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七十六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七十六课

 

  下面继续学习藏传净土法。现在我们正在讲七支供中的忏悔支,前面已经讲了忏悔自性罪,今天开始讲忏悔佛制罪。

  庚二(忏悔佛制罪)分三:一、忏悔别解脱堕罪;二、忏悔破菩萨戒堕罪;三、忏悔失毁密宗誓言罪。

  辛一、忏悔别解脱堕罪:

  十三僧残四他胜,堕罪恶作向彼悔,

  发露忏悔五堕罪。

  比丘戒有五种堕罪:1、四种他胜罪;2、十三种僧残罪;3、三十种舍堕罪和九十种单堕罪;4、四种向彼悔罪;5、一百一十二种恶作罪。一个人受了比丘戒后,如果没有如理护持戒律,很可能犯下这五种堕罪,因此要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面前发露忏悔这些罪业。

  以前我们学过《三戒论》,那里面对比丘的五种堕罪讲得比较详细。此外,在《花鬘论》、《十诵律》以及《大众律》等律部中,对五种堕罪的具体内容、每种堕罪的数目以及忏悔的方法也讲得比较详细。我在这里不一一广说。

  作为比丘,如果犯了五种堕罪中的任何一种,就算破了别解脱戒[27],以此将堕入复活地狱直至极热地狱感受痛苦:犯恶作罪将堕入复活地狱,犯向彼悔罪将堕入黑绳地狱,犯舍堕罪或者单堕罪将堕入众合地狱,犯僧残罪将堕入大号叫地狱,犯他胜罪将堕入极热地狱。在《佛说犯戒罪报轻重经》中,对违犯各戒将在地狱感受多长时间痛苦讲得非常详细。我记得有些佛经中说,即使犯一条恶作罪,也将于八万年中在地狱感受痛苦。可见犯戒的果报非常可怕。听到这些,也许有些人都不敢受戒了。因此,受戒之后如果有所违犯,就应该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面前诚心发露忏悔。

  末法时代,很多出家人最初的发心都是为了获得解脱,也很想像以前的高僧大德那样守持清净的戒律。可是在修行的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外境,由于缺乏正知正念,无明烦恼现前,种种因缘具足后,最后戒律守得不但令诸佛菩萨不满意,自己也很不满意。作为末法时代的出家人,出现这种情况也很难免,对这些人来说忏悔就尤为重要了。

  作为在家人,守持三皈五戒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别解脱戒的所依,则上上的菩萨戒、密乘戒以及任何善根都无从谈起。《亲友书》中说,戒律如同大地,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果没有戒律,一切善法都不可能生长。所以在家人同样应该守持清净的戒律。

  在座的很多人都受过不同层次的别解脱戒,有些人受过比丘戒或比丘尼戒,有些人受过沙弥戒或沙弥尼戒,有些人受过居士戒。不管受了哪种戒,按理来说都应该护戒如目、一尘不染,可是在末法时代,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的戒律并不是很清净。因此大家应该以四种对治力念修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等,经常忏悔非常重要。

  当然,为了避免破戒的过患,最好首先就不犯戒。对出家人来说,戒律的具体学处在其他论典中可以了解,如汉地的道宣律师对《四分律》有广疏,藏地也有功德光论师和释迦光论师的戒律广疏,这些注疏对出家戒有详细宣说。出家人应该通达这些道理,之后再如理如法地护持,这样就可以避免破戒的过患。如果一个出家人受戒后,上师阿阇黎不让他们学习戒律,他们很容易变成像屠夫一样造罪业的人,因此学习戒律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汉地有很好的传统,出家人受三坛大戒后一般要学一段时间的戒律。藏地也是如此,受戒后必须学习戒律。

  以前法王如意宝说:“如果一个人受戒后不学习戒律,就像把利刀交给屠夫一样,对受戒者不但没有利益,反而有很大的害处。”佛经中说:“为不知学处的人传戒,犹如放纵醉象任其为所欲为一般。”醉象无所不作,会造成很大破坏;同样,不知戒律学处者也是无恶不作,会造下很多罪业。《正法念处经》中也说:“痴人不学戒,作集多恶业,既有多恶业,今得如是果。”如果一个人受戒后不学戒,肯定会积集许多恶业,既然造了很多恶业,将来肯定会现前痛苦的果报。因此,出家人务必要精进学习戒律。

  破戒的过患极为严重。律部中说:“永遮破戒者,享用经堂等。”在《大智度论》和《佛藏经》中也有这样的教言。如果一个人受戒后破了戒,这种人没有资格享用僧众的经堂、饮食以及资具,如果享用将有极大的罪过。《毗奈耶经》中也讲了破戒者享用信食的过患:“宁吞热铁丸,犹如猛火焰,不以破戒口,啖他信心食。”如果破戒者具有超胜的境界[28],这当然另当别论,但一般来说,按别解脱戒自宗的观点,不开许破戒者享用僧财或者信众供养的亡财和信财。所以,出家人受戒后一定要精进持戒。

  在末法时代,人们越来越不重视戒律。在很多道场里,像以前的高僧大德那样守持清净戒律的出家人越来越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外在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以前在寺院里根本看不到电视、电影、手机等令人眼花缭乱的破戒因缘,而现在这些蛊惑人心的东西却越来越多了。另一方面,现在众生的见解越来越恶浊、烦恼越来越炽盛。在这些内外因缘下,要守持清净的戒律确实不易。在这个时候大家应该再三提醒自己:我一定要守持清净的戒律!其实,在短暂的人生中守持清净的戒律并不是做不到的,现在男众、女众中都有相当多戒律清净的修行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失毁戒律的人今生连僧团的行列都无法进入,更何况说往生极乐世界?因此要想往生净土,就必须守持清净的戒律。在历史上,有很多守持清净戒律者往生到净土。以前藏地有一位叫噶·当巴德协的大成就者,他是噶陀寺的创建者。据传记中记载,他24岁时在香秋森给上师处出家,法名为希绕森给,后来在那吉堪布处受比丘戒,从此便守持极为清净的戒律。噶·当巴德协曾在多位上师面前闻思了以《弥勒五论》、《入行论》、《大幻化网》、《大圆满》为主的无量妙法,并对这些法要无所不通。71岁时,一生守持净戒的大师示现圆寂并往生极乐世界。

  噶·当巴德协大师的成就和弘法事业不可思议。29岁时,他的上师对他授记说:如果你到贡波地方修习可以成就虹身,如果你到噶陀地方[29]建立道场将对众生有极大利益。由于不忍心舍弃众生,他放弃了独自修行,前往噶陀建立了宁玛巴的著名道场——噶陀寺。直到如今,噶陀寺一直僧众云集,佛法非常兴盛。噶·当巴德协生前经常前往阿弥陀佛、不动佛的刹土,跟文殊菩萨能像人与人一样对话,可以随时面见胜乐金刚等密宗本尊。他即身证得了八地菩萨果位,往生极乐世界后成为名叫罗珠酿波的大菩萨。

  在汉传佛教中,也有很多戒律非常清净的大德。近代的弘一法师就是如此。他的学生丰子恺回忆:有一次法师到我家,我请他藤椅里坐。他把藤椅轻轻摇了几下,然后慢慢坐下去。我问法师为何如此,他说:“在藤条间也许有小虫,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好让它们走避。”当时有人请法师写字,如果宣纸有剩余,他就写信询问剩下的宣纸怎么处理。平时做任何事,他都以戒律为准绳。63岁那年,法师安详示寂并往生极乐世界。

  话说回来,如果一个人失毁了戒律,他连跟僧众共住的资格都没有,更何况说往生极乐世界呢?所以大家一定要护持清净的戒律。

  佛经中对持戒的功德和破戒的过患讲得非常清楚。如经云:“戒律始终善,赞颂具戒士,破戒之诸人,如同旁生畜。”戒律初中末都是善妙的,何人具有清净的戒律,十方世界的诸佛菩萨都会赞叹此人,何人失坏了戒律,此人就像旁生一样低劣。在《佛藏经》中,佛用死人、死蛇、死狗等比喻破戒之人。《正法念处经》中也说:“若人护持戒,此人则为胜,若人舍离戒,是名为死人。”如果一个人守持净戒,这个人就是世间的胜士;如果一个人舍弃了净戒,他就和死人一样。此经又云:“若人持禁戒,为戒衣所覆,若有不持戒,裸形如畜生。”如果一个人守持净戒,他就是身披妙衣的庄严之人,如果一个人不持戒,他就和裸体的旁生没有区别。

  另外,持戒者不管白天晚上,身心都处于快乐的状态。《大般涅槃经》中说:“持戒则为乐,身不受众苦,睡眠得安隐,寤则心欢喜。”如果守持清净的戒律,人的身心会健康、快乐,晚上睡觉也很安隐(有些道友每天懒觉睡得很香,可能他们的戒律很清净,开玩笑),早上醒来心情也很快乐。而破戒者恒时处于痛苦中,身体经常出现疾病,心也颠颠倒倒的,甚至睡觉都睡不好。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能看破红尘,特别是如果能看破贪欲的本质,他的身心一定会非常自在,外在的气色会很好,内心也会非常安乐。如果一个人总是贪执某人,那他的戒律肯定不会清净,他的相貌、气色也会很差。很多出家人看上去非常寂静庄严,这也说明他的内心远离染污,相续中具有清净的戒律。思维上述持戒的功德和破戒的过患后,大家应当努力持戒。

  戒律是引导众生走向解脱的导师。对佛弟子来说,佛在世时要以佛为师,佛灭度后应以戒为师。很多出家人的戒牒中都印着“以戒为师”。《佛所行赞》中说:“是故智慧士,当修于净戒,于生死旷野,戒为善导师[30]。”《赞戒论》中也说,如果一个人能守持清净的戒律,即使没有任何闻思修行的功德,死亡来临时他不会有其他去处,将顺利地往生清净刹土。

  守持清净戒律的修行人圆寂后会出现稀有的瑞相,以此也能度化很多众生。前一段时间,我在《净土》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昌臻法师的文章:2009年12月26日,四川乐至县报国寺的昌臻法师示现圆寂,享年93岁。法师早年以在家身份修行佛法,1992年依止离欲上人出家。他以“持戒修行、弘法利生”为宗旨,多年来精进持戒,弘扬佛法。圆寂后,他的遗体烧出了一千多颗五颜六色的舍利。我看了舍利的照片,确实非常好看。这些戒律清净、修行好的人真了不起,不谈他们住世时弘扬佛法、引导众生的力量,甚至圆寂后烧出的舍利都能让很多不信佛的人生起信心。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舍利,有的像珍珠、有的像海螺、有的像佛像,一般人火化后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舍利,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无法解释这种现象,这不得不让人对佛法产生信心。

  辛二、忏悔破菩萨戒堕罪:

  四恶法罪十八堕,发露忏破菩萨戒。

  根据无著菩萨的观点,如果造了下面四种黑法会失毁菩萨戒的愿菩提心学处。

  一、妄言欺骗上师、堪布、阿阇黎等。上师、堪布和阿阇黎是我们的应供处,欺骗这些殊胜的对境会破菩萨戒。

  二、令修本尊、诵咒语、求戒律等行持善法的人产生怀疑或者后悔心。别人在行持善法时,如果我们对他说“你的上师是假的”、“你没有得戒体”、“你不应该受戒”等语言,当对方产生怀疑或者后悔心时,自己就会破菩萨戒。

  三、以嗔恨心毁谤高僧大德。

  四、依靠经商等谄诳手段欺骗众生。修持佛法的人不能欺骗众生,特别是发了菩提心的人更不能欺骗众生。如果有特殊的必要,比如你想出家,可是家人不同意,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方便妄语:“我现在不在寺院里,我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因为你是为了行持善法或者度化众生,所以说妄语是开许的,除此之外绝对不能欺骗众生。

  上述四种黑法可以导致忘失菩提心等严重过患,如《十住毗婆沙论》云:“如此四黑法,则失菩提心。”因此我们必须舍弃四种黑法,并修学与之相反的四种白法[31]。

  在《虚空藏菩萨经》、《三戒论》中对菩萨戒的学处讲得很详细,大家应该多看这些经论。菩萨戒有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两大传承,两大车轨对菩萨堕罪的说法有所不同。按龙树菩萨的观点,有国王容易犯的五种定罪、大臣容易犯的五种定罪以及平凡人容易犯的八种定罪,共有十八种堕罪。按无著菩萨的观点,有愿菩提心学处(即上述断除四种黑法而行持四种白法)和行菩提心学处。

  下面根据龙树菩萨的观点介绍十八种根本堕罪。

  国王五定罪:

  一、强行掠夺、盗窃或者令他人盗窃三宝的财物。

  二、舍弃三乘佛法。比如对别人说:“你学这些法没有意义,不能获得解脱。”

  三、以嗔恨心殴打、抢劫比丘、沙弥,或者让别人殴打、抢劫。

  四、造五无间罪中的任何一种。

  五、相续中产生邪见,不承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之理。

  对于发了菩提心的国王来说,由于他的势力强大,比较容易犯这五种罪,所以将这五种罪业安立为国王五定罪。

  大臣五定罪:

  在上述五种罪中前四者的基础上,再加上用武力摧毁城市、地区、村落、附属地方,这是大臣菩萨容易犯的五种堕罪。大臣根据国王的命令在四面八方执行政策时,很容易犯这五种罪,因此这五种罪称为大臣五定罪。

  平凡人八定罪:

  一、对智慧没有成熟者宣说大乘空性法门,令对方生起畏惧之心。很多人的相续没有成熟,属于小乘或者人天乘的根机,甚至他们还没有皈依三宝,在这种人面前不能过早地宣说空性,否则自己有可能犯菩萨戒。

  现在有些人特别着急,见到一个刚来的人就说:“来,过来,我给你讲一个《中观根本慧论》。”有些人乘火车时,也不管旁边的人是什么根机就迫不及待地说:“要不要我给你讲《般若摄颂》?从天津到北京这一段路程里,我可以讲四个颂词……”这样讲的话,对方也许根本接受不了,自己就会犯菩萨戒。

  二、令别人退失大乘发心而趋入小乘。有些人本来发了菩提心,如果我们想一切办法让他退心:“发大乘心很麻烦,你还是跟我学小乘法好”、“度不了众生啊,能度自己都很不错了”、“众生是度不完的,世界上有那么多众生,你还是自度为主吧”。说此类语言后,如果对方从大乘道中退心,我们就会犯菩萨戒。在一些大小乘并行的国家,有些入了大乘的法师反而劝大乘行者转入声闻乘,一直说要追求自我出离、别解脱戒非常殊胜等,这也是犯菩萨戒的行为。

  三、令他人舍弃别解脱戒而趋入大乘。有些人本来是决定的小乘种性,而且对别解脱戒很有信心,如果对他们说:“不要受别解脱戒,只要有利益众生的菩提心就可以了”、“这些戒律的条条框框麻烦得很”……当对方听从劝告时,说者就会犯菩萨戒。

  四、声称声缘道不能断除烦恼,不管自己受持还是让他人受持这种观点,都将犯菩萨戒。佛陀是应机施教的,佛陀所说的每个法对相应根机的众生都是有利的,因此强行让别人舍弃其宗派是不合理的。今后大家要注意这个问题。

  五、以嫉妒心赞自毁他。有些人本来没有功德,却拼命赞叹自己,其他高僧大德本来没有任何过失,而且相续中具有菩提心等殊胜功德,可是他们却以恶心毁谤,这也会犯菩萨戒。

  六、为获得名闻利养而宣称自己证悟了空性。有些人本来没有证悟空性,甚至从理论上都讲不清楚什么是空性,为了骗取名闻利养却到处宣说:“我已经证得空性了,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我现在什么执著都没有了。”这些语言非常可怕,说者会犯菩萨戒。

  今后大家和别人交流佛法时,应该对自己的语言有所注意。听说现在我们学会中有些辅导员讲课特别离谱,我在这里引用的很多教证、理证他们根本不用,反而根据自己的分别念随便乱说。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讲法应该依靠教证、理证,如果自己实在不会用教证、理证,可以引用前辈高僧大德或者有修行体验上师的教言,不能离开正确的轨道。

  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的教言才对众生有真正的利益,才能让众生永离一切痛苦。《别译杂阿含经》云:“唯有世尊,善巧说法,能令闻者,永离诸苦。”因此作为凡夫人,传法时千万不要偏离正道。我们学院在这方面比较不错,据我所知,法师和辅导员基本上都是按照经论和传承上师的教言讲法。

  现在外面个别人在辅导时说:“不要闻思,闻思会增加分别念,我们还是做点别的善事吧。”这样说很不如法,不仅和我们提倡的闻思修行背道而驰,也和佛教的精神相违。而且强迫别人做一些自以为有意义的事情,这也不是佛教徒应有的做法,这没有任何必要。

  如果一个人既精通别解脱戒也精通菩萨戒,对显宗和密宗的很多道理也都很明白,他讲的道理不会和经论相差太远。如果一个人的相续中什么都没有,只是嘴巴特别会说,那表面上他可能讲得很好,但实际上所说的不会是正理。所以希望有些人在讲法时,要尽量围绕佛菩萨和高僧大德的教言,不要偏离得太远了。

  其实讲法不能过于依赖分别念。就我本人而言,如果完全以自己的分别念来讲法,那我不用看书,十几堂课都可以讲下来,这样我也很舒服,反正想到什么就随便说。但我觉得,传法如果没有一个准绳,恐怕会犯很多错误,所以我一直严格按法本讲。我经常这样想:听法者的时间非常宝贵,我应该尽最大的能力讲出有价值的道理,不能没有根据随便乱说,否则不仅浪费别人的时间,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现在外面有些辅导员讲法时随便乱来,好像完全是在演戏。我觉得这样没有必要。如果你认为自己表演得特别精彩,可以到其他场合去表演。如果你真的想讲法,就一定要认真对待。学院的有些法师讲法前要花很长时间备课,准备得非常充分,这样即使讲不好也没有很大过失。如果是讲世间的事,不那么认真准备也是可以的[32],但我们面对的是甚深的佛法,所以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认真对待。

  在座的很多人都是凡夫,既然自己是凡夫,传法前就应该有充分的准备。各位法师和辅导员要清楚:听法者是想从你的口中得到佛法的智慧,不是因为你好看才到你面前的,除了真正的大菩萨以外,一般的人很难把自己的智慧直接装进别人心里,所以希望你们认真对待讲经说法,以免浪费自他的宝贵时间。

  七、令比丘受惩罚并暗中收取贿赂。即以离间语让有权力的人惩罚沙门,沙门因此而盗取三宝财物向离间者行贿,最后离间者接受财物或者将财物转送给有权力的人,这样离间者就会犯本条堕罪。

  八、把修行者的受用送给求学者,促使对方舍弃修行。也就是说,本来这是修行者应该享用的财产,你却把它送给闻思者,以此因缘而使对方中断了修行,这样自己就会犯堕罪。

  国王和大臣有十种堕罪,加上平凡人的八种堕罪,总共有十八种堕罪。如果再加上《大密善巧方便经》中所讲的舍弃愿菩提心和《宝积经》中所讲的舍弃行菩提心,总共可以安立二十种根本堕罪。

  十八种(或二十种)根本堕罪是针对利根者安立的;在《集学论》中,针对中根者安立了四种堕罪——自赞毁他、悭吝财法、嗔不受悔、谤乱正法;在《教王经》中,针对钝根者安立了一条堕罪——舍弃愿菩提心。这些道理以前在《三戒论释》中讲过,大家课后可以自己去看。

  受了菩萨戒以后,无论如何不能违犯。按照无著菩萨的观点,犯菩萨根本戒后最多可以重新受三次戒;按照龙树菩萨的观点,犯菩萨根本戒后可以重受多次。宁玛巴自宗跟随龙树菩萨的观点。为了恢复并且增上自己的菩萨戒体,我们每天都要在诸佛菩萨面前受菩萨戒。现在我们每天上课时要念《菩萨戒仪轨》、《释尊仪轨》、《普贤行愿品》,这些念诵的功德非常大,不修行的人一辈子都积累不了这么大的功德。表面上看,我们课前念半个小时,课后念十分钟,这好像不是很大的事,但实际上这个功德是无法想象的。如果哪一天没有上课,我就会觉得很可惜。但我的事情比较多,有时候也不得不停课。希望今后大家每天不间断地念《菩萨戒仪轨》。

  如果在座的各位犯过上述的学处,应该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面前发露忏悔这些罪业,并且发誓今后守持清净的戒律。

  许多经论中都宣说了守持菩萨戒的功德。如《入行论》云:“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33]。”《华严经》云:“如人护身,先护命根。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护持佛法,亦当先护菩提之心[34]。”《大集经》云:“若欲永断三恶道,应当发起菩提心。”《一切法高王经》云:“若资生供养,非无上供养,若发菩提心,是无上供养。”诸如此类的教证非常多。

  归纳起来,菩萨戒可分为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前面讲的二十种堕罪属于禁恶行戒,摄善法戒是行持六度万行,饶益有情戒是无有私心地利益众生。当然,要没有任何私心地利益众生,对凡夫人来讲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应该尽量去做。

  在这次玉树救灾期间,有很多大学生发心当义工,在医院里照顾受灾的人,但他们的帮助只是出于世间的爱心,这种爱心并不是菩提心。而我们要求的是以菩提心摄持来帮助众生——暂时让众生远离痛苦,究竟让他们获得圆满正等觉的佛果。我们应该以这样的发心利益众生。

  总之,发心非常重要,如果善用此心,则可成办自他的一切利益。以前善导大师说:“若具足三心则必定往生净土,何等为三?一、至诚心,二、深心,三、回向发愿心。”至诚心即修行表里如一,不能弄虚作假。深心即对往生极乐世界有信心,无有怀疑。回向发愿心即一切善根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发心。

  前面讲到守菩萨戒有很大功德,相反,不守菩萨戒也有很大过患。《入行论》云:“故如所立誓,我当恭敬行,今后若不勉,定当趋下流。”立下利益众生的誓言后,我们应该恭敬大乘菩萨戒的学处,如果没有好好守持菩萨戒,一定会堕入恶趣感受痛苦。想到不护戒律的可怕后果,各位道友要精勤忏悔往昔破戒的罪业,并发誓从今以后一定要认真持戒。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七十七课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七十八课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七十九课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八十课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八十一课

 

后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七十五课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七十四课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七十三课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七十二课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七十一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