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因果故事 感应故事 宗门故事 名人学佛 成败故事 哲理故事 智慧故事 身边故事 生活故事 短故事护持
 
 

超越因果的世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超越因果的世界>> 谈到修行,难免要提起因果报应.,为什么要提起因果呢?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因有果的世界.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道理人人都懂.在这个物质世界上生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知法守法,知晓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与义务.任意走访你身边的人,你会发现人们活在世上通常认为做人只要遵纪守法就够了,这样子真的够吗?回答无疑是否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知道有国法可依,却不知我们生活的世界还另外存在一种无形的法律,这种法律就是因果法律.人们通常能很好的遵守国法,却时时触犯无形的因果法律.人们触犯了物质世界的法律也许不会受到处罚,可是因果世界的法律却是丝毫不爽.一个在物质世界里普通善良自在坦然问心无愧的人,面对因果法律时却发现自己做错的事多的触目惊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常常听人说,某某人为人本分善良,却下了地狱.为什么这样子?因为因果的法律与我们世间的法律并不相同.所以一个人若诚心学佛修道,实是应该清楚了解因果.什么叫因果呢?因就是指原因,也叫因缘.果就是指行动所致的后果,也叫果报.泛指身口意的善恶行为所导致的后果.现在的人,很多人虽然没读过佛经,没听过修行的道理,可是很多人相信缘分.那么缘分的深意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过去世有缘今生有分,承认了缘分实际上就是间接承认存在生死轮回.有个偈子说的好: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以此思之,因果通三世,随缘之说确有其理.既明因果之理,今人该怎样改正自己的行为呢?佛曰: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我今为汝简略解说,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因为无明的缘故,久历生死,展转因缘,生生世世常为六亲眷属.因为是累世亲人,所以不应该食其肉.人常说严父慈母恩深难报,兄弟姐妹亲同手足,夫妻情投意合生死相依.可是转世即忘,相杀相吞怨深似海,其恩何在?其情何堪?有诗曰:鲜血淋漓味足珍,一番苦痛怨难深;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无明无知的行为,致令手足相残,父子相煎,人之愚有甚于此乎?我每劝人晓悟此理,人皆不以为然.善良的人啊!你吃的虽是一碗鲜肉,可是那碗中却融入了万千至亲众生的痛苦哀怨,你听得见么?<<增广贤文>>中说: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现在的父母都重视学习,可是不遇圣贤不读经书,即使身居高等学府位列博士导师者,也未必个个都懂做人的至理,更何况常人呢?今观世人多不知不解此做人至理,其不知不解此理的原因,多未闻师长之教也.故吾以为,世人愚痴之过,亦即师长之错也.你认为然否?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而今人读书奋发十余载,不解道德,不辨是非,心中迷惑,为师长者岂不失职乎?今之人不学道德经典不重修身,其行为多与道相背,斯与道相背,必然过的是一种缺失道德的生活方式.记得少时常闻长者曰:为官心存家国,读书志在圣贤.我尝为之心动,然今人读书多为谋生赚钱.读书明理者如此,世风可知.俗曰:为官者本为民范,若以仁义施政苍生,则上行下效民风自朴矣.试想居官者若能体察万物同一之理,慈心不杀仁义施政,举我国人十余亿之巨效而仿之,则其言行虽微,而亿万生灵可免屠戮伤痛.生为一切物命之所爱,死为一切众生之所悲.万类同欢天之喜也,天之喜则施政者有福也.此理从政者怎可不察.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圣人悟道抱一知一切,遍知而无惑,其论必理正词真穷尽万物同一至理.今人不明斯义,横分彼此,相攻相伐,其伐人者必伤己也.我本山村贫家之子,质朴性纯,幸遇良师修道十余年,得悟斯理,诚为不易.今日提笔兴文非为多事,实为劝谏三世为父为母为六亲的无量众生,第一不可杀生食肉,若食肉者,罪莫大焉.人非生而知之,愚所不免.以不知者不罪为托词则谬论也,君不见世人犯罪受罚时常口说不知法能免斯罪乎?诗曰:六道轮回苦,孙儿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亲锅里煮.诸君,殊不知一切众生,不但是过去之父母,亦是未来之诸佛.今人愚昧无知,对面不识,横加杀戮,岂是孝子所为?世人皆知父母恩深难报,若知如此怎不悔断肝肠.佛心悲切以劝人不要杀生.属世无知,孰不知生死之间,今生眨眼成来世,即使今生任你杀生无数,来生自困即成待宰的羔羊.所以慈心不杀吃素是善待自己的最好方式.第二:不要偷盗而常行布施.此因果之理通俗易懂,此世人求福求财者颇多实应了解此理,依之而行.可悲者,我屡见世人无明无知,见财遂起盗心,竭精尽力,巧取豪夺,种种所行,自谓聪明,孰知轻犯国法,重堕三涂,世世生生贫贱饥苦,而不自知.佛云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是故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今以此理惠人,当愿世人世世生生福禄常足.第三:不可邪淫.经云:邪淫者获罪如是,一:其人常怕被人杀害,因为世人爱莫过于妻女,恶莫过于淫其妻女.犯其妻女者则犯其忌,彼纵纯朴善良杀心亦炽,故邪淫者每畏人害之;二:其人邪淫,妻必心怀不平,夫妇怎能不睦;三:其人恶增善减;四:其人妻子在家孤寡;五:其家财产每日消耗;六:其人逢恶事常被疑;七:其人亲友都诽谤议论他;八:其人广结冤家:九:妻子心怀不平而起外心,故妻不贞良.邪淫获罪如此,有心人不可不知,那持不邪淫之戒又如何?经云:可生生世世感得妻贤子孝女儿贞良的果报.文昌帝君在天威录中说:奸淫他人妻女,玷污闺中处女,要在地狱受苦五百劫,才能出离.其投生为骡或为马;又过五百劫,才得人身,做娼妓或戏子.奸宿寡妇或出家尼众,在地狱受苦八百劫,才能出离投生为羊或猪,供人宰杀;又过八百劫,才能在得人身,做哑巴或聋子,或五官不全之人.而以卑乱尊,以长乱幼,破人伦纲常,在地狱中受苦一千五百劫,才能出离投生为蛇或为鼠;又一千五百劫,才得人身,或在母胎中死去,或婴儿时夭折,不能享有长寿的福报.诸君,色字头上插钢刀,邪淫者轻则伤德陨命,重则堕于三涂.世人闻此怎不飒然心动,省而止之.谈到情场之事,我记起一桩旧事,说来以警大家.我村有一个本姓女子,年长待嫁,经人介绍与人相识,初二人情投意合,后来女子轻听人言忖之变心,男友者痴心不改,其情愈烈,然烈火遇到冷水,此男子初是伤心,继而微嗔,嗔心转恨,以至怒火烧去理智,挥起铁棒,将女子打死.女子既死而男子锒铛入狱,生死难知.我闻之时,心颇惊动,男婚女嫁本是常事,原求两情相悦幸福相依,然结果如此,怎不惊心.细思之,人之初贪恋美色而欲得,求不可得而生嗔,嗔复化恨,恨心起处杀机随生,刀光立现.佛常言,始以贪嗔痴,而至于杀盗淫.爱恨之理,修道人不可不察.第四:人不妄语讲真话,禅宗载有一事:在过去伽叶佛时,有一修道人曾住百长山中,一个初学者有问题请教他,问曰: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修道人说:不落因果.由是一句错话,该人五百生常堕野狐身.后值怀海禅师教化众生,怀海禅师曰:大修行人不昧因果.遂使之罪业得消脱去野狐身.一句话说错,获罪尚如此,怎不令人胆颤心惊.我观世人,不晓此理,面是背非,唇枪舌剑,诡言巧辩,妄语邪见,多所不义,自谓聪明,如此种种,获罪无量而不自知.故修道人待人接物,须慎于言行,一言之非可获罪无量.斯理不可不知.记得曾有人问我:我诚心学佛修道,遇法师多矣,人皆不言不说,不知何故?今日诸君得解否?第五:不可饮酒.世人无知无明,皆因愚痴,愚痴使人智不辨是非,理难受圣教,其行则逆天悖理.酒能乱性,使人迷失心智世世生生呆傻无知,故一切人修真学道不应饮酒,则聪慧明达,可获总持.人身难得,转眼即过,细品因果,仅为修道之初阶,论实理当求止恶从善垢消尘灭性光显现为要旨.禅宗二祖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时时勤拂拭之义即指清付因果业障也.又诗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垢尽光发,照破山河万朵.此即说的是菩萨离垢至发光地也.我尝思之,知因果,绝百非,寻明师,得正法,方得期垢消光发超越因果得入道门也,君然否?
 
前五篇文章

诵地藏经免灾

佛菩萨什麽病能治

一边残忍杀害 一边虔诚礼拜

须择明师

人生难得-见

 

后五篇文章

亲历杀猪

三黄姑显灵度我学佛完整版

请回复

领悟

那个屠夫的报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