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玛欣德尊者译:比库巴蒂摩卡 序论 五、学处与罪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玛欣德尊者译:比库巴蒂摩卡序论 五、学处与罪

 

  如果比库违犯了此 227 条学处,将依不同的违犯程度而构成七种罪。此七种罪从重至轻依次为:

  1. 巴拉基咖(pàràjika);

  2. 桑喀地谢沙(saïghàdisesa);

  3. 土喇吒亚(thullaccaya, 粗重罪);

  4. 巴吉帝亚(pàcittiya);

  5. 应悔过(pàñidesanãya);

  6. 恶作(dukkaña),即不好的行为;

  7. 恶说(dubbhàsita, 不好的言语) 。

  当 知 学 处 (sikkhàpada) 与 罪 (àpatti) 是 有 所 不 同的。“学处”相当于戒条,皆为佛陀所制定,是每一位弟子都应当持守的。“罪”则是由于持戒者有意或无意违犯了学处而构成的过错。

  例如巴拉基咖学处的第二条为“不与取”,假如一个比库企图偷取他人的贵重物品,一碰触到即犯恶作,移动犯土喇吒亚,物品离开了原处即犯巴拉基咖。

  第三条为“故意杀人”,假如比库企图杀人,在为杀人做准备工作时犯恶作,当受害者感到痛苦时犯土喇吒亚,若受害者因此死亡即犯巴拉基咖。

  又如巴吉帝亚第四十条学处“吃未授与的食物”,假如比库为了吃未经授与的食物而拿取者,犯恶作;每吞咽一口,皆犯一巴吉帝亚。

  因此,对于同一条学处,将会根据不同程度的违犯而构成轻重不同的罪过。对于四条巴拉基咖学处,只有在具足所有违犯条件的情况下才构成巴拉基咖罪,而且最高的罪行即是巴拉基咖;若缺少一两项条件,则可能犯较轻的罪,甚至不犯。对于桑喀地谢沙罪、尼萨耆亚巴吉帝亚罪、巴吉帝亚罪、应悔过罪等也依此类推。不过,对于应学法,故意违犯任何一条学处皆只构成恶作罪。

  对于比库违犯世尊所制定的学处,依其罪过的种类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重罪与轻罪

  1、重罪(garukàpatti)有两种,即:

  ⑴.巴拉基咖:不可忏之罪(atekicchà);

  ⑵.桑喀地谢沙:可忏之罪(satekicchà),违犯此罪者先须发露其罪,并经僧团的一系列处分后才能恢复清净。

  2、轻罪(lahukàpatti)有五种,属于可忏之罪,即:

  ⑴.土喇吒亚;

  ⑵.巴吉帝亚;

  ⑶.应悔过;

  ⑷.恶作;

  ⑸.恶说。

  违犯这五种轻罪的比库,只需向另一位比库发露其罪,然后进行忏悔即可恢复清净。

  二、有心罪与无心罪

  1、有心罪(sacittaka):通过故意(有心)违犯学处才构成的罪过。有些学处必须通过故意违犯才构成罪过,若非故意则不犯。如故意杀人犯巴拉基咖,故意杀害生命犯巴吉帝亚等。

  2、无心罪(acittaka):无意违犯之罪。有些学处即使无意违犯,只要符合违犯的条件也会构成罪。如施主将金钱装进袋中供养比库,比库误认为是如法物品而接受,也构成违犯尼萨耆亚巴吉帝亚。

  三、由想得脱与非由想得脱

  1、由想得脱之罪(sa¤¤àvimokkhà):由于没有违犯学处之想而得以逃脱的罪过。这种罪是指无意违犯有心罪而言。

  2、非由想得脱之罪(nosa¤¤àvimokkhà):不管有没有违犯学处之想,只要符合违犯的条件都不能逃脱的罪过。这种罪过是指故意违犯有心罪和违犯无心罪而言。

  四、世间罪与制定罪

  1、世间罪(lokavajja):生起不善心故意违犯的行为,或者社会上普遍认为是不合乎道德的行为。有些行为不仅对比库、比库尼而言是不能做的,即使对世俗普通人来说也是不道德的行为。如故意杀人、不与取、说虚妄语等。

  2、制定罪(paõõattivajja):由世尊所制定、只是针对比库、比库尼违犯才构成的罪过。有些学处只是规定比库、比库尼才不能违越,但是世俗普通人造作并不会构成罪过。如接受金钱、从事买卖、挖掘土地等。

  五、身业、语业与身语业

  1、身业罪(kàyakamma):通过身体行为违犯的罪过。如从事YIN欲法、故意出精、触摸女人等。

  2、语业罪(vacãkamma):通过语言违犯的罪过。如与未达上者同句诵法、对女人说法过限等。

  3、身业和语业罪(kàyakammaü vacãkamma¤ca):能通过身体行为与语言两者违犯的罪过。如不与取、故意杀人、说虚妄的上人法等。

  须知并没有纯粹由意门(心念)构成的犯戒。19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白话文:杂阿含经白话译解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

玛欣德尊者译:比库巴蒂摩卡 序论 六、伍波萨他的起源

白话文:杂阿含经白话译解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

玛欣德尊者译:比库巴蒂摩卡 序论 七、诵巴帝摩卡的时间

白话文:杂阿含经白话译解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

 

后五篇文章

白话文:杂阿含经白话译解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

玛欣德尊者译:比库巴蒂摩卡 序论 四、比库巴帝摩卡的内

白话文:杂阿含经白话译解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

白话文:杂阿含经白话译解 杂阿舍经卷第十一

白话文:杂阿含经白话译解 杂阿含经卷第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