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莲花中的珍宝-阿姜查·须跋多传 第五章 我们的隆波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莲花中的珍宝-阿姜查·须跋多传  第五章 我们的隆波 

    ●隆波的变化

  自决定在巴蓬寺安住下来起,从一九五四年直到一九九二年去世为止,隆波再也没有出外行脚过。期间他只有过三次在分院度雨安居,但也不再行脚。他的后半生在管理寺院、教学和训练中度过。接下来的章节会探讨隆波的教学与修行,及他在这方面拥有的独特性格与素质。

  隆波待在巴蓬寺将近四十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亲近他的人可以清楚看到他的某些变化。刚到这里时,隆波三十六岁,出家十七年。他艰苦卓越、强壮、修行勇猛。给人的形象是个严肃、瘦小、皮肤黝黑、沉默寡言,工作勤快和警觉的年轻僧侣。寺院开拓初期,他处理任何困难时都显得非常有耐性。后来,当他完成自己的修行时,在领众方面更加熟练了。

  在巴蓬寺成了十方学僧和在家人游方参学的道场之后,隆波给后一代弟子留下了不同的印象,他看起来比较温馨、友善,而且充满慈悲和幽默感。但是弟子们知道,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念住。如果有谁失念,毫无疑问,“一只快活的老青蛙,可以在刹那间变成一只夺命的老虎,随时扑杀任何人!”一九七六年之后,隆波开始显现老态,健康也急速地恶化。隆波自己也承认这点,他认为这可能是过去猛烈修行的后遗症。虽然在某些方面他还表现出早期那种坚忍的性格,但更多时候他体现的是另一种气质,例如年纪越大,慈悲心也越强。

  ●魅力带来的省思

  “他就像一块磁铁。”许多出家弟子如此形容隆波。不论到哪里,只要不是太偏远,人们就会想方设法去亲近他,而隆波也总是很慈悲地让人们亲近他。虽然并不作正式的授课,但和他谈天,或聆听他开示,实在是一种享受,充满了喜悦和欢乐。

  “跟隆波在一起,就像透过一面镜子看到我自己。”一位比丘说:“他是那么的冷静、随缘,但又前后一致,从来不会自相矛盾。看到他的德行,反观自己的不足,实在令人惭愧!”

  ●耐心和毅力

  一位比丘说:开辟金刚光明洞寺(Wat Tham Saengpet)时,乌汶府公路局的局长前来测量通路,然后答应派他的手下前来协助劈开岩石。他们工作几天之后,发现没有炸药和机械,可是这需要资金,因此工程无法进行下去。结果他们只好撤退。

  隆波没有放弃,叫僧众继续开路。隆波自己用过早餐之后就坐着不动,一直接待访客到下午三点。接着他就立刻投入开路工作,不停地做到凌晨三点。只在出外托钵之前休息几个小时。每个僧人都劳累不堪,可是隆波却持续干活。我得承认自己没有他那么坚韧。我们没有一个可以跟他比,那次工作中我操劳过度,结果心脏出了问题。

  ●慈心

  健法师说:当一个人的慈心成熟时,他就会像隆波一样慈悲对待一切众生。看到蚂蚁在人行道爬行,他会告诉它们改变路线,以免被踩死;看到小鸟在空中飞,他也会向它们散发慈心,告诉它们小心别被猎杀。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隆波都珍惜他们的性命。

  隆波对我们慈悲,是因为他不愿我们再受苦。对于有缺点的弟子,隆波更是关照有加,让他们有机会亲近他,和他一起托钵,给予他们鼓励。隆波从未显示不耐烦或放弃他们的言行,对他们总是特别温柔慈悲。

  ●神通异迹

  健法师说:隆波从不提起他有神通或特异功能。每次有人问起这个问题,他就会间接转变话题。不过,有些迹象显示,他能知道别人的心思。一次,有位比丘去皮翁村托钵,途中肚子实在很饿,他想一定要饱吃一顿,最好是一大团糯米饭,唔,就像他的脑袋那么大的一团糯米饭。走回寺院还未踏入寺门时,他听到隆波问道:“喂,你真的那么饿吗?真的要吃那么多糯米饭吗?”一下问得他哑口无言,尴尬不已。

  卜玉美琪也提起,有一次,一条没有尾巴的眼镜王蛇住进寺院,随隆波出去托钵。当皮翁村的居民看到那条蛇跟随隆波爬进寺内时,他们请求隆波托钵时不要带那条蛇出去,不然都不敢上前供养。隆波拒绝了村民的请求,并告诉他们,他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

  后来,他发现的确有蛇爬行过的痕迹尾随他的脚印,而且从留下的痕迹看得出,是条很大的蛇。于是他就告诉那条蛇不要跟着他去托钵。再后来,更多的信众到来寺院时,他叫那条眼镜王蛇去森林深处住,免得吓坏他们。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这条蛇。

  ●随缘应化

  许多人都很佩服隆波的一项能力,就是可以随着环境的转变而做出调整,适应不同的时空。他可以在不违反法与律的情况下,随顺因缘,坚守戒律而不干扰任何人。有一位出家弟子叙述隆波在国外的状况说:在国外,隆波遵守当地人的风俗习惯,根据情况来调整自己。他说:即使是修行也不可以违反风俗传统而执意孤行。首先,我们应该观察,看看他们的行为有没有违反戒律。其实,在泰国的城市或乡村的寺院也应该如此。明智的做法是随缘。

  举个例子,在家人供养没有依照律处理的水果。遇到这种情形,我们接受他们的供养,但不吃这些水果就行了。另一个例子是,不必在意外国人没有遵从泰国人的礼貌习俗。毕竟他们受的教育和我们不同,这些都和法与律没有直接的关系。

  ●少欲知足

  隆波身无长物,整副家当就只是几件资具。可是他对此心满意足,从不要求额外的东西。有一个事例可以看出隆波的态度:

  一群弟子协商,寺院应该成立一个基金以应付未来的需求,他们把这个建议带到隆波那里,要求他考虑。聆听了整个构思,隆波回应说:“这是个很好的主意,但不太正确!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能一心修行,为法忘躯的话,就不会饿死!佛陀并没有成立什么基金,还不是活了下来?他已树立了让我们遵循的道路。如果大家照着他的道路,我想我们可以应付过去。”

  他下结论之前停顿了一下:“这个就是了!这些钵和袈裟就是佛给我们成立的基金。你永远用不完!”

  隆波从不收藏任何东西,也没有个人户头。每次收到供养品他会与大众平分,余额则分给其他分院。他总是满足于简朴的东西。比如外出时,他会选用最旧,几乎报废的车,尽管有许多豪华舒适的车就在那儿供他使用。

  ●自由自在

  有一次,隆波住在夜功府(Samut Songkram)一个信徒的家。到了第三晚,他吩咐随侍的净人收拾行李,在没有告知屋主的情况下离开。当净人提醒说应该先告诉主人时,隆波拒绝了。他说:“为什么要让他知道?这样一来我们就走不了。我没有答应在这里常住,只是说我会来探访。现在既然已经来探访过了,那我就有自由随时离开,为什么要让他们控制我?”

  当他们走了约十公里时,屋主得到佣人的通知,他们已不告而别,便匆忙赶来请求隆波回去。隆波没有跟他回去,而是继续上路前往亚兰(Arunyaprathet),留下不知所措的屋主在路旁失望的啜泣。

  隆波对与在家人的互动非常谨慎,尤其是妇女及大人物。不过,他总是立足于戒律的原则,平等对待每一人。同时,又如上所述,保持不受束缚。

  ●无分别心

  一九七三年,隆波荣获泰国“尊重的菩提智长老”衔誉。弟子们都为此欢呼雀跃,可是对这个行政僧职,隆波不为所动,甚至说被委任僧职只是世间法,世界的一切都在不停地变迁,没有哪样是绝对的。

  他还是原来的他。尽管潮水有涨有落,横跨乌汶河上的桥依旧如如不动,没有随着潮水而上下。

  ●幽默的智慧

  隆波从小就很有幽默感。这点在他开示佛法时很明显,没有人会打瞌睡。即使被批评,人们也不会起烦恼或生气。主要是他的幽默感软化了呵责的气氛。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几件轶事看出他在这方面非凡的能力:

  (一)荆棘捉贼

  前面提过有些村民经常来偷寺院的木瓜。隆波知道这件事后,决定给他们一个教训。一天,他叫白衣砍下三根荆棘准备捉贼。他安排出家人在小偷通常经过的三个地点静候,一个靠近出口,一个在中间,还有一个接近木瓜树。他自己也在最靠近木瓜树的地方等候。

  当小偷们专注采木瓜时,隆波打了个讯号,那个待在出口处的僧人把荆棘放在通路上。木瓜采得快装满篮子时,隆波清了清喉咙作为讯号,他不想在这个阶段吓坏那些小偷。

  听到了声响,小偷立刻提起篮子半走半跑迅速逃离。逃到接近中间的路段时,隆波即大声疾呼:“你看到有谁从那里逃跑吗?”

  等在中间的出家人呼应:“哪里?哪个方向?”

  贼人开始慌了,拿着贼赃朝出口处飞快奔跑,此时在出口处恭候已久的比丘在其他出家人赶来会合时发出巨响。

  这下小偷们吓破了胆,丢下满篮子的木瓜和作务布不管,没命地跑,踏过荆棘朝外逃,混乱中还有人跌倒被其他人践踏,在一片哀叫声中,总算给他们成功逃回去了。

  这下隆波知道他们是谁了,因为他们被荆棘刺伤了脚,在接下来的三天里都没有在寺院出现。隆波吩咐村长:“叫他们来取回木瓜和作务布。告诉他们不必害怕,来寺院里拿回这些东西。不然木瓜不新鲜了,会卖不出去。”

  他们当中的一个前来见隆波时,隆波没有呵责他,只是很慈悲地教导,要他诚实地赚取生活费,不要再偷窃。况且那些木瓜只能放两天,不值得去这样做。

  从此以后,寺院再也没有出现过偷窃的问题。

  (二)保证灵验

  有一次,泵歪村(Bung Wai)一个信徒的儿子来向隆波告别,他被征召去服兵役。谈话中,他向隆波讨护身佛牌。隆波面无表情地转向大殿,指着殿内的大佛说:“那个怎么样?你最好把它搬上战场!”

  (三)解铃系铃

  另一次,一个小男孩请求隆波替他放生小鸟做功德。隆波问道:“什么样的小鸟?你怎么会有小鸟呢?”

  “隆波,那是我捉来的!”

  “哦,那你应该自己去放生呀!为什么叫我替你放呢?”隆波听了回答。

  (四)谁拍打谁

  一个妇女的脚疼痛,她前来顶礼隆波,请求隆波拍打她的脚以便加持医治。

  隆波听了对她说:“你也应该来拍打我的脚啊,我的脚也很疼呢!”

  (五)不存在的演员

  有些在家弟子评论隆波像个出色的演员,可以随观众的需要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带着问题来找他解决的觉得他很慈悲,乐于助人;带着傲慢和偏见而来的觉得他不好惹;来修行的觉得他是位明师善知识。泰国弟子认为他冷漠;外国弟子则觉得他很友善。所以,实在很难界定他到底属于哪一类。

  英国甘露寺(Amaravati)的大殿内,挂着一幅大部分人都不欣赏的隆波画像。可是,阿姜苏美多最喜欢这幅画像。他解释说这幅画像提醒他,在巴蓬寺与隆波相处的日子里,有时,他发现隆波似乎完全没有情绪和感觉,看起来就像是一架关了机的机器,仿佛心不在躯体内一般。这幅高深莫测的画像,正好流露出隆波没有特定角色要扮演所带来的无我感。这是真正的隆波。

  (六)绝不破戒

  同样地,隆波经常告诉弟子们,他宁愿守戒死也不愿破戒活。有一次,他受邀请到王宫应供,在那儿遇到一位高僧阶的昭坤以嘲弄的语气问他:“阿姜查,你进王宫也托钵,难道不觉得羞耻吗?”

  隆波反击:“尊敬的昭坤,您在佛陀面前不托钵进王宫,难道不觉得羞耻吗?”

  (编者注:昭坤(Chao Kun),不是人名,为泰国僧伽系统里的头衔,由僧王赐封。)

  ●死硬的环保主义者

  前面提到,早年巴蓬寺面临疟疾等地方性疫病问题,寺内虽然没有人因此死亡,但包括隆波在内的比丘、沙弥和美琪都曾感染疟疾。

  为此,一些医生建议隆波清理部分森林,让空气更顺畅流通。可是,不管他们怎么说,隆波坚持森林必须保持原状。他坚决宣称,即使是因此而造成比丘、美琪乃至他自己死亡,他都宁愿保存那片森林。

  ●知恩报恩

  感恩是隆波最显著的品格。就如之前所提到的,隆波为了报答父亲的恩惠而出家,并且答应他终身不还俗。隆波也为母亲剃度出家,以报答她的养育之恩。

  对于他的戒师以及其他师长,隆波总是对他们尊敬有加,只要有机会,他都会服侍他们,并且常常派弟子去服侍和照顾他们,供养他们资具。隆波不时提及他的老师,而且严格遵循他们的指导修行。其中,他最尊重的三位老师是阿姜曼、阿姜金纳利以及阿姜佟咯腊(Thongrat Kantasilo)。

  关于这位和尚——阿姜佟咯腊刻苦的修行、智慧和幽默感,给隆波留下深刻的印象。隆波不时会向弟子们讲述这位妙和尚各种行为出格的轶事。例如,他教导弟子用餐时必须遵守威仪,可是自己却从来未照着做。一次,他在村落里托钵乞食,停在一户住家前。看到他,屋主在里面大声地告知饭还未煮好。他听了非但没有离开,反而回应说:“哦,不要紧。孩子,爹会等你。把火扇猛些吧!”

  阿姜佟咯腊与阿姜曼共住时,只要发现阿姜曼有段时间没有开示,他就会耍些花招诱迫阿姜曼开示。比如,一次出外托钵,他插队排到老师阿姜曼前面。另一次,他在路上把黄瓜从钵里拿出来,不顾威仪地大声咀嚼。还有一次,他在阿姜曼的茅棚下装模作样地练习拳击。

  阿姜曼的教育是出了名的严厉,而阿姜佟咯腊的这些行为把其他僧人给吓坏了。结果,毫无例外的,接下来阿姜曼就会给予长篇大论的开示。

  隆波对阿姜佟咯腊的德行评价很高,赞叹他是个过着清净梵行生活,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修行者。阿姜佟咯腊死时,人们发现他的僧袋里只有一把剃刀,这就是他所有的财产。

  说到感恩,隆波强调,即使仅仅供养了一小团糯米饭,出家人也必须感激施主。不管在家人供养什么,食物、衣服、医药或是住处,这些都是在帮助僧众成就,达到最终成果或解脱。他鼓励出家超过五年的弟子,以自己的体验弘扬佛法,以报答在家人的恩惠。还有一点,隆波时刻提醒弟子要好好保护他们的资具,就好像爱惜他们的性命那样。特别是钵和袈裟,这两样是佛陀留下给出家弟子作为长养慧命的资具。隆波要求弟子们保护钵要像保护佛像的头一样小心翼翼。

  ●教导的重点

  (一)接受痛苦

  面对痛苦时应该接受它,这是隆波的教导。“如果逃避痛苦,你就无法看清它、了解它。这样一来,你就不能理解和克服它。其实,痛苦可以协助我们获得智慧。遭遇痛苦时我们应该去面对它,省思是什么造成痛苦,而不是选择逃避。如果我们以这种态度来面对,那么痛苦最终会带领我们寻找老师,找出解决之道。”

  当然,要真的度过痛苦并且克服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任务,需要极大的耐性。为此隆波教诫,要息灭烦恼,就要有耐心和毅力作为修行的基础。

  (二)苦的原因

  隆波要求弟子以与他们的欲望对着干的方式来消灭烦恼。如果对欲望千依百顺,就没法看出它的危险,最终将沉迷于自我。

  (三)苦的息灭

  隆波以他修行的体验解释苦的息灭:“证到法的人超越一切世间的思维,他们的心超越人类语言概念中的二元对立,比如好与坏、对与错、高与低、黑与白、胜与负、生与死、乐与苦……证法之后,就好像是对人们的问题有了现成的答案。面对痛苦时知道怎样去应付,这是因为他明白苦一定会消逝,不会永存不变。能够觉悟这点,意味着他的心不断地在工作。这就是修心。”

  “……觉悟到色、声、香、味本来的样子,在心中看清楚它们共同的本质——无常、冲动和无我,那我们就不为它们所干扰。这时听好像不是听,这是心运作的方式。它自行持续不断地运作,观察真相,没有东西可以与之相比,它不断地解开、息灭轮回­——受、想、行和识引起的作用。”

  “这是心的特性。它知道乐和苦是两件不同的事物;受则又是另一样。这就像把水和油倒在同一个瓶子里一般,它们就是不会混合起来,因为那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

  (四)道

  关于修道,隆波再三强调修行者必须了解戒定慧三者的关系,修行八正道才有可能进步。修行佛法时,舍弃其中一两项是不行的。“佛法的修行有三个层面。如果是以人而言,那是身语意;就法而言,是戒定慧。一个人如果没有智慧看到戒与定的利益,就无法好好地持戒和修定。举个例子吧,有人说他今年持戒,明年修定,然后呢,再下一年他就会获得智慧。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是因为他把三者看成是三个互不相干的项目。想想看,没有坚强的毅力和智慧,他怎么能够持戒呢?事实上,戒定慧都在一心中。当一个人持戒圆满,定和慧必然会随着产生。它们是一体而相互增上的。”

  “不必到外面去寻找八正道,它在每个拥有两只眼睛、一对耳朵、一个鼻子、一条舌头和一张躯体的人之内。只要觉悟或者是尝试了解,什么是适合的,什么是不适合,那么那个人的心就在正道上。不管错得多离谱,只要他觉察到自己的思想,不让它受干扰,那就是戒律仪,定和慧接着就会生起。”

  ●出家人的戒条

  (一)隆波谈毗奈耶

  从隆波以下的论述,可看出毗奈耶——出家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佛陀制定了毗奈耶,因此不遵守毗奈耶意味着对佛根本不尊敬。我们必须严格尊敬和奉行,否则出家根本毫无意义,出家而不守出家律,那出家还有什么利益?我们要到哪里去找律呢?在我们自身上找。只要我们遵行它,它就存在。不然我们就应该怪罪自己,我们就像强盗般抢劫了自己的宗教。我宁死也不破戒,我不在乎失去性命,但介意是否犯戒。

  我们的修行主要的内容是以戒律、头陀行、禅修、念住、寺院的清规,以及出家人的二百二十七条戒为基础。严格遵照这整套制度,能让我们简化生活,在生活中不会对言行举止产生疑虑、担心,担忧自己的身语意是否正确。而且这也让我们在生活中保持正念。

  律制的生活也使大众和谐团结一致共处,它把每个人导向同一个方向,僧团因此和合一味。在这里,我们完全遵守律制生活,追随佛陀的道路正确地修行,我们生活只要最基本的需求;节制自己不造恶业,只修善行,在行住坐卧一切活动中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以净化心灵。戒律与戒法理应成为修行更高层次定慧的基础。记住,出家律对出家人的重要性在于观察和守护心念和愿力。修行人必须有正念,观察内心,开口说话,涉及或处理任何事之前,应当考虑再三。我们之所以会犯错误主要是念住不够强或不专心。

  所以对修行人来说,律可以是令人讨厌同时又有裨益的。我们一定要找出有哪些是我们还不清楚或未全面掌握的,这可以问那些了解的人。

  戒律就像是一面盾,或一道栅栏,保护我们免于犯错。对这点大家务必认真看待,没有彻底了解的话,将不容易依教奉行。保持念住,一丝不苟就不会犯错。无论如何,在这方面我们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持律修行是件困难的事,行者有必要对所拥有的任何资具,哪怕只有那么一丁点儿——知足。而且要对会令人犯戒的事物保持警觉。还有修行人不可以跟不修行的人共住,必须分开来,这点非常重要。

  对于戒律,我们务必学习明白,不断思维并且牢记在心。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去问老师,他可以给予详细讲解。重复地学习,直到对戒律有透彻的了解为止。

  (二)阿姜曼的诠释

  要严格恪守戒律,就会牵涉到许多戒条和各种繁复的细节,这曾使隆波感到非常困扰。因此在参见阿姜曼时,他提出了这个课题请求开示。为此,阿姜曼给予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答复,成为他后来修行的原则。阿姜曼说:“阿姜查……那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如果你尝试遵照描述及诠释的每一细节来修持,那将会是极其困难的事。其实从心的角度来看,那就只有一个要点罢了——如果我们对造任何恶业都感到惭愧和畏惧,那么我们就能安住、清凉和自制。这样即使我们物质短绌,生活也会充满欢乐和满足,我们不会渴望更多,那将需要特别照顾。我们的念住在任何活动中都将更敏锐,而且自然会专注。避免去做或说我们所不清楚或存疑的事,有疑惑最好先去请教师长。不管怎样,在还未有直接的体验之前,他将无法明白一切事物。你看,一切由心,心是主人。只要你还未生起惭愧心,那你就一直会有疑惑。所以,你应该把所有佛陀的教导或佛法融会贯通起来,然后专注于你的心。任何不确定的事都不要去做。”

  隆波听了这诠释后得出结论,这与他之前所知道的法相符。佛陀的教导或佛法必定与烦恼、苦、欲望、贪、野心、过于涉世、懒惰和需索无度等相反。隆波觉悟到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是法。

  ●寺院日常作息及修行

  除了二百二十七条波罗提木叉戒,隆波也特别强调另外三套寺院的日常作持——“威仪学处”(abhisamacarikasikkha)。这包括了出家人的行为准则、举止态度和任务。这一切都是为了协助念住的修行,令比丘小心谨慎,对自己的任务留意并负责,另外也促进僧团的合敬。以下是巴蓬寺僧团清规:

  巴蓬寺僧团清规

  比丘及沙弥不允许向没有主动提出供养的在家人要求东西。

  僧众不准与反对佛教的俗人或宗教师交往。

  比丘和沙弥禁止教导或学习幻术等(tiracchanavijja)任何障碍通往涅槃的低级知识。

  除非得到师长的允许或有特殊情况,出家少过五夏的比丘必须由出家五夏以上的比丘伴随才可外出游行。

  比丘及沙弥不许随心所欲做事,所有的计划必须先获得住持的批准。这是为了清楚行为的动机是否符合法与律。

  比丘与沙弥对于所分配到的茅舍必须知足,并且打扫及保持各自茅舍和附近通道的清洁。

  比丘及沙弥须参与日常作务,不可找借口逃避任务。

  托钵、洗钵、打扫寺院、汲水、洗澡、收拾斋堂、染袈裟及听闻佛法开示时,比丘与沙弥必须全神贯注,不准交谈。

  用完斋,比丘与沙弥必须清洁打扫斋堂,之后一起礼佛,并安静地提取自己的资具回茅舍。

  比丘与沙弥应少吃、少睡,非必要时不说话。修行时必须警觉和坚毅。有僧人生病的话应给予照顾,慈悲对待病人。

  比丘不可以积蓄钱财或金银,或要求其他人代为保管;也不可以从事买卖或货品交易活动。

  所有供养必须净施——公开地奉献于大众,要用时必须得到僧团的允许。

  不管是在大众场所或个人茅舍内,比丘与沙弥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聚集在一起谈天,真有必要交谈时,也必须小声。

  一切书信往来须得到住持或委任比丘的批准、监督。

  其他寺院的比丘或沙弥来巴蓬寺住宿修行时,必须预先出示戒师的介绍信并把出家证交予寺院。

  外来的比丘或沙弥路过寺院,要过夜或短暂住宿的,必须出示出家证。除非有适当的理由,否则不得住宿超过三个晚上。

  僧团拥有绝对权力处理任何不遵守以上僧团清规者。

  一九五七年十月二日

  住持阿姜查·须跋多 启

  ●头陀行

  有一次隆波解释头陀行的重要性时说:头陀行能协助我们消灭烦恼,使修行变得简单直接。虽然佛陀并没有说头陀行是必修的项目,然而对于真正发心修行的比丘来说,头陀行实在值得推崇,它是圣贤僧修行之道!

  头陀行可不是经行,经行只是身体的动作,也不是坐禅,或从一个地方步行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脚。头陀行总共有十三项,或十三支苦行。不管是哪一项,都不容易修习。它们是住宿在树下或林间;只靠乞食获取食物,不受人请;一日仅吃一餐;只用钵进食,不用其他器皿;住在坟冢间;住宿在露天空地处;常坐不卧;只拥有三衣。这些都是头陀行的项目。

  为什么头陀行那么值得推崇呢?因为它是烦恼的敌人,是去除烦恼的工具。比如日食一餐,住在树下或林间,这类行为违反我们个人的喜好。修行头陀行的人必须跟他的烦恼或欲望作对。所以还未解脱的行者修行头陀支时肯定会遭遇困难,这就是修头陀行的目的!如果修行时觉得舒适清凉,那就修错了。头陀苦行违反了人类惯性的感受,没有智慧的人将无法忍受。只有具备智慧和大信心的人才堪修习。当行者体证这法时,他反而会体验到舒适、清凉和平静。

  这可以拿人类跟猴子相比较说明,人在森林里住会觉得困顿窘迫,猴子则得其乐。因为它习惯了那种生活,觉得很自在。住在城市或镇子里的人,已习惯了某种饮食、睡眠、坐卧、谈话的生活方式,现在要住到森林里去,自然苦不堪言。佛陀说觉悟苦即觉悟法。苦是结果,修行人能觉悟到这个结果,这个苦,那他就知道如何找出苦的因,及苦的息灭。佛陀把这称作圣谛。

  ●禅修与般若

  对于禅修,隆波的解释是:它的训练使心停止和平静。由于心的本性是不停地挣扎动乱,因此要控制或停止它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这个心总是习惯跟着感受和思想,特别是跟着不善的思想走。就像是水总往低处流,不可能向上攀。可是农夫知道怎样筑水坝和灌溉渠,阻止水流失。他们也会充分利用水的功能,例如通过蓄水来发电。

  同样,如果我们知道如何控制或训练我们的心,它将会变得强而有力,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利益。佛陀常常提起,经过调伏的心能带来快乐和成就。你会发现到,能量充沛的比丘不会缺席经行和禅坐,他们总是那么细心、沉着、恬然、平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类比丘和沙弥——能够对经行和坐禅保持热忱的僧众通常都是很强壮和能量充沛的。假使每个人都能如此投入修行的话,那就没问题了。

  还有,不必读书,要读就读你的心。书本就像药方,在你还未去找药之前,药方是没有用的。

  关于修行的法门,只要能令修行人放下执着的,就是正确的修行法门。所谓的修行,或者说修心,就是改正一个人的知见,放下执着。至于法门或方法,就像不同的捕鱼工具,尽管形式和方式不一样,可是效果相同。我自己没有特定的禅修方法,不过通常我会教导念“佛陀”或观呼吸。然后逐渐改正知见和知识。

  观呼吸是个容易和方便的法门,对修行的人,不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姿势,呼吸都存在,不需要去创造或构想。能够专注呼吸就是持戒,持续地专注呼吸会令心变得平静,那就是三昧。当行者修到了悟呼吸是无常、无我的,而不再执着于它,这就是慧。如此观呼吸可谓同时修习戒定慧。修行圆满时,就是遵随佛陀的八正道,最终必能趋入涅槃。修习戒定慧,这是佛法最正确的法门。

  修行的重点不在于行住坐卧的姿势,而是在于在任何姿势中都保持正见。因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处在其中一个姿势中。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说我们并没有出定,有的只是更换姿势罢了。三昧是坚强的愿力。禅修之后,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念力和明觉心有信心,对修行更有毅力。如此一来,禅修将会进步。

  ●什么是三昧

  隆波解释说:当心变得平静,一切都显得清晰时,我们就不再有疑惑。我们会觉悟到心已远离所有的障碍。心会成为一点、喜悦和平等。(编者注:“一点”可简单理解为心归为一,“喜悦”指法喜,“平等”指再没有任何分别。)

  这时的心非常强,昏昧以及其他障碍,比如疑惑、嫉妒、恶念或者妄想都被消除了。三昧只受到念的滋养,这是法的特性——一法同时可以生起万法。念是生命,离开了念,人就变成行尸走肉,语言和行为会因心不在焉而不知所谓。念是带来智慧的明觉。(编者注:此处的“念”指正念,也可理解为“无念”,而不是指念头。)

  三昧可分为邪定和正定。邪定或不正定是心没有觉知的定住。他可以坐在那儿两个小时或一整天什么也不知道。这就好像将磨利的刀置在一边不用,结果什么用处也没有。这种定中得到的平静同样地会误导心的主人——他会受到蛊惑,缺乏明觉而自以为已经证得最高的智慧,不必再追求更高的真理。这很危险,会成为修行人开发智慧的障碍。相反的,正定的心充满觉知、清明和平和。行者拥有完整一贯的念与觉知,自始至终保持完整的觉知。

  禅修带来的平静有两个层次:粗和细。在三昧中,人会充满快乐和满足,而进入平静,这个层次的平静是粗的平静;另一方面,智慧令人如实知的觉悟圣谛而进入平静,这个层次的平静是细的平静,在这个层次,心已经觉悟并且超越了苦与乐,不再执着他们,受他们的影响。这个就是佛教的终极目标。

----------------------------------------------------------------------------------------------------------------

阿姜查尊者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莲花中的珍宝-阿姜查·须跋多传 第六章 当西方遇见东

莲花中的珍宝-阿姜查·须跋多传 第七章 最后的日子

莲花中的珍宝-阿姜查·须跋多传 附 录

道证法师:毛毛虫变蝴蝶系列 四:缺陷变宝莲(上)

道证法师:毛毛虫变蝴蝶系列 四:缺陷变宝莲(下)

 

后五篇文章

莲花中的珍宝-阿姜查·须跋多传 第四章 巴蓬寺

莲花中的珍宝-阿姜查·须跋多传 第三章 头陀生涯

莲花中的珍宝-阿姜查·须跋多传 第二章出 家

道证法师:毛毛虫变蝴蝶系列 三:“枉死”变“往生”

莲花中的珍宝-阿姜查·须跋多传 第一章青涩岁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