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德宝法师: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第三章:禅修是什么? |
 
德宝法师: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第三章:禅修是什么? “禅修”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使用它。这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其实不然。明确辨别说话者选用的文字,意义重大。也许地球上每一种文化都有各自的灵修传统可以被称为“禅修”,关键完全取决于你赋予这个字的意义。世界各地禅修技巧的差异很大,我们并不想一一去检视,这方面已经有其它的书在做了。为了达成本书的目的,我们只集中探讨读者最熟悉,以及与禅修这个词关系最密切的修法。 你所听过的禅修方法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内,我们发现被称为“祈祷”与“冥想”的两种共通修法。祈祷是直接针对圣灵,冥想则是持续一段时间针对某一个特定主题的一种有意识的思维,那个主题通常是宗教理念或经文段落。从修心的角度而言,这两者都是属于禅定的练习。思维的洪流在此受到限制,心被有意识地控制。它们的效果和一般禅定的修法一样:感到深沉的平静、生理上的新陈代谢慢下来,并且生起一股祥和与幸福的感觉。 印度传统中有瑜伽禅修法,也只触及禅定的部分。传统上的基本练习包括把心集中在单一对象上——包括石头、烛焰或音节等等——不让它四处游荡。掌握这些基本技巧后,瑜伽士进一步把修行延伸到更复杂的禅修对象上,也就是唱诵、彩色的宗教图像,以及身体的能量中心等等。无论这个禅修的对象有多么复杂,这种禅修本身仍然只是禅定的练习而已。 佛教的禅修目标是觉知 在佛教的传统内,禅定也非常重要。不过有一个新的元素加进来了,并且被高度强调,那就是“觉知”。一切佛教的禅修都将目标放在促进觉知上,禅定只是被拿来做为达到这个目标的工具而已。佛教的传统非常广泛,有好几条不同的路线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禅宗的禅修使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段,第一种是以坚强的意志力全神贯注在觉知上,也就是只管打坐,抛开心中一切杂念,只是保持觉知地坐着。乍听之下好像很简单,其实不然(稍微试一下,你就会知道有多难)。第二种是临济宗所使用的方法,把心从意识思维导入纯然的觉知,给学生一个难解的公案,让他去想办法解决,这令学生陷入一个可怕的处境。由于他无法摆脱那种痛苦的情况,逼得他必须进入当下意识思维清净纯然的体验,因为没有空间容得下意识思维。禅宗很强硬,虽然它对许多人有效,不过学习起来并不简单。 你真的是你吗?另一个宗派几乎与禅宗完全相反,那就是密宗。意识思维,或者至少我们平时的做法,皆是自我(ego)的显现,这个自我就是你平常所认为的那个“你”。意识思维与自我概念密不可分。自我概念或自我不外乎是一组心理印象与反应,那是人为强加在源源不断的清净觉性之流上。密宗试图藉由破坏这个自我形象而获得清净的觉性,它是透过观想的过程达成。学生被给予一个特定的宗教形象,例如密续的本尊,以便进行禅修。他彻底投入,到达与本尊合一的程度。他放下自己的个人认同,换上一个新的。你可以想象得到,这需要花一点时间,不过确实有效。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自我建构与成立的模式。他认出包括他自身在内一切自我,自以为是的特质,因此能解脱自我的束缚。最后,他可以选择一个自我,不论是以原来的或者他所希望的其它认同,更或者他也可以选择都不要。结果是清净的觉性。密宗也不是你可以手到擒来的。 内观是佛教最古老的禅修方法 这个方法源自佛陀亲自宣说的《念处经》 (satipatthana Sutta)。内观是直接开发正念或觉知,在数年之中逐渐进行。人们将注意力谨慎地放在密集检视自身存在的某些层面上。禅修者训练自己逐步觉察更多的生活经验之流。内观是一种温和的技巧,不过却也非常、非常彻底。它是一种古老而严谨的修心体系,一组以促进自身生活经验觉醒为目的的练习。它是凝神细听、留意观看与仔细试验。我们学习正确地嗅闻、完全地接触,以及全神贯注于这些经验的变化。我们学习倾听自己的想法,而不会陷入其中。 内观禅修的目标,在于洞见现象乃是无常、苦与无我的实相。我们以为自己已经这么做了,其实那只是错觉。从以下的事实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很少注意到自己生活经验上的起伏,就像是睡着了一样,也没有花更多注意力去观察。我们根本没在注意——这又是另外一个矛盾。 透过正念觉知的过程,我们慢慢觉察到自身的实相,不再受困于自我的形象。我们觉悟到生命的实相,它不只是好坏杂陈,或棒棒糖与皮鞭而已,那是一种错觉。如果我们勇于深入检视,并且方向正确的话,将会发现生命的纹理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细致与深奥。 一种真正活着的感觉 内观是一种修心的形式,它能教导你以全新的观点去体会这个世界。你将开始学习真正发生在你身上、环绕在你身边,以及在你内心的事。那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一种参与其中的审视,你可以一边参与一边观察你自身的经验。你应该抱着这样的态度进行修行:“不要管先前别人是怎么教我的,忘掉理论、偏见与刻板印象。我想要了解生命真正的本质,我想知道真正活着是什么感觉,我想领会生命真实而又深奥的意义,我不想只是接受其它人的解释,我想亲自见证。” 如果你能以这样的态度去修行,就一定会成功。你将发现自己能够客观而如实地观察事物的持续流动与变化。生命将呈现不可思议的丰饶,无法用言语加以形容,只能亲自去体会。 内观,让你用特别的方式去看 内观禅修的巴利文是vipassana bhavana。bhavana的字根是bhu,意思是“成长”或“成为”。因此bhavana的意义是培养,这个字总是与心并用,所以可以翻译成“修心”。 vipassana则是由两个字根演变而来:passana的意思是“看见”或“察觉”,vi则是前缀,有复杂的内涵,可以粗略翻译成“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或者“进入与透过一种特别的方式”。vipassana整体的意义是清楚而精确地洞见事物,认清每一个成分,拨开重重迷雾,掌握事物的实相。这个过程将带领我们清楚认识每一个被检视对象的根本事实。将两个字放在一起,即vipassana bhavana,意思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看见,终致产生洞见与完全的觉悟。 在内观禅修中,我们培养这种看见生命的特殊方式。我们训练自己如实洞见事物的本质,并将这种特殊的觉察模式称为“正念”。这个正念的过程确实与我们平常所做非常不同。我们通常并没有真正看清楚眼前的事物,而是透过思维与概念的有色眼镜去看待生命,并且误以为那些心灵的对象是真实的。我们深陷于这个无尽的思维之流中,而实相则不经意地从我们身旁溜过。我们总是无休止地追求欢乐与满足,努力逃避痛苦和不愉快。我们耗费所有精力,试图让自己感觉更好,以掩饰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在此同时,真实经验的世界则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在内观禅修中,我们训练自己忽略经常想追求舒适的冲动,而以探究实相取而代之。讽刺的是,唯有当你停止追求平静时,真正的平静才会来临——又是另一个矛盾。 当你放下追求舒适的渴望时,真正的满足才会生起;当你不再兴奋地追求满足时,生命的真实之美才会降临;当你能够不带幻想地觉知实相,并且承担所有痛苦与危险时,才会达到真正的解脱与安稳。这不是我们试图灌输给你的教条,它是一个看得见的事实,你能够而且应该亲自去验证。 不要在自己身上装上别人的脑袋 佛教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任何一个如此悠久的思想体系,都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出繁琐的教理与仪式。不过,佛教的根本态度始终是重视经验和反对权威。佛陀不但不强调正统,而且他还是个真正反传统的人。他并未将他的教导制定为教条,而是提出一组主张,让人们自己去验证。他邀请每一个人:“亲自来看。”他对弟子说过一句话:“不要在你自己身上装上别人的脑袋。”意思是说,不要一味地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去看。 我们希望你在阅读这本手册的每个字时,都要抱持这样的态度。我们不会说只因为我们是这个领域的权威,所以你就应该接受我们的看法。这完全不是迷信,而是经验的实相。学习根据书中的教导去调整你的认知模式,你将会亲自看见,也唯有那样,才能为你提供一个信仰的基础。基本上,内观禅修是一种自我发现的练习,需要你亲自去探究。 说到这里,我们接着将提出一个简短的佛学要点导览。我们并不想完整地谈,这点已经有其它的书做得很好了。不过,由于这些内容对于了解内观有其必要,因此必须稍微提一下。 此时此刻,你正在老化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人类是活在一个非常奇特的生活样式中。虽然身边的每一件事都不断在变化,我们却仍将无常的事物看成恒常。变化的过程永远持续发生,一如你现在在读这些字句时,你的身体正在持续老化,然而你根本没注意到;你手中的书正在衰败,印刷正在褪色,书页正在斑驳;你身边的墙正在朽化,墙里面的原子以极高的速率在振动。每件事都在变化、崩解与缓慢消失,这点你也没注意到。然后,有一天你看着自己,你的皮肤发皱,关节也在疼痛。你发现书本是一种会泛黄败坏的东西,建筑物也正在瓦解。因此,你为失去的岁月而感伤,为失去你所拥有的东西而哭泣。这种痛苦来自何处?它来自于你自己的不注意。你未能在生活中看清楚,当它经过时,未能观察世界持续的变化之流。你创造了心灵构筑的集合体:“我”、“书”和“建筑”,并且认为那些都是坚固的实体,会一直持续存在——虽然它们永远不可能如此。但是现在,你可以觉察到无常的脚步,你可以学习将生命视为不断流动的过程,你可以学习看出一切因缘法的连续流动。你可以做到,只是肯不肯花时间与练与不练习的问题。 停止概念化的反应 人类的知觉习惯在某方面是非常愚蠢的。我们忽略了百分之九十九实际接受到的感官刺激,并且将剩余的感官刺激加强固化为个别的心所。然后,我们再对那些心所做出习惯性的反应。 例如:在平静无声的夜里,你独自坐着,远方有一只狗在狂吠,这件事本身,并无好坏可言。寂静的海面传来浪涛声,你开始倾听这悦耳的组曲,它们已经转变成神经系统内生气勃勃的电子传导所引发的神经刺激。这个过程应该被当做无常、苦与无我的经验。我们人类却完全忽略这个事实,而将那个知觉定型为一种心所,我们为它贴上标签,并陷入一连串情结与概念的反应。“又是那只狗,它总是在晚上叫,真讨厌。每天晚上它都让人不得安宁,应该有人想想办法才是。也许我应该报警,不,应该找捕狗队,嗯,找动物收容所才对。不,也许我应该写一信去咒骂狗的主人。不,太麻烦了,我还是去拿耳塞就好了。”这些都只是知觉上的心灵习惯。你从小就学习做这样的反应,你只是在复制身旁亲友的知觉习惯。这些知觉上的反应并非生来就根植于神经系统的构造之内。回路就在那里,不过这并非心灵机制可以使用的唯一方式。以前学过的可以不去想它,第一步是先了解你正在做的事,退到后面静静地看。 快乐是苦恼的根源 就佛教而言,我们人类的生命观是正好颠倒的,我们把真正的苦因看成快乐。苦的原因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爱/憎”的病症,一种立即反应的知觉。它可能是任何东西,例如:迷人的女郎、英俊的家伙、游艇、烤面包的香味,或者是休闲拖车等。无论是什么,我们接下来会做的是,凭感觉对剌激做出反应。 例如忧虑,我们非常忧虑,忧虑本身就是问题。忧虑是一个过程,它有步骤。忧虑并非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而是一组程序。你必须做的是,观看那个程序的开头,那些过程萌生的最初阶段。忧虑的第一个环节是“执着/排斥”的反应。只要现象一在心中跃现,我们便在心理上尝试去捕捉它或推开它,那就开启了忧虑的一连串反应。所幸,有一个名为内观禅修的工具,可以瘫痪这整个机制。 内观禅修教导我们如何清晰地审视自己的觉知过程。我们学习以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去观看思维与感受的生起。我们学习平静而清楚地看自己对于刺激有何反应。我们看着自己的反应,而不会陷入其中,思维的迷惑本质会慢慢消失。我们仍然可以结婚,也还是可以走自己的路,不过,我们不须因此沉沦。 跳脱思维迷惑的本质,将产生一个全新的实相观点。它是一种完整的典范转移,一种觉知机制的彻底改变。它跳脱迷惑,带来解脱的喜悦。因为这些利益,佛教视这种观看的方式为生命的正见,佛教经典将之称为“如实观”。 你的心里有个“我” 内观禅修是一套训练的程序,它能逐渐打开“如实观”的新视野。新的事实,必定来自新的观点,其中的关键就是:“我”。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一切的认知都离不开“我”。我们将流动的思维、感觉与感受定型为一种心灵架构,然后贴上“我”的标签。长此以往,我们遂认为它是静止的实体,可以独存于其它一切事物之外。我们将自己抽离宇宙永远的变化过程,然后再感叹自己是多么孤单。我们忽略自己与其它事物根深蒂固的关联性,坚持“我”的存在,然后再为人类的贪心与迟钝感到惊讶;这个循环不断地发生。每一个恶行,每一个世上残酷的案例,都直接源自这个独立实存的“我”的邪见。 打破概念的假象 如果你打破那个概念的假象,你的整个世界都会改变。虽然如此,也别期望能在一夕之间办到。你花了一辈子在建构那个概念,过去那些年来,每一个思维、语言与行为都强化了你对它的信念。它不会立即消失,不过如果你付出足够的时间与注意力,它一定会改变。内观禅修是瓦解那个概念的一组过程。只要持续观察它,你就能逐渐铲除它。 “我”的概念是一种过程,它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借由内观,我们学习观看我们正在做什么,何时做,以及如何做。然后,那个心态会移动与消失,就像白云飘过蔚蓝的晴空。我们将会置身于自己可以决定做或者不做的状态,端视当时的情况是否适合而定。强制性不见了,现在我们可以有所选择。 禅修,可以使你更清醒地活 这些都是重要的洞见,每一个都是对于人类存在此一根本议题的深刻体悟。它们不会快速出现,也不可能不劳而获。不过,报酬是很大的,它们会导致生命的彻底转化,你存在的每一秒钟都将因此而改变。致力于此道的禅修者,将达到至善的心态,那是一种对一切众生纯净的爱,以及苦的完全止息。那个目标绝不算小,不过,你也不要急于采收成果,因为利益将立即展开,并且日积月累递增。它的功能是渐进的,打坐的次数愈多,对存在的真正本质就了解得愈深刻。你花愈多时间在禅修上,当每一个冲动与动机、思维与感情在内心生起时,你静下来观察它们的能力就愈强。你在解脱上的进步,可以根据坐垫上的时间来衡量。当你觉得已经足够时,随时可以中止禅修的过程。除了你自己对洞见生命真实本质的渴望之外,其中并无任何强制性的规定,你是为了提升自己以及他人的存在而修禅。 内观禅修是立足于经验,而非理论。在禅修的过程中,你敏于觉察实际的生活经验,如实觉知事物的本质。你并非坐着发展关于生活的崇高思想,你只是清楚地活着。内观禅修,就只是学习好好活着,再也没有比这个更高远的目标。
---------------------------------------------------------------------------------------------------------------- 更多德宝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