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六十六卷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六十六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二二页:

  庚九、念(分二:辛一正念法身;辛二兼显净土) 辛一、正念法身(分二:壬一征;壬二释) 壬一、征

  这个是讲到「十门分别」(二○三页),分别清净法身的第九段,讲到「念」,这「念」当中有二段:「辛一、正念法身;(辛二「释其平等」,应该要改成「兼显净土」;二二四页最后一科的「辛一」兼显净土,要改成「辛二」。)辛二、兼显净土」。是说我们在忆念佛陀,有忆念佛陀正报的法身,跟忆念佛陀依报净土这二种方法,这个地方是讲「念」,「念」佛的「法身」、念佛的净土。首先我们看第一段的「正念法身」,这当中有「征」跟「释」。先看「征」问的地方:

  若诸菩萨念佛法身。由几种念应修此念?

  「菩萨」应该要经常忆「念佛」陀的法「身」,来培养自己心中的愿望。在培养这个愿望、忆念佛陀的法身,有「几种」忆「念」的方式,菩萨应该如何的「修」学?这个地方是讲到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有二个:第一个是念佛的法身,第二个念佛的净土,这个地方是讲法身的忆念方式,提出这个问。这以下我们看解「释」:

  壬二、释(分二:癸一长行;癸二颂) 癸一、长行(分二:子一标数;子二列释) 子一、标数

  第六六卷

  解「释」当中分二段:第一个「长行」,第二个偈「颂」。「长行」当中先「标数」:

  略说菩萨念佛法身。由七种念应修此念。

  「菩萨」要经常「念佛」的「法身」,这当中有「七种」的忆「念」方式。「念」这个字,有二种意思:第一个是明记不忘的意思,就是对于佛的法身能够安住不动,不要忘失;第二个,这个念有归顺、依靠的意思,就是我们经常思惟、观察佛陀的功德。当然这二个是相互作用,你一定先观察以后才安住的,所以这个念有明记不忘,也有归顺依靠的意思。好,我们看这以下的解「释」:

  子二、列释(分七:丑一法自在转; 丑二由其身常住; 丑三由最胜无罪;丑四由无有功用; 丑五由受大富乐;丑六由离诸染污; 丑七由能成大事) 丑一、法自在转(分二:寅一长行总明;寅二颂更别简) 寅一、长行总明

  这以下提出了七种忆念佛陀法身的方法,第一个「法自在转」,先作一个总说:

  一者,诸佛于一切法得自在转,应修此念,于一切世界得无碍神通故。

  忆念佛陀的法身,第一个是总相的忆念,就是我们要思惟「佛」陀在「一切」的因缘当中,是「得自在转」的。这个「自在转」的意思是说,佛陀的明了心性是无所障碍的。我们凡夫的心是境来转心,比如说你现在很有福报,你的心中有很多的善业,有布施、持戒的善业;但是你的心受着环境的影响,你的福报在这个地方可以表现,在另外一个地方福报就表现不出来。我们凡夫跟阿罗汉也是这样,阿罗汉的功德力,受着时间、空间的障碍,不能在一切法得自在转。佛陀的心是转变外境,我们的心是外境转变我们,所以这个地方自在跟不自在的差异在这里。所以我们在思惟佛陀功德的时候,就是佛陀的功德是不受一切时空的障碍,在「一切法得自在转」,所以说「于一切世界得无碍神通故」,他能够在「一切」的「世界」;二乘人跟菩萨的神通,都是有所局限的,不能够产生这种无障碍的神通。所以我们在忆念佛陀的时候,我们要相信:佛陀不管是在何时、何处,他一定有能力救拔你。你看《地藏经》上说:乃至于你堕入到地狱,你只要能够忆念一句佛号、一句菩萨的圣号,都能够产生解脱,这个佛的功德是何时何处都能够产生加持力的,没有中断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在忆念佛陀的时候,要有这一个概念。这是一个总说,这以下就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看第二二三页,佛陀法身的功德是自在转,他有能力能够救拔一切的众生,但是事实上有很多的众生并没有解脱生死,继续在生死当中流转,这是什么道理呢?这个地方,无著菩萨讲出一个偈颂:

  寅二、颂更别简

  此中有颂: 有情界周遍,具障而阙因, 二种决定转,诸佛无自在。

  佛陀的清净法身,面对「周遍」世界这么多的「有情」众生,佛陀的内心当中具足强大的加持力,但是有四种因缘佛陀不得自在:第一个「具障」,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这个障碍:第一个是烦恼障,你内心当中放纵你的烦恼,佛陀救不了你,这件事情不能做,你一定要做,说你一定要跳火坑,谁也没办法,所以你放纵你的烦恼不加对治,佛陀不得自在;第二个业障,你造作谤法跟五逆的重罪,有这种罪业的遮障,佛陀也不得自在,有业障;第三个报障,你说你到了地狱、饿鬼、畜生,你要听闻佛法就有困难,这个果报体的障碍,佛陀也不得自在:具足烦恼障、业障、报障,不能见佛闻法这件事情就有遮障了。第二个「阙因」,你好不容易得到人身,又没有重大的罪障、又没有粗猛的烦恼,但是缺少见佛闻法的因缘。见佛跟闻法的因缘是不同的:见佛的因缘,来自于对佛陀身口意的归依,比如说你经常每天有定课,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叹、心中的发愿,你经常能够拜佛念佛,你在未来的生命当中,你就比较可能会见到佛陀,因为你栽培了一个见佛的因素,就是三业的归依;闻法的因缘,是来自于成就三乘的善根,就是你能够成就听闻佛法、如理思惟,产生一种智慧的善根。所以你看之前性公的朋友沉先生,他很真诚的诵《金刚经》,感招释迦牟尼佛的现前,但是释迦牟尼佛并没有为他说法,因为他很虔诚的归依,但是他缺乏三乘的善根,所以佛陀没有为他说法。所以这个见佛跟闻

  他灭了法的因缘是不同。总之,假设我们缺乏具足这样的因缘,诸佛不自在的。第三个「二种决定转」,这「二种」:第一种你造业决定,就是你过去烦恼的势力很强烈,一方面现前的环境又具足,你一定要造业,这样子诸佛是不自在的。你看琉璃王,琉璃王要灭释迦族,释迦牟尼佛以他的神通力遮止了三次,结果都不能遮止。这是为什么呢?他决定要造作,诸佛不自在,这是第一个造业决定。第二个得果决定,琉璃王释迦族以后,释迦牟尼佛就说:这个琉璃王七天之内,必定生身堕入地狱。佛陀当然是没有瞋心,但是他得果报决定的时候,诸佛不自在,就是造业决定、得果决定的时候,这四种因缘,诸佛是不得自在的。这个地方古德解释说:这样子讲的话,在我们修行当中,我们所归依的佛陀到底是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个地方我们就必须清楚。佛陀在我们修行当中,扮演一个增上缘的角色,而不是扮演亲因缘。就是你内心的自觉功能,是你整个修行的一个主导者,佛陀是扮演一个增上缘的角色。比如说:你今天种水果,葡萄的种子产生葡萄,苹果的种子产生苹果,你这个种子是主导者;但是旁边的阳光、水分,产生一种催化的作用,这个叫做增上缘。简单的说,佛陀只能够影响我们,他不能改变我们,真正能够改变我们的,是我们要听闻佛法、如理思惟,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觉照的功能,这种功能生起的时候,才能够真实的改变你的命运,外在的加持,是扮演一个影响的助缘而已,所以这个地方要知道。所以说「有情界周遍」,但「具障而阙因,二种决定转,诸佛不自在」,这样讲,我们就很清楚的知道诸佛菩萨,在我们的修行当中,他所扮演的定位在哪里。

  丑二、由其身常住

  我们忆念佛陀的法身常住。

  二者,如来其身常住,应修此念。 真如无间解脱垢故。

  我们要经常忆念佛陀的法「身」是经常的陪伴在我们身边,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法身的「真如」理体,是「无间」断的「解脱」一切障碍。「无间断」的意思就是说,佛陀的真如法身,不会被整个妄想所间断。譬如说这个法身菩萨,他所证悟的真如,还会被妄想所间断;但是佛陀的「真如」,是「无间」的「解脱」一切的妄想遮障。这个地方就很重要了,我们要经常相信佛陀法「身」是「常住」的,这个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很多人都说:末法时代,念佛法门会愈来愈兴盛。其实这是有它的道理,因为这个圣道门在修学的时候,要依止很多的条件,譬如说你要修止观,你身体要健康;你要能够息诸缘务,要有道场能够护持你,你本身还要有一点福报力,要能够安住得下去。但是末法时代,修习唯识止观、天台止观,那个二十五方便的因缘,慢慢慢慢,东缺一个、西缺一个,很难具足了。但是念佛法门不同,因为你念的是佛陀的法身,大功德法之所庄严,这种大功德法,不管是正法的一个好的环境、或是像法的环境、末法的环境,佛陀的法身不会因为众生的因缘变化而变化的。你在正法时代忆念佛陀,跟末法时代忆念佛陀的功德是一样的,是完全一样的。为什么?因为你所忆念佛陀的法身,是没有变化的。所以这个地

  方,我们要知道,经常忆念佛陀的法身是常住不变的。

  丑三、由最胜无罪

  三者,如来最胜无罪,应修此念。 一切烦恼及所知障,并离系故。

  我们应该要思惟,佛陀的法身是离开「罪」过的,因为佛陀完全的远离「烦恼障」跟「所知障」这二种的「系縳」。我们知道,离开遮障这个是很重要的,菩萨要先离过,才能够修善。因为你造了善法,你又累积了罪业,到时候你善法的功德表现不出来,因为罪业产生遮障,你修很多善法,但是表现不出来,它把你的善法盖住了。所以你一定是修善还要离过,你的功德才能够表现出来,所以这个地方也是很重要,思惟佛陀的法身是离过的。

  丑四、由无有功用

  四者,如来无有功用,应修此念。 不作功用,一切佛事无休息故。

  我们应该要思惟佛陀的法身,是任运生起的、没有作意的,所以说「佛」陀成办「一切」利他的「事」业,是没有「休息」、而且没有偏私的。

  丑五、由受大富乐

  五者,如来受大富乐,应修此念。 清净佛土大富乐故。

  我们应该要思惟佛陀的法身,他能够「受」用广「大」财「富」的安「乐」,有种种资具的庄严,「清净佛土」具足广「大」的「富乐」,能够施舍有情的缘故。我们目前所修的净土法门,大部分都是忆念这第五个──思惟佛陀清净国土的广大庄严,对这个佛陀自在的功德、解脱的功德忆念得比较少,偏重在第五个「受大富乐」。

  丑六、由离诸染污

  六者,如来离诸染污,应修此念。 生在世间,一切世法不能染故。

  这个地方讲佛陀的变化身,佛陀的身心「离」开「染污」虽然示现「世间」的八相成道,你看到佛陀有结婚、生子,受用种种的五欲;但事实上佛陀的内心是「不」受「染」污的,你应该要作这样的思惟。

  丑七、由能成大事

  七者,如来能成大事,应修此念。 示现等觉般涅槃等,一切有情未成熟者能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脱故。

  佛陀为什么要示现在人世间呢?主要的是要「成」办弘法利生的「事」业,所以佛陀「示现」成佛乃至于入「涅槃」,使令「一切有情」众生:善根「未成熟」的使「令成熟」、善根「已」经「成熟」的使「令解脱」,佛陀能够成办广度众生的事业。这样子讲,前面的三个是讲到

  法身的自体,后面的四五六七,是讲到法身的作用。

  癸二、颂(分二:子一显七圆满;子二劝应修念) 子一、显七圆满

  这个地方的偈颂分二段:「一、显七圆满;二、劝应修念。」先说明第一个:

  此中有二颂: 圆满属自心,具常住清净, 无功用能施,有情大法乐。 遍行无依止,平等利多生。

  这个地方把前面的七个功德作一个总结。「圆满」,这个「圆满」是一个总说,佛陀具足圆满的功德;「属自心」,这个「属」就是随顺,佛陀的功德是随自心转,佛陀是境随心转的,佛陀的心是不受环境的障碍。第二个「具常住」,佛陀的法身是常住的,经常跟我们在一起。第三是「清净」的、离垢的。第四是「无功用」的,他能够任运的生起。第五个「能施有情大法乐」,「念佛方能消宿业」,的确我们在念佛的时候,能够消除遮障,增长福报。第六「遍行无依止」,佛陀的心在世间上活动,但是又无所着。第七「平等利多生」,以平等心广泛的度化众生。

  子二、劝应修念

  一切佛智者,应修一切念。

  前面的七种功德,是「一切佛」皆须具足的,具足智慧的菩萨,应该要如是的来忆念佛陀的法身,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的劝修。

  辛二、兼显净土(分二:壬一广净土相;壬二释其受用) 壬一、广净土相(分二:癸一征;癸二释) 癸一、征

  在念佛法门当中,我们发觉显教跟密教在忆念的时候有所不同:你看密教,他偏重在念佛的法身,念佛正报的功德;显教比较偏重在忆念佛陀的依报,净土的功德。我们看藏传佛教,他以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当本尊的时候,他比较去忆念文殊菩萨、本尊菩萨他心中有什么愿力、他心中有什么理想,你以佛心为己心,以本尊的理想来当作自己的理想,产生三密的加持。在中国显教的净土宗,念佛的时候,我们很少会想到阿弥陀佛有什么理想,很少。但是我们很在乎阿弥陀佛所在的净土,七宝池、八功德水、种种的解脱安乐的这种环境,所以这个地方有所不同。所以无著菩萨,在念佛的法身以后,也兼显佛陀依报的净土,因为显教的大乘,偏重修净土法门。

  复次,诸佛清净佛土相云何应知?

  说明这个法身所依止的「净土」,应该怎么了「知」呢?我们看这以下的解释:

  癸二、释(分二:子一引经序说功德;子二释成十八圆满) 子一、引经序说功德

  这当中有二段:「一、引经序说功德;二、释成十八圆满。」先说明这个净土的功德,我们看论文:

  如《菩萨藏百千契经.序品》中说:谓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列,周圆无际,其量难测,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胜出世间善根所起,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如来所都,诸大菩萨众所云集,无量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常所翼从。广大法味,喜乐所持,作诸众生一切义利,蠲除一切烦恼灾横,远离众魔,过诸庄严,如来庄严之所依处,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止妙观以为所乘,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花王之所建立大宫殿中。

  可参考《大正》四八,页三七五: 色、形色、分量、方所、因、果、主、辅翼、眷属、住持、事业、摄益、无畏、依处、路、乘、门、依持等圆满。

  这以下他引用《华严经》的〈序品〉,来说明佛陀所依止的这个净土的庄严。「《菩萨藏百千契经》」,这个是说明《华严经》,这个「百千」就是十万,具足十万偈颂的《华严经》,在「〈序品〉」当中曾经提到这个净土的庄严,无著菩萨把它引出来。它这个地方等于是跟下一段配成十八种的圆满庄严,十八种相,我们就根据本论的配套来说明。第一个讲到色相庄严,「谓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这个「薄伽梵」就是讲佛陀的法身,他安住在什么地方呢?在一种「最胜光曜」的「七宝」宫殿,

  感应也好、跟的净土感应也好,第一个受益的都是光明。佛陀在显神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光明来照射你。在《无量寿经》上说:众生得到佛陀的正报乃至于依报的光明所照射,能够产生一种调柔的功德,身心调柔。你看一个人心中妄想很重的时候,他的心很刚强,很刚强就很难为他说法。所以这个时候,佛陀先放光,把他刚强的个性转成调柔,这个是光明的功德。第二个形像庄严,「无量方所,妙饰间列」。这个形像就是说这个宫殿,它的形成有很多的楼阁、宝树,还有种种的水池围绕而产生的一个庄严,这个讲形像的庄严。第三个数量,「周圆无际,其量难测」。这个宫殿的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它的面积数量不是我们肉眼所能够去测量的,那是无边际的一个数量。第四方所庄严,「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这个宫殿的庄严,它不是在三界的范围之内,它是离开了三界,三界以外的庄严。第五「胜出世间善根所起」,这个地方讲因相,因果的因,因相。我们一般凡夫的善根,你说你布施也好、持戒也好,都夹杂了这个「光曜」等于是光明。为什么讲「最胜」呢?因为佛陀的光明是没有障碍的,比如说日月的光明,遇到了墙壁就产生遮障;但是佛陀的光明是没有遮障的。具足这种光明的宫殿,它能够「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一般的宫殿有所谓的常光跟放光,一般性的光明可能只有一由旬,乃至于只有四十由旬;但是当它有特殊的因缘要说法的时候,它「放大光明」,能够「普照一切」的「无边世界」。所以前面的「最胜光曜」,是指光明的本质;这个地方「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是说明光明的量。所以这个地方讲到色相庄严,在整个颜色当中,光明是最重要的。我们看一般人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欲令法音宣流变现所作。所以这个依报的国土,是由正报的心所变现的。「如来所都」,这个是讲主,主人的主,主庄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宫殿的主人是谁呢?是佛陀。这个很重要,极乐世界跟天界最大的不同,天界有很多很多安乐的资具,但是他的主人是天王,这就完蛋了,天王不能为你说法,他只能带着你一起放逸而已,所以这个宫殿再怎么庄严,它的主人很重要,因为有佛陀的住世,所以「如来所都」。第八「诸大菩萨众所云集」,这个地方古德的意思是说辅翼庄严。说佛陀如果是在秽土出世,现出比丘相,他旁边大部分都是比丘、比丘尼,属于声闻众;但是佛陀在净土的时候,旁边「所云集」的都是大菩萨──、爱见烦恼,在因地的时候有杂染,所以招感果地的功德,自然是没有这样的庄严;所以这样的庄严是出世间的,它是跟真实的菩提心、空正见这种大乘善根所引生的,不是世间的善根所起的。果相庄严,「最极自在净识为相」,这个宫殿怎么有的呢?是佛陀的「自在净识」所变现,就是一念清净明了的法身的心性所变现出来,说是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种大菩萨。第九眷属庄严,这是讲天龙八部。无量「天、龙、药叉」,这个「药叉」,就是能够飞行的鬼神。「健达缚」,「健达缚」是乐神,帝释的乐神,他能够弹奏很多乐器。「阿素洛、揭路荼」,「揭路荼」,就是大鹏金翅鸟。「紧捺洛」,「紧捺洛」也是乐神,前面的健达缚的乐神,是弹奏乐器的乐神;这个「紧捺洛」是属于歌舞的乐神。「莫呼洛伽」,「莫呼洛伽」是蟒神,大蟒蛇的蟒神。「人、非人等」,这个「人」就是二只脚的尊贵身;这个「非人」就是四只脚的,或者没有脚的这种色身的。天龙八部之「所

  翼从」,这个地方古德解释说:天龙八部,除了天以外,大部分都是三恶道的众生。那怎么能在净土呢?所以这个地方古德说:其实这个天龙八部,都是佛陀的法身变现出来的,为了护持正法所变现出来的。第十任持庄严,「广大法味,喜乐所持」。前面的一到九,它的庄严比较偏重在福德的庄严,福德──放大光明,有种种的佛陀、菩萨、天龙八部的围绕,这样子会产生一种安乐的果报,福德。这以下第十到第十三,就偏重在这个出世的解脱。说我们今天住在这个充满光明的宫殿有什么好处呢?「广大法味,喜乐所持」,你在这个宫殿安住,你会产生一个「广大」的大乘「法味」,有这种大乘的「喜乐」,来滋养你的法身,你就觉得每一天每一天法身不断的增长。第十一事业,「作诸众生一切义利」,你说你产生这样的法乐有什么好处呢?它能够成办众生出世的解脱,其实整个净土的施设,主要是要成办众生的出世善根。第十二摄益,「蠲除一切烦恼灾横」,我们在这样的宫殿安住,就会觉得烦恼慢慢的淡薄、内心种种的罪障慢慢的消灭,这种摄益。第十三无畏,无所畏惧,「远离众魔」,你在这个宫殿安住的时候,能够远离天魔的干扰。到这个地方,是偏重在智慧的庄严,前面是讲到福德,这个地方讲智慧。到这个地方是偏重在果地的庄严,这个宫殿它的果地有福德、智慧二种庄严。这以下从十四到十八,讲到因地的庄严。这个因地的庄严,我们要从下面讲起,先看第十八的「」,这个「」就是我们二空真如所相应的一念心性,在《楞严经》上说不生不灭的本性,它不能依止大宝花王之所建立大宫殿中」,这个地方讲依持的庄严,就是说这么一个庄严的宫殿是怎么建立的呢?是根据「大宝花王大宝花王

  生灭心来建立的,依止一种二空真如所相应的──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而建立起来的,这「」。所以你看菩萨,很多菩萨的座骑都是野兽、动物来表法,没有一尊佛像是坐动物的,绝对没有,所有的佛像一定是坐莲华,表示佛陀的法身,一定是在因地的时候依止清净心而建立起来的。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整个宫殿的依止处,是「大宝花王大宝花王」之所建立。当然有了一念的心性还是不够的,你要找到门,我们看第十七,「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无量功德众所庄严」。一念心性要趋入的门,是先修习空观,虽然我们讲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但是菩萨刚开始成就法身,是先缘诸法的总相,证得空性而成就的。所以这个宫殿所进入的门,是「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第十六乘,你找到门,你必须要能够找到一种前进的动力,要有乘,「大止妙观以为所乘」,你要不断的修习止观、正念真如,以我空、法空的智慧,来消灭心中爱取的烦恼,这不断的串习,这种止观的串习,你找到门,你要不断的前进,这个前进,以止观来当作前进。看第十五的道路,「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前进要有一个引导者,以这个念跟慧来当做我们前进的一个引导者,这个念就是心中的愿望,慧就是智慧,要以菩提心跟空正见,来当做止观的前导。第十四「过诸庄严,如来庄严之所处所」,等到我们止观成就以后,修习种种的波罗蜜,来庄严这当中所有宫殿种种珍宝枝末的庄严,「过诸庄严」是讲六波罗蜜,讲到这个住处的庄严。这个地方讲到净土的功德。

  子二、释成十八圆满

  如是显示清净佛土,显色圆满、形色圆满、分量圆满、方所圆满、因圆满、果圆满、主圆满、辅翼圆满、眷属圆满、住持圆满、事业圆满、摄益圆满、无畏圆满、住处圆满、路圆满、乘圆满、门圆满、依持圆满。

  这个地方无著菩萨引用《华严经》的〈序品〉,来说明净土的庄严,要我们如实的观察。

  壬二、释其受用

  复次,受用如是清净佛土,一向净妙,一向安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

  古德用常、乐、我、净来配套这四种。我们去「受用」佛陀的「净土」,产生一种「净妙」,清净的功德;第二个「安乐」,远离身心的痛苦,这是乐;第三个是「无罪」,这个「无罪」是常的意思,远离身口的过失,不被妄想所间断;第四个「自在」,「自在」就是我能够随心自在的成就种种的功德。这个地方是说明这个依报国土,是具足常乐我净的大般涅槃四德。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净土的庄严,在念佛法门当中讲得很详细。我个人在修学佛法的过程,我刚开始出家,前十年的时间,我花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在修习空观。这个空观的感受,给我们一种寂静的感受,在这种寂静的感受当中,我们觉得生命减少很多的遮障,虽然在广大的烦恼跟业力之下,我们的生

  命是如此的无助;当我们的生命跟空观合在一起的时候,的确我们找到些许的安稳。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当我在念这句佛号的时候,我很难把这个佛号的味道,很难对佛号产生归依。当然我们会觉得这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因为你从大乘佛法当中也知道:一个大乘佛法的菩萨,太重视空观的时候,对于大悲心、对于修善,就产生了一定忽略的作用。后来我请教了几个大德善知识,其中一个老和尚对我影响很大,他要我诵《法华经》,后来我很虔诚的诵《法华经》,从这当中的几段经文,得到很大的感动,后来我从空性当中,重新产生其他的作用出来。那个时候,我再去读净土的经论,看到功德庄严,就产生欢喜心,以后念佛的时候,对佛号的归依就出现了。所以我觉得说:修习净土的人,一定要兼修圣道门。一个人对功德庄严不生好乐,我保证你佛号念不好,不可能念得好。因为这个佛号,它跟功德庄严是相通的,开合的不同。古德说:开出来是极乐世界的依止庄严,合起来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佛号。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菩萨要能够欢喜庄严,那你一定要对这个诸佛的妙有,要产生一定的作用。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空观对我们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我们运用的不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经验,不是说大家一定会有这样的情况。就是这个空观,是人人要经过的过程;但是你如果在空当中,产生一定的活动,而不是产生一个停止,在空当中要能够活动。你看古德说:「犹如日月不住空」,这句话讲得好,日月在空中是活动的,你看它白天的时候在东边,晚上的时候跑到西边去。太阳是怎么样?活动,在空中活动。那这个空的真理,最怕你停在那个地方,完蛋

  了,死水不藏龙。就是说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但是如果你有志于求生净土,你会不会往生净土,有一个重要的指标,你把《无量寿经》拿出来读,你把《阿弥陀经》拿出来读,你读了以后对净土的依正庄严不生好乐,完全没有感觉,你跟净土的因缘大概就很难建立起来、很难建立起来,因为你们之间没有产生交集。你看到净土的经论,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正报庄严、依报庄严,内心产生极度的好乐,你来生往生净土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这个地方,你都不用神通,你只要观察你内心的状态,你就知道你生命的趋向是往哪一个方向。所以我们为什么先设定目标,就是说,为什么我在空中的时候我能够跑出来,因为我的目标不是安住在这个地方,所以我用目标来检查的时候,我知道我的过程出了状况,还好我赶快找很多善知识,把我的状态讲出来说,我不是要这样的状态,但是我目前现在这种状态,应该怎么办?后来善知识告诉我:诵《法华经》。后来产生一定的效果。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看到菩萨的庄严,他是以空性作基础;但是他在空性当中,建立了福德、智慧二种庄严。所以菩萨对空观是非常需要,但是你要谨慎小心。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我回答几个问题。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佛可以令众生在念佛的时候,把功德施给众生吗?还是令众生在念佛号的时候,开显他自性本具的功德?

  答:佛陀可以把他的福德资粮加持给你,让你灭罪生善;但是佛陀不能开显你本具的功德,没办法,佛陀不能把智慧的善根布施给你,不可以!我们看到很多的感

  应故事:哪一个人见到佛陀,佛陀用光明照摄他、用神通加持他,诶,他把你的遮障消灭了。佛陀不可能用神通让你开悟,不可能!除非为你说法,你听到佛法以后,你如理思惟,心中产生一个觉照的功能,解脱。所以从智慧的栽培角度,佛陀是扮演一个助缘的角色、增上缘的角色,你自己善根的栽培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这个人念佛的时候开悟了,那表示这个人善根本身就栽培很强。所以说念佛是可以消业障,但是要能够真实的悟入诸法实相,必须要佛陀为你说法才可以的。

  问:法师在上次的课程当中提到,佛陀法身是依止二空真如之智(法师补充:这个二空真如,我们不要讲智慧,二空真如是一个理体,它是一个无为法;智慧是有为法,它是可以栽培的。你昨天的智慧跟今天的智慧不一样,是不是!你明天的智慧跟今天的智慧也不一样,智慧是不断的增长。但是你所依的体是一样的,真如不能讲增减,所以这个真如是一个理体。)依止真如理,发起大愿,转识成智,是以愿导行。请问法师:我们凡夫在因地所发的愿,是依止回向文这样念,好象不像阿弥陀佛因地经过佛陀教导而发的愿,我们这样子发愿是否能够成就?

  答: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他的发愿是从法身菩萨的时候开始发愿;所以我们地前所发的愿跟地后所发的愿是不同的。地前所发的愿,那是比较偏重在成就佛的法身;但是成就初地以后,他所发的愿,是偏重成就佛的变化身,这个地方不同。我们刚开始在地前所发

  的愿,偏重在成就佛法身自体的功德,先到法身的地方;但是初地以后,那个时候开始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你刚开始发愿成就一期的变化身。所以阿弥陀佛那个时候发愿,是在法身的时候发愿。

  问:地藏菩萨的因地不断的发愿,我们凡夫成佛也要这样发愿吗?

  答:当然是要不断发愿。菩萨,会有很多的挫折,但是一个菩萨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放弃希望。你可以有一时的遮障,但是你对未来的生命放弃了希望,那你就跟阿罗汉一样,阿罗汉就是对未来没有希望,阿罗汉对生命是不存希望的,他是极度悲观主义者。所以一个菩萨心中失去了理想的时候,他的菩萨道是没有办法走下去的。那你拜佛是为了什么拜佛?你持戒为什么持戒?你失去了一个远景,你这个菩萨道怎么走下去呢?比如我现在有病痛、现在的环境不如我的意,都没有关系,这个都是一时的因缘,生命会改变的;但是一个菩萨不能放弃你的愿望,所以这个菩萨是不能舍弃愿望的,这个地方要注意。

  问:请法师慈悲,什么是眼前活计?

  答:眼前活计就是说,六根跟六尘的接触,眼睛看到的色法、耳朵听到的声音、心中想到很多很多的法尘,这个都是眼前活计。这个眼前活计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呢?我们如果平常不产生观照,我们一天的心思,就在这个六根六尘的因缘当中,耗损掉你所有的精神体力,这叫眼前活计。眼睛听到色法,开始分别,都是向外攀缘,你一天当中所有的精神体力,就在这个六

  根六尘接触的当下,把你的能量耗损殆尽;你说有理想,那也是空有一点理想而已。所以这个地方说眼前活计跟行菩萨道有什么差别?行菩萨道也不能离开色声香味触法,也是要跟人群接触的;但是他多了一分的观照力。你说我从现在开始,眼睛不看东西了、耳朵也不听声音了,不可能离开眼前活计的,你逃避也没有用的;重点是你面对眼前活计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智慧来观照、来引导你自己把它通过去?眼前活计是不能离开的,那重点是你如何能够「无住」。所以,大家要用功的地方就在这个地方,每一个人都有眼前活计:你活在你的眼前活计、我也活在我的眼睛前活计,你活在你的六根六尘、我活在我的六根六尘;但是当眼前活计跟二空真如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找到一个生命的出路了。如果眼前活计跟二空真如分开的时候,你出不去的,你绝对出不去的,你找不到门的。所以说这个眼前活计跟二空真如把它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找到生命的出路,当然这是你观照的智慧。

  问:法师开示说:烦恼有分别起的跟俱生的,请说明这个分别是如何断?俱生的如何转?

  答:这个分别起,就是我们的妄想变现出来的。比如说你在打一个妄想,这个妄想去想到你亲爱的人,你产生贪爱的烦恼;你去想到你的怨家,你产生了瞋心:这个烦恼就是分别心生起的。你分别心不动,这个烦恼就自动消失掉,这个是要断的。但是你心中都没有起分别,你内心当中还有一个俱生的烦恼,这个就是俱

  生,它不必等待分别就具足的,这个时候就是要转,转识成智,当然这个是初地以后才转,但是你要先有这样的认知。所以烦恼有的是俱生,有的是分别,不过我们刚开始所对治的是分别,对治分别的烦恼。

  好,我们今天就上到这个地方。我们再一次课程,就把全部的《摄大乘论》都讲完。好,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白话文:佛教经典 佛说狮子月佛本生经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六十七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六十八卷

白话文:佛教经典 罗云忍辱经

白话文:佛教经典 佛说狮子月佛本生经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六十五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六十四卷

白话文:佛教经典 佛说太子墓魄经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六十三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六十二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