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十)

 

  甲九、路远难到、根缺不生疑

  乙一、徵问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凡夫劣弱,云何可到?又《往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既有此教,当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定必不得往生!

  大家都知道〔淨土法门〕它是一个他力加被的法门,它的重点在于佛力要现前,也就是说你必须感应道交。感应道交就牵涉到二个问题;第一个是空间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很想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但是阿弥陀佛离我们实在太远,离我们有十万亿佛土这麽远;而我们凡夫又没有三昧神通,身心羸弱,怎能够跟十万亿国土之外的阿弥陀感应道交?第一个问题:距离是不是会构成感应的障碍?

  第二个果报,我是一个女人,是一个六根不足卑劣的果报,即使我很虔诚的念佛,我可以感应道交吗?我现在安住在一个卑劣的果报体,这身心世界卑劣的果报体是不是影响感应道交?一个是距离的问题,一个是果报的问题,提出两个问题。

  甲九、路远难到、根缺不生疑

  〔淨土法门〕它修学的重点在感应道交,这个地方有二个疑惑,我们的心很想跟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感应道交,得到祂的救拔,但这地方有二个问题:一、距离的问题,距离太远是不是会构成感应的障碍?二、我现在安住在一个卑劣的果报体,这卑劣身心世界的果报体,是不是会构成感应的障碍?一个是距离的障碍,一个是果报体的障碍,提出两个问题。

  乙二、释疑

  丙一、释路远难到

  答: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说尔,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但使众生淨土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淨土时。为此《观经》云:「弥陀佛国去此不远。」又业力不可思议,一念即得生彼,不须愁远。

  又如人梦,身虽在床,而心意识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异也。生淨土亦尔,动念即至,不须疑也。

  这一段论文我们从两段来说明,第一段发明正意,第二段引经证明。

  发明正意

  所谓距离是从凡夫心中的妄想执着来说,才讲到所谓的十万亿佛土。《愣严经》上说我们的生命体有二个内涵,一个是色身,第二个是内心。色身是业力所招感的果报体,业力所招感的果报体它是有时间空间相的,这是事实的;你是活在过去、或者你是活在现在、他是活在未在,你活在高雄、他活在台北,这色身是有距离的。但是我们的内心是没有时空的障碍,没有距离的障碍「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但是为什麽我们这一念心,长时间的薰习到最后也变成有时间的障碍,有空间的障碍?因为我们长时间对外境执着,我们的心本来没有障碍,但是你心有所住,「心有所住,即是非住」,你的心老是住在外境,外境时空的障碍就转成你内心的障碍;你的心本来是没有所谓老病死的障碍,没有所谓空间的障碍,后来为什麽会变成你感觉有障碍呢?因为你的心住在外境,所以变成有障碍。

  其实我们内心是没有时空障碍的,只要你内心真实的信愿具足来忆念弥陀圣号,「临终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这句话是智者大师的名言,后世的弟子们很多引用。我们临命终往生是怎麽回事呢?你临终的时候,你内心安住在佛号,万缘放下,安住在真实的心,缘弥陀真实的功德,放下娑婆世界虚妄的境界,缘真实的心,缘坚定的心,当下的念头就是你在莲华受生的心。这个地方是娑婆世界,这地方是极乐世界的莲华,你当初在定之心当下就是莲华之心,这二个心是不二的;你前一念灭,当下下一念就受生,距离绝对不会构成障碍,起心动念一刹那间就是受生淨土的时候。因为你的心本来就没有障碍嘛,那是你自己感觉有障碍,是你的感觉。为什麽会有感觉呢?因为你的心长时间在外境攀缘,外境本来是有时间障碍的,你攀缘久了,你感觉你自己也有时空的障碍,其实你的心本来是没有障碍的。

  《观经》说:「其实阿弥陀佛国离我们是不远的。」这就是约内心的真实相,只要我们因缘业力具足,一念就能够生彼,不须愁远。

  我们常说要恢复我们内心的本来的面目,我们的心被外境已经薰习的不是它本来的功能。天台智者大师他在刚开始出家的时候是修法华三昧,修了三七日,在三七日中息诸缘务,心中所缘的就是诸法实相,身业礼拜,口业称念诵经,意业观想《法华经》的诸法实相,在三七日中得到法华三昧的前方便,叫做『旋陀罗尼』,旋有入空,他进到旋陀罗尼的时候,把整个心中有所得的心暂时的调伏下来,那时他在定中真实的看到现量境,他看到佛陀在灵山说《法华经》,很多菩萨在场,他自己坐在现场。

  诸位要知道,佛陀讲《法华经》是在二千五百年前,那个时间是过去的时间,空间是在印度的灵山。而智者大师是活在一个现代的人,他是活在中国,但是他入了『旋陀罗尼』的时后,他回到了过去,他回到了印度,而且那个相不是妄想境,那是定中的现量境。

  那你说那时空相是怎麽回事呢?他明明是活在现代的人,他怎麽能活到过去,他真实的感受到佛陀亲自为他说法呢?因为我们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时空相,那是因为后来不断的薰习,让我们感觉到现在的我跟昨天的我不一样,明天的我跟今天的我也不一样,那是我们自己的感觉,其实我们的心不是这样子的。《愣严经》上说,我们的心本来是一个大海,大海碰到石头产生一个小水泡,我们就认为这水泡是我,整个大海就失掉了,我们对于时间跟空间是因为我们的执着产生。

  又如人梦,身虽在床,而心意识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异也。生淨土亦尔,动念即至,不须疑也。

  又譬如一个人作梦,作梦的时候他的身体在床上没有任何的动作,但他那第六意识的明了心,可能受到佛菩萨的加被,神游到十方世界,看到很多菩萨、遇到很多环境,他当时的感受就跟他平常接触到人事的感受是完全一样,完全有真实的感受,他的身体明明是躺在床上,但是他的内心能够遍至他方十方世界,完全没有所谓空间的障碍。这道理从梦境的譬喻也就可以合法了,你的梦心能够遨游十方世界,你在念佛的时候,你内心中专注的皈依在阿弥陀佛的临终在定之心,当下就是淨土受生之心,这道理是一样的,那是一种心念的感应,跟外在的距离是没有关係的,那距离只是你心中的执着而已。距离不是障碍,你心中的疑惑、心中的贪恋那才是障碍,真正的障碍不在距离。

  丙二、释根缺等不生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者,但论生彼国无女人,及无盲聋瘖哑人。不道此间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说者,愚痴全不识经意。

  女人及根缺当然我们从业力的角度,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有业力,业力就会出现一个受用的果报,有男人女人,有六根具足还有盲(眼睛看不见)聋(耳朵听不到)瘖哑(不能说话)六根不具足之人(00S026)。我们的外表有男人女人、有六根具足跟六根不具足的人,但是我们能念的心没有这种差别,那明了心、本来面目没有这种差别,那是一种果报的差别。你如果要这样解释,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那你是完全不了解天亲菩萨造作《往生论》的意思。

  故《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我名号,厌恶女身,捨命之后,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觉。」况生彼国,更受女身?根缺者亦尔。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上说:为什麽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极乐世界没有女人呢?祂说:「假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的女人,她平常经常以清淨的信心来称念我的名号,她心中不想发愿往生,她希望能够厌离女众的卑劣身,她有这种愿力,捨命之后她再受女身,我就不取正觉。」极乐世界在弥陀的本愿摄受之下,是没有女身及根缺的情况。

  不过二乘种不生是值得注意,你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是为了大乘无上菩提而安立的;你只是想要成就自受用的安乐,成就自受用的功德,这种狭隘的心量,你就不能往生。为什麽不能往生?祖师解释,因为你的心跟弥陀的本愿根本不相应。感应道交要心心相应,你的心是狭隘的心、卑劣的心,阿弥陀的心是广大的心,你说这二个怎麽感应在一起?狭隘的心是不能感应无上的广大菩提心。

  十方世界有很多的淨土,有的淨土摄受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有的淨土只摄受大乘根机的人,阿弥陀佛国就是这种祂不摄受二乘人,二乘人你不要来我这个地方,「二乘种不生」;人天乘的祂也不收,你对娑婆世界有所贪恋的祂也不收。所以天亲菩萨说,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界,祂只摄受大乘的凡夫菩萨跟圣位菩萨。

  「一切法因缘生」,阿弥陀佛创造一个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存在法界,你要跟祂感应,祂有一定的规矩,有一定的章法。你把这规矩具足了,你跟祂相处,祂就“啪”出现感应,你因缘不具足,你就是没办法跟祂感应。你要去启动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有它的因缘,每一个人都在念佛,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把佛号的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启动,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重点不在阿弥陀对谁有偏心,而是祂刚开始因地发愿的时候,祂在设定无量光无量寿的时候,祂就有一定的规矩。你不遵守这个规矩,你怎麽去启动无量光无量寿呢?

  那到底我现在心中来念这句『阿弥陀佛』,我要什麽样的因缘才能够启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力,把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正式的全部启动起来?

  看最后一个疑,这个最重要,做总结了。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十一)

阿姜李尊者: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第十四章、真相与它的

阿姜李尊者: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第十五章、造作

阿姜李尊者: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第十六章、超越对错

阿姜李尊者: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 第十七章、零点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九)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八)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七)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六)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