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龙舒净土文(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龙舒净土文卷第九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十六观经云。上品上生者。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则修上品者。佛之深旨。不可不知今浅者尚不能知。况其深乎。故此卷自浅及深。切于日用者皆载焉。名曰助修上品。

  习说

  孔子化三千之徒。其要旨不出一部论语。而首以学而时习之句。则此一句之义。岂不为急先务哉。盖学者。学其为君子。为圣人。习者。如习射习仪之习。学子圣人者。不可骤尔而至。故必以时而渐习之。若学宽大。则于褊隘时习之。若学温和。则于忿怒时习之。若学恭敬。则于傲慢时习之。若学良善。则于狼戾时习之。若学辞让。则于忿争时习之。若学勤敏。则于懈怠时习之。然则所谓时习者。当其事之时而习。则不虚习矣。其习必成。成则自有可喜。故曰不亦悦乎。能悟此理。则尽论语中所言之善皆可以尽。是知。以此一句冠于一书之首者。深有意也。修西方而进乎道者。尤贵乎习。故此不可不知。

  葛守利人说

  大观间。一官员买靴于京师市中。见一靴甚大。乃其父送葬者。问其所得之由。答云。一官员携来修整。问何时来取。遂往候之。果见其父下马留钱取靴。其子拜。不顾复乘马去。其子追随二三里许。将不及。乃呼曰。我与父生为父子。何无一言。以教我。其父曰。学葛繁。问。葛何人。曰。世间人。遂访问所在。其时为镇江太守。乃往见之。言其故。且问葛何以见重于幽冥如此。答云。予始者日行一利人事。其次行二事。又其次行三事,或至十事。于今四十年。未尝一日废。问何以利人。葛指坐间脚踏子云。若此物置之正,则蹙人足。予为正之。亦利人事也。又若人渴。予能饮以一杯水。亦利人事也。惟随事而利之。上自卿相。下至乞丐。皆可以行。惟在乎久而不废耳。其子拜而退。葛后以高寿坐化而去。观此则利人之事。不可不勉。害人之事。岂可为哉。所谓爱人利物之谓仁者。葛得之矣。葛兼修业。以是回向。后有僧神游净土。见葛在焉。

  施报说

  儒家言施报。佛家言布施果报。其实一也。佛言。欲得谷食。当勤耕种。欲得智慧。当勤学问。欲得长寿。当勤戒杀。欲得富贵。当勤布施。布施有四。一曰财施。二曰法施。三曰无畏施。四曰心施。财施者。以财惠人。法施者。以善道教人。无畏施者。谓人及众生当恐惧时。吾安慰之使无畏。或教以脱离恐惧。使之无畏。心施者。力虽不能济物。常存济物之心。佛以孝养父母。亦为布施。是凡施于外者。皆为布施。故为下而忠勤事上。为长而仁慈安众。为师而谨于教导。为友而诚于琢磨。一言一话之间。必期有益。一动一止之际。必欲无伤。种种方便利物。勿使有所损害。皆布施也。所为如此。存心又如此。后世岂得不获富贵之报。古语云。人人知道有来年。家家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是今生所受之福。乃前世所修者。犹今岁所食之谷。乃前岁所种者。人不能朝种谷而暮食。犹不能旋修福而即受。所以谷必半岁。福必隔世也。孔子谓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老子谓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皆布施之谓。曾子谓。出乎尔者反乎尔。老子云。天道好还。皆果报之谓。是儒道二教。皆言施报。但不言隔世尔。所谓爱人者。人皆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灾人者人必反灾之。皆现世之施报也。知是以修净土。滋培善根多矣。

  至人延年说

  予尝闻至人云。人生衣食财禄。阴司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譬如人有钱一千。日用一百则可十日。日用五十。可二十日。若恣纵贪侈。立见败亡。则若一千之数。一日用尽。可不畏哉。易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是天地之大。变化之妙。鬼神之奥。犹不乖于数。况于人乎。或谓人有廉俭而命促。贪侈而寿长者。何也。廉俭而命促者。当生之数少也。若更贪侈则愈促矣。贪侈而寿长者。当生之数多也。若更廉俭。则愈长矣。且天地于人无私。何谓当生之数有多少乎。此皆前世所为耳。故曰。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唯现世多为吉善则增福寿。故曰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现世多为罪恶。则减福寿。故曰。多行不义。必自毙。且修净土者。固不在福寿之多。损福寿之事。则是薄德耳。岂可不戒哉。增福寿之事。则是厚德耳。岂可不勉哉。

  食肉说

  佛告大慧菩萨云。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我今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以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众生闻气悉皆恐怖。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不慈杀。故不应食肉。凡愚所嗜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不应食肉。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以杀生者见形起识深味著。故不应食肉。彼食肉者诸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令口气臭。故不应食肉。多恶梦。故不应食肉。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故不应食肉。令人饮食无节量。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不应食肉。我常说言。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故。不应食肉。听食肉者无有是处。大慧。凡诸杀者。为财利故。杀生屠贩。彼诸愚痴食肉众生。以钱为网。而捕诸肉彼生者。以若财物。若以钓网。取彼空行水陆众生。种种杀害。屠贩求利。大慧亦无不教不求不而有鱼肉。以是义故。不应食肉。佛复说偈略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若无教想求。则无三净肉。彼非无因有。是故不应食。酒肉葱韭蒜。悉为圣道障。食肉无慈悲。永背正解脱。及违圣表相。是故不应食。众生肉。本非所食之物。以耳闻目见惯熟。不知其非。如能断肉。固为上也。如不能断。且食三净肉而减省。食若兼味。且去其一。如两餐皆肉。且一餐以素。人生禄料有数。若此自可延寿。如早晨食素。其利甚多。一省业缘。二可清净。三不妨善业。四至晚食荤时。不至厌此而欲彼。如此自可延寿。若以食素为难。宜以食荤之费为素食。则易行而可持久。若纵口腹之欲。亦无了期。语曰。世上欲无刀兵劫。须是众生不食肉。斯言可不畏哉。不免食三净肉者。次日可为所食之肉众生。念西方四圣号并真言。以资荐往生。庶几可释冤灭罪。据阎罗王告郑邻之言。则至诚念四圣号以追荐者。必得往生。详在第八卷。三净肉。谓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及自死。鸟残。为五净肉。

  戒杀盗淫说

  楞严经。佛谓想爱女色。心结不离。故有淫欲。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绝。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血味。心滋不止故。有食肉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贪杀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食余众生。亦复如是。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若此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 。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縳。此杀盗淫三者为之根本。以是因缘。恶业果报相续不已。如西方净土。爱清净身。不因淫欲而生。食清净食。不因杀害而得友清净人。不因染著而交。是皆脱去此等。然修上品者。此等亦不可不知。

  饮食男女说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无。斯为圣人。节而不纵。可为贤人。纵而不节。是为下愚。盖此二者。皆造业之所。杀生以资口腹。非造罪而何。淫欲以丧天真。非造罪而何。况二者更相助发。因美饮食则血气盛。血气盛则淫欲多。淫欲多则反损血气。血气损则又赖饮食以滋补。是二者更造罪也。若欲省口腹。必先节淫欲。若能节淫欲。即可省口腹。此乃安身延年之道。若能节而绝之。则粗粝亦自美矣。若纵之。则人生受用之数有限。限尽则早终也。慈觉禅师云。饮食于人日月长。精粗随分塞饥疮。才过三寸成何物。不用将心细校量。若能如是思省。自可省口腹矣。务实野夫云。皮包骨肉并尿粪。强作娇娆诳惑人。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尘。若能如是思省。自可省淫欲矣。果了得此二者。在生何由有疾病夭折。身后何由有地狱畜生。虽不免此。而修净土。亦脱去轮回。然修上品者不可不戒此。

  贪折前程说

  有官员二人。求梦于京师二相庙中。以问前程。其夜一梦见有一人持簿一扇。揭开版云。此汝同来之官人前程也。视之。乃自小官排宰相。仍有句之者。其官员问云。句之者何也。持簿者答云。此官人爱财。世间不义取一顷。此间句一顷。若急改过。尚可作监司。其人闻之。更不敢妄取财。其后果至监司。又何仙姑在世间。有一主簿家。忽有天书降。为不识字画。乃往见仙姑问之。仙姑设香案。拜而后看。看毕微笑。主簿云。持来拜问。何故乃笑。仙姑云。天书言主簿受金十两。折禄五年。以此观之。不义之财。诚可畏也。移是心于净土。其熟善缘多矣。

  福慧说

  人不可不兼修福慧。种种利物。常行方便。作一切善。戒一切恶。所谓修福也。知因果。识罪福。观释氏书。内明性理。观儒家书。外明世道。所谓修慧也。修福得富贵。修慧得明了。修慧不修福。明了而穷困。修福不修慧。富贵而愚痴。福慧若兼修富贵而明了。二者皆不修。愚痴而穷困。佛以福慧兼修。故谓之两足尊。谓福慧两足也。昔有二人同修行。一人专修福。一人专修慧。经数世后专修福者。因受福而作恶。堕于象中。以有余福。人乘之以战。有胜敌之功。国王赐以璎珞。其专修慧者。得阿罗汉。果以不曾修福。故为僧而乞食。多不得之。故偈云。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此福慧所以不可不兼修也。必不得已。宁使慧胜于福。莫令福胜于慧。若慧胜于福。则知罪福而戒慎。故无坠。若福胜于慧。则因受福而作恶。故有坠堕。楞伽经云。受现在乐。种未来苦。是也。偈云。兼修福与慧。又复念阿弥。九品莲华里。第一更何疑。斋戒明了人修者。必上品上生故也。又偈云。虽修福与慧。不知念阿弥。未得阿罗汉。轮回无了时。在此世界修行。得阿罗汉果。方脱轮回故也。

  习慈说

  观世音菩萨谓万善皆生于慈。老子言三宝以慈为首。儒家言五常先之以仁。其意皆同。人有多嗔怒者。盖不思此意。未言害物造业。先自损气伤和。人若能到慈仁之境。方知嗔怒不佳。当其在嗔怒中。则不自知其苦。如行荆棘中。趍一大厦安居之所也。方其矫宿性之嗔怒。如行荆棘中。及习成慈仁。则如入大厦安居矣。此不可言尽。但当嗔怒时。习之久久自有可喜。释道二教。固已戒嗔。儒家亦然。桓魋欲孔子。孔子曷尝嗔乎。臧仓毁隔孟子。孟子曷尝嗔乎。韩信不报胯下之辱。安国不怨溺灰之言。此皆为可师法。况凡待贫下。御仆妾。诋忤已者。易致嗔怒。尤当戒谨。盖彼亦人也。但以薄福而事我。岂可恣其情性。而造恶业哉。究而言之。慈和者于自己大得便宜。藏经云。今生见欢喜者。前世见人欢喜故。此慈和之所致也。修净土者。乌可不以是为心哉。如一切众生为大罪恶。亦勿生嗔。以污吾清冷之心。念彼以愚痴故尔。使有智慧。必不为此。当生怜悯其愚痴之心。故曾子曰。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如是以修净土。其圆熟善根甚矣。

  为君子说

  人皆可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不须为小人。而必欲为小人。若诚信恭敬。温和方正。若推贤扬善。若随宜利物。凡此之类。皆君子之事也。为之亦不难者。人不肯为何哉。若欺诈傲慢。若粗暴谄曲。若说短扬恶。若纵意害物。凡此之类皆小人之事也。为之又何利益。人必为之何哉。为君子。则人喜之。神祐之。祸患不生。福禄可永。所得多矣。虽有时而失命也。非因君子而失。使不为君子亦失矣。命有定分故也。为小人。则人怨之。神怒之。祸患将至。福寿以促。所失多矣。虽有时而得命也。非因为小人而得。使不为小人亦得矣。命有定分故也。孔子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小人不知天命。又谓得之不得曰有命。能审此理。所谓君子羸得为君子。小人枉了为小人。如是以修净土。必不在下品下矣。

  为圣为佛说

  予尝谓孔子所以为圣人。固非一諯。然其要在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恶者亦为师。何适而非师乎。见识如是。乌得不为圣人。又尝谓释迦佛所以为佛者。固非端。然其要在于山中修行时。国王出猎。问兽所在。若车锆之则害兽。不实告之则妄语。沉吟未对。国王怒斫去一臂。又问。亦沉吟未对。又斫去一臂。乃发愿云。我作佛时。先度此人。不使天下人效彼为恶。存心如是乌得不为佛。出世成佛。先度憍陈如者。乃当时国王也。能女以修净土。立与诸大菩萨等矣。

  阿罗汉说

  佛言。阿罗汉虽能受天人供。而福及人也劣。假使有人百年供养四天下阿罗汉。不如发菩萨心。一日供养佛。盖佛自无量劫来救度众生。无非得福。而福利人也。胜阿罗汉了生死。遂人涅槃。独善其身。故福及人也劣矣。佛又言。若人有福。曾供养佛。亦勿谓供养乃身后事。近年秀州一僧。专念阿弥陀佛。为人祷病。即得痊愈。岂可谓佛不利于生前。既可祷病。则亦可祈福。但信心不至耳。若修净土期于复来化度者。尤不可无福。故此不可不知。

  楞伽经说

  楞伽经说渊源理致。除一切妄想。此一经有三译。其十卷者太繁。四卷者。虽达磨发扬。东坡所书。译得太晦。难读难晓。唯七卷者分明。修净土欲上品上生者。须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故此不可不知。在四字号。

  二天人说

  华严经云。人生有二天人随人。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天人常见人。人不见天人。此二天人。岂非善恶二部童子之徒欤。人之举意发言动步。常念此二天人见人而能无愧。如此修净土。则必上品上生。或曰。一人尚有二天人。何天人之多也。曰。一月普现一切水。岂必月之多哉。

  小因果说

  有修桥人。有毁桥人。此天堂地狱之小因也。有坐轿人。有荷轿人。此天堂地狱之小果也。触类长之。皆可见矣。常如是存心以修净土。上品往生。复何疑哉。

  龙舒净土文卷第九终

  龙舒净土文卷第十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造至深之理者。虽居浊世。与净土何以异哉。故此卷载至深之理。名净浊如一。然亦不可恃此而不修净土之业。恐易涉于空谈。又若参禅者之弊故也。

  情说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善。灭情为圣。甘其饮食。美其衣服。大其居处。若此之类。是谓养情。饮食若流。衣服尽饰。居处无厌。若此之类。是谓纵情。犯之不校。触之不怒。伤之不怨。是谓折情。犯之触之伤之如空。反生怜悯愚痴之心。是谓灭情。悟此理则心地常净。如在净土矣。

  即是空说

  佛言受即是空。受谓受苦受乐及一切受用也。如食列数味。放箸即空。出多驺从。既到即空。终日游观。既归即空。又如为善。事既毕。其劝劳即空。而善业具在。为恶。事既毕。其快意即空。而恶业具在。若深悟此理。则可食菲薄。无过用杀害之冤债。出可随分。无劳心苦人之烦恼。游观可息。无放荡废事之愆尤。善根可勉为。无懈怠因循之失。恶可力戒。无恣纵怨仇之罪。予喜得此理。故欲与人共之。(及一切受用。即所谓不苦不乐受者是也。)

  六根说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沉檀脑麝。只为两窍之鼻。食前方丈。只为三寸之舌。妙丽娇娆。只为臭腐之身。随顺迎逢只为狂荡之意。若能识破此理。便是无烦恼快乐之人。佛言。众生无始以来。认贼为子。自劫家宝。谓惑六根之贼而丧真性也。孟子言。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盖不惑于此矣。有淫女得道。文殊问云。如何不嗔。答云。见一切众生不生。又问。如何见十八界。答云。如见劫火烧诸世界。妙哉言乎。盖谓一切众生本来无有。唯因妄想中生。又何嗔之有。十八界谓六根六尘六识。因有此种种。故生无量事。造无量恶。是故如劫火烧诸世界。若悟此理。虽未生净土。已如生净土矣。

  真性说

  金刚经二十七段。其大意不过言真性皆无所有如虚空。然此虚空谓之顽空。顽空者真无所有。而真性虽如虚空。而其中则有。故曰真空不空。顽空则可以作。可以坏。若此地实掘去一尺土。则有一尺空。掘去一丈土。则有一丈空。是顽空可以作也。若此器本空。以物置之则实矣。此室本空。以物置之亦实矣。是顽空可以坏也。若真性之空。则不可作。不可坏。本来含虚空世界。乌可作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未尝变动。乌可坏乎。真性中俱无所有无得而比。故不得已而以顽空比之。故般若心经云。是诸法空相。谓诸法皆空之相。乃真性也。继之以空中无色。以至无智亦无得。谓真性中皆无所有。如顽空中皆无所有也。既皆无所有。然有一切众生者。乃真性中所现之妄缘耳。大概言之。真性如镜。一切有生者如影。是真性中所现之影也。影有去来。而镜常自若。众生有生灭。而真性常自若。生灭既除。真性乃现。盖生灭者妄也。真性者真也。故楞严经云。诸妄消亡不真。何待此性。上自诸佛。下至蠢动含灵。初无有异。其异者皆妄也。

  心乃妄想说

  楞严经第一卷。佛与阿难七次论心。终之以寻常所谓心者。乃妄想耳。非真心也。真心即性也。圆觉经谓众生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是寻常所谓心者。乃六种尘缘之影耳。谓此心本无。唯因外有六种尘缘。故内现此心。若外因有色。内则起爱色之心。外因有声。内则起爱声之心。外因有香味触法。内则起爱香触法之心。盖真性如镜。六种尘缘如形。此心如影。若外无此六尘。则内亦无此心矣。此心岂不为六种尘缘之影乎。来则影现。形去则影灭。而性镜则常自若。故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三心者皆谓妄想心也。故有过去未来现在。若真心。则无始以来。未尝变动。乌有过去未来现在乎。不可得者谓无也。若饥而思食。得食则此心过去矣。正食而知味。乃现在心。未思食则此心未有。故为未来心。此三心皆随时坏灭。故云不可得。

  五蕴皆空说

  般若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谓色受想行识也。色谓色身。受谓受用。想谓思想。行谓所行。识谓辨识。此五者蕴积不散。以壅蔽真性。故谓之蕴。又谓之五阴。谓阴暗真性也。色身终归于坏。受用随时即过。色受岂不空乎。且如思想一物。既得之则无想矣。想岂不空乎。所行之事回首尚如梦幻。行岂不空乎。识尽千种事物。再生不复能识。识岂不空乎。一切苦厄。皆从五者生。若能照见色身为空。则不泥于色身而畏死亡。是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受用为空。则不泥于受用而贪奉养。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思想为空。则不泥于思想。而意乃无所著。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所行为空。则不泥于所行。而可以息迹。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辨识为空。则不泥于辨识。而可以坐忘。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故照见五蕴皆空。则度过一切苦厄。此五者皆不是真实。乃真性中所现之妄缘。若六根六尘六识十二缘四谛皆此类也。

  废心用形说

  列子谓孔子废心而用形。谓心已不养于物而废之矣。唯用形以应物。予深爱此语。故虽劳苦憔悴而不以为失意。荣华奉养而不以为得意。盖心不著于物也。因念菩萨了生死。乃托生于一切众生中。以设教化者。以心不著于物。唯用形以应之耳。然则孔子于此菩萨之徒也。

  用形骸说

  天人礼枯骨偈云。汝是前生我。我今天眼开。宝衣随念至。玉食自然来。谢汝昔勤苦。令吾今快哉。散华时再拜。人世莫惊猜。又饿鬼鞭死尸偈云。因这臭皮囊。波波劫劫忙。只知贪快乐。不肯暂回光。自业锱铢少。黄泉岁月长。真须痛棒打。此恨猝难忘。此言化俗则可。以为诚然则不可。何则人神托于形骸之中。所以用形骸者皆神也。譬如匠人用斧斤。用之而善。则为善器械。用之不善。则为恶器械。故为天人者。前世善用形骸者也。为饿鬼者。前世不善用形骸者也。其得其失。皆在当时。及其受报。而礼之鞭之亦何益。

  齐生死说

  想右脚大指肿烂流恶水。渐渐烂至胫。至膝。至腰。左脚。亦如此。渐渐烂过腰上。至腹。至胸。以至颈顶。尽皆烂了。唯有白骨。次分明历历观看白骨。一一尽见。静心观看。良久乃思。看白骨者是谁白骨是谁。白骨是谁。是知身体与我常为二物矣。又渐渐白骨观看。先离一丈。以至五丈十丈。乃至百丈千丈。是知白骨与我了不相干也。常作此想。则我与形骸本为二物。我暂住于形骸中。岂可谓此形骸终久不坏。而我常住其中。如此便可齐死生矣。况我去此则往净土乎。日日作此想。更别有所得。如人饮水。冷热自知。不假于言传也。

  我说

  我之所在不可以无我。无我则逐物矣。理之所在。不可以有我。有我则蔽理矣。孔子无我。菩萨无我相。能至于此。则与虚空等矣。岂复有净浊之辨哉。但恐不易到耳。

  周大资刘侍制大慧杲禅师题跋三段

  龙舒王虚中学力深至。所解六经语孟老庄要为不蹈袭前人。一言一字其用志勤矣。一旦弃去专修西方之教。作净土文。精粗浅深且有条理。以是印施有缘奔走于江浙诸郡。又将亲往建安刊版于鬻书肆中。汲汲然若不可一日缓者。我闻。无量寿经。众生闻是佛名。信心欢喜。乃至一念。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不退转者。梵语谓之阿惟越致。法华经谓弥勒菩萨所得报地也。一念往生便同弥勒。佛语不虚。应皆信受。

  绍兴壬午闰四月七日唯心居士荆溪周葵跋

  状元刘侍制跋

  昔六祖与韦史君说西方相状。其言甚简。其旨甚明。既无间于东西。何相状之可述。及观王虚中净土文。何其谆谆也。盖闻。法无顿渐。根有利钝。六祖为上智说第一义。故移西于东。在刹那间。言下便领。不容拟议。虚中将以开悟下根。泛为是论。惟西方之归。故汲汲于刊行。而恐行之不广。其爱人之心可谓勤且切矣。有能因虚中之文而悟入者。岂不为鱼兔筌蹄乎

  绍兴壬午六月六日木讷翁刘章书

  妙喜老人跋

  龙舒王虚中日休博览群书之余。留心佛乘。以利人为己任。真火中莲也。佛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予嘉其志。为题其后。若见自性之阿弥。即了唯心之净土。未能如是。则虚中为此文功不唐捐矣。

  庚辰八月二十日。书于刘景文懒窠云。双径妙喜宗杲跋

  龙舒净土文卷十终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十一

  天台智者大师劝修行人专修净土

  设文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秖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智者答。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斯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或因持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母。或堕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鸟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树附枝。不能远去。翅翮成就。方能飞空自在无碍。凡夫无力。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以业成故。临终敛念得生。决定不疑。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已。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任意自在。故论云游戏地狱行者。生彼国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国。教化地狱。救苦众生。以是因缘。求生净土。愿识其教。故十住婆沙论。名易行道也。

  真州长芦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念为无念。以无生为无生者。邪见之所惑也。念而无念。生而无生者。第一义谛也。是以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则上无诸佛之可念。下无净土之可生。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则总摄诸根。盖有念佛三昧。还源要术。示开往生一门。所以终日念佛而不乖于无念。炽然往生而不乖于无生。故能凡圣各住于自位而感应道交。东西不相往来而神迁净域。此不可得而致诘也。故经云若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乃至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夫如来世尊虽分折摄二门。现居净秽两土。然本圣之意。非以娑婆国土。丘陵坑坎。五趣杂居。土石诸山。秽恶充满。直为可厌。又非以极乐世界。黄金为地。行树参空。楼耸七珍。华敷四色。直为可忻。盖以初心入道。忍力未淳。须托净缘以为增上。何则。娑婆国土。释迦已灭。弥勒未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在说法。娑婆国土。观音势至。徒仰嘉名。极乐世界。彼二上人。亲为胜友。娑婆国土。诸魔竞作。恼乱行人。极乐世界。大光明中。决无魔事。娑婆国土邪声杂乱。女色妖媱。极乐世界水鸟树林。咸宣妙法。正报清净。实无女人。然则修行缘具。无若西方。浅信之人。横生疑谤。切尝论之。此方之人。无不厌俗舍之烦喧。慕兰若之寂静。故有舍家出家。则殷勤赞叹。而娑婆众苦。何止俗舍之烦喧。极乐优游岂止兰若之寂静。知出家为美而不愿往生。其惑一也。万里辛勤远求知识者。盖以发明大事决择生死。而弥陀世尊色心业胜。愿力弘深。一演圆音。无不明契。愿参知识而不欲见佛。其惑二也。丛林广众皆乐栖迟。少众道场不欲依附。而极乐世界一生补处。其数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既欲亲近丛林而不慕清净海众。其惑三也。此方之人上寿不过百岁。而童痴老耄疾病相仍。昏沉睡眠常居太半。菩萨犹昏隔阴。声闻尚昧出胎。则尺璧寸阴十丧其九。而未登不退可谓寒心。西方之人寿命无量。一托莲苞。更无死苦。相续无间直至菩提。所以便获阿惟越致。佛阶决定可期。流转娑婆促景而不知净土长年。其惑四也。若乃位居不退。果证无生。在欲无欲。居尘不尘。方能兴无缘慈。运同体悲。回入尘劳。和光五浊。其有浅闻单慧。或与少善相应。便谓永出四流。高超十地。诋诃净土。耽恋娑婆。掩目空归。宛然流浪。并肩牛马。接武泥犁。不知自是何人拟此大权菩萨。其惑五也。故经云。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则不信诸佛诚言。不愿往生净土。岂不甚迷哉。夫信佛言而生净土。则累系之所不能拘。劫波之所不能害。谢人间之八苦。无天上之五衰。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唯显一乘之法决定无三。归依一体三宝。奉事十方如来。佛光照体。万惑潜消。法味资神。六通具足。三十七品助道法。应念圆成。三十二应随类身。遍周尘刹。周旋五趣。普被诸根。不动一心。遍行三昧。洒定水于三千。出众生于火宅。自利利他。皆悉圆满。然则唯心净土。自性阿弥。盖解脱之要门。修行之捷径。是以了义大乘无不指归净土。前贤后圣自他皆愿往生。凡以欲得度人。先须自度故也。呜呼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失人身万劫深悔。故率大海众各念弥陀佛百声千声乃至万声。回向同缘。愿生彼国。切冀莲池胜会。金地法明绮互相资。必谐斯愿。操舟顺水更加橹棹之功。则十万遥程不劳而至矣。

  元佑四年冬。宗赜夜梦一男子。乌巾白衣。可三十许。风貌清美。举措闲雅。揖谓宗赜曰。欲入公弥陀会。告书一名。宗赜乃取莲华胜会录。秉笔问曰。公何名。曰普慧。(宗赜)书已。白衣者又云。家兄亦告上名。(宗赜)问曰。令兄何名。云普贤。言讫遂隐。(宗赜)觉而询诸耆宿。皆云华严离世间品有二大菩萨名。(宗赜)以为佛子行佛事助佛扬化。助佛扬化。必有贤圣幽赞。然则预此会者岂小缘哉。今乃以二大菩萨为此会首云。

  杭州永明寿禅师戒无证悟人勿轻净土

  设问曰但见性悟道。便超生死。何用系念彼佛。求生他方。答曰。真修行人。应自审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存龟鉴。以破多惑。诸仁者当观自己行解。见性悟道。受如来记。绍祖师位。能如马鸣龙树否。得无碍辩才。证法华三昧。能如天台智者否。宗说皆通。行解兼修。能如忠国师否。此诸大士。皆明垂言教。深劝往生。盖是自利利他。岂肯误人自误。况大雄赞叹。金口丁宁。希从昔贤。恭禀佛敕。定不谬误也。仍往生传所载。古今高士事迹。显著非一。宜勤观览以自照知。又当自度临命终时。生死去住。定得自在否。自无始来。恶业重障定不现前。此一报身定脱轮回否。三涂恶道。异类中行。出没自由。定无苦恼否。天上人间。十方世界。随意寄托。定无滞碍否。若也了了自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其未也。莫以一时贡高。却致永劫沉沦。自失善利。将复尤谁。呜呼哀哉。何嗟及矣。

  右赜禅师语。见禅师劝化集中。智者大师及寿禅师语。见宋朝王敏仲侍郎直指净土决疑集中。侍郎名古在搢绅间。为神仙所知。钟离真人尝与诸云。风灯泡沫两相悲。未肯遗荣自保持。颔下藏珠当猛取。身中有道更求谁。才高雅称神仙骨。智照灵如大宝龟。一半青山无卖处。约君携手话希夷。由此观之。可见侍郎为非凡。且益知西方净土所宜归心也。

  承相郑清之劝修净土文

  人皆谓修净土不如禅教律。余独谓禅教律法门莫如修净土。夫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凡在智愚。皆具此性。根尘幻境。相与沦胥。生死轮回。穷劫不断。故释氏以禅教律。假设方便。使之从门而入。俱得超悟。惟无量寿佛。独出一门。曰修行净土。如单方治病。简要直截。一念之专。即到彼岸。不问缁白。皆可奉行。但知为化愚俗浅近之说。其实则成佛道捷径之途。今之学者。不过禅教律。究竟圆顿莫如禅。非利根上器神领意解者。则未免堕顽空之失。研究三乘莫如教。非得鱼忘筌因指见月者。未免钻故纸之病。护善遮恶莫如律。非身心清净表里一如。则未免自缠缚之苦。总而观之。论其所入则禅教律。要其所归则戒定慧。不由禅教律而得戒定慧者。其唯净土之一门乎。方念佛时。口诵心惟。诸恶莫作。岂非戒。系念净境。幻尘俱灭。岂非定。念实无念。心华湛然。岂非慧。人能屏除万虑。一意西方。则不施棒喝而悟圆顿机。不阅大藏经而得正法眼。不持四威仪中而得大自在。不垢不净。无缠无脱。当是时也。孰为戒定慧。孰为禅教律。我心佛心。一无差别。此修净土之极致也。八功德水金莲华台又何必疑哉。净土枢要之作勤矣。

  庐陵李氏梦记

  彦弼乾道癸巳家染疫疾。四月五日彦弼亦病。粥药不进。至十九日早梦。一人褐衣神貌清臞。以手抚摩彦弼肢体。而呼彦弼令速起。彦弼惕然问曰。公何人耶。答曰。予即龙舒也。彦弼因告以疾病。虽欲支持莫能。将何以愈其疾乎。公曰。记省阙中雅教汝捷径否。彦弼曰。然。每日持诵阿弥陀佛不辍。公曰。汝起食白粥。即可既悟。索粥食之。病果随愈。后见龙舒画像。俨然如梦见者。彦弼稔闻。居士潜通六艺。尤精于易。诲人不倦。所至学者辐凑。谢君以静逸堂待之。户外之屦常满。正月十一日令子侄往承其教。不久回云。居士夜来讲书罢如常。持诵礼佛至三鼓。忽厉声念阿弥陀佛数声云。佛来接我。言讫立化。是夕邦人有梦。二青衣引公向西而行。传为胜异。识与不识咸来瞻敬。恨不款奉谈尘而重惜焉。居士未示寂灭前三日。遍嘱诸人勉进道业。有此后不复再见之语。初十日访赵公省干。借净室云。道业辨去。时好。乃书曰。课积计九百二十万五百贴于壁。噫自非根性融明达乎生死之理。未易臻此。彦弼一病垂死。棺椁衣衾已陈于前。荷居士阴赐。极接遂获平愈。可谓生死骨肉者矣。或曰。梦因想成。然食白粥之效安可诬也。抑知居士悲愿甚深切欲及人。虽在常寂光中。不妄念力。其劝修净土成佛之缘。可不勉励而进哉。谨刻公像。并著感应事迹。用广其传。非敢饰辞以惑耳目。故此直述而具载之。伏冀见闻敬信同沾利益。王神昭著寔证斯言。公姓王。名日休。字虚中。号龙舒居士云。是岁下元庐陵李彦弼谨记

  旰江聂允迪跋

  居士平昔以净土之说恳切劝人。尝盘桓于乡里。允迪于是时年方二十余。适预计偕。东上且未知有佛法。弗获识公。面迨犬马之齿。至三十连婴灾患。殊觉人生沉沦于烦恼大苦海中渺无边岸。遂一意祖袭居士之说。为超脱计。如是者才三数年。居士遂立化于庐陵郡。郡之人皆绘像以事之。盖乾道癸巳之正月也。后五年丁酉岁。先兄知府兵部被檄较试庐陵。得所刻本以归(允迪)恐此一段奇事久之湮没。无以传远。遂刻诸石。置城北报恩寺之阿弥殿。今此愿施居士所著净土文一万帙。辄复以居士慈相及丞相周益公而下赞述。附于卷首。皆袭庐陵刻本也。庶几见者闻者增益信心勉强精进。则西方净土诚不难到。嘉泰癸亥文林即新监湖广总领所襄阳府户部大军仓旰江聂允迪合十指爪稽首谨跋

  允迪旧常见初机参禅人。但知归敬禅宗。至言西方净土。则指为著相。力肆排斥。殊不知。释迦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是欲令众生了悟生死脱离轮回苦趣耳。参禅一法固为了悟生死而设。修净土一法亦是令众生了悟生死也。参禅有省。则现世了悟生死。得生净土。则见阿弥陀佛。而后了悟生死。况便证无生忍。居不退转地。直至成佛而后已。初机参学人何苦独取禅宗一法。而力排净土之说耶。大善知识未尝不以此劝人。今略采二三说。附于龙舒净土文之末。以辨明之

  四明断佛种人跋

  龙舒居士作净土文一十卷。其间始从净土起信。终至我说。可谓条布有序。或事或理。坦然历历明白者矣。而又更何言哉。此十卷文乃是居士存日亲自刻梓。欲其流布天下使人人皆同念佛生于乐国。其用心亦岂易及。惟于第十一续添一卷。有人疑非居士本志。此必是第四卷文初。创属[葶-丁+呆]所弃者耳。想后人尊居士故。不忍弃之。乃为十一卷名而续添之。况其修持法门意趣。悉与第四卷同。但其文意严纹有异耳。予乃执卷而熟玩之。亦谓此言颇当正。议拟间忽有人得居士亲笔墨本者。若合符契。如失还得。今虽刻板已毕。亦乃锐意去之。复将法门中诸师原先附本。劝发之语如次整正足之。以完部帙。谅无差失。如后人见此。慎毋以此编为不足云

  时洪武癸酉仲夏吉日四明断佛种人跋

  龙舒增广净土文第十一卷(终)

 
 
 
前五篇文章

龙舒净土文(三)

龙舒净土文(二)

龙舒净土文(一)

独成胜举

小常平仓

 

后五篇文章

龙舒净土文(五)

十善业道经大意(上)

十善业道经大意(下)

了凡四训

会性法师佛七讲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