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百日念佛自知录(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第二期佛七(自十一月八日至十五日)

  按般舟三昧本定三月,行人入道场,尚须若干日作前方便,今百日念佛,前一二期布置检点,乃前方便中之方便耳。故本期仍在检讨身心及用功方法。盖持名念佛法门,在事持时,方法务须研究至当,方便多门,不厌求详。若论理持则心作心是,心佛一如,有何可说?纵得消息,悉不可说,勉强说出,亦非真实,故暂从略。

  (计后思前)进关迄今约十余日,外缘渐少,心无所攀。唯介尔一心,忽而涌忆前尘,倏而计及将来。远至孩提,小及芥豆,瞥尔情生,识神飞扬,毫厘系念,缠缚莫解。或预计某事将如何,或料想某人是这般的,是意疾奔马,识剧猿猴。妄心难制,举世无比!余近日深觉制心之法,唯有念佛,蕅益大师诗云:‘见色闻香皆妄念,计后思前转昧心;孤明六字全提出,百兽群中狮子音’。故对于妄念,不必理他,觉即念佛,妄自消灭。

  (袪习)无始习气,俱生无明,余服官多年习气更重。进关以后,作意对治,例如衣服如法折叠,棹榻随时拂拭,电灯不用即关,饭后检点米泔,其他屑事,素日忽略,逐件留心,矫正旧习不少。

  (衣食)进关后,衣须多穿,以关中冷静故。饭要少吃,以关中缺动故。

  (南无)南无二字,一往滑口念出,而不深思其义。梵音南无,华言归命,尚未曲尽其义。约世俗说,如‘投入你的怀抱,把我的性命相交’,略能描写少分。进关后,特别注意南无意义。故念佛时,便觉亲爱精诚,而摄心亦易。

  (三归)进关念佛,本为专修,故于课后,唱三归时,特别警策。如唱归依佛时,心中即默念归依阿弥陀佛,当愿众生,同生极乐净土。唱归依法时,默念归依念佛法门,常愿众生,无不归还此界。唱归依僧时,默念皈依清净海众,常愿众生,同为莲侣。实行以后,觉得心有确实依靠,功不唐捐。

  (礼佛)平时礼佛,本作观想,进关以来,每课先礼本师释迦,头至地时,默念:‘念佛法门,希有难遇’。起时默想:‘如来常住,无有变异’。次礼导师弥陀,头至地时,默念:‘一向专念,万行回向’。起时默想:‘恭敬围绕,赞叹供养’。实行之后,深觉礼佛功德,河沙难喻。

  (追顶念佛)念佛之法,本来由缓而快,洎至最后,加速快念。一句追一句,一声顶一声,名为追顶念佛。含义有二:一者如两军交战,身陷重围,提刀拼命,呐喊猛冲。二者如身没大海,呼号求救,竭尽气力。前者全凭自力,后者唯待他力,念佛法门,系赖弥陀接引。改追顶念佛时,默想生死大海,唯佛能救,较为亲切精实。

  (观想念佛)近日静坐,略有进步,摄心观想,浮沉渐少,入坐前,先用小止观法,以数息为前方便。约三百后,即观想白毫,依慈云忏主普观直观,交互并用。以忆念白毫相光。代替佛号,停心住想,较易坚固。

  (垂廉)眼对色尘,最易攀缘,进关后,色尘虽少,心仍外逸。唯两目垂廉易于摄心,试观佛菩萨相,多属端坐垂廉。吾人念佛静坐,一切时处,(上下火车及横越马路当然例外)皆宜垂廉摄心。

  (发愿)近日于课后,忽发一愿:‘我现在百日念佛,专修般舟三昧,愿求佛恩加被,佛智开示,佛力提携,当令我顺利圆满成就’。我重发誓愿:‘生生世世,尽未来际,专心弘扬念佛法门,普度众生同生安养,实现人间净土,永无众苦灾难,蠢动含灵,悉得安乐。’

  (回向)普皆回向,为普贤十大愿王之一,念佛行人,尤为需要。进关后,深觉正助二行互显益彰,若不回向西方,功德甚少。每次读经、礼拜、念佛,即一句一事之微,皆回向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与诸众生,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并要虔诚恳切,方有受用。

  第三期佛七(自十一月十五日至廿三日)

  本期方入正式预习,依般舟三昧经,一期七昼夜,不得睡眠。日中一食,合掌专念阿弥陀佛,停心注想,金容相好。可巧本月十七日为弥陀圣诞,前一日即发愿,在大殿上供养三宝,晚间沐浴,清净三业,是夜子时即起,礼赞三宝如法称念弥陀圣号,日中一食,一心称念,不觉饥虚。相续礼念,至夜十时,实觉力疲神散,不复能支,告罪就寝。次日三时即起,精神焕发,体力倍增,照例课诵,境界异前,心胸顿觉开展,诸识同感锐敏,不禁惊叹佛法微妙,不可思议也。本期心缘所及,随时记录如左:

  (一食)本月十七日,为弥陀圣诞,前一日发愿,圣诞日整天念佛,自子时起,至亥时止。并依般舟三昧经,持日中一食,试行结果,以愿力支持,不觉饥虚。如午膳加些面食,更无障碍。此为预习般舟法一部分的成功。

  (睡眠)夜间十二时起床,至正午礼佛约三百拜,午后约二百拜,其他时间,合掌念佛,并作观想。上午精神不衰,下午稍萎,入夜后大觉勉强,几不能支。此系年老体衰或业障太重,惟求佛力加被耳。

  (苦行)净土法门,以种种苦行为助缘,儒家亦以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等,以磨炼之。盖外来一切灾难,及种种逆境,悉皆可作空观而随顺之,惟自修上所取之苦行,须有一定之限度,若出乎范围,则为无益苦行,流入外道矣。

  (失念)佛遗教经云:汝等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无诸功德。余入关后,方觉念佛法门,教人千念万念,念到临命终时,就是练习不失念也。但念字从今从心,则念佛不仅用口,还要用心。不念过未,要正念现在。倘念佛时,不具深信切愿,滑口而出,耳不闻四字宏名,心不想金身晃耀,则虽念的如钢墙铁壁一般,亦等于柏树子麻三斤耳。临命终时,毫无用处。

  (观想)余一往服膺蕅益大师主张,行人持名念佛时,不劳观想,曾著论引伸其义,近在关中,预习般舟三昧,颇觉持名时,耳听佛号,固须历历分明,心于佛身相好,同时须作观想,金身光明,矗立心中,如在目前,久久方能想成。故知佛祖说法,为一期时教,应病与药,学人讵可墨守一法耶?譬如印光大师,久经亲近者,固能举念即想见其音声笑貌,而向未见面者,须阅其行传或遗像,经久薰习,闻名缘想,或可仿佛如见其人。行者念佛亦复如是。是故欲念佛忆佛,现前见佛者,须同时作观想也。

  (时间空间)佛法对于时间空间,皆悉作唯识观,并无一定延促方圆之实性。余已往虽习闻是说,而未曾真实体验其理,自入关三周以来,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终日汲汲不暇,唯恐百日空过,与前年坐监时,大不相同,彼则度日如年,此则度日如秒。古德所谓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者,诚如是也。复次就空间言,关房不过一间,初入颇觉狭小,乃数日以后,觉得拜佛有佛堂,睡寐有卧室,吃饭有饭厅,读书有书房,缘境作想,仿佛有四五间之大,一人身处其中,绰绰乎有余裕矣。试观戏台不过数丈之大,忽而战场,忽而宫殿,忽而高山大海,尽世间一切所有,无所不具,作者如是作,观者如是观,都不觉其偏小局促也。古德丈室容三万二千师子座,何足异耶。噫!唯识之理,思过半矣。

  (五观)进关以来,每餐必作五观,食间默想:一观,计功多少,度彼来处,则觉盘中粒粒皆从百姓血汗中来也。二观,忖己功德,全缺应供,则愧无功受禄,难消此食也。三观,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则不敢贪味。四观,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则适可而止。五观,为成道业,堪受此食,则对食感奋,自起勇猛精进之念。实行之后,道心日长,俗念日消,一往嗜美厌粗之习气,不觉不知悉皆消归于无何有之乡矣!

 
 
 
前五篇文章

百日念佛自知录(一)

净土指导

入香光室(六)

入香光室(五)

入香光室(四)

 

后五篇文章

百日念佛自知录(三)

百日念佛自知录(四)

百日念佛自知录(五)

百日念佛自知录(六)

百日念佛自知录(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