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阿姜念尊者:身念处禅观修法 第一篇 理论 1.6.1 实相(自然的真实状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阿姜念尊者:身念处禅观修法 第一篇 理论 1.6.1 实相(自然的真实状态)

  实相是宇宙中每一件事物自然的真实状态,即是真相;但它是非男或女、非个人或灵魂,例如坐的色身是坐姿的实相。(事实上,了解了自然的真实状态,其实它也不是坐的色身,它只是实相而已)。

  宇宙不是如某些佛法所说的「实体的空」,只是自我或灵魂的空。

  实相由色心二法所组成——而心法再分为三部分如下:

  图1—3 略

  注:(图1-3)

  a)所有实相的四个法都是现在法,如以下(下一段)所说现在法是自然的真实状态——但我们一直都没体会到。

  b)前三者色法和心法,都是世间法,色身对修行而言这只是一个所缘——色身是无知觉的。心也是一个所缘:但心亦知心(心在看和心在听等)。这是世间的范围——仍在生死轮回之中。

  在出世间法的范围,涅槃成为所缘。道心(道识)和果心(结果)是以涅槃为所缘,而能断除烦恼的是道心。在世间的范围正念正知是实相般若;在出世间的范围,正念正知就变成了道心。(道心字面上是「道识」的意思,而实际是指道果或道智的意思——道心是第十四阶智)。涅槃是出世间法,不属于五蕴的范围。

  有两种paccupan(paccupan是「现在」之意):

  1)现在法(Paccupanadhamma)。身心的生灭是非常迅速的,但由于烦恼蔽覆而使我们见不到(身心的生灭),只见到坐的色身、站的色身等等。我们妄执为「我坐着」、「我站着」、「我很热」等等。不管我们察觉与否,现在法总是存在着,这就是现在法——甚至于在家、没有修行的时候。

  2)当下(Paccupanarom)。身心显现而不与我们贪欲相应的特定一段时间——是「坐的色身」、「站的色身」等等,我们用现在法修行就会发展成为当下。三心配合在一起,将「我在坐」的妄执转变成「坐的色身」——而这就是当下了。

  要保持在当下必须以正念正知观照目前的身心;心没有烦恼的时候才能见到(图1-3)的前三个所缘。必须一直以身心为修行的所缘直到第十二阶智(随顺智)以后才舍弃掉。自此以后涅槃成为道心和果心的所缘,才入于圣人或出世间的阶位。

  当下是正在观照身或心,而所缘可以是善、恶或无记性——但必须是四念处的所缘之一。

  心还有烦恼时才需要修毘婆奢那(注1),而只要有烦恼存在的地方就要修持或运用毘婆奢那来破除它。例如耳闻声时烦恼会认为「我在听」,而毘婆奢那提醒我们是「心在听」因而消除烦恼。

  问:观照当下的三心和把握到当下的三心——是相同的吗?

  答:「当下」的名称是相同的,但观照当下的三心(思慧)和把握到当下的三心「修慧」是不同的。修行者练习把握到当下,就如同他为了读书而学习字母一样。思慧就像学ABC等等,而修慧就像接下来的阅读一样。

  问:修行者如何增进把握到当下的机会?

  答:修行者如果有觉照力(rusuthua)(译者注:rusuthua是泰语,rusu是感觉,thua是身体,因此rusuthua亦可译为身觉),他就不会听到太多在他周遭的声音——或者即使听到也不会太强烈。觉照坐的色身的当下就空过或减少很多音声。因此为了要增进把握住当下的机会,修行者就要提升觉照力。

  (注1:阿罗汉已经没有烦恼了,所以不需要再修毘婆奢那了。)

  问:为了要见到某一种姿势的色身是否要刻意采取那一种特定的姿势呢?

  答:修行者坐着不应该是为了要见到坐的色身,或走路为了要见到走的色身。所有的姿势都是为了对治前一个姿势的苦,然后坐的色身或走的色身显现时,就自然而然地见到了。

  问:修行者保持在当下自然就具足戒、定、慧。为什么?

  答:修行者以实相般若照见坐的色身时,「粗显的烦恼」(可以用戒律对治的烦恼)被降伏了,这就证明当下具足戒;心的烦恼(五盖)都暂时被消除了,这就证明当下具足定;最后潜伏的烦恼(漏)也暂时消除了,这就证明当下具足慧。因为实相般若可以引发正见——没有一个「你」在坐。

-----------------------------------------------------------------------------------------------------

更多阿姜念尊者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阿姜念尊者:身念处禅观修法 第一篇 理论 1.7 精

阿姜念尊者:身念处禅观修法 第一篇 理论 1.8 不善

阿姜念尊者:身念处禅观修法 第一篇 理论 1.8.1

宣隆大师传:20、浅谈《发趣论》(Pa??hāna)(

阿姜念尊者:身念处禅观修法 第一篇 理论 1.9 奢

 

后五篇文章

阿姜念尊者:身念处禅观修法 第一篇 理论 1.6 当下

阿姜念尊者:身念处禅观修法 第一篇 理论 1.5.2.

阿姜念尊者:身念处禅观修法 第一篇 理论 1.5.2

阿姜念尊者:身念处禅观修法 第一篇 理论 1.5.1

宣隆大师传:19、《转法轮经》(南传相应部 SN56.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