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含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说观无量寿佛七字是别题,经字是通题,为通别一对。别题又分二重能所,佛是能说之佛,无量寿佛是所说之佛;观字是能观之智,无量寿佛是所观之境,是为能所一对。“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梵语佛陀或佛陀耶,中国话译为“觉者”,大觉大悟的人,就叫做佛。社会上有大学问的人叫学者,佛非迷愚之人而是觉悟之人,故云觉者。为何不直译作觉者?因佛字的觉义,含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诸义,故不翻。凡夫不能自觉,正所谓不觉不知;声闻虽能自觉,而无悲心,不能觉他;菩萨虽能觉他,觉行欠圆满;唯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为超出九界之上的大觉者,故名为佛。世间人凡事好起分别,若劝他信佛,他要问问:佛比天公、仙公谁大?须知佛比天公和仙公都大,又比罗汉、辟支佛、菩萨大。佛是最高无上,故曰:“天上天下无如佛。”这个佛即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他出生在印度迦毗罗国,父号净饭王,母名摩耶夫人,但是此示现印度之佛是化身佛,化身佛是度凡夫二乘人者。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是理体,理体无相,虽是无相,但是凡夫若想成佛,非证得此理体不可。如何证法?必须修行用功,修行用功是因,结果证得的佛果,即报身佛──修行之果报。此报身佛,唯菩萨能见,二乘凡夫无法见到。佛是大慈普利一切,为使二乘凡夫能见到佛,故有化身佛──乃变化出来之佛身。此三身,非一非三,即一即三。若是菩萨根机者,所见的是报身佛,二乘根性人见化身佛。化身从报身出,报身由法身来。故法、报、应三身,即为一身。十六观经属大乘经,是报身佛所说之法。刚才说过三身即一身,亦就是生于印度之释迦佛,你是个大乘,看见佛是报身佛;你若是小乘,则所见为化身佛──但见他是一个老比丘而已。

  “说”者说法,世尊成道之后,即说法度生,说了四十九年法,一直说到入灭之时还在说。凡佛所说之法,就是法语。法是何义?即教众生了生脱死之方法也。佛愈是说法,众生就愈得了生脱死之利益,我们凡夫虽然说了数十年,但很少有利益众生者,尽是说些空话,为何不学讲经呢?佛说者,即说法也,上次讲弥陀经时,讲过,说者悦所怀也。佛说法为何欣悦?佛说之法能度众生转凡成圣,了生脱死,故胸怀欢悦。

  “观”者观想、观照。能观之智慧,须大悟之后,智慧才能启发,在未开悟之前,此名为识。为什么作观想,得转识成智?因所观者为阿弥陀佛。观想阿弥陀佛,妄识即转成智慧。我国八大宗中,有唯识宗,唯识宗讲究用功,转识成智。今此十六观经之观字即是转识成智之法。这个妙极了,你观想阿弥陀佛,你的妄识,就转成智。因为识是妄想心,妄想心想的是凡夫境界,天天想凡夫境界,故为妄识。现在叫你观想佛的境界,你的境界就变成佛的境界,佛境界那还有妄识呢?当然已转识成智了。观字之妙,妙就妙在这里。

  “无量寿佛”即梵语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之教主。此经内容令观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今仅云观无量寿佛者,举正报以收依报,述化主以包徒众也。

  以上讲解别题之义,下讲通题经字。

  “经”字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下契众生之机者,每部经有他所契化之机,唯有净土经,下契众生之机,则三根普被,最为殊胜。

 
 
 
前五篇文章

发菩提心的重要意义

参究念佛论

初学净土法门从哪里开始比较合适

念佛为什么包尽了八万四千法门

灵峰寺净业缘起

 

后五篇文章

净土三经各有什么特点

怎样诵经能得利益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念佛的积极面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要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