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护持
 
 

坦尼沙罗尊者答:从佛教角度看,如何克服抑郁症?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坦尼沙罗尊者答:第一步,参与一些益己益人的活动。这样做,有助于你以一种肯定业力原则[直译:肯定善行价值的原则]的方式,与人类重新建立起联系。举个好例子: 下决心每天做一件佈施。找那些显然用得上你的帮助的人作佈施——不管是金钱上的捐赠,还是时间、知识上的贡献。一次不需要做很多。一开始你可以着重帮助那些平常接触不到的人。你还可以找一位朋友加入你的这项活动,这样可以帮助你坚持下去,直到看见自己心态开始发生好转。

  第二步,去野外停留一段时间,走出你的旧环境,从新的角度省视人生。如前所述,你可以找一位同情你的益友结伴同行,使你在野外的时间里思路不致重蹈覆辙。(传统上,这是比丘或比丘尼们在禅修遭遇障碍时的对治法门,不过我发现它对在家者的多种抑郁心态也同样有效。)

  第三步,等到你的精力与心理专注力开始恢复一些,接下来要学会把抑郁症拆成小零件,分而治之。换句话说,不把“抑郁”作为一个沉重的大难题来对待,而是学会识别抑郁发作的具体症状。这就要求学会观察症状的显现与消失。一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注意什么样的呼吸最有滋养感。随着你试着维持那股滋养性的呼吸,将会开始注意到,抑郁的阵发症状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消失的,它们是怎么影响呼吸和体内总的能量感,身体方面的症状接下来又怎么能够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症状。(我曾经有一位患抑郁症的弟子,在抑郁开始发作时,先是在胃部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他竭力抵制那种感觉,想把它推出体外,然而那样做,却使自己十分疲劳。随着身体的疲劳,心理症状成为主宰。因为这种交战极其消耗精力,结果那一天他就会卧床不起。我告诉他,不要抵制那些症状,而是试着使呼吸保持一种舒适的节奏,同时让这些症状在全身消散开去。他发现,随着胃部那些不适感的消散,抑郁的症状也缓解了。藉着回避硬战,他没有让自己陷入疲劳。逐渐地,这些发作变得不那么难以应付了。)

  不管怎样,要点是,学会如何观察症状,又不与之认同。抑郁症与一切有害情绪一样,你与之认同、指称为我时,它便赢得力量。这意味着,你不仅必须观察症状的发生与消失,而且还必须观察你在这场抑郁症中投入了多大的自我感。一旦你能够看见(1)你从抑郁中得到的是什么;(2)它怎样不值得你的付出;(3)设想出另类思维方式,质疑以往构造自我身份的方式,改换方式,构造一个新的、更善巧的自我,也就是,成为一名观察者,既能够与这些症状共存,又不为之压倒。这里的关键是,不仅观察症状,而且观察给这些症状增添力量的那些思维假设与思维模式。这使你能够质疑那些假设,并且设计出新的思维方式,使你对那些假设的质疑生效。

  因此这第三步当中,你对抑郁症的内在问题的对治,是从两方面进行的,既透过身——学习新的、更有滋养性的呼吸方式,引导体内能量的流动; 又透过心——学习新的、更有滋养性的方式,思考与构造自我感。

更多坦尼沙罗尊者佛教问答

----------------------------------------------------------------------------------------------

坦尼沙罗尊者佛学专页

----------------------------------------------------------------------------------------------

 
 
 
前五篇文章

坦尼沙罗尊者答:佛教如何帮助戒除酒精与尼古丁的瘾习?

坦尼沙罗尊者答:佛教对于培养良好的新习惯,放弃旧时的坏

坦尼沙罗尊者答:佛教如何帮助我彻底戒除大麻,不再犯瘾?

坦尼沙罗尊者答:有什么办法在日常世界中有效地生起耐心?

坦尼沙罗尊者答:我们为什么说谎? 故意的谎言,被揭穿的

 

后五篇文章

大安法师答疑:请问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大安法师答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济群法师答:为了改善心态和管理内心,是否应当借助心理咨

索达吉堪布答:“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距离,那我们该如

真圆法师答:四大洲为同一日月所照,我们居住的地球应是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