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因果故事 感应故事 宗门故事 名人学佛 成败故事 哲理故事 智慧故事 身边故事 生活故事 短故事护持
 
 

小动作,大乘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黄檗希运禅师为唐朝福建人,幼年出家高安黄檗山,后师百丈山怀海禅师,得其法,曾住江西南昌大安寺,聚众数千,宰相裴休为其弟子。
  
  黄檗身长七尺,额有圆珠,天性会禅。一日师游天台,路上偶逢一僧,与之谈笑十分投机。就好像相识己久的故友似,再注意一下此僧目光夺人,不像个凡夫之相。
  
  黄檗与他结伴同行,走到一条河边,当时正值洪水暴涨,黄檗拄杖摘笠,呆立在岸边。这住僧人却要拉他一起过河。黄檗对他说道:你先过吧。这位僧人便提起僧衣,如履平地的涉水而过。并回头叫黄檗云:快过来快过来!黄檗骂他:你这自了汉,吾早知是怪异之物的话,一刀斫断你的腿。其僧叹曰:这才是大乘法器,言讫即不见踪影。
  
  这里一般会觉得,显露神通的僧人应较为有修,这样的认为也没错,至少其于定功有上乘之功,但为何黄檗要骂其人为自了汉?这可能与佛经上所说的香象(三兽)渡河有关,佛陀曾告诉小乘行者要发大乘之心,不要急于当身出离生死,并非出离生死不好,而是若无大乘之心,证入小乘阿罗汉后,得最高果位,但无利济众生之心,则苦海众生不得解脱。
  
  佛以兔、马、象三兽之渡河,比喻三乘断惑修行之深浅。盖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五年,然因听闻教法之人根机深浅不同,乃以方便宣说三乘法;教法虽有三乘之别,然皆同属一味法性,声闻、缘觉、菩萨,以所证有深浅,犹如兔、马、象三兽之渡河,兔渡则浮,马渡及河之半深,象乃澈底截流。(一)象渡河,比喻菩萨之人修六度万行,利益众生,断除见思惑,习气尽净而证菩提,如象之渡河,得至其底。(二)马渡河,比喻缘觉之人修十二因缘,断除见思惑,虽兼断习气未能净尽,而证真空之理,如马之渡河,虽不至底而渐深。(三)兔渡河,比喻声闻之人修四谛法,断除见思惑,未能除断习气,但证真空之理,如兔之渡河,但浮水而过,不能深入。
  
  为何要显大小乘?好像一位教授在培养博士生,一个教授能培养的学生总是有限,但若学生能将其思想发扬,则学生的学生就又陪增,如是则能培养无数的人材。若每个佛弟子都急于入灭,不行利生之事业,这样众生又将交谁?前阵子有人来会悟,年青人提到天下总是少数人在度化多数人,这样的效果不大。吾回答道:效果是不大,但我们无法要求所有人学佛,但也莫轻视这小小的族群,因为心力是无限的,何为心力无限?佛陀以一己之力度化当时之众生,而这些圣者又将教法代代相传,于是又度化千千万万人,如是则因可计果不可计。就好像星云大师一个人影响了世界五大洲。如同慈济的证严法师感动那么多人,许多人投身慈济人,只要有灾难就有慈济人到,将台湾的爱心散播全世界。
  
  一己之力看似很小,但一个善心可以改变一个人对生命的看法,一个恶心又能将民族拉向地狱贪欲中,所以别小看一个小动作,一个小善心,所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前五篇文章

旁生孝母的故事

聪明的乌龟

就只是看

滴水和尚

求人不如求已

 

后五篇文章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

但愿给国王剃剃胡须

认人作哥哥

杀了领路人去祭祀

浮生若茶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