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卷 第五 忿怒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卷 第五 忿怒品

 

  八○、气恼,是不好的。

  注:气恼,就是忿怒、瞋恚。人人都因为不合意、讨厌而气恼。气恼使心头肮髒、心头鬱恨;心一气恼,就要生出愚痴的念头,看不见正理正义;心如火烧、脸面变色。不好的事,都是从气恼而来,例如:相骂、相打、以至相杀,甚至战争,亦因双方气恼而起,所以,气恼是不好的。

  八一、气恼,是人世间销蚀武器的锈。

  注:铁有铁锈,铁锈销蚀铁,无论是刀斧,如果不保护,一定要生锈。锈便销蚀铁,一直到铁无所用处,变成废铁。气恼亦是这样,一个人气恼,这气恼便销蚀他的性命:小气恼小蚀,大气恼大蚀,气恼愈大,销蚀亦就愈大。每个人应该保护心情,不要气恼,同保护刀斧,不要生锈一样。

  八二、气恼,造成灭亡。

  注:气恼只有坏处,不会有好处;只造成自己的灭亡,或者他人的灭亡。因为一气恼,心便怨恨、愚昧、不安,有的还打自己的父母;有时两个国家的战争,往往是因为国王气恼,变成杀死成千成万的人命,真是一个大灭亡。

  八三、气恼,使心骄慢。

  注:人,普通是愉快的、不忧鬱,像水一样的安静,但是一气恼,心裡就抑鬱溷乱。那个不气恼的人,他的心情是平定的;心一平定,说话亦平定,做事亦平定和祥。所以,一个人应该不要气恼。

  八四、一般人,如果被气恼覆盖着,他便被黑暗覆盖着。

  注:黑暗,是遮盖住一切好坏事物。在黑暗裡面,看不到什麽,不知道那一样是好、是坏;可以走、不可以走。人如果被气恼覆盖着,亦就如在黑暗裡一样,看不到事物、看不到该做不该做、看不到好坏,接着就会做出好多坏事。气恼真是一条灭亡的路。

  八五、气恼,会从小到大,是因为不忍耐。

  注:气恼开始,都是小小气恼,可是不忍耐,就变成大大的气恼。从气恼做出来的事,都是坏事;说出来的话,都是坏话;想出来的念头,都是坏念头。气恼的快缓,要看是什麽缘故,如火烧一样碰到容易烧的就烧得快,难烧的就烧得缓。

  八六、气恼,是愚痴人的心情。

  注:愚痴无智的人,不会知道好坏,只是做一个放任心情的人,常常找事情来气恼。日裡夜裡、自早至晚,都随时可以气恼;可以气恼自己、气恼别人;天下雨或雨停,他亦气恼;早起还没有洗脸,便先气恼。这气恼的心情,应该丢掉,因为是愚痴无智的人,才会是这样的气恼。

  八七、忿恨的生起,是因为气恼。

  注:忿恨是大大的气恼,和想报复;一时不能报复,就记在心裡,预备将来报复。忿恨会生起来的原因,是因为气恼,所以,如果不丢掉气恼,就会缓缓长大起来,变成忿恨。

  八八、没有什麽东西,同忿恨那样的执持更甚。

  注:这裡的执持,同猫儿的预捕捉老鼠、虎的预捕捉兽类一样的想念、预备着。人有了忿恨、想要报复的念头,亦一样的,日日时时想念着、执持要报复的念头,机会到了,就马上报复,杀害他了。八九、没有什麽错误,比忿恨更甚。

  注:忿恨,想杀害别人的念头,是最大的罪恶错误;未杀害或已杀害后,都同勐火焚烧心头一样。杀害别人,是有罪的,从这一生到下一生,都要受罪。所以,是一件最大的错误。

  九○、能够破掉气恼,是最好的。

  注:要破掉什麽东西,可以用刀、用武器,可是要破掉气恼,那就要用智慧。亦就是用智慧去看见到不气恼的好处;用谦和、忍耐去禁住了气恼,这样就叫做破掉气恼。气恼一没有,身体精神,亦就快乐了。

  九一、破掉气恼,就不会悲伤。

  注:气恼会使心头热迫,悲伤痛苦,能破掉气恼,自然没有悲伤。气恼不容易破掉,同火一样,如果在大燃烧,很不容易灭掉;应该赶快灭掉火源,才容易灭。所以一有气恼,心裡应该细细审查,想到气恼的坏处害处,又想到没有气恼的好处益处,一直到气恼灭去,就不会有悲伤了。

  九二、给气恼盖住着的人,一定捨弃善事。

  注:给气恼盖住着的人,就是在生气忿怒的人,心裡正在昏乱,看不见道理正义,会捨弃善事。平常不说粗话的人,这时便说出来;不骂人的,亦骂出来;不会杀害人的,亦会杀害人。把一切善事,都丢掉光了。

  九三、常常气恼的人,皮肤脸色一定暗黑。

  注:各人的念头不一样,有的容易生气发怒;常常气恼的人,皮肤脸色亦跟着暗黑,没有光彩,一看就知道是坏脾气的人,是正在气恼的人。气恼发现在他的脸色,在他的皮肤上面。

  九四、常常气恼的人,一定很苦。

  注:常常气恼的人,真是容易气恼;在白天裡,可以气恼很多次,夜裡亦可以气恼;对别人,对动物禽兽,亦可以气恼,对自己亦气恼,甚且亦可以代别人气恼。日裡夜裡对什麽事、对什麽人,都气恼。所以日裡夜裡,心裡都很痛苦。

  九五、常常气恼的人,虽然已经得到利益了,但是却拿去做没有利益的事。

  注:常常气恼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做事不认真,半途而废;无论是读书、做事,一发怒生气,便丢掉书册不读、丢掉事不做。所以,明明是已经得利益了,倒是做出没有利益的事来。

  九六、被气恼覆盖着的人,一定破财。

  注:被气恼覆盖着的人,一定是依照气恼说话、做事,说不应该说的话、做不应该做的事。这样的气恼而说话、气恼而做事,一定说错话、做错事,一定犯罪破财。有时自己毁坏自己的财物,有时去毁坏别人的财物,结果被罚,亦是破财。

  九七、沉醉在气恼裡的人,一定没有名誉地位。

  注:给气恼弄得沉醉的人,一定粗心大意、没有智慧、不知耻辱;一定说坏话、做坏事;一定给别人看不起,就连他自己的亲戚朋友,亦看不起,甚至他自己的子孙,亦看不起他。

  九八、常常气恼的人,就是亲戚,亦一定避开他。

  注:亲戚、朋友,所以很亲密,是因为有血缘和相知的关係,能互相了解。但是如果他是一个很容易气恼的人,亲友亦不敢和他接近,一定设法去避开他。因为他常常气恼、常常疑人,所以大家都不敢和他谈话、来往。

  九九、正在气恼的人,不懂得利益。

  注:人在平时,是懂得利益和没有利益的,但一生气忿怒,就不清楚利益和没有利益了,因为已经失去理智。利益,不单是自己目前的利益,有时是连别人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后一生的利益,都在裡面。

  一○○、正在气恼的人,看不见道德。

  注:这理由就同前句一样,正在生气忿怒的人,看不见道德,因为忿怒盖住他的理智,看不见合理或不合理的事,亦看不见什麽公平或不公平的事。

  一○一、正在气恼的人,要做出破坏的事,这事本来是难做的,但他却容易做出来。

  注:人一生气发怒,就要做出破坏伤害别人的事来。这些事,本来是不容易下手去做,但在生气发怒的时候,却很容易做出来:他可以打骂他的爸爸、妈妈;打骂儿子、亲戚、朋友,这是平时都很难做出来的,但是一生气恼,就容易做出来的。

  一○二、人气恼过后,不气恼了,亦就像给火焦伤一样的痛苦。

  注:人在生气发怒时,不出力压住,就会越气越大,同火烧一样。虽然气恼过后,就会想到刚才做错说错,心裡非常痛苦,像给火焦肌肉一样的痛苦。

  一○三、给气恼盖住着的人,得不到一块小小的依靠。

  注:被水淹的人,可以跑到地较高的地方避水,但是给气恼盖住的人,他的心就好像给水淹满一样,不能依靠,亦不能依靠别人,就是要拿佛法来做依靠,亦不能。因为气恼盖住着,看不见佛法了。

  一○四、正在气恼的人,会杀掉他的母亲。

  注:父亲母亲,对儿子有大恩德。法律规定,儿子不能控诉父母;佛法说杀父母的人,是大逆罪,这样的人,这一生不能证果,死后不得生天。但是一个正在大气恼的人,看不见父母的大恩,有的怒骂、有的殴打、有的甚至敢杀掉他的父母的。

  一○五、生气发怒的人,是败亡的人。

  注:败亡是因为气恼而生的,所以气恼的人,是败亡的人。这种人,没有慈悲的念头,亦没有智慧;财产一定散失,亲友亦一定散失,名誉地位亦一定散失。气恼的人,是这样散失败亡的。

  一○六、用力制心,破掉气怒。

  注:人一气恼,如果不制止,就要扩大起来,变做大事。制心不要气恼的法子,就是想到气恼的种种不好,例如:「不忍小忿,则乱大谋。」「不要拿冰片去换盐片。」「认输是佛,认胜是魔。」「对狂人不要认真,对醉人不要劝告。」要做一个心平气和的人,要用力制心,不生气恼。

  一○七、用智慧去破掉气恼。

  注:气恼是因为讨厌和不如意而生起的,凡事如果不如所希望,人人都会气恼;气恼一大,变成仇恨,惹出大事来。气恼像火烧一样,烧完了,火就熄了,但是最好要先破掉,不要使火惹出事来。

  一○八、不要使气恼的威力,来管制自己。

  注:威力的力,是最大的,一个人给威力管制着,就一定要服从他的命令,像奴僕一样的。气恼的人,亦就像给威力管制一样:气恼叫他骂人、叫他杀人,他就骂人杀人。等到气恼完了,做出来的坏事,是他自己负责,气恼是不会负责的。 href="/wumin/2013/03/151431214162.html">
<

 
 
 
前五篇文章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卷 第六 安忍品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卷 第七 心品

陈柏达:五福临门 第一章 引言 二、哪有十全十美的福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卷 第八 胜利品

星云法师:星云禅话 369.水车原理

 

后五篇文章

陈柏达:五福临门 第一章 引言 一、五福的意义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卷 第四 烦恼品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卷 第三 业品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卷 第二 不放逸品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一卷 第一 人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