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道 第二十五章 生命的轮回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道 第二十五章 生命的轮回

 

  没有上帝、梵天,亦无此生命轮回实休,唯依缘起而轮转。

  ——《清净道论》

  在缘起法门中,佛陀全面解释了生命轮回的整个过程。

  巴利语Paticca意为原因,或依据;Samuppada意为生起或起源。虽然它直译的意思是之所以生起是因为,或依缘而生起或起源于缘,但是,它适应于包含十二因果缘起的全部内容,在佛法上称之为缘起(paccaya, paccayuppanna)。

  我们应该如此来认识十二缘起:

  因有A故有B,因有B故有C;无有A故无B,无有B故无C。换句话说:“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Imasmim sati,idam hoti;imasmim asati,idam na hoti)。

  十二缘起主要讲述了生死过程,而不是世界演变的哲学理论。它涉及到轮回和痛苦的原因,旨在帮助人们解除生命烦恼。它没有试图解释生命绝对起始之谜。

  它仅仅解释了“每一事态依前一事态为缘的简单发展过程”。(1)

  不明苦,苦之因,苦之灭,及灭苦方法的四谛是转动生命之轮的主要动力。无知也就是不明事物的本质,或不明自己的本来面目。它覆盖了正确的知见。

  “无明是一根深蒂固的愚昧,由此,我们在这个世界轮回不已。”佛陀说。(2)

  当无明被破除,智慧生起,同佛陀和众阿罗汉一样,一切缘起之法被彻底打碎。

  在《如是语》(3)中,佛陀说:“断灭愚痴,破除黑暗之人不再轮回。对于他们,缘起之门不复存在。”

  不明白过去、不明白未来、不明白过去未来、乃至缘起之法被称为无明。

  依无明为缘,生起有条件之行为——行(samkhara)。

  行是一词多义的佛教术语,必须由上下文而来理解。在这里,它是指恶行(akusala),善行(kusa1a),及决定行(anenja--cetana)。这些构造了产生轮回的业力。第一恶行包括了十二种不善意识中的所有意念;第二善行包括了八种善(sobhana)意识以及五种色界禅意识中的所有意念;第三决定行包括了四种无色禅善意识中的所有念。

  行(Samkhara)为五蕴之一,囊括了51种心所,其中包括受和想。

  在英语中,没有一个恰当的词语能恰如其份地表明巴利语Samkhara——行的真正含义。

  四种圣意识(1okuttara--magacitta)不被称为行。这是因为它们旨在消除无明。智慧(panna)在这种圣意识中占主导地位,而在世俗意识中占主导位置的却是行(cetala——意志)。所有善恶身口意都被包括在行蕴之中。一切行为,无论善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无明染污,都会延长众生在娑婆世界中的轮回。但是,要去除生命之苦,就必须具备没有贪的行为。

  因此,佛陀把佛法比作穿越生死大海的木筏。佛陀和众阿罗汉的一切活动皆不被看成为行,因为他们已经破除了无明。

  无明主导着恶行,而潜伏于善业之中。因此,善恶之行都被统称为由无明而生起。

  以过去的条件行为—行为因,再接或再生意识(Patisandhivin--nana)在后一世生起。再生意识联接了过去和现在。它是人们在受胎时所经历的最初意识。

  在《阿毗达磨》中,意识仅仅指19种再生意识。但是,它也暗指在生命过程中所经受的32种果意识(vipakacitta)。

  母胎中的胎儿是由此再生意识和父母精卵细胞的结合而成。在这一意识之中贮藏了此生命之流过去的一切感受、性格和潜伏力。

  此再生意识被认为是纯洁无瑕的(4),因为它既没有贪嗔痴等不善(5),又没有善(6)。

  在再生意识生起的同时,名色(namarupa),即有些学者所说的肉体机器形成了。

  第二三种因素(samkhara和vinnana)与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生命有关。第三四两种因素(vinnana和namarupa)只不过是暂时的。

  名色应该被理解为名、色或名色。在无色界(arupa)中,唯有意识的生起;在无识界(asanna)中,唯有物质的生起;在欲界(kama)和色界(rupa)中,有名有色。

  在这里,名是指三种蕴体,即受(vedana),想(sanna),行(samkhara)。它们同再生意识同时生起。色(rupa)是指色身(kaya),性别(bhava),意位(vatthu),它们在过去业力的驱使下,与再生意识同时生起。

  色身由四大,即1.地(pathavi),2.水(apo),3.火(tejo),4.风(vayo);四衍生物(upadarupa),即,5.颜色(vanna),6.气味(gandha),7.香味(rasa),8.营养要素(oja),9.生命力(jivitindriya),10.色身(kaya)组成。

  性别和意位也分别由以上一至九,再加上各自的性别和意位组成。

  从这里,我们可以证明,人的性别是在受胎之时,由业力决定的。

  在这里,色身意指身体的敏感部位(pasada)。

  性别不是在受胎时就得以发展的,但具有潜在能力。无论是心,或是大脑,还是所谓的意位都不是在受胎时形成,只不过它们具有了潜在能力。

  因此,应该加以评说的是,不同于其它色根,佛陀没有给意识确立一个确定的位置。心脏学理论(认为心脏就是意位)曾一度流行于佛陀时代,并明显地得到《奥义书》的认同。佛陀本可以接受这种理论,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在《发趣论》

  中,佛陀用间接的术语指出意识的位置--“yam-rupam-nissaya”--依据色法。他并有直接了当地主张色法即是心脏(hadaya)或大脑。但是根据觉音尊者和阿努律陀尊者等注疏家,意位肯定就是心脏。我们应该明白,佛陀既没有接受,也没有反对普遍的心脏学说。

  在胚胎时期,六根(sa1ayatana)逐渐从这些具有无限潜在力的心理和物理现象中演变。这些极微尘粒因而进化成为复杂的六根之器。

  人体机器在形成之初是十分简单的,但坏灭之时却十分复杂。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一般机器在制造时十分的复杂,但使用之时却十分简单。一根手指的力量足以驱动庞大的机器。

  六种器官的人体机器几乎是机械地运行着,没有任何灵魂或操纵者作为其动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各自都有相应的色尘和作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与各自的根器相接,从而产生六识。六根,六尘,以及所形成的六识的结合就是相应的触(phassa),它是纯主观的,非个人的。

  佛陀说:

  “因为眼和色而生起眼识;就是此三种的聚合。因为耳和声而生起耳识;因为鼻和香而生起鼻识;因为舌和味而生起舌识;因为身和触而生起身识;因为意和意根而生起意识。触就是此三种的聚合。”

  但是,我们不应认为仅仅相聚就是触(na sangatimatto eva phaso)。(7)

  以触为缘,受(vedana)得以生起。

  严格讲来,当物质与根器相接时,感受体验了这种外境,正是由感受体验今生或前生所作善恶业的果报。除了这一感受之外,没有体受此行为之果的灵魂或其它主宰的存在。

  受或感受是一便行心所法。感受主要有三种,即乐受(somanassa),苦受(domanassa),无记(adukkhamasukha),加上身体上的苦(dukkha)和乐(sukha),共有五种。无记性也被称为舍(upekkha),即无分别,或中性之意。

  据《阿毗达磨》说,只有一种意识与痛苦相随,同样的,也只有一种意识与快乐相随。此两种皆同苦受有关。在89种意识之中。其它85种或是乐,或为无记享受。

  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涅槃之乐不与任何感受相连。虽然涅槃的喜悦至高无上(Nibbanam-paramam-sukham),但是,它是一种从痛苦中解脱的快乐,而不是任何物质享受。

  以受为缘,贪欲(tanha)生起。在缘起法门中,它同无明一道,是两个尤为重要因素。执著,渴望,贪图是此巴利语的另外几种译法。

  贪欲有三,即:贪求感官享受(kamatanha);贪求与永恒相关的物质享受(bhavatanha),也就是享受欲乐,认为它是永不消失的;贪求与断灭相关的享受(vibhavatanha),也就是享受物欲,认为人死之后一切不复存在。最后一种为唯物主义观点。

  对永恒存在的贪求(bhavatanha),以及对不复存在的贪求(vibhavatanha)被分别解释为对色界和无色界的贪著。一般来说,这两个用语被诠译成对生或无生的贪著。

  与六尘,如色、声等相应,就有六种贪欲。当它们被认为有内外之分时,则有12种形式。当从过去、现在、未来的角度来看,它们有36种。当它们与前面所说的三种形式的贪相乘,则成为108种。

  对于世俗之人来说,执著于物欲享受是很自然的。战胜感官欲望十分不易。在生命的轮回之中,力量最为强大的因素是无明和贪欲。它们是缘起法门中两个主要因素。正如所看到的一样,无明为缘起现在的过去因;贪欲为缘起未来的现在因。

  以贪欲为缘,生起取(upadana),这是强化了的贪。贪(tanha)如在黑暗中摸索着偷窃某物,而取(upadana)则好似确实偷取到某物。贪求和邪见引发了执取,使我或我所等错误观点得以产生。

  执取有四,即:肉欲,邪见,执迷于祈祀,或灵魂。

  最后两种也被称为不正见。

  以贪为缘,生起有(bhava)。它构成业有(kammabhava)的善恶行为--积极迁流过程(即生存的不同界道(upapattibhava)),和消极迁流过程。行和业有之间有着微妙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涉及的是过去生,而后者涉及的是现在生。二者皆意为业力的活动。但只有业有构造了未来生。

  以有为缘,生起未来生命(jati)。

  严格来讲,生是心理和物理现象(khandhanam Patubhavo)的生起。

  老死(jaramarana)是生命不可回避的结果。

  以因为缘,而产生结果,那么,如果因断则果定灭无疑。

  十二因缘的逆转法门将会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

  只有在或者通过心理和物理构成的肉体,即六根之器,老死才能成为可能。一定要待这样的机械体生起后,才能有生。但是,生是贪爱执取过去业或行为的必然结果。当感受产生时,这样的渴望也就出现了。感受是感官和根尘相触之后而产生的。

  因此,它的产生就必须具备有不可独立于心色二法的六根。由于对事物的无知,不明道理,在业力的牵引下,心法与再生意识同时产生。

  整个形式过程可以被总结如下:

  以无明为缘,生起业行。

  以业行为缘,生起再生意识。

  以再生意识为缘,生起名色。

  以名色为缘,生起六入。

  以六入为缘,生起触。

  以触为缘,生起受。

  以受为缘,生起爱。

  以爱为缘,生起取。

  以取为缘,生起有(kammabhava)。

  以有为缘,生起生。

  以生为缘,生起老死,忧,悲,苦,恼,绝望等。

  如此,则痛苦产生。

  无明的彻底断除,导致业行的终止。

  业行的彻底断除,导致再生意识的终止。

  再生意识的彻底断除,导致名色的终止。

  名色的彻底断除,导致六入的终止。

  六入的彻底断除,导致触的终止。

  触的彻底断除,导致受的终止。

  受的彻底断除,导致爱的终止。

  爱的彻底断除,导致取的终止。

  取的彻底断除,导致有的终止

  有的彻底断除,导致生的终止。

  生的彻底断除,导致老死,忧,悲,苦,恼,绝望等的终止。

  如此,整个痛苦之果聚完全了结。

  此十二因缘之第一二因缘与过去相关,中间八个与现在有关,最后两个与未来相关.

  其中,善恶之行(samkhara)和有(bhava)被认为是业;无明(avijja)、贪欲(tanha)和取(upadana)被认为是烦恼(kilesa);再生意识(patisandhivinnana),名色(namarupa),六入(salayatana),触(phassa),受(vedana),生(jati),老死(jaramarana)被认为是果(vipaka)。

  因此,无明,行,爱,取和业是过去五因,生起现在五果(phala),即再生意识,名色,六入,触,受。同样地,现在的爱,取,业,无明和行生起未来的以上五果。

  如是,因果无休无止地延续。这一过程的起始无可知晓,因为人们无法想象出此生命之流什么时候染上无明烦恼。但是,当智慧代替了无明,生命证得涅槃之境,则轮回终结。

  “此无明使人们沉轮于恐惧的无数生死轮回之中,时此时彼。”

  “但是,觉悟之人不再有未来生。”(8)

  [注]

  (1)见《阿毗达磨手册》。那烂陀长老,360页。

  (2)《经集》。V.730。

  (3)第14页。

  (4)佛陀在《增支部》中说“此意识具迁流性。”(pabhassaram-idamittam)。第一品,第10页。根据注疏的是再生意识。

  (5)在结果有依的情况下,(ahetuka-vipaka)。

  (6)在结果有依的情况下,(sahetuke-vipaka)。

  (7)《相应部》。第二品,第70页;英译《相应部》,第二品,第50页。

  (8)《佛陀的教诲》,查姆斯,729,730。

---------------------------------------------------------------------------------------------------------

更多那烂陀长老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道 第二十六章 轮回的形式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道 第二十七章 有情生命趣道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道 第二十八章 怎样轮回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道 第二十九章 再生者为何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道 第三十章 道德责任

 

后五篇文章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道 第二十四章 相信轮回的理由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道 第二十三章 佛陀怎样看待创世主—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道 第二十二章 生命的起源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道 第二十一章 业力的本质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道 第二十章 业的运作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