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第二品 忏悔罪业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第二品 忏悔罪业

 

  丁一之戊二、(于菩提心相违者之忏悔品)分二:己一、品名;己二、正论。

  己一、(品名):忏悔罪业品。

  己二分四:庚一、供养支;庚二、顶礼支;庚三、皈依支;庚四、忏悔支。

  庚一分五:辛一、真物供;辛二、意幻供;辛三、愿力供;辛四、无上供;辛五、音赞供。

  辛一分三:壬一、主人所管供;壬二、无主人所管供;壬三、供身。

  壬一、(主人所管供):

  为持珍宝心,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佛子功德海。

  为了受持珍贵的愿行菩提心,我现在真诚地供养诸佛如来,清净无垢的殊妙法宝,以及所有大乘僧宝——即登地以上的佛子,这些广大的功德大海。

  为了相续中生起珍贵菩提心,我们先要陈设各种各样的供品,不管是自己所有物、无主所管物,凡是悦意之物我们都应供养。供养的对境是十方如来、殊胜法宝,也供养像文殊、观音、普贤等具足殊胜断证功德的大乘僧宝。三宝是一切有情得安乐之源,它如浩瀚大海,能出生无有边际之功德,故称“功德海”。在大乘佛教传承上很重视供养,印度、藏域、汉地都如此。以前阿底峡尊者来藏地,很多弟子祈求尊者为他们传授菩萨戒,当时尊者要求弟子陈设上好广大的供品来供养上师三宝,弟子遵嘱备妥后,尊者不太满意,又命令他们重新陈设。他的弟子尽心尽力,筹集了庄严广大之供品,尊者才心意愉悦地传授了菩萨戒。去年在释迦牟尼佛转法轮日(藏历六月四日),法王如意宝给我们传授菩萨戒时,也是这样要求的。当时我们在大经堂陈设了各种鲜花、五彩绸布、香、花、灯、水等,向上师三宝作了非常庄严盛大的供养,也许大家还能回忆起来。无论从哪方面看,这种供养意义很大,也是必须的学处。《三昧王经》也云:“应将十方所有世界的鲜花与珍宝,各种有主无主之物品,供养十方三宝。”

  在向三宝呈奉供养品时,无著菩萨宣述了必须具备的六种条件:第一、要发心为得佛果而供养,在供养时应当观想:为将来证悟佛果而献供;第二、要利益众生,即自己心里要作意:为利益众生而献供;第三、陈设的供品一定要庄严、整洁;第四供养时须三轮清净,即能供者、所供物、供养境三者无执而行供养;第五、于供养时,断除贪嗔等不净心;第六、供养毕,一定要以回向菩提来摄持。以无著菩萨为主的很多印藏大德在供养时,都很注意这六种条件。我们如能尽自己的力量,按此如法供养,亦能以小小供养积累起巨大的福德(有关供养三宝的功德,在《随念三宝经》中有较详说明。汉地茗山法师在无锡市专门讲述过皈依、供养三宝的功德,引过许多教证,讲得很清楚,大家应认真看一看这个讲记)。

  此下的颂文意义明显易懂,因此我们不多作字句上的讲解,而是依义来引导大家作观供养上师三宝。

  壬二、(无主所管供):

  鲜花与珍果,种种诸良药,

  世间珍宝物,悦意澄净水。

  所有鲜艳的花朵,珍贵的果实,种种上好药物,世间的珍奇宝物,以及所有赏心悦目的清澄净水。

  现在,我们屏息一切杂念,随着文义展开意念之翼,缘取一切美好的事物,供献给崇高的三宝。

  首先我们观想各种芬芳扑鼻的鲜花,天界神秘的昙花,圣洁的乌波罗华,无暇的曼陀罗华……;藏域夏季草原,千万种不知名的野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闪烁着缤纷的色彩,红的像火焰,白的像雪茸,紫的似玛瑙,蓝色的似蓝宝石,七彩杂糅的似彩虹……;人间花园中:春天的樱花、海棠、梨花、杜鹃花……夏天的石榴、蔷薇、仙人掌花、千叶莲、金莲花……秋季的菊花、太阳花……冬季的梅花、耐冬花……;飘逸的水仙、清幽的丁香、庄重的荷花、娇妍的牡丹、富丽的郁金香……所有天界、人间陆生、水生的大自然精英,我们都以意念缘取,恭敬地供养十方三世诸佛、正法、贤圣僧等这些功德大海之前。

  我们观想世间的珍美果实:蜜甜清香的芒果、甘甜醇厚的蜜菠罗,香甜软腻的香蕉、脆甜多汁的梨,荔枝、龙眼、苹果、香橙、柚子、蜜桔、葡萄、桃子……珍珠般的稻米、脆玉般的玉米、金珠般的黄豆、银珠般的莲子,麦子、玉黍、高梁、胭脂米、黑米……三界之内,有情善业福报所成一切珍美的果实,以意念缘取,以七宝盘陈盛,供养于尊贵的上师三宝之前。

  我们观想种种良药:灵芝、雪莲、黄精、百合、红参、白参、天麻、地黄、首乌……天地之间,怯除有情一切疾病的甘露妙药;世间的宝物:金刚宝、如意宝……五彩宝石、翡翠、玛瑙、珍珠、珊瑚、琉璃、琥珀、夜明珠……一切四大和合之粹;悦意清澄的水,干净无污、清无泥杂、柔软可口、凉冽清爽、甘甜醇和、馨香馥郁、滋润解渴、予乐怯病,一切澄澈晶莹的滋生自然万物之源。以我们纯净的心化身微尘数,缘取这一切献供于清净无染、万善之源的上师三宝前。

  重兴藏域正法的阿底峡尊者,以前谆谆教诫过他的弟子,雪域之水清净纯美,举世无有能及,哪怕只以净水供养三宝,也能积累巨大资粮。供养净水谁亦没有吝啬心的染污,以水清冽纯净的特质,供养者的心似乎亦能得到同化,变得纯洁、柔和。我想你们供养三宝,用种种其它如香、水果、珍宝等财物,不一定有条件,但供净水却是人人能做到,想积资忏罪者,应当恒常行之。

  巍巍珍宝山,静谧宜人林,

  花严妙宝树,珍果垂枝树。

  巍巍耸立,珍宝所成的须弥山,远离尘俗静谧舒适的森林,绮饰着奇花的妙宝树,果实累累压垂了枝干的珍果树。

  以我们的心灵托起世间一切秀美的山峰:耸立于四洲中心的须弥山王,纯金、白银、琉璃、玻璃四宝所成,由金刚地基而起,顶入三十三天之苍穹;须弥山周,七宝金山挺然矗于香水海,它们雄伟辉煌,放射出眩目的光芒;世界周边,大铁围山森然屹立,它以峥嵘威严围护着须弥四洲;赡部人类视力所及,世界屋脊上的宝顶——珠穆朗玛峰,它神秘的威严震撼着人类魂灵;碧蓝穹弯下,静卧着神山岗底斯,偶尔披开它的纱罩,晶莹秀隽的面容,让世人魂牵梦萦;终年暑日炎炎的赤道,乞力马扎罗山顶万古积雪,散发出清凉慰籍着火炉中的生灵;雄亘欧洲大陆的阿尔卑斯山,远古冰川运动留下的艺术奇珍;冰雪严饰着的金色净土——清凉五台山;淼淼茫茫的大海中,琉璃世界普陀山;云蒸霞蔚中的黄山;点缀着雪莲、天池的天山;气势磅礴,变幻无穷的昆仑山……崇高的上师三宝啊,请慈悲地纳受我的供养!

  我们也缘取一切寂静、秀美的森林,马拉雅山的旃檀林;兴安岭的红松林;罗霄山的千里竹海;香樟林、桂花树林、榕树林……(静谧森林中,白天没有任何尘世的喧闹,晚上没有任何非人的恐惧损害,非常适合修法。我见过的寂静神山中,没有比得上刚日托嘎山的,走进那儿蓊蓊郁郁的树林中,便能脱去尘俗的一切垢染,林中缀满奇花,有潺潺泉流,可口的野果……月夜的景色更是朦胧怡神);还有那缤纷五彩的宝花,严饰着净刹的宝树,宝树以琉璃为干,玻璃为枝叶,金银为花果,放射着奇异的光彩;无数枝叶茂盛的果树,枝上叠叠密密地垂满了珍果,一串串一颗颗,似绿色的缨络上缀饰着七彩宝石。上师三宝啊,请悲愍地接受这一切!

  世间妙芳香,如意妙宝树,

  自生诸庄稼,及余诸珍饰;

  天界、人间殊妙芬芳的香气,燃香、如意树和诸宝树,不需耕耘而自然长成的诸种庄稼,以及其余值得供养的各种饰物。

  我们以意念缘取天界、人间、龙宫、净刹等所有的芬芳妙香,各种名贵的烧香、涂香、香水,意缘那旃檀、沉香、丁香、郁金香……献于上师三宝功德大海众之前。

  法王如意宝在讲这一段时说:藏地最出名的熏香是门卓朗寺生产的,非常珍贵,以前十三世达赖喇嘛规定在他座前必须点这种香。麦彭仁波切对藏香也很有兴致,专门作了配制藏香的仪轨。在我用过的熏香里,南韩的香,香味最浓烈,印度白檀香也很好。但前段时间有人供养我一种日本产的熏香,每枝香燃过后灰烬上都显出一个佛像,我不知如何处置,以后只好不再用这种香,你们日后烧香时也应注意类似问题。

  我们再来观想:那三十三天天人福业所成的如意树,诸清净刹土中七宝所成的如意树,树冠高耸,辉煌无比,能随意满足有情之所愿;那北俱卢洲、欲界天及劫初时有情福业形成之自生庄稼,它自然生长,百味俱足,如同甘露能随心显现各种妙味;除上述供品,还要以意缘取其余珍贵饰物,无论现在、过去一切堪可供养的珍饰,都顶戴供养在最尊贵的上师三宝之前。

  莲花诸湖泊,悦吟美天鹅;

  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

  意缘敬奉献,牟尼诸佛子,

  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

  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

  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

  缀饰着种种莲花的大小湖泊,湖面的天鹅,发出悦耳的吟鸣声;在浩瀚虚空界中,一切无有主人的美好事物,以想像来缘取恭敬地奉献给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三世诸佛及所有佛子,祈请最胜福田慈悲地接受这份供养。我福德微薄,十分贫穷,没有其余堪可供养的财物,祈求慈悲的怙主圣众,为利益我而纳受这份供养吧!

  我们用意念掬起世间一切明净的湖泊,平静安详的湖泊中悠游着洁白的天鹅,它们悠闲地用红掌画出一圈圈碧莹的涟漪,高吭的鸣吟映衬着万古静穆。

  以前,我看过敦珠法王在国外的一些录像。有一段记录他在美国一处湖滨乐园,碧蓝的湖水与天空湛然一色,湖面上浮游着很多天鹅,敦珠法王坐在一辆精巧的三轮车上,由一名弟子推着,缓缓地从花丛中驶出。他在湖边给弟子讲了很多动人故事,看到天鹅时,他也念一些心咒,整个场景非常优美。你们有机会也看这段录像,能帮助你们修观。

  堪布根霍仁波切的讲义中说:在观想天鹅时应有多种颜色,像红珊瑚一样的红色天鹅,像纯金般黄色天鹅,似白银一般白色天鹅。关于湖泊,诸位可能都见过,藏域最有名的是青海湖,据说像镶在绿玉中一块明镜,你们有机会时应亲自去看看;汉地的西湖、滇池,风景非常美;还有天山的天池、洞庭湖、鄱阳湖……等等非常多,见过的应该在心里好好观修意供。

  最后,我们来观想在广大无边的虚空界,从天界、人间到龙宫,整个器世界无有主人的一切美好事物,我们所见过及能忆念到的,全部以意念摄集起来,恭恭敬敬地奉献在诸佛菩萨、上师前,以最真诚的心情恳请诸佛菩萨、上师慈悲纳受这一切。由于我前世未积资粮,现在我非常贫穷,没有其余可以供养三宝之财物,祈求大慈大悲的怙主为利益我而接纳这份供养吧!

  上面已以意缘取器世间所有无主的美妙之物,以大恭敬心奉献于三宝前。这种供养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极方便、极广大的供养,因为像我们这种凡夫,多生累劫未积福报,所以在现在贫穷困乏,无有堪作供养之物,即使有少分财物,亦不堪供如海圣众。因此在诸多经论中,世尊开示殊胜方便的积资忏罪方法,《善巧方便经》中曾说:“大菩萨以慧心摄取十方鲜花、花鬘、妙香、森林、山河、如意宝等诸无主之物,供养诸佛,有无量功德。”《宝云经》中亦如是云:“善男子,应以三千世界所有花果等诸供品,于昼夜六时中,于三宝前供养三次。”意缘供养极为方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随意行持,无论何处,遇到壮丽的山河湖海、美好的田园等,凡使人心悦神怡之境时,以虔诚的心意缘取呈献于怙主众前。同时意缘供养的范围非常广大,上至苍穹、下彻海底,近如眼前景物,远如十方清净刹土,古如万里长城,新如都市大厦,所见、所闻,一切殊妙境象,都可作供养。

  我们如此精勤供养,其目的完全是为积聚福德资粮。本来诸佛菩萨已远离我执,断尽贪毒,对他们自身而言,完全无需这些虚幻不实的供养。不但如此,诸佛是菩提心圆满的成就者,无论如何不会放弃利益众生,我们祈求世尊受供利益自己,实际上是一种断除自我执著与诸佛相应的修法,此处暂不深言。一般来说三宝是一切功德的来源,一切福德之赐予处,所以要哀请这些大慈大悲之怙主,为使我等生起摩尼宝般珍贵的无上菩提心,而纳受以上意缘供品。

  我们这次学习《入行论》,主要放在实修方面。我讲解某个颂词,要求你们熟悉背诵这个颂词,并且切实按其意义去实践修行,不要仅仅听个传承而已。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这些缘实物的意供,确实有如是功德吗?”这点不用疑惑,普贤菩萨已用十大愿加持了这种意供,在《普贤行愿品》中讲得很清楚。供养者的清净意乐与诸佛菩萨无边慈悲威力的加持,以意缘供养和以实物供献,二者在功德上没有差别。

  壬三、(身供):

  愿以吾身心,恒献佛佛子,

  恳请哀纳受,我愿为尊仆。

  我愿意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永远奉献给诸佛菩萨,请求圣众们接受,我愿意给您们作一名忠实的仆人。

  无始轮回之中,我们最厉害的执著就是自我,有了“我”的执著,才牢牢地执著珍视自己的身体。为了断除执著,将此身体供献给一切大悲圣尊,这是有漏供养中最殊胜的供养,十方诸佛菩萨亦同声赞叹这种供养。为法舍身,也是高僧大德历来极力推崇和励力践行的。当然这里说的身供,实质上是身语意三门所有的供养。无始劫来,我们陷于轮回之中不能出离,就是因为强烈执持于“我”,现在誓将身语意三门恭敬奉献三宝,能有力地驱除我执,令三毒烦恼无所依附,障缘无从生起,自己能顺利地发起菩提心。以身语意三门供养上师三宝,也就是彻底的皈依,在颂词中说“我愿为尊仆”,既为尊仆,则三门均得全力奉行师尊三宝之教示。

  尊既慈摄护,利生无怯顾,

  远罪净身心,誓断诸恶业!

  既然诸佛菩萨已慈悲地摄受护念我,我将毫无畏惧去成办利乐有情的事业,超脱自己一切宿罪,清净身心,今后誓不再造任何恶业!

  佛菩萨大慈大悲地接受了身供,摄受了我们,我们应当依教奉行,去成办利生事业,丝毫不生怯弱退转之心。这是一种坚固的大誓言,就像一个人到别人家当一名奴仆,那么主人家的事情必定要去做。诸佛菩萨“家”里有什么事做呢?除了利益众生外就不会再有任何事了。所以将自己供养三宝后,唯一任务就是依教奉行去利济众生。我们如果完全舍弃自我执著,皈命于诸佛菩萨,以坚信受持圣尊的一切教言,很容易籍此截断自之烦恼相续。进一步则如模印中所有花纹,无余皆印于载体上,圣尊之功德也能印现于自相续。因此,三门奉献、依教奉行,也可以说是对三宝最好的供养,是我们证入诸佛功德海的捷径。

  要依教奉行,真实地利益众生,就应远离罪障,清净三门。《维摩诘所说经》中说:“自身尚缚,欲解他缚,无有是处。”如果自己业障未净,那根本谈不上利益众生。所以要“远罪净身心,誓断诸恶业”。这里具足了忏悔业障的四对治力——依止力、破恶力、恢复力、对治力。其中的皈投三宝、依菩提心,即是依止力;“远罪”,于往昔所造诸恶业起追悔心,即破恶力;“净身心”即修持种种清净善法,为对治力;“誓断诸恶业”,发誓今后纵遇命难亦不更造前所作恶业是恢复力。这里暂不作广说。

  我们将自己全体交付给诸佛菩萨后,度化一切众生的誓言不能再有退失。有些人虽然在上师面前受了菩萨戒,也发了生生世世度化众生的大愿,但真正与众生接触去调化他们时,一遇违缘就十分痛苦,甚至产生畏惧怯弱之念:“现在末法时代,众生确实是太刚强了,这样下去太困难……”于是退失了自己的菩提心,这种懦弱是菩提道上的大障。

  将自身心全体供养三宝,口头上说来容易,实际作起来是件难事。以前有许多像那洛巴、密勒日巴一样的杰出苦行者,真正做到了三门供养。但在如今,这种人很罕见。许多人在口头上说以三门供养上师三宝,但又真正做到了多少呢?法王如意宝也教诫我们,供养三门确实很殊胜,但应当在发愿前观察自己是否真能做到,不然失坏誓言有很大过失。下了决心向上师供养自己的三门,就不应退转此心。而应彻底舍弃自我的执著,完全接受上师的一切教言,这样能使相续中迅速生起与上师无二之证境。

  辛二、(意幻供)分二:壬一、浴式等供;壬二、妙用供。

  壬一、(浴式等供):

  馥郁一净室,晶地亮莹莹,

  宝柱生悦意,珠盖频闪烁。

  一间气味芬芳的清净宫室,铺着亮莹莹的水晶地板,有着赏心悦目的宝柱,高悬的珠宝华盖,闪烁着耀眼光华。

  古印度迎请贵宾时,很重视沐浴供养,比如迎请国王,先侍奉其沐浴清净身体,然后才开始其他仪式。我们观想迎请诸佛受供,首先也要沐浴,整个沐浴过程分为前行、正行、后行。

  此颂是前行的观想,首先观想一座金碧辉煌的三层宫室,四周有美妙的宝池,池中有湛然香洁之八功德水。这幢宫室非常广大,顶层是正式受供的大厅,底层是迎请者(包括三千世界所有众生)所在地,中层是浴室,四方有门,各有宝石所砌的阶梯,缓缓而下至地面。浴室地板是晶莹的水晶,室内有七宝柱子直撑宝顶,室顶悬挂着珍珠宝盖,以宝幢缨络弥覆四周,室内诸宝光彩流溢,交相辉映,馥郁香气,弥漫室中。

  备诸珍宝瓶,盛满妙香水,

  洋溢美歌乐,请佛佛子浴。

  备妥诸种珍贵的宝瓶,盛满触体生悦的香洁净水,洋溢着美妙婉雅的歌乐,祈请诸佛和佛子来沐浴。

  正行观想自己的信心与不可思议之行愿力,迎请十方净刹所有诸佛菩萨。诸圣尊如芝麻荚开般降临,缘四门之宝梯入浴室,此时诸圣尊所著之报化身衣饰换为微妙素洁的白色天衣,而我们从胸口放出七彩光,光中化出无数的珍宝瓶,复化出无数供养天女,演奏种种和雅婉转的歌乐,赞佛功德,同时,无数天女持诸珍宝瓶,从室外宝池中盛满香水,为诸佛菩萨沐浴,浴过圣尊之香水从二层室中流下,沐浴恭立于第一层室中的三界所有父母众生及自己,香水从我等头顶灌入体内,清洗无始以来所积恶业,使之化为黑水从全身毛孔中流出,我们的身体变为内外透彻,如琉璃一般。无始以来的怨亲债主、魔敌仇对,亦应如是得以解脱一切痛苦,趋入安乐。

  香熏极洁净,浴巾拭其身,

  拭已复献上,香极妙色衣,

  亦以细柔服,最胜庄严物,

  庄严普贤尊,文殊观自在。

  浴毕用妙香熏过且极其洁净的浴巾,拭干诸圣尊的身体,然后再向诸佛献上最香、最美妙、色彩最庄严的化身服装;同时,亦用质地细柔的衣服,各种最美妙的饰物,庄严普贤、文殊菩萨,以及观自在菩萨等圣众。

  现在我们依颂文后行来观想:诸圣尊沐浴毕,以无上妙香熏染过的洁净浴巾,为诸佛菩萨擦干身体,然后供养最极美妙的化身衣饰,为诸佛换上;同时,为以普贤、文殊、观音等八大菩萨为首的广大佛子,换上色彩殊妙的十三种报身服饰。此时,诸圣尊用过的浴巾浴衣化为黄光融入我们观想者的白毫间。

  意幻的沐浴供养有很大功德,在藏传佛教的许多仪轨中,都用《入行论》这段颂词,作为迎请圣尊供养沐浴仪轨。有的仪轨中,迎请沐浴的颂词特别丰富,每位圣尊专以一段颂词作迎请供养。汉传佛教中也有这种仪轨,称为浴佛仪轨,你们大多数人应该清楚吧。

  壬二、(妙用供):

  香遍三千界,妙香涂敷彼,

  犹如纯炼金,发光诸佛身。

  用香遍三千大千世界的奇香,敷抹在犹如经十六炼纯金般,闪烁光芒的诸佛身上。

  接着我们观想受用供:第一是供养涂香,属沐浴供养的最后部分。此供养是用涂香敷抹身体表面,以增添光彩和香气。“香遍三千界”,“三千界”是佛教宇宙观,在《俱舍论》里有较详的说明,以须弥山为中心,日、月、四大洲、欲界天、初禅天为一个世界,这样一千倍的世界为小千世界,一千倍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倍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因为具足“小千、中千、大千”故称“三千大千世界”,这是一个佛陀所化刹土,我们所在三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

  意想自己供养诸佛的涂香,其香气能遍及三千世界这样广阔的空间,然后众供养天女将此妙香均匀地敷抹于圣尊身表,圣尊身体本来庄严微妙,如同经十六炼的黄金(古印度认为经十六炼后,黄金最为纯净),纯净无比,敷上妙香后更加庄严,熠熠发光。这种供养当然也可用实物来供养圣尊像,按藏传佛教的习惯,一边用红花香水、沉香或檀香水涂敷圣尊像,一边念供养咒,以求圣尊加持,赐予悉地。

  无论意幻或实物供养涂香,能得到诸佛的加持,使自己与所有众生生起菩提心,而且以后能得到如来金色身相。

  于诸胜供处,供以香莲花,

  曼陀青莲花,及诸妙花鬘。

  我向最殊胜的供养处,供上芬芳的莲花,曼陀罗花,青莲花等,以及各种美妙的花鬘。

  诸佛菩萨是一切功德大海,是最殊胜的供养处。我们以意幻供养时,对境应包括十方世界所有圣尊。但有时为了修各别的仪轨,对境也可以仅观想特定的圣尊和上师。

  意幻供养与意缘供有所区别,意缘供是以意念缘取外境真物作供养;意幻供仅是以心意幻化、观想而成的供养,不一定要外境真实存有这种供品。闻思过教理的人都知道,三界万物皆是心之幻现,我们用很真诚专注的心念去观想某种东西供养圣尊,与用实物去供养,其实质上没有区别,当然,这必须要供养者有一定的心念专注力与信心,方能达到完全无别的境界。

  我们现在以所有圣尊为供养境,以意幻供养各种鲜花与花鬘。诸位的意念重新回到观想上,前面我们已观想供养涂香,然后迎请诸佛菩萨至顶层宫室里,请诸圣尊安住各种宝座上,此时,发挥你最大想象力,想象出各种青莲花,金莲花、白莲花、红莲花、紫莲花、睡莲、千叶莲、豆蔻花、薝卜花(印度等诗学经常用)、曼陀罗花等等,一切你能想象出的妙花,及种种鲜花编织而成的花鬘,极其美妙、香郁,将这些鲜花和花鬘供养给诸圣尊。通过这种供养,供养者将得到七菩提支花鬘。

  亦献最胜香,香溢结香云,

  复献诸神馐,种种妙饮食。

  也向诸佛菩萨献上最好的香,香气弥溢,结成香云;亦献上各种神馐,与种种色香味俱佳美无比的饮食。

  我们观想供养各种美妙的烧香、末香、熏香,这些妙香燃烧后,散发出弥漫三千世界的香气,同时结成香云,来供养诸圣尊。

  同时,我们也供养上妙饮食和神馐。上妙饮食指种种色、香、味、最极佳美的饮食,“神馐”:指各种精美的食子。格鲁巴的拉萨三大寺,在神变月时,举行十五神馐会,供品中有很庄严的食子,饰有精美的酥油花,这些都可称为“神馐”。堪布根霍在讲义中提及“神馐”如能用“三白、三甜”(牛奶、酸奶、酥油与白糖、黄糖、蜂蜜)来制作,功德非常大。向诸佛菩萨供养食品,可以让自己与众生得到禅定食,以及得加持而生起菩提心。

  亦献金莲花,齐列珍宝灯,

  香敷地面上,散布悦意花。

  也要献上排列整齐如同金莲花般的珍宝灯,并在那用妙香涂抹过的地面上,散布点点悦意的花朵。

  我们亦要观想在诸佛圣尊前供养宝灯。灯器用各种珍宝组成,形如金莲花,而且非常广大,须弥山观想为灯芯,香水海观想为灯油,这些宝灯放出映彻三千世界的光明来供养圣尊。我们经常观想灯供或以真实灯供来供养,能积累很多资粮。学院中有些喇嘛、尼姑从小到现在,每天供一盏或七盏酥油灯,从未间断过,你们有条件能这样做也不是太困难吧。供灯目的是遣除自己和众生之无明愚痴黑暗,生生世世中不再受到黑暗痛苦。

  然后我们观想整个大地上,涂洒各种香水,散布各种悦意鲜花,使整个大地变成五彩斑斓、香气馥郁的乐园,随之供养给诸佛圣尊。

  在日常中,也可用各种香水涂洒经堂的地板,法会场所,在迎请上师时,也可在道上撒各种香水、鲜花供养上师,此举有很大功德。现在夏季快到了,法王如意宝教诫我们:夏季的草原上布满了鲜花,风景非常优美,我们到外面时,应该多念一些供养咒,将美好的山河大地,遍满大地的芳草、鲜花,供养给上师三宝,使自己和众生的相续中生起如金刚大地一般坚固菩提心。

  广厦扬赞歌,悬珠耀光泽,

  严空无量饰,亦献大悲主。

  无限广大的宫殿中洋溢着悦耳歌乐,悬垂着的珍物宝饰闪耀着亮丽之光泽,这些无数空中妙饰,也要献给本性具足大悲的怙主。

  以我们的意念想象无上之珍宝宫殿,其大小、形状、色彩、严饰等等都无法衡量,其殊胜美妙也不可言说。宫殿中有无数供养天女,手持各种乐器,她们演奏咏唱着各种赞叹三宝的歌韵;七宝殿堂放射着无边光明,遍照法界;殿堂里悬挂着各种妙宝、璎珞、流苏等各种庄严胜妙的饰物;无量殿外有八功德水池,池中嬉游着各种幻现的珍禽,池边有七宝树;清风拂过,悬挂于无量殿檐与七宝树上的宝铃发出妙音,或是赞叹三宝,或是演诸妙法,与诸清净刹土无别。此殊胜清净宫殿,与周围的宝饰充满法界,我们将此无边的光明供物,呈献给对每一个众生具足大慈大悲的佛陀、金刚上师、诸大菩萨、护法圣众等诸尊座前,祈求加持我与所有众生在很短时间里生起菩提心,趋入解脱道。

  金柄撑宝伞,周边缀美饰,

  形妙极庄严,亦展献诸佛。

  金柄撑起珍贵的宝伞,伞沿点缀着令人喜悦的饰物,外观极为庄严,形态殊妙,我也要经常撑起这种宝伞供养诸佛。

  此颂是将具足严饰的宝伞供养三宝。宝伞是八吉祥物之一,表示以无量慈悲智慧怙佑一切众生。供养宝伞,象征三宝有为众生带来清凉解脱的能力,我们无始以来在三界轮回中,蒙受炽热烦恼毒火的焚烧,而依靠佛法宝伞可以熄灭一切热恼,得到无上安乐。

  释迦世尊当年转法轮时,右边梵天与眷属手持五百把珍宝做成的宝伞,左边帝释天亦持执五百把纯金所成之宝伞,以此来供养,赞叹佛陀。此种供养后来成为一种传统习惯,在祈诸高僧大德转法轮时,人们也要供养宝伞。

  昨天汉族弟子们商议供养法王如意宝一柄伞。上课时法王说:供养如此宝伞,有很好的缘起。但要求伞顶为白色,四周为吉祥图案,底色是红色,表示怀业,自在祈祷的红光周遍全世界;伞沿面是绿色,表示我们修行中发的菩提心广大如地;绿色伞沿上绣一座白色金刚钻石组成的大山,表示我们修习菩提心之誓愿如同金刚石一样坚固,如山一样不可动摇;还绣有金色日轮,标志我们修行菩提心的结果——使佛法光辉普照全世界。

  上师的要求与我们的商议正好相吻合,这是一个很好的缘起吧。

  堪布根霍仁波切在讲义中说上面十二种意幻供养(从沐浴至宝伞供),一般修行人都能观想,做起来不是很难,而且这种意幻供养的功德无法计量,因此所有趣入菩提道的善男子、善女人一定要认真修持上述意幻供养。寂天论师当年是以乞丐的形象游历各地,一生中没有什么财物来供养三宝,所以他依据佛经,作了这种广大的意幻供养方便法。以前的高僧大德也如是说:以意幻供养三宝在一刹那间能积累无边资粮,可以为得佛果积累起无量功德,希求得到解脱者,何不去修持这种殊胜方便法呢?诸位都是想求证菩提的大乘行人,这种殊胜法门,能让自己积聚广大福德资粮,当于日常中,恒常行持。

  辛三、(愿力供):

  别此亦献供,悦耳美歌乐,

  愿息有情苦,乐云常住留。

  此外,我也要奏响最美妙的音乐,来供养诸法圣尊,愿悦耳的乐音交响成乐云,息除众生的一切痛苦,长久地驻留在诸佛圣众前。

  除以上十二种供养外,总说以各种清净乐音供养云来供养三宝,其中包括器乐、歌乐等等。这些也能除却众生种种痛苦,为他们带来欢悦。妙音供养聚如空中之云,无量无边,我们以之上供下施,如同《普贤行愿品》中所说,以各种供聚去供养三宝。

  我们看《百业经》,佛陀在山洞中修持火瑜伽时,帝释天带着乾达婆王来至洞口,弹奏天乐来供养世尊。此时山河大地都在音乐中跳起舞来,迦叶尊者为乐音愉悦,出定而舞,世尊亦从火三昧中而起,赞叹这种音乐供养。以美妙音乐供养,一方面能使诸圣尊愉悦,一方面能令众生闻妙音而息除痛苦,灭除众生之苦,实际上是对上师三宝最重要的供养。

  我们学院每一次法会、会供或开庆祝会时,法王如意宝让我们唱一些金刚歌、跳一些金刚舞。这些金刚歌舞,大都为麦彭仁波切所作,加持力不可思议,谁听到或看到这种歌舞,便能种下解脱善根,与无上密法接上胜缘。而且在哪里弘扬此金刚歌舞,哪里的佛法就一定会兴盛。印度贝诺法王说他们在印度朗卓寺,自表演麦彭仁波切作的金刚歌舞后,弘法事业越来越广大,也再没有遇到过修行与弘法事业上的违缘。

  度化众生需要广大方便,随顺众生,循循诱导。学院每年夏天有许多新来的人,一开始就给他们传深奥的密法和灌顶,他们不一定有很大兴趣,也不一定能接受,但如果告诉他们举行盛大会供,会供中有金刚歌舞,他们会立即生欢喜心,生起很大的兴趣去参加,这样得到的加持也就相当大。这种音乐歌舞供养实质上也是度众生的一种方便,不但密乘中如是,显宗中也有,只不过不明显,所以作者在颂中云:这种能引起众生兴趣,暂时给他们带来欢乐,息灭烦恼,最终诱导他们解脱痛苦的方便法,愿如同天空中无量云一样,永久地驻留在圣尊前,驻留在世间。

  惟愿珍宝花,如雨续降淋,

  一切妙法宝,灵塔佛身前。

  愿以珍宝、妙花,如下雨一般不断地降落在一切胜妙的三藏法宝、佛塔与各种佛像上面。

  我们在经典中能看到,释迦牟尼佛于出世、成道、转法轮、涅槃时,天人、龙王皆于天上散下各种天花、珍宝,并且歌咏赞叹,以此供养世尊(许多高僧大德在转法轮时,也有许多天人、龙王散下天花、珍宝、吉祥甘露雨。你们大都亲见过,法王如意宝有时召开盛大法会广转正法之时,虽然阳光灿烂,碧蓝晴空中仍会纷纷飘下洁白雪花,或是清凉滋润的甘露雨)。本师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后,世间仍有法宝,佛的宝塔和身像,这些世间庄严。佛当年亲口宣说在这些世间庄严前作广大供养,与供养佛陀本身的福德无有差别。

  我们现在所指的法宝,分教、证二种:教法宝是浩瀚如海的三藏十二部显密经续论典,现在已译成了多种文字,在全世界的图书馆以书籍、电脑磁卡、光碟等各种形式保存着,有智慧者敬重这些经典与尊敬佛陀一样;证法宝是戒、定、慧三学,佛陀与究竟成就的无数大德所证悟之智慧甘露亦包括在内。凡是具足教法宝与证法宝之处,我们应该发愿降下鲜花、珍宝之雨来供养。

  此颂第二供养处是佛塔,佛塔种类极多,如密宗的时轮金刚塔,大幻化网塔等,小乘的罗汉塔等。大乘佛塔以释迦牟尼佛八大佛塔为主,八大佛塔是:一、莲花塔,建造在蓝毗尼园世尊降生处,为净饭王所修;二、菩提塔,影胜王在世尊成道之金刚座旁建造,亦名降魔塔;三、转法轮塔,五比丘在世尊初转法轮之处——鹿野苑建造,也名吉祥塔,此塔遗迹至今仍可于鹿野苑见到;四、神变塔,勒扎波国王为纪念世尊于神变月时,在舍卫城降伏六师外道而建;五、天降塔,释迦牟尼佛到三十三天报母恩而说法,后回到人间降落之地名为散旦,人们为纪念这段因缘而在此地建塔;六、和合塔,世尊在曼迦达地方和合僧众后,当地人们所建的塔;七、尊胜塔,当年世尊接近涅槃时,众多眷属祈求世尊不要入灭,佛陀于是嘱修此塔,并亲自加持开光,以此代表法身;八、涅槃塔,世尊在扎坚城示现涅槃处,所修的佛塔。此八种佛塔在一些唐卡画册中有记载,我们学院门口也仿造了这八种佛塔,其形态各异,诸位可以去辨认熟悉。

  佛塔作为供养处,一般装藏有佛的舍利,如阿育王修的八万四千舍利塔,分布在世界各地,汉地、藏地各有多处,你们都很熟悉。在舍利塔前作供养,能积起广大福德,《百业经》中许多罗汉、天人、国王、长者等皆因前世建造或供养佛塔,以此福德,因而在释迦牟尼佛座下证得圣果。诸位以后无论在何处见到佛塔,都应顶礼,以自之愿力观想降下珍宝、花雨等供养,无形中积聚起成佛资粮。

  此颂中佛身指各种雕塑、绘画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像。世尊最早的身像在斯里兰卡,当时世尊为了度化当地一名叫莫特克慈香的美女,第一次开许造他的身像。世尊于涅槃前,他的幻化工匠用各种珍宝按世尊二十五岁时之外貌造了佛像安放于兜率天;同时在人间,留下了佛陀八岁和十二岁时身像,现在分别在拉萨大昭寺和小昭寺,此三尊都是世尊亲自开光加持过的佛像。北京故宫博物馆中,有一尊珍贵的旃檀木佛像。这些佛像的加持力与佛本身无异,有机缘一定要去朝礼,今天,让我们发愿:愿世间一切珍宝、鲜花,恒时不断地飘降在这些佛像上,以此供养祈愿世尊加持我们与所有众生,生起无转菩提心!

  辛四、(无上供):

  犹如妙吉祥,昔日供诸佛,

  吾亦如是供,如来诸佛子。

  如同文殊、普贤等已得自在的大菩萨,往昔以遍满虚空之妙供呈献诸佛,我亦如是供养诸如来及佛子。

  以上我们随各自的能力,以意缘真物、意幻、愿力供养了三宝,但我们能力十分有限,这些供养都随各自的发心、等持力、智慧而有限制,为了突破这个限制,论主在此给我们宣说了修无上供养的窍诀——以前文殊菩萨等如何供养诸佛圣尊,我亦随喜并观想如是供养如来佛子。

  诸位都知道文殊师利菩萨,在诸多佛菩萨当中,他的发心最为殊胜广大和坚固,他以广大无边智慧供养诸佛菩萨,此供广大无边,其功德也是无上。还有普贤菩萨以无边的“广大行”供养诸佛菩萨,此供我们通常称为“普贤云供”,即从普贤菩萨胸口发出无量的光,每一束光的末端又幻化出一个普贤菩萨,这些幻化出的普贤菩萨每尊再从胸口放无量的光,每一束光又幻化出无量供养天女,每位供养天女以各种妙供,供养十方三世所有的诸佛菩萨,如此重重无尽,周遍无尽法界。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以不可思议之神变力供养十方一切应供,他们的无上等持、智慧力,使这种供养无法思议,具有无可言喻之功德;我们凡夫没有这样的等持、智慧及神变力,无法亲自去做如此圆满的供养,但我们能发随喜心,能发愿随行他们的供养,虽然只是一种心愿想法,实际上也能获得同样功德。我们念“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等回向文时,一边如法地观想,那么,与文殊、普贤亲自作无上供养的功德无有差别。这种易行且收获大的修法,诸位为何不恒时修持呢!

  我们也可观想:本师释迦牟尼佛等诸佛菩萨往昔如何供养,我亦如是供养;传承上师如何供养如来圣尊,我也如是供养。特别是每天早上法王如意宝举行普贤云供时,希望真正想积累资粮的人一定要抓住机会。每天普贤云供的供养品是:三千盏酥油灯,三千个“朵玛”(神馐),一万杯净水,还有烧香、音乐等;每年举行“普贤云供”法会时,供品更为丰盛,法王如意宝呈献这么多的供品,是让我们这些弟子生起随喜心,让我们去供养诸佛菩萨,积资忏罪。作为上师的弟子,如果不去随喜供养,不随顺这种心愿,那我们怎么能算一个修行人呢?如果你们每天把《普贤行愿品》的前行、正行、后行如理如法念诵,即使其它任何善法都不去作,唯有此诵修供养之功德,得到人身也是有意义的。你们有些人应该想想,我们每天有七千多僧众与法王如意宝共修“普贤云供”,如此殊胜的机缘,整个世界到哪里去找。积累资粮,解脱轮回要靠自己精进,对自己负责者切切不可放过这样殊胜的机缘,应每天随上师僧众圆满如法诵修《普贤行愿品》,观想如同文殊、普贤、法王如意宝诸大菩萨一样,广大供养诸佛圣尊。

  辛五、(音赞供):

  我以海潮音,赞佛功德海,

  愿妙赞歌云,飘临彼等前。

  我以如同海潮音般无量的动听声音,赞叹诸佛不可思议之功德大海,愿此美妙赞歌,如云一般飘临到诸佛面前,永恒地赞美他们。

  海潮音是指时间上无有间断,空间上能周遍虚空,音质无比动听,音量适中的殊妙乐音。以这种妙音礼赞诸佛菩萨的供养,在座诸位都很熟悉。现在每天早上上课前,念供养咒时总要放一段非常动听的音乐,这是上师的安排,以此小小供养,让我们积累大资粮。虽然我们每天放音乐念供养咒的时间只有一两分钟,但随僧众宏厚的诵咒声,幽雅悦耳的音乐在大经堂上空旋绕回荡着,此时,我们应观想、有时似乎也能感觉到:这些赞美三宝功德的美妙音乐,如云般恒常飘留遍满虚空,使诸佛圣尊生起欢喜,加持我们无始劫来所集业障得以消除,生起恒常广大菩提心!

  庚二、(顶礼支):

  化身微尘数,匍伏我顶礼,

  三世一切佛,正法最胜僧,

  敬礼佛灵塔,菩提心根本,

  亦礼戒胜者,堪布阿阇黎。

  我幻化出微尘数的身体,五体投地,顶礼三世一切佛、正法和最殊胜之僧宝;顶礼佛陀的灵塔,生起菩提心之根本,也要顶礼具殊胜净戒者,所有的法师与阿阇黎。

  顶礼支的修法,修过五加行者都很熟悉。观想自己幻化出无数身体,充塞虚空,遍及十方三世诸佛、法宝、僧宝前,以非常恭敬的态度,五体投地顶礼。五体投地指额头、两手掌、两膝着地礼拜,在《别解脱经》等一些经典中,有很明了的介绍。这样如法地礼拜,功德自是不待言说,但在礼拜时,五体一定要触地,如法恭敬地进行,否则有很大过失。

  我们如《普贤行愿品》中所言,化身微尘数顶礼三宝,亦“敬礼佛的灵塔,菩提心根本”。关于佛塔,上文已作介绍,“菩提心根本”,在许多讲义中如是解释:释迦牟尼佛降生、成道、转法轮、涅槃之地是世间一切菩提心来源地,也可说是菩提心生起的根本。佛经中有记载,若朝此四圣地,造五无间罪也能清净。然后我们亦要顶礼诸戒胜者、堪布、阿阇黎。“戒胜者”指显现在家形象而修证成就之瑜伽士,他们净除了一切烦恼垢染,得到胜义之解脱戒体,身份虽是居士,但实际上已证得无上境界,菩萨也应该顶礼他们。我们都知道,一般出家人是不许给在家人顶礼的,像《梵网经》中云:“出家人不礼拜国王、父母等在家人。”《涅槃经》第六卷中亦如是云:“出家人不能礼拜在家人。”《四分律》中也明示:“比丘不得礼一切白衣(在家人)。”但《时轮金刚续》中说:如在家修行人有得成就者,出家人顶礼他们也可开许。诸位应该注意,阅遍经藏,只有开许真正有成就的在家修行人,出家人才可去顶礼。你们应该清楚这点,即使是金刚道友之间忏悔,出家道友只能给居士身份的道友以礼询方式忏悔。当然,如果你认为此居士是登地以上的菩萨,在他面前顶礼也是可以的。

  此处“堪布”指法师或律师,阿阇黎也名上师,在《毗奈耶——杂事》中,阿阇黎分为经师、律师、法师、论师、忏师五种。在《花鬘论》中,堪布指传授沙弥戒、比丘戒者。这里的堪布、阿阇黎包括所有传授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及显宗密宗法义的上师。

  我们一一恭敬顶礼三宝、佛塔、菩提心根本、戒胜者、堪布、阿阇黎,祈求加持,使我们相续中生起殊胜菩提心。

  忏悔品的内容是发菩提心之加行,分供养支、顶礼支、皈依支、忏悔支四部分,前面已讲述了供养支和顶礼支,现在是皈依支。

  庚三、(皈依支):

  乃至菩提藏,皈依诸佛陀,

  亦依正法宝,菩萨诸圣众。

  直至证得无上菩提之前,我生生世世皈依诸佛,也要皈依无漏的正法宝和菩萨圣众。

  此偈我们通常称为皈依偈,以前宁玛巴华智仁波切、麦彭仁波切、根霍仁波切在受持菩提心前,都念这个偈子,在藏传佛教中,受菩萨戒的仪轨中大都有此偈子,我们每天早上念的发心仪轨就是一例。偈颂之内容,大家也很清楚,是一种皈依三宝的誓言。皈依时间是自立誓至证悟佛果间,不是三两天或几年、几个月,在未证悟佛果前的时间里,恒常不变;皈依对境是一切智智大慈大悲的无上量士夫——如来正等觉;无漏之涅槃正道,也即灭谛所摄应机无偏的教法、证法;还有远离轮回垢染的僧宝。《宝性论》中云僧宝指登地以上的大乘佛子,戒律诸论中云为四名比丘以上的僧团。

  皈依佛后,不能皈依天魔外道、邪教本师,应经常恭敬顶礼、祈祷佛陀,虽然世尊已显现了涅槃,我们不能亲见世尊金身,但还是有世尊的身语意代表。在这些代表庄严物前,我们作顶礼供养与在佛前是无别的;皈依法后,不能依止外道邪魔的邪法,不能害众生,对佛教经典的一片碎纸也应恭敬顶礼;皈依僧后,不能与外道邪魔徒众接触,若与他们联系密切会摧毁自己的正知正见,对僧众和所有趣入佛门的道友应当恭敬,甚至僧衣的一小块布,亦应当恭敬。

  这些皈依学处,每一个皈依佛门者必须学习,现在有些居士形式上受了皈依戒,却什么学处也不懂。有的随便穿僧衣,有的甚至拿僧衣当坐垫,有的随随便便从僧衣、经书、佛像上跨过……等有诸多不如法处,这些行为的后果相当可怕。有些人认为:现在汉传佛教僧人穿的有部分衣物并非佛亲自制定之三衣,不应该算真正僧衣,所以如此随随便便也没有什么过失。这种想法难以成立,无论怎么说,这些都是一个受过释迦牟尼佛所制戒律之出家人穿的衣服,是受过皈依戒者应该恭敬、顶戴之物,怎么能去轻视呢?以前印度有一种习惯:在家人出远门时,必须带一块出家人的衣物碎片,作为护身之物,这种习惯的依据是《地藏十轮经》,经中说若人身上带有僧衣,无数天魔外道亦无法危害此人。藏族人也是非常尊重僧衣,在家人若不小心踩了出家人衣服,他会非常害怕,立即向出家人忏悔。汉地新来的居士也许是不懂这些学处,希望你们皈依佛门后,首先得把这些皈依学处弄清楚。

  阿底峡尊者在讲皈依时,提出五条共同学处:一、虽遇命难亦不舍三宝;二、再大奖励之下也不舍三宝;三、遇到很大的必要,极其重大事件也不舍三宝,如遇灾难、生病时,只求三宝加持,若要求医治病,也须将药观作三宝的事业作用;四、不间断供养三宝;五、不论至何处,出发前先皈依三宝,至何处必须顶礼其处之三宝。这五条是皈依三宝后必须具备的学处。

  关于皈依三宝的功德,《日藏经》中有这样的教证:“何人若敬皈依佛,百万魔众不能害,纵破律仪心迷乱,彼后亦定得解脱。”在《无垢请问经》中亦云:“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满虚空界,彼将胜虚空。”皈依三宝有这样的功德,希望每一个皈依三宝的人,不能因为自己所处环境中不信佛教的人多,而渐渐失坏了自己的学处。应在乃至菩提间为了自他的解脱,坚定誓言,坚持自己的皈依学处。这几年在学院求授皈依者可以数十万计,过几十年后,这些人中会不会有一部分将三宝名字都忘却,我想末法时代,肯定难免如此,甚至有些人在死亡之前还会去受外道的戒,舍珠玉而逐沙砾,多么可叹、可怜!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纷扰不安的时代,由于众生共同业力,邪魔外道猖獗,处处诱惑无知众生堕入邪道。有一些见解不深、誓愿不坚的佛弟子,也经常难脱此厄,甚至今天在座听法者中,我也有这种担心。当然,你们之中一部分人,在临终前一定不会失毁自己的皈依戒,而且会是一位真正佛弟子,这点我对你们很有信心,也可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写“担保书”。无论怎么说,大家虽然处在这样恶浊时代,因各自前世善缘,遇到善知识,遇到了有七千多戒律清净的僧众之佛教正法中心,在如此殊胜三宝前,让我们共同发一个坚定誓愿:乃至菩提间,皈依诸如来,正法菩萨众,如是亦皈依!

  庚四、(忏悔支)分二:辛一、明观忏悔之依境;辛二、真说忏悔。

  辛一、(明观忏悔之依境):

  我于十方佛,及具菩提心,

  大悲诸圣众,合掌如是白:

  我向十方诸佛,以及具有菩提心的大悲菩萨圣众,恭敬合掌,如是启白。

  此颂开始为忏悔支的修法,在忏悔之前,我们先要观想忏悔之依境。即于自己前面虚空中,观想十方诸如来、具菩提心的大悲菩萨圣众和金刚上师等,各自安住于五彩祥云中之宝座上;而我们自己,按佛陀的教导,要将自己罪业忏净,在忏悔过程中,必须具足三种条件:第一、必须具足威仪,如双手合掌,双膝跪地等;第二、内心具忏悔的强烈意愿,这一条最关键,如果内心不真诚,只是口头上说体面话:我忏悔、我改正等,这样并无作用,必须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罪业发起羞愧、懊悔及清净罪业的意愿,方有可能清净罪业;第三、语言上的陈白,在诸佛菩萨面前将罪业毫无隐藏,以语言发露。这是总的明观忏悔之依境,具足真实身语意之忏悔前行。

  辛二、(真说忏悔)分四:壬一、厌患对治力;壬二、所依对治力;壬三、现行对治力;壬四、返回对治力。

  壬一、(厌患对治力):

  无始轮回起,此世或他生,

  无知犯诸罪,或劝他作恶;

  或因痴所牵,随喜彼所为,

  见此罪过已,对佛诚忏悔。

  自无始轮回起,无论是今世或过去世,我出于无知,所犯下的一切罪业,或者劝他人造下的罪业,还有因自己为愚痴牵引,随喜他人恶行而造下的诸罪业;现在醒悟到这些罪业的过失,在诸佛圣尊前诚恳痛切地发露忏悔!

  所谓的厌患对治力是后悔或厌患自己以前所造的种种恶业,如恰美仁波切所言:“前造恶业如服毒”,认知造罪的可怕而生起厌患之心。

  我们陷入轮回中,已经漂流了无法计算的时间(这点从各自无明习气之坚固程度可以推测知道),在这些死死生生的流转中,自己造过不可思议的恶业,过去世的也许记不起来,单说今生,自己身语意造的恶业,多得根本无法计算。比如说十种自性罪,时时刻刻都在犯,而自己还没有发觉;再我们受了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此三乘戒之根本与支分学处,自己想想犯了多少。这些只是今生的恶业,而在无始劫来,我们罪业有多少,凡夫根本无法去计算,但是,自己心里肯定很清楚:造的罪业肯定是无边无际,要不然自己不会堕入如此深的轮回。

  从自己意欲上看,肯定不愿意去受痛苦,可是偏偏不停地造作受苦之因——恶业,这都是因为自己无知愚昧而造成。假如我们像那些具有高深证悟的圣者,能明察三门一切作为所招致的后果,就不可能再造作招致痛苦之恶业,也不会去劝别人造罪。关于劝别人造罪,如有些人受了居士戒,要请客吃饭,说自己不能杀生,于是安排其他人杀鸡宰鱼,他们以为这样自己没有罪业,殊不知此举与他亲自杀生之罪业无有区别。我还亲自见过一位愚痴的老出家人,他自己想食肉,居然要别人去杀一条肥壮的牦牛。这类事你们也可能亲见过吧,现在这类愚痴人特别多,而且因无明愚痴随喜别人罪业的亦不少,他们不知随喜别人造罪有同样过失,听说某人造了某种罪、杀了人,就特别高兴。这段时间巴尔干半岛发生战争,北约飞机轰炸南联盟,听说有些人讨厌塞族人屠杀阿尔巴尼亚人,非常高兴说:“该炸,该炸……”有些人讨厌美国的霸权,听说南联盟击毁了美国隐形飞机,高兴得眉飞色舞,甚至要大大庆祝一番……也许一般人认为这样的想法无所谓、很平常,但从因果上讲,虽然你没有亲手去扔炸弹,去击落飞机,可是你一念随喜,与亲手杀生是一样的罪业。你们仔细去阅读戒律方面的典籍,若内心真正随喜杀人,三乘戒都会成问题,大家应好好反省一下,类似的恶业自己造过多少?

  因果是甚深微妙的道理,没有甚深证悟智慧,又没有去广博闻思就根本无法了解。一般人造了罪自己还不知道,例如我们昨天讲解《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提及孤独地狱,那里面有些众生变成了门槛、柱子等,在律藏中对这类因果有较详的宣述:如果有人在经堂中吐口水、涎涕之类不净物染污经堂,以后业果成熟就会变成经堂门槛、柱子之类。

  在《贤愚经》中,世尊亲口宣说过勒达的公案,勒达前生管理僧众的财物,未注意而造成财产损失,后来便堕入孤独地狱,变成一棵大树,树上有数不清的虫子在蛀咬着,勒达要是知道这种后果,肯定不会去随意享用、浪费僧众财物,这类公案在《贤愚经》、《百业经》中有很多,你们自己可去翻阅。对僧众财产,不要说自己享用、浪费,即使是不如法使用、分发:如将专项款他用、或拖延分发给僧众,也有相当严重后果。在印度佛教历史上有一段公案,记载阿底峡尊者在那烂陀寺时,施主供养僧众一些饮料,当时因时间太晚,僧值想拖到第二天才发给僧众。当晚,那位僧值睡觉时觉得口渴似着火一般,他立即去装水的大锅里取水喝,可揭开盖一看,明明装满了水的锅此时空空荡荡,一点水也没有,他觉得有点古怪,便在锅里划了记号。口渴难忍的僧值又去外面大水池取水,可是水池里也是滴水不见,惊疑万分的僧值在池中堆了一小堆石子作为记号。然后他又来到寺外不远的恒河,准备饱饮河水,可是恒河在他面前也是干涸得只有沙石。他从干干的河床上到了另一岸,没有找到一滴水。那名僧值怀疑自己在作梦,于是把僧衣挂在河边的一棵树上,忍着干渴回到寺院。总算熬到了早上,他看了看大锅,水居然与昨天白日一样,满满的一锅,外面的水池、恒河也是与昔日无异,水一点也不少,可自己作的记号仍然还在。他非常惊恐,急急忙忙跑到阿底峡尊者面前,禀告了他怪事。尊者告诉他:因你没有及时发放饮料,对僧众享用饮食作了障碍,所以有此恶果;这个果报没有拖到下世,当时就成熟,让你感受了,在业力成熟之下,一切外境也就改变了,所有的水都干涸不见。

  因果是多么微妙,业力能将一切外境改变,难道你们不害怕恶业?我们现在明白了这些道理,知道自己造过无边恶业,醒悟到这些罪业将招致可怕恶果,应该赶紧祈求大慈大悲的怙主加持自己,速速忏净这些罪业。

  惑催身语意,于亲及父母、

  师长或余人,造作诸伤害。

  因昔犯众过,今成有罪人,

  一切难恕罪,佛前悉忏悔。

  由于无明烦恼的催动,我以身语意三门对三宝、父母、上师等严厉的对境,造作了种种违逆、伤害。因为以前犯过众多的这些过失,现在我成了罪业深重的罪人,这一切难以饶恕的罪业,我都要在诸佛前痛切地发露忏悔!

  虽然我们平时不愿伤害他人,但为无明烦恼所转,自己无法控制,心里生起猛烈的贪嗔烦恼,在这些烦恼业风推动下,我们对三宝、师长、父母亲人作了很多不敬违逆伤害恶业。而在自己一生中,在世间恩德最大者莫过于父母,生育抚养,种种恩德,自己是无法报答的,这点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说得很清楚,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也说:“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又说:“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世间对母恩难报亦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叹;在出世间,三宝是一切功德之来源,上师是解脱道上唯一依缘。我们在这些世出世间的对境前作过无量损害恶业,如不恭敬、诽谤、违背教言等许多不如法行为。这些黑业使我们今天成为了罪恶深重的大罪人,依因果规律,必定会下堕地狱受无量劫痛苦。面对这些可怖、羞愧的恶业,虽然知道难以饶恕,但在无限慈悲的诸佛菩萨、上师前,我们应痛切地一一发露,祈求圣尊们宽恕,加持我们忏净这一切恶业。

  有些人说:上师啊,我往昔犯过很严重的罪业,我很害怕以后要感受恶果,很想在上师及僧众前一一坦露忏悔,可是我没有足够勇气,不敢面对自己的过失……大概有不少人有类似想法。其实,你们只要反省:如果没有面对上师与僧众去发露忏悔的勇气,是否会有承受无数劫地狱磨难之勇气呢?或者你去屠宰场看看想想:自己能否坦然面对被宰杀的痛苦?能否面对比此更厉害亿万倍的地狱痛苦?如果你觉得不能,为什么不将招致这种痛苦之种子从心里挖出来,发露忏悔呢!

  罪业未净前,吾身或先亡;

  云何脱此罪,故祈速救护!

  在罪业尚未清净之前,我或有可能就死去了,到那时还有什么办法脱离这些可怕的业报呢?所以祈求诸佛圣尊赶快来救护我!

  人生是无常的,谁也不能把握自己在下一刻不死。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在尚未清净自己犯的自性罪与佛制罪之前,无常便降临了,这种事情很有可能降临到我们每一个人头上。那时自己失去人身宝,为业力所牵堕入无有自主之恶趣,哪儿还有机会去修行忏罪呢?大家都知道轮回恶趣的痛苦,谁也不想堕入这些火坑,然而在罪业未净前,谁也无法解脱这种可怕命运。一般众生死后,堕入恶趣受罪业的异熟果报,时间极长,在《贤愚经》中记有拘留孙佛座下一名僧人,因贪污僧众财产而且恶口骂人,以此恶业堕入地狱多劫,从地狱出后为怪鱼,生生世世生于粪坑,在贤劫千佛内都得不到解脱。

  我们想想自己一生中造的恶业,杀生、恶口、邪见、贪嗔心等,若在今生不忏悔,来世果报会如何,要感受多长时间的痛苦?到时在中阴感到恐惧后悔就来不及了。有些人以为在中阴时也可能得到救度,如梁武帝的郗皇后等人,然这样的人又有几个呢?在藏地,一些有成就的瑜伽士和空行母,能与中阴游魂、地狱、饿鬼众生沟通,超度其中有福缘者,但这种机会太少太少了。有些空行母在中阴游记中说过:中阴境众生见到她时,很想托她给活着的人带话,但是,欲说不能,只是稍微能点头、动动嘴角,非常痛苦。地狱众生更是如此,他们极想告诉她人间有什么亲人,让亲人超度,可是只能心里有刹那的意念,一点也没能力表示出来。大家想一想,进入中阴身和恶趣,连表示自己心愿的能力、机会都没有,怎有忏悔罪业的机会呢?

  现在我们圆具暇满,依止了殊胜善知识,有圆满的忏悔仪轨,这么好的修法解脱机缘,若不用来认真忏净罪业,岂不是睁着眼睛看自己步向恶趣深渊而不回头,白白浪费宝贵人身,到时只有在恶趣感受痛苦。过几天要举行金刚萨埵法会了,希望你们认真、精进地修持金刚萨埵忏罪法。不然,到明年的今天,现在听法的人会不会还活着,很难说。如今,社会上灾祸不断,今年又有什么诺查丹玛斯预言人类大劫难,据说七月份要死很多人,按他的说法,我们在座几百人可能剩不下几个……我想未必会有如此严重,地球现在还很坚固嘛!但话得说回来,即使人类大灾难不来,我们个人的死亡总在分分秒秒地靠近,当下呼气后,还有没有吸气的机会,你们想过没有?各人现在还为自己无始所积的重重罪障所缚,万一这口气吸不进来了,后果能不让你害怕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懈怠呢?大家应该抓住每一个刹那,努力去祈求金刚上师、诸佛菩萨,尤其是十方三世诸佛之本体金刚萨埵,在他面前一心一意地哀求救护,白天黑夜不停地念诵心咒,至诚地忏悔罪业,祈求庇佑!

  死神不足信,不待罪净否,

  无论病未病,寿暂不可恃。

  死神是不能信任的,它不管你罪业是否已经清净,也不论你是否生病,随时都会降临。人寿多么短暂,一点也不可依恃。

  三界众生,无一可逃脱死魔的掌握,亦不能把握死神何时来临。假如能知道它是在明年、后年、抑或十年后某时间来,那么我们也可从容地安排一下自己怎样度日子,怎么修行;或者可以与死神交上朋友,让它在我们将罪业忏净,身体生病、衰坏了,才来将自己带走,能有此机会,大家也可以轻松悠闲地过日子。但是这种情况一点可能性都没有,死神对谁都是冷酷无情的,谁也不能信任它,无论你罪业净未净,也不论你在生病或健康时,它刹那之间便降临。在它的掌握下,人的寿命极其脆弱、短暂,毫无依赖。《忠言心之明点》中说:“死者大敌如暴雷,谁亦不知何时到。”我们看看身边的人,有些人在病床上折磨多年才死,有些却不一样,身体好好的,在站着、坐着,说话或吃饭时,突然就断气,被死魔之黑索套走了。九六年给我们讲爱国主义课的达吉部长,那时他说:“到2000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到时我们如何如何……”大家也许还记得,他很年轻,身体也很好,前些日子却突然去世了(昨天丹增活佛到马尔康给他念经超度)。他对前途满怀希望、热情,却没有等到现代化,自己已先走到前头。你们看看,人生就是这样。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死魔无声瞬间至,生命如同风中灯。”在《亲友书》中亦说:“寿命多灾厄,如风吹水泡。”藏族有一个谚语也说:重病卧床待死间,眼见无病百人亡。是说有些人患了重病,以为自己会死去,在此之间,许多健康人却死了,其意指死魔降临是没有确定的,无论对何种人,何时、何地都会降临。

  死神是如此无情,突然降临到每一个人身上,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有充分准备,当死魔来时,能安然地祈祷上师、入大圆满定、观修往生窍诀,有这样的把握和准备,无论死魔在何时、何地来临,你都可以安详地辞世。你如果还没有这样的把握和准备,应该赶在死神之前,速速在上师三宝前忏净罪业,祈求加持,自己精进地修持正法,随时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到时候方可无畏地面对死魔。不管什么情况,只要你能随时有准备,就不会临阵慌乱,对付死魔也是如此。

  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

  故为亲与仇,造种种罪业。

  仇敌化虚无,诸亲亦烟灭,

  吾身必死亡,一切终归无。

  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在死时必然舍弃生前的一切,所以为了亲人与仇敌,造作了种种罪业;然而仇敌都将化为虚无,亲人亦将如烟一般消散无迹,自己亦必定会死去,世上一切亦终归空无。

  我们人类一方面来说很了不起,与傍生不同,有智慧、有追求,对外境物质世界,似乎什么都能征服,能制造出许多新产品,为自己服务。但仔细想起来,人确实是很愚昧,只是将目光对准外境,将外界形形色色研究、观察得很仔细,却把自己给忘了。与自我时刻不离、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身心与生命奥秘问题,丝毫也没有去观察、思考过。自己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生死之间是什么东西在连接着?人们似乎是忘了自己要死亡,也忘了死时什么都依恃不了的事实。人们似乎没有想到,即使是一个国王,虽然活着是威慑天下,死时眷属受用什么也带不走,唯一跟随者是黑白二业,“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死时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抛弃所有权力、名声、财产、眷属,随业力而去中阴境,独来独去,如同酥油中抽出一根毛一样,丝毫也带不走。

  人世间的盛衰变化,人们都见过、听过,但是,似乎谁也未曾认真想过,反而去为亲戚、朋友,为衣食受用,不择手段去造作杀生、偷盗、欺骗等恶业;对怨恨敌人,生起猛烈嗔恨、嫉妒心,而与他们明争暗斗,勾心斗角,造下了弥天罪业。这些恶行,似乎一生中都没有停过。如果世人静下来仔细地观察、思维一番,仇敌亲友都会如灰飞烟灭、烟消云散,自己终有一天与他们一样必死无疑。自己的嗔恨对境、贪爱对境,其实质上与云烟无异,唯有一些暂时幻象,分析起来毫无实义。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想想:自己小时候的亲人、朋友,还有曾与自己打架结怨的仇人,有多少已经离开了此世,现在仍留存此世者是否都一样会消亡呢?

  人生如梦幻,无论何事物,

  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复见。

  人生如同梦幻一般,无论任何事物,发生过后,只能成为忆念之影尘,一切往事再无法经历。

  我们的一生经历过许多事情,无忧无虑的童年、欢乐浪漫的少年时代,雄心勃勃抑或忧郁之青年时代……那些感觉过的天真快乐、忧虑痛苦等种种令人欢笑或让人哭泣之经历,现在也只能是一些模模糊糊的回忆,破破碎碎,与自己昨夜之梦境差不了多少,唯有存于意念之境,我们无论用什么办法,亦不可能再去经历。

  法王如意宝在讲这一段时,提及他五十年前在洛若寺,那时他自己才十六岁,金刚道友很多,个个都是开朗活泼,生命力很旺盛,每天都过得很快乐,但现在只剩下他和乌金丹增喇嘛。当年的情景都成了梦境,现在再也无法去感受经历了。

  第一次听这个颂词时,我感受特别大,一生中的种种经历、种种痛苦,至此恍然如梦中事,如缥缈之云烟。一切事物之本质如虚空一般,而世人为了亲友、怨仇,为世间八法争争夺夺,劳扰不休。他们的种种执著,如同攀抓虚空,虚耗了自己的生命,而且招致将来之痛苦,确实是太愚昧了。大家也回忆自己的一生,恩恩怨怨,得意失意,世事炎凉,诸般往事,今天是否还能去执持,是否还能去感受呢?你们再去执著它,它也只能是如虚空一般,与昨夜的梦一般,除了给你一种虚幻的心里影像外,不可能再有任何意义。往事不可能重复了,大家应该抛弃这一切毫无实义的世间法,将宝贵人生用于了达生命,达到彻底醒悟、解脱之境,才是唯一有意义,能够利益自他之大事业。

  复次于此生,亲仇半已逝;

  造罪苦果报,点滴候在前。

  而且,于此短暂的一生中,亲友和仇敌大半都已经去世了,然自己为他们造罪而招致之果报,丝毫不爽现在自己面前。

  我们南赡部洲人寿很短暂,在短短一生中,很多人为了亲人、仇人,不停地造作恶业。而实际上,如果他们临终时回头看看,亲友也罢、仇人也罢,大都早被无常吞噬了,留下的只有丝毫不爽之业报,等着自己去感受,此时,反省自己一生为保护亲人、斗争仇怨而造下的累累罪业,后悔也无用了。今天早上,我听到家乡一个消息,正是这方面血淋淋的事实。我家乡的一户人家,他们有五口人,家里两个小伙子卖光家产,将这些钱换了两支枪,准备与经常欺负他们的仇家作决斗,结果与公安人员发生枪战而死去。面对家破人亡,家人号啕大哭……你们看,世事大抵如此,世人拼命地保护亲人,报复仇怨,但往往是宿业所感,失败者多,成功者少,越努力下场越悲惨。而且无论成功、失败,为此所造的罪业,不会报应在别人头上,唯有造罪者自己去慢慢地承受!在座诸位如果还有亲仇执著,这个血淋淋的教材,也许能让自己清醒一点。

  大家都是相信因果的人,也都一定程度地明白因果报应之理,在《教诫国王经》里讲:国王去世后,诸眷属财产都带不去,只有一生中所造的黑业、白业,像影子一样跟随自己。在《地藏本愿经》中亦言:自己的恶业报应,其他人即使是再亲的父母、妻子等都不会代受。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知道伏怨护亲没有任何意义,应该放弃这一切贪嗔恶业,而且趁现在有取舍自在之机会,忏悔自己以往所造的恶业。

  因吾不甚解:命终如是骤,

  故起贪嗔痴,造作诸恶业。

  因为我未甚深地了解,生命的终结竟是如此突然,所以生起了贪嗔痴三毒烦恼,而造作了许多罪业。

  一般你们在没有入佛门、闻思正法时,肯定不会认真地思考人生寿命短暂,无常迅速的道理,像世间大多数人一样,为了名利而奔波,浑浑然已忘了自己要死的事实。而且在皈依佛门后,大多数人也福缘智慧不够,唯在名相上听到了人寿短暂、无常迅速等道理,根本没有深入地理解这些。法王如意宝说过:佛教所讲轮回、因果、无常,如果有智慧的人去思维,越来越觉得深奥难懂,但浅慧而不求甚解者,他会觉得这些浅显易懂。

  一般学佛者大抵会如此:刚开始闻思基础教理时,觉得许多道理比较简单,但是真正去深入思考、修持,会觉得越来越深邃、精微,甚至会觉得不可测其堂奥。例如说“诸行无常”,一般人初学时,会觉得这是说诸行现象暂有暂无,故说无常;细细思维一下,诸行无常是说从因缘生故、刹那亦不停变动故、所作性故等有内外密多种意义。

  我们从“不甚解”阐述了佛教教理愈深入愈深奥不易解之特点,于此再谈谈佛教另一种不共特点:即佛法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不会改变,因为佛陀所讲的是最究竟之真谛。比如《入行论》,以前的行人依之修持,现代大乘行人也依之修行,乃至大乘佛法尚住世间,后人还会依之修持;许多人年轻时修持此论觉得非常殊胜,中年时亦会如此,乃至老年更觉此法门之殊胜。然而,世间的知识就不一样,有人研究过:现代人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每年中百分之三十都会“老化过时”。你们看现在达尔文“进化论”已被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也站不住脚了……人类社会的哲学思潮不知更换了多少代,有些人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初一至十五的月亮不一样”。但在这些落木萧萧的无常变幻中,佛教的教义始终如一,引导人们步入究竟真理之顶峰。曾经有些人对我说:“科学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佛教亦应有所改进吧!”我回答他们时,也阐明了佛法的这一特点:“佛教如果从个人了解方面,应该是有所发展,以前不明了的应该去闻思修持,使自己越来越明白;但从教义方面说,佛教教法是一切智智佛陀所宣述,是最究竟圆满的真理,已经将宇宙万法最彻底地实相阐明了,根本不存在什么改进等发展的问题。”我们在座有些人已经听习过三次、四次《入行论》,有的越听闻思维,越觉得此论深奥广博,越能引导自己进入大乘正法的深层次修持,乃至成佛间,都愿意闻思修习此论,此方为真正入道之相!

  论主在此说他不甚了解寿命无常,诸人谁不是如此呢?虽然口里都说:人生无常,死期不定。但经常忘了自己刹那之间就会死的事实,因而放纵三门,心中常起贪欲、嗔恚、愚痴等种种烦恼,由烦恼的推动,造作了种种自性罪和佛制罪,念及这些罪业的可怕果报,大家应再三于诸佛前发露忏悔。

  昼夜不暂留,此生恒衰减,

  额外无复增,吾命岂不亡?

  昼夜间刹那也不停留,今生寿命总是在衰减,而且也无法去额外增添,我的生命如是有减无增,难道还会不死亡吗!

  正常人只要大概想想,就会知道自己最后必定死亡。但仔细想想,死亡不仅仅是最后那一刹那才会发生的事,人一生下来,每一天都在死亡,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衰减,如同太阳西落一般,一刹那也不会停留。而且一个人的寿命只有减灭,无有停留、增加,就像一个漏桶里的水,一滴滴不断地减少,不多久就一定会没了。我们每一个众生的寿命都有限,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人趣众生,寿命越来越短暂,现代人纵有千万种新科技、新发明,也无法留住或延长自己寿命以保“长生”。自然规律是世俗众生无法违背的,生的另一端便是死,生和死始终相伴,众生谁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在《除忧书》中说:“地上或天中,有生而不死,是事汝岂见,谓闻诚可疑。”从诸天至余各趣众生,生而不死之有情,你们见过没有,听过没有?似乎谁都知道,有生必有死。自己的生命刹那都在衰减,可是真正知道珍惜时间,把握自己不去造恶业,尽量修行善法的人,却了了无几。以前高僧大德如是说过:“人生必死,而且生时极为短暂,若为追求欲乐去造恶业,以短短的欲乐享受招致万世之苦果,太怨屈了;若身心受一些苦去修行正法,也只是忍受很短时间之苦行,稍微坚强一点便过去了,而结果却是永世安乐。”

  在座诸位都应好好想想:自之生命是否如同江流在昼夜不息地流逝呢?生命是否一定会有尽头呢?如果有就在下一刹那的尽头,为何不去为永世之安乐而励力净罪!

  临终弥留际,众亲虽围绕,

  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

  当我临终弥留之际,纵然有众多亲人围绕于身边,但命终气绝四大分离之痛苦,却只能自己一人去忍受。

  世人的死法有很多,有些战死沙场,有些死于户外车祸、水、火灾难等等。如果在家里死去,亲人、朋友都会去陪着他,眼睁睁地盯着他断气;如果在医院,还有医生护士输氧、打强心针……一阵忙乱。然而,无论围绕的亲人多么关心、医生护士多么尽力医治,对将死者来说,这一切毫无用处,临终时四大分离之苦如同活龟脱壳一般,舍离亲友与此世一切的忧恼如刀剜心。这些痛苦,与他对死亡、对死后的巨大恐惧,完全控制着他,如果死者恶业重,中阴恐怖痛苦更深。此时,亲人的关怀又有什么用处呢?《无量寿经》云:“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来独去。”死者只能独自忍受肉体分裂苦痛与巨大恐怖,亲友再多,谁也不能替代他受一丝毫。

  上师如意宝说:“世间上那些有名的国家元首、富翁等人,活着时有数不清的眷属,甚至都能为主舍身。但在这些大人物死时,哪位眷属能帮上忙呢?即使他拥有数十亿忠心耿耿的臣民,命绝之苦痛也不能替他分担少许;即使他有无法计数的财富,亦不能为他换去一分一厘。”

  我们经常见到汉地一些人快要死时,大都送入医院,我觉得这样很不吉祥,不如死在寺院里或一群念佛修行人之中,对他才有真正利益。还有一种风俗,当病人在医院病得奄奄一息时,亲友们常用许多钱买些鲜花去看望病人,这种习惯也很可笑,临死之人哪有心情去欣赏鲜花呢?还不如将这笔开销用于放生、布施等善举,方能对他有帮助。不知你们怎么看待这些问题,也许从来没有注意过。如稍加留意,会发现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幼稚无知,有许多可笑可怜之处。

  不说别人了,我们自己刹那刹那之间都在死亡,最终也都要告别此世,临终时任何亲人也不能替自己分担痛苦,只有独自去承担四大分离苦、离别亲友与此世之苦、对后世之忧惧苦等等这一切,想想这种情形,是否自己也应该去为此作一些准备呢?

  一般人需要暂时离开家人,也会作一些准备工作,何况我们终有一天需要永久的辞别,步入漫长而陌生的旅途,那理所当然的应从现在起为此作充分筹备。

  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

  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

  当死魔之使者来捉拿时,亲戚朋友能有什么利益呢?此时唯有我的善业福德才能救护自己,然而我却从来未去修习积累过。

  平常人在死亡时,在他眼前会显现极恐怖的中阴景象:众多阎魔使者,显出各种凶狠形象,如牛头马面之类,它们用绳索、铁链等捆绑死者,用各种兵器逼押至中阴界。这点在印度、藏域和汉地的佛教中,高僧大德们叙述中阴景象都大致相同,在世界上其它各种劝人行善背恶的教派中,此景象也有叙述。在此境界显现时,死者极为畏惧,纵有众多亲友围绕,对他毫无用处,一点忙也帮不上,此时只有他于生前造的白业才能帮助救护他自己。有大福德之人,阎魔使卒的显现不会那么恐怖,如果修行佛法有一定的证悟,此时会非常吉祥,去世者安住于证境中,安详地度过这一阶段。然而世间大多数人,此时唯有陷入惊恐之中,就连后悔自己未曾修善的机会都没有!密勒日巴尊者说过:“若得见有罪人死,示业因果善知识。”造恶者临死时所现境界非常恐怖,因而在死时显出极可怖的姿态,其他人见其死相,方知因果不虚,能对取舍因果增上信心。

  我们知道自己都会死亡,大多数人也要经过中阴阶段,如果自己真能记住这点,趁生前有自主之时,应该广修善业,为自己中阴之旅积累可依恃的福德。当然,一般善法在中阴时只能给你一些慰籍,并不能让你完全自在地摆脱这些恐惧。要完全做到生死无惧,必须要皈依三宝,忏除罪业,修持甚深正法,即使你不能即生证悟,但只要有真实皈依三宝的坚定誓愿,亦能解脱中阴恐怖。因此上师教导我们应该再三发愿:宁舍生命,生生世世不舍弃三宝。他自己再三地发了极其坚定的誓言,也希望所有弟子能从内心深处发起这样的誓愿。

  上师皈依三宝誓愿之坚定,大家都知道,当年文革时,老人家也未舍弃三宝,也没有舍弃清净的戒律,而且依然给嘎多堪布、(上曰下阿音日阿切)桑管家等许多人灌顶传法。他们穿着僧衣,在学院对面的大鹏山上讲法、灌顶,阿里密珠空行母给他们放哨,遇到有人上山时,上师就随便在僧衣上套上一件长袍子,让大家暂时分散。阿桑管家说,自己当年就这样坚持在上师座前听授了《定解宝灯论》等很多经论。你们年轻人也许不太清楚,当时环境十分恶劣,在汉地看不到一个穿僧衣的僧人,在藏地不要说穿僧衣、灌顶传法,即使拿念珠、念句佛号或心咒,若让人发现,立即会被抓去批斗或进狱,如果态度坚决一点,甚至要遭枪毙。那样血腥的年代,上师仍是坚持清净戒律,发愿将佛法重新弘扬于人间。上师又如是说过:“今后哪怕是十万之众手持武器,逼我舍弃三宝,我也决不会答应,让他们杀了也没什么,生命极其短暂,不被他们杀死自己也活不了多久。如果舍弃了三宝,那就生生世世遇不到佛法光明,陷入无明轮回大黑暗中,那才是最可怕的!”

  在座诸位也应设身处地想想,自己对皈依三宝是否有这样的决心。前些日子工作组来了,有的人听信了谣言,惶惶不安,给自己人生历史写下了可笑的一段材料。工作组来学院,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措施干预大家的修学,有些人尚是如此,假设现在再来一个运动,让你们舍弃三宝,而且还将你们的数学大硕士圆宏喇嘛抓起来枪毙了,那其他人还能坚定自己的誓言吗?确实值得怀疑!

  轮回万法都是虚幻而不可依恃的,在此世、中阴或后世除了上师三宝外,没有其他更究竟的依怙,你们如果在现世对上师三宝生不起这种坚固不移的皈依誓愿,在中阴恐怖境中,更无法坚持誓言,也就无法遣除恐怖痛苦。坚定的皈依心是入佛法之根本,发菩提心之基础,你们各自惦量:如果不具这种坚定誓愿,那还能从轮回苦海中得解脱吗!

  放逸吾未知;死亡如是怖;

  故为无常身,亲造诸多罪。

  怙主啊!我一向放逸身心,不知道死亡竟是如此可怕,所以为了短暂而无常的生命,自己造了许多罪业!

  在未入佛门闻思佛法前,大多数人不知道死亡后中阴的恐怖,也不太清楚死亡后恶业报应之可怕。前面我们讲过人在死亡时,四大分离如同活龟剥壳;还有与亲人之分离苦,对后世之怖畏苦;在中阴境中,猛厉狰狞的阎魔狱卒充塞天地,特别是恶业严重者,此时其灵识极为敏感,生前所造恶业纤毫毕现于前,堕入恶趣的恐怖特别强烈。

  由于没有了知死亡有如是恐惧,世人为了维持短暂而无常的生命,为了享受那些虚幻不实的欲乐,几乎从未停止过造恶业。看看现在的社会,他们为所谓的“潇洒走一回”、“快活逍遥”、“自由人生”而去当妓女、黑社会分子、屠夫、骗子、酒店老板……造下无边恶业。你们一些人在家时,迫于环境,不得不心怀种种计谋,变换着不同的脸谱,口里吐出各种虚假、恫吓、谄媚之语言,三门造了多少恶业,自己亦无法计算。虽然你们秉性良善,不想造恶,但处于俗世间,造善业的顺缘非常少,《慧海经》里说:“修善违缘多,造恶顺缘多。”人世确实是这样,尤其是现在,造恶似乎是很方便,例如要杀生,用毒药毒鱼、以电击鱼、用激素诱杀虫类;还有各类炸弹,轻而易举就杀死了千千万万众生;还有的想偷钱,通过电脑网络从银行盗取;有的人诽谤三宝,宣扬邪说以达某种目的,拍一部电视片或写一本书,立即可以公演、出版,影响面也特别大(现在在汉地寺庙拍的一些影片和一些武侠小说)。

  造善业却很困难,尤其是值遇开示佛法的善友更为难得,藕益大师说过:“善友罕逢,恶缘偏盛”,此正是现代社会的写照。你们若不离开原来的环境,各种报刊、杂志、电视电影及恶劣社会风气,周围的恶友,在这些影响之下,真正能洁身自好者有几人呢?即使皈依佛门,开示佛法的善知识也很罕见,而颠倒因果,行恶之人遍目皆是。大家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往昔放逸身心,无有正知见不行正道,为无常而短暂的人生造下了多少恶业?此时此刻不好好忏悔这些罪业,临终恶业现前,后悔晚矣!

  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

  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

  何况形恐怖,魔使所执持,

  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言。

  倘若一个罪犯只是被押赴刑场,尚且会惊怖万分,因害怕而口干舌躁,双眼凸出,形貌大大异于平时;更何况是为身形威怖的阎罗使卒所捆押,内心遭受着害怕死亡之忧苦折磨,那种极端的痛苦就更难以言说了!

  犯有死罪的人,公审判决后押赴形场的情形大家或许见过,这种事情在印度、中国从古到今,几乎没有多大变化。在《百业经》里,我们可以看到好几则释迦牟尼佛从形场上解救罪犯的公案,当时那些犯人被押赴形场时,惊惧得不成人形,还好,能呼求救护,以他们的善缘与世尊之大悲威德而得到了生机。我们看现在赴死场之犯人,大都是魂飞魄散,手脚瘫软,面如死灰,眼睛睁得大大的,那付惊怖痛苦的模样,让人油然而生怜悯。一般人在受此刑罚时,尚是如此地惊怖,中阴情形下的恐怖痛苦,更不知要到何种程度。从经续中我们可以知道,处于中阴身时,人的苦乐感受比活着时敏感很多倍,而且中阴幻相极为可怖,阎罗使卒的身躯比人高大七倍以上,形态亦十分威怖,他们执持各种骇人的兵器,“打”、“杀”喊叫声震天动地,死者以敏感脆弱的心去感受比人间更恐怖千万倍的境相,当时的痛苦,其他人根本无法想象。

  现在有些人说:“中阴景象中阎罗和各种刑罚只是一种民间传说,不是真正佛教所宣说的内容。”这种说法只是部分人的臆测而已。关于中阴境相,显宗、密宗经续中都有宣述:例如《中阿含》十二卷中有详细说明,《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也提及过,密乘的《听闻教授解脱续》与《中阴窍诀》里对中阴每一个阶段都有叙述。对恶业深重的众生来说,此时感受之苦,人间痛苦无法比拟,他人也无法思议。轮回众生都经历过此阶段,有些人或许还能有微许模模糊糊印象,可惜大部分人只有于心识里潜存着,现在根本想不起来。不论你是否想得起来,中阴之恐怖存在于每一个有罪业者的前面。

  谁能善护我,离此大怖畏,

  睁大凸怖眼,四方寻救护,

  四方遍寻觅,无依心懊丧,

  彼处若无依,惶惶何所从?

  谁能对我善加保护,离开这种极大的怖畏呢?我睁大因恐怖而凸出的眼睛,四方寻找着救护者;四面八方到处寻觅,然而毫无可依,心情十分懊丧。在此无可依估的险境中,惊惶不安的我应该怎么办呢?

  进入中阴险境的众生,极其迷乱恐怖,此时在业风吹动下,中阴身飘飘荡荡,在诸多怖畏中毫无依恃,他们睁大着惊恐的双眼,四方仓惶地张望,想寻找救护,其心识也极其狂乱地思念:谁能保护我离开这样可怕的环境。

  我们也可以现见一些造恶业多的人于死时眼睛外突,双手乱抓,此即中阴迷乱恐怖之凶兆。如果世人于在生时皈依三宝,修持善法,此时以其善业、信心,有三宝的保护,故不会如此恐怖;如果死者生前没有如此善行,心识中毫无这些依怙的印相,狂乱心识中,唯有不断显现其恶业感召之可怖幻相,根本无法找到可依靠处,也无法寻得可救护之人。此时其除了恐怖外,只能是极度的懊丧了。大家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自己陷入如此无依无怙之险境……

  也许有人想:“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的,万一我陷入恐怖中阴险境,他们看见这可怜的景象,肯定会来救护,就如地藏王菩萨一样,这里说找不到救护之人,可能是一种方便吧!”初入佛门者,此类疑问也难免吧。我们都知道,无缘之人佛亦无法救度,就如太阳光普照大地,眼盲之人却丝毫不能见到。若未对诸佛圣尊生起信心,结上很好的缘分,佛的加持无法进入相续,怎么能救护你呢?中阴境界是心识串习的强烈映射,众生无始劫熏习起顽固恶习之下,若没有较强的信心与善习,迷乱烦恼痴暗中,怎么可能映射出救护者的形象呢?

  关于无缘者不能救度,《大智度论》中有一个很好的公案,记载着本师释迦牟尼佛与阿难尊者到舍卫城化缘时,阿难尊者对一名非常贫困的老妇女生起了怜悯,祈求世尊去度化她,世尊告诉阿难此人根本未与自己结过缘,故无法度化。但阿难尊者认为佛具无限慈悲,也具有无边智慧与威德,一定能度化此老妇人,所以再三祈求世尊,佛陀于是走近那老妇人,可是她转过身去背向佛陀,世尊分别于她四方出现,她亦是迅速背过面,不愿见世尊,最后世尊同时于上下左右显现,她索性闭起眼睛,露出一付不理不睬的模样……至此,阿难尊者方信此妇人确实无法度化。以世尊如是庄严身相,无限大悲智慧,世间有些众生仍是无法去调化。中阴界的众生,其心识为恶业蒙蔽,外境之一切显现变得十分怖畏,佛菩萨显现在他面前,如果他生前没有强烈信心与纯熟的观修,会觉得非常陌生,以其恶习生出极大畏惧,于是迅速逃离,这些在叙述中阴的经续中详有介绍,各人可以去认真阅读。

  为了中阴险道及后世,世人在活着时,应该与三宝结上善缘,最好能进入正法的闻思修行。现在汉传佛教中弘扬最广的是净土法门,皈依三宝后,以真实坚定的信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观想佛的金色身相,临终时以阿弥陀佛的大愿加持与自己坚定明清求生意识,不须经历中阴险境恐惧,安详地往生净土。得到一次人身,能够如此,方是明智之士。

  在座各位现在有很殊胜闻思修行正法的机会,在这样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如果没有好好修持,也应该考虑中阴怖境现前时,自己有没有十成把握呢?

  壬二、(所依对治力):

  如同已服剧毒之人,事后生起了强大的后悔心,而去寻找良医良药救治,同样我们对恶业生起厌患,明白了自己以前所造恶业可怕的结果,也须要寻找对治所依靠之良医良药——此即所依对治力。此处以皈依三宝,别依八大佛子等作为忏悔罪业之所依对治力。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

  力能除众惧,故我今皈依。

  佛陀是一切众生之依怙主,他以大慈大悲精勤地救护着众生,其大威德力能消除众生所有畏惧,所以从今天开始,我要皈依佛陀。

  我们既然已造了诸多罪业,临死时免不了上述的各种恐怖,为此,必须要于生前寻求救护者。那么是谁堪可救护我们呢?论中告诉我们:佛陀具有圆满断证功德,是三界最胜怙主。当然,在世间,除了佛陀外,也有一些具有大权威之人天仙人等,但他们自己尚未出离轮回,根本无法作为出世之救护。而佛陀是三界中唯一圆满自在大力的量士夫,他无限的大慈悲无偏地遍及每一个众生,以无上圆满智慧、方便威德力,恒时地救护着轮回有情。关于佛的功德,从小乘、大乘至金刚乘的经续中,都可以看到。本师释迦牟尼佛无论从哪一方面,此世间皆无有能及者,“天上天下无如佛,一切无有如佛者”。世尊于出家前,精通了一切世间明处,世间智者无有不自叹弗如者;与诸王子比武时,曾用脚趾将大象尸体挑掷出七重城围,弓马刀枪等诸般武艺,其他人根本无法望其项背;以出世间的修证而言:佛陀已证一切智智,具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在《入中论》等经论中,对佛的功德讲得极清楚。

  佛以十力等不共出世功德,能遣除一切众生的畏惧痛苦,能赐予轮回众生究竟安乐。这点毫无疑问,但我们要遣除自己身心痛苦,获得无上安乐,也要具足无伪的信心,完全地皈依佛陀方可。在此处上师如意宝如是教诫过:如果我们真正具足清净信心,那么轮回中所遇到的一切恐惧痛苦都可无余解除,但是就怕信心不足够。若信心不足,就像你掉入水坑,却不伸手去接援救者的手,那怎么能得到救护呢!上师还举了一个公案说:以前堪布扎扬带了很多眷属去朝拜拉萨,在路上与许多持枪劫匪相遇,劫匪们勒令他们交出所有财物,此时许多眷属很害怕,于是扎扬堪布告诉弟子们:“你们跑也救不了自己,只要一心一意祈祷上师三宝,决不会受任何危害!”然后他自己坐在一块毫无遮拦的大石上,专心地持念佛陀名号,匪徒们对他放了一阵枪,但除了在他衣服上留下隐约弹痕外,一点也未伤害到堪布扎扬,匪徒们见此情景,便吓得四散逃走了。这个公案很明显地说明,佛陀随时都可以救护我们,但关键在自己的信心,这就如同干渴者站在大湖边,如果不去弯腰掬水喝,也会干渴而死,或者如同摩尼宝虽在你面前,但不祈祷也不能得到受用。无论是根本的轮回苦,或是世间暂时之怖畏、违缘,佛陀都有能力给我们解除,但必须要诚心诚意祈祷佛陀、皈依佛陀,方能做到这点。

  我们从现在至菩提之间,为了遣除一切轮回痛苦,一定要诚心诚意地皈依如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仅仅皈依佛陀的功德,便不入恶道,并能连续转生于天界中,佛经中说:“何人皈依佛,永不堕恶趣,舍弃天界后,复生天界中。”在前面我们也引用过《日藏经》的教证,只要一心皈依佛陀,即使心识迷乱,破了戒,也必定会得到解脱,希望大家牢记。

  如是亦皈依,能除轮回怖,

  我佛所悟法、及菩萨圣众。

  同样,我也要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所亲证、能解除轮回怖畏的无上妙法,以及所有的菩萨圣众。

  众生皈依佛可以遣除诸轮回痛苦怖畏,皈依佛法与菩萨圣众同样有此功德。这里的佛法指世尊于金刚座成道时所证之“寂灭甚深无为甘露法”,最究竟的道谛、灭谛,及以此为根本,适众生不同根基所开显之八万四千乃至无量法门。归纳而言,即一切教法与证法,这一切皆是我们解脱轮回痛苦,获得无上安乐之道,因此也要至诚地皈依。菩萨圣众指大乘僧宝,是我们解脱轮回的助道善知识,亦是必须皈依之处。

  关于皈依三宝,在许多经论中都有阐述,《皈依七十颂》中说:“佛法及圣众,欲解脱所依。”凡是想解脱三界轮回者,必然要皈依三宝。专门讲述三宝功德的《功德经》说:“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充满如来,如芝麻荚开,若人于二万岁中具四威仪,供养如是之佛陀,于诸如来入灭后,于每一佛陀造高广壮丽之宝塔,并以香花等作广大供养,彼之功德极大;然不及以清净心皈依三宝之功德。”《灌顶经》中云:“皈依三宝后,恒常有三十六位善神及彼等无数眷属守护,令彼安乐。”皈依三宝有如是不可思议功德,所以你们应当尽一切努力,去引导亲人、朋友、同事等,让他们对三宝生起清净的信心,皈依三宝,即使只是引导一个人,轮回恶趣中就减少了一个众生。现在中国有十二亿多人,据统计信仰宗教者只有一亿,这一亿中信奉佛教的有多少呢?有十一亿多人根本不信仰佛教,浑浑噩噩地随着业力无限期漂流苦海中,看着这么多的父母众生毫无依恃,悲惨的于火坑中受着痛苦煎熬,作为一位发了菩提心的佛子,唯有“将此身心奉尘刹”,引导他们步入解脱正道,方可报答佛陀解救自己的恩德,方可报答生生世世父母养育洪恩之万一!

  因怖惊颤栗,将身奉普贤,

  亦复以此身,敬献文殊尊。

  哀号力呼求,不昧大悲行,

  慈尊观世音,救赎罪人我!

  复于虚空藏,及地藏王等,

  一切大悲尊,由衷祈救护。

  死亡的恐怖使我惊惶而颤栗,为了摆脱这种怖畏,我要将自身奉献给普贤菩萨,也要将此身体供献给文殊师利菩萨。我要哀戚地大力呼求,大悲心行无有错乱之观音慈尊,来救渡我这个罪人;也于虚空藏以及地藏王等一切大悲圣尊前,由衷地祈求救护!

  在一切菩萨圣众中,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八大近子——文殊、普贤、观世音、虚空藏、地藏、弥勒、除盖障、金刚手菩萨,他们与赡部洲的众生有殊胜因缘,所以是菩萨圣众中最主要的祈请对境。在麦彭仁波切作的《八大菩萨传记》中,详述了每一尊菩萨的不共功德。其中普贤菩萨十大行愿是广大菩萨行的汇集,以其广大行愿引导众生成就如来功德;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智慧之总体,以其无上智慧遣除一切众生的无明痴暗(麦彭仁波切说过,在末法时代,文殊菩萨以其不共之悲愿对修行者加持特大,在空行母中,度母的加持特别迅速);观音菩萨是三世诸佛大悲自性幻现出的形象,他于宝藏如来前发菩提心,久远劫来,以其大智慧、大慈悲时刻观照着众生,毫无迟缓、应声而至地解除一切众生的苦难。他与我们赡部洲的众生缘分特深,大慈大悲、广大灵感、寻声救苦难的公案在印度、藏域有很多,在汉地更是家喻户晓,有多得无法统计的公案。因圣尊们有这样的功德,我们将身心一一奉献给这些大行、大智、大悲尊,哀切地呼求,圣尊们就一定会加持我们解除一切恐惧痛苦,清净无始以来所有罪障。

  同时,我们也向虚空藏菩萨和地藏菩萨供养身心、皈依祈祷。虚空藏菩萨是初学者忏悔业障时,最易相应且有力的本尊。其修法最好是黎明,观想虚空藏菩萨显现在自己身前,加持和安慰自己,并告诉自己罪业已经清净等等。本师释迦牟尼佛讲过:大乘行人犯根本罪堕,依靠有无量善巧方便的虚空藏菩萨可以消除。地藏王菩萨以其不共的愿力,无论天界、人间、龙宫等众生,世出世间种种希求皆可满足,尤其是居士、出家人持守别解脱戒,祈祷地藏菩萨可以防止犯戒,若已犯者,也可得到清净,免堕地狱,这些在《地藏十轮经》中有详细记载。此外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诸菩萨圣众,皆有不可思议功德及威力,我们向这些大悲圣众供献自己的身心一切,恳切哀求他们救援,可以加持我们迅速清净恶业。

  我们如果经常持念上述诸大菩萨的心咒、名号,观想其身像,与圣尊们结上殊胜法缘。以此遇到违缘时,定会及时获得他们的慈悲佑护,在中阴时亦会得到救度而脱离险境。

  皈依金刚持,怀嗔阎魔使,

  见彼心畏惧,四方速逃逸。

  我也要皈依金刚持菩萨,心怀嗔恨的阎魔使者,见到他便心生畏惧,吓得向四方狼狈逃逸。

  此处以一颂专门提出,忏罪者须皈依金刚持菩萨(即密乘中三怙主之一——金刚手菩萨)。因为他是十方三世诸佛勇猛力之总集,能以其无比威力降伏一切恶势力。在显宗经典中,金刚持菩萨是十方三世诸佛从初发心乃至证道、转法轮、涅槃之间的护持者,如同每个人从出生至死亡皆有俱生神护卫,金刚持菩萨也是趋入菩提道有情的“俱生神”。我们发了菩提心后,金刚持菩萨便在恒时守护,只要自己以无伪的信心祈祷他,菩萨籍此便能遣除我们修道中一切违缘和魔障,在中阴时,一切阎魔使卒也不敢靠近、恐吓自己。从密宗的观点看:十方三世诸佛为金刚持菩萨作秘密灌顶、加持,使他成为坚固不毁之金刚,成为三世诸佛无坏之金刚本性。他也可说是三世诸佛之大悲显现的愤怒形象,极为猛烈威猛,能摧坏一切魔众。在《中阴窍诀》里有许多修持金刚持本尊的仪轨,修持者可得加持,忏除罪业,脱离中阴怖畏境界,迅速抵达安乐的彼岸。

  昔违尊圣教,今生大忧惧。

  愿以皈命尊,求速除怖畏!

  往昔,我违背了您们的尊圣教诲,现今为此逆举之恶报而生起了极大的忧伤恐惧,愿意将身命奉献而皈依您们,请求速速解除我的怖畏。

  无始劫来,我们违背了上师、诸佛圣尊的许多教言。诸佛菩萨教导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我们却生生世世不停地造恶,对善业,却很少奉行,而“自净其意”这条,更没有去遵照实修。这点从自己仍陷入轮回,而且内心的贪嗔烦恼等现状,完全可以推测前世的举止。不说前世,在座诸位观察一下自己,也不用往以前看,看看自己现在所受的别解脱戒、菩萨戒、三昧耶戒,对这些戒律的学处,自己遵守了多少、违背了多少。虽然你们不愿去犯错误,但由于无明习气深重,正知正念稍有放松,便会违犯戒律学处。而这些恶业的后果,大家也清楚:若不忏悔,定会堕三恶趣无疑。三恶道的诸般痛苦,谁也不愿去感受,如果不想受这些恶报,那唯一办法就是将自己身心一切,全部交付给上师、诸佛菩萨,切切实实地依教奉行。如果没有这种坚定誓愿,忏罪解脱不可能成功。

  古代许多修行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榜样。例如藏传佛教再弘期的宝贤大译师,老年时决定闭关专修,他将身命全体交付给上师三宝、护法,并在关门写下“若于室中,生起贪著世俗之念,愿护法尊,粉碎我的头颅”等誓言。十年如斯,终得彻证法性。汉地的梁武帝亦是一例,梁武帝治理国政时造了不少恶业,后来他反省到,生起了忏悔之心,便发愿从此以后不为非法之事,持守过午不食,不食牛肉等戒条,如不守此誓言,祈求护法杀死自己,让自己堕入无间地狱。他如是造了一篇誓文,时时以之策励自己,果然于一生中守持了清净戒律,未曾违背誓言。你们去翻阅唐宋时期的佛教史料,此类公案处处可见。

  以古德为鉴,你们有没有这样皈命三宝的决心,能不能如是全体交付三宝,誓奉教言呢?如果有,定能消尽各种罪业违缘如同盛火烧薪一般,如果没有,而欲忏罪成就,除却此生后世之怖畏,那只是一种空想而已。

  壬三、(现行对治力)分二:癸一、需对治之原故;癸二、真实对治。

  我们为对治自己罪业,找到了最殊胜的所依——三宝,此后应如何去清净罪业呢?此即“现行对治力”——科目所述内容。在阐述真实对治之前,论中先以九颂说明需对治之原因。

  癸一、(需对治之原故):

  若惧寻常疾,尚须遵医嘱,

  何况贪等患,宿疾恒缠身。

  如果一个人害怕普通疾病的痛苦,尚且遵照医生的吩咐;何况是贪嗔痴烦恼长劫缠缚着身心的痼疾(要对治更需去依教奉行)。

  世间人都会生病,生病后,病人会立刻去寻求医治。为了摆脱疾病痛苦,他会老老实实地遵照医生的吩咐,吃药、打针、戒除影响医疗的饮食、行为等等,丝毫不敢违犯。

  按照内教医学论典,人类疾病广分有八万四千种,中等分为四百零四种,归纳而言为风、胆、涎三种病,而这些病与轮回中贪嗔痴烦恼痼疾相较,只是一种暂时的疾病。人类最大、最根本、自入轮回就缠缚于身心的疾病是贪、嗔、痴——根本无明烦恼症,以此为根,种种疾病渐渐衍生了,在张澄基居士翻译的《密勒日巴十万歌颂》中,第二十四篇《祭神歌》对此有明了的开示。贪嗔无明根本症,自我们入轮回,就相续不断折磨自己。我们要医治平常风胆等疾病,尚须遵照医生的指示,那么要治愈这种最大的无明根本症,更应依止三界大医王——佛陀,严格遵循他的教诫去奉行,方能治愈此根本痼疾。佛在《华严经》中如是教导:“善男子,汝当于己起病人想,法起药想,于善知识起医王想,殷重修持起医病想”。无始以来为无明根本症所缠而堕入三界的病人,唯有依靠医王佛陀,服用正法甘露妙药,才能治愈轮回痼疾。

  大医王佛陀虽已显示了涅槃,然而医治众生痼疾的秘方——甚深佛法密义,已为一代代传承上师所继承,直至我们根本上师,以及其他开示正法的善知识。他们通达了佛陀的甚深密义,获得了疗除众生无明宿疾的能力,我们这些罹患无明根本症的可怜众生,陷于无边轮回愚痴黑暗中,要从中解脱,除依止上师善知识,依教奉行外,还有什么办法呢?我们不幸生于末法五浊恶世之中,虽然佛法尚住于世,然如《华严经》所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如果自己不依止善知识,以杂三毒之心念去自学佛法,以分别念去解释佛的谛实语,恐怕难免“离经一字,即同魔说”之厄运,《四十二章经》亦说:“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末法时代的凡夫,唯有切实依照真正善知识的引导,而切不可去盲人摸象一样去理解圣意;盲人骑瞎马式地盲修瞎炼。现在流行的这些时弊,在此特加详言,希望诸有缘闻此而注重依止善知识!

  我们都醒悟了轮回的苦难本质,也明白了要解脱自己往昔恶业将招到的苦果,必须全体交付依止上师三宝。然后为除却无明根本症,应如同病人须遵医嘱一般,去认真奉行上师诸佛的教言。

  一嗔若能毁,赡部一切人,

  疗惑诸药方,遍寻若不得;

  医王一切智,拔苦诸圣教,

  知已若不行,痴极应诃责!

  即使只是贪嗔等一种烦恼疾病,就足以摧毁赡部洲所有人的安乐,而且治疗这些见思惑烦恼症的药方,在世俗典籍中无法寻得;那么大医王一切智智者所说拔除这些痛苦根源的圣教,如果有人明知此而不依教奉行,那真是愚痴之至,极应诃责!

  “一嗔若能毁”,此颂在原文中为“一嗔等能毁”。各论师对此有不同解释。上师如意宝说堪布根索曲扎的讲义中对此颂之解释贴切原义:此颂指贪嗔烦恼疾破坏力极大,任何人只要患上其中一种,现世不得安乐,来世堕入地狱。俱生及遍计贪嗔烦恼疾的危害性,不像人类其它疾病或违缘,例如说人类史上的霍乱、鼠疫、癌症,或是地震水灾等,即使是核战争,这些只能危害一部分人,而且只能短时间的伤害,无法生生世世地危害每一个人;而贪嗔等任何一种烦恼,对每一个众生在久远之间都有巨大损害,谁即使只患上一种,便从根本上摧毁了安乐。

  后果如此严重的烦恼疾病,要行医治,圣教以外无法寻到药方。我们纵观人类历史,许多智哲们为了消除人类烦恼痛苦努力寻求、苦苦思维,演说过种种学说,宣述过无数认识论、方法论,然而这些不断被否认,宣告着它们对人类烦恼绝望症的无效。古印度九十六种外道,古中国自然无为仁义之说,玛雅人拜太阳教,有哪一种不是如此呢?现代人各种探索更是如此,不用以佛教的观点去否定他们,某种学说刚刚建立,便会为后来者所推翻。而三界大医王——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述的疗惑妙方,二千余年来无量众生循此得到了解脱,趋入了安乐之境。已证得一切智智的世尊,以彻证宇宙万法实相,与无杂现见万法种种因缘差别的智慧,宣说了众多解脱法门。世尊在世时,千千万万南赡部洲人依循教言,彻断烦恼得大自在之安乐;世尊涅槃后,一代代修行人的实践,也证明了圣教是唯一解除烦恼痛苦之妙方。

  每一个被烦恼所困,深陷于轮回痛苦中的众生,如果已知如此殊胜解脱正道,而不去依教奉行,解除自他种种猛烈烦恼痛苦,这种愚痴者应受到严厉诃责。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甚至称他们为“不察有益与无益,不求智慧不闻法,唯有寻求充腹者,真实一头无毛猪”。在座每一个都仔细考虑:自己在无数劫中已饱受了烦恼恶疾的折磨,这次得到了暇满人身,有幸听闻到三界大医王所宣说的教法,为我们指出了烦恼疾病的严重后果与其根源,也道出了解除妙方,自己若不去依教奉行,不服用正法甘露,治愈痼疾,是不是应该好好地责问一番自己:为什么这样愚痴?是什么魔控制了自心?

  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

  况堕千由旬,长劫险难处。

  如果仅遇到普通险情,也需要很谨慎地防护;更何况面临将堕千由旬之深渊、长劫不出之烦恼险地呢!

  世人平常遇到坑洼、沟坎、悬崖陡坡等险处时,会非常谨慎,极害怕自己受到危害。其实仔细去观察思维,这些危害只能使自己在短短一段时间内受苦,或暂时夺去生命而已,与自己堕入轮回恶趣所受不可思议之无量痛苦相较,根本不算什么。对这些小小的暂时危险都会很注意防护,那么面临会使自己堕入千由旬下的地狱,长劫中倍受极其惨毒痛苦的危险——罪业烦恼,就更应该去严加对治防护。

  此颂原意在以比喻说明烦恼罪业必须加对治,也引申出对世人颠倒愚痴行举的诃责。譬如我们在平时下雨雪时,走路非常小心,惟恐滑倒,摔到泥坑中弄脏衣服,或者受伤,但对将使自己长劫堕入恶趣受痛苦之烦恼罪业,有没有如此小心去防犯对治呢?我们假如能像走稀泥路一样,时时去慎加防护对治烦恼,可能很早就解脱了。很可惜,世人大抵如此,鼠目寸光,对眼前微小危险很注意去防备,而招致自己生生世世堕恶趣之大险难——贪嗔烦恼罪业,却不闻不问,一点也不在乎。有的甚至随心所欲,不断去造作恶业,似乎是怕自己日后所堕地狱不够深,受痛苦不够多一般,这种人实是又可哀又应诃责的对象。

  颂中“千由旬”处可以解释为成千上万由旬下的地狱。依《俱舍论》所说:南赡部洲大地下二万由旬,是地狱所在之位置;而依《瑜伽师地论》,在大地三万二千由旬以下,有具疱寒地狱,此下二千由旬有裂疱地狱等。有些人对此会产生疑问,究竟哪种说法正确呢?经常阅读经论者,此类疑问或许不止一两处,如须弥山、大小劫长短等等,各经论有不同说法。其实,如果你闻思过麦彭仁波切的《定解宝灯论》,而且仔细听闻思维过其中“不一同境何所见”一品中所阐述的内容,这类问题便很好理解。众生根识前所显外境,并非存有坚固实质,只是自己业力之幻现。不同业力众生,一水可显现铁汁、脓、甘露等不同境相,因此针对不同根基意乐之众生,各经论随顺众生业力对同一境有不同说法。《入中论》中说“有情世间器世间,心有种种境无边”,不同业力众生,对同一境有不同印象、感受,这一点无论你们如何辩论,其事实便是如此。

  现代科学家在研究外境时也渐渐注意到:人类所得到的科学成果,时间、空间的大小概念等问题,只是以人类思维感受方式为前提而得出的结果。比如说我们现代人类所见的宇宙与佛经中宇宙地理观不同,现代人尽可以说地球是圆的,但只是现代人的业感,仅仅是在特定根识中是如此。假如你们的心识转变到另一种层次时,一切外境随之而有相应变化,这点诸位去实际修持,日后定会对此生起定解。

  或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

  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

  或许有人想:现在我还不会死亡。因此而安逸地度过时日,不励力修对治。这是不合理的,我们生命都有尽头,死期必定于旦夕之间降临。

  此偈文辞平淡易懂,我们有些人或许因此而觉得《入行论》很浅显,用不着每天听上师讲解。请大家注意:“痴念此非理”!佛教经论每一句都有其内外密义,若我们真能完全融会此偈所言之义,那如同帕荡巴尊者所说一样,可得迅速证悟光明法身。如果能在今生将此论深入透彻地听闻、思维、修习,大乘众多法门都可通达,到临终时,可以很安闲自在,无惧无悔!我这次只是较浅地讲解此论,籍此引发你们的思路,望你们能以此缘,反复思维论义,将大乘修学义理融入内心。

  我们来看偈颂,文中说有些人想:自己现在还不会死,不用那么着急修法对治烦恼罪业,先安安逸逸地享受几天吧!这类人现在随处可见,他们说:“反正我在多长多长时间内不会死,所以现在可以去享受……”如果追问他们:有什么理由说现在不会死亡?大多数人肯定没有什么根据,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想法而已。然而世人很多都是在毫无准备之下突然死去,有些很年轻,没有病,也许正在想着现在自己不会死。你们稍加观察,车祸、火灾、电击、工程事故等等,这些事实便可破斥上面那些想法。我们也可以因明逻辑推理方式看“或思今不死”这种观点,能否有成立理由(因)和例证(同喻)呢?也许有人会举出某某算命先生测算极准,他占算某人活多久果真如是,所以他给我算了如何之类理由与例子,来成立自己现在不会死的观点。但这种理由、例子,能不能变呢?我们知道,人寿皆由业力感召,善恶业成份不断变化,寿命也不停变化,而算命先生无法测准业力变化。大家都知道袁了凡居士,他的一生充分说明了这点。算命先生的卜算难以成立“现在我们不会死亡”这种观点,其它理由也无法找到,那为什么不抛弃这种愚痴而又自欺欺人的观点呢?

  佛陀在《佛遗教经》中说“生命在呼吸之间”,龙树菩萨也说“出息入息入睡已,安然醒觉真希奇”,意指人于出入息或睡眠间,亦难定其不死。世间聪智之人,也知道人命无常,故有“逝者如斯”之叹,或“藏舟于山,藏山于泽”之喻。我们每一个人活着时,如同盲人步行,而前面处处有死神的陷坑,总有一步会给生命划上句号。因此,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抛弃对此生盛事之追求,内心铭记:“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为自他究竟之大利,急切地去修持妙法,忏尽烦恼罪业。

  谁赐我无惧?云何定脱苦?

  倘若必死亡,为何今安逸?

  到时候,谁能赐给我无惧的心境呢?如何才能完全脱离死亡痛苦呢?倘若自己必定会死亡(死后也有因自己罪业堕落恶趣之怖畏),那么现在为什么还安逸度日而不去对治烦恼罪业?

  或许有人知道自己必死无疑,而生念:“反正人人都要死,怕有什么用呢?不如躺着等死……”这种消极的人也许有不少吧,有些懒惰者经常说:“管他呢,今天好好休息睡大觉……。”此时,你们应该问问自己:如果当下死去,有没有面对死神无惧的把握,自己是否一定可以从轮回恶趣中解脱呢?从因果不虚方面详细观察,自己一生中造的恶业,是否已忏净了?如果没有忏净,用不着有神通者观察,必堕轮回苦薮无疑。有些人想:“我已经修了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上师说过,这样连根本罪也可以忏悔,所以我现在可以有把握无惧死亡了。”不错,金刚萨埵忏悔法非常殊胜,但是你在修法时,是否具足四力,观想是否明净?这些你们自己应该明白自己到底如何。翻开《百业经》,看看一切智智者宣讲的公案,定会对罪业生起大怖畏,对自己解脱之把握也会去慎重考虑。明白了这些道理,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再去懈怠、放逸,而不去精进修法对治,解脱必将来临之大怖畏呢?

  很可惜,大多数世人对此毫无所知,不断追求世间八法,虚度时光。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过一个比喻:人们在轮回中如同一群猴子生活在森林中,此森林外四周燃起了大火,而猴群一点也没有察觉,仍在放逸地嬉耍着。还有些高僧大德将轮回中众生比喻关在圈牢中待宰之牛羊、鸡鸭。于圣者眼中,为烦恼罪业系缚在轮回中的众生,如同着火森林中的猴子,圈中待宰之家畜一般,死神随时都在准备夺走他们的生命,然他们愚痴无知,不去想办法解救自己,坐待业报折磨。

  我们明白了自己处于如此悲惨境遇中,而且现在自己还有机缘,可以修学正法,去解救自他。这是百千万劫中积累福德而得到的良机,如果浪费了,难道你们不觉得可惜。上师如意宝说过:“现在是末法时代,讲解、听闻、修习佛法的人基本上没有了,出家人、寺庙成了形象。真正续佛慧命是闻思修习佛法,而大多数人只知道造寺庙、塑佛像……希望弟子们抓住机会,精勤闻思修行。”

  除忆昔经历,今吾复何余?

  然因执著彼,屡违上师教。

  往昔之经历除了忆念虚影外,如今我们还能保留什么呢?然而因我执著这些幻相,屡屡违犯了善知识的教诲,造下了可怕罪业。

  世人对种种称讥贵贱、苦乐贫富之事,有强烈执著,在座诸位大多在往昔也不例外。然而我们现在回想以往经历,自己曾经贪著的各种财富受用、誉名高位,拼命逃避的讥苦贫贱,除了一些虚幻影像外,其余毫无遗留,与梦境无异。无垢光尊者说:“昨日前去之诸法,如昨夜梦乃意境,今现无而常现心,昨夜今夜梦相同。”一切法如同梦境,都无有实义。然而,人们因无明愚痴所蒙蔽,不能用智慧去分析诸法,无法了悟诸法无有实质、离诸戏论的清净实相。在烦恼习气摧动下,执著亲怨、贤劣,屡屡违犯了根本上师和人天导师的断恶行善、自度度人之教诲,造下了累累罪业。醒悟到自己往昔为无义人生所犯过失后,如果不立即去修行忏悔,这些恶业烦恼将无有终止,自己将陷入更深的轮回恶趣痛苦之中。

  此生若须舍,亲友亦如是,

  独行无定所,何须结亲仇?

  若死时必须舍弃今生,同样,也必须舍弃亲友和怨敌,独自步入中阴随业力飘泊不定,那么生前何必辛苦地为攀结亲仇而造罪呢?

  按华智仁波切的科目,此前后九颂是说要修对治之原故。我们可以看此颂与前数颂所说人生必死、人生虚幻无义、死时须舍弃亲友一切等内容,在前面“厌患对治力”一科目中,都大致说过。然各自侧重目的不同,此处其旨在以人生必死,死后会有恐怖痛苦等,说明现在需要修法对治。

  此颂以死后“独行无定所”之过患,说明我们须忏悔自己攀亲结仇的罪业。前面我们已讲过人在死时,必须舍弃亲仇等此生一切,即使是大威权、大富贵之人,也会如酥油中抽毛一般,什么也带不走,他生前攀亲结仇,辛苦万般所得之一切,此时毫无用处。我们翻开人类历史,当年一代代大人物,笼络号召众多亲眷,建树着无数大事业,也曾拼命地消灭过许多怨敌。然而他们死时,还能怎么样呢?照样是“独行无定所”,独自一人随业风吹荡,飘泊于中阴境,这时“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涅槃经》中也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此时那些所谓叱咤风云的人物还不如一个念佛修行正法之乞丐。一个心相续中有妙法善念者,于死亡时毫无畏惧,安祥地步入大安乐之境,而那些恶业累累者,为巨大恐怖所折磨,继而堕入更为痛苦的恶趣。

  我们也要想象自己,若于生前未修持正法,忏悔对治烦恼罪业。死时独自一人,凄凄惨惨地到达一个充满恐怖景象的陌生环境中,没有亲友,没有依怙,就连一块躲避恐怖追杀者的地方也找不到,同时也不知道自己要到什么地方去……,到那时,自己该是什么心境呢?在座诸位现在能自由自在修习妙法,一定要断除对亲仇的贪执,断除对今生一切的贪执,修持无上妙法忏净罪业。有些人因习气,喜欢争争吵吵:这是我们的上师,那位上师是他们的,某某与我们一帮,某人与他们是一帮。我从心里厌恶这些,同时也劝请这些人想想:在这短短的梦幻生涯中,攀亲结仇造恶业,到死之时,你“独行无定所”,该如何去面对自己培养的恶果?

  不善生诸苦,云何得脱除?

  故吾当一心,日夜思除苦。

  从不善业将生出诸多痛苦,如何才能从其中解脱出来呢?为此我应该专心一志,昼夜不停地思维、寻求断除痛苦之道。

  此偈以了知自之不善业将招感恶果,来说明必须修行对治。佛经中说:“何人造善业,彼人得安乐;何人造恶业,彼人得痛苦。”轮回中的众生,无始劫来造过无量无边罪业,相续中串习起深厚烦恼,这些罪业障碍不清除,轮回痛苦将无有边际,这是世人谁亦无法违背的规律。

  我们入佛门修行正法,首先得具备因果不虚的世间正见,如果对因果不具信心,就不会精勤取舍善恶业,修行功德就无从积累。反之,若能对因果具足真实信心,就会如同密勒日巴尊者所说一样:因知自己造过恶业,必将堕入恶趣受大痛苦,由此而发大勇猛,精勤忏罪积资,终得证悟法性尽地。我们如能真正怖畏罪业将招感恶果,定会日夜不懈地寻求解脱之道,以最大精进去修持妙法,忏尽罪业。现在许多人在出家后,放逸懒散,心志消极,对修学佛法提不起劲头,有些虽然想闻思修持正法,却是一曝十寒、时冷时热,这些都是没有通达因果正见而产生的毛病,你们如果能真正通达此颂,定会成为大修行人!

  癸二、(真实对治):

  吾因无明痴,犯诸自性罪、

  或佛所制罪、如是众过罪。

  因为我的愚痴无知,造作了种种自性罪与佛制罪,如是诸多罪业过患。

  此处真实进入对治正法,先以一颂明所忏之罪。

  我们于无始轮回中,由于无明愚痴,造作罪业不可尽数。然总的来分,可归两大类:一是自性罪,二是佛制罪。自性罪是指某些行为其自性为罪业,不待佛制,任何人为之即有罪过;佛制罪指受佛戒后违背戒律而造下的罪业。自性罪包括杀盗淫妄十不善业,这些不善业不论是谁,造之则有罪过。但对其中饮酒一条,律藏中定为自性罪,而功德光和释迦光两位尊者认为属佛制罪,《俱舍论》中也说为佛制罪,这方面的辩论,律藏中《大海论》记载得很清楚。

  我们划分这两种罪业时,可有四种情况:一、比如一般未受佛戒者造杀生等十不善业,是自性罪而非佛制罪;二、受戒之居士、出家人造杀生等十不善业,既犯自性罪,又犯佛制罪;三、如出家人犯过午不吃饭等,为佛制罪而非自性罪;四、未入佛门者作过午后吃饭等行为,既非佛制罪,亦非自性罪。

  有些人可能会想:佛制罪在佛陀未制戒前,不是罪业,而佛陀规定后,变成了罪业,那么佛陀不是成为罪业的促成者或罪因了吗?这是非理的想法,萨迦班智达在《辨三戒论》中专门对此有答复,如农民在田地里种植庄稼,到夏天时下冰雹,庄稼被毁,对这种情况,谁也不能说“如果农民没有种庄稼,就不会有庄稼被毁,所以过错是农民造成的”;同样,佛制定戒律是为了众生得到解脱安乐果,而非让众生去造罪。大家都知道,持守净戒是生善趣与解脱之唯一正因。《入中论》中说:“诸异生及佛语生,自证菩提与佛子,增上生与决定胜,其因除戒定无余。”修行人犯佛制罪,完全是因他没有认真持守戒律而成,佛制戒律如同一把武器,善于使用者能战胜怨敌,保护好自己;不善用者,反而会伤自己,这点你不能说武器或是造武器者有过失吧!

  合掌怙主前,以畏罪苦心,

  再三礼诸佛,忏除一切罪。

  我恭敬地于诸怙主前合起双掌,以畏惧受苦之心,再三礼敬诸佛菩萨,忏悔净除自己的一切罪业。

  前面讲了自己所造的罪有自性罪与佛制罪,这些罪业如果不忏净,必会招感无量痛苦。内心以此而生起了极大恐怖,为了消除这种怖畏,我们要极其虔诚、痛切地双手合掌,数数恭敬顶礼诸佛怙主,祈求加持清净这一切罪业。有关皈依诸佛忏悔罪业的教证,在《优婆离所问经》中有一段大乘菩萨忏罪文,即我们经常念诵的三十五佛忏罪文,其中最末两句便是“无边功德海,我今皈命礼”。现行对治力之修法,作者在此处虽只提及皈礼诸佛,而在《学集论》中有持念佛号、读诵甚深经典、信解空性、观想念百字明、塑佛形像、造佛塔、供养等六种。

  我们虽然造过无边恶业,但若能依法恳切地忏悔,罪业一定可得清净。《金光明经》中云:“千劫所造无边业,一次作忏亦得净。”此处清净指断恶业之现行功用,而非其种子与余习,此理在本论后面内容中将作详述。在《无尽智慧经》中还提及:忏悔也是一种积累资粮之方便;律藏中也宣说过:有人造罪若作忏悔,不但不失坏善法,而且能增长善根。现行对治力修法的重要,我想在此不用再作解说,诸欲求解脱者,当自勉力励行!

  壬四、(返回对治力):

  诸佛祈宽恕,往昔所造罪;

  此既非善行,尔后誓不为!

  祈求诸佛慈悲地宽恕我往昔所造的一切罪业,既然这些都是不善行为,从今之后,我立下坚誓:一定不再造作!

  “返回对治力”,就是发誓不再造恶性业,为断除将来造恶业,而从内心发一种坚定誓愿。

  我们忏悔了往昔所造的一切罪业后,为了防止将来再度造作罪业,一定要依返回对治力。在上师诸佛前,立下坚誓:一定要严持净戒,远离诸恶业。恰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中也言及四力对治修法,其中返回对治力便是于上师三宝前立下坚誓:以后纵遇生命危险也决不造恶业!这种对治力在修持忏罪时极其重要。如果你在忏悔时,内心未生起这种对治力,可以说不是真正的忏悔,因为那样在你内心可能仍有继续造恶的意乐,像割草留根,屡割屡生,如此则再三忏悔也无法清净。唯有你从心底厌弃恶业,发起猛烈决心,于一切时远离罪恶,才可彻底地净除心识中恶业障道力量。《律经》中也说:“若临终时无法做忏悔仪轨,心里发愿虽遇命难也不再犯戒,如是发誓便能清净一切犯戒之业”。

  以上大致将四力对治的修法作了介绍,本论中的忏悔四法,主要依据为《四法经》:佛言:“慈氏,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灭先所造久积过罪。何等为四?所谓悔过行、对治行、制止力,依止力。复次,一、悔过行者:于不善业行,多所改悔;二、对治行者:谓造不善业已,极为善业,及余利益之所对待;三、制止力者:谓由度诵禁戒得无毁犯;四、依止力者:谓皈依佛法僧宝,亦不弃舍菩提之心。”本论中的忏罪四法与《四法经》中所说稍有差异,论主将最后的依止力排列在第二位,或许是因作者本人体悟到:大乘行人对自己往昔所造罪业生起悔过厌患后,随即应依止三宝菩提心等,方能有力地去对治、制止。

  忏悔的修法对每个修行者都很重要,根霍仁波切说过:一个人进入佛门修法,如果得不到感应,即是罪业障道之相,应当励力忏悔。这一点你们大多或有亲身体验,例如有些人修法一直得不到验相,经常生病等,即是罪业现行之相。要趋入大乘法门,在自相续中生起、增长菩提心等功德,如同农夫种地,必须先除去土地中的杂草、害虫,种子才有可能发芽成长,结出果实;同样,我们先发露宿罪、依止三宝、依教对治,然后发誓不再造恶业,烦恼罪业净除后,自相续纯净,菩提心才可得以顺利地增长。这个过程希望诸位能切实去修持,要想进一步详细了解经论中有关忏罪的内容,可以翻阅《学集论》中“清净品”。

  这次在讲习忏悔品期间,麦彭仁波切自东方现喜刹土显现,给上师如意宝授记:末法时代广弘金刚萨埵忏罪法有甚深意义。由此因缘,学院四众弟子已发愿诵修三千亿遍金刚萨埵心咒,你们当中也有七百多人各自发愿诵修一亿遍金刚萨埵心咒,是一种偶然巧合,还是某种特别缘起?这点我目前无法确知。但以此不可思议之殊胜缘起,你们当努力精进,在即生中为自他究竟利益净除一切业障!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白话文: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四食五辛戒

白话文: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五不教悔罪戒

白话文: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六不供给请法戒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白话文: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七懈怠不听法戒

 

后五篇文章

白话文: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三食肉戒

白话文: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二饮酒戒

白话文: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一不敬师友戒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白话文:佛说梵网经 十重戒 第十谤三宝戒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