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圆瑛大师(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先明小乘四类:一、回心声闻。经云:‘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二、并为缘觉。经云:‘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开无上乘,妙修行路。’三、并及有学。经云:‘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四、兼为定性,经云:‘令汝会中,定性声闻,及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以上四类,皆此教之当机众。

  次明带病四类:一、认识为心。以攀缘心为自性者,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二、恃闻忽定。阿难白佛:‘自我出家,恃佛憍怜,求多闻故,未证无为’。三、求他加被。经云:‘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四、恃性忘修。知真本有,达妄本空,自恃天真,顿捐修证,不知真虽本有,不方便显之,则终不能见;妄虽本空,不方便破之,则终不能觉。以上四类,寻常指为非机,皆拣其病而去之,今则亦拣列乎当机,其故何也?以此经乃对症之良药,正治此之四病,故以阿难发起,示居小位,示现诸病,引发如来,应机施教,故知阿难乃大权示现,既为发起众,又属当机众,正为众生作弄引耳!六所被机宜竟。

  甲七 宗趣通别

  已知此经,被机之广,未悉何为宗趣?贤首云:‘当部所崇曰宗,宗之所归曰趣’。具通、局二门,通指一代时教,局约本经,一代时教,不出权实,今以总意分之,权乘多重修成,动张因果,则因即宗,而果即趣;圆实多重性具,首明悟入,则悟即宗,而入即趣也。此经若就通中圆实,以取宗趣,则以悟明心地为宗,证入果地为趣。经中如来破识显根,显此根性不生不灭,即为楞严定体,要阿难彻底悟明此性,取以为因地心;依此不生不灭,为本修因,蹑解起行,证入果地也。

  局约本经,亦分总、别。总以圆定为宗,极果为趣。阿难所请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而如来所示三如来藏心,即性具圆融大定,讵非一经之所宗乎?阿难所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而世尊示以一门深入,圆修之法,中中流入,结示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即十方佛究竟极果,讵非一经之所趣乎?若明别意,以定宗趣,依交光法师,根据本经,应有六对:谓破、显;偏、全;悟、入;体、用;行、位;分、满也。皆先宗后趣,又皆以前对之趣,作后对之宗,复起其趣也。

  一、破显对:征破识心为宗,显发根性为趣。文中备破三迷:一、破妄识无处;二、破妄识非心;三、破妄识无体。不特破除缘虑分别,惑乱真性,且将意识,五种胜善功能见前悉举而破之。迨阿难妄求真之后,乃与显发根性,即约眼根十番审极显其真,二见别业同分略破其妄。显真处,如指璞说玉,破妄处,如剖璞出玉,意令其舍识用根也。

  二、偏全对:偏指根性为宗,全彰三藏为趣。此蹑前所显根性,虽偏就眼根,以明见精圆妙,一根如是,根根皆然,根性无非藏性,若偏执藏性独在有情,则非圆妙,要知此性,情与无情,本同一体,故佛自近及远,全彰四科七大为空藏;十相无明、三细、六粗、三续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不断。为不空藏;四义三藏为空不空藏,意令由偏及全也。

  三、悟入对:圆悟华屋为宗,求门深入为趣。此亦蹑前所彰藏性,喻如华屋,必得其门而入;即阿难大开圆解之后,继请圆修也。

  四、体用对:证圆通体为宗,发自在用为趣。此亦蹑前一门深入,解六结动、静、根、觉、空、灭。而越三空人空、法空、俱空。;即证圆通体,获二胜上合诸佛慈力,下同众生悲仰。而发三用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即发自在用。

  五、行位对:运圆定行为宗,历圆因位为趣。此亦蹑前圆通大用,无非圆定行,即无作妙行也。能利众生,能取佛果,依此妙行,上历圆因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而趣妙庄严海。

  六、分满对:分证诸位为宗,圆满菩提为趣。此亦蹑前圆因之位,必经历分证诸位,觉行圆满,始证大圆满觉,无上菩提。一经宗趣,由破而显,由显而悟,由悟而入,由入而深,由深而极,行布分明。又云:‘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及第十卷云:‘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又极圆融,正所谓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七宗趣通别竟。

  甲八 说时前后

  已知此经,宗趣圆极,未悉说自何时?诸家注疏判时不一,亦各有据。今先明贤首三时,后再审定。三时者:一、日出先照时:为圆顿大根众生,转无上根本法轮,名直显教;令彼同教一乘人等,转同成别,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即《华严梵网》会也。二、日升转照时:为下、中、上三类众生,转依本起末法轮,名方便教;令彼三类人等,转三成一,如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后,于此一时,照有三转:初转时,为下根众生,转小乘法轮,名隐实教。令彼凡夫外道,转凡成圣,如日升初转,照于黑山,即提胃阿含会也。中转时:为中根众生,传三乘法轮,名引摄教;令彼三乘人等,转小成大,如日升中转,照于高原,即方等深密会也。后转时:为上根众生,转大乘法轮,名融通教;令彼三乘人等,转权成实,如日升后转,普照大地,即妙智般若会也。三、日没还照时:为上上根众生,转摄末归本法轮,名开会教;令彼偏教五乘人等,转偏成圆,如日将没,还照高山,即法华、涅槃会也。以上三时,共有五会,与天台五时,若合符节。

  今按此经,义理因缘,通于前后,未能的指何时,若据弹斥经义,应属方等会。经云:‘汝等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又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此皆弹偏斥小,意令舍小入大之文。

  若据匿王年龄,应属般若会。匿王与佛同年,经中匿王自述:‘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于今六十又过于二。’佛六十二岁,正说《般若》之中。若据小乘求成佛道,诸圣各说本门,耶输已蒙受记,善星琉璃事迹,则此经应在《法华》之后。据上诸文,皆以本经为证,不得别判一时,须知说不一时,通前后际,结集者,类为一聚耳,何必强判,以滋诤论?如定欲判属,则应从多分之经义,判归中转时,方等会。八说时前后竟。

  甲九 历明传译 分四 乙初 主译人 二 译语人 三 证译人 四 润文人 今初

  唐中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唐,是朝号,纪时也。按译经图记,此经翻译在唐朝,则天罢政,中宗嗣位,神龙元年,五月二十三日此应是开始译经日。中天竺,是译主生处。天竺乃西域国之总名,译为月邦,有圣贤继化,如月照临。地当南阎浮提中心,即今之印度,有九万余里,分东、西、南、北、中五区,共七十余国。师乃中天竺人,未详何国。沙门,乃出家修道者之通称也,此云:勤息,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又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是则沙门二字,故不易称,若不修戒定慧,未断贪嗔痴,一心本源未达者,皆愧称为沙门也。译主则堪当此称。又有四种沙门:一、胜道沙门,修行证果者。二、说道沙门,宏法利生者。三、活道沙门,持戒修身,以道自活者。四、污道沙门,不持戒律,败坏佛门者。译主则属前三种。

  般剌密谛,译主别名,此云极量,乃才智僧也。译者,易也。翻梵字为华文,翻梵音为华语,所以有翻字、翻音之别。西域语字,与此全殊,若观梵本,音字俱不翻,非惟不知其语,兼亦不识其字。须先随其音,以此方之字易之,名为翻字,方可读之,但同密咒,翻字不翻音,仍不知其为何等语,必须兼通两国言音者,一一变梵音为华语,谓之音字俱翻、如诸经文,可以识言词明义理也。

 
 
 
前五篇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圆瑛大师(六)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圆瑛大师(五)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圆瑛大师(四)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圆瑛大师(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圆瑛大师(二)

 

后五篇文章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圆瑛大师(八)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圆瑛大师(九)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圆瑛大师(十)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圆瑛大师(十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圆瑛大师(十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