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索达吉堪布:量理宝藏论释 第五十节课 |
 
索达吉堪布:量理宝藏论释 第五十节课
下面继续学习《量理宝藏论》,现在讲依靠前面的量来遣除增益。 戊二(依此遣除增益之理)分二:一、如何决定;二、遣除诤论。 己一、如何决定: 依量之力引定解,定解违品乃增益。 彼之法相弃真理,分别他边有二类, 分别倒识及怀疑。 这个颂词应该这样来理解:依靠定解怎么样遣除增益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定解?所谓定解,就是依靠、凭借量的力量,遣除怀疑而引生出来的智慧。也就是说,依靠正量的途径遣除对事物的怀疑,这样的一种智慧就叫做定解。按照《量理宝藏论自释》,定解分正量的定解和颠倒的定解。正量的定解是指对无有欺惑的意义断除怀疑的智慧;颠倒的定解是对欺惑的意义遣除怀疑而获得的智慧。在有些人的相续中暂时也有颠倒的定解,比如外道认为前世后世不存在,实际上这是欺惑性的,但是他们却认为这是一种真理。如果后来在自相续中生起了正量定解,这种颠倒的定解就会被推翻。比如你一旦学了真正的佛教,相续中生起了万法无常的定解,则可将原来执某法为常有的执著推翻。如此,定解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我们这里什么是定解,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也就是说依靠正量来遣除怀疑,这种智慧叫做定解。《定解宝灯论》中的定解,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就是遣除黑暗、遣除疑惑的定解。定解的违品就是增益,或者说增益是定解的违品。 什么叫做增益呢?大家都知道,本来存在的法而认为不存在,本来不存在的法而认为存在,这就是增益。也就是说,不符合实际道理的一种见解,这样的一种邪见就叫做增益。 那么,增益的法相是什么呢?“彼之法相弃真理”,也就是说增益的法相是抛弃真理。本来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切有为法全部是无常的,可是在有增益的人的相续中,却认为有为法不是无常的而是常有的;一切有漏法本来是痛苦的本性,却反而认为有快乐的性质等等,这样的心识就叫做增益。这种增益,依靠智慧或定解完全可以推翻。在我们众生的相续中,经常会产生增益和定解。从广义上讲,增益就是一种非常不正确的无明见解,定解就是一种非常正确的智慧。智慧可以摧毁无明,定解也照样摧毁增益,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另外,增益还分别他边。它的法相一个是弃真理,一个是分别他边。本来不是自己的真相反而执著为是自己的真相,这就是将此分别为其他的边。比如认为万法实有存在,前后世不存在等等。有时候堕入常的边,有时候堕入断的边。总而言之,所有千千万万的邪见增益可以包括在常见和断见之中。 这样的增益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分别颠倒识,还有一个是分别怀疑。所谓的增益,如果归纳起来,全部是在分别念中分的。因为无分别,大家也清楚,它是没有决定性的,因此它也不可能去执著,它没有实执。这两种增益,依靠智慧和定解可以遣除。颠倒增益,世间所谓的邪见都属于颠倒增益。怀疑呢,我们也清楚,就是觉得“因果存不存在啊?前世后世存不存在?”等等,这样的心态全部属于怀疑增益之中。 那么,为什么无分别没有呢?因为增益可以依靠定解的智慧来遣除,当相续中产生一个与它相违的智慧的时候,增益就可以遣除。比如我原来认为柱子是常有的,后来依靠善知识的教言,自己也看了一些无常方面的书,最后就知道:“噢,万法都是无常的,柱子也不例外。”当我的相续中生起柱子是无常的观念之时,就完全遣除了我原来执著柱子为常有的增益恶念。那无分别为什么没有增益的分别呢?因为要遣除无分别的颠倒识,那必须要断掉它的因。比如当我看见毛发、二月,以及将海螺看成黄色的时候,分别念完全通达,天上不可能有两个月亮,天空中不可能有毛发等,这从道理上完全明白;但却不能遣除无分别念的增益。所以在这里,无分别念的增益不安立的原因也是这样的,因为这里完全是讲分别念的违品,也就是说定解的违品就是增益。 在细微的过程中,无分别有没有增益呢?应该是有的。这一点,如果我们有机会学习《释量论》,就会了解的。那无分别念有增益应该怎样认识呢?其实,无分别念的增益与自己的习气有一定关系。为什么这么讲呢?比如我们眼睛看见红色柱子,这是因为人有它的习气,眼识中有它的习气,他有现量的一种执著,而其他的众生也有它的一种习气,众生有各自的习气。又比如,男、女互相看见以后,由于自相续中的烦恼没有断除,加上亲近对境,于是就产生了非理作意,这样就可以生起贪心。在生贪心之前,他把对境作为所缘缘,他的眼识看见对方,在他的无分别念的眼识中应该有好看和不好看。如果没有这样,只是因为先看见对方(对境),随后就产生分别念,那这不合理。因为,如果现量没有看见好的东西,那后来的分别念中就不会产生好的执著。当然,这也是每一个众生的习气,无分别念的这个东西一定与习气有关系。比如说,一个人觉得“这个人很好看”,随后就对他产生贪心;而对牦牛或者猪狗等,当她看了这些动物以后,根本不会认为好看。这是因为她的眼识中没有这种好看的习气,所以她不会产生好的无分别的执著,这种缘取不会产生。 对六道众生来讲,不管是眼识所见的形色或者是耳识听到的声音等等,与这些对境密切相关的一种习气都是存在的。当习气成熟的时候,在无分别念面前,应该说有一种细微的增益。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些人可能这样想:我看见一个人,觉得他非常好看,那么好看,应该在外境上存在吧?但是,这样的好看绝对不会存在的,如果外境上真实存在,那么我们所有人看见他,也应该生起贪心;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很多人根本不会生起贪心。或者说,我们人觉得好看的,天人不一定觉得好看,天人反而觉得这是非常丑陋的众生,他们会这样认为的。 世间的动物也是这样的,比如旁生,我们人看起来非常的难看,但是它们却互相生贪心,作不净行等等。既然如此,那么它们自己的眼识首先看见对方没有呢?肯定看见了。看见对方的时候,是不是把对方看作很好看呢?肯定是。如果没有这样,对对方就不可能产生贪心。因为嗔恨心是对不悦意的对境产生的,贪心是对悦意的对境产生的。在它们的无分别念中,也的的确确觉得,眼识面前显现的形色或者耳识听到的声音等,都有一种好或者不好的自相。 那这种自相是不是真正名言的真相呢?我们不能说这是名言的真相。如果它是名言的真相,比如旁生里面非常难看的动物,它们觉得自己的伙伴非常好看,可是我们所有的人看了以后,不管怎么样对它绝对不会产生贪心。同样的道理,色界、欲界中的天人看见我们世间最好看的人,在他们的眼目中,它们看欲界的众生就如我们看动物一样,绝对不会生起任何贪心。这说明,对境中好和坏都是没有的。但是对众生来讲,不管在分别念面前也好,或者是在细微的根识群体中,执著外境的习气都是存在的。 那这样,量和非量的概念是不是全部都混乱了呢?比如我们看见鲜花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是非常好看,可是你们却说它的本体上不存在;那我们看见月亮的时候,一个月亮和两个月亮是不是没有什么差别呢?因为,反正在本体上不存在之故。那个时候,我们要懂得唯识宗的观点,因为越来越观察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外境全部都是没有的。但《量理宝藏论》中也讲了,也有习气稳固和不稳固的差别,大家应该想得起来吧。 关于增益,萨迦班智达在这里并没有分析无分别的增益,但是,无分别的增益肯定是有的。如果在无分别中没有增益,那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差别:比如我看见这是红色的东西,然后又看见不清净的东西,也看见清净的东西,但这些都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说修不净观的人,他看见人体是一种不清净的东西。这种不清净的东西,并不仅仅是依靠分别念来假立的,而是在他眼识的群体中通过修行现量见到的。一般贪欲强烈的人把人体看成非常清净的东西,这也是因为:他的习气和烦恼结合起来,在他的眼识的群体中缘取了这样一个清净的东西。 我们暂时来讲,量和非量之间的差别是有的。就像《入中论》里面所讲的那样,自己的六根识没有损害的情况下,它所缘取的对境安立为名言中的正量,这一点是没有错的,可以这样讲。但是我们再详细分析,不需要胜义量,在世俗量中,的的确确,不管是快乐也好、清净也好、常有也好,这些都是颠倒的分别念;再详细观察,最后显现的外境全部落到唯识宗的观点上;再详细观察,对大圆满里面光明的心现于一切的道理会进一步了解。这里所讲的大的分别念的增益,应该说比较好理解,大家也应该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 己二、遣除诤论: 有谓未悟骤然中,了悟尚未遣增益。 这是对方的观点,对方这样说:你们刚才说增益分颠倒增益和怀疑增益两种,其实这两种增益不包括的增益还存在,比如骤然比量所遣除的增益。所谓骤然比量,就是提前没有什么准备,当突然发现一个东西的时候,因为以前学过因明,心里马上就想起这个地方有某种事物存在,于是便遣除了一些增益,产生了一种定解,这叫做骤然比量。比如说我到色达去,路上看见冒烟,于是心里马上想起:哦!这里有火。通过这种突然的比量,马上知道那个地方有火。但对方认为,骤然比量决定火的时候,这是以前未了知的现在突然了达,尽管它已经了达并遣除了当时的违品,但是这种违品并不包括在前面的颠倒增益和怀疑增益之中。因为,所谓颠倒增益是指这个地方本来有火,但你却认为没有火;而怀疑增益,这个地方到底有火还是没有火?这样的增益叫做怀疑增益。可是你到色达去的路上,这里没有火的想法也没有,这里有没有火的想法也没有,什么都没有想,只是你在路上看见烟以后就产生一种这里有火的定解。 意思就是说,这种骤然比量的智慧所决定的定解,它所遣除的增益,到底属于怀疑增益还是属于颠倒增益?如果你说怀疑增益,这也不对,因为以前没有产生过怀疑;如果你说颠倒增益,但以前对这个地方并没有产生不存在火的执著。这两种心态都从未产生,那这种比量断除的增益到底包括在什么范畴当中?对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下面作者进行回答: 比量非由显现取,乃是遣余彼对境, 执著同他无有火,是故许为颠倒识。 这很简单,实际上并不像对方所说的那样。因为比量毕竟是一种遣余的智慧,它绝对不可能像无分别的现量那样,以显现的方式来取对境。如果以显现的方式来取对境,那么当时的骤然比量就已经成了现量了,但这是不可能的。既然说它是一种比量,那它一定是遣余的智慧,当骤然比量的智慧产生的时候,它会遣除增益。虽然他以前并没有对这个地方产生颠倒的增益,因为他以前没有认为这个地方不存在火,没有产生这样的增益,但在他的心态当中,好像这个地方跟没有火的地方完全一样,有这样一种心态。现在你突然以骤然比量确定这个地方有火,这说明你以前认为这个地方跟其他地方一样,执著它是没有火的地方。那这样,实际已经遣除了认为这是没有火的地方的执著。这样以后,骤然比量遣除的执著就可以间接包括在颠倒增益之中。 应该是这样的,我们自己也可以想得出来。比如到色达去的路上,我突然看见烟,也就知道这个地方有火。虽然在去的路上,我并没有明显地想到那里有没有火,但是我的心态中还是有一种潜在的执著:觉得这个地方与没有火的地方一样。但当看到烟的时候,马上产生了这个地方有火的定解;在产生这种定解的同时,原来与没有火的地方一样的执著就被遣除了。所以,这种执著应该间接包括在颠倒增益之中,因为原来认为没有火,现在却产生了有火的定解。因此,对我们自宗来讲,你们所发的太过不存在;也就是说,以骤然比量所得到的定解而遣除的增益,不包括在两种增益中的过失是没有的。 下面对定解和增益进行分析: 定解增益此二者,对境本体时间中, 观察一体及异体,三种辩论不害此。 定解增益耽境一,耽式相异故遣余。 下面,对方给我们提出一些问题,增益和定解两者应该进行分析,可以从对境、本体、时间三个方面来进行观察。意思是说,从对境方面说,这两者是一体还是他体?从时间方面说,这两者是一体还是他体?从本体上面说,这两者是一体还是他体?对方与我们有三种辩论,也就是说做了三次分析。我们先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一一地分析。其实,这三种辩论对我们自宗来讲没有任何危害。 首先,有些论师给我们发出这样一种太过:你们所谓的定解和增益,它们的对境是同一个还是不同的两个?如果你说它们的对境不是一个,那就像外面有光明,但房子里全是黑暗一样,两者没有任何关系。现在有些地下室,白天的时候,外面亮亮的,但里面却漆黑一片。就像这样,外面的光明并不能遣除里面的黑暗;那同理,所谓的定解也不能遣除增益,有这个过失。如果你说它们的对境是一个,那么请问这种对境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你说对境是真的,因为增益和定解的对境是一个,而且这一个对境是真的,那增益也成为无有错谬的了,而成为正确的意识;如果你说对境是假的,因为这两者只有一个对境,而且这个对境是假的,那定解也成了假的了。 对方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辩论,那我们怎么回答呢?看起来这还是比较尖锐的,说一个对境也不行,说两个对境也不行,那到底会不会有这种过失呢?不会有过失。我们对他们回答的时候,可以这样说(颂词中比较明显):从耽著的对境的角度来讲,是一个对境。比如说柱子,一个人执著它是常有的,另一个人执著它是无常的。我们说,无常的执著叫定解,常有的执著叫增益。那它们两个的对境是不是柱子呢?从耽著境的角度来讲,它们耽著的对境都是柱子。所以从耽著境的角度来讲,增益和定解的对境是一个。如果是一个,那刚才对方发出来的太过,我们如何避免呢?要么定解也变成假的了,要么增益也变成真的了,我们会不会有这个过失呢?没有这个过失。因为,从缘取的方式上来讲它们并不是一个对境。为什么呢?一个人,他的缘取方式符合实际道理,如他把柱子执著为无常,这没有任何量的危害;而另一个人,他把柱子执著为常有,这不符合实际道理。所以从缘取方式方面,一个是正确的,一个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智慧叫定解,不正确的智慧叫增益。所以说,从对境上观察的时候,自宗不会有这个过失。 然后是第二个辩论,有些论师从定解和增益的本体上来进行观察,他们问:这两者的本体是无二无别的一体还是他体?如果你说定解和增益的本体就像火和火的热性一样是一体,那么定解作为能遣,增益作为所遣,它们两者之间能遣所遣的关系就不可能有。因为,既然它们两个是一个本体,那就像光明不可能遣除自己一样,这两者不可能有能遣所遣的关系,有这个过失。如果你说这两者完全是他体,那也不合理。因为这相当于两个人的相续一样,增益是一个人的相续,定解又是一个人的相续,那就不可能一者遣除另一者。这样一来,一个人虽然已经产生了定解,却无法遣除另一个人的增益。这就像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一样,他已完全通达了一切万法的真理,但是另外一个增益的本体却无法遣除,如当时的提婆达多等很多世间愚昧无知的众生的相续一样。所以,如果这两个是他体,那能遣所遣的作用就无法实现。对方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对他们进行回答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说:从本体的角度或者从一个相续的角度来讲,增益和定解是一个本体。比如我的相续当中,先对柱子有常有的增益邪念,后来依靠上师的智慧和引导,我发现柱子不是常有的,而是无常的,产生了这样一种定解。这样的增益和定解,对我这个补特伽罗的心相续来讲,确实是一个心的本体,只不过阶段不同而已。当然,这是从一个相续的角度来讲的,并不是指一个刹那,刹那性的东西不可能一会儿有增益,一会儿有定解。从相续的角度来讲,可以说它们是一个本体;但是,它们各自的反体完全是不相同的,就像我们昨天讲的自反体一样,增益的自反体并不是定解的自反体。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续(本体)上的不同反体。所以你们刚才所讲的,一体和他体的过失都没有。这是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然后是第三个问题。对方这样说:增益和定解是在同一个时间中产生,还是在不同的时间中产生?如果你说同一个时间产生,那不合理。因为,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就产生了两种分别念了。如认为这个柱子是无常的,这是无常的定解;又认为这个柱子是常有的,这是常有的增益。那这两种分别念能不能同一时间在我的心相续中产生呢?绝对不可能。佛陀在有关经典中说,众生不可能有两个心相续。这样以后,两种分别念就不可能同时在相续中产生。如果你说定解和增益不同时,那也不合理(好像《中观庄严论》中也有这样的辩论,我觉得很熟悉)。因为这就像昨天的黑暗和今天的光明一样。或者说今天中午的太阳光明,它能不能遣除昨天晚上的黑暗呢?不能,因为它们两者是不同时产生的缘故。这样以后,虽然你的相续中已经产生了定解,但是它并不能遣除增益,因为它们两个非同时的缘故。非同时怎么能有能遣所遣呢,怎么能起作用呢?不可能的。对方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怎么回答呢?这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基本上相同。从时间的角度来讲,此二者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产生;如果不是同一个时间,那可不可以有能遣所遣呢?这是可以的。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先产生增益,比如说花色的绳子认为是毒蛇等,这样的增益先产生;后来通过其他正确的因缘,原来的颠倒增益遣除了,在此之后增益的相续不再产生,从而引生了定解。先是增益,后产生定解,在学习因明的过程中,或者说在名言中,这就被称之为能遣所遣。真正的能遣所遣,就像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一样,一方得胜利,另一方便灭绝,这在相续中是没有的。 今天上午,萨达姆被绞死了。美国可能很高兴,但表面上他们并没有这么说。不过,他死的时候也祈祷,念《古兰经》。他的脸色和神态还是非常平静,既没有愤怒,也没有害怕。大约上午11点钟被绞死,也很可怜!他以前在杜贾尔村屠杀案中屠杀了148人,我那天想,他可能要死吧!因为他杀人的数目是148(要死吧)。前一段时间,国际上一直评论他到底会不会被判死刑。后来我想,他杀的人数是148,那可能会死吧。当然,这完全是一种猜测,其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业力成熟。 那么,像布什和萨达姆之间这种一个战胜而一个灭绝的关系,在我们的相续中是没有的。“噢!今天增益失败了,它已经死了,定解胜利了。”在一个人的相续中,这是没有的。当然我们前面也分析过,遣除增益有两种。一种是断除种子,相续中增益的种子全部毁灭,就像圣者得到一地菩萨的智慧以后,那凡夫地实执种子的增益就全部会灭绝,有这种情况。可是,凡夫人有没有这样一种智慧产生呢?这是没有的。但是,暂时在相续中制止增益分别念,这是能办到的。比如说我现在通过学习因明以后,在即生中,不可能认为这个柱子是常有的。那么,这可不可以说我相续中的增益已经除去而定解已经产生了呢?应该可以这么说。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当增益在自相续中被制止的时候,人们可以称它为遣除增益。真正的能遣所遣,刚才我们讲的比喻一样,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大家应该清楚,以前也在这方面作过一些分析。 第五十节课思考题 141、分别说明定解与增益的法相及分类。无分别增益为什么不属于此处的增益? 142、什么叫做“骤然比量”?骤然比量为什么属于颠倒识? 143、分别说明定解与增益二者在对境、本体、时间上的三种辩论。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