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因果故事 感应故事 宗门故事 名人学佛 成败故事 哲理故事 智慧故事 身边故事 生活故事 短故事护持
 
 

皇帝与和尚的故事(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傅奕谤佛,招报经过

有位信仰道教的太史令傅奕,在唐高祖时就七次上疏请求皇上,
废除佛教,最初高祖皆置之不理。可是他一次一次的上表,上表
的次数多了,对佛教没有研究的唐高祖也为其邪言所动。

有一天,高祖把傅奕的奏章交给大臣们傅阅,徵求群臣的意见,
大臣们都说:[佛教兴于前朝,弘善遏恶,冥助国家,理无弃废.]同
时,宰相萧禹对傅奕谤佛愤然的。说:“佛,圣人也,而奕非之;
非圣人者,当治其罪。”那知傅更狂妄的说:“圣人之大伦,莫
如君父,佛以世嫡,而叛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你肃禹不是生
于空桑(即沙门),而尊崇这种无父之教,非孝者无亲。”禹相
对此不可理喻的狂者,只有合掌说:“地狱正为此人设也!”结
果闹得不欢而散。  有一天,高祖问群臣道:“傅奕常说佛教
无用,你们以为如何?”左仆射裴寂奏道:“陛下昔倡义师之时,
就是志凭三宝,曾言登位后,誓弘佛法,现在六合归仁,富有四
海,而欲信傅奕的话,废除佛教,岂不是亏往昔而彰今过吗?”

  高祖又将傅奕的奏章,给佛教僧众们看,并问他们出家人与
国家有什么利益?当时有法琳法师作破邪论说:“佛教彻万法之
源,而孔老立言,是域中之治,凡出家者,守志明道,弘善兴福,
启迪昏蒙,利国非浅。”虞世南为破邪论作序赞扬,明概法师作
决对论,痛责傅奕谤佛八事,又有秦王府的典仪李师政。作内德
论,慧乘作辨正论十喻九箴,破道士十异九迷之谬,那一次因傅
奕谤佛的事件,若不是太子建成等谋乱,秦王世民讨杀,发生兄
弟骨肉相残的事件,,继后高祖退位,秦王登基,佛教要遭受一
次很大的教难,因为高祖已经下旨,淘汰佛道二教,京城只留三
寺一观,其他各州只存一寺,太宗登位后,傅奕又第八次上表,
要灭除佛教,上表后太宗召傅奕问道:“佛法微妙,圣迹可师,
而且报应显然,屡有徵应,汝独不悟其理为何呢?”傅奕说:
“佛是西方桀黠流入中国,尊尚其教的人,教是邪僻之人,摸老
庄玄言,饰其妖妄,无补于国家,有害于百姓。”太宗不答,压
其所言恶毒。从此终身对其不齿,更不重用。傅奕在贞观十四年
的冬天,暴歼而亡,在冥报记上说:“傅奕初与傅仁均、薛迹同
为太史令,仁均先死,薛迹欠仁均五千钱没有偿还。有一天,夜
梦仁均向他讨钱,薛迹就问他:“我欠你的钱,现在要交给谁呢?”
仁均说:“你付给泥人。”迹又问道:“泥人又是谁呢?”答曰:
“傅奕”,一位冯长命少府也同样梦见此事,薛迹问他:“佛经
所说是否真实?”答曰:“是实有之事。”薛迹又问:“傅奕毁
谤佛教,当受何报呢”他答曰:“已付越州为泥人。冯长命将其
所见,入殿告诉薛迹,想不到薛迹也同样梦见此事。当时有唐临
在旁,听他们两人谈论此事,薛迹送钱给傅迹时,并告诉他梦中
所见之事,过了几天,傅奕就暴死了”。他们所说泥人者,就是
泥犁中人,也就是死后堕入泥犁地狱的人了。

玄奘法师 ,取经回国

贞观十九年正月间,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返抵国门,先由留守玄
龄接待,住锡在弘福寺内,那时太宗皇帝,正在东部忙著出兵要
亲征高丽,二月间,玄奘法师见驾于仪鸾殿,这是高僧与明王的
初次见面,以下便是他们相见后的一段谈。

太宗见面就问道:“法师西去求法,为什么不事先相报呢?”玄
奘法师答道:“当初欲西去时,我曾三次上表奏请奏圣允,或者
是我的诚愿微浅,不蒙谅许。那时我因慕道心切,不得已私行偷
渡西去,专擅之罪,惟深愧惧”。

太宗笑著答道:“法师出家,与俗殊隔,能够委命求法,惠利苍
生,朕很高兴,你也不用为此烦恼,但念山川远隔,我奇怪法师,
怎么能够到达的?”

法师说:“乘疾风者,造天地而非远;驭龙舟者,涉江海而不难。
自从陛下登极后,德龙九域,仁被八区……所以那些戎夷君长,
每见翔云之鸟,自东来者,犹疑发自上国,他们都 衽而敬,何
况玄奘,圆顶方袍,亲承化育的哩?仰赖陛下的天威,所以能往
来天难。”

太宗歉然地答道:“这是长者之言,朕何敢当?”

继又详问奘师雪岑以西,印度境内之事,因为那些过去是“博望
之所不传,班马无得而载”的地方。法师将他在印度十七年来,
所见所闻的经过,详细的有条理的叙诉出来,  太宗皇帝听后,
龙心大悦,便请法师,将他十七年中,经过一百多国的见闻,写
一本大唐西域记,流传后世,现在玄奘法师的这本大唐西域记,
译成了很多国家的文字,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地理历史文献。

太宗对奘法师的敬仰

自从玄奘法师回国后,太宗皇帝对法师特别有缘,每天都要诏请
入宫来与他谈天,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  有一天,
太宗对侍臣们说:“昔苻坚称道安为神器,举国尊敬,朕观法师,
词吐温雅,风节贞峻,非徙不愧古人,实有过之远甚。”当时有
司徒长孙无忌答道:“陛下明见,道安虽然高行博识,然而弘法
之功,不及法师,躬趋圣城,讨论众妙,探究宗极者矣!”

那时皇上正要问罪高丽,车驾齐备,就要出发听说法师回国,暂
停一时,先与法师见面,那知一见面就畅谈起来,不觉天己日暮,
仍然是言不尽怀。实在不想分开,就想邀请法师与他一同东征高
丽,“到那里去省风观俗,我们在指挥之暇,也可以进一步的畅
叙幽情,可不可以呢?”法师道:“玄奘远归,兼有疾病,不堪
陪驾”。太宗似不相信,道:“法师尚能孤游绝域,今日此行,
在你看来,跬步而己,你为什么要推辞呢?”法师又道:“陛下
车征,六军奉卫,伐乱诛奸,那时必定有牧野之功。昆阳之捷,
玄奘同去,无所相助,空负道路之费,况兵刃交战,佛制沙门,
不得观视的,这一点尚请陛下原谅!”

法师搬出佛制不许的戒条来,太宗才很欢喜的接纳他的请求,留
在京都翻译佛典。法师奏明他一共带回的梵本经论,六百五十七
部,希望在嵩山少林寺翻译,可是,太宗不肯法师离他太远,便
对法师说:“朕最近为穆太后创建弘福寺,地方清静宽敞,你可
以在那里翻译,如果你需要什么,可以告诉平章房玄龄,他会为
你负责一切的。”法师承诏,留京译翻经,不过,他对皇帝提出
要求道:“百姓无知,见奘远归归往妄有窥看,那时不但妨疑了
我的法务,兼虑有不测之患,请皇帝派监门官来防守。”皇帝很
赞叹他有这些考虑,便道:“此言可谓保身之计。”下旨派官监
护。

天子爱才,欲其还俗

太宗以法师德业渊博,仪表绝伦,因此想请法师罢道还俗,共襄
庶政,故对奘师说:“从前三王五帝,莫不以万机事殷;不能遍
理,所以有周凭十乱,舜托五臣,他们盛明之君,尚且如此,何
况朕之寡味,而不寄托众哲呢?我想请法师脱却缁服,挂上勋衣,
协助寡人,陈谋论道如何?

法师真想不到太宗出此一策,因此立刻陈明六点陛下不假他人之
手的理由,然后用坚决的口吻说:“玄奘庸陋之人,何足以预大
计,至于守戒缁门,弘扬圣法,此之诚愿,伏乞天慈,终而不夺。”
太宗不愧是个贤明的君主,见法师坚决不愿还俗,很高兴的说:
“法师刚才所说的话,都是上天重祷佑,以及宗庙之灵,卿士之
力,寡人怎能以此自居呢?法师既欲弘扬圣道,我也不敢违背你
的高志。”这时中书令褚绪良说道:“今四海廊清,天下安宁,
都是陛下的圣德:实如法师之言。”太宗笑而答道:“不如此,
你要知道,珍裘岂一狐之腋,大厦必众材共成,何有君主一人独
济?法师欲自全雅操,故滥相光饰耳。”

我们从这一段谈话之中,可见一代明君的心胸是如何的宽廓,一
切事众缘而成。现在的人,一切好事归向自己,坏事往别人身上
推,甚至有些人创事业,实在积众人所有之力量而成,可是盛名
由他一人独享,连谦虚一下都不肯。看了太宗上面的话,能无愧
乎?

帝与法师,相见恨晚

贞观二十二年,太宗到坊州的玉华宫,召见了玄奘法师,法师到
时,太宗对他说:“朕在京城,天气苦热,所以来此山中,泉石
清凉,心中很忆念法师,劳驾法师屈就来此,并询法师近来翻译
什么经?”法师告诉他是弥勒菩萨的“瑜师伽师地论”,太宗亲
自阅览一段后,对侍臣们说:“佛教广大,犹瞻天瞰海,莫测高
深,那些九流典籍,如同汀滢与溟渤之比了。一般人都说三教齐
致者,真是荒谬之谈。”因此下诏有司总官,广写玄奘法师新译
的经论,颁赐九道总官,那时天下共分九道。并御撰大唐三藏圣
教序,用冠各经之首,又诏皇太子,(即高宗)撰菩萨经后序,
不过后来两序,皆放在藏经的前面,太宗从此,平章法义,不辍
于口,对待法师,亲于家人。

有一次,太宗问师道:“法门之益,何所为先?”法师对道:
“弘法须人,度僧为最。”故于九月下旬,诏天下各郡度僧,每
寺度五人出家。那时天下寺院,有三千七百多所,共度了一万七
千多人出家为僧。

同年九月在京城大内紫微殿西,专为法师敕建弘法院,供给法师
居住,并选有德名僧七人,陪法师同住,从此法师,白天要陪太
宗谈经论道,晚上要回到弘法院翻译经典。

太宗要法师,将老子的道德经翻译成梵文,流传西竺,法师说:
“佛老二教,其致大殊,且老子立义肤浅,五竺学者观之,适足
见薄。”;因此没有翻译出来。

贞观二十三年四月,太宗在翠微宫,召见法师,陪他谈话后,不
觉叹道:“朕与法师相见恨晚了呵!未能尽弘法之意。”他们如
果早几年相遇,对弘扬佛法之事业,将有更大的成就和贡献,所
以太宗有此叹惜,后世的我们,也对此深感遗憾。太宗与法师太
有缘份了,彼此也非常尊敬。可惜就在那年五月,太宗皇帝驾崩
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三岁,在位二十三年。

新唐史对太宗的赞评语云:“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
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有之
也。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
主之所常为。”不信佛教的欧阳修,以一已的好恶,对太宗信佛
教不满,就批评他中材庸主,实非持平之言,而且是违背事实的
谬论。

传说欧阳修有一次,梦见很多勇士把他摄到太宗之庭,太宗怒而
责道:“吾文武勋烈如此,尚不能逃子之眨,何也?”欧阳修震
惧大骇而醒寤,后欲追改评语,而新唐史已经颁行矣,遂不克改
过,他自己对此也曾概叹地说:“平怀最难。”此殆非偶然而云
耳。

梁武帝唐太宗都是历史上有名贤明君主,因为信奉佛教的关系,
都在谤佛者欧阳修的笔下成为庸主之材了。(本文参考佛祖统记、
佛祖历代通载、释氏稽古略、高僧传、广弘明集、辨正录、忠义
传、冥报记、苦报记、唐书旧史、文馆辞丛林等书)


〖唐高宗与佛教〗

唐高宗皇帝是太宗皇帝的第九子名字,字为善,小名雉奴,他在
二十多岁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在位三十四年(或说三十六年)
高宗在太子时,就依玄琬法师受过了菩萨戒,玄奘法师,请太宗
皇帝作三藏经教序时,有一篇菩萨藏经序后,就是高宗在太子时
奉诏所作的,内中有“余以问安之暇,证以妙法之宝,奉述天旨,
微表赞扬,或命有司缀于卷末。”其实这两篇序文皆冠于经首。

追念母仪,创大慈恩寺

贞观二十二年,皇太子在春宫,当时天气阴晦,他的身体倦压哀
感,追念母仪,昊天罔极,慈恩难报,于是就鸠材择地,创建了
一所大慈寺,为文德皇后,追崇冥福,从春天开工,到十二月,
大慈寺,方才峻工,在寺傍又建了一座雄伟的佛塔,诏选京城,
德高望重大德沙门五十位,各度六人,同居新寺。那一次他们晋
山典礼的仪式,特别隆重,太子备了宝车五十乘,迎接五十位大
德,并有采亭宝刹数百具,新请到的梵本诸经以及瑞像舍利等,
一同迎到寺内奉安,演奏的乐队是太常九部乐,与长安万年音乐。
华幡导引入寺,京城每一寺都参预此一游行盛会,太宗皇帝在安
福门楼上执炉致敬,等待经像等行列过了后始罢,皇情对此盛况,
颇为高兴,高宗登位后,并制大慈恩寺碑。

有一次高宗谒大慈恩寺上香礼佛,慈恩寺沙门做了一首五言律诗
道:“皇风扇祗树,至德茂禅林,仙草为日彩,神幡曳远阴,绮
殿笼霞影,飞阁出云心,细草希慈泽,恩光重更深。”

高宗皇帝也做了首五言诗和慈恩寺沙门道:“日宫开百仞,月殿
耸千寻,华盍飞圆影,幡虹拽典阴,绮霞遥珑帐,丛珠细纲林,
寥廊烟云表,超然物外心。

大慈恩寺,译经道场

显庆元年正月皇太子在慈恩寺斋僧五千人,太子在寺内与玄奘法
师谈起翻译经典的事,太子请问前代翻经的经过,玄奘法师答道:
“晋宁巳来,翻经皆有监阅,详辑之官,前秦苻坚时昙摩难提译
经,黄门赵整执笔,姚兴时罗什法师译经,兴及姚崇执笔,后魏
菩提流支译经,侍中崔光笔授,以至梁陈周隋各王朝,也都是如
此,就是在本朝贞观初年,波颇那罗译经,先帝文皇帝也敕令赵
郡王孝,詹事杜正伦为监护,可是现今阙如,如今大慈恩寺,极
其庄丽轮奂,是今古罕俦,可是尚未建碑,贫道住此寺,关于建
碑的事,我想给皇上知道建碑之事,不久黄门侍郎薛元超,将奘
法师与太子所谈翻经以及建碑之事,奏闻皇上,高宗允奏其事。
数日后高宗命中书令崔敦礼,宣读敕旨诏曰:“大慈恩寺玄奘法
师,新翻经论,今特令,左仆射于志宁,吏部尚书来济,礼部尚
书许敬宗,黄门侍郎薛元超,中书侍郎李义府杜正伦协助看阅,
或有不稳的地方,随笔润色,”

皇上朝罢后就派遣内给事王君德,先去告诉玄奘法师,就说朕已
经诏令多人来协助他翻经的事项,至于慈恩寺碑的事,朕想自己
撰作,不知法师意下如何?

玄奘法师接到王君德的报告后,马上就率领大众,上朝陈请,不
久高宗亲制的大慈恩寺碑文撰好,碑文中有“……玄奘法师者,
实真如之冠晃也,器宇凝遽,若清风之肃长松……腾今照古之智,
挺自生知……孤标一代,迈生(道生)远(慧远)以照前, 秀
千年,架澄(佛圆澄)什(罗什)而光后……衣单雪岑之风,旷
野低轮,肌弊流沙之日,遐征月路……通昔贤之所不达,悟先典
之所未闻,遂得金牒东流,续将绝之教,宝偈西徙,补巳阙之文……
朕之虔心八正(八正道)肃冀志双林,冀延景福,式资冥助,奉
愿皇太后,逍遥六度,神游丹阙之前,偃息四州,魂飞紫极之境……”
四日八月,奘法师率领京城缁素,盛备幢幡宝辇,香花梵仪,来
迎接皇帝的御碑,皇上也特派太常九部音乐,以及长安,万年,
二县的乐戏,同时京城的戚里候王们,都全部参加了迎送的行列,
高宗皇帝自己站在安福门上观看。玄奘法师迎迓大慈恩寺碑的导
从,是用的天竺的法仪,隆重庄严,皇帝见此庄严盛况,龙心大
悦不巳。

特旨沙弥,窥基为僧

永徵五年高宗特旨度沙弥窥基为大僧,因为当时窥基未满二十岁,
依佛戒是不能受比丘戒为大僧的,他是鄂国公尉迟敬德的侄儿,
右金吾卫将军尉迟敬宗的儿子,他的母亲裴氏夫人梦见掌中有月
轮吞之有孕,诞生的那天晚上,神光满室,年甫六岁就能著书立
说了。奘公很欢喜这小孩绝顶聪明。想度他出家,为他的继承人,
可是这小孩子自己不肯出家,后来与他的父亲商量好,用法逼他
出家,先是玄奘法师在西域遇见一个童子,也是悟司绝伦,奘公
将他从西域带回东土。

一日奘法师携带着西域童子,去见尉迟敬宗,敬宗将军就命窥基
出来拜见奘公法师,奘法师就命其读他所作的兵书,有数千言之
多,同时奘公目视童子,要他留神注意,待窥基读完后,奘公说:
“此古书耳,不足为奇”敬宗将军不相信,奘法师就命西域童子,
覆诵此文一次,竟一字不差的诵出来,敬宗大怒,以为窥基偷窃
古书来欺编自己,喝令将此逆子推出去斩首,玄奘法师慢慢的出
来为他求情,敬宗也故意不允,坚持要杀此逆子,然后奘法师说
明度他出家,尉迟敬宗才允放他,窥基说:“你一定要我出家,
要依我几件事,我要御、荤、色、晚膳方能从你出家,不然的话,
我宁可伏剑而死,也不去饿死。”奘公为了爱他秀逸的才华,方
便允许,因为他的相貌堂堂,气概万夫,虽然年弱冠,而身高八
尺,颈上有玉枕,十指纹皆盘折如印,使见者内心折伏,因此皇
上就也特旨度他受戒为大僧,参预翻译经论,他每览一种佛经疏
记,都能过目成诵,义亦顿解,并善解大小乘经论。后来成为唯
识宗的祖师,住大慈恩寺,故唯识宗又名慈恩宗,他著论有百部
之多,有百部论师之称。

吕才向奘法师谢罪

玄奘法师在高宗永徵六年五月间,翻译出因明论,当时有神泰法
师等各造义疏解释奘师所译的因明论,栖玄法师就将因明论给尚
乐奉御吕才阅读,因为吕才是一位深具才艺之士,可是对佛法不
通,而且妒忌奘法师的才名,因此作因明注解破义图,有一些轻
薄者听信其言,因此引起奘法师的弟子,惠立法师致书给左仆射
于志宁,斥责吕才的狂谬,信中有一近闻尚药吕奉御以常人之资,
窃众师之说,造因明图释宗因义,不能精悟而好异端……排众德
之正说,任我慢之高心……古德有净名契理,杜口毗耶,尼父德
高,恂恂乡党,未闻夸矜自媒而获缙绅之推仰也。”

不久太常博士柳宣,作归敬书和偈语,送给译经会的大德们求毕
其说,于是有明睿法师答述颂和来书,极大尊严,并训吕才的妄
举,柳宣得到睿法师的来书,就上朝见驾,弹劾吕才的谬妄,列
奏其事。高宗皇帝下旨,齐集公卿学士,带领吕才到大慈恩寺向
奘法师当面道歉,谢罪悔过。

我们从这一故事,可以看出玄奘法师在当时的名誉和地位,以及
皇帝对法师的崇敬了。一位不小的尚药奉御官,在文字上得罪了
玄奘法师,就有这些人出来为奘法师不平攻击吕才,最后闹到皇
帝面前,皇帝还齐集公卿学士们,把吕才送到大慈恩寺向奘法师
道歉忏悔才了事。

阿育王塔,州年一开

显庆四年九月间,有智琮弘静二法师,奉诏入内宫与皇帝谈经论
道,在谈话中谈起阿育王塔的故事,因为年岁久远,须假弘护,
高宗说:“莫不是童子施上的阿育王么?如近处有之;那就是八
万四千佛塔之一了。”琮师答道:“未详虚实,不过古老传说,
名阿育王寺言不应虚,又有传说三十年一次出现,前在贞观初,
已经出现一次大有感应,今己期满请皇帝开一次如何?”皇帝说:
“能得舍利这是莫大善因,你可以先去佛塔的地方,行道七天,
有了瑞应,方可开发,寡人御施钱五千,绢五十匹,以作供养”,
于是琮法师与给使王长信等于十月五日出发,六日夜晚到达,琮
法师一到就进入塔内,专精苦修,精修了将近七日,仍然没有看
见什么光明瑞现,到了十三日的晚上三更,法师在自己臂上,剜
肉燃灯供养,专注一念,心无异想,忽听塔内佛像的下面有振裂
之声,琮师闻声往看时,但见瑞光流溢,渐渐上涌,塔内三尊佛
像,各个放光,琮师大喜,将欲叫僧众来看时,又见塔内走出很
多僧徒,合掌而立,说是同一寺的人,过了一会光盖渐歇,冉冉
而下,去地三尺不见群僧,这时方知是圣者隐现,因此赶快将来
使召来同看瑞相,他们到了塔内,余光薄地,流辉满布,百千种
光,若有旋转,久久方才没尽,到了第二天早上,进去看时,在
地上寻得舍利一枚,光明鲜洁,再细心的在地上又找到了七粒舍
利,放在盘内,一枚独转绕余舍利,各放光明,炫人眼目,奘法
师将所见的瑞应,奏闻皇上,高宗派常侍王君德等人,送绢三千
匹并造阿育王像。

业重不见舍利

高宗皇帝敕封琮法师,住持会昌寺,并修饰舍利塔,开发舍利以
开众生的福慧,初开塔的那天,有二十多人,共同下塔,获得的
舍利,大家共见,其中有一人看不见舍利,他恨自己业障太重,
自己气恨拔自己的头发,苦心痛责,哀哭号叫,声骇人畜,仍然
是看不见,有人将舍利放在他手掌上,虽然他自己也觉得手中有
东西,还是看不到什么。

当地的人民,在圣旨未来前几天,就看到寺塔上,现出红色的光
华,周照远近,有的看见一条长虹,直上天际,有的看见光照寺
域,丹赤如画,寺僧们就知道舍利不久就可以出现了。

这塔内的那粒舍利,形状如小指,骨长一寸二分,内外孔口方正
下平上圆,内外光净,它的光相的变异也没有标准,各人所见的
颜色不同,舍利开出后,前往参拜的道俗人等,连接二百里间往
来不绝。佛法的感应,实在不可思议,同时也看出盛唐时代佛法
的兴旺了。

恭迎舍利,进内宫供养

显庆五年春三月间,周地献来佛陀顶骨,到了京城,有人看见高
有五寸,阔四寸许是黄紫的颜色,当时皇帝正在东都洛阳,舍利
送到东都时,召请京师高僧,七人往东都进宫行道,下诏将佛顶
骨与佛舍利,出示行道,有大德法师奏道:“这是佛陀的真身,
我们愿意顶戴供养。”经过一夜,收入宫内。皇后施舍她的所寝
之衣帐,直绢一千匹,并为舍利造全棺银椁,内外共有九重,而
且雕镂穷奇,到了龙朔二年,送还本塔,在二月十五那天,敕令
智琮弘静二法师,率京城诸僧,暨塔寺内的僧众,以及官民人等,
无数千人共藏舍利于右室”,奘法师说:“三十年后非余所知”
了。这是高宗朝一件佛教的盛事。

佛道论辩,道士败北

高宗在位时,经常召集僧道辩论,前后有七八次之多,每次辩论
的结果,都是道士失败,佛教胜利,他们辩论的方法,双方设有
论师的座位,由双方代表,代表他的本教, 升上论师座,或者
道士竖立一题,由佛教出来难他,或者佛教的代表出一题目,由
道教的代表出来论难,如此互相论义,而且要答辩得快,答不出
来就要输一次,有些谈理的方面颇为精彩,有的互相嘲笑讥讽,
近乎谩骂,而且毫无学理,就是要有话说,说得对方答不上话来,
有时讥嘲对方可笑的地方,皇帝也抚掌大笑出声,现在将他们论
战的大概略述如后。

西明寺落成,佛道论义

显庆二年六月十三日是敕建西明寺落成的一天,从十二日就开始,
道俗云集,幢盖严华,西明寺建筑雄伟宏大,大殿共有十三所,
楼台廊庑有四千区,诏请道宣法师为上座,神泰法师任住持,有
草书之圣的怀素大师任维那,西明寺的住持首座以及纲领职事,
都是一时的俊彦,落成那天的盛况也是极一时之胜,沿途的人潮,
从北城到南寺,有十多里路,所有街衢道路都为人塞。

皇帝为了庆祝西明寺落成,徵诏僧道各七人,到百福殿由内宫引
导,僧在东,道在西,一同上殿,皇帝对僧道们道:“佛道二教,
同归一善,然而梵境虚寂,为于无为,玄门深奥,德于不德。你
们都是二教中的饱学之士,可以共谈明理,各阐本宗如何?”

先由佛教会隐法师升座,立四无畏义,道士七人,各陈问难,道
士李荣立六洞义,再由佛教慧立法师问难道:“洞义者是否于物
是通达无碍呢?”李荣答:“是的。”立法师难道:“老君于物
是否通达呢?”李答道:“老君上圣怎么不通达呢?”立法师难
道:“既然老君于物通洞的话,为什么道德经上说:”天上大患,
莫若有身,使我无身,吾何患也,如此看来,老君于自身尚且有
碍,何能通于万物呢?”道士李荣一时无话可答,只有请法师不
要逼得太急,我在蜀中就闻法师的大名,今日能在圣殿之内,相
与谈论,我们同是出家人,不要苦相非驳。”慧立法师毫不放松
的道:“听先生的话,似想要我对你姑息,昨天我们可以欢叙幽
情,可是今天的此席,是要我们分明邪正的,再者你说我们同是
出家人,然而我们检形论事都不相同,先生鬓发不剪, 裤未除,
手把桃符,腰悬赤袋,巡门厌鬼,历巷摩儿,本不异淫祀邪巫,
岂可与我清净释子相比呢?”李荣怒道:“你以为剪发为好,何
不剔眉。”立半师问:“为何剔眉。”李荣说:“一种毛故。”
立半师道:“一种是毛,剔发亦剔眉,你也是一种毛,为什角发
不角髭。”李荣又无话可说,立法师嘲笑道:“昔平津困于十难,
今李荣死于一言,论德立谢古人,论功无惭往哲。”说罢就下座,
皇上大笑。

当时玄奘法师在西明寺度僧,不在论席,第二天一早,皇上就派
人去告诉奘法师道:“七人入内与道士论议,五人论胜,两人没
有参加也应为胜,幽州僧最好。”参加论议的法师多数是奘法师
弟子,所以高宗要把这消息告知奘法师。

敕语道士,何不学佛经

第二次是显庆三年四月间,高宗皇帝召僧道各七人到内殿去论议,
那一次佛教派出会隐法师以五蕴为题,神泰法师,立九断知义,
道教方面有黄赜、李荣特黄寿等,次第出来应战,因为道士不知
佛教的名体,茫如梦海,虽然也往返的论了数次,因为不懂佛理,
无从论难。皇帝又命道士立题,李荣立:“道生万物义。”由大
慈恩寺慧立法师,登上论座台来与李荣对辩,如此互相答辩,最
后慧立法师说:“天地万物是众生业力所感,善业多者,则琉璃
为地,黄金界道,恶业多者,则沙壤为土,瓦砾为衢……这都是
自业自作,无人使之,吾子心愚不识横言道生,道实不生,一何
可愍呵!”李荣愕然不知所对,于是愧然下座。

道士黄寿登座,立老子名义,佛教由会隐法师与他讨论,首先责
其立题不当,并对皇帝奏道:“黄寿身为黄冠,不知已讳,陛下
是老君之孙,岂有对人子孙面前,公然谈论其祖之名,五千文中
大有好义,均可立题,怎可以标圣人之名,犯了大不敬之罪,如
计罪论刑的话,黄寿死罪有余”。一会隐法师在皇帝面前,堂皇
之的痛责道士一顿,皇上命道士更换别题,黄寿因此遭受挫锐,
后来虽然言对,可是次序乖越,高宗说僧道两家此次论义,宗旨
未甚分明,慧立法师奏道:“众僧立义,道士不识其源,例如僧
立五蕴义,黄赜道士,以荫名来难,要知荫以覆盖为宗,蕴以积
聚为义,如色有十一聚,在色名之下,识有八种聚,在一名之下,
举统以收,称为蕴义,若以荫名来难,义理全乖,再说神泰立九
断知义,道士生来就未闻此名,虽然登上了论座,而不知发问之
处,无以遮着,就浪作余语,因此圣上听来宗旨不明,佛法的大
宗,是以因缘为义,所以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例
如我们看见殿前的柱子,要具有五缘才能看,一、识心不乱,二、
眼根不坏,三、籍以光明,四、有境现前,五、中间无障,一定
要具足五缘方能看见,假使天黑,无光,纵有朱楹也无法看见,
以此类推,莫不皆然,再说我们人的出生,也是因缘所生,内则
业惑为因,外则父母为缘,身方得,生……皇帝听慧立法师,大
谈佛法,颇为高兴的说:“师等因缘大好,何不早论。”散席之
后,皇帝与给事王君德说:“敕语道士等,何不学佛经。”这是
第二次佛道论战,佛教又胜了一场。

三度论战,道士再北

显庆三年的冬天,没有下雪,皇上想弘法祈雪,召佛道二教,入
内殿讲论道义,召大慈恩寺义褒法师,东明观道士张惠之等,内
外宫禁,咸集法筵,参听这次的论道,开始时道士李荣,先升高
座,立本际义,褒法师赤升座共谈名理,互相论难……到后来道
士没话说嘲褒师道:“法师唤我为先生,汝则成为我的弟子。”
褒师应声挫道:“今对天子言论,申明邪正,用简帝心,你竟以
 荛之嘲,来尘黩天听,诚不可也,不过既然这样说,我也聊以
相答,我以事佛为师,我为佛之弟子,汝既称为先生,汝应先道
而生,那末你就为道祖啦!”道士忸怩,无话可答,手上的尘尾
垂顿,声气俱下,褒师也嘲道:“尘尾巳萎,尘巾将折,语声既
软,义锋亦推。”李荣无对下座,道士输了一次。

皇上再命褒师依法登座,义褒法师以摩呵般若波罗密为义,菩萨
大师,如来之母,摩呵诃也,般若慧也,波罗密者,到彼岸也。
道士之中有张惠元,姚道士等,次第来与褒师论难,姚道士道:
“般若非愚智,何以翻为智。”答道:“为欲破愚痴,叹美称为
智。张道士难道:”何者是愚痴,而将智来破。“答道:”愚人
是道士,将以智破之。“张道士说:”我那里是愚。”答道:
“般若非愚智,破愚叹为智,道士若亡愚,我智药亦遣。”他们
论到后来,张李姚三道士都参加来与褒师一人论战,褒师嘲笑道:
“两人助一人,三愚成一智,昔闻今始见,斯言有从记。”高宗
皇帝也不禁抚掌大笑,李荣等又俯首无言,默然下座了。

襄阳道人有精神

显庆三年六月十二日,帝召襄阳灵辩法师与道士李荣论难,因为
道士败了数次,皇帝同情弱者,对李荣道士警告说:“你今天要
慎重,你看,襄阳道人有精神,好交言,不要堕其圈中”李荣道
士还以老卖老的奏说:“孔子尚畏后生,况荣不如前哲。”辩师
奏道:“灵辩诚后生,李荣故当是老。”因为李荣是四川人,故
有此讥语,皇上大笑道“李荣巳被逼了。”正题尚未开始,李荣
先输了一着。

他们论战到后来,道士李荣无理可说时,就大声说:“明王有道,
致使番僧入贡。”辩师应道:“日碑生于塞外为忠臣于汉朝,道
陵长蜀中,作米贼于魏。”(曹魏时张道陵创五斗米教,凡入他
教者,要五斗米,道士称为张天师,世人称为五斗米贼)李荣默
然不能答,辨师又追道:“得嘲急解,何事踟蹰。”李荣道:
“即得玄旨,所以杜口。”辩师道:“鱼目不类明珠,结舌何关
杜口。”皇上大笑。并命辩师再难下去,辩师难道:“玄理幽深,
至人可渊,道士庸昧,如何能知。”道士答道:“玄虽幽奥,至
人深知,凡则浅知”,辩师难道:“道士学玄理,至人能深知,
道士得浅知,道士学仙法,仙人能高飞,道士应下飞,仙飞有高
飞,道士高下俱不飞,玄理有浅深,道士浅深俱不测。”李荣一
时不能答。辩师嘲讽道:“老子两卷,本未研寻,庄子七篇,何
曾披读。”继着又嘲之道:“闻君来蜀道,蜀道信为难,何不乘
凫游帝里,翻被枷项入长安,(敕令追李荣进京时著枷而来的,
不知是否在本地犯了什么罪,带罪进京。)李荣答道:“死压其
虑,稿木其形,行忘坐忘著枷何妨。”辩师道:“行忘坐忘,终
身是忘,亦可以行枷坐枷,终身著枷。”李荣怒道:“天子知道
有李荣,乃与李荣著枷,如何道人之流,皇上对你们何曾记录呢?”
辩师道:“天子今年知有李荣,来年也知有李荣,今年既然与荣
枷著,来年也与荣的枷著,圣恩未巳,著枷更无了时,不过详刑
抵罪,天子未必都知道,道士著枷,圣人何曾记识,倘若因枷被
识,也是以丑见知。”道士李荣,恼差成怒,大声骂道:“我是
道门英秀,蜀郡李荣,何物小僧,敢欲相轻辩师道:”李荣,李
荣,先乏雄情爽气,何劳嗔目厉声,区区蜀地老,窃号道门荣,
巳摧头上角,何用口中呜。“道士李荣给辩法师喜笑怒骂,连嘲
带讽的弄得答不上话来,如此讥讽嘲笑的事很多,每嘲一次,皇
皆随之大笑。

沙门不拜王者

高宗为太子时就受了菩萨大戒,初登位的几年当中,还是崇敬三
宝,后来渐渐娇慢,在龙朔二年的四月十五日,突然下了道屈僧
拜俗的诏书,令沙门致敬君亲,交付有司议定此事,就在本月二
十一日,有大庄严寺威秀法师等上不拜表,到了二十五日,道宣
法师等联名上不拜表,二十七日道宣法师又上荣国夫人杨氏,沙
门不拜俗启,并说明佛教隆替的事状,因为夫人是皇后的母亲,
崇敬三宝,广建福田,因为她出入禁宫,无人干涉的,所以宣法
师等,诣门致书,请她从中协助,阴止沙门拜俗之事。

宣法师等上表引经论证明道:“梵纲经云,出家人法,不向国王
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祀,涅 经第六卷说
《出家人不礼在家人》,四分律云,《佛令诸比丘相次礼拜,不
应礼拜一切白衣。》佛本行经说《轮输檀王,与诸眷属百官,次
第礼佛足已,佛言,王可礼优婆离足,诸比丘足,王闻佛教,即
从座起,顶礼五百比丘足……今见诏书,令僧致敬君父,事理深
远,非浅情能测,夫出家之迹,列圣齐规,真俗之科,百王同轨,
干木在魏,高抗而谒文侯,子陵居汉,长揖而寻光武,彼称小道,
尚怀高蹈之门,岂此沙门不蒙,闲放之美呢?》

因为此事,上下拜表的僧俗很多,到了五月十五日,皇帝大集文
武百官于中台,商对此事,京城道宣法师等三百多人竟陈启状,
有司也各以表闻,一方面有右司成令狐德业等五百三十九表请沙
门不合拜俗,一方面有右兼司平太常,阎立本等三百五十四人表
请沙门应合拜俗,高宗看了双方表奏后说:”朕商确群议,今于
君处,勿须致拜,致于其父,慈育弥深,自今以后,即宜跪拜,
主者施行。”

到了六月八日,有京邑老人程士 等上表大意说:“高尚之风,
人王犹有抗礼,岂惟臣下及跪拜之仪,意愿国无两敬,大开方外
之迹,僧奉内教,便其立身行道,不任私怀之至。”沙门拜俗之
从此不议。

和尚圆寂 皇帝痛哭

玄奘法师,道力通天,身为太宗高宗两朝君皇的崇敬,真是有求
必应,永徽三年应奘法师之请,敕建慈恩佛塔,内藏梵本经典与
佛舍得(也就是后人称为大雁塔小雁塔),显庆三年七月迎请奘
法师住入西明寺,到了四年十月间,高宗又施舍玉华宫为寺,追
崇先帝太宗皇帝,诏迎玄奘法师住持玉华宫。

麟德元年二月初五日奘法师有病,命他的弟子大乘光录他所释经
论,几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造弥勒佛像十俱胝(即百万之数)又
命大众为他同念南无慈氏如来所居内院,愿舍寿必生其中,胁虹
而卧,安详逝世,春秋六十有三,那天的晚上有白虹四道,自北
亘南,贯穿慈恩寺塔。

大师圆寂的消息送达朝廷,高宗皇帝突闻此事,痛哭失声的对左
右说:“朕失国宝矣!”废朝五日不登殿,以志哀痛,自从奘法
师圆寂到出葬,皇上五降御札,无非是关心大师的遣典与勤恤丧
事了。不久有一异僧送来旃擅香末,请依天竺之法,用涂师之体,
弟子大乘光以掩龛日久,不欲再开,来僧说:“我是奉旨而来,
如何拒绝?我即回奏。”不得己启龛,法师颜色如生,香气馥郁,
其僧为其涂香后,恍然不见,识者以为一定是兜率内院的天人下
降。

四月皇帝敕旨,用佛陀故事,金棺银椁,塔于产水之东,四方赶
来送葬者,有一百多万人,一代大师,受人民崇敬如此,难怪在
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大师还是活在世界各国人们的心中不朽呵!
追随大师的弟子有窥基,神泰、栖玄、会隐、惠立、明睿、义褒、
大乘光等,都是当时佛门龙象,一方宗师(本文参考广弘明集、
古今佛道论衡集、佛祖统纪、佛祖历代通载高僧传、唐典等书。)


〖武  则  天〗

介绍了和尚还俗做皇帝,和皇帝与佛教的关系,现在再介绍一位
尼姑还俗做皇帝的人--武则天。提起武则天的大名,不论信不
信佛教的人士,都知道这一位大名顶顶的女皇帝。不过谈到武则
天时,大家就会想到她是个淫秽不堪的坏女人,因为历史记载和
小说的描绘,对武则天皆是极尽侮辱之能事。如果这时有人出来
说武则天是好人的话,我想很快就会遭到口诛笔伐的围攻,难道
她是一无可取?一点好的地方没有吗?也未见得:那未为什么人
们要这样对付她呢?大约有如后两点:

第一、因为她是女人,在重男轻女的旧社会里,女人无才更是德
的观念下,而武则天既是女而又有才能,最不能原谅的她以女人
之身竟做皇帝来了。她做了皇帝以后,也想享受一下男人做皇帝
的享受,这还了得,女人怎末可以和男人相提并论呢?

第二、她以女人为王,而又信仰了佛教,梁武帝,唐太宗,这样
明主贤君。就是因为信仰了佛教,尚且遭到欧阳修批评为中才庸
主,何况武则天本身私德,不守妇道,更是宋儒们口诛笔伐的对
象了。我们贵国历代相承,是以儒家学说为正统的,在门户深严
的腐儒门看起来,佛教是外来的宗教,佛教徒在他们笔下,很少
有好的评语,这就是他们偏见排外的一贯作风和看法,偏偏武则
天就犯了这两条大忌,既以女人称帝又信佛教,他们怎能不骂呢?
怎能不骂呢?

童女捧沙献佛

相传佛陀在世时,有一天托钵行化,在路上遇见一位太妹型的女
孩子,与一班小孩子在路中堆沙嬉戏;她远远看见释迦佛率领弟
子们鱼贯而来。她就半开玩笑半认真的用双手从地上捧了一棒土
沙,走到佛陀面前,往世尊钵内一放,世尊居然接受她的沙土供
养,大弟子舍利佛实在看不下去,心想这女孩岂有此理,怎末可
以用沙土向世尊开玩笑。在路上实在忍不住,就问世尊道:“世
尊,刚才那个女孩子,把沙土放进你钵内,你为什么让她胡闹?”
世尊微笑的说:“你们不知道,此女千百年后,因缘成熟,要在
东震旦国为王,这时如不受她沙土供养,她将会破坏佛教的,这
样让她种此善根因缘,她将来做皇帝时,会保护佛教弘扬佛法的”。
有此因缘,所以在武则天王朝,对佛教尽力推动与弘扬。

笔者不愿为她的人格辩护,可是她对佛教的贡献,也不能因此就
缄默。

女主武王 代有天下

在贞观廿一年唐太宗得谶云“唐三世而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太宗密召太史李淳风,商量此事,李淳风奏道:“依臣据术推之,
其兆已成,其人就在陛 下宫内三十年后,当有天下,诛戮唐家
子孙殆尽。”太宗道:“现在将所有姓武者杀之如何?”对道:
“天命不可易,况且真王不死,徙使疑似者,妄遭诛戮,祸及无
辜,今既在宫内,已经是陛下的眷属,再过三十年,又当衰老,
老则心慈,虽然有变制易姓,于陛下的子孙,或者所掼不大,今
若杀之,复生少壮,那就更加严毒了况又立仇,则陛下子孙必无
遗类了。太宗善其言,停止查究。”

武则天是荆州都督武士约的女儿,太宗召入后宫为才人,那时只
有十四岁,当时想不到将来的女主就是她,太宗崩驾后,因为她
是姓武的女人,所以就把她送到感业寺落发为尼,则天落发披剃
后,还规规矩矩过了四五年的青磬红鱼的生活,高宗登位后,有
一次到感业寺行香,一见钟情,就于永微五年诏入后宫,封为昭
仪,第二年又册为皇后。

则天造字,作开经偈

武则天也是天纵之才,她也没有好好读过什么书,她不但能问政
治国,而且自己造了十八个字,武照的照字,就是她所造十八字
之一,他不但虔信佛教,而且精通佛理,她作了一首赞叹大乘法
宝的四句偈,千百年后的今天,成为佛教徙诵经的“开经偈”,
我们每天在未诵经文以前,要先念四句“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就是武则天所作的“开经偈”,其他如翻译经论,度僧弘法都
是尽力协助,本文只介绍则天掌政时,对佛法僧的贡献和恭敬,
其他不在本文之例。

菩提流志,来华译经

南天竺沙门达磨流支法师,在长寿元年来中国,高宗曾闻法师之
名,特派专使前往敦请,至是抵达东都,则天召见,并为他改名
为菩提流志,翻成中国话名觉爱。敕住佛授记寺译经九十部,廿
八卷,中宗神龙二年,法师移住京城崇福寺,译大宝积经,皇帝
并自笔受,睿宗景云元年,在北苑白连花亭内,召开翻译宝积经
的会议,仍由皇帝,亲躬笔受,敕王缙贺知章等润色经文,中书
陆象先,魏知古监护,睿宗御序标于经首,直到玄宗的开元元年,
流志法师译完此经后,不再翻译经论。专心持诵静修,因为年龄
太大了,他到中国的那年,就一百廿三岁的高龄。到了开元十五
年入灭时,世寿一百五十六岁,法师前后在中国译经五十三部。
共一百一十八卷,圆寂后谥号为开元一切遍知三藏,名德之重。
梵僧中古之未有也。

义净法师 取经回国

义净三藏法师从十五岁就发愿往西域求经,直到高宗咸享二年,
三十七岁时才能实践其愿。往天竺求取佛经。孤身万里西征,经
过二十五年游学三十余国,至直天册元年五月间才回到中国,取
得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共有五十万夹,金刚座真容一铺,佛陀
舍利三百粒,则天亲往上东门外京郊,跪迎佛经舍利入京,将佛
经等奉安在佛授记寺,敕请法师翻译经论,初与实叉难陀法师翻
译华严经。长安三年译金光明最胜王等经,由成均(大学)助教
观监护,则天亲制新经圣教序,中宗神龙元年译出孔雀王等经,
中宗皇帝制序,名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神龙二年随驾回到长安,
法师在大荐禅寺,别置了翻经院,译一切庄严王等经,由兵部侍
郎崔 ,给事中虑粲,润文正字,秘书监附马都尉扬慎交监护,
景龙二年召请义净法师入内殿共同翻经,睿宗景云元年,义净法
师又译出浴像等经论廿部,共八十八卷由学士李峤,张说等润色
经文,仆射韦巨源,苏环监护。中宗在房州时,时时祈念药师佛,
命法师于大佛于大佛光殿译药师经两卷。法师于玄宗开元元年七
月圆寂,世寿七十九岁,僧腊五十九年,法师前后共译经律论五
十三部,共二百三十卷。法师另撰仪传九卷,法师遍译三藏,而
自己偏以律学教授学者。

迎请华严,觉喜来华

则天太后听说于阗国有梵本华严大经,特派专使前往迎求,并请
一位善于梵文的法师随经同来,那时唐朝是大国,边邦小国,见
到上国来使请求,当然欣然接受所请,于是于阗国王以尊者实叉
难陀,中国语名觉喜,对华严的宗旨,精研善解,因此就请法师
随经于通天元年,来到中国的京城,则天得此大经来华的消息,
大为喜悦,诏入大遍空寺,与菩提流志,复礼法师等,共同翻译,
后来法师住到佛授记寺,则天不时亲自到寺,参加译经工作,亲
究笔削,并供养法师们的饮食,到了圣历二年十月,才将新译的
华严经译成,则天亲制序引,并在太极殿宣示百官。长安四年,
实叉难陀又译出楞伽经七卷,法师共译经论一十九部,一百七卷,
法师于睿宗景云元年入灭,火化时舌根不坏,皇上下诏送到他于
阗本国起塔供养。

则天向法藏法师问道

法藏法师号贤首,康居国的人,到长安来寻师学道,后来师侍智
俨法师,尽得俨师之教,实叉难陀译华严经时,他与义净法师一
同参加译场,万岁通天元年,有旨诏沙弥法藏在太原寺,对大众
开示新译华严经的宗旨,在开示时有白光从口中而出,事后则天
有旨,诏京城十位大德僧伽,为法藏授满分戒法。,赐号贤首,
住大遍空寺参加译经。

长安元年,诏请贤首法师,在东都佛授记寺,开讲新译的华严经,
讲到华藏世界品时,大地震动,因此诏入长生殿问道,并寻问华
严经中,帝纲十重六相之义,藏法师为其说法道:“天帝纲义,
十重玄门,海印三昧门,六相和合义门,普眼境界门,这些义章,
都是华严经中总别义纲。”则天闻华严经玄义,茫然惊异,伸请
再三,藏法师用手,指着镇殿的金狮子为喻,并撰述金狮子章,
列十门总别之相,则天阅后才豁然悟解其旨。

藏法师为了易于了解,更进一步,以七妙方便之法,取十面镜子
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去一丈许,面面相对,当中安一佛像,
燃一明灯,照亮佛像,就能看到那些镜光,互影交辉,学者因此
能了悟,刹海涉入无尽之义。

则天敕奉,藏法师为康藏国师,华严宗又名贤首宗者,是以藏国
师之名而有。

慧安神秀,两位国师

万岁通天元年,诏请嵩狱慧安禅师与北宗神秀禅师入京,乘着肩
舆入殿,则天亲自行跪拜礼,住在宫内,朝夕问道,则天尊安师
为国师,当时王公以下,闻风来谒者,望尘拜伏。

神秀禅师与安禅师都是黄梅五祖门下弟子,五祖入灭后,秀禅师
住江陵当阳山中,则天慕名,诏请入京,与慧国师同住内道场供
养,特加钦礼,敕令在当阳山为秀禅师建度门寺,以旌其德。

秀禅师不习惯宫中生活,累次表请回山,方肯送他回当阳山,为
他新建的度门寺。秀禅师神龙二年二月廿八日坐化。皇帝对秀禅
师圆寂,为之辍朝五日,出葬时,皇帝亲自送到午桥,王公大臣
们送到伊水,秀禅师住世有一百多岁,僧腊八十多。至于慧安国
师在隋文帝开皇十七年遁居山谷,炀帝大业年间,大开运河,男
人被拉去做工,家中的多数成为饿殍,安师不忍,出来乞食,养
活那些饿殍,炀帝闻师之名,徵召他入京,不肯受诏,潜入太和
山登衡岳行头陀行。

安国师于贞观年间到蕲州参谒五祖弘忍大师,悟明心法。后来隐
居终南山,高宗诏他来京,不肯应诏,潜往嵩山少室,此次则天
遣使往请,方肯应诏入京,则天拜为国师,后来辞归衡岳,中宗
赐他靡衲僧衣。安国师于景龙三年三月三日,吩咐门人道:“我
死之后,将我的尸首,放到树林内,待野火焚之。”就在三月八
日,国师入灭,春秋一百廿八岁,门人遵嘱,果然有野火自焚,
获得舍利八十多粒,内中有五粒大的舍利,送入宫中供养,后人
称之为老安国师。

大安禅师,降伏妖狐

延载元年京中来了一个女人,自称为圣菩萨,具有他心通等神异
所言皆应,轰动一时,则天召见与之相谈,所言皆验,因此留住
宫内,当时有一位大安禅师来京,则天迎请入宫问道,并令那位
自称是圣菩萨的女人出来相见,并为介绍经过,大安禅师问道:
“闻汝善能观心,你能知我的心现在那里?”女人答道:“你的
心现在塔头相轮的钤中。”稍停一会儿又问在那里?女人又答:
“在兜率天弥勒宫中听法。”一会儿禅师再问在那里?女人答道:
“在非非想天。”三次所言皆对,则天大悦,过了一会,大安禅
师再问我的心此刻在那里?女人竟一无所知,答不出来,大安禅
师大声斥道:“你还自称是圣菩萨,我心置阿罗汉地,你就不知
道,若至菩萨地,诸佛地你何由能知?”该女辞屈惭惧,现出原
形变作牝狐下阶而去。

鬼神妖仙等都有他心通的小神通,所以处处都冒充佛菩萨之名,
欺骗人民,接受善男信女们供养礼拜,如武则天这样有才智的人,
尚且受其愚惑,信以为真,何况今之愚夫愚妇呢?

如意二年绛州地方有二女童,依一尼师出家,尼师每天诵华严经,
有一天诵经忽然坐亡,二女失怙,每天到她师父坟土上号哭,到
了如意三年,坟土上忽生莲华五茎,地方官以此奏闻,则天敕检
莲华根,其根出自亡尼的舌上,则天召二女进京,亲自为二女童
落发为尼,敕住天女寺。

下诏改正,僧道名次

先是贞观年间,唐太宗因为尊李老君为他李家的祖宗,因此爱屋
及乌的将道士女冠也提升在僧之前,因此在佛教中引起一场风波,
后来奘法师取经回国,太宗皇帝对他特别尊敬,可惜时间没有几
年太宗就崩驾了。在太宗晚年时,玄奘法师曾与他提起此事,太
宗也承允改正名次,尚未实行,太宗崩驾、高宗显庆年间奘公有
病,皇上派尚药奉御蒋孝章,与针医上官琮来为法师看病,奘法
师因此陈述,“先朝以释氏的名位,在道流之下,先帝晚年许为
改正,同时永徽初,又有命僧尼犯罪情难知者,同俗法治罪,玄
奘恐怕,疾病萎顿,永隔天颜,所以在未死之前,作表附请内使,
以闻天听。”当天高宗就派内使去答覆奘法师的请求道:“所陈
二事,因为佛道的名位,是先朝处分,事须平章等议行,至于僧
尼不应同俗治罪之事,我随时敕令实行,法师安心养病。”僧道
名位之事,终高宗之朝,仍未改正过来。

到了武则天的永昌二年七月间,下诏改正僧道名次,诏文中说:
“释典与玄宗,理均迹异,拯人化俗,也是教别功齐,自今以后,
如有法事聚集,僧道应该齐行并集,今后已往成为永式,僧尼仍
诏在道士女冠的上首。”依据历史的悠久,教理的深远,列朝的
前例,佛教皆应在道教之前,则天这样下诏改正,是最公平的处
理。

善纳忠言,大佛停建

则天笃信佛法,对译经建寺,造像、弘法,都有贡献。他在长安
元年,将要建造一尊很大很大的佛像,御史张延圭  上疏谏道:
“佛以觉者为义,因心而成,不一定以诸相方见,经上也说: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真如
之果,不是向外追求的,陛下信心皈依,发弘誓愿,壮其塔庙,
广其尊容,已经普遍天下久矣。有为住相布施,非最上第一希有
之法,经中曾普:《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其甚
多,不如有人于此经中,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那末陛下就是倾四海之财,竭万夫之力,穷山林之木以为塔寺,
极冶之金以为尊像,劳则多矣,费则甚矣,其所获得的福报,尚
不如禅方之一匹夫也。

“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因为有为之法,不足为高,况且动
工营建,大兴土木……那时州县徵输,星火逼迫,人民有的谋计
无所,或者粥卖以充,结果是怨声载道,和气不洽,这那里佛陀
所标喜舍之义,不憨愚蒙,而夺其产乎!况且边朔不宁,军装日
急,天下虚竭,海内劳弊,关于兴座佛像之事,尚请陛下,慎之
重之,若以时政而言,应先边境,蓄府库,养人力,若以佛教而
论,则应敕危苦,灭诸相,崇无为,伏愿陛下,察臣之言,行佛
之行,务以理为尚,无以人废言。”

则天阅表后,不怒反喜,并在长生殿召见延圭御史,善嘉其言,
赐以金帛。

武则天很分别忠奸,在她身边那些得宠的小人,在外胡作非为。
经常被狄仁杰等大臣们的痛打,他们被打后,回去向则天哭奏,
她都是一笑置之,要他们以后在外小心,决不护短,难为大臣,
有一二奸臣恶吏。都是蒙着她做害人的坏事,则天知道一定不容
的。

记得骆宾王作了一篇“为徐敬业讨武照檄”的文章,把武则天骂
得狗血喷头,她看过那篇文章后说:“如此之才,不为我用,宰
相之过也。”并没有杀骆宾王,这些地方她的容人之量,比那些
昏君皇帝要好得多了。笔者并非为她说话,这也是持平之论,不
知读者以为然否。

(本文参考,传灯录、高僧传 、广异记、旧唐史、法茹珠林、
释氏稽古略、佛祖历代通载等书)


〖佛光王唐中宗〗

佛光王剃度

唐朝有一个皇帝,他出世刚满一个月,就举行了出家落发剃度的
仪式;他是谁呢?就是佛光王唐中宗皇帝。先高宗在位时,他与
玄奘法师的私谊很厚,则天皇后又是曾经出过家的人,当然对玄
奘法师的才德更外钦佩了。有一天高宗皇帝在奘法师前,以开玩
笑的口吻,指着则天皇后说:“皇后怀孕若生男子,听其出家,
拜你为师。”类似两家通好,指腹为婚。当婴儿一出世,双方就
为儿女订亲一样。

永徽六年十一月间,天后难月,就命宫人在佛前上香,祈求平安,
上香不久,就分娩了。唐中宗诞生时,神光满宫,自庭烛天,因
此号名佛光王。高宗生了皇子,君无戏言,玄宗法师真的来向他
要佛光王出家,并表请高宗实行诺言,让佛光王出家,绍隆三宝;
可是真正向他要人出家时,他又舍不得了。故于十二月五日为佛
光王度僧七人,代表佛光王出家,不过婴儿满月的那一天,仍请
玄奘法师,为佛光王举行剃发皈依出家礼。

因此佛教中有寄名出家沙弥者,在笔者家乡江苏地方就很多,父
母恐怕幼儿多灾难,长不大,就把小儿送到佛寺内,拜一师父寄
名出家,到了此子长大成人,要娶亲结婚前,一定要去寺内向师
父赎身,举行一次还俗的仪式,寄名出家的假和尚,跪在佛前,
由他的师父骂他一顿,说他如何不守佛家的清规,犯了不容出家
的戒法,假意打他两下,逐出山门;这样寄名子才能够结婚。

还有一种是用金钱买人替自己出家的有钱的人因病发愿,病愈后
出家,可是病好后又舍不得出家,就拿钱买一个人,替他出家,
这个人在寺内一切生活费用,都由还愿人负责。因此有些有钱有
势的替身出家后,也就仗势欺人,连寺内住持僧对他也没有办法,
因为他是某某大人的替身,例如小说上济颠僧就是秦丞相的替身,
寄名出家,替身出家的先例,大约就是从佛光王开始吧?

曹溪六祖,屡诏不起

唐中宗名显高宗皇帝的七子,以太子接皇帝位,因为他从小就皈
依三宝,寄名出家,因此对佛教的信仰始终不退,就是逊位在房
州时,仍然不断持诵药师如来名号,并请义净法师,翻译药师经
两卷,其他如实叉难陀,菩提流志,义净 法师等译经场所,中
宗都曾参加协助。例如翻译八十华严的实叉难陀法师,景隆元年
再奉诏来京时,中宗隆跸迎劳,备用两街法仪,以及旗幢鼓吹等
执事来欢迎他。

中宗对于有道高僧,都曾迎请到宫中供养,如慧安神秀二禅师他
都以弟子之礼相待,尤其对六祖惠能大师的向慕,屡次派专使诏
请不肯应召。

中宗在神龙元年四月间,又特降御札,召请六祖,诏书中说:

“朕延请安秀二师入宫供养,每于二师究其一乘法妙时,他们都
推让的说:《南方的能禅师曾密受忍大师衣钵,可以就彼问道。》
今特遣内侍薛简,驰召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中宗虽然
如此的诚心邀请,可是六祖仍然以有病,坚辞不去。

薛简内侍无法达成任务,心中很难过,不得已求其次道:“弟子
回朝,主上必问,愿大师指示心要,令得明道。”六祖开示道:
“道无明暗。”薛简道:“明喻智惠,暗况烦恼,倘不以智惠照
破烦恼,生死凭何出离?”六祖答道:“若以智慧照烦恼者,这
是二乘小机。”简再问道:“何谓大乘见解。”六祖答道:“明
与无明,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在凡不减,在圣
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性相如如,名之为道。”

薛简又问道:“大师说不生不灭,何弃外道?”六祖答道:“外
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无生。我说本自不生,
今亦无灭,所以不同外道。汝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议,
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住,妙用恒沙”。

薛简内侍只有回京复旨,表奏与六祖相见会谈,以及大师开示法
语的经过,中宗称赞不已,并遣使御赐六祖大师靡衲袈裟瓶钵,
绢五百匹,并谕知天子向慕之忱。

神僧万回,所言皆验

召请神僧万回宫,赐号法云公圆通大士,住在集贤院内,并派两
个宫女侍奉他,有一天万回忽然要吃他出生地,阌乡河的水,左
右的人一时怆惶无法可得,万回说:“掘堂前地下有穴,你们掘
地可以得水。”掘地果然得水,回师饮水后,就安然而逝,赐号
国公,并图形于集贤院。

万回出生在贞观六年的五月,他在幼小时,他的哥哥在数千里外
当兵,他代他妈妈送东西给他哥哥,早去晚回,万里路程,一天
往回,因号万回。高宗闻其名,诏他入宫,度他出家为僧,则天
在位时,常常把他迎到宫内,赐其锦衣,派有宫人侍给。庄惠太
子初生后,则天抱着给万回看,万回说:“这是西域的树精,养
之宜兄弟。”安乐公主与韦后将要谋逆,万回路遇安乐公主时,
待她走过后,望之唾口水道:“血腥不可近。”不久安乐公主事
败,果然被杀,玄宗在青年时,曾私自拜见万回,请他看相,万
回拊其背说道:“五十年的太平天子!”睿宗为相王时,每每将
要出来时,万回就先告诉市人说:“天子来了。”一会儿相王出
来了。他的神异类皆如此,万回不但屡现神异,并对佛法作有偈
语道:

明暗两忘开佛眼,不系一法出莲丛,
真空不坏灵智性,妙用尝存无作功,
圣智本来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圆融。

僧伽大士,入宫供养

景龙元年,中宗遣专使到泗洲将僧伽大师迎来宫中供养,有度惠、
俨惠、岸木叉三人为大师侍者同来,中宗亲笔为大师所居住之寺
题额曰“普光王”不久又迁住荐福寺,第二年京城大旱,有旨请
僧伽大师祈雨,大师用瓶水向空中散洒,不久就看到浓云从大师
住的地方涌出天空,骤然间大雨倾注而下。

第二年僧伽大师圆寂,世寿八十岁,神采如生,皇上本想为大师
在荐福寺,塑像建塔,当旨下不久,就有秽气满城,皇帝不得已,
在大师前炷香充许他,仍然送他回泗洲,祝祷后马上就异香郁然。
关于僧伽大师中宗曾经问法云公万回:“僧伽大师何如人?”万
回答道:“观音菩萨化身。”

大师是从西国来华,在唐高宗时,就到过长安洛阳各地行化后来
常在吴楚之间,手执杨枝,混迹在僧侣之中,有人问他:“大师
何姓?”他答:“我姓何。”再问他:“你是何国人?”他答道:
“我是何国人。”有一次他在泗洲要建一寺,那是宿州居士贺跋
氏施舍的房地,大师对人说:“其实这地方本来就是佛寺,诸位
如不信,就请掘地看看。”掘地果然在地下得一石碑,碑上有香
积寺,是齐朝时李龙建所创的寺,又在地下获一金佛像,大家说:
“这是然灯如来。”大师说:“普光王也”因此就以普光王为寺
之名称。

智严出家,道岸入宫

神龙二年八月试经度僧,诏天下童子,举行试经义,如考试经义
通顺,就合格度之出家为僧,试经度僧,就是从此开始。

沙门智严是于阗国王子,不过他从小就来唐为官,早年荣禄,到
了中宗登位时,已经授为将军,封为郡公,可是他正在高官厚禄
之时,忽然看破红尘,在景龙二年,请求舍家为寺,皇上允其所
请,久又坚请家为僧,十二月廿四日,皇上诏旨中有“人之情也”
莫不贪禄惜位,卿之愿也,“乃欲弃俗家”,而今只有满你所愿,
成就高志了,不过出家后,仍然住在终南山至相寺,参加翻译经
论。

景龙元年,诏请道岸律师入宫,为妃主们传授三皈五戒,并留住
禁中,有一天中宗到来,诸师们见到万岁驾临,大家都避席而起,
独有道岸律师长揖而已,皇帝也不以为忤,反而高其德量,并图
其形于林光宫,在图形上皇帝还亲笔题字赞道:

“戒珠皎洁,惠光清净,身局五篇,心融八定。
  学妙真宗,贯通实性,维持法务,纲纪得政。
  律藏冀兮传芳,像教因而光盛”。

道岸律师能得大唐天子,图形题句,实为难得,难怪道律师门徒
皆以此为荣。

八月内高宗的旧宅同圣寺,有一颗柿树,在天授年中就枯死了,
这时忽然重荣复活,中宗因此大赦天下,赐封百官爵禄,普度僧
尼道士数万人出家。

(本文参考释氏稽古略、佛祖历代通载、传灯录、释教录高僧传
等书。)
 
 
 
前五篇文章

白毯女孩

快乐至死

槿花夜宴

仙叹的故事

鬼市集

 

后五篇文章

财神最讨厌6大行为习惯

皇帝与和尚的故事(三)

看看女人穿什么内衣能提升运气

皇帝与和尚的故事(二)

被鬼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