座。此风一开,许多老戏园也纷纷仿效改建。渐渐地,京剧演出场所改称“剧场”、“剧院”或“戏院”,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借鉴西方剧场建筑结构的新式剧场,其舞台样式自然也模仿西方戏剧的舞台。相比而言,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戏园子在容量上要比西式剧场小一些,但在那里听戏,却是原汁原味的,演员不必借助扬声器扩大音量。
在清代至民国(1911—1949)初年,戏园门外都贴有海报,但不是每日都换,上面只写某戏班、某演员演出和“吉祥新戏,风雨无阻”等字样,并无具体到戏园子门前一看道具就知道将要演什么剧目了。比如层层叠叠摆着各式武器的话,当天的大轴戏(最后一出戏)很可能就是《闹天宫》——那些武器都是天廷用来收服孙悟空的。每日的戏单起初是木刻印在黄纸上,收费很低,后来改为石刻印在粉红纸上,铅印则是20 世纪20 年代后的事了。
梅兰芳在20 世纪20 年代用的守旧上绣寓意吉祥的孔雀,漂亮而又醒目。(梅兰芳纪念馆提供)
旧时,戏园子属有钱人和士大夫消遣的地方,剧目。预告的办法是在白天把当晚上演的戏中道具摆在门口,喜欢听戏的人比一般的店铺地位还要低。在清嘉庆初年,因有人提出妇女出入戏园子有伤风化,从此禁止戏园子卖女座。直到光绪(1875—1908 在位)末年,无能的政府为了偿付英美德日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的“庚子赔款”,上演“义务戏”,强迫上“国民捐”(一种高额税收),看义务戏必须满座。女观众一出现,往往全家跟随,上座率自然就高了。于是,由演义务戏开女禁,但男女分坐,妇女在楼上。著名的广和楼戏园到1919 年还是男女分座,白天不卖女座。到1931 年以后,北京的京剧演出场所才开始男女合座。随着女观众的日益增多,原以生行为主的京剧出现了旦行与生行平分秋色的局面。
天桥曾经集中了北京的民俗文化和市井文化。新建的天桥乐茶园重现了老北京大茶馆的格局,服务也体现传统特色,每日早、午、晚演出三场戏曲、曲艺、武术等专场节目。(张肇基摄)
民国时期(1912—1949)拍摄的北京精忠庙梨园会所壁画,所绘悉为梨园历史故事,人物精细,生动异常。(梅兰芳纪念馆提供)
1918 年时的北京新明大戏院舞台(梅兰芳纪念馆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